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说课稿 (2)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认识“潭、湖”等15个生字,会写“名、胜”等9个字。
会写“群山、树木”等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3.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的意思。
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说教学重点:1.认识“潭、湖”等15个生字,会写“名、胜”等9个字。
会写“群山、树木”等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的意思。
说教学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礼盒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时间:11月1日课时数:课时目标:1.认识“潭、湖”等15个生字,会写“名、胜、迹”等3个字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等词语的意思。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孩子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一处风光秀丽的地方去参观游览吧。
2.课件伴随音乐出示日月潭的。
3.师:你能猜猜这个风光秀丽的地方是哪吗(生:日月潭)出示课题,学生跟随老师书空课题5.齐读课题三遍,6.问:你知道“潭”是什么意思吗(水比较深的湖),生回忆在哪里见过“潭”字,分别用潭和湖组词。
二、初读课文1.听课文范读,教师课件出示倾听要求。
2.同桌合作读课文,右列的同学读1-2自然段,左列的同学读3-5自然段。
3.同桌互相评价读得怎么样。
4.开火车朗读课文,思考:日月潭在哪儿周围的环境怎么样(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上台指出台湾省和月潭的位置。
2.指名回答日月潭周围的环境,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3.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4.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的意思。
5.课件出示日月潭地图,指名回答日月潭周围有哪些名胜古迹(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齐读第2自然段,数教共有几句话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2.指名读第一句话,问:这句话写出了日月潭的什么(特点:深、水绿)3.指名读第二句话,指名上黑板在图中找出光华岛的位置,4.师:那现在你能说出来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5.指名回答问题。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说课稿第【1】篇〗【说教材分析】《日月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
本组教材的专题是:爱祖国、爱家乡。
《日月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主体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着无限好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鉴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知识积累,我在教学中采用课件展示大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文;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把识字与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把识字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与朗读感悟、观察图画有机结合,以读感悟、以读促悟、画图助悟、抓关键词领悟等学文形式,落实说学习目标,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根据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目标】1、会写“环、绕”等12个生字;运用熟字换偏旁、形声字特点等方法会认“环、绕、茂、晰、朦、胧、境”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清晰、朦胧、仙境、隐约”等词语,品味文中的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通过口语交际“家乡美”,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生字,仔细品味文中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2、难点:读中感悟,感受日月潭不同的秀丽风光。
【说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进行预习。
2、制作关于课文重点句段方面的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说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去旅游,师板书课题(日月潭)小朋友齐读课题。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说课稿第【1】篇〗【说学习目标】1、认识“环、绕、茂”等9个生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
2、通过多种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日月潭名字的来历,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进行口语交际,在交流中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一、图画导入质疑课题1、最近老师收集了一些,看了这些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欣赏,初步感知日月潭的美,激发学习的兴趣。
2、这么美的地方相信大家都很想去看看,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台湾,走进日月潭。
(师生共同板书课题)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自由质疑)二、自主学习生字,初步感知课文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文中生字,注上拼音,再把课文读一读,要把句子读通顺、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要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流利。
(注意不丢字、不加字)3、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学习要求会写的生字,组词。
并在小组内交流难记字的识记方法。
4、自学检测(看拼音写词语),同桌互改,纠错。
5、班内交流重点字或者易错的掌握方法。
(从各小组自学检测出错字中选出典型的易错字。
)6、检查巩固初读效果。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1、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写了日月潭的什么(组内交流,解决疑问,交流读书收获,知道文章写了日月潭名字的来历,日月潭的秀丽)2、划出文中写日月潭名字来历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试着用上“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口述画出日月潭平面图。
)3、出示日月潭风光鸟瞰,学生看图,结合黑板上平面图,尝试背诵日月潭名字来历的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3—4自然段。
小黑板出示学习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想一想:你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再与组员说一说?(1)、小组代表交流,随机选择学习内容。
生: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日月潭》说课稿

