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项训练题《等差数列(一)》

合集下载

小学奥数 等差数列(1) 知识点+例题+练习 (分类全面)

小学奥数 等差数列(1) 知识点+例题+练习 (分类全面)
例2、全部三位数的和是多少?
巩固、从2开始的连续100个偶数的和是。
例4、求下列方阵中100个数的和。
0、1、2、3、……8、9;
1、2、3、4、……9、10;
2、3、4、5、……10、11;
……
9、10、11、12、……17、18。
巩固、求下列方阵中所有各数的和:
1、2、3、4、……49、50;
2、3、4、5、……50、51;
例6、若干人围成16圈,一圈套一圈,从外向内圈人数依次少6人,如果共有912人,问最外圈有多少人?最内圈有多少人?
巩固、若干人围成8圈,一圈套一圈,从外向内各圈人数依次少4人,如果共有304人,最外圈有几人?
巩固、一个五层书架共放了600本书,已知下面一层都比上面一层多10本书。最上面一层放多少本书,最下面一层多少放本书?
教学过程
1、数列:按一定顺序排成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项,第一项称
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共有的项的个数叫做项数。
2、等差数列与公差: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相等,这
样的数列的叫做等差数列,其中相邻两项的差叫做公差。
3、常用公式
等差数列的总和=(首项+末项) 项数 2
3、一些同样粗细的圆木,像如图所示一样均匀地堆放在一起,第一层有3根,下一层比上一层多1根,已知最下面一层有70根。一共有多少根圆木?
4、有60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至多试多少次?
5、一辆公共汽车有66个座位,空车出发后,第一站上一位乘客,第二站上两位乘客,第三站上三位乘客,依次类推,第几站后,车上坐满乘客?
6、在等差数列0、3、6、9、12、……、45是这个数列的第项。

小学生奥数等差数列、数的整除问题练习题

小学生奥数等差数列、数的整除问题练习题

小学生奥数等差数列、数的整除问题练习题1.小学生奥数等差数列练习题篇一1、一个递增(后项比前项大)的等差数列,比第92项多19个公差是第____ ____项。

2、一个递增(后项比前项大)的等差数列,比首项多19个公差是第_______ _项。

3、一个递减(后项比前项小)的等差数列,第________项比第58项多17个公差。

4、一个递减(后项比前项小)的等差数列,第________项比第58项少17个公差。

5、一个递减(后项比前项小)的等差数列,第________项比首项少17个公差。

6、一个递减(后项比前项小)的等差数列,比第67项少28个公差是第_____ ___项。

7、一个递减(后项比前项小)的等差数列,比第67项多28个公差是第_____ ___项。

8、一个递减(后项比前项小)的等差数列,比首项少28个公差是第_______ _项。

9、一个递增(后项比前项大)的等差数列公差是4,第53项比第28项______ __(多或少)______。

10、一个递增(后项比前项大)的等差数列公差是5,第55项比第37项_____ ___(多或少)______。

2.小学生奥数等差数列练习题篇二1、有一堆粗细均匀的圆木,堆成梯形,最上面的一层有5根圆木,每向下一层增加一根,一共堆了28层。

问最下面一层有多少根?2、建筑工地有一批砖,码成如右图形状,最上层两块砖,第2层6块砖,第3层10块砖…,依次每层都比其上面一层多4块砖,已知最下层2106块砖,问中间一层多少块砖?这堆砖共有多少块?3、一个大剧院,座位排列成的形状像是一个梯形,而且第一排有10个座位,第二排有12个座位,4、一辆双层公共汽车有66个座位,空车出发,第一站上一位乘客,第二站上两位乘客,第三站上三位乘客,依此类推,第几站后,车上坐满乘客?5、王芳大学毕业找工作。

