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穴位巧治心脏病

合集下载

董氏奇穴:治疗心脏病神效不宣之密穴—三才穴

董氏奇穴:治疗心脏病神效不宣之密穴—三才穴

董⽒奇⽳:治疗⼼脏病神效不宣之密⽳—三才⽳导读:董⽒奇⽳及针刺⽅法是盛⾏于台湾和海外的⼀种特殊的针刺疗法,该奇⽳的分布及应⽤,既源于传统的经络系统和针灸⽅法,⼜有所创新⽽独具特⾊,是⽬前⾏之有效的众多针灸新法中的⼀个新的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发展前途。

⼀、三才⽳治⼼脏病的故事七⼗⽼医师戎辨明先⽣翻出五⼗四年(⼀九六五年)⼼脏病医案,治效神奇,值得⼀录:『五⼗四年三⽉,住在台北市北投区新X巷的王⽼太太,六⼗七岁,患⼼脏病已⼗六年。

我应诊时,看她呼吸急促,不能⾔语,脉细⽽数,怔忡,即为针⼤腿三才⽳左右各三针。

三分钟后,病⼈呼吸渐平,跟着便能讲话,⼗分钟后,能⾃诉⼈很舒适,在场男妇⽼少⼗余⼈,称奇不已,三⼗分钟后,病⼈即能起坐并饮茶。

在场⼀妇当即请我去治她的每⽇⼤便⼋九次怪病,述如另案。

』渡⼈按三才⽳为奇⽳专家董景昌先⽣不传秘⽳。

吾每见他治哮喘,下针⼗分钟病⼈即称爽快不已,吾引⽤之亦有奇效,配服补肾逐湿化痰健胃的药(真武汤或苓桂术⽢汤),每使⽔毒性哮喘能在短时间内痊愈。

⾄其针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王全民按两年前,笔者治⼀⼗⼆岁⼩妹妹双⽬⽬斜,针天皇,光明双,计针⼗六次,亦纠正⼗之⼋九。

戎辨明先⽣与陈渡⼈师兄提到的三才⽳,应即通关,通⼭,及通天三⽳。

⼜此三才⽳的名称,⽬前亦仅于陈渡⼈师兄书中见之。

⼠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

仁以为⼰任,不亦重乎?死⽽后矣,不亦远乎?⼆、亲⾝经历的故事2014.08.12,马路上⽤三才⽳救了⼀位犯⼼脏病的出租车司机50多岁男司机,当时我正好路过现场,看到⼀辆出租车斜停在马路中央,交警也感到奇怪,这司机胆⼦太⼤了吧。

我也随交警到出租车跟前⼀看,司机躺在座背放低的座位上。

交警敲敲车窗,司机有反应,但想动却动不了。

我连忙打开副驾驶车门进去,问司机是怎么回事。

司机微弱的声⾳⼩声说犯⼼脏病了。

我问他还有其它病吗?他说没有。

我赶紧给他揉揉左⼿劳宫⽳后,给他针灸夺命⽳及三才⽳。

交警说让司机将车移到路边。

能急救心梗,化解心中的郁结的穴位——极泉穴!

能急救心梗,化解心中的郁结的穴位——极泉穴!

能急救心梗,化解心中的郁结的穴位——极泉穴!导读:老师说:“有的人来看嗓子,说嗓子发堵,我们要警惕他可能心脏有问题;有的人说左肩膀疼,最典型是左手痛,我们要警惕他是心绞痛;还有的人说胃疼,结果最终诊断是心梗。

”老师还说:“我们的胃吃饱了伤脑,吃凉了伤心。

还有的老人冬天早上晨练就发了心肌梗塞,也是吸进冷空气引起。

”心绞痛、心梗的发病现在不仅多,而且逐渐年轻化,老师讲的两个急救方法,一定要所有人都会。

小编也整合了更详细的说明和日常保健的方法,大家多多转发。

心梗的急救,有这两种简单的办法其实心梗的急救,我们不必做那体外复苏,我们直接把中指屈起来,或者中指屈起来,屈成这种弯度,按照这个方向,猛地用力一按,如果是心梗,当时她就能苏醒过来,这是一种办法。

