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建筑屋顶形式归纳

合集下载

举出古建筑的几种屋顶形式

举出古建筑的几种屋顶形式

举出古建筑的几种屋顶形式古建筑的屋顶形式是其独特特征之一,它们反映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文化传统和建筑技术。

在中国古建筑中,有许多种不同的屋顶形式。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建筑屋顶形式。

1.歇山式屋顶:歇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古建筑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它采用两片坡面,呈山脊状,两端稍微弯曲。

这种屋顶形式通常被用于寺庙、宫殿和重要的文化遗产中,如故宫和泰山。

2.温州式屋顶:温州式屋顶是中国南方地区流行的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它的特点是四斜面,呈流线型,两端逐渐上升。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江浙一带的传统建筑,如园林、民居等。

3.悬山式屋顶:悬山式屋顶是中国古建筑中独特的屋顶形式之一,形似悬崖山峰。

它的特点是坡面曲线弯曲,形成多个起伏。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古代庙宇和皇家建筑中,如岳阳楼和佛教寺庙。

4.歇山脊式屋顶:歇山脊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古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它采用两片坡面,呈山脊状,两端稍微上翘。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中国北方的古建筑,如北京的天坛和北海。

5.伞盖式屋顶:伞盖式屋顶是中国古建筑中独特的屋顶形式之一、它呈圆锥形,像一个大伞盖。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古代建筑中的亭子、塔等,如灵鹫寺的宝塔和古代园林中的亭子。

6.桁架式屋顶:桁架式屋顶是西方古建筑中较为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它采用木质或金属的桁架结构,形成三角形。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教堂、大厦和博物馆等建筑中。

7.平顶式屋顶:平顶式屋顶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特点是平坦且简洁。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和现代住宅等。

总的来说,古建筑的屋顶形式是受到当地地理气候条件、文化传统和建筑技术的影响。

每种屋顶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美学特点和文化意义,反映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审美观念。

这些屋顶形式不仅是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遗产。

中国古代六种屋顶形式

中国古代六种屋顶形式

中国古代六种屋顶形式
1. 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

2. 歇山顶: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

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九脊顶。

3. 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

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

4. 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5. 攒尖顶: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

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

6. 卷棚顶: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

五种常见的古建筑屋顶样式

五种常见的古建筑屋顶样式

五种常见的古建筑屋顶样式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较为常见的屋顶样式有硬山、悬山、攒尖、歇山、庑殿五种。

每种屋顶又有单檐与重檐、起脊与卷棚的区别;个别建筑也有采用叠顶、盔顶、十字脊歇山顶及拱顶的;南方民居的硬山屋顶多采用高于屋面的封火山墙。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此五种较为常见的屋顶样式:庑殿顶又称四阿顶,有五脊四坡,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为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

重檐庑殿顶庄重雄伟,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等级,多用于皇宫或寺观的主殿,如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曲阜孔庙大成殿等。

单檐庑殿顶多用于礼仪盛典及宗教建筑的偏殿或门堂等处,以示庄严肃穆,如北京天坛中的祈年门、皇乾殿及斋宫、华严寺大熊宝殿等。

歇山顶又称九脊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

前后两坡为正坡,左右两坡为半坡,半坡以上的三角形区域为山花。

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多用于规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宫的保和殿、太和门、天安门、钟楼、鼓楼等。

一般的歇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宫中其他诸建筑,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众殿堂等都袭用歇山屋顶。

悬山顶又称挑山顶,有五脊二坡。

屋顶伸出山墙之外,并由下面伸出的桁(檁)承托。

因其桁(檁)挑出山墙之外,“挑山”之名由此而来。

悬山顶四面出檐,也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但在中国重要的古建筑中不被应用。

硬山顶有五脊二坡,屋顶与山墙齐平。

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营造法式》中并未有记载,只在明清以后出现在我国南北方住宅建筑中。

因其等级低,只能使用青板瓦,不能使用筒瓦、琉璃瓦,在皇家建筑及大型寺庙建筑中,没有硬山顶的存在,多用于附属建筑及民间建筑。

攒尖顶无正脊,只有垂脊,只应用于面积不大的楼、阁、楼、塔等,平面多为正多边形及圆形,顶部有宝顶。

根据脊数多少,分三角攒尖顶、四角攒尖顶、六角攒尖顶、八角攒尖顶……此外,还有圆角攒尖顶,也就是无垂脊。

攒尖顶多作为景点或景观建筑,如颐和园的郭如亭、丽江黑龙潭公园等。

在殿堂等较重要的建筑或等级较高的建筑中,极少使用攒尖顶,而故宫的中和殿、交泰殿和天坛内的祈年殿等却使用的是攒尖顶。

古代中国建筑屋顶样式

古代中国建筑屋顶样式

古代中国建筑屋顶样式嘿,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古代中国建筑那超有韵味的屋顶样式。

