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辅导 普通生物学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共68张PPT)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完整版PPT课件

认一认
感受器 传入神经元
神经中枢
效应器
传出神经元
高级神经中枢调节
调节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 是大脑皮层
大脑
小脑 延髓
大脑皮层功能区
躯体运动中枢 书写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听觉中枢
中央沟 躯体感觉中枢 听觉语言中枢 视觉语言中枢
视觉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 (能看、能写、能听、不能说)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什么是人体的自我调节?
•人体能够协调体内各部分功能而 成为统一的整体,能够协调自己 与环境的关系,因而能够适应环 境的变化并维持自身相对稳定的 状态,就是人体的自我调节。 •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中 枢
周围 神经
神
系统
经
系
统
神经元的结构
胞体 突起
树突 轴突
细胞核
轴 突 末 梢
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来完成的。
反射弧——反射的结构基础
感受器
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元
中间 神经 元
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要由几个神经元组成?
小结:
反射弧
感受 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刺激
传入神经 元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元
效应 器
反应
反射
在完成反射时,反射弧的五个部分缺一不可,任 何一个部分受到损伤,都会产生调节障碍,因此, 健康完整的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条件。
→ → 冲动传导的方向:树突 胞体 轴突
神经元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冲动
神
灰质 胞体构成
经 元
在中枢部分
(脑和脊髓)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PPT课件 北师版生物

神经中枢
由大脑皮层以下(脑干或脊 髓)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参与反射的中枢一般在大脑 皮层
刺激特点
引起反射的刺激必须是直接 刺激
任何无关刺激都可以变为条 件刺激
神经联系
反射是永久固定的,不会消 失
反射是暂时的、易变的,可 以消退
适应性
适应的范围小,只适应不变 适应的范围广,可以适应多
的环境
变的环境
联系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
D.大脑
2.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下列应当叙述正确的是( A )。 A.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B.神经系统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 C.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 D.神经系统由脑和脑神经组成
3.神经传导的是( A )。
A.兴奋
B.轴突
C.刺激
D.信号
4.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B.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C.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组成 D.神经元包括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两部分
脊神经和脑神经中支配骨骼肌的神经纤维可将神经中枢 产生的控制运动的冲动传达到肌肉;中枢神经系统各反射中 枢间的联络使控制运动的效果彼此协调;随意运动的命令发 自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心肌和呼吸肌的运动也受到传出 神经元的直接控制;当肌肉运动增强后使血液中的代谢产物 (如二氧化碳等)增多,可以刺激体内有关感受器,感受器 产生冲动到达神经中枢后,经过反射调节可以使循环系统和 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与运动系统的活动在整体上相互协调。
神经系统
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天气冷了,我们会加厚穿衣。
拳击运动员敏捷地躲闪对方的拳头。
思考:这些现象是由人体的哪些结构调控的呢?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PPT课件-完美版29页PPT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PPT课件-完美 版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第13章.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PPT课件

•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细胞释放,通过受体作
用于突触后细胞,引起突触后细胞的反应。
精选PPT课件
21
电突触
• 在电突触部位,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仅有约2纳米
左右的间隙,且有若干间断的膜融合,融合膜有 小孔,电阻很低,易于离子通过。
• 当冲动到达时,可以无滞缓地从前膜传导到后膜。 • 电突触的传导方向一般是双向的,但也有例外情
• 神经元的结构:胞体、突起(轴突、树突)。 • 细胞膜: 传导电冲动 • 胞体: 营养和整合中心。细胞核大、有丰富的神经
原纤维。 树突: 较短、有小突起,是接受冲动并将神经冲动 传入胞体的重要结构。 轴突:一般只有一个,细长。起始部位称轴丘,其 末梢分支很多并形成终扣。轴突外周有髓鞘包着。 轴突传出神经冲动。
第13章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 二、神经系统的结构 • 三、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 • 四、人脑
重点:神经冲动产生与传导的机制;人的神经系
统的组成、脊髓的结构、脑的组成;内脏神经系 统的功能特点;大脑皮层的功能—运动区躯体感 觉区的分布功能特点 。
精选PPT课件
1
神经系统的作用及特点
精选PPT课件
9
• 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产生
细胞受刺激时,神经元细胞膜的透性发生急剧变化,首先 Na离子通道打开,少量Na离子的流入,导致轴突膜电位 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超过一定的阈值时,就会引起瞬时 间Na离子的大量内流,离子经通道的流动产生了电流, 电流改变了膜电位,这就是电信号。去极化,至中性后继 续反极化。随着膜内正离子增加,Na离子通道逐渐关闭, 而这时K离子继续外流,由于K离子流出,使膜再次极化, 膜极性恢复到静息时的状态。在去极化-反极化-再极化 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即由膜的外正内负到外负内正,再 到外正内负的过程称为动作电位—神经冲动。
用于突触后细胞,引起突触后细胞的反应。
精选PPT课件
21
电突触
• 在电突触部位,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仅有约2纳米
