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香·沉檀龙麝(上)

合集下载

香道:四大名香:檀香、沉香、麝香、龙涎香

香道:四大名香:檀香、沉香、麝香、龙涎香
一般人都以为天然香料均来自植物,其实有些香料也来自动物,且特别珍贵,但品种不多,常见的只有麝香、龙涎香、灵猫香、海狸香四种而已。
麝香自古以来就是极名贵的中药村,《本草纲目》称其“辟恶气,杀鬼精物,……除邪,不梦寐魇寐……通神仙。佩服及置枕间,辟恶梦及尸疰鬼气……除百病,治一切恶气及惊怖恍惚。”关于“麝香”二字来源,李时珍说是“麝之香气远射,故谓之麝。或云麝父之香来射,故名,亦通。”
麝外形似獐,故俗称香獐。(麝居山,獐居泽,以此为别)分布于中亚细亚山区,海拔3000米以上,从喜马拉雅山到阿尔泰山都有。我国麝香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主要产在西藏、四川、云南、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安徽等地,国外只有越南、印度、尼泊尔、蒙古、西伯利亚南部稍有生产。
麝香取自雄麝脐下香囊即腹部香腺的分泌物。麝常食柏叶,又能啖蛇。“入春脐内急痛,自以爪剔出,着屎溺中覆之,常在一处不移。曾有遇得乃至一斗五升者。”这是麝香中之极品,“名遗香……价同明珠。其香聚处,远近草木不生或焦黄也。今人带香过园林,则瓜果皆不实,是其验也”。民间传说孕妇不可近麝香,恐流产,即源于此。
海狸香是四大动物香——龙涎香、麝香、灵猫香和海狸香——中价位最低的天然香料,用途也没有麝香和灵猫香之大,但它也有自己的特色,也带有强烈腥臭的动物香气,仅逊于灵猫香,调香师在调配花香、檀香、东方香、素心兰、馥奇、皮革香型香精时还是乐于使用它,因为海狸香可以增加香精的“鲜”香气,也带入些“动情感”。
河狸是属于河狸科的哺乳动物,体形肥胖,长约80厘米。它的基部有两个腺囊,也就是香囊,雌雄都有,从香囊中取出分泌物就是“海狸香”。由于过去取香者都用火烘干整个香囊,因此商品海狸香带有桦焦油样的焦熏气味,成为海狸香香气的特征之一。河狸产于加拿大、俄罗斯、我国与俄罗斯接壤的新疆、内蒙古,东北地区也有,但还未组织生产。现在我国香料工业用的海狸香靠进口。

历史上的四大名香

历史上的四大名香

历史上的四大名香历史上的四大名香(沉檀龙麝)之一:沉香[沉檀龙麝]自古以来被公认为四大名香,其中包括:沉香、檀香、龙延香、麝香;而沉香居首位,被誉为众香之首。

中国的香席[日本称香道]强调:“净心契道,品评审美,励志翰文,调和身心”这四种品德。

香道:文化积累,排除杂念,用心体悟,当然也需要很强的经济能力。

沉香是一种令人舒畅的香味形容词,中国古人,以往将带有这味的木材,称为 [沉香木].从植物学的观点来看,能产生[沉香]的树木至少有:橄榄科,樟树科,瑞香科,大戟科这四大类。

这四类植物的树杆伤口被细菌感染,伤口周围的组织因感染产生病变开始溃烂,于是树汁受此刺激而变化为膏脂状的结块,将四周组织非封闭阻断,以防止伤口溃烂继续恶化而扩散,这种树脂结成的块状体或其周边受影响的木质部份叫沉香。

从树木活体中采伐到的香结为[生香],而树木在死亡腐烂后没有被分解的香结则称为[熟香]。

沉香的级别和等级是以气味浓淡,好坏,含精油多少来分类。

越南奇楠香1、橄榄科沉香,西班牙人将会结沉香的橄榄科植物提炼出沉香油,运销欧洲,因此橄榄科沉香在西方国家,目前又俗称为西班牙沉香2、樟树科沉香,它主要产于圭亚那和巴西的巴拉州与亚马逊州的北部。