还有一种,在这个极泉穴,嘎吱窝底下,心经的穴位,我们可以用力的猛地扣住它一提,这也是心脏急救的方法。

这种方法风险小,效果比这个做体外反搏、人工呼吸,效果要好。

拓展阅读:极泉穴:腋窝里的“强心穴”总是感到心脏不舒服的人,往往左臂、肩背部也有不适感,连带着腋下也会出现疼痛、酸胀的症状,按揉疼痛点后,心脏不适的症状就会有所缓解。

这种现象和腋窝中的穴位有关,它就是人体的“强心穴”——极泉穴。

极泉穴擅治“心病”“极泉,在腋下筋间,动脉入胸中,手少阴脉气所发。

”—《针灸甲乙经》极泉穴位于腋窝的中央、腋动脉搏动处(用手轻按另一侧腋窝中心,指下感到有动脉跳动处即是极泉穴)。

穴名中的“极”为至高处的意思,“泉”则是水源之意。

作为手少阴心经的第一个穴位,极泉穴是心经脉气所发之处,与心经的气血通畅与否息息相关,故可治心痛、心悸、胸闷气短、胁肋疼痛等心系疾病。

《针灸大成》记载极泉穴可治“臂肘厥寒,四肢不收,心痛干呕,烦渴目黄,胁满痛,悲愁不乐”,这基本概括了极泉穴的主要作用。

现临床上,极泉穴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病的治疗。

同时,极泉穴也常能发挥其近治作用,可治疗发于腋窝附近的肋间神经痛、肩周炎等疾病。

神阙穴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神阙穴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神阙穴的作用和功能主治神阙穴概述神阙穴又称天突,是人体穴位中的一个重要穴位。

它位于胸骨上端中央凹陷处,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之一。

神阙穴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主治,下面将详细介绍。

神阙穴的作用1.调节心脏功能:神阙穴位于胸骨上端的凹陷处,正好位于心脏周围。

按摩神阙穴可以刺激心脏神经,调节心率和心血管功能,有助于提高心脏健康。

2.缓解胸闷胸痛:神阙穴是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按摩神阙穴可以消散胸腹间的湿气和气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胸闷胸痛的症状。

3.调节消化系统:按摩神阙穴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改善消化功能,并有助于缓解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

4.舒缓情绪:神阙穴位于胸骨凹陷处,通过按摩神阙穴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压力和情绪紧张。

神阙穴的功能主治神阙穴的按摩和刺激可以用于以下疾病的辅助治疗和缓解症状:1.心脏病:神阙穴按摩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脏负担,减少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2.胃病:神阙穴按摩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有助于治疗胃病和缓解胃痛、恶心等症状。

3.呼吸系统疾病:神阙穴按摩可以舒缓呼吸肌肉的紧张,缓解咳嗽、气喘等症状,对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效果显著。

4.焦虑和压力:神阙穴按摩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促进内源性镇静剂的释放,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除了以上功能主治,神阙穴的按摩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质量,还有助于促进代谢,减轻衰老迹象,增加精力和活力。

如何按摩神阙穴按摩神阙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揉按法:用拇指或中指的指腹揉动神阙穴,每次持续揉动2-3分钟,每日2-3次。

