小学生课间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刘语涵
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doc

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doc标题: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一、引言近年来,由于学习压力和电子产品的影响,小学生的课外活动状况逐渐受到关注。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生锻炼、休闲的重要方式,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交能力和个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以某小学为例,对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二、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对象为该校学生,共发放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份。
实地观察主要针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场地使用情况以及教师指导情况。
三、结果1.参与情况根据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78%)每周都会进行课外体育活动,但活动时间普遍较短,集中在30-60分钟。
只有少数学生(15%)能够达到每天30分钟以上的活动时间。
2.活动项目观察发现,小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主要集中在跳绳、跑步、足球等传统项目上,而对新兴的体育项目如瑜伽、攀岩等接触较少。
3.活动时间和频率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平时放学后进行体育活动的学生较少。
同时,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逐渐减少。
4.教师指导观察结果显示,教师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对学生的指导较少,主要由学生自主进行。
部分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技能不足和安全意识不够的问题。
四、讨论本研究发现,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率和时间普遍不高,主要受学习压力和电子产品的影响。
此外,活动项目和时间的安排也存在不合理之处,需要学校和家长引起重视。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应采取以下措施:1.减轻学习压力,增加学生自由活动时间。
学校应合理安排课程和作业,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休息和活动时间。
2.推广新兴体育项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校可以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和活动,如瑜伽、攀岩等,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
3.加强教师指导,提高活动质量。
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提供技能指导和安全保护,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4年小学生锻炼开展情况自查报告

2024年小学生锻炼开展情况自查报告一、引言自2024年起,我校将小学生的体育锻炼纳入了日常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我们对2024年小学生锻炼开展情况进行了自查,并整理了以下报告。
二、学校锻炼计划为了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我校制定了全面的锻炼计划,包括每天上午的课间操和下午的体育课。
每周一、三、五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以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每周二、四进行力量训练,如跳绳、俯卧撑等,以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
三、课间操情况在2024年,我校每天上午安排了20分钟的课间操时间。
通过课间操,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舞蹈操、健身操等活动,以活跃身体,放松大脑。
同时,学校也组织了一些有趣的体育游戏,如跳绳比赛、篮球小游戏等,以增加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四、体育课情况2024年,我校每周为学生安排了两节体育课。
体育课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两个部分。
在有氧运动方面,我们组织了慢跑、游泳、健身操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
而在力量训练方面,我们注重学生的体能培养,通过跳绳、俯卧撑、拉伸等训练,提高学生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五、体育设施改善为了保障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我校在2024年对体育设施进行了改善。
我们新增了一块足球场和一块篮球场,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足球和篮球活动。
此外,我们还增设了器械房,供学生进行力量训练和健身活动。
这些改善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了学生的体能水平。
六、家校合作推进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学生的锻炼工作,我们加强了家校合作,积极与家长沟通,提供有关小学生锻炼的指导和建议。
我们鼓励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参加户外运动,组织亲子体育活动,增进互动和交流。
此外,我们还定期与家长开展座谈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下的锻炼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七、问题和改进措施在自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体育课程时间有限,导致体育锻炼时间不够充分。