3、瑞香科沉香,生长与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因地区的不同,而有三个亚种:莞香树沉香,密香树沉香,鹰木香树沉香。

(1)莞香树沉香〈中国〉,目前则以海南岛出产最多,当地称为[土沉香]。

此种香品分为三级:三级香木〈最差〉,只有香脂线纹,而没有结香的原木,这种乳白色疏松木质俗称[白木香]。

二级香,多为人工结香,又叫[开香门]。

一级香,五年以上结香。

莞香沉的上品是雨林中的野生香[熟香],依其外观色泽分为:绿,黄,白。

海南沉香(2)蜜香树沉香〈老挝,柬埔赛,越南〉,〈老挝沉香〉因有黑咖啡色雨点状斑纹又有叫[雀斑香]。

老挝生沉香在加热下才有香味,但一入土经过若干年的变化后,就成为等级不同的熟沉香了。

可分五级:第一级:黑硬碎小,非常珍贵。

四大名香分别是什么考试答案

四大名香分别是什么考试答案

四大名香分别是什么考试答案
1:沉香[沉香是沉香树在特殊的环境下,经过千百年结出来的树枝,树胶挥发有木质等多种成分混合,获得凝结物,沉香树喜欢生长于低海拔的丘陵及路旁向阳处的树林中,树枝呈灰暗色,纤维细致。

沉香的形成:因为沉香木受伤,遇闪电、强风虫蛀等,分泌出树枝自我保护,并被真菌感染发生变异,渐而形成的油脂和木质成分混为一体的固态凝聚物。

]
2:檀香[檀香用作香料的檀香为白檀,白檀为半寄生常绿乔木,为檀香料,檀香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印度,印度尼西亚及太平洋的一些群岛,其香取自树木的油脂,在香水行业里,檀香属于树脂类精油,一般用于香水的尾调,有定香功能,也是余香缘绕让人回味无穷的关键,在熏香的香料中,檀香也是熏香的上等香料之一,檀香还可以使人呼吸舒缓,增加防病能力]
3:龙涎香[龙涎香在西方又称灰琥珀。

为抹香鲸的消化道分泌物,即抹香鲸消化鱿鱼,章鱼的喙骨后,在肠道内与分泌物结为固体后再吐出的产物,龙涎香在使用前已经受了长久的洗漱和吹晒,是香料中的极品,也是高级香水,香精中不可缺少的奇香,使用其配置的香水香精,不仅香气柔和,而且留香持久美妙动人,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4:麝香[麝又叫麝獐,香獐,产于中亚山地的一种小型的粗腿鹿类动物,外形像鹿却不是鹿,雄麝有麝囊,在鹿类中是唯一具有此囊的,能分泌麝香。

麝香元香既是制造高级香料的主要原料,又是名贵
的中药,在香水行业由于麝香鹿频临灭绝也被禁用了,现在几乎使用的都是合成麝香,其种类大致包括佳乐麝香、多环麝香以及大环麝香]。

四大香中圣品“沉檀龙麝”之麝香

四大香中圣品“沉檀龙麝”之麝香

四大香中圣品“沉檀龙麝”之麝香四大香中圣品“沉檀龙麝”之麝香麝香是成熟的雄麝肚脐下方的香腺和香囊中形成的一种有香物质,又称“寸香”、“脐香”、“当门子”。

麝香的香味浓郁,经久不散,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系统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在香料工业和医药工业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雄性麝鹿的香囊是一个椭圆形的袋状物,位于肚脐下面,香腺包围在香囊附近,香腺中分泌出麝香的初香液,进入香囊之后形成麝香,再经过约两个月的熟化和贮存,才形成粉粒状和颗粒状的“麝香仁”。

