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解释优选稿

合集下载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精致分析)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精致分析)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精致分析)一、儿推的起源、发展和流派基础: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作为理论指导,用一定的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畅。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藏象:辨证:体系:成于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第十卷,《保婴神术按摩经》小儿之疾,无七情所干,不在肝经,则在脾经,其疾多在肝脾二脏。

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幼科推拿秘书》《保赤推拿法》等书目的形成,在学术上也出现了一些争议,比如关于补泄的问题,手法的问题等等。

流派:名家:孙重三,张汉臣,李德修、北方青岛三字经派,南方上海的海派,湖南刘开运派等。

正本溯源!结论:三字经派的特点,主张取穴少而精,还强调用“独穴”治病。

所谓“独穴”就是一定的情况下,只取一个穴位多推久推,以得效为度。

二、小儿疾病的病理特点与诊断1.?脏腑娇嫩,形气未冲;阴阳的平衡特别容易被打破,易外感,病势变化迅速。

风寒咳嗽→肺炎;食积→吐泻→阴津阳气虚脱证。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用药或者治疗得当,效果明显。

3.幼儿没有情志方面的疾病,病情相对简单。

万全在总结钱乙五脏虚实辨证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实践体会,进一步完善了小儿生理病理学理论,他提出了“三有余、四不足”之说,即肝常有余、心常有余、阳常有余,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阴常不足。

平肝、清肺。

补脾、补肾肝不宜补,肺气虚弱多补肺。

心不宜推,扰动心神。

小儿肾常虚,不宜清泄。

治疗原则:以提高免疫力为主,注重扶正。

气正则邪难侵。

治疗时,祛邪亦不忘扶正,小儿“稚阴稚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治病过程中必须时时顾护正气。

三、小儿疾病的诊断1.印堂颜色:青,白,黑、赤、黄2.面色:发红,肝肺有热,左边为肝,右边为肺3.舌苔:4.眼睛:先看是否有神。

眼珠乱动歪斜为肝风内动;白眼珠红→风热上攻;白眼珠黄→湿热,黄疸;眼睑浮肿→肾;睡露睛→脾虚;5.鼻子:清涕为风寒;黄涕为风热;鼻子煽动肺气不宣。

鼻头红为脾热,鼻头黄为脾虚。

《推拿三字经》原文及解释

《推拿三字经》原文及解释

《推拿三字经》原文及解释《推拿三字经》原文及解释清朝徐谦光著徐谦光名宗礼,字谦光,号秩堂公奉萱堂侍奉母亲治病药无缘母亲服药即吐,无法治疗推拿恙用推拿治疗母病,不药而愈自推手从此开始用推拿为人治病辨诸恙辨明证候,确定推拿治法定真穴找出治病的有效穴位画图彰画图明示各穴的部位,以备后人学习上疗亲对上治疗双亲或长辈之疾下救郎对下解救百姓孺婴之患推求速推拿应速度快,以每分钟200次左右为宜,速度快可加强气血进行,消除病邪,推大人从应快且重,推小儿应快而轻惟重良推拿注重良方,辨证取穴、手法轻重适当,即可见效独穴治独穴是指只取一个穴位治病,久推,以取效为度大三万16岁以上为大人,推按3万次,约相当150分钟,成人皮坚、感觉较钝,推拿次数宜多,时间宜长,临床不必拘泥定数小三千5岁至15岁为小,小儿形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推拿次数宜少婴三百4岁以下为婴,婴儿气血脆弱、皮肤较嫩,感觉灵敏,推拿次数更要减少加减良推拿次数,应根据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病情轻重,灵活运用分岁数区分病人年龄大小轻重当看明病的轻重,选用适当手法进行治疗从吾学自从我学习、动用推拿治病以来立验方不断总结经验,创立用独穴治病的有效良方宜熟读对已有的良法,应熟读牢记勿心慌临床施治认真仔细,切勿粗心大意治急病治疗急厥霍乱等一些急性病一穴良以独穴为佳大数万用独穴为大人治病,推拿的时间要长,大约需要推拿数万次立愈恙只要取穴正确,用足够的推拿时间,病可立愈幼婴者指4岁以下的小儿加减量按照年龄、病情、决定推拿次数的多少治缓症治疗兼症、痨伤或外感内伤等一些慢性病各穴量辨病取穴,推数要足虚冷补虚冷者为气亏当用补法,热嗽者为痨;血亏当用清补法热清当热病当用清法治疗大察脉大人应诊脉,察色,脉主何症,色主何脏理宜详按医理运用四诊八纲,详细辨证浮沉者浮主表症,轻手可得,沉主里症,推筋着骨表里恙辨明是表症还是里症迟数者三至为迟,迟为冷;六至为数,数为热,以辨别寒热冷热伤病有寒热之分辨内外辨明是由内因引起,还是外因引起的,外因为六淫疠气,内因为七情劳倦,也有内因外因两伤者。