左右的间隙,且有若干间断的膜融合,融合膜有 小孔,电阻很低,易于离子通过。
• 当冲动到达时,可以无滞缓地从前膜传导到后膜。 • 电突触的传导方向一般是双向的,但也有例外情
• 神经元的结构:胞体、突起(轴突、树突)。 • 细胞膜: 传导电冲动 • 胞体: 营养和整合中心。细胞核大、有丰富的神经
原纤维。 树突: 较短、有小突起,是接受冲动并将神经冲动 传入胞体的重要结构。 轴突:一般只有一个,细长。起始部位称轴丘,其 末梢分支很多并形成终扣。轴突外周有髓鞘包着。 轴突传出神经冲动。
第13章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 二、神经系统的结构 • 三、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 • 四、人脑
重点:神经冲动产生与传导的机制;人的神经系
统的组成、脊髓的结构、脑的组成;内脏神经系 统的功能特点;大脑皮层的功能—运动区躯体感 觉区的分布功能特点 。
精选PPT课件
1
神经系统的作用及特点
精选PPT课件
9
• 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产生
细胞受刺激时,神经元细胞膜的透性发生急剧变化,首先 Na离子通道打开,少量Na离子的流入,导致轴突膜电位 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超过一定的阈值时,就会引起瞬时 间Na离子的大量内流,离子经通道的流动产生了电流, 电流改变了膜电位,这就是电信号。去极化,至中性后继 续反极化。随着膜内正离子增加,Na离子通道逐渐关闭, 而这时K离子继续外流,由于K离子流出,使膜再次极化, 膜极性恢复到静息时的状态。在去极化-反极化-再极化 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即由膜的外正内负到外负内正,再 到外正内负的过程称为动作电位—神经冲动。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ppt文档

四.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已经建立的先天性反射 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是非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叫做条件刺激
注意:1、条件反射是可以改变和重建的。 2、条件反射对于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来说比非条件反射有更为积极的意义
神经元的分布
胞体集中部位 突起集中部位
中枢神经系统内
灰质
白质
周围神经系统内 神经节
神经
三.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感受器 传入神经元
效应器 传出神经元
神经中枢
1.反射:人或动物体通过
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所做
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传入神经元
感受器
传入神经元 2.反射弧 神经中枢 感受器
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足球守门员是否需要快速灵敏的反应速度
1.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 2.描述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分布特征,说出神 经元的基本功能。 3.描述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概念及组成。 4.探究活动证实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5.认识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一. 神经系统的组成
科学研究发现,切除大脑 皮层后的狗,原已建立的条件反 射全都会消失,并且再也不能建 立新的条件反射。
可见大脑皮层的基本功 能就是建立条件反射。
人类条件反射的突出特征
动物只能对具体的信号(如食物 的形态,颜色,气味,声音,光等) 发生反应,建立条件反射;而人类除 对具体的信号发生反应外,还能对抽 象信号(如语言,文字等)发生反应, 建立条件反射。这种对语言,文字发 生反应的皮层功能活动,与人类大脑 皮层的语言中枢有关。
脑(大脑、小脑、脑干)
第12章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精品PPT课件

神 中枢神经系统
经
直
系
接
统
连
的
接
组 周围神经系统
成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 分组讨论:
1、说出神经系统由什么组成。 2、尝试描述脑和脊髓的形态和位置。
神经元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胞体 突起
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传导兴奋的方向:
树突将冲动传给胞体,轴突则将冲动从胞 体传出。
白质:脑和脊髓中神经纤维聚集一起,色泽 亮白
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中,胞体集中的部位
神经: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外包结缔 组织膜就构成神经
大脑的灰质和白质 灰质
白质
大脑:具有感觉、语言、 运动等多种神经中枢, 调节人体多种生理活动。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 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 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大脑皮层重要功能区的功能
1、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 2、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
激使人产生感觉有关
3、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 4、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 5、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
有关,为人类特有
一、填空
• 1、人的自我调节包括 神经调节 和 激素调节 其中 神经调节 起着最为主要的作用。
神经 脑干: 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
系统
神
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经 脊髓: 反射和传导功能
系 统
脑和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周围 神经 系统
脑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脊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2、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ppt课件

2020/10/28
74
4.在神经调节方面,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 )D
A.人能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发生反应 B.人的大脑皮层具有语言中枢 C.人能有目的地进行社会性劳动和生活 D.以上三种特点都是
2020/10/28
75
68
大脑左、半球有分工
2020/10/28
69
3.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是 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2020/10/28
70
课外读:具有记忆的结构是什么?