成熟的麝香呈咖啡色,干后为深褐色,其形状多呈粉末状,也有时为籽粒状、皮膜状或油脂状。

把香囊整个割下,晾干,就是“毛壳麝香”,其重量很小,一般只有5-10克。

毛壳麝香多为棕褐色,直径5厘米左右,呈椭圆形,带有密生的白色或灰棕色的毛,中间有一个小囊孔。

剖开后可以看到一些粉末或小颗粒的“麝香仁”,还有一些少量的细毛和脱落的内皮,习称“银皮”。

野生麝香仁质软,油润,疏松。

其中颗粒状的麝香仁质量最好,习称“当门子”,呈不规则的圆球形或颗粒状,表面多呈紫黑色,油润光亮,微有麻纹;粉末状者称为元寸、寸香,多呈棕褐或黄棕色。

粉末状或颗粒状的麝香仁使用不够方便,也不宜精细把握用量,所以调配香料时常把麝香仁制成麝香溶液。

麝属动物有5种:原麝、马麝、林麝;黑麝、喜马拉雅麝,常称为麝鹿。

麝虽然属于鹿科,但其体型很小,高度和长度都在1米以内,体重也只有几十斤,头顶没有角,雄兽还长有獠牙。

麝鹿喜欢生活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区,一般单独活动,嗅觉、视觉、听觉都很灵敏,胆怯,机警,行动轻捷,善于跳跃和奔越悬崖峭壁,是一种很“灵”的动物。

一般凌晨开始活动觅食,天亮之后就休息;黄昏后又开始活动,直到午夜;喜欢吃松萝、苔草、杜鹃、高山柳、灌木的嫩枝叶、杂草等食物。

麝鹿的活动、排便、栖息地都有固定的路线和场所,一般不轻易改变,有“舍命不舍山”之说。

即使雨后惯行的道路受到阻碍,麝鹿也不会改寻捷径,而是尽力涉水而过。

从海南省博物馆藏沉香木雕观音像看海南沉香

从海南省博物馆藏沉香木雕观音像看海南沉香

从海南省博物馆藏沉香木雕观音像看海南沉香作者:韩飞来源:《收藏与投资》2021年第11期摘要:沉香是瑞香科植物经自然或人为原因刺激后,经过长时间的分泌凝结而成的特殊树脂,主要产地为中南半岛、加里曼丹岛、越南和中国的两广、海南等地区。

不同产地产出的沉香品质千差万别,海南沉香为其中佳品。

海南沉香素有“琼脂天香”“冠绝天下”等美誉,出产历史悠久。

2018年,海南省博物馆在完成总体改、扩建后重新开放,“香中魁首—海南沉香陈列”作为海博“南溟奇甸”大型展陈体系展览之一被正式推出,展出了一件通高20.7厘米、通宽16厘米的明代沉香木雕漆金观音像。

关键词:海南沉香;木雕;观音像;海南博物馆一、明代沉香木雕漆金观音像“香中魁首—海南沉香陈列”位于海南省博物馆一期历史馆二楼4号展厅,展厅面积500平方米,复原大型立体生态景观一处,复原海南民居立面一处,设文创融合表演场馆一处。

其中,展出沉香标本57件(组)、文物51件(组)、复制品11件(组)、辅助展品15件(组)、图片55张,真实地再现了海南沉香生长的自然环境、与众不同的人文内涵和源远流长的香文化。

“香中魁首—海南沉香陈列”展出了一件明代沉香木雕漆金观音像(图一)。

此观音像为海南沉香木雕刻组成,通高20.7厘米,通宽16厘米,2018年从云南省征集入藏海南省博物馆,为国家三级文物。

其造型质朴,繁简相宜,雕刻者配合沉香木的原始形状,以简洁的手法塑造观音慈悲救世的形象。

观音饰金漆,坐于石台之上,低首垂目,面形长圆,饱满丰润,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众生;右腿支起,右手搁于右膝之上;左腿盘于身前,左手持物,似是经卷;头戴宝冠,隐约可见化佛;冠上有风帽,肩披长巾,胸前佩璎珞,身着薄衣。

观音周围被雕成奇石山窟状,石台下如有清清流水,展现出观音菩萨诵经济世的慈悲之心。

在自古以来的日常供奉中,观音菩萨就有多种形象。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云:“图书普门品所说三十三身为三十三观音。