联防实验学校学生课间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联防实验学校学生课间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学生的课间活动是指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和学生提前到校或放学未离校这段时间内所进行的活动。
学生课间活动的现状:我校学生课间活动在活动种类、活跃程度、游戏类型选择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
课间活动的性质、规律和特点可以有利于学校的管理,规范学生课间行为,提高校园文化生活的质量。
一、课间的十分钟,学生们都在做些什么呢?是在跳绳、踢毽子、拍皮球、还是在做游戏?我校为了学生的人身安全,禁止学生在教室和走廊奔跑、打闹或大声喧哗。
从学校的角度考虑,诚然,无规矩不能成方圆,科学合理的校规校纪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生性活泼的孩子们,在校规校纪的束缚下,该如何享受这宝贵的十分钟呢?课间活动在时间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学生进校到上课这段时间和课间休息时间。
按照我校每天8节课,每个课间10分钟的时间来计算,课间休息时间是60分钟,再加上每天大课间的时间,平均每个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超过了70分钟。
这些时间学生是可以自由支配的,也是很宝贵的。
二、学生在课间究竟喜欢做些什么活动?学校和老师又该如何引导他们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课间活动呢?课间学生都做些什么?低年级(一、二年级),中年级(三、四年级),高年级(五、六年级)无论是哪个年级,学生在课间大多都是无所事事来回乱跑,要么和同学聊天,要么在教室内外无聊地走几圈,要么就是看书写作业,选择运动游戏的比例并不高。
低年级同学由于年龄小,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组织,更加不知在课间做些什么。
这样的课间让学生普遍感觉比较无聊和沉闷。
那么学生在课间喜欢玩什么游戏呢?高中低年级的选择有很大不同,低年级:捉迷藏、老鹰捉小鸡、拍手游戏、跨大步、石头剪刀布等;中年级:跳绳,踢毽子、跳皮筋、棒棒线、编花篮、棋类游戏等;高年级:成语接龙、脑筋急转弯、踢毽子、棋类游戏、跳绳、谁是卧底等。
高中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不同,喜欢的游戏也各不相同,而且他们喜欢的游戏种类也很多,并不集中在某一两个游戏上。
小学生课间游戏活动状况的观察及反思

小学生课间游戏活动状况的观察及反思根据教育实习中对延庆县第一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课间游戏活动进行了观察,研究了游戏产生的原因、游戏类型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小学生课间游戏活动游戏类型游戏安全在小学生的校园日常活动之中,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之外,增强学生的体质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而增强学生体质的解决途径,则在于平时体育课的教学以及小学生课间、活动课的游戏。
笔者利用实习的机会,观察研究了北京市Y小学一年级小学生课间游戏活动产生的原因、小学生课间游戏活动的类型、小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受到的伤害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一、小学生课间游戏活动产生的原因小学生课间游戏活动产生的原因源于小学生身体发展的规律。
在我国关于义务教育有明确规定如下:小学生一天在学校的学习上课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每节课不得超过40分钟。
因此,在小学每节课之间有10分钟的课间休息。
(一)小学生课间活动产生的主观原因以及相关原则学生在一节课末工作能力下降,课间休息是两节课之间消除疲劳的重要措施。
根据大脑皮层镶嵌式活动的特征,课间应该进行活动性休息,到室外吸取新鲜空气、游戏、散步、远眺等。
这样既可以消除脑力疲劳和维持坐姿的肌肉静力性紧张,使眼睛调节放松,又能加强教室的换气。
小学生在进行课间活动时,不宜进行过度的体力活动,否则会使学生再上课时仍过于兴奋,呼吸加快,不能很快地安静下来,集中注意进入学习。
因此,学校在组织课间游戏活动时,选择的活动基本上是以课间操、韵律操、踢毽等运动量小的游戏为主,为的就是让孩子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活动,又不会耽误后面的学习。
(二)小学生课间活动产生的客观原因首先,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是一个有阶段性、程序性的连续过程,由于身体发展不完善,因此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对骨骼的发育具、关节的发育、肌肉的发育有促进作用。
同时,体育锻炼对于小学生的心脏发育、呼吸系统的发育、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内分泌系统的发育都有促进作用,这也就是学校为什么设立课间,甚至是大课间让学生活动的原因。
小学生课间活动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小学生课间活动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作为一名对小学生生活充满好奇的观察者,我最近把目光聚焦在了孩子们的课间活动上。
这一小小的时间段,却像是一个充满活力和趣味的小世界。
走进校园,下课铃声一响,原本安静的教室瞬间热闹起来。
孩子们就像一群被放出笼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涌向了教室外的各个角落。
我先来到了教学楼前的小广场,这里是跳绳爱好者的“聚集地”。
只见几个小女生熟练地拿起跳绳,轻盈地跳了起来。
其中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尤其引人注目,她的跳绳速度极快,双脚像装了弹簧一样,不停地上下跳动。
跳绳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乖乖地配合着她的节奏。
她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九十九、一百……”旁边的小伙伴们眼睛紧紧地盯着她,不时发出惊叹声和加油声。
再往旁边看,是一群正在玩“老鹰捉小鸡”的孩子。
