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的作用

植物造景的作用园林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
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
园林植物除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和防风、庇荫的基本功能外,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中还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
一、植物造景的时空序列节奏与其自然美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活物质,在自然界中已形成了固有的生态习性。
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
“静”是指植物的固定生长位置和相对稳定的静态形象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物境景观。
“动”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植物受到风、雨外力时,它的枝叶、花香也随之摇摆和飘散。
这种自然动态与自然气候给人以统一的同步感受。
如唐代诗人贺知章在《绿柳》一诗中所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栽去,二月春风似剪刀”,形象地描绘出春风拂柳如剪刀栽出条条绿丝的自然景象。
又如高骈的诗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是自然界的微风与植物散发的芳香融于同一空间的自然美的感受。
二是植物体在固定位置上随着时间的延续而生长、变化,由发芽到落叶,从开花到结果,由小到大的生命活动。
如苏轼在《冬景》一诗所描述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园林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形成了“春花、夏叶、秋实、冬枝”的四季景象(指一般的总体季相演变)。
这种随自然规律而“动”的景色变换使园林植物造景具有自然美的特色。
二、植物造景的独立景观与表现形式园林植物是经过长期人工选择的各具特色的观赏性植物,以它们优美的形态,绚丽的色彩,自然的声响,沁人的芳香在园林中可以独立构成丰富多彩的景观。
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1. 孤植树,是单形体的树木型态与色彩的景观表现形式。
一般配植在开阔空间中或视线开朗的山崖坡顶处,往往是所在空间的主景和焦点。
不同的空间形式和树种,具有不同的景观效果。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不仅可以使园林更加美观,还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机。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植物造景的作用以及一些常用的艺术手法。
一、植物造景的作用植物造景作为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空间感和视觉效果,并使得园林更加和谐、自然、生动。
植物造景作为园林设计中的一种形式,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美化环境:植物造景可以使园林变得更加美丽,可以烘托出各种不同的气氛和魅力,使人们身心愉悦。
2.调节气候:植物造景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起到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园林空气质量的作用,还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3.增加绿化:植物造景可以增加园林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
4.营造空间感:植物造景可以通过不同种类、颜色、高低、形态、质地等方面的组合,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感和美感,使人们更加自然地融入园林环境中。
二、常见的植物造景艺术手法1.色彩艺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
不同的颜色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冷色调的植物比如蓝色和紫色的花朵,可以适用在比较温暖的景区;暖色调的植物,如黄色和橙色花朵或树叶,会使园林显得更温馨、亲切。
2.质感艺术:通过植物的质感来表现园林的美感,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手法。
树的树皮质感、花草的叶子质感、果实的脆度等,都可以产生触觉上的感受,使人们更加自然地融入园林环境。
3.形态艺术:植物的形态同样也是创造良好园林环境的重要手法之一。
即使是同种植物,也存在着不同的形态。
利用植物的形态,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装饰和造型,比如喷泉、花坛、石景、水池等。
4.立体艺术:立体艺术指植物在空间上的表现艺术,即植物的高低、密度、大小等。
将不同的高度和大小的植物结合在一起,可以形成的丰富的立体空间,增加园林的空间层次。
5.季节艺术:季节艺术是指在园林里根据季节、天气等变化而改变园林植物的形态和布局。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分析园林景观设计是指通过规划、设计和布局植物、地形、水体和人造结构等元素来打造人工环境中的自然景观,以营造舒适的空间和环境。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丰富生物多样性等。
本文将对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一、植物造景的种类及特点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见的植物造景包括草坪、花园、绿篱、乔木、灌木等。
它们各具特点,在园林景观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 草坪草坪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的绿色植被能够营造出清新、宁静的氛围,同时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环境质量。
