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上课讲义
大学教师讲义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授课班级: [班级名称]授课时间: [具体日期]课时: 2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管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
2. 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和过程。
3. 分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理论。
4. 理解管理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5. 提高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实际应用。
2. 管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 管理学的定义-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范围3. 管理的基本职能和过程:-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4. 管理的基本原则:- 目标原则- 适应性原则- 人本原则- 效率原则- 创新原则第二课时1. 管理理论的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2. 管理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 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管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手段1. PPT课件: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案例资料:提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3. 教学视频:展示管理实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课堂讨论和提问情况。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
七、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了解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

3.实验内容和步骤(135分钟);
4.实验结果检查(25分钟)。
教学重点
抑菌圈大小观察
教学难点
平板涂布是否均匀
作业与
习题
1.简述纸片法药敏实验的原理
2.记录抑菌圈大小,比较抗生素敏感性
教材和参考文献
自编实验指导
教学后记
2.实验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结果、注意事项等(20分钟);
3.实验内容和步骤(45分钟);
4.实验结果检查(25分钟)。
教学重点
细菌的分离与纯培养
教学难点
分离中如何有效避免杂菌
作业与
习题
1.简述细菌性病原分离培养的步骤
2.描述菌落的形态
教材和参考文献
自编实验指导
教学后记
负责人签字
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
实验课教案
课程名称:水产动物疾病学实验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总学时/总学分:36/1
所属系(教研室):水产动物医学系
授课时间:2016春季
实验名称
实验一:细菌性病原菌苗制备
授课教师
张超赵贤亮
授课专业和年级
13水产
实验类别
验证
授课学时
2
实验目的
1.掌握细菌性疫苗的制备方法
2.了解细菌性疫苗的安全性检测方法
实验用品
1.试剂与药品:分离纯化的菌株、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 mol/L NaOH,1 mol/L HCl、药敏试纸
2.仪器和设备:培养箱、培养皿、接种环、三角瓶,烧杯,量筒,玻棒,培养基分装器,天平,牛角匙,高压蒸气灭菌锅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楼课表.doc

下 5-6
数字电子技术 2 (9-18 单周) 杨豪强 09 电子
数字电子技术 2 (9-18 周)
午 7-8 杨豪强
09 电子
综合英语 孙会芳 10 英语 1 班
晚
9-10
上
中 国 小 说史 ( 9-18 周) 黄果泉 09 中文 1 班
高 级 管 理学 ( 9-18 周) 赵颖 09 人力
语言学概论 郭元中 10 英语
英国文学
午 7-8 姜士昌 10 英语 12 班
教育学(单周) 王永强 10 数学
高代选讲(9-18 周) 英国文学
卢占化
李琳瑛
09 数学
10 英语 34 班
晚
9-10
上
103 教室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植物学(单周)
无机化学(双周)
上
1-2
微生物学(双周)
李万昌 张晋豫
杨洪王春风 12 生物
生物统计
刘国生 张建新
教育学(双周) 陈军涛 10 美术 教育学(单周)苗学 杰 10 音乐
晚
9-10
上
409 教室
生物学科课程与教 学论 李金亭 10 生物
201 教室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计算方法(9-18 周) 基因工程
上 1-2 任宗修
南平
09 数学
10 生物
行政法学
午 3-4 李伟敏
10 法学
计算机文化基础 周俊艳 11 生物
计算方法(9-18 周) 债权法学
任宗修
张在范
09 数学
10 法学
分子生物 学(9-18 周) 刘洪梅 09 生物
河南师范大学朱广云教授讲授美国史讲义

一、美国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意义)1、把握世界风云,需要研究美国2、美国独特的发展模式值得探讨3、了解美国的霸权特征有利于认识当今国际社会4、研究美国有助于国际关系理论的深入学习5、研究美国对发展中美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二、美国研究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方法1、基本要求第一,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美国的有关问题。