她找了两家公司,都要求签工作五年的合同,年薪开始都是一万元,但两个公司加薪的方式不同。

高斯小学奥数含答案三年级(上)第22讲 等差数列应用

高斯小学奥数含答案三年级(上)第22讲 等差数列应用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几个等差数列虽然都不一样,但它们的项数、和与中间数都是相同的:项数都是7,和都是112,中间数都是16.其实只要项数与和相同,中间数就自然相同了,因为我们学过公式:和=中间数×项数,那么中间数=和÷项数.也就是说,可以通过项数与和求出一个等差数列的中间数.这种通过公式反向求解的方法在等差数列的问题中非常常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题1一个等差数列的第1项是21,前7项的和为105,这个数列的第10项是多少?分析:前7项的和是105,根据公式可以求出第几项呢?练习1一个等差数列的第1项是3,前11项之和为198,这个数列的第20项是多少?第1项 第2项 第7项 21第10项 和105第二十二讲 等差数列应用9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26,其中最小的数是多少?分析:这9个数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的话,公差是几?练习27个连续奇数之和为91,其中最小的数是多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然,要使用公式:和=中间数×项数来解题的话,这个数列的项数必须是奇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题3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5项之和为450,前21项之和为819,请问:这个数列的公差是多少?首项是多少?第1项第2项第15第21和为450和为819分析:如果知道任何两项具体的数值,就能算出公差.能不能找到这样的两项呢?练习3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3项之和为533,前15项之和为690.请问: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多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并不是所有的等差数列的项数都是奇数.当项数是偶数时,只能根据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算出首项与末项的和.如果再能求出首项与末项的差,便能求出首项与末项的具体数值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把248表示成8个连续偶数的和,其中最大的偶数是多少?分析:首项与末项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练习4把115表示成10个连续自然数之和,其中最小的数是几?例题5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5项之和为450,前20项之和为750.请问:这个数列的公差是多少?首项是多少?分析:通过“前15项之和为450”这个条件除了能知道“中间数”之外,还能知道其他一些信息吗?例题6在一次考试中,第一组同学的分数恰好构成了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总分为609.小高发现自己的分数算少了,找老师更正后,加了21分,这时他们的成绩还是一个等差数列.请问小高正确的分数是多少?分析:思考下一共有几个人?改分前小高是第几个,改分后小高是第几个?89作业1.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17,前7项之和为161,这个数列的第11项是多少?2. 7个连续偶数之和为112,其中最小的那个数是多少?3. 8个连续奇数之和为112,其中最小的那个数是多少? 课 堂 内 外根据历史传说记载,国际象棋起源于古印度,至今见诸于文献最早的记录是在萨珊王朝时期用波斯文写的.据说,有位印度教宰相见国王自负虚浮,决定给他一个教训.他向国王推荐了一种在当时尚无人知晓的游戏.国王当时整天被一群溜须拍马的大臣们包围,百无聊赖,很需要通过游戏方式来排遣郁闷的心情.国王对这种新奇的游戏很快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兴之余,他便问那位宰相,作为对他忠心的奖赏,他需要得到什么赏赐.