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常见病
马的常见外科病DOC

第六节马的常见外科病一、败血症是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易在马匹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发生。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疹,关节肿痛和肝脾肿大等,严重时可出现急性器官功能障碍。
(一)病因由于病患马匹的基础疾病不同,传入途径以及机体抵抗力不同等因素的影响,有致病性或条件致病性的各种细菌均可成为败血症的病原体。
致病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机体,也可由其所潜伏的病灶中释放出来,经淋巴管或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
细菌进入马匹机体后能否形成感染状态及侵入血循后能否发展成为败血症,与侵入细菌数量的多少和(或)其毒力大小、机体的防御功能与免疫应答强弱等诸多因素均有密切关系。
(二)诊断要点1. 出血:因毒素作用,引起血管渗出性出血,皮肤浆膜、粘膜可见多发性出血点,皮下结蹄组织可见浆液性出血浸润,浆膜腔内有不同程度积液,并混有丝状、片状纤维素。
2. 黄疸:因溶血、肝功能降低,胆红素增多,使浆膜、粘膜、皮下黄疸。
3. 脾急性肿大(败血脾):肿大的脾,表面青紫褐色,被莫紧张。
质软易碎,切面隆起,紫红色,固有结构模糊,脾组织易刮脱,如粥样。
镜检时,显著充血、出血(脾窦),噬中性细胞浸润,脾髓破坏,网状内皮增生,脾组织内见细菌团块。
肉眼不肿大的脾:脾组织变性、坏死,浆液和白细胞渗出,充血不明显(如猪瘟、巴氏杆菌病)4. 淋巴结呈急性炎症:多为急性浆液性或出血性炎变化。
淋巴结肿大、出血、水肿,中性白细胞浸润,淋巴窦壁细胞增生,有时可见局部坏死中细菌团块。
5. 实质性器官(心、肝、肾)变性、或坏死,有时见局灶性炎症。
6. 肺呈淤血、水肿。
7. 中枢神经系统:肉眼常无变化,组织学检查,水肿,有时见局部充血、出血、白细胞浸润。
(三)防治患病马匹厩舍应加强消毒隔离措施,以防耐药的金葡菌,绿脓杆菌及真菌等蔓延,以保护抵抗力低下的患病马匹免受感染。
马的常见寄生虫病马伊氏锥虫病

最终多发展为后躯的轻 度瘫痪或麻痹而死亡。
有的病马耐过急性过程 之后,转为慢性病程。病 马虽然食欲尚存,但日渐 消瘦;定期地出现体温升高, 胃肠卡他性炎症。躯干和 四肢的皮肤上出现溃疡。
诊断一般需根据具体情 况,采用一种以上的方法, 进行综合性诊断。
1.症状观察 症状可以作为 怀疑的根据
2.鲜血直接检查 从耳静脉 采血滴 (体温升高时), 放在洁净的玻片上,姬姆萨 染液染色后,锥虫的细胞 质呈天蓝色,细胞核和动 基体呈暗红色,鞭毛和波 动膜呈棕黄色。红细胞呈 浅棕黄色。
伊氏锥虫主要寄生在血 浆中 (包括淋巴液),并随 着血液进入各种组织脏器 (肝、脾、淋巴结、骨髓 等),疾病后期还能侵入脑 脊髓液中,锥虫在宿主体 内进行分裂繁殖,靠渗透 作用直接吸取营养。
模式图 2.超微结构半示意图
虻
3 厩螫蝇
图3-82 伊氏锥虫 3.传播媒介
23 4 5
3 伊氏锥虫分裂过程 裂形态 体分裂为二,新鞭毛 始分裂,新鞭毛增加长度 双鞭毛型
图3-84 伊氏锥虫的传播过程
伊氏锥虫病的发病季节 与媒介昆虫的出现有密切 关系。媒介昆虫约于每年 5月开始出现,6、7月则 大批出现,以后随着天气 变冷而逐渐灭迹。故本病 的发生一般多从7月开始, 到9、10月达最高峰,此 后逐渐停息。
传播媒介主要是虻和厩 蝇。伊氏锥虫在其体内并 不进行发育。它们起机械 传播作用。此外,兽医人 员如不注意注射器械的消 毒,也可机械地传播本病。 实验证明伊氏锥虫能经胎 盘感染胎儿。
鞭毛横切面
原空
生泡
鞭毛
质
2 薄膜纤
游离
胞质网
鞭毛 细 波动膜 胞
核 运动核 伊氏锥虫
前线粒 细胞核 波动膜 高尔基 贮存器 毛基体
马的疾病防治