其典据不明。

中国四大名香介绍

中国四大名香介绍

万物生长:四大名香简介香,不仅芳香养鼻,还可颐养身心、祛秽疗疾、养神养生。

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

用香的历史中国人用香的历史可说是非常的早,中国用香的文明可概括为:肇始于春秋战国,滋长于秦汉两朝,完备于隋唐五代,鼎盛于宋元明清。

汉代之前用香以汤沐香、礼仪香为主,汉魏六朝则流行道家学说,博山式的熏香文化大行其道。

隋唐五代不仅用香风气大盛,又因为东西文明的融合,更丰富了各种形式的行香诸法。

宋元时,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上流社会优雅生活中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

由于士大夫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追求,且着力从精神层面励励倡导与提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琴棋书画以及美食、酒、茶等都完成了奠基,呈现出博大雄浑的态势。

熏香至此也成了一门艺术,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经常相聚品香,并制定了最初的仪式。

专门研究香的来源、载体、工具和制香法的各式香书、香谱也在此时出现。

至明代,香学又与理学、佛学结合为‘坐香’与‘课香’,成为丛林禅修与勘验学问的一门功课。

佛门与文人营建香斋、静室与收藏宣德炉成为时尚。

清三代盛世,行香更加深入日常生活,炉、瓶、盒三件一组的书斋案供以及香案、香几成为文房清玩的典型陈设。

进而现代发展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艺术,香道:从香料的熏点、涂抹、喷洒所产生的香气、烟形,令人愉快、舒适、安详、兴奋、感伤等等的气氛之中,配合富于艺术性的香道具、香道生活环境的布置、香道知识的充实,再加上典雅清丽的点香、闻香手法,经由以上种种引发回忆或联想,创造出相关的文学、哲学、艺术的作品,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情趣的一种修行法门,就叫做香道。

香道之中,好的用香必不可少,作为用香历史悠久的国度,文人士大夫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挖掘了无数种香料,其中最受人推崇的便是我国的四大名香“沉檀龙麝”:1、沉香: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古语写作“沈香”(沈,同沉)。

中国四大名香

中国四大名香

中国四⼤名⾹⾃东汉时期佛教传⼊中国之后,随着各种名贵的⾹料及⽤⾹的观念和⽅法的⼤量引⼊,⾹从⽣活中的附属⽤品,⼀跃⽽成为皇室贵族、⽂⼈雅⼠⽣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熏燃、悬佩到涂傅、饮⽤、乃⾄到奇思妙想地⽤来计时,都反映了古⼈对“⾹”的认识以及古⼈精致的⽣活情趣。