宰相开口说道:请您在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个次序在后的格子中放的麦粒都必须是前一个格子麦粒数目的倍数,直到最后一个格子第64格放满为止,这样我就十分满足了.“好吧!”国王哈哈大笑,慷慨地答应了宰相的这个谦卑的请求.这位聪明的宰相到底要求的是多少麦粒呢?稍微算一下就可以得出:234636412222221+++++⋅⋅⋅+=-,直接写出数字来就是18446744073709551615粒,这位宰相所要求的,竟是全世界在两千年内所产的小麦的总和!如果造一个宽四米,高四米的粮仓来储存这些粮食,那么这个粮仓就要长三亿千米,可以绕地球赤道7500圈,或在日地之间打个来回.国王哪有这么多的麦子呢?他的一句慷慨之言,成了他欠宰相西萨·班·达依尔的一笔永远也无法还清的债.正当国王一筹莫展之际,王太子的数学教师知道了这件事,他笑着对国王说:“陛下,这个问题很简单啊,就像1+1=2一样容易,您怎么会被它难倒?”国王大怒:“难道你要我把全世界两千年产的小麦都给他?”年轻的教师说:“没有必要啊,陛下.其实,您只要让宰相大人到粮仓去,自己数出那些麦子就可以了.假如宰相大人一秒钟数一粒,数完18446744073709551615粒麦子所需要的时间,大约是5800亿年(大家可以自己用计算器算一下!).就算宰相大人日夜不停地数,数到他自己魂归极乐,也只是数出了那些麦粒中极小的一部分.这样的话,就不是陛下无法支付赏赐,而是宰相大人自己没有能力取走赏赐.”国王恍然大悟,当下就召来宰相,将教师的方法告诉了他.西萨·班·达依尔沉思片刻后笑道:“陛下啊,您的智慧超过了我,那些赏赐……我也只好不要了!”当然,最后宰相还是获得了很多赏赐.等比数列小故事4.把325表示成10个连续自然数之和,其中最小的数是多少?5.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1项之和为451,前19项之和为1235,这个数列的首项是多少?1011第二十二讲 等差数列应用1. 例题1答案:3详解:先求出第4项:105715÷=,所以公差为:()()2115412-÷-=,第10项为:()2121013-⨯-=. 2. 例题2答案:10详解:9个连续自然数是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第5项为:126914÷=,所以最小的数为:14410-=.3. 例题3答案:3;9详解:先根据前15项之和,求出第8项为:4501530÷=.再根据21项之和,求出第11项为:8192139÷=.所以公差是:()()39301183-÷-=,首项为:()303819-⨯-=.4. 例题4答案:38详解:8个连续偶数构成的是公差为2的一个等差数列,最大数应该比最小数大2714⨯=,再算出最小数与最大数的和:2482862⨯÷=,所以最大数为:()6214238+÷=.5. 例题5答案:3;9详解:“前15项之和为450”,所以第1项与第15项之和为:45021560⨯÷=.同样地,算出第1项与第20项之和为75,都含有第1项,所以第20项比第15项大了756015-=,公差为:1553÷=,第15项比首项大31442⨯=,所以首项为:()604229-÷=.6. 例题6答案:99分详解:原来是最低的,加了21分之后应该变成最高的,公差是3,所以小组里共有7人.原来中间的数为609787÷=分,所以最后小高是99分.7. 练习1答案:60简答:第6项为:1981118÷=,公差为:()()183613-÷-=,第20项为:331960+⨯=. 8. 练习2答案:7简答:第4个是:91713÷=,最小数为7.9. 练习3答案:11简答:第7项为:5331341÷=,第8项为:6901546÷=,公差为5,则首项为:415611-⨯=.10. 练习4答案:7简答:最小数比最大数小9,且最小数与最大数之和为:11521023⨯÷=,则最小数为7. 11. 作业112 答案:37简答:第4项为161723÷=,而首项为17,那么公差为(2317)(41)2-÷-=,第11项为1721037+⨯=.12. 作业2答案:10简答:中间项即第4个数为112716÷=,则最小的是10.13. 作业3答案:7简答:()82112+⨯÷=首项末项,所以28+=首项末项,而对于8个连续奇数,末项比首项大2714⨯=,则首项为7.14. 作业4答案:28简答:这10个连续自然数构成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102325+⨯÷=首项末项,所以65+=首项末项,而首项又比末项小9,则首项为28.15. 作业5答案:11简答:第6项为4511141÷=,第10项为12351965÷=,则公差为(6541)(106)6-÷-=,首项为41(61)611--⨯=.。