2.旋转法:用拇指或中指的指腹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摩神阙穴20-30圈。

3.推拿法: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神阙穴,轻轻推拿按摩,每次持续约5分钟。

在按摩神阙穴时,可以选择合适的姿势,例如坐姿、站姿或躺姿,放松身体,专注于按摩并享受按摩的舒适感。

注意事项1.孕妇和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神阙穴的按摩。

治疗心脏疾病、疏通全身血液的董氏奇穴

治疗心脏疾病、疏通全身血液的董氏奇穴

治疗心脏疾病、疏通全身血液的董氏奇穴
1、通关、通山、通天穴
【三穴定位】
1.通关穴:大腿正中线上,膝盖横纹上5寸
2.通山穴:在通关穴直上2寸处。

3.通天穴:在通山穴直上2寸处。

【三穴主治】
1、通于心血管系统,故可以治疗心悸、心脏病、心口痛、心血管硬化症。

2、通于胃肠道系统,故可以治疗胃痛、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肠道不通症。

3、治疗四肢痛、膝盖痛、手脚发抖。

【三穴针刺】:直刺0.8-1.0寸。

【按摩】:采用指揉法或掌跟揉法,每晚一次,每次3-5分钟。

2、通心穴、通灵穴
【二穴定位】
1.通心穴:大腿正中线上,膝盖横纹上1寸
2.通灵穴:通心穴直上2寸处。

【二穴穴性】:安心宁神、疏通心络。

【二穴主治】:心脏扩大引起的前额疼痛、心神不安、心脏积水、血管硬化。

【二穴针刺】:直刺0.5-0.8寸,或从下往上斜刺0.8-1.0寸。

【应用】: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五穴为董氏奇穴中治疗心脏病最重要的穴位,可以疏通全身的血液。

五穴配通胃穴、通肾穴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久年胃病有奇效。

保护心脏的三大“强心穴”

保护心脏的三大“强心穴”

保护心脏的三大“强心穴”对于现在的社会,心脏病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这其中的原因是十分的复杂,不过久坐、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等因素不可忽视。

如果身体状况较好,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如果已经患有心脏疾病,需要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突破。

现在,特别介绍三种常见的被认为是有助于保护心脏的“强心穴”。

一、内关穴这个穴位可以在手腕上,具体而言,该穴位即为手掌腕关节的中央位置。

这是指当你将手和手指捏在一起的时候,它们相互接触的地方。

要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用拇指或中指轻柔地揉搓,大约是五到十分钟左右,感受到穴位渐渐发热,这时就可以停止按摩了。

内关穴的具体运用方法十分简单,可以随时随地自行操作,并且主要的效果是减轻压力和缓解疲劳。

而压力和疲劳是心脏病的两个重要因素,按摩内关穴是一种对身体十分温和的方法,可以在不影响事务或者工作的情况下进行。

二、尺泽穴尺泽穴通常被用于减轻高血压、心悸、心律不齐等心脏相关症状。

尺泽穴位于手腕区域的内侧,也就是从手掌中心的基础位置到小臂尺侧靠近尺骨的部位。

再具体一点,等距离手腕三个手指宽的区域,那就是尺泽穴所在的位置了。

对于尺泽穴这个穴位,平时可以进行按摩来保护心脏健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强劲的力量按摩,最好是用手指轻柔地按压一下,并形成循环的环形按摩方式。

像内关穴一样,每个穴位按摩五到十分钟即可。

三、神门穴神门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穴位,由于其类似于打击人体的“硬件重启”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中医和武术等等方面。

对于保护心脏来说,神门穴也具有着类似的作用。

穴位位于头顶的后部,大约是头骨凸出点的正中央。

找到神门穴后,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来进行呵护。

按摩时间往往较短,只需要在五到十秒钟之间轻按一下,手指和穴位形成一个细小的矩形就可以了。

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按摩,既可以使身体得到有效的保护,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不良的影响。

综上,保护心脏健康也需要我们日常进行如手动按摩等一些方法来提升保护效果。

勤按极泉名穴防治“心”病 给心最好的呵护

勤按极泉名穴防治“心”病 给心最好的呵护

勤按极泉名穴防治“心”病给心最好的呵护
极泉——治心脏病及脉络不通的名穴
【定位取穴】举臂开腋,在腋窝中间取穴。

【主治功效】此穴具有宽胸宁神、舒筋活络的作用。

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包炎、肺心病、脑血管病后遗症、肋间神经痛、上肢麻木疼痛、肩周炎、腋臭、癔症、颈淋巴结核、乳汁分泌不足等。

【适宜疗法】1.按摩,用中指螺纹面按于对侧极泉穴,用力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或电麻感向指端放射为佳。