国外有一位癫痫病人,接受了外科手术双侧记忆颞叶 切除术,大脑两侧的杏仁体、钩回、海马回及海马前 2/3都被切掉。结果发现,此人在智商(测试)、知觉、 抽象思维或推理方面,
提出问题:你如何养成一个好习惯?
2020/10/28
62
教学引入:你知道吗?
1. 大脑的活动转换成电能, 相当于一只20瓦灯泡的功率。
2. 人脑的神经细胞回路比今天全世界的电话网络还要复
杂1400多倍。
3. 每1秒钟,人的大脑中进行着10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应。
4. 人体5种感觉器官不断接受的信息中,仅有1%的信息经
提出问题: • 这些反射活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 怎样按照反射形成的过程去分类?
2020/10/28
29
四、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2020/10/28
30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 先天性反射。 低级的神经活动。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如脑干、脊髓)
参与即可完成。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婴儿的
33
望梅止渴
2020/10/28
魏武行役,失汲道, 军皆渴,乃令曰“前有 大梅林,饶子,甘酸, 可以解渴。”士卒闻之, 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 源。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PPT课件【完美版课件】29页PPT

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PPT课件【完美版课件】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PPT课件【完美版课件】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是通过动作电位传播的。
▶动作电位 的定义: 神经细胞 膜上的离子通 道随着膜的电 位变化而开闭, 形成周期性的 电位变化。
3. 为什么刺激神经会产生动作电位
未受到 刺激时, 神经细胞 处于极化 状态
当神经某处受到刺激时会使钠通道开放, 于是膜外钠离子在短期内大量涌入膜内, 造成了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现象。但在很短 时间内钠通道又重新关闭,钾通道随即开 放,钾离子又很快涌出膜外,恢复外正内 负的极化状态。
(3)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脊髓: 控制一些简单的内脏反射 (排尿、排便、出汗、血管收缩等) 脊髓管理的内脏反射平时经常处于高级
中枢控制下
脑干: 延脑、脑桥、中脑与间脑几部分合称为
脑干。脑干中有许多重要的内脏反射中枢 (心血管运动、呼吸、呕吐及吞咽等中枢)
下丘脑: 是控制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
★ 下丘脑的功能: — 仅次于大脑的高级中枢
领头母象 — 20年前 走过的路
◆ 大脑皮质无特定区域 — 学习、记忆 证据:大脑皮质局部受伤 → 记忆部分消失
◆ 皮质以外许多其它部位: 不同程度参与 边缘系统、小脑等
►机制 — 知之甚少 反复学习 → 突触阻力↓→ 神经 通路通畅
总结:人脑 — 1.35 Kg ★结构、功能上最高水平的器官; ★极重要的器官 ► 维持内稳态; ►学习、记忆、思维、意识等 复杂行为 ★ 潜力很大: 140亿个神经元; 利用率 — 10%; 计算机无法比拟
◆ K+通道:部分张开 → 少量K+渗出
原因:膜内K+浓度高 — 化学扩散力
膜 内负 离子 不能 扩散
★结果: ► K+浓度:内为外的 30 倍 ► Na+浓度:外为内的10倍 膜内、外出现相反的浓度梯度(处于极
化状态)
★本质: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
神经冲动引起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传
的大小也与形体的大小无 关,而取决于该部感觉的 敏感程度
躯体运动区 somatic motor area
特点 ★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
的 ★左右交叉,即一侧运动
区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 ★身体各部投影区的大小
与各部形体大小无关, 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 和复杂程度
学习与记忆: ►位置 ◆ 大脑皮质颞叶
刺激 → 颞叶 → 清楚的回忆 大象:颞叶极大,比人发达
(3) 脑神经
爬行、鸟、哺乳类 — 12 对
脑神经名称
Names of cranial nerves Ⅰ嗅Ⅱ视Ⅲ动眼, Ⅳ滑Ⅴ叉Ⅵ外展, Ⅶ面Ⅷ听Ⅸ舌咽, Ⅹ迷Ⅺ副舌下全。
I IIIIII.VVVI... VII. VIII. IX.
