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土液化的防治措施
砂土液化的防治措施

砂土液化的防治措施砂土液化呀,就像是大地突然玩起的一场调皮恶作剧。
好好的砂土,一下子变得像水一样软乎乎的,房子站在上面就跟踩在棉花糖上的小矮人,摇摇晃晃,随时可能摔倒呢。
不过别怕,咱们有好多防治的妙招。
首先呢,换土法就像是给砂土来个大换血。
把那些容易液化的砂土换成强壮的土,就好比把病恹恹的士兵换成了钢铁侠一样。
这些坚强的土一上场,立马就能把阵地守得牢牢的,让大地稳稳当当,不会再轻易变成“软脚虾”。
然后是振冲法,这就像是给砂土做按摩呢。
那些振动器就像小锤子,不停地敲打着砂土,把它们敲得规规矩矩的。
就好像把一群调皮捣蛋的小精灵,通过魔法棒的敲打,变得听话懂事,砂土的结构变得紧密,不再轻易液化。
强夯法更厉害啦,就像是给大地来一场震撼教育。
大铁球从高处落下,“轰”的一声,砂土们就像被吓破了胆的小老鼠,赶紧紧紧地抱在一起,团结起来对抗液化这个大恶魔。
还有桩基础,这可是大地的定海神针呀。
桩就像一根根长长的钉子,把建筑物牢牢地钉在地上。
不管砂土怎么液化,建筑物就像坐在王座上的国王,稳如泰山,动都不带动一下的。
排水法也很有趣,就像是给砂土安装了一个排水管道系统。
一旦有液化的危险,就像打开了泄洪闸一样,把砂土中的水快速排走。
砂土没了水这个“帮凶”,就像没了魔法药水的小巫师,想液化也没那本事了。
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呢,也得留个心眼。
不能把房子设计得像个瘦高的电线杆子,风一吹就倒。
得像个矮胖的小墩子,重心低,这样就算砂土有点液化的小波动,房子也能像个不倒翁一样晃悠两下就稳住。
工程师们就像是魔法师,他们用各种奇妙的方法,来防止砂土液化这个捣蛋鬼。
每一种方法都是一个魔法咒语,组合起来就能保护我们的家园。
而且呀,我们平时也要像照顾小宠物一样照顾大地。
不要过度开采地下水,不然大地就像被抽干了血的病人,容易让砂土液化这个病魔趁虚而入。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些防治措施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砂土液化这个小怪兽就只能灰溜溜地躲在角落里,不敢出来捣乱啦。
简述砂土液化的机理

简述砂土液化的机理砂土液化是指在地震或其他外力作用下,砂土表现出液体的特性,失去固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得土壤在震动中发生流动和变形的现象。
液化会给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带来严重破坏,因此对于砂土液化的机理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砂土液化的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颗粒重新排列:砂土是由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存在着间隙。
当土壤受到震动或外力作用时,颗粒之间会重新排列,使得间隙变得更大,土壤体积增大,从而导致土壤的液化。
2. 颗粒浸润:在震动作用下,土壤中的水分会被排挤出来,形成水团。
这些水团会进一步填充颗粒之间的间隙,使得土壤中的颗粒失去接触,减少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土壤的抗剪强度。
3. 水力渗流:震动会导致土壤中的水分产生压力变化,使得水分向上渗透。
当水分在土壤中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重力作用,会形成上升水流。
这种水流会带走土壤颗粒,导致土壤的液化。
4. 高孔隙水压:地震或外力作用会导致土壤中的水分产生压力变化,使得孔隙水压增大。
当孔隙水压达到土壤骨架的抗剪强度时,土壤会失去强度,发生液化。
砂土液化的机理主要与土壤的颗粒特性、水分特性和地震或外力作用有关。
砂土的颗粒比较大,颗粒间的间隙较大,容易发生液化。
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和排水条件也会影响液化的发生。
当土壤含水量较高且排水条件较差时,液化的风险会增加。
在工程实践中,为了防止砂土液化造成的破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密实土壤:通过加固土壤,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抗剪强度,降低液化的风险。