小儿推拿基础知识之三字经小儿推拿特色手法(1)(1)

小儿推拿基础知识之三字经小儿推拿特色手法(1)(1)
3.操作时间长,频率快:每穴3-5分钟,重点穴位8-15分钟,频 率多在200次左右。 4.推与揉,重平衡:推为直线 ,有上下之别,揉为旋转,有顺 逆之别。虚者补之(上推、左旋),实者泻之(下推、右旋);
虚实不明,则来回推之平补平泻,揉法之左右同数。
5.惧左手,男女同:无论男女只推左手。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第 10 页
概述
二、揉法介绍
操作:吸定基础上回旋运动为揉法。临床有拇指揉、多指揉、掌根揉和鱼迹
揉等。
技术要领:
1.指下吸定,不得移动,即“肉动皮不动” ;
2.沉肩、垂肘、腕部放松。
临床运用:
1. 揉法柔和舒适,最能放松;
2.调和阴阳、调理气血,一般左揉主升,右揉主降,作用多偏补,也含有清 补的作用。
汗、醒神、激活神经、抑制癫狂 ;
2.重要的放松手法,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功,用于肢体疼痛、强直、肩背酸痛;
3.方向为向上向外,有升提气机,发散外邪的作用,如拿风池;
4.腹部拿法可减肥助消化。
第一章
第 12 页
概述
四、捣法介绍
操作:节奏性敲击穴位的方法为捣法,可用屈曲的中指 端或食中指指间关节髁击打。
第4 页
小儿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生机蓬勃 发育迅速
第一章
概述
第5 页
小儿病理特点
发病容易 传变迅速 脏腑清灵 易趋康复
第一章
第6 页
概述
小儿推拿手法基本要求
1.轻快:轻指手法力度,快指手法频率:小儿肌肤柔弱、不耐中来, 手法必须轻,因为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打到有效几次,就必须快, 频率多在200次/分左右。
1.用于弧形或圆形穴位; 2.有运输、运转、输送之意。能平衡起点、终点的关系,如运土入水,运水如 土,能调整水火,或土的偏盛偏衰,总的作用化郁、调整气血阴阳;

三字经小儿推拿

三字经小儿推拿

三字经小儿推拿小儿推拿分好多派别,光山东就有3派。

三字经是其中之一。

何为“三字经”推拿?之所以叫三字经,是因为创始人徐谦光为清朝人(后来李德修将其发扬光大),留下的资料三个字一句,如:“小婴儿,看印堂,五色纹,细心祥。

”。

其推拿取穴,一般每次只取3~5个穴位。

经常遇到网络上的朋友,一起探讨推拿取穴的时候,对方取穴往往多至七八个,甚至十几个,与我不同。

现介绍一下三字经推拿的基本特点:取穴少,用独穴,只推左上肢肘以下穴位;推拿时间长,手法简练,疗效较高;操作方便,患儿易于接受。

1.取穴少常用穴位30个左右,临证取穴一般不超过3~5个穴位,尤擅用独穴治病。

其他派是全身取穴,穴位近百个,治一病常用10多个穴位。

李先生说:“取穴不宜太多,多则杂而不专。

”他认为“穴位是脏腑气血的聚集点。

通过推拿的刺激,产生通经络、活气血、消淤滞、扶正气、驱病邪的治疗作用。

暖穴能催动人身生热的能力;凉穴能催动人体散热的能力;补穴能加强脏腑功能,扶助正气;泻穴能加强人体的排泄功能。

因此,取穴必须少而精,若通身杂推则气血乱动,只能造成混乱。

”2.用独穴所谓独穴治病,就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只用一个穴位,推时长,以得效为度。