XII. XI. X.
(4)脊神经
★ 出发点: 脊髓两侧,成 对 ★ 数量:
2) 无独立的传入神经 3) 混合神经 (双重神经支配) 4)传出神经不直达效应器
— 有“节后神经元”
5)每个脏器同时受交感、副交感神经控 制(颉抗作用 )
如:交感神经冲动使心搏加快 副交感神经冲动使心搏减慢
原因: ►两者产生的神经递质不同 ►两者所支配的内脏器官上的受体 不同
意义:保持内脏器官稳定状态
反射弧的结构:5部分
★ 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反射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人体反射的特点: 脚踩尖物、飞蛾入眼、手触烫物等
► 中间神经元多( 3) — 越多,反射活动越复杂
► 传导通路复杂 ► 复杂行为的基础 反射的意义: ► 反应迅速 — 无需思考 ► 适应性 — 进化中形成的、先天性行为 ►复杂行为的基础
独立的右半球在形象思维、认识空间、 理解音乐和理解复杂关系等方面的能力优 于左半球。
哪个半球是主半球? 思想型:一般活动多受左半球控制 艺术型:右半球更强而有力
5. 大脑皮层的电活动
脑电图(自学) :记录大脑皮层自发脑 电活动的图形。
6. 觉醒与睡眠
两种活动规式的变化 脑电图变化(自学)
人大脑左半球外侧面的功能定位
形态特点 :沟、回发达 → 表面积大 (0.5 m2); 分左右大脑半球
功能特点:重要性高于任何动物
3. 大脑皮层的功能
★ 语言区 ► 布洛卡(Broca)区 — 左半球中央沟前方
功能:控制唇、舌、颌、声带的运动区 — 语言表达
受损:语言表达困难(缓慢、吃力) 但语言理解正常
► 韦尼克区 — 左半球布洛卡区之后 功能: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有关 受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困难 — 说话无意义
十三、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 脊椎动物神经
系统的功能 人脑
应激性: 刺激 → 反应 目的 : 趋利避害 — 有利于生物体
★ 反应的方式: 单细胞动物的反应方式 多细胞动物的反应方式
单细胞动物的反应方式 — 趋性
◆ 趋性 — 趋化性、趋光性等 ► 正趋性 — 有利刺激 ► 负趋性 — 有害刺激 意义: 趋利避害
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Na+通道与K+通道交替开放与关闭
产生的动作电位怎样进行传导?