2. 排水措施:改善土壤的排水条件,使土壤中的水分能够及时排出,减少液化的可能性。
3. 增加地基支撑:在建筑物的地基下增加支撑物,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4. 地下水位控制:控制地下水位的升降,减少孔隙水压的变化,降低液化的风险。
砂土液化是一种地震或外力作用下砂土失去固体强度和稳定性的现象。
其机理主要包括颗粒的重新排列、颗粒浸润、水力渗流和高孔隙水压等因素。
了解砂土液化的机理对于预防和减轻液化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液化的原因及措施

土壤液化的原因及措施土壤液化是指土壤在受到震动或振动作用时,由于孔隙水压力升高,导致土壤失去正常的结构稳定性,变得类似液体的现象。
土壤液化主要发生在水分饱和的土壤中,特别是细颗粒土,如黏土和软土。
土壤液化会给地下工程、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带来巨大的破坏和灾害。
为了防止土壤液化带来的灾害,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土壤液化的主要原因是地震或其他振动源引起的地震波。
当地震波通过土壤时,土壤颗粒会受到震动,颗粒之间的接触力减小,孔隙水压力上升,导致土壤失去稳定性。
此外,土壤的颗粒大小、颗粒形状和土壤的饱和度也会影响土壤的液化程度。
细颗粒土壤更容易液化,而砂土和砾石土比较稳定。
另外,当土壤含水量超过一定限度时,也容易发生液化现象。
为了防止土壤液化带来的灾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土壤改良:通过添加适量的水泥、石灰等掺合料,可以提高土壤的抗液化能力。
这些掺合料能够与土壤颗粒结合,形成坚固的土壤结构,减少孔隙水的压力。
2. 增加土壤密实度:通过加固土壤的密实度,可以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可以通过加固土壤的挤实、夯实、振动等方法,使土壤颗粒之间的接触力增加,减少孔隙水的渗透和压力。
3. 排水系统的设计: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可以减少孔隙水的积聚和压力。
可以采用排水沟、排水管道等设施,将孔隙水顺利排出,减少土壤液化的风险。
4. 地下水位控制:合理控制地下水位,可以减少孔隙水的压力。
通过增加排水井、提高地下水位控制的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土壤液化的可能性。
5. 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合理的建筑物抗震设计可以减少土壤液化对建筑物的影响。
可以采用加固柱、增加抗震支撑等方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液化灾害的发生。
土壤液化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会给地下工程和建筑物带来巨大的破坏。
为了预防土壤液化的发生,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包括土壤改良、增加土壤密实度、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控制地下水位和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减少土壤液化的风险,保障地下工程和建筑物的安全。
砂土液化的判别

砂土液化的判别什么是砂土液化?砂土是一种常见的构造材料,在地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地震、爆破或振动等外力作用下,砂土可能会发生液化现象,丧失原有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砂土液化是指砂土在振动作用下部分或全部失去固结状态,变成类似流体的状态的一种现象。
砂土液化的危害砂土液化对工程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土体稳定性降低:砂土液化后,土体的稳定性会大大降低,可能导致工程物体的失稳,如建筑物、桥梁等。
•土压力减小:砂土液化后,土体的相对密度减小,土压力也会随之减小。