一、庑殿顶庑殿顶可是相当气派呢。

它是房屋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建筑形式之一。

这种屋顶前后左右四面都有坡面,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

庑殿顶就像一个威严的老者,庄重而大气。

它又分为单檐庑殿顶和重檐庉殿顶。

单檐庑殿顶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宫殿建筑中能看到,像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大殿,那可是唐代建筑的典范呢。

重檐庑殿顶就更牛啦,一般在最高等级的宫殿建筑上才会出现,比如说北京故宫的太和殿,那简直就是皇权的象征。

太和殿的庑殿顶规模宏大,建筑工艺精湛,站在它面前,你就能感受到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二、歇山顶歇山顶也很有特色哦。

它的上半部是悬山顶或者硬山顶的样式,下半部则像是庑殿顶。

歇山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所以也被叫做九脊顶。

歇山顶分为单檐歇山顶、重檐歇山顶、四面歇山顶、卷棚歇山顶等式样。

单檐歇山顶在一般的庙宇、宫殿的配殿等建筑上比较常见。

重檐歇山顶呢,就比单檐歇山顶更豪华一些,故宫的保和殿就是重檐歇山顶。

四面歇山顶就更厉害了,它可以让建筑从各个方向看起来都很美观。

卷棚歇山顶则比较柔和,它的屋脊不是那种直直的,而是弯曲的,看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三、悬山顶悬山顶可有趣了。

它的屋面有前后两坡,而且坡面悬挑出山墙以外。

这就像是房子戴了个小帽子,伸出去的部分还能保护山墙免受风雨侵蚀呢。

悬山顶又分为大屋脊悬山和卷棚悬山两种。

大屋脊悬山的前后面相交处有一条正脊,而卷棚悬山屋面无正脊,前后两坡面在脊部形成过陇脊。

悬山顶在民间建筑中使用得比较广泛,因为它既实用又美观。

四、硬山顶硬山顶的特点就是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且把檩木梁架全部封砌于山墙内。

这种屋顶看起来比较简洁、硬朗。

硬山顶在北方民居中特别常见,因为北方的天气比较干燥,这种屋顶形式有利于防风沙和保暖。

五、攒尖顶攒尖顶就像一个尖顶的帽子扣在建筑上。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代表性较高的有以下几种:
1. 歇山式屋顶:又称庑殿式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

它以两段斜坡相交,中间有一段平缓的曲线,形似山阜。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佛教寺庙和宫殿建筑,具有宏伟、庄重的特点。

2. 抬梁式屋顶:又称挑檐式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屋顶形式。

它以屋檐向外挑出,形成悬空梁,使屋面具有一定的悬浮感。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宅邸和民居建筑,具有轻盈、雅致的特点。

3. 翘角式屋顶: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屋顶形式。

它以横梁和垂直的支撑柱构成,形状呈现出曲线状角度。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古代桥梁和门楼建筑,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

4. 垂花门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屋顶形式。

它以四角尖顶为基础,四面的屋面上方都有垂下的花边装饰。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庭院和门洞建筑,具有华丽、富丽的特点。

以上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的一些代表性例子,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丰富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屋顶

中国传统屋顶

简介
简介
中国古代屋顶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主要是坡顶,也有平顶的。坡顶有一坡顶,两坡顶,四坡顶几种。两坡顶 根据屋顶与山墙的关系分为硬山和悬山两种,四坡顶一般有四坡五脊的庑殿顶和四坡九脊的歇山顶。在处理大脊 上还有清水脊和卷棚脊等形式。此外还有攒尖顶(分三角攒尖,四角攒尖,六角攒尖,八角攒尖,圆攒尖等)、 盔顶、盝顶、十字脊顶。屋顶的形式与其等级有关。
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 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其上半部分为悬山顶或硬山顶的样式,而下半 部分则为庑殿顶的样式。歇山顶结合了直线和斜线,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
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山花。山面有博风板,山花和博风之间有段距离,可形成阴影。 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山花还要从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这种做法叫收山。
庑殿顶
庑殿顶
庑殿顶,即庑殿式屋顶,宋朝称“庑殿”或“四阿顶”,清朝称“庑殿”或“五脊殿”,日语称寄栋造(假 名:よせむねづくり)是中国、日本、朝鲜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在中国是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高于 歇山式。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唐朝时和日本也见于佛寺建筑。
庑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一说戗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由 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
要之屋顶形式,由高至低分: ·庑殿:四坡屋顶,多用于殿堂式建筑。 ·歇山:由上半部硬山或悬山,下半部庑殿所组成,基本上只准官署使用。 ·悬山(挑山):屋顶两侧突出于山墙。 ·硬山:屋顶两侧不突出于山墙。 ·攒尖:包括圆攒尖,四角攒间,三角攒尖及八角攒尖等 中国传统屋顶·卷棚:没有中脊之屋顶 次要之屋顶形式:

中国传统屋顶样式

中国传统屋顶样式

中国传统屋顶样式中国传统屋顶有以下七种,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

1,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

重檐庑殿顶2,歇山顶(注:重檐三滴水:即三重檐歇山顶)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

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九脊顶。

十字歇山顶歇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

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

重檐悬山顶悬山顶4,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硬山顶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

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

攒尖顶6,卷棚顶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

卷棚顶硬山卷棚顶7,平顶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

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

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00 m2,高26.92 m,连同台基通高35.05 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

其上为重檐庑殿顶,檐角安放10个走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

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

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

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

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 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

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角(音录)端、仙鹤和香亭。

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角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

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

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

古建筑最常见的六种屋顶形式

古建筑最常见的六种屋顶形式

古建筑最常见的六种屋顶形式古建筑的屋顶,真的是一门大学问!要说它们的形态那可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魅力。

你想,咱们走在大街小巷,总能看到那些古色古香的屋顶吧,瞧着它们那种独特的线条和层次感,真让人眼前一亮。

你说,它们怎么就这么有韵味呢?其实啊,这背后可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今天,咱就来聊聊古建筑最常见的六种屋顶形式,看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色。

说到古建筑,最常见的屋顶形态,肯定得算“歇山顶”。

这种屋顶最常见的地方就是它那种四面都有屋檐的造型。

歇山顶呀,像极了一个翻过来的“宝盖头”,给人一种稳稳当当的感觉。

你看那四个屋檐齐齐展开,就像是张开了的翅膀,给人一种无比安心的感觉。

这种屋顶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应对复杂的气候条件,能防风挡雨。

要说歇山顶的屋顶线条,看着就有种“下雨不怕淋,烈日不怕晒”的气势。

而且这屋顶的设计还常常跟寺庙、宫殿这些地方搭配,显得既庄重又大气,没错,这就是那种“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

再来说说“悬山顶”。

这个名字一听就挺有意思的吧,悬山顶的屋檐看上去好像悬在半空中一样。

说实话,最开始看这种屋顶的时候,我也忍不住想:“哎,这屋顶怎么跟悬崖上的石屋似的?”它的两侧屋檐特别低,则高高竖起,给人一种很不平衡的感觉。

可是,别看它的造型奇怪,别有一番韵味。

这种屋顶的设计其实跟建筑的稳定性和美学有关系,它让整座建筑看起来既有流动感,又显得特别稳固。

你要是看惯了那些传统的屋顶造型,突然看到这种悬山顶,绝对会忍不住觉得有点别致,甚至是挺有意思的。

就好像是当你走在一个古老的小巷子里,忽然看到一栋屋子顶上有两根奇特的屋檐,一下子就被吸引过去了。

说到古建筑的屋顶,谁能忘了“硬山顶”呢?硬山顶这类屋顶就是我们常说的“屋顶尖尖”的那种。

它的两边屋脊延伸到最顶端,形成一个像山峰一样的尖角。

它常常给人一种刚硬、凌厉的印象,仿佛随时都准备挺身而出。

硬山顶的屋顶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一种锐利感,实际上也有它自己的一套实用逻辑。

这种屋顶结构可以更好地把雨水引导到屋檐外,避免积水对建筑造成损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檐歇山式----天安门
单檐歇山式-----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单檐歇山式-----清永陵启运门
这个小牌坊也是歇山的~
这三重檐歇山的家伙, 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
三、悬山式

悬山式与硬山式基本相同,只是悬山式的屋顶不像硬山式一样与山墙齐 平,而是伸出山墙之外。这部分伸出山墙之外的屋顶是由下面伸出的檩承托 的。从外观上看,这是悬山式与硬山式 最大的不同。
垂 花 门
四、硬山式
• 宋《营造法式》中没有记载,宋代建筑遗物中也未见, 基本可以推想出现在宋代以后。明清时期硬山式广泛应用。 硬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 山墙齐平,没有伸出部分,简单朴素,同时等级最低,在 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寺庙建筑中,几乎没有这种屋顶。
五、卷棚式