《日月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日月潭》。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日月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条理清晰,是一篇适合小学生阅读和学习的佳作。
文中通过清晨和中午两个不同时间的描写,展现了日月潭不同的景色特点,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
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乐于探索和发现。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于文中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和句子,需要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和帮助。
此外,二年级的学生对于祖国的地理和文化了解较少,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让他们对台湾有更深入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认识 15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观察、想象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 15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如“隐隐约约”“朦胧”等。
2、感受日月潭不同时间的美景,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五、说教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教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日月潭》说课稿(通用15篇)

《日月潭》说课稿(通用15篇)《日月潭》篇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日月潭》。
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首先,来说说教材。
《日月潭》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课描绘了中国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风光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我们按照作者脚步,去走进这篇课文。
首先文中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秀丽风光。
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文中还配有一幅日月潭风景的照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我将教学本课的教学主旨确定为:图文并茂悟情感,巧抓词句激想象。
本课教学时间是本课安排为第二课时,该课时目标如下:认知目标:1.巩固生字词,理解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积累课后的四字词语。
能力目标: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2.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风光秀丽。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在教法与学法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先来看看文本特点,这篇课文词语丰富,文字优美,语言清新,情感浓厚,词语教学也是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在充分了解课文与学生的特点后,围绕本课的三维目标,设计出了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图文悟情、理解想象、情感朗读等方法,这样,既能巩固学生语文知识点,又能拓展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点,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过程分析我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图文并茂悟情感,巧抓词句激想象”为主旨,设计出了本课的教学流程,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欣赏美景,感知文本1.欣赏美景,创设情境。
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稿:《日月潭》【2】

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稿:《日月潭》【2】五、环环相扣说流程根据我设置的教学目标,我将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我的教学(一)情境导入,初读课文精彩的导入会给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开课伊始,我创设情境,出示我国宝岛台湾以及日月潭风光的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到台湾的美丽,并对同学们说:“在我国宝岛台湾有许多风景如画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欣赏台湾风光秀丽的日月潭。
”我之所以这样导入新课,是因为我面对的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们,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
我希望通过情境和图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的接受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第一学段,学生要学习默读。
在导入新课后,我指导学生用默读的方法自读课文。
做到“三不”“三到”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眼到,心到,口到。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提出这样的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来帮忙,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我提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争取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二)趣味识字,熟读课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知道,识字教学在低年级学生课堂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先用多媒体展示本节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再出示带有拼音的生词,让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巩固字音。
在读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注意“筑”是翘舌音,“朦、胧、境”是后鼻音,“隐”是前鼻音。
“绕”是四声。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学生能正确的读准字词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识字方法,再在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由于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所以学生可以说出像“加一加,换一换”的识字方法,如:“名胜古迹”的“胜”就是“月亮”的“月”加“生活”的“生”组成的;“环绕”的“绕”就是“浇花”的“浇”,三点水换成了绞丝旁;“建筑”的“筑”就是就是“铅笔”的“笔”下面的“毛”换成了“巩固”的“巩”。
日月潭说课稿

日月潭说课稿一、前言所谓说课,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使其他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获取所需的信息。
本篇说课将以台湾著名旅游景点日月潭为例,介绍如何通过旅游景点的介绍来进行语言教学。
二、语言分析(一)日月潭的位置日月潭位于台湾南投县鱼池乡和水里乡交界处,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风景区之一。