这可能导致基础和土体受到更大的荷载,从而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土体下沉变形加剧:液化的砂土受到外力作用后,会表现出像液体一样的行为,沉降会比普通土体更加严重,这也可能影响到工程物体的稳定性。
因此,对砂土液化的判别十分重要,能够预测砂土的液化风险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如何判别砂土液化砂土液化的判别是通过分析砂土的地震反应特征来实现的。
根据国际上一般的砂土液化判别标准,判别的参数主要有以下几个:1.土的含水率2.土的相对密度3.震动加速度4.应力状态5.地震波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为了更加准确地进行砂土液化的判别,一般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探测和监测。
特别是在工程建设项目中,需要对砂土的液化特征进行精确分析和预测,才能有效地防止液化发生。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砂土液化的判别可以通过各种试验和模拟手段进行。
例如,可以通过地震模拟器来模拟不同强度的地震,以探测砂土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情况;还可以通过人工加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和直接剪切试验等方法来研究土体的特性和变形规律。
这些方法可以辅助砂土液化的判别,使得工程运行更加稳定安全。
砂土液化的防治措施对于砂土液化的预防和防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地基加固:通过加强地基的支撑和加固,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从而减小砂土液化的可能性。
2.改善土体的物理性质:增加土体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降低砂土液化的风险。
砂土地震液化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

打入钢管时的振动及钢管的挤土作用已使砂土被挤密,在夯实填入粗粒
料的同时,又在桩径方向扩张,使周围的松砂进一步被挤密
爆炸振密法:利用爆炸时的冲击力使地基土的原有结构被破坏(产生液化)。
振冲置换法:在地基砂土中插人棒状的振冲器,同时开动水泵,使喷嘴 喷出高压水流,在振动水冲的联合作用下,振冲器很快即可沉到预定深 度。清孔后从孔口逐段填粗粒填料,每段填料均用振冲器振挤密实,达 到要求的密实度后,施工下一填料段,直至地表
相对密度值 62.5% 66% 66.5%
结果 砂土一般不液化 砂土一般不液化 砂土一般不液化
例如在1964年日本新泻市大地震时,相对密度为50%左右的地方,砂土广泛 发生液化,但在相对密度大约超过70%的区域就没有发生液化。初始孔隙比 与相对密度对液化的影响趋势是相同的。
自由场地 现存结构
自由场地
动荷条件属于外在因素, 主要包含震动强度和持
续时间。
埋藏条件从广义上分为 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
砂土的粒径,相对密度 或初始孔隙比
动荷条件
震动强度以地面加速度来衡量,震动强度 大,地震地面加速度就大,相同条件下的饱和砂 土层就容易被液化。
震动持续时间长,往往意味往复加荷次数 多,反之则少,因此地震持续时间越长,砂土越 可能液化。
力愈大,砂土液化的难度愈大。例如在在日本新泻地震时,在一个有三米厚填土
的区域,经过地震之后,砂土层保持稳定。但在该区域以外砂土却广泛液化。在
海城地震(1975)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
地下水的埋深和上层排水关系 埋藏条件
砂土液化必然离不开水,地下水的埋深和上层排水条件直接影响砂层液化的 产生和发展,地下水是砂土饱和的必要条件。
例如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中,根据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公布的 汶川 8.0 级地震地表峰值加速度分布图。
第七章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祥解

液化等级与液化指数的对应关系
液化等级
轻微
中等
严重
液化指数Iie
0<Iie≤6
6< Iie ≤18
Iie>18
五.砂土地震液化的防护措施
抗液化措施选择原则
建筑类别
地基液化等级