以上所有的屋顶去掉正脊,呈弧形的屋顶就是卷棚式 了。若某个正脊卷棚式顶加上正脊就变成了歇山顶那么这 个卷棚式就叫卷棚式歇山顶。同理可以得出卷棚式硬山顶、 卷棚式悬山顶等等。
北京颐和园内的一处建筑:卷棚式歇山
北京颐和园内的一处建筑:卷棚式歇山顶
六、攒尖顶

没有正脊,所有的垂脊汇聚在顶部一点,这样的顶叫 做攒尖顶。有几条垂脊就叫做几角攒尖顶。此外还有圆形 的攒尖顶,也就是空间、地形等因素影响,往 往没有条件建一个完整的建筑。比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 在古典园林中某一个拐角处有四分之一个亭子,在高墙下 有半个间厢房等等。建筑空间受到限制就导致了屋顶的另 一种派生方法“解剖”。 单坡式屋顶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就像一个硬山或者悬 山式屋顶沿着脊背剖成了两半。这种屋顶多用在不太重要 或是付属性的建筑上。 但是也有例外,山西混原的悬空寺依恒山峭壁而建多 数建筑从峭壁中伸出,只露半个屋顶,从外表上看就是根 本就是被解剖的屋顶,而且剖面依悬崖表面而变,整个寺 院与恒山的峭壁融为一体。个人为这才是中国古建筑的精 髓。
西安钟楼---四角攒尖顶
云南丽江黑龙潭公园得月楼---三重檐四角攒尖顶
重檐四角亭——颐和园知春亭
六角亭——颐和园佛香阁小西天
重檐八角亭——颐和园画中游
北京天坛皇穹宇----圆形攒尖顶
北京天坛祈年殿----三重圆形攒尖顶
七、特殊屋顶 • 1、十字脊顶 北京紫禁城的角楼是十字脊顶的代表建筑。十分特别,由 两个歇山顶呈十字交叉而成。
单檐庑殿式----天津独乐寺山门
二、歇山式

歇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歇山式屋顶的正 脊比两端山墙之间的距离要短,因而歇山式屋顶是在上不得正脊和两 条垂脊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垂直区域(山花)。在山花之下是梯形的 屋面将正脊两端的屋顶覆盖。 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 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 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九脊顶。一般佛教寺院中的大雄宝 殿的顶就是重檐歇山顶。
紫禁城角楼:
临汾东岳庙元代戏台也是十字脊顶
• 2、盔顶 是攒尖顶的一种变形,顾名思义形似古代 战士的头盔。盔顶的顶和脊的上面大部分 为突出的弧形,下面一小部分相反的向外 翘起,就像头盔的下沿。
岳阳楼
• 3、盝顶 这种形式的屋顶是在屋顶上有四条与屋檐 平行的脊,四条屋脊构成一个长方形或正 方形的平顶,其四个角有垂脊向下斜伸, 共形成四块坡檐。这种形式的顶级少见,
中国古典建筑屋顶形式归纳
江阴华姿 吕铁平
一、庑殿式顶


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屋顶前 后左右都是一个斜坡非常特别,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 有弧度,宋时称四阿顶。 以重檐庑殿顶级别最高,如北京的太和殿。 重檐庑殿式----故宫太和殿
故宫太和殿
山西大同华严寺
盝顶---台湾国父纪念馆
4、万字顶
• 有一些建筑的平面和屋顶采用“卍”字形,取其万事如意、 万寿无疆之意,非常吉利。圆明园的“万方安和”就是采 用万字顶。由于圆明园已经被八国联军给少了只能找来模 型和绘画中的“万方安和”给大家示意。 北京圆明园“万方安和”
北京圆明园“万方安和
5、扇面顶

和万字顶一样扇面顶是一种非常别致的屋顶形式。顾 名思义,它是像扇面形状的屋顶形式。前后檐呈弧形,一 般前短后长,两山墙的 墙线向内延伸可交与一点,即扇 形的圆心。扇面顶的两端可以做成歇山、悬山、也可以做 卷棚形式。这种顶一般用于小型建筑,使建筑更加小巧可 人。

6、派生顶
• 其实上面说的特殊顶也都是由基本顶派生过来的,但 是因为罕见,把他们单独归为一类,下面说说的都是常见 的派生顶。 中国古建筑顶的形式派生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整合和 解剖。常见的“重檐”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屋檐的叠加。 一般来说,重檐大多是指一层建筑有两层或更多层屋檐。 但有时一座多层建筑若每一层都有屋檐,总数相加大于等 于二,人们也称作重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