奥数题等差数列求和及应用一

奥数题等差数列求和及应用一

等差数列求和及应用一等差数列的定义:一列数,如果相邻两个数的差相等,我们就说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相等的差叫做这列数的公差,这列数的个数叫做项数,最小的数叫做首项,最大的数叫做末项。

(以下公式要求熟记)基本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 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首项=末项-(项数-1)×公差 公差=1--项数首项末项例1、 计算:1+2+3+4+…+99+100=例2、 计算:1+3+5+7+…+1995+1997+1999=例3、 数列4,9,14,19,…的第80项是多少例4、 有一列数按如下规律排列:6,10,14,18,…这数列中前100个数的和是多少例5、 求100至200之间被7除余2的所有三位数的和是多少例6、 学校进行乒乓球选拔赛,每个参赛选手要和其他选手赛一场,⑴如果一共有10外队员,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⑵一共进行了78场比赛,有多少人参加了选拔赛例7、 小红家在一条胡同里,这条胡同门牌号从1开始,挨着号码编下去。

如果除小红家外,其余各家的门牌号加起来,减去小红家的门牌号数,恰好等于100。

问小红家的门牌是几号全胡同里共有几家例8、 若干个同样的盒子排成一排,小明把50多个同样的棋子分装在盒中,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没有棋子,然后他外出了。

小光从每个有棋子的盒子里各拿出一个其中放在空盒里,再把盒子重新排列了一下,小明回来查看一番,没发现有人动过。

问:共有多少个盒子家庭作业:【1】计算 ⑴ 2+4+6+8…+198+200 ⑵ 3+10+17+24+31+…+94 ⑶ 77+74+71+……+11+8+5【2】已知等差数列3,7,11,15,…,195,问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3】已知等差数列2,7,12,17,……它的第25项是多少第36项是多少【4】一个有30项的等差数列,公差是5,末项为154,这个数的首项是多少【5】一个等差数列,首项是4,末项是88,公差是6,这列数的总和是多少【6】有一列数,已知第一个数是9,从第二个数起,每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4,这列数的前50个数的和是多少【7】学校举行乒乓球选拔赛,每个参赛选手都要和其他所有选手各赛一场,一共进行91场比赛,有多少人参加了选拔赛【8】一个物体从空中降落,第一秒落下9米,以后每秒都比前一秒多落下9米,经过10秒到达地面,这个场体原来离地面的高是多少米【9】上体育课时,我们几个同学站成一排,从1开始顺序报数,除我以外的其他同学报的数之和减去我报的数恰好等于72。

小学奥数教程-等差数列计算题1 (含答案)

小学奥数教程-等差数列计算题1 (含答案)

本讲是在分数计算方面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小数、分数,只是从比较大小方面认识它们,这一讲主要介绍一些比较较为复杂的小数、分数大小的方法,主要有通分子、通分母、倒数法、放缩法等。

一、小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为方便比较,往往把这些小数排成一个竖列,并在它们的末尾添上适当的“0”,使它们都变成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如果是循环小数,就把它改写成一般写法的形式)二、分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⑴通分母:分子小的分数小. ⑵通分子:分母小的分数大. ⑶比倒数:倒数大的分数小.⑷与1相减比较法:分别与1相减,差大的分数小.(适用于真分数) ⑸重要结论:①对于两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和分母都大的分数比较大; ②对于两个假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和分母都小的分数比较大. ⑹放缩法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我们还会用到其它一些思路!同学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展开思维!三、数的估算时常用方法(1)放缩法:为求出某数的整数部分,设法放大或缩小.使结果介于某两个接近数之间,从而估算结果. (2)变换结构:将原来算式或问题变形为便于估算的形式.模块一、两个数的大小比较【例 1】 如果a =20052006,b = 20062007,那么a ,b 中较大的数是 【考点】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难度】2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希望杯,五年级,一试 【解析】 方法一:<与1相减比较法>1- 20052006= 12006;1- 20062007= 12007.因为12006> 12007,所以b 较大;方法二:<比倒数法>因为1120052006>,所以2006200720052006>,进而2005200620062007<,即a b <; 方法三:两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分子和分母都大的分数比较大,所以b 大【答案】b 例题精讲知识点拨教学目标比较与估算【巩固】试比较19951998和19461949的大小【考点】两个数的大小比较【难度】2星【题型】填空【解析】19951998>19461949【答案】19951998>19461949【巩固】比较444443444445和555554555556的大小【考点】两个数的大小比较【难度】2星【题型】填空【解析】因为44444321444445444445-=,55555421555556555556-=,显然22444445555556>,根据被减数一定,减数越大差越小的道理,有:444443555554 444445555556<【答案】444443555554 444445555556<【例 2】如果A=111111110222222221,B=444444443888888887,A与B中哪个数较大?【考点】两个数的大小比较【难度】3星【题型】填空【关键词】迎春杯,决赛【解析】方法一:观察可以发现A、B都很接近12,且比它小.我们不防与12比较.1 2-A12222222221=⨯,12-B=12888888887⨯,12-B<12-A,即B比A更接近12,换句话说B>A .方法二:11111111011111111044444444404444444432222222212222222214888888884888888887A B⨯===<=⨯,即A B<.方法三:112111111110A=,112444444443B=显然11A B>,则A B<【答案】B【巩固】如果222221333331,222223333334A B==,那么A和B中较大的数是.【考点】两个数的大小比较【难度】2星【题型】填空【关键词】祖冲之杯【解析】222221666663666662333331222223666669666668333334A B==>==,即A大【答案】A【巩固】试比较1111111和111111111的大小【考点】两个数的大小比较【难度】3星【题型】填空【解析】方法一:观察可知,这两个分数的分母都比分子的10倍多1.对于这样的分数,可以利用它们的倒数比较大小.1111111的倒数是1÷1111111=110111,111111111的倒数是1÷11111111110=11111,我们很容易看出101111>1011111,所以1111111<111111111;方法二:111111101110111111*********⨯==⨯,两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和分母都大的分数比较大,所以11101111,1111011111<即1111111.111111111< 【答案】1111111.111111111<【例 3】 在 a =20032003×2002和 b =20022003×2003中,较大的数是______ ,比较小的数大______ 。