古⼈常将沉⾹、檀⾹、麝⾹、龙涎⾹称为“四⼤名⾹”,⽽沉⾹更被推崇为“众⾹之⾸”。

四⼤名⾹(⼀)檀⾹檀⾹树主要产⾃印度、马来西亚、印尼及澳⼤利亚。

檀⾹树被称为“黄⾦之树”,因为它全⾝⼏乎都是宝。

⽽且每个都分的经济价值都很⾼。

檀⾹⽊的⼼材是名贵的中药。

檀⾹树根部、主⼲碎材可以提炼精油,檀⾹精油俗称“液体黄⾦”。

檀⾹树冠的幼技和⽣长过程中修剪下的部分枝条是⾼档制⾹制品⼴争相收购的原材料。

檀⾹可⼊药,⽇常多制成⾹品使⽤。

寺庙中⽤以燃烧祀佛。

南朝梁沉约《瑞⽯像铭》:“莫若图玅像於檀⾹,写遗影於祗树。

”李时珍《本草纲⽬·⽊⼀·檀⾹》(集解)引宋叶廷珪《⾹谱》:“⽪实⽽⾊黄者为黄檀,⽪洁⽽⾊⽩者为⽩檀,⽪腐⽽⾊紫者为紫檀。

其⽊并坚重清⾹,⽽⽩檀尤良。

宜以纸封收,则不洩⽓。

”清.赵翼《西湖寓楼即事》诗:“桕烛檀⾹三竺路,⼀观⾳养百千僧。

”⽥汉《关汉卿》第⼗⼀场:“以后每天多劈点檀⾹,备些酒果,供供神道。

”四⼤名⾹之(⼆)麝⾹麝⾹为⿅科动物麝的雄性⾹腺囊中的分泌物⼲燥⽽成,是⼀种⾼级⾹料,⼜称⼨⾹、脐⾹、当门⼦。

麝⾹的⾹味浓郁,不仅芳⾹宜⼈,⽽且⾹味持久。

唐代诗⼈杜甫在《丁⾹》诗中有:'晚坠兰麝中'。

《本草纲⽬》云:'……盖麝⾹⾛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

其意是说麝⾹可很快进⼊肌⾁及⾻髓,能充分发挥药性。

康藏⾼原及四川阿坝草原为中国麝⾹之主要产地。

《甄嬛传》中提到麝⾹令妃⼦滑胎,有夸⼤之嫌。

然⽽,古时青楼⼥⼦⽤麝⾹避孕,这是事实。

我国古代的⽂⼈墨客,常将麝⾹加⼊墨中制成麝墨(⾹墨),令字画⽣⾹,避防⾍蚀。

中国古代四大名香—沉檀龙麝

中国古代四大名香—沉檀龙麝

中国古代四⼤名⾹—沉檀龙麝沉⾹⼁四⼤名⾹之⾸沉⾹的⾹味,是最能让⼈感受到⼼情愉悦和舒适的⽓味。

在中国古代,四⼤名⾹“沉檀龙麝”中,沉⾹排名第⼀,⾜以见得⼈们对沉⾹的重视。

沉⾹。

众⾹之⾸。

,沉⾹⾹品⾼雅,⽽且⼗分难得,⾃古以来即被列为众⾹之⾸沉⾹形成通常需数⼗年的时间,树脂含量⾼者更需要沉⾹形成通常需数⼗年的时间,树脂含量⾼者更需要数百年的时间数百年的时间,沉⾹⾹品⾼雅,⽽且⼗分难得,⾃古以来即被列为1沉⾹沉檀龙麝⼁沉檀龙麝⼁沉⾹沉⾹为瑞⾹科乔⽊植物沉⾹及⽩⽊⾹含有树脂的⽊材,主要分布在我国南⽅及东南亚、印度等国。

现所⽤之品多采⾃⼈⼯栽培之⾹树,且树龄愈长质量愈佳。

沉⾹在常态下⼀般难闻其⾹,但在熏烧时则⾹⽓浓郁⽽悠长,能覆盖其他⽓味。

其性味⾟⾹⽽苦温,有⾏⽓⽌痛,温中⽌呕,纳⽓平喘之功效,多⽤于胸腹胀痛、胃寒呕吐及虚喘。

常⼊煎剂或丸散剂内服,著名的。

常⼊煎剂或丸散剂内服,著名的中医认为,其性味⾟⾹⽽苦温,有⾏⽓⽌痛,温中⽌呕,纳⽓平喘之功效,多⽤于胸腹胀痛、胃寒呕吐及虚喘中医认为,中成药如沉⾹丸、四磨汤⼝服液、⿊锡丹、紫雪丹等都含沉⾹。

檀⾹沉檀龙麝⼁檀⾹沉檀龙麝⼁檀⾹?檀⾹,佛家谓之“栴檀”,素有“⾹料之王”、“绿⾊黄⾦”的美誉。

檀⾹为檀⾹科⼩乔⽊植物檀⾹的⽊质⼼材,分布情况和沉⾹⼤同。

但檀⾹树是⽣长最慢的树种之⼀,在幼苗期还须寄⽣在凤凰树等其他树上才能成活。

其性味⾟⾹⽽温,有⾏⽓⽌痛,散寒调中之功效,尤善温通⽌痛,擅长疗胸痹⼼痛、腹冷痛、胃寒痛等病症。

龙延⾹沉檀龙麝⼁沉檀龙麝⼁龙延⾹龙延⾹龙涎⾹是抹⾹鲸科动物抹⾹鲸的肠内分泌物的⼲燥品。

取⾃宰杀的抹⾹鲸肠内分泌物,即鲸鱼的粪。

它是抹⾹鲸吞⾷墨鱼后胃肠道分泌出来的灰⿊⾊的蜡状排泄物。

1龙涎⾹亦是各类动物排泄物中最名贵的中药,极为难得。

⾃古以来,龙涎⾹就作为⾼级的⾹料使⽤,它的价格昂贵,差不多与黄⾦等价。

《本草纲⽬》中记载着龙涎⾹可以'活⾎、益精髓、助阳道、通利⾎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节鄙视链:如何像皇帝一样过年年关将至,这个中国文化中最大的节日,早已经不是放放爆竹吃吃饭那么简单。