草坪的施工相对简单,养护成本低,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花园花园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点睛之笔,通过植入不同种类、颜色和形态的花卉植物来丰富景观,营造出色彩斑斓的环境。
花园的设计和养护工作相对繁琐,但其美丽的效果常常能够为整个园林景观增添生机和魅力。
3. 绿篱绿篱是通过植入不同种类的灌木或多年生植物来构建出绿色屏障,其可以分隔空间、遮挡视线、调节气候、减少噪音等作用。
绿篱经过修剪和塑形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实用的元素。
4. 乔木乔木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景观构成元素,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形态和色彩的乔木来构建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乔木可以提供阴凉、观赏、遮荫、净化空气等多种功能,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5. 灌木灌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常常用于填充空间、丰富景观效果,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和形态的灌木来丰富景观,为景观增添层次和丰富度。
二、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效果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应用效果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美化环境植物造景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组合来美化环境,营造出美丽、宜人的景观效果,提升人们的审美享受和生活品质。
2. 调节气候植物造景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和形态的植物来调节气候,提供遮荫、降温、保温、防风、净化空气等功能,改善环境质量。
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

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
一、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
1、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具有装饰性,构成了优美的园林造景秀美的视觉效果,丰富而又鲜艳的植物的颜色极大程度上增添了园林景观的美感;
2、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可形成空间背景,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使整体景观更加龙飞凤舞;
3、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可有效屏蔽噪音,使人们得到噪音的衰减和消散,降低环境噪音;
4、植物在园林造景中能形成空气净化地带,可以建立以营养植物为中心的生态空间,有效缓解城市空气污染;
5、植物在园林造景中能有效地帮助改善微环境,如散发清新的空气气味,净化湿气,谐调温度,降低大气压力,缓解热辐射现象等等;
6、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可创造观叶观花情,如松树梧桐叶子深碧苍墨,梅兰竹菊各有皎洁之秀、芳艳之姿,可使园林景观更加神采飞扬。
二、总结
从以上可以看出,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具有多重作用,可以创造得天独厚的空间美,可以营造和谐的室内环境,还可以屏蔽噪音,改善空气污染、保护微环境,使园林景观更加美丽绚丽。
因此,植物作为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不容小觑。
(完整版)园林植物造景功能

2、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景点
3、利用园林植物形成地域景观特色
4、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的创作
“岁寒三友”
5、利用园林植物起到烘托柔化 建筑、雕塑的作用
6、利用园林植物能起到 统一和联系的作用
7、利用园林植物能够起到 强调和标示的作用
四、实用功能
1、控制水土流失
2、组织景观设计中 主要的功能有:
一、生态功能 二、空间构筑功能 三、美化功能 四、实用功能
一、生态功能
1、改善小气候
防风植物带的高度与宽度比为1:11.5 及密度为50%——60%时防风效力最佳
2、净化环境
3、环境污染防护与警示
二、空间构筑功能
三、美化功能
园林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造景:或称植物景观设计,就是指利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花卉等各种园林植物进行环境景观改造,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状、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植物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性。
从改善城市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美化城市人居坏境等方面来看,园林植物是最重要的因素。
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他的内容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因此,园林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园林植物的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绿地,其环境绿化、美化都以植物造景为主,以充分发挥园林环境自然、优美、舒适、清新的特典,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开放空间——自然绿地空间。
植物是有生命的,也是最生动活泼的园林构成要素,园林中其他无生命要素都因此而鲜活;植物有其固定的生命活动周期和生长发育规律,不同植物、甚至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及立地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形体,色彩方面更是变化多端。