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项训练题《等差数列(一)》

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项训练题《等差数列(一)》

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项训练题《等差数列(一)》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

其特点是相邻两项差值相等,且要么递增,要么递减。

其中公差、首项、末项和项数是等差数列的重要概念。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例题。

例1:请观察下面的数列,找规律填数字。

①5,9,13,17,21,_____;②7,11,15,19,_____,27,_____,35;③200,180,160,140,_____;④102,92,82,72,____,52.例2:一个等差数列共有15项,每一项都比它的前一项大3,它的首项是4,那么末项是多少?又一个等差数列共有13项,每一项都比它的前一项小5,它的第1项是121,那么它的末项是多少?例3: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12,第20项等于392,那么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多少?第19项是多少?212是这个数列的第几项?例4:计算下面的数列和:3+7+11+15+19+23+27+31=______。

例5:计算下列各题⑴1+2+3+4+…+23+24+25=_____;⑵1+5+9+13+…+33+37+41=_____。

例6:计算下面数列的和。

2+4+6+8+10+12+14+16+18=______。

例7:把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叠成“金字塔形”图,其中黑白相间染色.如果最底层有15个正方形,问其中有多少个染白色的正方形,有多少个染黑色的正方形?例8:计算下面各个数列的和。

⑴1+2+3+4+5+6+7+8+9+10=______;⑵1+2+3+4+…+98+99+100=______;⑶1+2+3+4+…+999+1000=______。

例9(超常大挑战):求下列数表的和=______。

xxxxxxxxxxxxxxxxxxxxxxx2xxxxxxxx13xxxxxxxx314xxxxxxxx1415以上是等差数列的基本知识及例题。

需要注意的是,等差数列的公式包括第n项、项数和和数公式,其中第n项公式为首项加上(n-1)倍的公差,项数公式为末项减去首项再除以公差再加上1,和数公式为首项加末项再乘以项数再除以2.此外,小兔子跳台阶和首尾配对思想也是解题时的常用技巧。