那个充当“老鹰”的小男孩,眼睛紧紧地盯着“鸡群”,寻找着突破的机会。
他一会儿向左冲,一会儿向右扑,把“鸡妈妈”累得气喘吁吁。
“鸡妈妈”则张开双臂,努力保护着身后的“小鸡们”,大声喊着:“孩子们,别跑散了!”而那些“小鸡们”紧紧地抓住前面同学的衣角,尖叫着、欢笑着,跟着“鸡妈妈”左躲右闪。
操场的一角,几个小男孩正在进行着激烈的弹珠比赛。
他们趴在地上,眼睛专注地盯着弹珠,手中的弹弓小心翼翼地瞄准。
“啪”的一声,一颗弹珠准确地击中了目标,赢的孩子兴奋地跳了起来,大声欢呼:“我赢啦!我赢啦!”输的孩子也不气馁,撅着小嘴说:“哼,下次我一定能赢你!”我还注意到,有一些孩子选择了相对安静的活动。
在树荫下,两个小女生坐在一起,正专心地翻看着一本漫画书,时不时还会因为书中有趣的情节而咯咯直笑。
不远处的石凳上,一个小男孩拿着笔在本子上认真地画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在画校园的一角,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他正在创作一幅伟大的艺术作品。
然而,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课间时间有限,孩子们往往玩得不尽兴,上课铃一响,就只能匆匆忙忙地跑回教室,有些孩子甚至还气喘吁吁的。
学生课间活动情况报告

学生课间活动情况报告一、引言学生课间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发展个性、培养兴趣、增强体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报告旨在总结学生课间活动的情况,评估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意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二、学生课间活动概况1. 学生课间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体育运动、文艺表演、游戏娱乐等方面。
2. 学生课间活动时间为每天的上午休息时间、午饭休息时间、下午休息时间,总计60分钟。
3. 学生课间活动组织方式以班级为单位,活动内容由学校和学生共同规划。
三、学生课间活动效果分析1. 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学生课间活动提供了锻炼身体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体质素质,预防了青少年肥胖的发生。
2.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生课间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发展兴趣爱好的平台,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
3. 提高学习效果:适当的课间活动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效果。
4. 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学生课间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社交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1. 活动内容单一:学生课间活动中以体育运动为主,缺乏文化艺术和科学教育的内容。
建议增加文艺表演、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等活动项目,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2. 活动组织较为松散:有些班级课间活动缺乏组织,学生缺乏参与热情。
建议学校加强对班级课间活动的指导,明确组织责任人,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3. 活动场地有限:学校目前的课间活动场地较为局限,体育运动设施不够完善。
建议学校加大对场地建设的投入,提供更多更好的活动场地和设施。
4. 活动时间不足:学生课间活动时间虽然每天总计60分钟,但考虑到课程安排和午餐时间,实际时间相对较短。
建议学校在合理安排的前提下适当延长课间活动时间,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和创造的机会。
五、结论学生课间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和良好的组织安排,学生得以全面发展,提高学习效果和社交能力。
杭州市小学生课间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杭州市小学生课间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摘要:本研究问卷调查了杭州市不同小学的165名小学生课间活动的现状,得出目前小学生课间活动在活跃程度、游戏类型选择、对待异性态度以及依恋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
同时总结出目前小学生课间活动存在着如下问题: 课业负担过重;教师参与极少;活动场所有限。
笔者在此基础上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教师应转变观念,正确引导学生参加活动;拓展课间活动空间;延长课间休息时间;开发课间课程资源。
关键词:小学生;课间活动;课间游戏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叮铃铃”,下课铃声响,同学们欢呼着快步冲向操场,操场立刻沸腾起来。
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羽毛球,有的踢毽子,有的玩滑滑梯,还有的拍皮球……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摘自小学生作文《瞧,我们的课间活动是多么快乐》。
根据笔者在担任小学班主任期间,发现目前的小学生都是十分喜欢在课间活动的,并且小学生在课间活动时都十分快乐。
然而最近有些关于小学生课间活动的报告却指出目前小学生课间活动缺少活力:“学校要求这十分钟内孩子们不能在教室内、走廊上奔跑,不能大声叫喊,更不允许到操场上去打闹,只允许上厕所或是在教室内准备好下一堂课的书本和笔记”——中国宁波网《课间十分钟不准跑不准跳?家长质疑校规》。
针对以上报道,笔者查阅了一些关于小学生课间活动的研究,发现其中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关于课间安全问题的,而对于小学生课间活动内容等方面的研究并不多。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课间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不仅能促进小学生身心机能的提高,而且还可以消除疲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同时小学生在课间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还可以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现代社会意识。