马的疾病防治马是人类的忠实伙伴和重要的交通工具,然而,它们也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在马医学领域,预防和治疗疾病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马的疾病,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马的消化系统疾病1. 肠梗阻肠梗阻是一种严重的马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等。
如发现马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就诊。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药物调整肠道功能,或进行手术切除梗阻部分。
2. 马腹泻马腹泻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为频繁排便、粪便水样化等。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马圈卫生,合理饲养,避免饲料变质和细菌感染。
治疗方法包括补充电解质、抗菌药物等。
二、马的呼吸系统疾病1. 马的哮喘马的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喘鸣等。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马圈通风良好,避免尘埃和过敏原对马的刺激。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炎药物和支气管扩张剂。
2. 马的鼻出血马的鼻出血可能是因为血管破裂导致的,也可能是外伤引起的。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马受到外伤,定期检查马的鼻腔和鼻孔有无异常。
治疗方法包括止血药物和局部处理。
三、马的皮肤疾病1. 马皮肤炎症马的皮肤炎症常见症状为瘙痒、红肿、脱毛等。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马圈清洁,避免过度饲料和环境刺激。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外用药物、抗过敏药物等。
2. 马马蹄病马马蹄病是指马蹄外壳和软组织发生的疾病,常见症状为蹄跟疼痛、跛行等。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修剪蹄部,保持蹄部清洁干燥。
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处理、使用抗菌药物等。
四、马的神经系统疾病1. 马的脑膜炎马的脑膜炎是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为发热、颈项强直、头部疼痛等。
预防措施包括进行疫苗接种,保持马圈清洁卫生。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和抗炎药物。
2. 马的癫痫马的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为突然发作的肌肉痉挛、抽搐等。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饲养,避免马受到外伤和高强度的运动。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癫痫药物。
综上所述,预防和治疗马的疾病是维护马的健康和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马匹常见的皮肤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马匹常见的皮肤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马匹作为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马匹的皮肤问题也是饲养者最常面对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探讨马匹常见的皮肤疾病,以及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
一、疥癣病疥癣病是马匹最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
该病由寄生虫和真菌引起,可以导致马匹身上出现痒痛、脱毛和皮肤溃烂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治疗疥癣病,养马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清理马厩和马匹身体,使用专门的马匹护理产品清洁皮肤,避免寄生虫和真菌的滋生。
2.马具和马粮的消毒:确保马具和马粮的卫生,避免因使用脏物品而导致皮肤疾病的传播。
3.使用防治产品:在马匹身上使用驱虫和杀菌的产品,以预防和治疗疥癣病。
请注意,使用药物前应咨询兽医的指导。
二、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可导致马匹口蹄疮、发热和脱水等严重症状。
以下是预防和治疗口蹄疫的建议:1.加强动物隔离:将新引进的马匹隔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口蹄疫的症状。
在饲养过程中,注意防止病毒的传播。
2.定期疫苗接种:按兽医的建议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马匹的免疫力,减少口蹄疫的发生。
3.加强卫生防护:保持马厩的干燥和清洁,清理马匹的粪便和尿液,定期消毒马具和饲料。
三、外伤性皮肤病外伤性皮肤病常见于马匹的腿部和背部等易受外伤的部位。
这种疾病通常由创伤、擦伤或受虫咬引起。
以下是预防和治疗外伤性皮肤病的方法:1.避免创伤和摩擦:保持饲养场地的安全,避免马匹与尖锐物体的接触。
定期检查马匹的腿部和背部,及早发现并处理任何伤口。
2.正确处理伤口:清洗受伤部位并涂抹适当的药膏或药水,防止感染和促进伤口的愈合。
根据伤口的大小和程度,可能需要使用缝合线进行缝合。
3.敷料的使用:对大面积和严重的皮肤损伤,使用适当的敷料加以保护,避免感染和继发并发症。
四、真菌感染马匹的皮肤常受到真菌感染的困扰,尤其是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
以下是预防和治疗马匹真菌感染的方法:1.保持干燥:保持马匹及其生活环境的干燥,因为真菌在潮湿环境中滋生的机会更高。
马养殖场常见的疾病和防控方法