整个中国即将展现自己“礼仪之邦”的属性,走亲访友必不可少。

身为中国人,有些东西是从小培养的。

小朋友上学都会在身上带一点小零食,碰见看对眼的小同学就去分享。

长大后逢年过节的去朋友家里和朋友叙旧,或者提着年货走亲访友……《岁朝欢庆图》清·姚文瀚太阳底下没什么新鲜事,古人也会苦恼和我们一样的问题——怎么才能既满足交际需求,又有格调地把年过好呢?孔子教育我们,尊尊亲亲,向最尊贵的人学,准没错。

古时候最尊贵的人当然是皇帝啦。

当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200多年,皇帝的样式也千奇百怪,有当木匠的,有修仙的,不一而足……我们还是向厉害一点的皇帝学比较好。

奇楠比如魏武帝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绝对的胸有大志。

他有个著名的典故叫“铜雀分香”,说的是魏武很看重家里的香料……《太平御览·魏武令》中曹丞相说“昔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内不得香熏”,意思当初是国家很困难,我让家里人连香都不烧了(柴爷:至于吗…不就香)。

这就算了,他后来又留下嘱咐:“馀香可分与诸夫人。

诸舍中无为,学作履组卖也。

”——“剩下的香,让夫人们分了吧,学着做做生意,好赚点钱”。

唐代时,中东商团富可敌国,长安西市汇聚世界奇珍,无所不有。

胡商大把赚银子,当然也要向唐王朝“表示表示”。

唐长庆四年,刚继位的唐敬宗想要修个园子,《旧唐书》载:“波斯大商李苏沙进沉香亭子材”。

正史一字千金,这人能被两唐书称为“大商”,怎么也是马云许家印的级别了,他送给皇帝的顶级贺礼是大块的沉香——后来这块沉香被用来修筑大明宫最著名的建筑,贵妃起舞,李白作诗的“沉香亭”,当然这是后话了。

檀香皇帝修园子,毕竟是私事,虽说天下跟着天子姓,可国家归国家,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还是要比皇帝私事郑重一些的。

西晋宰相张华的《博物志》说:“汉武帝时,弱水西国有人乘毛车以渡弱水来献香者”,从汉代开始,周边小国就将香料作为国礼进贡。

乾隆帝五十四年元月,清高宗在北京大宴四方,“万国来朝”。

既然是来朝,乾隆嘛大家懂的,就是个很事儿的皇帝。

当时的暹罗(泰国)国王估计为此伤透脑筋……因此他最后选了一件最不容易出错的贡品——沉香六十斤!泰国国王也是很懂事,自己审美达不到的时候,选大家都知道贵的就对了!天潢贵胄、达官显贵必用之是的,到了皇帝这个层级,还玩儿金裸子银饼子什么的,就显得太俗了。

哪怕满手的鸽子蛋,也不能算是高品位的生活——玩儿香才是正道。

这一稿,我们就打算给大家科普一下,古代的天潢贵胄们用什么香。

传统香事自来就有个说法:“沉、檀、龙、麝,众香之首”(《香乘》写成“沉、檀、脑、麝”,意思是一样的)。

当我们检索古代香方的时候会发现,合香之道虽然变化万千,理论上光是汉地制香所涉及的材料就有上千种,还不包括藏香等域外合香所用的“另类”材料……但是,汉方中最显尊贵的那一部分,如宫香、衙香、御制香等,其气味体系的骨干大都是以沉香、檀香、龙脑和麝香为骨架构建的。