用以治疗急性病效果更好。

《推拿三字经》指出:“治急病,一穴良,大数万,立愈恙,幼婴者,加减量。

”3.手法简练推拿手法只用推、拿、揉、运、捣、掐、分、合八法。

容易掌握,运用方便。

要求推拿时手法熟练,操作正确,精神集中,轻重快慢适当,用力均匀,绵绵不断,扎实稳定,不可飘浮,方可取效。

切不可因其简单易学而马虎从事。

4.推拿时间长在施治时,每穴操作的次数多,主张久推取效。

《推拿三字经》载“大三万,小三千,婴三百,加减良”。

推拿时间长短、次数多少是因年龄大小与病情轻重而灵活掌握的。

因为取穴少,所以特别适合初学者。

只要辩证准、取穴对、手法好、时间够,临床疗效是可靠的,有时超过药物治疗。

小儿推拿穴位及功能详解

小儿推拿穴位及功能详解

小儿推拿穴位及功能详解
一.小儿推拿穴位介绍
1、百会:为太阳经穴位,位于头顶部,形成一个正三角形,三面离
太阳经线各8寸,两角点为“头池”“正溪”,直角点为“百会”穴位,
有疏肝理气,安神祛邪之功。

2、天柱:为少阳经穴位,位于颈部,横向距两耳后1寸,纵向距头
顶4寸,腹部正中线,为清肝明目之穴位。

3、太阳:为太阳经穴位,位于前臂背部,距手尺骨上方1寸,肱桡
肌外侧缘,有养心清火之功。

4、肩髃:其位置位于肩部外侧,声门处,离腋窝正中线2寸,舒筋
软骨,通络气血之功。

5、内关:其位置位于腋部正中,腋下1寸,相当于手尺骨末端,有
养心安神之功。

6、外关:其位置位于腋部正中,腋下2寸,距耳屏2寸,有健脾养
胃之功。

7、攒竹:为少阳经穴位,位于背部,横向距肩臂1寸,纵向距中脘
4寸,有强筋塑形之功。

8、五枢:其位置位于腰部正中,距骶骨上缘2寸,有活血调经之功。

二.小儿推拿功能详解
1、清热解毒:童子推拿可以调节能量的流动,促进血液循环,促进
新陈代谢,从而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2、童子推拿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的循环流动。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定位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定位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定位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定位旋推为补,称补肝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经。

两者统称推肝经。

13 心经位于中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

两者统称为推心经。

14 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

两者统称推肺经。

15 肾经位于小指末节罗纹面。

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肾经。

两者统称推肾经。

16 大肠位于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自虎口直推向食指尖的桡侧为清,称清大肠。

两者统称推大肠。

17 小肠位于小指尺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沿小指尺侧缘处指尖直推向指根为补,称补小肠;沿小指尺侧缘自指根向指尖直推为清,称清小肠。

两者统称推小肠。

18 胃经位于拇指掌侧第一节。

旋推为补,称补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胃经。

两者统称推胃经。

19 四横纹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侧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用拇指指甲掐揉,称掐四横纹;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称推四横纹。

20 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处。

指端揉板门或运板门;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 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

本穴还常用割治法治疗疳积。

21 内八卦本穴为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到中指指根横纹的2/3为半径所作的圆。

用运法,顺时针方向掐运,称运内八卦或运八卦22 二扇门位于手背第三掌指关节近端两侧凹陷处。

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拇指偏峰按揉,称揉二扇门。

23 外劳宫位于手背与内劳宫相对处。

用揉法称揉外劳;用掐法称掐外劳。

24 三关位于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桡侧推向肘为大推三关。

25 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

用食指中指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用食中指沾水自总筋处,一起一落弹打如弹琴状,直至洪池,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