轻微
中等
严重
甲类
特殊考虑
乙类
〔B〕或〔C〕
〔A〕或〔B+C〕
〔A〕
丙类
〔C〕或〔D〕
〔C〕或其它更高措施
〔A〕〔B+C〕
2.可液化砂土层的埋藏分布条件 砂层埋藏条件包括地下水和砂层埋深;其上的非液化粘性土层厚度这两类条件。地下水埋深愈浅,砂层埋藏浅,厚度大,非液化盖层愈薄,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则愈易液化。 具备上述的颗粒细、结构疏松、上覆非液化盖层薄和地下水埋深浅等条件,而又广泛分布的砂体,主要是滨海平原,近代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低阶地及漫滩及古河道1.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对区域稳定性要求最为严格的工程之一。有关部门规定,在地震烈度为7度及以地区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必须进行区域稳定性评价。水工建筑物应尽可能选择在相对稳定地段,避开不稳定地段,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经济合理。 如二滩水电站,三峡工程 2.核电站工程规划:确保核电站设施安全运行,防止核泄漏必须考虑的问题。 如苏南核电站 3.城市区域稳定性评价: 为城市规划建设服务,如深圳,宁波,西安等
专业知识(一)辅导:砂土液化的原因以及防护措施

饱⽔的疏松粉、细砂⼟在振动作⽤下突然破坏⽽呈现液态的现象。
砂⼟液化机制 饱和的疏松粉、细砂⼟体在振动作⽤下有颗粒移动和变密的趋势,对应⼒的承受由砂⼟⾻架转向⽔,由于粉、细砂⼟的渗透性不良,孔隙⽔压⼒急剧上升。
当达到总应⼒值时,有效正应⼒下降到0,颗粒悬浮在⽔中,砂⼟体即发⽣振动液化,完全丧失强度和承载能⼒。
砂⼟发⽣液化后,在超孔隙⽔压⼒作⽤下,孔隙⽔⾃下向上运动。
如果砂⼟层上部⽆渗透性更弱的盖层,地下⽔即⼤⾯积地漫溢于地表;如果砂⼟层上有渗透性更弱的粘性⼟覆盖,当超孔隙⽔压⼒超过盖层强度,则地下⽔携带砂粒冲破盖层或沿盖层已有裂缝喷出地表,即产⽣所谓的“喷⽔冒砂”现象。
地基砂⼟液化可导致建筑物⼤量沉陷或不均匀沉陷,甚⾄倾倒,造成极⼤危害。
地震、爆破、机械振动等均能引起砂⼟液化,其中尤以地震为⼴,危害。
砂⼟液化可能性的判别⽅法 砂⼟发⽣振动液化的基本条件在于饱和砂⼟的结构疏松和渗透性相对较低,以及振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长。
是否发⽣喷⽔冒砂还与盖层的渗透性、强度,砂层的厚度,以及砂层和潜⽔的埋藏深度有关。
因此,对砂⼟液化可能性的判别⼀般分两步进⾏。
⾸先根据砂层时代和当地地震烈度进⾏初判。
⼀般认为,对更新世及其以前的砂层和地震烈度低于Ⅶ度的地区,不考虑砂⼟液化问题。
然后,对已初步判别为可能发⽣液化的砂层再作进⼀步判定。
⽤以进⼀步判定砂⼟液化可能性的⽅法主要有3种:①场地地震剪应⼒τa与该饱和砂⼟层的液化抗剪强度τ(引起液化的最⼩剪应⼒)对⽐法。
当τa>τ时,砂⼟可能液化(其中ττ根据地震加速度求得,τ通过⼟动三轴试验求得)。
②标准贯⼊试验法(见岩⼟试验)。
原位标准贯⼊试验的击数可较好地反映砂⼟层的密度,再结合砂⼟层和地下⽔位的埋藏深度作某些必要的修正后,查表即可判定砂⼟液化的可能性。
③综合指标法。
通常⽤以综合判定液化可能性的指标有相对密度、平均粒径d50(即在粒度分析累计曲线上含量为50%相应的粒径),孔隙⽐、不均匀系数等。
部分消除液化的措施

部分消除液化的措施摘要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土壤液化,给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带来严重破坏。
液化是指土壤在震动作用下失去固结性,变为可流动的液态状态。
本文将介绍一些部分消除液化的措施,帮助减少液化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影响。
1.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一种有效的消除液化的措施。
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以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抗液化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1.1 砂土加固砂土是液化的主要问题土壤类型之一。
通过加固砂土的方法,可以增加其抗液化能力。