就是说,不管你这个香方如何变化,它的基底是还是沉檀龙麝这四种香材。

麝香在这件事情上,当然有价格和“面子”的因素,沉檀龙麝的贸易价格,决定了它们的“富贵”属性,天家用香讲究气度规格,各类宫香如果不以沉檀打底,就仿佛落了档次。

当它变成了标尺,不管你再有钱,不用它们打底,大家聚会散场悄悄讨论的都是“有钱是有钱,就是没有什么品位,啧。

”四大名香在合香中称作“富贵四合”,天潢贵胄、达官显贵必用之。

而宋代以后一度占据香道主流的文人香,会更多地用一些价格比较便宜的草本香料,渐渐发展出了“山野四合”、“神仙合”等体系,可是这归根结底,这些都算是物质条件有限时的“穷讲究”,和沉檀龙麝之间是有阶级壁垒的。

香文化的“归流”凡事都有个起源,这东西贵也要有贵的道理。

沉香、檀香、龙脑、麝香之中,除了麝香的主产区在中国以外,沉香、檀香、龙脑大部分要依赖进口。

以沉香为例,即使是产自广东、海南的莞香系,其原产地区也是典型的“烟瘴之地”。

关山路远,再加上“永不平息”的两广叛乱,历史上中央政权很难有效控制的极边,其实算是半个“域外”。

以沉、檀为代表的植物香料,从南亚、东南亚进入中原是极不容易的。

就算是效率最高的海运,也因为季风期、航海风险、高昂的人力(这里指死人)成本和官府贪污漂没等原因,最终到达港口的,也就不到五成。

它们之所以仍然能作为嗅觉奢侈品成为贸易的大宗,甚至让商人百倍获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作为香料,确实在嗅觉体验上是无法取代的。

像后来出现过的名目繁多的“小四合”啊,来自域外产量更大的熏陆(乳香)、金颜、苏合香等,它们能够丰富合香的嗅觉层次,也各自拥有不同的特点。

但是!“大四合”作为中国传统合香气味的基底的地位接近2000年以来,从未被任何其它香料动摇过。

丝绸之路今天我们在谈“沉檀龙麝”的时候,问题往往是过于“理所当然”。

其实这个组合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是古人不断地对香料的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他们觉得以“四合”为骨架搭建起来的气味体系是最合适、最美好的。

而在此之前,中国最早的香料是杜若、白芷、石兰、杜蘅这些香草香花,除了麝香的使用稍早一些,沉香的传入要晚至汉代了,檀香、龙脑则更晚一些。

不过这之中有一个异数,就是龙涎。

古代香方对龙涎在合香中的作用可以说是推崇备至,在诸多关于龙和蜃气的传说掩映下,这种香料愈发闪耀着神秘主义的辉光。

在一些专业香籍中,龙涎出现的次数甚至不比龙脑少——可问题是,古方极少实用龙涎,而是热衷于实用其它材料去“拟合”龙涎的味道。

龙涎正如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所提到的,龙涎的问题是它实在太稀少了,在古代生产力条件下,甚至朝廷内库都无法稳定地获得真龙涎。

这也导致了它无法成为香料体系的骨干——一种香料要成为气味体系的核心,还是需要一定规模的,沉香是众所周知的珍罕香材,可唐宋时期黄熟香进口仍然要以万斤计。

麝香虽然产量比沉香小(它用量也更小),但麝鹿通过狩猎和驯养,是可以稳定获得的。

龙涎香在明代一年总进口量只有几十两,这种普通人完全无法使用的东西,注定只能是“神秘之香”,而无法成为体系的基础。

历史的选择沉檀龙麝所组成的“大四合”体系,它的滥觞、发展、融合、定型和不断丰富演进,既是中国香文化的发展史,也是古人在探索嗅觉极致与现实社会条件中不断平衡的结果——他们是历史的选择,而不单单是人的选择。