2.针刺,选用1.0~2.0寸毫针,常规消毒后取针直刺1~1.5寸,每次抽动3次,施术1分钟,留针30分钟。

心脏的祛堵安神两穴位公孙穴和极泉穴

心脏的祛堵安神两穴位公孙穴和极泉穴

心脏的祛堵安神两穴位公孙穴和极泉穴脚上有个救心穴,这里通了,心脏就得救了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平时经常按揉足太阴脾经上的公孙穴,对缓解心慌、憋闷等心脏不适症状有很大的作用,因为中医上讲“心为人体君主之官”,在人体中的作用,相当于君王,因此公孙穴也被称为“皇帝之穴”,像古代的皇帝一样“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起到调动全身气血,疏通经脉瘀阻的作用,所以经常按揉公孙穴,可以缓解全身的疲乏,对人体五脏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公孙穴作为足太阴脾经上的主要穴位,因为中医上讲脾的作用是五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公孙穴可以调动和增强脾经运化气血的能力,把气血输送到全身各处,相当于人体气血的“物流系统”,所以,经常按揉公孙穴,对于气血瘀滞造成的各种症状,都有很好的作用。

心脏不好的患者经常按揉公孙穴,不仅可以帮助人体健脾生血,同时还可以调节气血的盛衰,加强人体益气活血的能力,使得原本因为气血不足导致的心脏的脉络不通,也就是现代医学的血管堵塞、狭窄、硬化,可以起到补益心气、宁心安神的作用。

公孙穴位于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1跖趾关节)的内侧,往后用手推有一弓形骨(足弓),在弓形骨后端下缘可触及一洼陷处,按压有酸胀的感觉,这个位置就是足太阴脾经上的公孙穴的位置。

按揉公孙穴的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公孙穴,按压时注意力度稍重,每次按揉5分钟,每日按揉2次。

心血管是最容易堵塞的,所以一定要多次方法按揉脚上的这个“皇帝穴位”,来增强心脏的供血,打通心脉的瘀阻,促进心脏的气血循环,心脏血管通了,人体的精气神上来了,心慌、憋气等心脏病的症状也会慢慢远离我们。

这么好的方法,一定要告诉更多心脏病的患者,造福别人,快乐自己!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公孙穴公孙,经穴名。

出《灵枢·本输》。

属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之络穴。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

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董氏奇穴---心脏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穴位

董氏奇穴---心脏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穴位

第十七章心脏血液、循环系统疾病之樊仲川亿创作(一)治疗心脏疾病经常使用穴道1、心灵一穴、心灵二穴、心灵三穴2、通关穴、通山穴、通天穴3、地宗穴4、四花上穴、四花中穴、四花外穴点刺放血5、委中穴的上下左右找青筋点刺放血6、背部第四到第六胸椎之间区段放血7、火包穴8、委中穴、阴陵泉穴附近放血治心脏病、痔疮,一次轻,多次愈。

