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三课绿洲优质PPT课件
绿洲-1

第三课、绿洲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绿洲》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课。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并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
主要是利用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表现技法,结合体现环保意识的招贴画艺术构思对应展开教学活动,把教学与环保主题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向中外不同类型的优秀艺术作品的学习与借鉴,学生应当学习掌握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一些基本方法,初步认识并体验新奇视觉形象产生的特殊艺术效果,积极拓展个体的异构思维及其艺术视野。
教学中有意图地结合环保主题,可以引发学生对人类生存环境与发展的积极关注及思考。
(2)教材理解:本课预计用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现在我主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欣赏、评述、比较,通过此活动首先让学生找出超现实主义绘画与现实主义绘画的共异性,然后得出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的基本艺术特征,最后初步尝试用超现实主义绘画(时空重组)的表现手法来重新拼贴一幅环保主题作品。
(3)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欣赏作品,初步感受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给人们带来的新奇视觉效果。
2、通过对比作品(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总结出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的基本艺术特征,并初步尝试运用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表现技法(时空重组)来拼贴一幅作品。
②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欣赏作品,共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学生在参与赏析作品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表现的方法与技能。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更加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欲望。
(4)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我认为初中美术的教学应该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及审美观念。
我中学的学生对美术的理解较肤浅,对超现实主义绘画缺乏了解,理解起来有一点难度。
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绿洲ppt课件3

保护生态、保卫家园刻不容缓!
地球、绿洲、家园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赫尔穆特-朗格尔(德国著名设计师)
名 作 赏 析
绿洲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马格利特
名 作 赏 析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名 作 赏 析
艾伦-弗莱彻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美 丽 家 园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美 丽
全 球 十家 大 环 境 问 题 :
园 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酸雨、物种灭绝、森林锐减土壤沙 化、水源短缺水污染、海洋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固体废物 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环境污染的受害者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沈杉
学 生 作 品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新湘美版七年级下册初一美术全册课件

《延安鲁艺校景》 版画 古元
《马棚》 水粉画 袁运甫
观测法
线条 角度 位置 形体的大小比例
《山村景色》 高加 明
农民画
《戈射收获图 》画像砖 汉 《车辆出行图》墓室壁
画汉
上方为远 下方为近
作画步骤
选择一幅风景画或照片 用铅笔观测透视线条的角度和方向 先从主体入手进行细节刻画 调整画面布局 涂色
瀑布风景区
贵州黄果树瀑布 陕西壶口瀑布 庐山瀑布 长白山天池瀑布 阳明山瀑布 莫干山剑池瀑布
天山天池 西湖 太湖 广东星湖
湖泊风景区
泉水风景区
我国泉水众多,以泉水为主要游览内 容骊的山著华清名池风景休疗养区有以下几处。
从化温泉 云南安宁温泉 鞍山汤岗子温泉 内蒙阿尔山温泉
其实水本来是美好的,因为人类的私欲,它 不再美好了,我们叫它洪水—猛兽,为了满 足人类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大肆排放工业废 水,孟子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鱼还 乐吗?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十大水污染事件再 做定论吧!
线的构成
面、体块的构成
组合灯具
运用仿生态构成原理制作的灯具 设计灵感均来源于海洋中的浮游生物
以白衬黑
黑白互衬
以黑衬白
黑白处理方法:
以自然物体固有色的深浅变化为依据 以光线变化为依据
木版画
质感:指触觉或视觉对不同物质的特质的感觉。
活动一:观看感受
请大家同学观看以下不同物体,说说图片中物体是什么 质感,给你什么感受。
质感 轻巧、柔软 感受 飘逸、柔美
质感: 坚硬、粗糙 感受: 顽强、坚毅
新湘美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美术 全册教学课件
画家乡的风景
绿 洲1