第二,研究美国问题要克服两种偏见。
第三,正确认识中美之间存在的矛盾与摩擦。
2、一般方法第一,研究中要有科学的方法、认真负责的态度,重视材料的积累和分析。
第二,要用对立统一的方法,一分为二地看待美国。
第三,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绪论第1章美国历史上的殖民地时期第2章争取独立的民族革命第3章美利坚共和国的建立第4章建国初期的内政与外交第5章版图的扩展与国力的增强第6章民族主义、区域主义与南北战争第7章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与改革运动的兴起第8章海外扩张与“帝国主义”外交美国历史分期★第一个时期: 奠基时代(1585~1775)★第二个时期: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1775~1860)★第三个时期: 美国内战和镀金时代(1861~ 19世纪晚期)★第四个时期: 美国的崛起与扩张(1898~1929)★第五个时期: 富兰克林·罗斯福时代(1929~1945)★第六个时期: 战后美国史(1945~)1492——1775,美国早期发展史1492——1607,欧洲列强在北美的探险、发现和殖民时期1607——1775,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时期☐1775——1898,美国近代史。
☐1775——1815,两次对英战争阶段1815——1860,西进运动、领士扩张和两种社会经济制度矛盾发展激化时期。
☐1861——1877,南北战争和战后南方重建时期☐1877——1898,近代工业化的完成和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898——,美国现代史☐1898——1929,一战前后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929——1945,美国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和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45——1969,美国战后称霸世界的鼎盛时期☐1969——美国资本主义霸主地位开始一度衰落的时期☐第一台阶:奠基与立国(1607——1789):以联邦宪法为主要标志☐第二台阶:扩张与起飞(1789——1865):以西进运动为主要标志☐第三台阶:重建与发达(1865——1930):以“福特生产方式”为主要标志☐第四台阶:危机与调整(1930——1945):以罗斯福“新政”为主要标志☐第五台阶:称霸与冷战(1945——1990):以“高科技”为主要标志国名释义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美国(U.S.A.)。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河南师范大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0102)一、学科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研究汉语和汉语言文学应用的独立学科,目的是通过对汉语及其辅助性工具汉字从微观到宏观、从共时到历时的不同角度的研究,了解它们在各个历史阶段的面貌,总结其中的发展演变规律。
探究它们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在继承中国传统语言训诂学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以使自身得到发展。
汉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将为检验和充实普通语言学理论做出贡献,并为社会语言学提供理论基础和材料基础,它的研究成果对于揭示汉民族的思维特点、理解中华文化的传统及社会进步的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目标本学科要培养自己的研究生成为具有扎实的汉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历史和现状,有独立从事汉语言文学或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和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从事计算机应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本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可在一般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在新闻、出版、文化、党政管理等部门工作。
三、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前一年半以学习基础理论为主,适当参与科研工作,要求至少修满35学分。
后一年半用来完成学位论文,同时也参与一定的学术活动。
学习期间要求写出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论文1一2篇,以体现通过学习所已取得的科研能力。
四、研究方向1、修辞学2、词汇学3、对外汉语教学五、教学与社会实践本学科研究生,要在学习期间安排适量的教学实践,由导师或参与指导的教师对于他们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评点,并在综合考核的基础上给定成绩。
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研究生在读期间可以通过必要的渠道访问专家学者或进行专题调查,学会独立或有组织地进行语言学田野工作的方法和技能。
同时,要求他们撰写论文,积极参加国内举行的本学科学术会议。
六、学位论文学生在第三学期向导师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
报告书要求具备如下内容:1、论文选题2、研究的范围、重点及创新的内容3、所需要的主要资料及所拟采取的研究方法4、论文大纲及完成计划论文要求达到:选题须是本学科的前沿课题,所采用的观点和方法亦当富有新意;所要阐述的理论认识,所要建立的观点,须不出现重大科学偏误,通篇论文须要能够反映出作者独立搜集、整理、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材料合理提出科学认识的能力和使用计算机及中外文字进行科学表达的能力。
PowerPoint 河南师范大学汇总PPT课件

长度约为6343bp DNA. lacI 基因的末端区域和启动子P连 接. 操纵基因占据了 lacZ 基因26 bp的长度.