常用的砂土加固方法包括: - 振动加固:通过振动加固设备对砂土进行震动,增加土壤内部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其抗液化能力。
- 紧密加固:在砂土层中注入水泥浆或其他固结剂,使砂土颗粒间形成结合,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1.2 黏土加固黏土是另一种常见的液化问题土壤类型。
黏土在液化时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较大的破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黏土加固方法: - 注浆加固:通过在黏土中注入固结剂,加强土壤的结合力和黏聚力,提高抗液化能力。
- 喷射加固:将水泥浆或其他固结剂以高速喷射到黏土中,使其颗粒间形成结合,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2. 结构改善除了土壤改良,结构改善也是消除液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结构改善措施:2.1 基础加强建筑物的基础是抵抗液化作用的重要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基础加强方法:- 增加基础面积:扩大建筑物基础面积,增加地面承载能力,减少液化的影响。
-加固桩基:在建筑物周边或地基上设置桩基,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减少液化的影响。
2.2 结构加强建筑物的结构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加强,提高其抗震性和抗液化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结构加强方法: - 钢筋混凝土加固:在建筑物结构中加入钢筋混凝土构件,提高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 悬挂设备固定:对建筑物中的设备和管道进行固定,减少震动时的摆动,降低液化的影响。
3. 预防措施除了改良土壤和改善结构,预防措施也是消除液化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改 良 在加密或 消散孔 隙水压力 的 同时 , 用深基 使 ( 2 。这类措施适用 于高 层建筑 , 其是 当建 筑物建 造在 图 ) 尤 填筑地 , 或在 可液化松 砂层 上 , 且砂层 下伏 软黏土时。 置换 可 液 化 层 挖 掉 建 筑 物 下 所 有 可 液 化 层 , 时 建 造 同
改
改 良土 性
厂 ]
厂 改仕 ]/¨ 良 江
图 2 房 屋 地 基 抗 液化 措 施 的 四 种 类 型
4 结
语
防止砂土液化 的工 程 措施包 括 控 制渗流 条件 、 干 、 疏 挖 除或 人工加密改 良土性 。加密后 的砂土应达 到密 实状态 ( 相
3 2 2 房 屋 基 础 ..
筑 工 业 出 版 社 ,9 3 19 .
---—
—
2 43 .— . . —施
第 4期
土 木 工 程 的抗 液 化 处 理 是 各 种 各 样 的 , 类 土 木 工 程 具 各 有特有的处理 措施 。下面将简要介绍各种措施 。
3 2 1 土 堤 ..
这里所指 的土 堤包 括河 堤 、 公路 堤 , 铁路 堤 以及 填筑 地 等等。土堤材料 的特点并非完全 饱和 , 以它们 不会完 全液 所 化 。然而建 筑 在松 散 可 液 化松 砂 土基 是 非 常 容易 损 坏 的。 增加 松砂的抗液化 强度 可采 用表 l 表 2中列举 的方 法 。一 , 般情况 下 , 利用压 实方法增加砂 土 的密 度是 比较 可靠的 常用 方法 , 堆土法 、 降低 水位 法 以及建 造 地下 墙 的方 法是 不太 有 效 的。 对 于已建土堤 下伏 液化 层直 接增 加 砂土 的强 度 是相 当 困难 的, 以 , 以采 用增 加 土堤 坡 脚下 砂 土 强度 的 方法 。 所 可 除 上 述 方 法 外 , 面 三 个 方 法 对 加 固土 堤 是 有 效 的 见 图 1 下 。 辅助堤 ;.砾石置换 ;.板桩 和系杆 。 b c 经验表 明 , 在使 用 板桩 和 系杆 时 , 即使 地震 期 问周 围砂 土层结合液化 , 用系杆把两排 桩连起 来将会 大大 堤高 土堤 的 抗 滑稳定性 。 表 2 增 强 砂 土 措 施 方 法
定效果 ) 的液化地基 , 过加 强结 构的抗液 化能力 , 防结构 通 预
破坏 。 3 1 砂 土 改 良措 施 .