小学生在一天中,以平均每天七节课,每次课间休息十分钟计算,课间活动的时间为六十分钟,加上中饭的休息时间(除用餐外至少有二十分钟时空余的),那么学生一天的课间活动时间至少为八十分钟。
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调查报告

contents•引言•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目录•小学生的课余活动类型•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态度和偏好•结论与启示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课余生活的质量和丰富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合理的课余生活不仅有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当前小学生课余生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业压力大、缺乏运动和社交等。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小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提高小学生课余生活的质量。
要点一要点二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小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包括时间分配、活动内容、家庭和学校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改善小学生课余生活提供参考。
调查背景和目的范围本次调查覆盖了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水平的10所小学,共收集了1000份有效问卷。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匿名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课余时间分配、活动内容、家庭和学校对课余生活的影响等方面。
同时,还采用了现场观察和访谈的方法,对小学生课余生活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
调查范围和方法课余时间分布不均周末课余时间分配更为灵活课余时间分配与性别差异男生与女生课余时间分配相似性别差异在特定活动中的体现课后复习完成作业自主学习030201看电视小学生喜欢玩电子游戏、玩具等。
玩游戏听音乐跑步游泳打球参加社团活动小学生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如文艺表演、运动比赛等。
与朋友玩耍小学生喜欢和同龄朋友一起玩耍,分享彼此的快乐。
志愿服务小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帮助老人、环保宣传等。
0102对课余生活的态度和满意度小学生普遍喜欢户外活动,如运动、野餐、郊游等。
其次,他们也喜欢室内活动,如阅读、看电视、做手工等。
对于艺术类活动,如绘画、音乐等,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但仍有部分学生不感兴趣。
对不同类型活动的偏好他们也希望学校和家长能够提供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供他们选择。
建议学校和家长在安排课余生活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及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课间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刘语涵赤岗小学五年(1)班
摘要:小学生的课间活动是指小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和学生提前到校或放学未离校这段时间内所进行的活动。
本文调查了某小学240名小学生课间活动的现状,得出目前小学生课间活动在活动种类、活跃程度、游戏类型选择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
研究课间活动的性质、规律和特点可以有利于学校的管理,规范小学生课间行为,提高校园文化生活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生;课间活动;课间游戏
一、调查背景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安静的教室沸腾了起来。
课间的十分钟,学生们都在做些什么呢?是在跳绳、踢毽子、拍皮球、还是在做游戏?根据媒体报道,许多学校为了学生的人身安全,禁止学生在教室和走廊奔跑、打闹或大声喧哗。
从学校的角度考虑,诚然,无规矩不能成方圆,科学合理的校规校纪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生性活泼的孩子们,在校规校纪的束缚下,该如何享受这宝贵的十分钟呢?
课间活动在时间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学生进校到上课这段时间和课间休息时间。
按照大多数小学每天6节课,每个课间10分钟的时间来计算,课间休息时间是50分钟,再加上每天早晨提前到校的时间,平均每个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超过了60分钟。
这些时间学生是可以自由支配的,也是很宝贵的。
那么,小学生在课间究竟喜欢做些什么活动?学校和老师又该如何引导他们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课间活动呢?为此我们展开了一次大范围的调查,希望能在充分了解小学生课间活动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对策。
二、问卷调查
2013年5月上旬,我抽取了某小学一至六年级,每年级40名学生,共计240名学生,进行了有关课间活动的问卷调查,具体内容如下:
1.你所处年级?
A. 一年级
B. 二年级
C. 三年级
D. 四年级
E. 五年级
F. 六年级
2.性别?
A. 男
B. 女
3.课间你感到:
A. 紧张
B. 有趣
C. 无聊
D. 放松
E. 其它___________
4.课间你都做些什么?
A. 运动游戏
B. 看书
C. 做作业
D. 聊天
E. 上厕所
E. 自娱自乐
F. 发呆,无所事事
G. 其它______________
5.课间你通常在什么地方玩?
A. 走廊楼道
B. 教室
C. 操场
D. 其它地方
6.你认为课间多长时间合适?