比较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与现代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异:中国传统古典园林: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是写意自然山水园,植物景观的欣赏以个体美及人格化含义为主,植物用量很少。
现代城市园林:发展推崇园林生态化、景观大地化,重视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园林景观多样性。
同:都既能创造优美的环境,又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园林植物分类和运用:乔木:大中型乔木在建筑群或地形所构成的空间中起围合功能,统一与软化建筑立面,还可作较大园林建筑的背景或障景,遮挡建筑西北面的西晒和北风,为停放车辆及行人提供荫凉等。
小乔木可从垂直面和顶平面两方面限制小空间。
灌木:大灌木常用于屏蔽园林中的厕所、垃圾桶等不良视线,或用于分割园林景区。
大灌木也可用于构图中心和视线焦点,作为主景或引导视线之用;还可以作为某一景物的背景。
中灌木在空间设计上具有形成矮墙、篱笆和护栏的功能。
小灌木可以在不遮挡视线的情况下分割或限制空间,具有视觉上的连接作用,以连续绿篱形式进行种植,既可以作为花坛、绿地的界定,又可以单独作为隔离绿带。
园林植物造景观空间功能

园林植物在造景观空间中起着重要的功能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增加美感和艺术性,还能够提供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减少噪音等多种功能。
以下是关于园林植物在造景观空间中的功能的详细介绍。
1. 美化环境:园林植物的花朵、叶片、树干等具有独特的形态和色彩,能够美化环境,增加人们对于环境的审美享受。
植物的形态多样性为景观空间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2. 营造氛围:园林植物通过其芳香、颜色和形态等特点,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氛围。
例如,花草的芳香可以带来宜人的氛围,林木的阴凉可以为人们提供凉爽的感觉。
不同类型的植物可以根据设计需求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满足人们对于环境的期待。
3. 提供生态环境:园林植物为许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它们吸引了各种昆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等,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这些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丰富了景观空间的生态功能,还增加了人们对于自然的感受。
4. 改善空气质量:园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它们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微尘,净化环境并改善空气质量。
植物的存在能够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为人们提供更加清新健康的空气。
5. 调节气候:园林植物的树冠能够遮挡阳光,降低地表温度。
它们通过蒸腾作用和释放水蒸汽来调节空气湿度,减缓高温天气对于环境的影响。
植物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凉爽的休息场所。
6. 减少噪音:园林植物通过吸收和反射声音波动,能够减少周围环境中的噪音。
高大的树木和茂密的灌木可以起到阻挡和减缓声音传播的作用,创造出宁静的环境。
7. 土壤保护:园林植物的根系可以稳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它们还可以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净化土壤,并为其他植物提供养分。
总之,园林植物在造景观空间中具有多种功能。
它们不仅美化了环境,提供了人们对于自然的感受,还改善了空气质量、调节了气候、减少了噪音等。
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合理选择和布局园林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以实现更好的功能效果。
园林植物造景名词解释

园林植物造景名词解释园林植物造景是指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进行布局和设计,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景观环境。
以下是一些园林植物造景常用的名词解释:1. 景观设计:通过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布局和组合,以及地形、水体、建筑等元素的调配,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景观环境。
2. 植物配置:指选择适合特定场地和气候环境的植物,进行合理的布局和组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
3. 主景:在设计中起主导作用的植物景观元素,通常体现为树木、灌木等高大的植物。
4. 辅助景:在主景的基础上设置的低矮植物景观,如花坛、花境等,用于衬托主景,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5. 场地改造:对原有地形地貌进行调整,包括平整地面、开挖水体等,以适应植物造景的需要。
6. 绿化工程:通过在场地中植入植物,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美化景观的工程。
7. 植物材料:选择用于造景的植物,包括树木、灌木、草坪等,根据其特点和用途进行合理配置。
8. 植被覆盖率:指植物在场地上所占据的面积比例,一般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合理控制,以达到景观设计的效果。
9. 通道设计:指在园林植物造景中设置的人行道、小道等通道,以便人们游览和观赏景观。
10. 配墙绿化:指在围墙、护坡等建筑结构上进行绿化,增加周围环境的美感和生态效益。
11.花坛绿化:指在园林场地中设置的盛放花卉的矮墙或花盆,以增加园林的景观效果。
12. 园林配套:指园林植物造景中所需要的设施和设备,如灯光、喷泉、休息座椅等。
13. 异速生长:指在植物造景中,为了增加立体感和层次感,选择具有不同生长速度的植物进行搭配。