绿洲(第1课时)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3课教材分析:本课是以学习“造型·表现”为主,结合“欣赏·评述”为辅的综合课。
主要是让学生接触超现实主义绘画,感觉超现实主义新奇的视觉形象与效果,结合体现环保意识的招贴画的艺术构思对应分析,学习掌握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一些技巧展开教学活动,把教学与环保主题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教材中的作品资料,以及其他图片的赏析、学习与借鉴,学生能掌握一些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基本方法,初步体验超现实主义绘画表现的特殊艺术效果,积极培养学生超现实主义观念的思维,拓展“奇思妙想”的艺术空间及其表现方法。
教学中有意地结合环保主题,可以引发学生对社会生活、生存环境的积极关注与思考。
教学思路:本课的教学可从讨论“绿洲”,展示“绿洲”,赏析《绿洲》入手,引发学生对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兴趣,通过图片范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超现实主义,激发学生的思维进入超现实主义艺术创新表现,结合“学习活动一”,进行创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尝试。
第二课时教学中,主要是研究探讨图片资料中一些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技巧以及在环保主题中的运用。
可以通过教材中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和各类艺术创作设计的好例子,去体验其中的方法和作用,通过学习与借鉴,鼓励学生发表“奇思妙想‘,正确地认识理解和选用表现手法。
第三课时是以“绿”为命题的创作活动,让学生在同一条件限定下,关注讨论主题,注重选择、消化和运用所学的方法技巧,表现自己的构思。
结合“绿”这一环保主题,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对比讨论、交流,重点关注是否运用了某种技巧,营造的形象是否新奇,强化表达艺术构思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切入与引发读“绿洲”,观“绿洲”,思“绿洲”。
1.师提问:你心目中的绿洲是什么样的?你会画成什么样?2.教师展示几幅“绿洲”(东山魁夷的作品《湖》和中国山水画家的作品),思考能不能用别的新奇的表现方法?(二)欣赏与思考1.展示教材中作品《绿洲》,学生自读教材中的“引言”,并思考画家马格里特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
绿洲

(3)在创作中注意的问题
(四)创作体验,巩固训练
(1)请同学们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尝试运用以上表现手法设计出新奇的形象,表达你对人类生存与环境的思考
(2)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并进行分工、合作。
(五)开展作业展评,提高语言表达,注重成功体验。
+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独特情感?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本课涉及的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有:时空重组、异形同构、比例逆反……,这么多知识点容易使学生抓不住要点,所以我的设计以时空重组为重点教学,再拓展到其它方法,并以环境问题为主题,可以引发学生对社会生活、生存环境的积极关注与思考,并引导学生用超现实的组合方式创造出不一般的艺术作品来传达自己的思想。
四、教学方法
2、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对比欣赏
课件展示:摄影图片《绿洲》图片:/i?ct=503316480&a=%C2%CC%D6%DE%CD%BC%C6%AC&in=11613&cl=2&lm=-1&st=&pn=16&rn=1&di=5701425570&ln=2000&fr=ala0&fm=ala0&fmq=1330994617437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6&-1&di5701425570&objURLhttp%3A%2F%%2F2008-09-19%2F2008919121924490_2.jpg&fromURLhttp%3A%2F%%2Fshow%2F1%2F47%2F36a131ea83e9fc67.html&W1024&H768&T7402&S176&TPjpg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全册优质课件

质感
轻巧、柔软 坚硬、粗糙 光泽、柔软、细 腻 柔软、蓬松 透明、高光反光强烈 光滑、不透明、能反光
感受
飘逸、柔美
顽强、坚毅 华丽、典雅 温暖、舒适 晶莹、纯净 冰冷、现代
石头
丝绸 毛皮 玻璃 不锈钢
小知识
• 肌理:指材料表面的纹理、构造组织给人的触觉质 感和视觉质感。 肌理有天然和人工之分,有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之 分。 • 质感:视觉肌理一般被称为质感。
2.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 3.画家所表达的情感 主题是什么? 4.是怎样表现这一主 题的?
《任弼时》 油画
邵增虎
自主学习活动二:
分组讨论: 你如何分析、 欣赏、领悟这 幅作品? (提示:是什 么→像什么→ 什么质感→什 么主题→如何 表现等)
《根》油画 瞿亚申 贺大 田
如此强调质感的表现,目的是什么?
重点总结
通过对物体质感的真实描绘, 更好地突出作品的情感主题,增强 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质感→主题
如何表现质感
动手实践 拓印至少两个不同质感
用素描表现质感
用色彩表现质感
自主学习活动三:
围绕《冠军的诞生》这一主 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要求:从绘画内容、绘画工具、材 料、具体细节怎么表现等方面来讲。
鲁 迅 先 生 ( 木 刻 ) 赵 延 年
以斜刀为主
以角刀为主
格文 马学 尔作 克品 斯插 (图 德( 国木 )刻 )
◆ 体会板画的刀味
刀的用法:
这幅黑白画可 以使用哪些刻刀来 刻刀可 以 切、挖、推、 刮……使画面 呈 现出丰富的视 觉效果。
静物 黑白画 冷冰川
表现?又是如何使
用的呢?
把握刻刀使用特点要领
新湘美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美术全册课件