(阴陵泉穴附近见青筋,非心脏病即痔疮)。

9、一切心脏病:皆可于背部第五、六椎间及阴阳泉穴附近放血。

10、心脏病总治(1)肘弯处点刺放血(2)四花中穴点刺放血(3)五岭穴点刺放血。

(二)心绞痛1、上俞穴、下俞穴、委中穴点刺出血,立愈。

2、火包穴点刺出血,再针心灵三穴,立愈。

3、四花中穴点刺出血,再针地宗穴,有效。

4、小腿阳明区找青筋放血,针火包穴、妇灵穴5、针火包穴(因为火包穴在胃经上,根据脏腑别通原理,胃与心包通,故治心绞痛,特效)6、心绞痛急救:针地宗穴。

7、真心痛、心肌炎、心绞痛:火包穴,三棱针点刺放出黑血,有特效。

(三)狭心症(心肌梗塞)1、委中点刺,配心灵穴,特效。

2、针通天穴、通关穴,配通肾穴、驷马穴,特效。

3、尺泽穴点刺出血,配心门、地宗穴,特效。

4、四花穴、委中穴点刺出血,针心灵穴。

5、先在面前心肺区第四至六椎间放血,再针地宗穴,配心灵穴。

6、心常穴、双灵穴、火星上、火星下穴、三火穴。

7、膝后太阳区、小腿阳明区及手肘横纹上青筋放血,针通心穴、通灵穴。

(四)血管硬化1、足小腿阳明区、足膝后太阳区点刺放血,针地宗穴。

2、面前心肺区放血,针富顶穴、后枝穴、肩中穴、建中穴。

3、四花中穴、四花副穴,点刺放出紫黑色血。

4、委中穴点刺出血,有效。

5、四花中穴、四花外穴点刺,有特效。

6、五岭穴(第四至七椎旁开1、.5、寸~3、寸)点刺出血,有特效。

7、心脏血管硬化:四花中穴、四花副穴点刺放血。

(五)胆固醇过多1、手五金穴、手千金穴。

2、肩中穴、建中穴,配木一穴、木二穴、木三穴。

3、十八星穴、委中穴、四花穴点刺放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穴位巧治心脏病神门灵道管全面,足疗反射区内见。

法。

点击购买人体穴位图)(共19个穴位,采用按摩法、拨法、揉、心脏治疗左为先,涉及五经督脉间。

心慌补血找伏兔,掌根按摩为要素:因为人的心脏都在左侧,所以按摩经络上的穴位时应以左边为主。

心脏病的 治疗涉及到胃经、心包经、心经、肺经、督脉五大经络。

“伏兔”穴(膝上 6 寸),也是股四头肌的三角尖的位置。

“伏者,停伏、降伏也;兔者,跳动也。

” 是指抑制心跳之意。

人的一生,心脏始终是不停的工作着,除非生命结束,心脏才会停止跳动。

由于心脏不断地收缩和舒张,血管中的血液才能循环不息地流动,人才得以生存。

在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心跳一分钟在 60— 80次之间,但在安静状态下如果心跳 每分钟过100次,就是“心动过速”,亦称“心悸”。

心动过速”不是病名,而 是一个症状。

引起心动过速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心脏本身有病,如各种类型 的心脏病,心肌炎,心力衰竭等。

如果患了全身性疾病,如贫血、发热、急、慢 性感染、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煤气中毒,也会引致心动过速。

就是正常人在 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服烈酒、浓茶、浓咖啡、吸烟过多以及服用了某些药物等, 同样也可使心动加速。

用掌根按揉“伏兔穴”对心脏有补血之效,可以抑制心慌和心跳过速的现 象。

、血管硬化按条口,供血不足解溪求:心脏治疗左为先,涉及五经督脉间; 心慌补血找伏兔, 掌根按摩为要素; 血管硬化按条口,供血不足解溪求; 胸闷咳嗽与气短, 化痰补血找天泉; 胸闷心慌气血於,曲泽常按养生息; 天泉直下两寸半, 心脏众病血瘀点; 腕上横纹五寸处,郄门专治急性病; 心律不齐拨极泉, 心绞疼痛寻内关; 云门中府齐出手,心堵胸闷它也管; 供血不足揉劳宫, 一两分钟心平定; 早搏房颤点太渊,心跳过速侠白选; 原发心病是少府, 神道心俞去於堵;“条口”穴(在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也叫外膝眼)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条口穴”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条者,风也;口者,门户也”,意思是气血出入之门。

所以,它还是防治高血压和血管硬化的必求之穴。

“解溪”穴(勾脚尖时脚踝中间和外侧两条脚筋的凹陷处)在五俞穴的介绍中已经谈到了它的重要性了,它是胃经的“经”穴,属火。

“解者,解开、解运也;溪者,小溪之水也。

”顾名思意就是解除流水的通道,使水正常运行;这里的水指的就是血液之意。

因血液循环不好而出现的下肢无力, 头晕脑胀之症就可点按此穴进行缓解。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上病下治,头病脚治。

”的道理。

因为人体血液有一个在体内循环的过程,头部的血液往下走容易一些,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嘛,但是在足部的血液要想循环到头部就不是这么容易了。

就像咱们拿一个皮管,一头接在水龙头上另一头抬起,打开水龙头开关,那么水龙头出水量的大小就决定了水到达皮管出口的时间。

血液循环也是这个道理,当心脏功能强供血力度大时,血液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的循环,才能不间断的正常行驶;当心脏功能弱供血力度小,或血液运行途中出现於堵时,就会出现头晕、头疼、颈椎痛、肩膀发紧、手足寒凉、四肢厥冷等症状,常按“解溪”穴就能缓解;用句顺口溜说就是:“解溪解溪,解运血气。