2)基因活动的调控
Hin基因
H2基因的启动子
995bp
H2
rh1
Hin基因的产物催 化995bh1
H2基因的启动子
倒位使启动子远离H2基因,不能启动转录,细菌处于1相
2)基因活动的调控
H2
rh1
H1
转录
翻译
H2型鞭 毛蛋白
沙门氏菌的鞭毛蛋白基因的相变
2、Mu-1 phage的寄主范围改变
第十章(1)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一、基本概念 二、复制水平的调控 三、转录水平的调控 四、翻译水平的调控
一、基本概念 1、调节基因、操纵基因 可以产生调节蛋白或阻遏物,对转录起调 节作用的基因 可与调节基因的产物结合,对转录起开关 作用的基因 2、结构基因、启动基因 在操纵基因下游、可以表达形成功能蛋白 质的基因 在操纵基因上游、可以让RNA聚合酶结合 使转录启动的基因
I: 1040bp,调节基因,编码360个氨基酸的阻遏蛋白 P: 90bp,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位点 O: 21-27bp,操纵基因,阻遏蛋白结合位点 Z: 3510bp,β-半乳糖苷酶基因,使乳糖分解 Y: 780bp, β-半乳糖苷透性酶基因,使乳糖进入细胞 A: 825bp, β-半乳糖苷转移酶基因
IRL Hin
P IRR I H2
rh1
H1
IRL、IRR:左右倒转重复序列,14bp Hin:995bp,正常时此基因与rh1基因同时表达,rh1
产物可以阻遏下游H1基因表达,使细菌处于Ⅱ相 有特殊情况时,Hin基因会表达产生Hin蛋白,此 蛋白可使950bp的序列倒转,使启动子远离H2、 rh1基因,而无法转录,使H1基因的抑制被解除, H1基因表达,使细菌处于Ⅰ相 P:是Hin基因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H2基因的 启动子 I:间隔雪列,16bp
河南师范大学教师课程教案格式示例

一、课程信息
1. 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
2. 课程代码:X
3. 授课教师:
4. 授课时间:2024年春季学期
5. 授课班级:教育学专业1班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教育学的定义、产生与发展历程。
2. 掌握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及其基本概念。
3. 理解教育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过程等。
1.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学生需求。
2. 针对学生薄弱环节,采用针对性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丰富教学资源,引入更多实例与案例,提高学生兴趣。
4.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参加相关培训与研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十三、课程总结与展望
1. 总结本学期教学成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b. 教育制度
c. 教育过程
4. 第四讲:教育与社会发展
a. 教育与经济
b. 教育与政治
c. 教育与文化
5. 第五讲:教育与个体发展
a. 教育与认知发展
b. 教育与人格发展
c. 教育与心理健康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理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教育案例,提高分析教育问题的能力。
1. 教材:《教育学原理》,作者:。
2. 辅助教材:《教育学导论》,作者:。
3. 网络资源:教育学术论文、教育案例、教育政策等。
4. 视听资料:教育纪录片、教育讲座等。
七、教学安排
1. 第一讲:教育学的定义与产生(2课时)
2. 第二讲: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与研究方法(2课时)
3. 第三讲:教育的基本原理(3课时)
2. 教育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过程等。
第五章 - 河南师范大学网络教学平台

1 1 1 lim 1 . n 4 n 4
若能根据被积函数的性质判断定积分的存在
性,我们就 可以将定积分化为一个特定的
和式的极限。但由极限知识知,求一个式子 的极限问题并不简单,因此,必须研究定积
分所具有的规律。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定积分
性质。
3
x dx存在
i 将[0,1]n 等分,分点为 x i ,(i 1,2, , n ) n 1 小区间[ x i 1 , x i ]的长度x i ,(i 1,2, , n ) n 取 i x i ,(i 1,2,, n )
i 1
n
f ( i )xi i xi xi3 xi , i 1
二、定积分的定义
定义 设函数 f ( x ) 在[a , b]上有界, 在[a , b ]中任意插入
若干个分点
a x 0 x1 x 2 x n 1 x n b
n 个小区间, 各小区间的长度依次为 把区间[a , b] 分成
xi xi xi 1 , ( i 1, 2 , , n ) , 在各小区间上任取
Ai f (i )xi
曲边梯形面积的近似值为
A f ( i )xi
i 1
n
当分割无限加细 ,即小区间的最大长度
max{x1 , x2 ,xn }
趋近于零 ( 时, 每个小矩形就化为线段,
因此,曲边梯形面积精确值为
A lim f ( i )xi
一点 i ( i xi ),作乘积 f ( i )x i ( i 1,2,)
n
并作和 S f ( i )x i ,
记 max{x1 , x 2 , , x n },如果不论对[a ,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师范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35101)为提高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河南师范大学的具体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经与河南省司法实务部门共同研究,特制定本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为法律实务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公民素质,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职业伦理原则,恪守法律职业道德规范。
(二)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思维习惯、法律方法和职业技术的能力。
(三)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
(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学专业毕业生。