所有香料的发现、应用和发展原本是各自独立的,在中国传统合香的大体系中,通过人们不断地经过一些吧啦吧啦的合香实践而产生交集。

最终,是历史和香道本身选择了沉香、檀香、龙脑、麝香作为中国传统合香体系的基底。

这个过程是一种漫长的自然选择,如同不同的溪流逐渐汇聚,最终汇流成长江大河,屡次变换径流路径后,又成为了今日我们见到的长江大河的样子。

因此我们说“四大名香”的时候,既需要探索和描述沉、檀、龙、麝自身的气调以及它们的兼容、变化,也需要了解它们各自的历史。

因为所谓的“大四合”不是一个定义,而是一种总结,一个复杂气味构型,甚至是一种文化世界观,代表了古代中国对气味世界和宏观世界的理解。

这个体系复杂而开放,虚怀若谷地容纳了来自世界的“舶来品”。

中国香道体系从一开始就与祭祀相连,思想史上有个概念叫“绝地天通”,认为上古神人相杂处,人间事决于“巫”,而绝地天通之后,神人相隔,事决于王。

包括宗族祭祀在内,中国人预留了一个与上天意志沟通的通道,譬如玉琮中空的孔,譬如祭祀仪式上升腾的食物之香,又譬如香料的云烟与味道。

这一点上,世界各地的宗教大同小异。

汉魏以后,伽罗与旃檀的汇入,天然带有西域的佛教属性,他们在中土的广泛传播,也与宗教的推崇有着莫大的联系。

沉、檀的美好、圣洁和来之不易,首先奠定了他们在所有香料中主流的地位。

而魏晋玄学演变之后,古人对“清远”和“高洁”的推崇,又迅速地把“凉”的极致龙脑的地位抬升到了类比沉、檀的地位。

不像现在,大家对于美好的追求只有金钱。

中国香文化“完整”的体系同样来自南境的销夏之香,和本土所产的动物香“麝”一样,气味极其尖锐。

千分之一乃至万分之一的用量,就可以从庞大复杂的气味中被分辨出来。

如果说沉、檀构成了合香气味体系中“静”的一面,那“脑”、“麝”所代表的则是合香气味的“动”。

有平和美好,也有尖锐冲动,一动一静,阴阳调和,这就是中国古代合香中物质价值最高,最为尊贵的“大四合”体系的基本框架。

再加上“调和诸香,抑制脑麝香气”的真龙涎,仅仅是这五味香料,就是一个循环变化的完整体系。

而在这个基础框架上,又可以通过其它香材创造无穷的变化,天地阴阳,五行变化,融于其中。

这就是我们在谈“大四合”的时候所谈的东西——香道与文化的“归流”,我们民族文化本源的某种象征。

沉、檀、龙、麝,不只是“四大名香”,更是整个香文化的符号。

所以……不如我们说回最开始的话题,年怎么过?我们有一个想法,做完整个规划和构思以后,大家都惊了,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折服了。

这个预热稿的中心我来总结一下:把千年以来中国香道最核心的框架体系,做成一个礼盒,它的名字已经被调香师们确定了超过1000年——“大四合”这次我们在选题的时候,为了庆祝新年,取了“四合”的圆满之意。

但更重要的部分是,这个礼盒中容纳的是中国香文化“完整”的体系,除了嗅觉的美好以外,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沉、檀、龙、麝,众香魁首,可他们除了是“魁首”以外,也是整个传统香事体系的经络,顺着它们所构成的骨骼,香文化旁枝蔓衍生,生出丰满的肌体,发展出“合香”之道。

富森红土、老山檀、阿拉伯海灰白龙涎、喜马拉雅麝,4支线香包含了覆盖中国文化历史的四种香气。

除此以外,礼盒中还配了四种香料原材的标本,如果说四种线香是沉、檀、龙、麝焚燃的动态,代表了他们在合香中的气味,那标本则是他们的本体和静态。

除了中国传统的“大四合”,实际上它们也是气味世界中的顶奢合集,地球上最为珍罕的香料,汇聚一盒之中。

说起“盒”字,“器皿”之上,是“合香”。

除了木质外包装盒本身的精巧和可重复使用,我们还在盒子里安置了另一件可以直接盛放香的器皿——馆藏复刻青瓷琴炉,文人案头碧于水的风神,与琴相伴的雅韵,时间大雅之音,可以弦乐奏之,亦可以云烟奏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