14. 配色原则:在园林植物造景中,通过选择适合的植物颜色和搭配方式,创造出和谐、统一的色彩效果。
15. 水景设计:将水体(如池塘、溪流等)融入到园林植物造景中,增加景观的变化和动态效果。
以上是园林植物造景中常用的一些名词解释,这些名词在中小型园林设计中会经常用到,通过使用合适的植物材料和艺术手法,可以创造出美丽而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造景1《园林植物造景》WORD 版目录序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植物造景的概念,意义及国外动态第二节、我国园林中植物造景的现状, 5第二章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第一节、西方国家引种中国园林植物资源史实第二节、我国园林植物对世界园林的贡献第三节、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第三章植物造景的艺术美,第一节、植物造景中艺术原理的应用第二节、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第三节、植物景观的意境美第四章环境与植物景观的生态关系第一节、环境对植物的生态作用第二节、温度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景观效果第三节、水分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景观效果第四节、光照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景观效果第五节、空气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景观效果第六节、土壤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景观效果第五章师法自然植物造景第一节、自然群落的组成第二节、自然群落内各种植物的种间关系第三节、广州园林植物造景特色第四节、杭州园林植物造景特色第五节、北京园林植物造景特色第六章建筑与园林植物结合造景第一节、建筑与植物在组景中的相互关系第二节、建筑与园林植物配植的协调第三节、建筑的门,窗,墙,角隅的植物配植第四节、屋顶花园的植物配植,44第七章室内庭园与植物造景,44第一节、室内环境生态条件第二节、室内植物的选择,,第三节、室内庭园植物景观设计第八章园林植物对水体的造景作用,,,第一节、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第二节、园林中各类水体的植物配植第三节、堤岛的植物配植第四节、水边的植物配植第五节、水面的植物配植2第六节、小型水景园与沼泽园第九章园林植物对道路的造景作用第一节、城市道路的植物配植第二节、城市道路树种的选择原则第三节、园路的植物配植第十章岩石园第一节、岩石园简史及其发展应用概况第二节、岩石园的景观设计第三节、岩石园中植物的选择与配植序言植物景观,主要指由于自然界的植被。
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观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植物景观一词也包括人工的即运用植物题材来创作的景观。
植物造景,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 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形体)来创作植物景观。
要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这是植物造景的一条基本原则。
植物造景的种植设计,如果所选择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环境和生态相适应,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造景的要求;如果所设计的栽培植物群落不符合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也就难以成长发育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
所以顺洁自然,掌握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育,其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等是搞好植物造景的基础。
不同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
本书认生态角度论述环境因子中温度对植物的生态作用、物候的景观变化以及各气候带的植物景观;水分对植物的生态作用而有水生、湿生、沼生、中生、旱生等生态类3型及其各种景观;光照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则有阳性、阴性。
耐荫植物的生态类型;土壤对植物的生态作用,不同基宕、不同性质的土壤有不同的植被和景观。
以上是就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环境因子对植物个体的生态作用,形成其生态习性,这是植物造景的理论基础之一。
植物遣景是应用乔木、灌木。
藤本及草本植物为题材来创作景观的,就必须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汲取创作源泉,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种植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
本书论述了自然植锶郝涞淖槌沙煞帧?饷病?鞠啵匀? 植物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与分层现象,群落中各植物种间的关系等。
这些都是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设计的科学性理论基础。
植物遣景的艺术性方面,作者不仅就造型艺术的基本原则,即多样统一,对比调和,对称均衡和节奏韵律,结合植物组景实例进行了阐述,而且对广州、杭州、北京等地植物造景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艺术的评价。
例如,广州部分,从分析鼎湖山的自然群落类型及其丰富的植物资源(包括长期引种驯化的植物)开始,然后对广州各公园的植物景观,在科学性和艺术性两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评价。
杭州部分,以分析西湖山区次生自然群落类型及其植物资源开始,进而对杭州园林中植物造景的特色进行了详尽分析,对其科学性和艺术性水平作了高度评价。
北京部分,作者分析了北京北部和西部山区自然群落类型和北京园林中植物造景特色后,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其科学性、艺术性水平的建议。