A. 15分钟
B. 20分钟
C. 10分钟
D. 无所谓
7.课间你喜欢做什么游戏?(可多选)
A.跳皮筋
B. 跳绳
C. 成语接龙
D. 拍手游戏
E. 棋类游戏
F.智力游戏
G. 棒棒线
H. 踢毽子
I. 捉迷藏
J. 老鹰捉小鸡
K.石头剪刀布L. 跨大步M. 编花篮N.其它________________
8.影响课间活动的主要原因?(可多选)
A. 老师拖堂
B. 没有玩伴
C. 有学习任务
D. 有其它事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了240份问卷,收回240份,经过认真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具体信息:
240名学生中,有28%的学生觉得课间时间比较无聊,34%觉得能利用这段时间放松自己,但觉得有趣的人只占总人数的19%。
38%的学生觉得课间10分钟就够了,59%觉得应该延长到15分钟,选择20分钟的只有7%,还有些觉得无所谓。
53%的学生下课后只在教室活动,25%会去走廊楼道,选择操场的人并不多,因为时间不够。
那么学生们课间到底在做些什么呢?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学生分成三组,即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来进行对比,具体数据如下:表一、课间活动内容
虽然很多小学生在课间并不是简单地进行某一项活动内容,但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个年级,学生在课间大多都是无所事事,要么和同学聊天,要么在教室内外无聊地走几圈,要么就是看书写作业,选择运动游戏的比例并不高。
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由于即将小升初,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会利用课间看书或做作业,从而浪费了宝贵的休息与放松的时间。
从数据中我们还发现,低年级同学由于年龄小,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组织,更加不知在课间做些什么。
这样的课间让学生普遍感觉比较无聊和沉闷。
那么学生在课间喜欢玩什么游戏呢?高中低年级的选择有很大不同,请看以下表格:
表二、课间游戏内容(可多选)
数据显示,高中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不同,喜欢的游戏也各不相同,而且他们喜欢的游戏种类也很多,并不集中在某一两个游戏上。
许多游戏都受到学生的欢迎,并能给他们带来许多乐趣。
通过小范围地开展这些活动,我们发现学生
通过游戏不仅收获了快乐,锻炼了身体,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创造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目前影响小学生课间活动的主要因素有:
表三、影响小学生课间活动的因素(可多选)
由表三可知,目前影响小学生课间活动的主要因素是“老师拖堂”和“有学习任务”。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老师拖堂”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但最低都已超过了40%。
“有学习任务”这一因素主要包含预习、复习、背书、做作业等,这一现象在高年级特别突出,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年级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作业量也比较多。
而低年级同学由于年龄小,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有限,“没有玩伴”的比例比其它两个年级要偏高一些。
四、建议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小学生还无法充分利用这课间十分钟进行有效的放松,主要原因有四个,第一是由于学校的规定,他们不能痛痛快快地去玩,被规定束缚了手脚。
第二是学业负担太重,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在课间有大部分人进行学习活动,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第三是老师参与少,学生缺乏引导,不懂得如何放松和休息。
第四是课间活动时间短,活动空间有限。
那么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学校到底该如何开展学生的课间活动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多开展小学生喜爱的课间活动,例如玩一些不受场地、时间和人数限制的游戏,锻炼身心。
小学生一般都活泼好动,对一切充满好奇,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开展适合他们的游戏,例如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的拍手游戏、剪刀石头布;适合中年级小学生的跳绳、编花篮、踢毽子;适合高年级小学生的下棋、成语接龙,脑筋急转弯等。
通过游戏,小学生不仅放松了身心,也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老师按时下课,并适当延长课间休息时间。
要保证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老师首先应转变观念,重视课间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课间活动。
现在已经有许多学校推出了大课间活动,即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各安排一次大课间,时间为25到30分钟。
在这段时间内,学校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课间活动。
学生可以进行体育锻炼,也可以自主游戏。
这样,那些平时没时间参加课间活动的学生也可以走出教室,快乐活动了。
第三,拓展课间活动空间,收集活动素材,创新游戏内容。
小学生的精力充沛,尤其喜欢户外活动。
学校可以多开辟一些户外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场所,更全面地去接触大自然。
另外还应多收集活动素材,让课间活动的内容与小学生的年龄,兴趣和智力水平紧密挂钩。
或者让学生参与进来,自己设计游戏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小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是很宝贵的,不应该被枯燥的学习或者无所事事所占用。
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才能让学生更快乐、更高效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