程 。此时 砂土的剪 切刚度趋 近于零 , 即抗剪强度趋近于零 。 液化 ~般 发 生 在 饱 和 砂 土 中 , 可 发 生 在 黏 粒 ( 径 < 也 粒 00 5 .0 mm) 量 ≤1 % ~2 % 的饱 和 少 黏 性 土 中 和 粗 粒 ( 含 5 0 粒 径 > m 含量 7 %的饱 和砂砾土 中 , 5 m) 0 它对水利 工程危 害极 大 。液化 的主要形 式有 砂沸 、 流滑或 “ 限度。 的往 返 流动 有 性变形等 。 砂沸 常出现在河 堤 内侧低 地 , 挡水建 筑 物下 游地 面 、 开 挖基坑坑底 、 钻孔 孔底 、 以及地 震后 的地 面 。它 主要 是 由于 砂土 巾孔隙水压力 超过 上覆 有效 压力 而引起 的喷水 冒砂现 象 。流滑常 出现在海岸 、 河岸 和土坝 的饱和松砂 边坡 中。它 主要 是由于饱和松砂在单程或往 返剪 切作用 下 , 有不 可逆 的 体积剪缩 , 引起孔 隙水 压 力不 断上 升和抗 剪 强度 降低 , 至 直 出 现 “ 限度 ” 流 动 性 滑 坡 。这 种 破 坏 可 以是 渐 进 性 的 和 无 的 大面积的 , 流滑后 的砂 面坡度 十分平缓 。“ 有限度 ” 的流 动性 变形 , 大都 出现在地霞 时中密和 中密 以上的饱 和砂土 中。它 是 由 于 在 地震 往 返 剪 切 过 程 中 , 剪 应 变 时 的 剪 缩 趋 势 和 大 小 剪应 变时的剪胀趋 势 的交替作 用 , 出现 的间歇 性液 化 和“ 有 限度 ” 流 动 性 变 形 , 称 为 往 返 活 动 性 ( yl b i ) 的 也 cc cmoit 。 i ly
. .
文 章 编 号 :0 7— 5 6 2 1 )4— 2 2~ 2 10 7 9 ( 0 2 0 04 0
砂 土 液 化 的防治 措 施
芦 迪’ 陈德 明
( .黑 龙 江 省 庆 达 水 利 水 电 有 限 责任 公 司 , 尔滨 1 0 8 2 1 哈 50 0;.黑 龙 江 大 学 , 尔 滨 10 8 ) 哈 50 0
填 土或 降低 地 下水 位 排渗 法及 其他
影 响饱 和砂土 液化 的 因素有 渗流 条件 、 粒组成 、 颗 松密
阻孔 的 展 / 止 压 发
.
地墙 下
程度 、 形成地质 年代 , 力状 况 等等 。在 评价 其液 化可 能性 受 时必 须加 以考虑 。对 于判 别水 平地 面下 饱 和砂 土 地震 时是 否会 发生 液化 的方 法 , 用得 较多 的是标准 贯入试 验。中 国的
3 砂 土液化 的 防治措 施
研究地震作用下砂土液化 的重要 目的是预 防砂土液化 ,
何防止工程砂土液化呢?下面做 以概述 。
减少 由它造成 的损 害。减轻 地震液 化造 成损 害 的措 施 可分
为两 类 :
2 砂 土 液化 的概念 与影 响 因素
1 砂土改 良措 施——通 过改 良砂 土的性质 , ) 加强 土的抗 砂 土液化 系指砂 土颗 粒组 成 的土体 在静 力或 动力 作用 液 化 能 力 , 极 预 防砂 土液 化 的生 产 和发 展 。 积 ( 包括渗流作用 ) , 下 由固体状态转化 为液体状态 的现象或过 2 结构改 良措施—— 对没有进行地基处 理 ( ) 或未 达到 预
饱和砂土砂化现象 是 排水条 件不 利 的情况 下松 散 的砂 土 骨 架 由于 振 动 作 用 造 成 松 驰 ; 间 应 力 逐 渐 转 给 孔 隙 水 , 粒 使孔隙水压力不断升高而带来 的后果 。因此 , 防止砂土 产 要
生液化 , 其根本途 径是 消除液 化产 生 的条件 , 重要 的措施 最 是 提高砂土的密度 , 改变砂 土的应力——应 变条件 和尽量消 除发展 的孑 隙水 压力 , L 预防砂土 液化 的主要措施有 : 冲法 、 振 排渗法 、 强夯法 , 爆炸振密法等等 。表 1列举 了砂 土改 良原理 和实际应用方法 。
为防止砂土液化对 房屋基础 的破坏 , 面介绍 的 4类措 下 施 是 比较 有 效 的 , 2 这 4类 措 施 的 基 本 原 理 图 。 图 是 砂 土加 固 改变 建筑 物 的砂 土性 质 , 用下列 方法 : 采 加 密法 , 化法及消散孔隙水 压力 法等 。这 类措施 适用 于 中低 硬 层 建 筑
/
32 结 构 改 良措 施 .