小学数学《等差数列》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等差数列》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等差数列》练习题(含答案)你还记得吗【复习1】你能给大家说一说有关等差数列的性质、结论以及相关公式吗?呵呵!快快举手, 多多贏得小印章!分析:以下答案仅供参考!(1)先介绍一下一些定义和表示方法:定义: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大(或小)一个常数(固定不变的数),这样的数列我们称它为等差数列.譬如:2、5、8、11、14、17、20、……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比前一项大3 ,递增数列100、95、90、85、80、••••••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比前一项小5 ,递减数列(2)首项:一个数列的第一项,通常用型表示;末项:一个数列的最后一项,通常用爲表示,它也可表示数列的第n项.每个数列都有最后一项吗?数列分有限数列和无限数列;项数:一个数列全部项的个数,通常用n来表示;公差:等差数列每两项之间固定不变得差,通常用d来表示;和:一个数列的某些项的和,常用Sn来表示・(3)三个重要的公式:①通项公式:末项二首项+(项数-DX公差a n =a i+ (n _ 1) Xd回忆讲解这个公式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具体数列或者原来学的植树问题的思想,让同学明白末项其实就是首项加上(末项与首项的)间隔的公差个数,或者从找规律的情况入手.同时我们还可延伸出来这样一个有用的公式:aιl-aιlt=(n-m)×cl,②项数公式:项数二(末项-首项)一公差+1 (其实此公式是由①推导出来的,教师也可以帮助同学推导,可以为以后的解方程做好铺垫)由通项公式可以得到:n = (a lt-a l)÷d + \(若U ll);n = (a l-a n)÷d + \(若A a”).找项数还有一种配组的方法,其中运用的思想我们是常常用到的!譬如:找找下面数列的项数:4、7、10、13、•・••••、40、43、46 ,分析:配组:(4、5、6)、(7、8、9)、(10、11、12)、(13、14、15)、……、(46、47、48),注意等差是 3 ,那么每组有3个数,我们数列中的数都在每组的第1位,所以46应在最后一组第1位,4到48 有48-4+1=45项,每组3个数,所以共45÷3=15组,原数列有15组.当然,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配组方法.③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X项数÷2s l,=(a l+a n)×n÷2对于这个公式的得到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思路 1) 1+2+3+…+98+99+100=(1 + IOo) + (2 + 99) + (3 + 98) + …+ (50 +51)V ______________________ iz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MoL= 101x50=5050(思路2)这道题目,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和=1 + 2 + 3+ 4+ ....+ 98+ 99+100 + 和二100+99 + 98+ 97+ ....+ 3+2+12 倍和=101 + 101+101+101+ .. + 101 + 101+101100 --------即,和=(IOO+l)xl00∙j∙2=101x50=5050(4)中项定理对于任意一个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中间一项的值等于所有项的平均数,也等于首相与末项和的一半;或者换句话说,各项和等于中间项乘以项数•譬如:(1) 4+8+12+...+32+36= (4+36) ×9÷2=20×9=180 ,题中的等差数列有 9 项, 中间一项即第5项的值是20,而和恰等于20X9 ;(2) 65+63+61 + ...+5+3+1= (1+65) ×33÷2=33X33= 1089 ,题中的等差数列有 33 项,中间一项即第17项的值是33,而和恰等于33X33.如果是一个项数为偶数的等差数列,我们该如何运用这个公式呢?其实我们可以将其去掉一项,变成奇数项,求和之后再加上去掉的那一项.中项定理也可用在速算与巧算中.譬如:计算:124. 68+324. 68+524. 68+724. 68+924. 68分析:这是一列等差数列,项数是奇数,中间数是524. 68,所以可以用5X524. 68=2623.4.等差数列是小学奥数的一个重要知识,无论是竞赛还是小升初都是一个考核的重点. 一部分题目是直接考数列,但更多的是结合到找规律、周期等问题进行考核.复习题目的重点就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求和、末项和项数的求解.不能让学生去单纯的背公式,而应该把原理讲透∙【复习2]某剧院有25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两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问: 这个剧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分析:首项:70-(25-1)X2=22 ,座位总数:(22+70) × 25÷2=1150 .【复习3】小明从1月1日开始写大字。