三、学习方式和学制采取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1.按照“1.5 + 1 + 0.5”的模式进行培养,即用1年半时间进行法学基础理论的强化,用1年时间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半年为论文的撰写与答辩。
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与实践实训,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强化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2.采用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59学分,必修课为31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实践教学18学分。
3.成立导师组,发挥导师组的群体优势。
导师组由具有指导法律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和法律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组成,实行“1+1”双导师培养模式。
4.加强教学与科研、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与交流,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工作。
5.必修课的考核方式为考试,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
考核办法可以灵活多样,重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知识,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减少对机械性记忆的考核。
五、课程设置课程按法学一级学科为主设置,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及实践教学环节。
六、学位论文学位论文选题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论文内容应着眼实际问题、面向法律事务、深入法学理论。
重在反映学生运用一定的理论与知识综合解决法律实务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导师组应根据学生的选题方向,确定具体的导师负责其论文的指导工作。
法律硕士(非法学)学位论文除学术论文的成果形式外,鼓励学生把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的学科前沿性的案例和法律实践工作研究作为学位论文研究。
提倡采用案例分析(针对同一主题的三个以上相关案件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报告、专项调查等形式。
但任何形式的学位论文的写作均应当规范,达到以下七个方面要求:1.选题有意义并且题目设计合理;2.论文应当对国内同类课题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或者对同类课题在实践中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归纳。
说明这个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议焦点与未解决的问题;3.论文应当反映出作者已经合乎逻辑地研究并分析了这个问题的层次,即所谓的“分析深入”,“论证结构合理”;4.有充分的论证理由与依据,文字中能够反映出作者已经充分阅读过一定数量的相关文献资料。
法律硕士学生在读期间至少应当阅读15部非教材类专业书籍,撰写学位论文应当研读过与论文主题相关的著作不少于5部。
这个阅读量应当在学位论文的注释中反映出来;注释中必须显示学生已经阅读并了解了该领域国内代表性论著,参考文献应当列出相关的文献资料,并鼓励参考国外最新文献资料。
即所谓的“资料充分”和“注释规范”;5.有研究方法意识,能够采取多样的研究方法,而不是盲目的无方法的所谓“研究”。
方法包括: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社会学分析方法,比较方法,规范实证方法,价值分析方法等等;6.在谨慎踏实的基础上有大胆创新的观点;7、语言与字数方面的要求。
语言精练,符合汉语写作规范,字数不少于2万字。
七、学位授予学位论文必须由二至三名本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审,其中必须有一名校外专家或学者。
学位论文评审原则上实行一票否决制,即有一名评审专家不予通过的,就不能提交答辩。
如果一名专家否决而其他专家评价很高的(优秀或者86分以上),则可申请将论文再送一名专家评审,如果仍未通过或者评价较低的,将不能提交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一至两名实际部门或校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学位论文答辩必须经答辩委员会中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才能通过。
未通过评审或者答辩的硕士生可经过三至六个月的论文修改、补充后,再次申请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仍不通过者,不授予学位。
修满规定学分,课程成绩合格且论文答辩通过者,授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六、附则本培养方案适用于河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自2015级开始执行。
主要课程介绍课程编号:130101 课程名称:法理学专题总课时:36 学分:2开课单位:法学院开课学期:Ⅰ教学要求:法理学专题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也是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为其他法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法学导论;(二)法的本体论;(三)法的起源与发展;(四)法的作用与价值;(五)法的运行。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周旺生:《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3.〔美〕博登海默:《法理学》,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4.〔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中译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5.拉扎列夫主编:《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译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6.董必武:《董必武法学文集》,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7.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8.王勇飞编:《法学基础理论参考资料》上中下册,北京大学出版1984年版。