三字经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解释

三字经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解释

推拿基本原则:
1,上火揉手心穴位,受寒凉揉手背穴位,手背均为补阳;舌苔白则按手背穴,舌苔黄则用手心穴;推拿也要根据舌苔;
2,推拿时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手法轻为补,重为泄;慢为补,快为泄;推单数为补,双数为泄如推几遍;向心脏方向推为补,离心推为泄;
3,三字经派推拿,3岁以下,均推左手,3岁以上,男左女右;陈姥姥认为哪手方便推哪手,左右开弓亦可;
4,本身有重病的人,不要给别人推,耗阳气;
5,三字经派不许动心经,中指不能动,掐四缝穴除外;
6,给小孩推拿可以用淀粉、滑石粉、痱子粉,不用油推;刮痧时可用油;
7,有毛病才推拿,没毛病时靠身体自行运转;小孩推拿不可过于频繁,过多调动内气亦
会引起紊乱;捏积有病没病都可以做;
三字经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解释
小儿特定穴的功能。

小儿推拿三字经

小儿推拿三字经

徐谦光名宗礼,字谦光,号秩堂公。

奉萱堂侍奉母亲治病。

药无缘母亲服药即吐,无法治疗。

推拿恙用推拿治疗母病,不药而愈。

自推手从此开始用推拿为人治病。

辨诸恙辨明证候,确定推拿治法。

定真穴找出治病的有效穴位。

画图彰画图明示各穴的部位,以备后人学习。

上疗亲对上治疗双亲或长辈之疾。

下救郎对下解救百姓孺婴之患。

推求速推拿应速度快,以每分钟200次左右为宜,速度快可加强气血进行,消除病邪,推大人从应快且重,推小儿应快而轻。

惟重良推拿注重良方,辨证取穴、手法轻重适当,即可见效。

独穴治独穴是指只取一个穴位治病,久推,以取效为度。

大三万16岁以上为大人,推按3万次,约相当150分钟,成人皮坚、感觉较钝,推拿次数宜多,时间宜长,临床不必拘泥定数。

小三千5岁至15岁为小,小儿形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推拿次数宜少。

婴三百4岁以下为婴,婴儿气血脆弱、皮肤较嫩,感觉灵敏,推拿次数更要减少。

加减良推拿次数,应根据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病情轻重,灵活运用。

分岁数区分病人年龄大小。

轻重当看明病的轻重,选用适当手法进行治疗。

从吾学自从我学习、动用推拿治病以来。

立验方不断总结经验,创立用独穴治病的有效良方。

宜熟读对已有的良法,应熟读牢记。

勿心慌临床施治认真仔细,切勿粗心大意。

治急病治疗急厥霍乱等一些急性病,一穴良以独穴为佳。

大数万用独穴为大人治病,推拿的时间要长,大约需要推拿数万次。

立愈恙只要取穴正确,用足够的推拿时间,病可立愈。

幼婴者指4岁以下的小儿。

加减量按照年龄、病情、决定推拿次数的多少。

治缓症治疗兼症、痨伤或外感内伤等一些慢性病,各穴量辨病取穴,推数要足。

虚冷补虚冷者为气亏当用补法,热嗽者为痨;血亏当用清补法。

热清当热病当用清法治疗。

大察脉大人应诊脉,察色,脉主何症,色主何脏,理宜详按医理运用四诊八纲,详细辨证。

浮沉者浮主表症,轻手可得,沉主里症,推筋着骨。

表里恙辨明是表症还是里症。

迟数者三至为迟,迟为冷;六至为数,数为热,以辨别寒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小儿推拿常用穴
位解释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1,上火揉手心穴位,受寒凉揉手背穴位,手背均为补阳。

(舌苔白则按手背穴,舌苔黄则用手心穴。

)推拿也要根据舌苔。

2,推拿时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手法轻为补,重为泄;慢为补,快为泄;推单数为补,双数为泄(如推几遍);向心脏方向推为补,离心推为泄。

3,三字经派推拿,3岁以下,均推左手,3岁以上,男左女右。

陈姥姥认为哪手方便推哪手,左右开弓亦可。

4,本身有重病的人,不要给别人推,耗阳气。

5,三字经派不许动心经,中指不能动,掐四缝穴除外。

6,给小孩推拿可以用淀粉、滑石粉、痱子粉,不用油推。

刮痧时可用油。

7,有毛病才推拿,没毛病时靠身体自行运转。

小孩推拿不可过于频繁,过多调动内气亦会引起紊乱。

捏积有病没病都可以做。

三字经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