3、上油墨
4、上纸,压实
5、完成
这节课你学到了…… 懂得了…… 印象最深的是…… 对你启发最大的是……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绘画中质感的表 现,能够理解并形象地描绘物体表面质感给予 的触觉感受和视觉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利用质感表现来 表达美术作品主题,尝试进行主题创作。使学 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优秀作品 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提高学习兴趣, 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习惯 ,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生活、讴歌生活。
这节课你学到了…… 懂得了…… 印象最深的是…… 对你启发最大的是……
新湘美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美术 全册教学课件
第1课 画家乡的风景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解风景画的基本透视现象。 2、了解透视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透视的规律,并 能运用于 自己的绘画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观察分析风景图片并联系实际生活,感受在绘画 作品中表 现出的空间感。 2、扩大参与性,在表现中实现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形成初步 的表现与运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理解风景画中特定的情 感表现力。强化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
这节课你学到了…… 懂得了…… 印象最深的是…… 对你启发最大的是……
学习目标
1.借鉴传统花卉纹样的造 型装饰特点,学会运用变形 与装饰手法设计与制作花 卉纹样的基本方法,并运用 到生活用品中进行装饰。
千 姿 百 态 的 花
你 知 道 这 类 作 品 在 艺 术 范 畴 中 称 之 为 什 么
近大远小 近高远低 近宽远窄
• 心点:在人眼睛正前方的画面上,处于视平线上, 是平行透视的消失点。
绿洲

时空重组
时空重组是打破物体之间原有的空间位置及 组合规律,把不同的时空、种类的形体或 其局部重新组合起来,改变对象之间的自 然状态,描绘出新奇的动,都感觉到了特 异的乐趣,这些特异其实就是我们进行宣 传创作的源泉。由此可见,同学们的想象 是很丰富的,只有敢想,思维也就没有至 尽,艺术同样也没有至尽。
• 运用所学的方法,以剪贴或绘画的 形式,创作设计一幅以“绿”为环 保主题的招贴画作品。
提问:对比欣赏以上两张图片,你觉得有什么不同?哪 一个更新奇?
同样是表现“绿洲”的主题,但油画《绿洲》却给人一种新奇的感 受,表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绿洲”。画家通过巧妙的构思,利用 独特的象征、借用和幽黙的表现手法,简练集中地突出 “绿”是 “生命”这一主题,意义深远,极具艺术感染力。
• 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 画家马格里特是怎样 表现绿洲这一主题的? 提问①:这幅作品你 都看到了些什么? 提问②:是怎样的不 同寻常? • 提问③:你认为这幅 作品表达了画家什么 样的真实情感?
袁秀娟 滨海一中
对环境问题的共同探讨,了解招贴画的 魅力:
招贴画又称宣传画或广告画,要求运用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较短时间和一定的空间距离内产生清晰的视觉信息, 准确传达特定主题。
功能:迅速传达。
特点:立意新颖、主题鲜明、构图简练、色彩明快。 要素:图形、文字、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重自然,珍惜自然, 保护自然,创造一个和 谐、优美、健康的生存 空间
东山魁夷作品
能不能用其他 表现方法?
绿洲
马格里特
(比利时)
时空重组
流民图
敌占区
现实主义与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 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 及艺术界中。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 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 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 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 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 事实的真面目。
第3课 绿 洲
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选择、消化和运用所学营 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基本方法进行艺术表现。
2、愿意积极尝试与借鉴新奇、适当的 艺术表现形式及手法,有意图地表现环境 保护的主题,传递环保意识。
3、尝试利用教学内容进行参与环保的 探讨与宣传工作。
(视频)
•你心目中的绿洲是什 么样的?
•你会画成什么样?
• 常用招贴画表现方法
时空重组、变换材质 异形同构、比例逆反 自由悬浮、模糊物象
最后的呼唤 屋顶上的猫
三个难以琢磨的人 永恒的记忆
自由悬浮
变换材质
模
比
糊
例
物
逆
象
反
创作方法, 以“环保”为主题,尝试把不 同的形象组合成新的视觉图形, 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 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