小学奥数1-2-1-2 等差数列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精品

小学奥数1-2-1-2 等差数列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精品

等差数列的相关公式(1)三个重要的公式 ① 通项公式:递增数列: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11n a a n d =+-⨯()递减数列: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11n a a n d =--⨯() 回忆讲解这个公式的时候可以结合具体数列或者原来学的植树问题的思想,让学生明白 末项其实就是首项加上(末项与首项的)间隔个公差个数,或者从找规律的情况入手.同时还可延伸出来这样一个有用的公式:n m a a n m d -=-⨯(),n m >()②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由通项公式可以得到:11n n a a d =-÷+() (若1n a a >);11n n a a d =-÷+() (若1n a a >).找项数还有一种配组的方法,其中运用的思想我们是常常用到的.譬如:找找下面数列的项数:4、7、10、13、、40、43、46 ,分析:配组:(4、5、6)、(7、8、9)、(10、11、12)、(13、14、15)、、(46、47、48),注意等差是3 ,那么每组有3个数,我们数列中的数都在每组的第1位,所以46应在最后一组第1位,4到48有484145-+=项,每组3个数,所以共45315÷=组,原数列有15组. 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配组方法.③ 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对于这个公式的得到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思路1) 1239899100++++++11002993985051=++++++++共50个101()()()()101505050=⨯= (思路2)这道题目,还可以这样理解:23498991001009998973212101101101101101101101+++++++=+++++++=+++++++和=1+和倍和即,和 (1001)1002101505=+⨯÷=⨯= (2) 中项定理:对于任意一个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中间一项的值等于所有项的平均数,也等于首项与末项和的一半;或者换句话说,各项和等于中间项乘以项数.譬如:① 48123236436922091800+++++=+⨯÷=⨯=(), 题中的等差数列有9项,中间一项即第5项的值是20,而和恰等于209⨯;知识点拨等差数列计算题② 65636153116533233331089(),++++++=+⨯÷=⨯=题中的等差数列有33项,中间一项即第17项的值是33,而和恰等于3333⨯.例题精讲【例 1】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会计算下面各题吗?⑴3456767778+++++++=⑵13578799++++++=⑶471013404346+++++++=【考点】等差数列计算题【难度】2星【题型】计算【解析】⑴根据例1的结果知:算式中的等差数列一共有76项,所以:()34567677783787623078+++++++=+⨯÷=⑵算式中的等差数列一共有50项,所以:13578799(199)5022500++++++=+⨯÷=⑶算式中的等差数列一共有15项,所以:()471013404346446152375+++++++=+⨯÷=【答案】⑴3078⑵2500⑶375【巩固】1+2+……+8+9+10+9+8+……+2+1=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差数列(一)
【课前】(★)
请观察下面的数列,找规律填数字。

①5,9,13,17,21,_____;
②7,11,15,19,_____,27,_____,35;
③200,180,160,140,_____;
④102,92,82,72,____,52。

【知识要点屋】
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2.特点:①相邻两项差值相等;②要么递增,要么递减。

3.名词:公差,首项,末项,项数
5 ,9,13,17,21,25
(★★★)
⑴一个等差数列共有15项,每一项都比它的前一项大3,它的首项是4,那么末项是______;
⑵一个等差数列共有13项,每一项都比它的前一项小5,它的第1项是121,那么它的末项是_______。

(★★★)
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12,第20项等于392,那么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_____;第19项=______,212是这个数列的第_____项。

【铺垫】(★★)
计算下面的数列和:
3+7+11+15+19+23+27+31=_____。

(★★★)
计算下列各题
⑴1+2+3+4+…+23+24+25=_____;
⑵1+5+9+13+…+33+37+41=_____。

【铺垫】(★★)
计算下面数列的和。

2+4+6+8+10+12+14+16+18=______。

(★★★★)
如图,把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叠成“金字塔形”图,其中黑白相间染色.如果最底层有15个正方形,问其中有多少个染白色的正方形,有多少个染黑色的正方形?
(★★)
计算下面各个数列的和。

⑴1+2+3+4+5+6+7+8+9+10=______;
⑵1+2+3+4+…+98+99+100=______;
⑶1+2+3+4+…+999+1000=______。

(★★★)
【超常大挑战】
求下列数表的和=______。

5678910
67891011
789101112
8910111213
91011121314
101112131415
【知识大总结】
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①相邻两项差值相等;
②要么递增,要么递减。

2.公式:
①第n项=首项+(n-1)×公差
②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③和=(首项+末项)×项数÷2
和=中间项×项数
3.小兔子跳台阶,首尾配对思想。

4.熟记:
1+2+3+4+5+6+7+8+9+10=______;1+2+3+4+…+98+99+100=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