当刺激部位处于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时, 邻近未受刺激的部位仍处于外正内负的极 化状态,两者之间会形成一局部电流。此 电流又会刺激没有去极化的细胞膜使之去 极化,也形成动作电位。这样,不断地以 局部电流为前导,将动作电位一直传到神 经末梢。
(二)神经系统的结构 1. 神经系统的演变
神经网→神经节 →神经索→脑 神经系统的进化:
网状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链状神 经系统
2. 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进化
★ 来源:背神经管 →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分化:按位置、功能划分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特点:
► 大脑、小脑 → 发达 ► 中脑 → 变小、重要性下降
脑的分化:
神经管膨大 ↓
前脑、中脑、菱 脑 ↓
端脑(大脑)、间 脑、中脑、小脑、延 脑
脑皮的演化: 古脑皮—原脑皮—新脑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脑在脊椎动物中的演化:
鱼类 — 原始性 以嗅觉为主
两栖类 仍以嗅觉为主
高等爬行类 大脑较发达
鸟类 大脑发达 嗅觉不发达视 觉发达
(1)电突触与化学突触
电突触 化学突触 ———————————————————
存在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突触间隙、阻力 小
大
神经递质
无
有
传导速度
快
慢
传导方向
双向
单向
(2)神经递质 很多种,如乙酰胆碱 (Ach)、单胺类等
为什么神经冲动传导是定向的? 原因:
神经递质仅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囊泡 内
神经后膜内无突触囊泡
哺乳类: ◆ 新皮质(大脑皮质、大脑皮层)
体积、作用 → 大大发展 低等哺乳类:已覆盖大脑的大部
人类: ► 新皮质完全覆盖大 脑表面 ► 原皮质 → 挤到里面 → 海马体 ► 沟、回
◆ 重要性: 感觉、运动的控制、协调中心 情绪控制、学习记忆、意识等
3. 人的神经系统
脑:延脑、脑桥、小脑、
中枢 神经
2.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 膝跳反射 ► 人体最简单、唯一
的单突触反射弧 (二元反射弧)
► 反射中枢 — 脊髓内 ►与脑等其他部位
— 复杂的联系
► 受意识控制
屈反射: 涉及到3个以上神经元所组成的反射弧
小脑的功能: 维持身体平衡,调整躯体不同部分的肌紧
张以及对随意运动的协调作用
小脑损伤 表现出随意运动的震颤
膜电位的变化:
负→→0→→正→→0→→负
去极化 倒极化 (去极化) 再极化(复极化)
动 作 电 位 的 传 导
4. 突触的信号传递
兴奋传导途径: 神经元 → 下一个神经元、效应器
突触定义: 一个神经元的神经末梢与 下一个神经元树突或细胞体 之间的接触部位
构造
突触小体(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多细胞动物的反应方式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1.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的结构
与功能单位
神经元的结 构:
胞体 树突 轴突
突起 — 树突、轴突
形态
树突 短
分支多
感受刺激能力 有
功能
传入纤维
轴突 长 仅末端分支
无
传出纤维
★ 轴突:
◆ 有髓(鞘) 神经纤维( 外 周有施万细 胞包围)
人 31对 ★性质:均为 混合(感觉+ 运动)神经
脊神经:
颈神经 8对, 胸神经 12对, 腰神经 5对, 骶神经 5对, 尾神经1 对
前 正 中 裂
颈膨大
腰骶膨大
(三)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 1.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
反射: 机体对刺激有规律的反应 神经调控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 从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的 全部神经传导途径
中脑、间脑、大脑
神
系统 脊髓
经
系
传入神经(感觉神经)
统
周围 神经 传出神经
躯体神经
系统 (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内脏神经 副交感神经
(1)脊髓
脊髓:
功能— 传导冲动、实现反射 灰质— 神经细胞体、树突、突触、神经胶质 白质— 神经纤维
(2) 脑
脊髓
延脑
脑桥、小脑
中脑
间脑
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
神经系统高度集中,脑和脊髓为中枢神经 系统。从脑发出的脑神经和从脊髓伸出的脊 神经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脑的发育和进化趋势: 发育:神经管前端 → 原脑 → 3个脑室;
► 前脑 → ◆ 大脑 ◆间脑(丘脑、下丘脑、松果体)
▶动作电位 的定义: 神经细胞 膜上的离子通 道随着膜的电 位变化而开闭, 形成周期性的 电位变化。