风景或景观中,除了自然界的山水、日月、生物外,还有人工的建筑物。
街道,广场等,都是景观构成的要素。
但童山秃秃,4无景可言,只有披上了绿装,才有山林之美。
一泓池水,晃漾弥渺,虽然有广阔深远的感受,但若在池中,水畔结合植物的姿态、色彩来组景,使水景频添几多颜色。
园林中士山若起伏平缓,线条圆滑,种植尖塔状树木后,就改变了对地形外貌的感受而有高耸之势。
高层建筑前种植低矮圆球状植物,对比中显得建筑的崇高;低层建筑前种植住状、圆锥状树木,使建筑看来比实际的高。
巧妙地运用植物的线条、姿态、色彩可以年建筑的线条、形式、色彩相得益彰。
城市的街道是城市的走廊,主要职能是交通运输。
街道两旁主要是各种建筑,即使其平面组合、立面形式以及线条、色彩不同所组成的街景,还只是―凝固的音乐‖。
街道绿化,包括街道树、街道绿地及防护绿带并联成一体,不仅使街景丰富多彩,也将使整个城市景观改貌,如花园一般。
总起来说,由于植物造景形成山水,植物的综合景观,建筑,植物的综合景观,街道——植物的综合景观。
本书的下半部就是专门论述这些综合景观的。
本书对水体与植物的结合组景上,分别就湖、池、溪涧、泉以及堤、岛、水畔、水面的植物造景进行论述。
关于艺术构图。
适用植物种类以著名城市的名园为实例,作了生动的描述。
本书对建筑与植物的结合组景上,强调了建筑与植物的结合要相互因借。
相互补充,在形式、体量。
色彩上相互协调,还具体到建筑的门、窗。
墙、角隅的植物配植和造景手法。
屋顶花园目前在我国仅个别公共建筑和少数饭店、宾馆有没置,本书简述了屋顶花园的植物配植。
将自然引入室内,尤其是客厅、接待室以及饭店,宾馆中共享空间,通过石、池、植物的布置构成室内庭园,是当前一门新课题。
但室内环5境条件大异于室外条件,通常室内光照不足,空气不大流通,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本书重点论述了室内庭园中植物景观设计,如何运用植物材料组织空间,突出主题,以及进行分隔、限定和导向等手法,怎样点缀与丰富室内植物景观和应有的气氛等。
本书对街道与植物的结合组景上,强调要在服从交通功能、交通安全前提下进行植物造景,分别就高速公路、车行道分隔带,街道树绿带、人行道绿带的种植设计进行了论述,尤其着重风景区、公园中园路的植物造景。
综观全书,这是一本系统的。
比较完备的论述植物景观与植物造景的专著,是难能可贵的。
本书的出版,将增强从生态的、美学的观点出发,重视园林中植物景观的意识,为提高植物造景的科学性、艺术性水平作出贡献。
汪菊渊 1991 年2 月11 日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植物造景的概念,意义及国外动态顾名思义,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
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对植物景观的欣赏,具有不同的爱好和观点。
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的古典园林中,植物景观多半是规则式。
究其根源,据说主要始于体现人类征服一切的思想,植物被整形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及鸟兽形体,以体现植物也服从人们的意志,当然,在总体布局上,这些规则式的植物景观与规则式建筑的线条、外形、乃至体量较协调一致,有很高的人工美的艺术价值。
如用欧洲紫杉修剪成又高、又厚的绿墙,与古城堡的城墙非常协调;植于长方形水池四角的植物也常被修剪成正方形或长方形体;锦熟黄杨常被剪成各种模纹或成片的绿毯;尖塔形的6欧洲紫杉植于教堂四周;甚至一些行道树的树冠都被剪成几何形体。
规则式的植物景观具有庄严、肃穆的气氛,常给人以雄伟的气魄感,另一种则是自然式的植物景观。
模拟自按然森林、草原、草甸、沼泽等景观及农村田园风光,结合地形、水体、道路来组织植物景观。
体现植物自然的个体美及群体美,从宏观钠季相变化到枝、叶。
花、果、刺等细致的欣赏。
自然式的植物景观容易体现宁静、深遥、活泼的气氛。
随着各学科及经济飞速地发展,人们艺术修养不断提高,加之,不愿再将大笔金钱浪费在养护管理这些整形的植物景观上,人们向往自然,追求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植物美,于是,在植物造景中提倡自然美,创造自然的植物景观已成为新的潮流。
植物景观除了供人们欣赏自然美外,人们更为重视的是植物所产生的生态效应。
植物除了能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创造适合于人类生存所要求的生态环境。
随着世界人口密度的加大,工业飞速地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工业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到处污染环境,酸雨到处发生,危及人类的温室效应造成了很多反常的气候。
人们不仅惊呼,如再破坏植物资源,必将自己毁灭自己,只有重视和遍植植物,才能拯救自己。
为此,当今世界上对园林这一概念已不仅是局限在一个公园或风景点中,有些国家从国士规划就开始注重植物景观了。
首先考虑到保护自然植被,并救自己。
为此,当今世界上对园林这一概念已不仅是局限在一个公园或风景点中,有些国家从国士规划就开始注重植物景观了。
首先考虑到保护自然植被,并有目的地规划和栽植了大片绿带(Green Belt)。
一些新城镇建立之前,先在四7周营造大片森林,如山毛榉林、烨木林等,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然后在新城镇附近及中心,重点美化。
英国在规划高速公路时,需先由风景设计师确定线路,喜欢按地形。
景观采用蜿蜒曲折、波状起伏的线路,前方常有美丽的植物景观,司机开车时,车移景异,一路上有景可赏,不易疲劳。
在高速公路两旁结合保护自然资源,植有 20 余米宽的林带,使野生小动物及植物有生存之处。
1960 年后,英国很多中产阶级搬入了具有小花园的私人住宅,于是按主人不同爱好及年龄,创造了各种小花园布置,如微型岩石园、微型水景园。
微型台地园、墙园、花境、小温室等,并相应地培育了与这些微型植物景观相适应的低矮的植物材料。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商业性需要,将植物景观引入室内已蔚然成风。
耐荫的观叶植物、无士栽培技术大为发展,有无漂亮的室内外植物景观已成为一些宾馆级别评比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提高商业谈判的效果,有专门出租的办公大楼,大楼中有底层花园、屋顶花园、层间花园。
透过办公室的落地玻璃窗,看到四周和谐、安静的植物景观,创造了良好的商业洽谈环境。
超级市场内伴随着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色彩艳丽的开花植物,使商品更为增色。
室内游泳池种上几株高大的垂叶榕(Ficu benjamiana)以及一些热带的植物,池边设置大、小卵石,墙上画着椰子林、沙漠景观,真真假假,使游泳者犹如置身于热带环境中,畅游嘻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