”这就是“供血不足解溪求” 的道理。

三、胸闷咳嗽与气短,化痰补血找天泉胸闷心慌气血於, 曲泽常按养生息天泉直下两寸半, 心脏众病血瘀点腕上横纹五寸处, 郄门专治急性病:这几句口诀说的都是心包经上的穴位。

我们平常有一句成语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对于心包经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比喻了。

从人体经络图上看心包经很短,就是“天池”穴(乳头外一寸)到中指指甲旁的“中冲”穴,左右各9个穴位,并不是很多。

但是在《灵柩.经脉》中却有另一番阐述:“起于胸中,出于心包,下膈,历络三焦”,这里的三焦就是整个腹腔,可在图中却是看不见的。

按照中医“经脉所过,主治所病”的原则,它的功能不可小视啊!“天泉”穴掌心向上,握拳,屈臂时在大臂上会有凸起的肌肉,也叫肱二头肌,就在这块肌肉上方2寸的位置上。

“天者,高处也;泉者,泉水也”,因为心脏出于人体比较高的位置,水这里是血液之意,本穴的意思就是心脏之血会源源不断供给全身。

很多人感觉胸闷气短,去医院检查后诊断是心脏供血不足;或者有的朋友出现胸闷咳嗽,好像胸口很憋得慌,呼吸重浊且咳痰,这时可在晚上21: 00-23 : 00之间,在“天泉穴”拔拔罐或刮刮痧,转天症状即可缓解。

“曲泽”穴(掌心向上,屈臂时在肘横纹处有一条筋,就在紧贴这条大筋右边的凹陷处)属水;“曲者,隐蔽也泽者,沼泽、灌溉也。

”意指心包经气血在此汇合。

是心包经的“合”穴,《灵柩•四时气》中也说过“邪在腑取之合也”。

在五行中心包经属火,“曲泽穴”属水,可达到降温去火,阴阳平衡之效。

“肝风内动”之症如心胸烦热、头晕脑胀、筋肉痉挛、手足抽搐、高血压、冠心病等都可以通过按摩它来调节。

“天泉直下两寸半,心脏众病血瘀点”这句话很重要。

有一些心脏不好受的患者,在“天泉穴”下2.5寸的地方会有疼点,这时只要在心包经的留住时间(晚上9:00-11 : 00),在此处刮刮痧,拔拔罐,然后按摩至不痛,病情即可好转。

还有一些心脏病严重的的患者(医院已确诊)其心包经上一点也没感觉,这不是个好事,说明病情很严重了,这时要每天从“天池穴”揉到“天泉穴”下面两寸半处的位置,直到将痛点揉出来,再刮刮痧或拔拔罐,当痛点出来时心脏病情也就随之缓解了,当你把痛点再揉到不痛时,心脏病情就会大大的有所改善了。

“郄、丁穴(腕横纹上5寸)是心包经的“郄穴”,专治心脏和乳腺急性病的穴位。

当急性心绞痛发作时,可点揉此穴,有条件再拔拔罐,马上就能缓解症状。

四、心律不齐拨极泉,心绞疼痛寻内关云门中府齐出手,心堵胸闷它也管供血不足揉劳宫,一两分钟心平定早搏房颤点太渊,心跳过速侠白选:腋窝正中的“极泉穴”能调节心律过缓或过快,它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

“极者,高处也;泉者,泉水也。

”这里的高处指的就是心脏,泉水指的是血液。

拨动极泉穴可以调节血液流动的速度,患心口痛的人,按压这个穴位收效比较显著。

另外,它还能治疗抑郁症和因脑血栓后遗症引起的上肢不举等症状,如果再配合“劳宫”穴和“内穴,效果会更好。

“劳宫”穴(握拳,中指尖下),属火,是心包经的“荥 。

师解释为“劳累了去宫殿里休息”, 一点不错。

当劳累感觉到疲惫或气短 说明您的心脏供血不足了,按按“劳宫”穴一两分钟,就会很快恢复体力。

心包经另一个要穴就是“内关”穴 (掌心向上,腕横纹上2寸:两个半横指 ,它是治疗心胸胃疼痛的重要穴位。

“内者,内部也;。

关者,关卡也。

” 像打嗝、胃痛、偏头疼、 但是体虚之人揉内关 (开闸 下面说说几个和肺经相关的穴位,有些人认为心脏不舒服只需要把心包经和 心经处理好了就行了,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引起心脏不适的原因很多,一定要根 据具体情况来灵活处理。