课程编码:130051 课程名称:中外法制史专题总课时:54 学分:3开课单位:法学院开课学期:Ⅰ教学要求:中外法制史专题研究是硕士研究生法律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中外法制史研究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为重点,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精读3—4本经典学术著作,而且还要直接阅读若干古代的重要法典和历代刑法志等法律文献。
主要内容简介:中外法制史研究以专题讲座的方式介绍:一、(一)中国法律的起源及特点;(二)中华法系的形成发展及特点;(三)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发展演变及特点;(四)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及其基本特征。
二、(一)罗马法的产生和《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二)、罗马法的发展、渊源和分类(三)、罗马私法的基本内容;(四)、罗马法的历史地位。
教材主要参考书目:1、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杨一凡等主编:《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版。
4、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上海书店1990年版。
5、高潮等主编:《中国历代刑法志注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制史》,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8、周枏著:《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9、王云霞、何戍中著:《东方法概述》,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课程编号:130009 课程名称:宪法学专题总学时:54 学分:3开课单位:法学院开课学期:Ⅰ教学要求:宪法学专题是一门阐述宪法基本理论和传授宪法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
教学要求是讲授宪法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比较系统和深人的宪法教育,为学习法律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教学内容:宪法学专题研究是了解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学习宪法学的意义及宪法学的研究方法。
宪法的特征、宪法的概念、掌握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其内容上具有根本性,与其相适应,一般国家的宪法都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并规定了严格的制定、修改程序和监督、调控手段。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 魏定仁、甘超英、傅斯明著:《宪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 周叶中主编:《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 韩大元主编:《外国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 王磊:《宪法的司法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 赵树民著:《比较宪法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6. 王世杰、钱端升著:《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7. 李龙著:《宪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编号:130010 课程名称:行政法学专题总学时:36 学分:2开课单位:法学院开课学期:Ⅰ教学内容:行政法学专题研究是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主要讲授和研究行政法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
包括:行政法与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行政法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行政法学理论体系的构成;行政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行政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的内容构成;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价值与功能;行政法律责任;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王学辉等:《行政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4、宋功德:《行政法哲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1-7)法律出版社1988-2004年版。
6、罗豪才主编:《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袁曙宏等:《行政法律关系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8、张正钊、韩大元主编:《比较行政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周佑勇:《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孙文恺:《社会学法学》,法律出版社。
课程编号:130102 课程名称:民法总论专题总学时:54学分:3开课单位:法学院开课学期:Ⅱ教学要求:民法总论专题是高等法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民法学的基础课和入门课。
民法总论专题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民法学的学习兴趣,掌握民事法律关系及其构成要件、民事主体的种类与其基本内容,民事法律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代理、诉讼时效与权利的行使,并能够初步运用民法学理论知识和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真实案件进行法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