[ 收稿 日期 ]0 2— 2—1 21 0 8 [ 作者简介 ] 芦迪( 9 1一) 男, 18 , 黑龙江哈 尔滨人 , 助理 工程师 ; 陈德 明( 9 一) 男, 建福 州人 , 16 4 , 福 技师。
....— —
24 .— 2 . . . —
表 1 砂 土改 良 的原 理 和 方 法
原 理和 目的
土粒 改 良或 硬化
改 良砂 土 性质 加密 降低饱 和 度
土 层置 换
搅 拌处理 压实
可使 建造在它上面的建 筑物 和挡土 墙等 产生 “ 限度” 有 的下
沉 和倾 斜 。
提高 有效 应力 改 善应 力~应 消 散孔 隙水 压力 变 条件 抑制 剪切 变形 /
法 中的两种结合 起来 使 用。对原 有 建筑 物 的改 良是 比较 困 难的 , 一般采 用在建 筑物 的外 缘下 面 改造地 下 连续墙 , 或者 使 用排 渗法 , 降低地下水也 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f 充 土堤 J扩 a
f 砾石置换 b)
( c】板 桩 和 系杆
图 1 增 强 原 有 土 堤 的抗 液 化 措 施
在地震 区内河 流 附近 的冲积 地 区常常 发生 喷水 冒砂 现 象 , 是地 震液化的鉴别标志 , 16 这 在 9 4年 9月 1 6日日本 新泻 大地震 中, 位于该市 浓川故河道 上 的公 寓大楼处 于严 重液 化区 , 使其某些地域 在地震 8s 开始 液化 , 一个大 楼完 全 后 使 倾倒 , 造成该 工程 建 筑物彻 底报 废 。在 我 国邢 台 17 94年地 震 、9 8年 渤 海 地 震 、9 4年 通 海 地 震 及 17 16 17 96年 唐 山 地 震 , 都在 同一地点发生多次液 化。也就是说 , 连续发 生强烈地 在 震作 用下 , 喷水 冒砂现象会在 同一点 ( ) 孔 上重复发生 … 。如
中图分类号 :V 2 P 23
文献标 识码 : B
抗震设计 规范都以此作 为主要手段 , 并给 出了 以宏 观震害 资 料为依据的判别公 式 。这个 方法 已发展 到可 以同时 考虑 饱 和砂土上覆有效压力 、 地震 动剪应 力 ( 或地震 烈度 ) 地震 震 、 级( 或地震历时) 以及土 中粘 粒含量等 因素 的影 响。此外 尚 , 有静 力触探 、 往返三轴和往返单剪试 验等方法 。
对密度 I 0 ~9 % ) >7 % 0 。此外 , 如合理 采 用 围封 、 重 、 水 压 排 设备等 , 亦可起到减轻液化破坏 的效果 。
参 考文 献 :
[] 1 刘颖 , 谢君斐 , .砂土震动液化 [ .北 京: 等 M] 地震 出版社 ,94 18 .
[] 2 王钟琦 , 张荣祥 , 钟亮 . 建筑场地与地 基评价 [ . M] 北京 : 中国建
摘 要 : 砂土液化现象是造成水利工程 和土木建筑 工程倾斜 和倒塌 的一个重要原 因 文章 阐述 了砂 土液化 现象 的概
,
念, 影响形成 液化 的因素 , 出了防治砂土液化 的措施 。即砂土改 良措施和结构改 良措施 。以加强 结构 的抗 指 液化能力 , 预防结构破坏 。 关键词 : 地震 区; 土液化 ; 砂 防治 ; 土改 良; 砂 结构改 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