3. 为什么刺激神经会产生动作电位
未受到 刺激时, 神经细胞 处于极化 状态
当神经某处受到刺激时会使钠通道开放, 于是膜外钠离子在短期内大量涌入膜内, 造成了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现象。但在很短 时间内钠通道又重新关闭,钾通道随即开 放,钾离子又很快涌出膜外,恢复外正内 负的极化状态。
(3)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脊髓: 控制一些简单的内脏反射 (排尿、排便、出汗、血管收缩等) 脊髓管理的内脏反射平时经常处于高级
中枢控制下
脑干: 延脑、脑桥、中脑与间脑几部分合称为
脑干。脑干中有许多重要的内脏反射中枢 (心血管运动、呼吸、呕吐及吞咽等中枢)
下丘脑: 是控制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
★ 下丘脑的功能: — 仅次于大脑的高级中枢
领头母象 — 20年前 走过的路
◆ 大脑皮质无特定区域 — 学习、记忆 证据:大脑皮质局部受伤 → 记忆部分消失
◆ 皮质以外许多其它部位: 不同程度参与 边缘系统、小脑等
►机制 — 知之甚少 反复学习 → 突触阻力↓→ 神经 通路通畅
总结:人脑 — 1.35 Kg ★结构、功能上最高水平的器官; ★极重要的器官 ► 维持内稳态; ►学习、记忆、思维、意识等 复杂行为 ★ 潜力很大: 140亿个神经元; 利用率 — 10%; 计算机无法比拟
◆ K+通道:部分张开 → 少量K+渗出
原因:膜内K+浓度高 — 化学扩散力
膜 内负 离子 不能 扩散
★结果: ► K+浓度:内为外的 30 倍 ► Na+浓度:外为内的10倍 膜内、外出现相反的浓度梯度(处于极
化状态)
★本质: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
神经冲动引起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传
的大小也与形体的大小无 关,而取决于该部感觉的 敏感程度
躯体运动区 somatic motor area
特点 ★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
的 ★左右交叉,即一侧运动
区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 ★身体各部投影区的大小
与各部形体大小无关, 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 和复杂程度
学习与记忆: ►位置 ◆ 大脑皮质颞叶
刺激 → 颞叶 → 清楚的回忆 大象:颞叶极大,比人发达
(3) 脑神经
爬行、鸟、哺乳类 — 12 对
脑神经名称
Names of cranial nerves Ⅰ嗅Ⅱ视Ⅲ动眼, Ⅳ滑Ⅴ叉Ⅵ外展, Ⅶ面Ⅷ听Ⅸ舌咽, Ⅹ迷Ⅺ副舌下全。
I IIIIII.VVVI... VII. VIII. IX.
XII. XI. X.
(4)脊神经
★ 出发点: 脊髓两侧,成 对 ★ 数量:
2) 无独立的传入神经 3) 混合神经 (双重神经支配) 4)传出神经不直达效应器
— 有“节后神经元”
5)每个脏器同时受交感、副交感神经控 制(颉抗作用 )
如:交感神经冲动使心搏加快 副交感神经冲动使心搏减慢
原因: ►两者产生的神经递质不同 ►两者所支配的内脏器官上的受体 不同
意义:保持内脏器官稳定状态
反射弧的结构:5部分
★ 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反射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人体反射的特点: 脚踩尖物、飞蛾入眼、手触烫物等
► 中间神经元多( 3) — 越多,反射活动越复杂
► 传导通路复杂 ► 复杂行为的基础 反射的意义: ► 反应迅速 — 无需思考 ► 适应性 — 进化中形成的、先天性行为 ►复杂行为的基础
独立的右半球在形象思维、认识空间、 理解音乐和理解复杂关系等方面的能力优 于左半球。
哪个半球是主半球? 思想型:一般活动多受左半球控制 艺术型:右半球更强而有力
5. 大脑皮层的电活动
脑电图(自学) :记录大脑皮层自发脑 电活动的图形。
6. 觉醒与睡眠
两种活动规式的变化 脑电图变化(自学)
人大脑左半球外侧面的功能定位
形态特点 :沟、回发达 → 表面积大 (0.5 m2); 分左右大脑半球
功能特点:重要性高于任何动物
3. 大脑皮层的功能
★ 语言区 ► 布洛卡(Broca)区 — 左半球中央沟前方
功能:控制唇、舌、颌、声带的运动区 — 语言表达
受损:语言表达困难(缓慢、吃力) 但语言理解正常
► 韦尼克区 — 左半球布洛卡区之后 功能: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有关 受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困难 — 说话无意义
十三、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 脊椎动物神经
系统的功能 人脑
应激性: 刺激 → 反应 目的 : 趋利避害 — 有利于生物体
★ 反应的方式: 单细胞动物的反应方式 多细胞动物的反应方式
单细胞动物的反应方式 — 趋性
◆ 趋性 — 趋化性、趋光性等 ► 正趋性 — 有利刺激 ► 负趋性 — 有害刺激 意义: 趋利避害
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Na+通道与K+通道交替开放与关闭
产生的动作电位怎样进行传导?