“太渊”穴:(在腕横纹上的“寸”脉处,顺着大拇指经过“鱼际穴”滑向 根部横纹处,有个很小的凹陷处就是此穴),属土。

它不但是占了肺经的“俞”、 “原”两穴;同时还是“八会穴之一”的“脉”之会穴;是名副其实的“三冠 王”。

“太者,无限也;渊者,深水也”,水就是代表血管里的血液和体内的氧 气,说明此穴有补血和供气之效。

它专治各种心脏虚弱和与动静脉有关的病症, 除了能治疗心脏早搏,房颤,气短,静脉曲张,脉管炎等与血脉相关的病症外, 还能治疗咳嗽、呃逆等肺部本经与气相关的疾病。

“侠白“穴 (腋下三寸半和肺经连线的交点处)虽不起眼,却可以治疗因 肺气不足造成的恐惧和心跳过速的症状。

“云门穴”(人体正面中线旁开 6寸, 锁骨下的位置)和“中府穴(云门穴下1寸)离心脏位置都比较近,在前面的《咳 嗽、咽喉治疗口诀》中也介绍过,胸口犯堵或呼吸不畅时,在这两个穴位上拔拔 罐,或把穴位的痛点揉开,心脏就会感到舒服很多了。

五、原发心病是少府,神道心俞去於堵;神门灵道管全面,足疗反射区内见。

“少府”穴(屈指握拳时,尾指指尖所点处),属火,是心经的“荥穴”。

“少者,阴也;府者,府宅也”;意思是指本经气血聚集的地方。

中里老师的书 中也说过,它相当于“牛黄清心丸”的功效。

《难经》上说“荥主身热”,实际 上就是能治很多上火、内热之症,像心烦不眠、头颈疼痛、手心脚心发热、心慌、 咽喉似有异物(梅核气)、胸疼等症状都可通过按摩此穴得到缓解。

关” 穴处) 顾名思义,此穴就像一道血液的闸门有疏导水湿的作用。

恶心、呕吐、心绞痛和血压高低的调节都是它的拿手好戏, 的效果不明显,因为“内关穴”只有在气血旺而遭到阻塞时才能发挥作用 放水),它是冲锋的穴位,不是个补穴。

心经的“俞”穴和“原穴”是“神门”。

(靠小指外侧,腕横纹的凹陷处),属土。

“神者,精神、智慧也;门者,门户也”,由此名便知此穴充满了神奇之功效而不可小视。

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它不光能治疗心脏和脑神经方面的疾病,还能治疗消化系统的疾患。

女口: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哮喘(先天性)、惊后失眠、心烦心慌、头痛、抽筋、癫痫、食后胃堵等症状均是它的治疗范围。

“灵道”穴(掌心向上,小指外侧腕横纹下 1.5寸的位置)和神门穴一样,能治疗房颤、早搏、心动过速和心脏瓣膜疾病。

“灵者,神灵也;道者,道路也”,因为“心主神明”,所以它是指通往心灵之路的意思。

也就是说心脏的问题一定要经过它来解决才行,所以此穴不可小瞧啊!人体后背督脉上的“神道”穴。

它和“灵道穴”的字义解释差不多)和膀胱经上的“心俞”穴都在心脏附近,也是治疗心脏疾病需要按摩的必选之穴,时做膀胱经排在平毒时就可以顺便把它们一起做了,这样有益无害。

最后,还是和往常一样强调一下足底反射疗法,心脏不好的朋友可以去买一张足部反射区的穴位图,对照着多做做足底“心脏反射区”,您会亲身体验到“上病下治”的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