作为一名语言类教师,我们可以通过介绍日月潭的位置来让学生掌握熟悉的详细地理位置词汇。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进行讲解:日月潭位于台湾南部的南投县鱼池乡和水里乡交界处,面积约为7.93平方公里,是一个淡水湖泊景区。
它位于台湾中央山脉的雪山山脉南麓,形成了一道湖和三段硬石山岭,被誉为“台湾心脏”的代表。
通过这段话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掌握到“台湾”、“南投县”、“鱼池乡”、“水里乡”、“面积”、“平方公里”、“淡水湖泊”、“中央山脉”、“雪山山脉”、“南麓”、“湖”、“硬石山岭”、“台湾心脏”等一系列地理位置相关的单词和短语。
(二)日月潭周边景点介绍日月潭周边风景优美,有许多值得推荐的景点。
我们可以通过对日月潭周边景点的介绍,引导学生练习对景点介绍的掌握和表达能力。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进行讲解:日月潭周边景点有很多,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位于山腰的九族文化村。
九族文化村由原本的山地部落文化博物馆整合而成,展示了台湾原住民九个部落的文化,被誉为“台湾的博物馆”。
另外,还有妙高台、桐花森林、文武庙等一个比一个精美迷人。
以上景点不仅有极高的品质,而且紧邻日月潭,方便游客前往参观。
通过这段话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掌握到“景点”、“山腰”、“九族文化村”、“部落”、“文化”、“博物馆”、“妙高台”、“桐花森林”、“文武庙”、“品质”、“紧邻”、“参观”等一系列与旅游相关的单词和短语。
(三)日月潭的文化特色日月潭不仅景色优美,还有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地方。
我们可以通过介绍日月潭的文化特色,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台湾的文化知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说课稿第【1】篇〗《日月潭》说课稿一、说教材《日月潭》是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课介绍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我国领土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浏览顺序来描写的: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
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
文中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景色的美,洋溢着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它不仅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学生情操的好教材。
二、说学情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比较好动,好问,爱模仿,富于想象,好奇心强,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
他们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经过了一年半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能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能够用比较通顺的语言回答老师的问题。
但是受年龄的限制,他们的知识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认知能力缺乏,认知形式比较模糊。
但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描写祖国风光的课文兴趣很强,这是我上课时需要注意的。
三、说教学目标为了顺利完成本课教学,我准备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解决字词的识写,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且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下面我重点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和新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了解课文大意,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3.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想象日月潭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将难点定为:品味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学法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有三个自然段,词语丰富,文字优美,语言清新。
在充分了解课文与学生的情况后,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出了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月潭》说课稿
二(2)何艳
一、教材分析
《日月潭》描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我们按照作者脚步,去走进这篇课文。
首先文中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秀丽风光。
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文中还配有一幅日月潭风景的照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我将本课的教学主旨确定为:图文并茂悟情感,巧抓词句激想象。
二、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3、积累文中好词佳句。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词句,想象、体会那里的秀丽风光。
2、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图文悟情、理解想象、情感朗读等方法,这样,既能巩固学生语文知识点,又能拓展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点,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欣赏美景,感知文本
1.欣赏美景,创设情境。
师: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欣赏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名字叫《日月潭》。
2.范读课文,初步感知日月潭景色的秀丽。
3.说说感受。
想一想,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日月潭给你的印象吗?引出“风光秀丽”。
(二)图文并茂,赏析文本
1.自由读文,勾画出描写日月潭风光秀丽的词语,学生汇报。
2.图文结合,赏析一、二自然段。
师:日月潭周围有哪些风光?(结合图片,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出示日月潭周围的名胜古迹图片。
)
用笔勾画出日月潭名字的来历。
(理解“湖水碧绿”,感悟“圆圆的、弯弯的”)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利用直观的图片,图文结合,帮助理学生理解积累词语,并采用填空的形式来巩固文中重要语句,从而有效地感知内容并为有感情朗读打下基础。
(三)巧抓词句,想象文本
自由读文。
师:日月潭景色真是秀丽呀,日月潭早上、中午和雨天三个不同时候的景色更加迷人,请孩子们自由地读一读三、四自然段,看一看,你喜欢哪个时候的风光?
学生自由汇报,追问为什么喜欢,分别抓住“隐隐约约、清晰、朦胧”三个词语,可借助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感悟。
指导悟情朗读3.4段。
读最后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理解“风光秀丽、中外游客”)
(四)抒发情感,拓展文本
1.配乐读文。
师:带着你对日月潭的赞美,再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2.欣赏完了日月潭秀丽的风光,你想说些什么?
3.情感升华,拓展文本。
师: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至今还没有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相信不久的将来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