当刺激部位处于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时, 邻近未受刺激的部位仍处于外正内负的极 化状态,两者之间会形成一局部电流。此 电流又会刺激没有去极化的细胞膜使之去 极化,也形成动作电位。这样,不断地以 局部电流为前导,将动作电位一直传到神 经末梢。
(二)神经系统的结构 1. 神经系统的演变
神经网→神经节 →神经索→脑 神经系统的进化:
网状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链状神 经系统
2. 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进化
★ 来源:背神经管 →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分化:按位置、功能划分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特点:
► 大脑、小脑 → 发达 ► 中脑 → 变小、重要性下降
脑的分化:
神经管膨大 ↓
前脑、中脑、菱 脑 ↓
端脑(大脑)、间 脑、中脑、小脑、延 脑
脑皮的演化: 古脑皮—原脑皮—新脑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脑在脊椎动物中的演化:
鱼类 — 原始性 以嗅觉为主
两栖类 仍以嗅觉为主
高等爬行类 大脑较发达
鸟类 大脑发达 嗅觉不发达视 觉发达
(1)电突触与化学突触
电突触 化学突触 ———————————————————
存在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突触间隙、阻力 小
大
神经递质
无
有
传导速度
快
慢
传导方向
双向
单向
(2)神经递质 很多种,如乙酰胆碱 (Ach)、单胺类等
为什么神经冲动传导是定向的? 原因:
神经递质仅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囊泡 内
神经后膜内无突触囊泡
哺乳类: ◆ 新皮质(大脑皮质、大脑皮层)
体积、作用 → 大大发展 低等哺乳类:已覆盖大脑的大部
人类: ► 新皮质完全覆盖大 脑表面 ► 原皮质 → 挤到里面 → 海马体 ► 沟、回
◆ 重要性: 感觉、运动的控制、协调中心 情绪控制、学习记忆、意识等
3. 人的神经系统
脑:延脑、脑桥、小脑、
中枢 神经
2.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 膝跳反射 ► 人体最简单、唯一
的单突触反射弧 (二元反射弧)
► 反射中枢 — 脊髓内 ►与脑等其他部位
— 复杂的联系
► 受意识控制
屈反射: 涉及到3个以上神经元所组成的反射弧
小脑的功能: 维持身体平衡,调整躯体不同部分的肌紧
张以及对随意运动的协调作用
小脑损伤 表现出随意运动的震颤
膜电位的变化:
负→→0→→正→→0→→负
去极化 倒极化 (去极化) 再极化(复极化)
动 作 电 位 的 传 导
4. 突触的信号传递
兴奋传导途径: 神经元 → 下一个神经元、效应器
突触定义: 一个神经元的神经末梢与 下一个神经元树突或细胞体 之间的接触部位
构造
突触小体(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多细胞动物的反应方式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1.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的结构
与功能单位
神经元的结 构:
胞体 树突 轴突
突起 — 树突、轴突
形态
树突 短
分支多
感受刺激能力 有
功能
传入纤维
轴突 长 仅末端分支
无
传出纤维
★ 轴突:
◆ 有髓(鞘) 神经纤维( 外 周有施万细 胞包围)
人 31对 ★性质:均为 混合(感觉+ 运动)神经
脊神经:
颈神经 8对, 胸神经 12对, 腰神经 5对, 骶神经 5对, 尾神经1 对
前 正 中 裂
颈膨大
腰骶膨大
(三)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 1.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
反射: 机体对刺激有规律的反应 神经调控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 从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的 全部神经传导途径
中脑、间脑、大脑
神
系统 脊髓
经
系
传入神经(感觉神经)
统
周围 神经 传出神经
躯体神经
系统 (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内脏神经 副交感神经
(1)脊髓
脊髓:
功能— 传导冲动、实现反射 灰质— 神经细胞体、树突、突触、神经胶质 白质— 神经纤维
(2) 脑
脊髓
延脑
脑桥、小脑
中脑
间脑
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
神经系统高度集中,脑和脊髓为中枢神经 系统。从脑发出的脑神经和从脊髓伸出的脊 神经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脑的发育和进化趋势: 发育:神经管前端 → 原脑 → 3个脑室;
► 前脑 → ◆ 大脑 ◆间脑(丘脑、下丘脑、松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