马养殖场常见的疾病和防控方法马养殖是一项重要的畜牧业,然而,马匹也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
为了保障马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马疾病及其防控方法。
以下是对马养殖场常见疾病和防控方法的详细分析。
1. 马蹄病马蹄病是最常见的马匹疾病之一,是马蹄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马蹄病会导致马蹄部分坏死,引起跛行。
预防和控制马蹄病的方法有:- 定期清洁马蹄,及时清除杂质和泥沙。
- 定期修剪马蹄,保持合适的蹄角。
- 马圈环境卫生,保持干燥清洁。
2. 马瘟热马瘟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马瘟热的症状包括发热、食欲减退等。
防控马瘟热的措施有:- 注重马场环境的消毒,包括垫料、马槽、喂食器等。
- 加强马群健康管理,检疫新进马匹,避免和其他马场接触。
- 定期接种疫苗,提高马匹的免疫力。
3. 马肺炎马肺炎是马匹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马肺炎的症状包括咳嗽、流鼻涕和气急等。
预防和控制马肺炎的方法有:- 保持马舍的通风良好,避免受到寒冷、湿气和浓烟熏蒸。
- 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饲料,以增强马匹的抵抗力。
- 注重个体马匹的健康管理,及时发现病例并隔离治疗。
4. 马驼疫马驼疫是由受到虱子叮咬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疾病。
马驼疫的症状包括发热、脚不稳等。
预防和控制马驼疫的方法有:- 定期给马匹消虫,特别是防止虱子的繁殖。
- 保持床料的清洁和干燥,减少虱子寄生的机会。
- 加强马场的卫生管理,减少疫病传播途径。
5. 马蛋白血症马蛋白血症是一种由蚤虫传播的寄生虫病,会导致马匹贫血、体重下降等症状。
预防和控制马蛋白血症的方法有:- 定期给马匹消虫,避免蚤虫叮咬。
- 经常对马匹进行体检,及时发现马匹的身体状况变化。
- 保持马场整洁,避免蚤虫滋生的环境。
总结起来,马养殖场常见的疾病有马蹄病、马瘟热、马肺炎、马驼疫以及马蛋白血症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我们应该注重提高马场环境的卫生水平,保持马匹的健康状态,并定期接种疫苗和进行消虫等防治措施。
常见马匹传染病(寄生虫病)流行情况调研

常见马匹传染病(寄生虫病)流行情况调研以常见马匹传染病(寄生虫病)流行情况调研为标题,本文将对常见马匹传染病的流行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
一、马蛋白疫马蛋白疫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马匹之间的接触传播。
寄生虫寄生在马匹的肌肉和脑组织中,导致肌肉萎缩、体重减轻、行动迟缓等症状。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马蛋白疫在许多地区都存在流行情况,特别是在气候湿热、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更为普遍。
二、马疥螨病马疥螨病是由马疥螨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马匹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
马疥螨会寄生在马匹的皮肤上,引起皮肤瘙痒、脱毛、皮肤损伤等症状。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马疥螨病在许多地区都有发生,尤其是在马匹密集饲养的场所更容易传播。
三、马包虫病马包虫病是由马包虫的囊蚴寄生在马匹体内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马匹食用被寄生虫囊蚴污染的饲料或水源传播。
马包虫病的症状包括消瘦、贫血、厌食等。
据调研显示,马包虫病在一些养马区有一定的流行情况,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差等因素会增加马匹感染的风险。
四、马疟疾马疟疾是由寄生虫侵袭马匹的红细胞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马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热、贫血、厌食等。
调研数据显示,马疟疾在一些疟疾流行地区存在,尤其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常见。
五、马弓形虫病马弓形虫病是由马弓形虫寄生在马匹体内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马匹食用被寄生虫卵污染的饲料或水源传播。
马弓形虫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厌食、肌肉痛等。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马弓形虫病在一些地区有一定的流行情况,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差等因素会增加马匹感染的风险。
六、马秦疟疾马秦疟疾是由马秦疟原虫寄生在马匹体内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马秦疟疾的症状类似于人类的疟疾,包括发热、寒战、头痛等。
据调研数据显示,马秦疟疾在一些地区存在流行情况,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地区更为普遍。
七、马细小病毒感染马细小病毒感染是由马细小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马匹之间的飞沫传播。
马的疾病防控

马的疾病防控近年来,马匹作为运动、赛马和休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马的疾病,成为了马主和马业从业者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对马的疾病防控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马的常见疾病马的疾病种类繁多,其中一些疾病对马的健康和生存产生了严重威胁。
常见的马的疾病主要包括:马传染性贫血、马疱疹病、马骨节炎、马披氏病、马立克次体病等。
这些疾病往往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和传染性,一旦发生疫情,将对全国范围内的马匹产生较大的威胁。
二、防控策略为确保马的健康和减少疾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控策略。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防控措施:1. 接种疫苗:在预防马病方面,接种疫苗是最为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马主和马业从业者应该按照兽医的建议,对马进行规定的疫苗接种,以提高马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2. 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对于预防马病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要确保马的饮食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其次,要定期清洁马舍和马的周围环境,保持干净卫生。
马主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问题。
3. 隔离治疗:一旦发现马出现不适症状,如咳嗽、发烧等,应立即将其隔离,避免与其他马接触。
同时,马主应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疾病的扩散和恶化。
4. 环境消毒:定期对马舍和马的生活环境进行消毒处理,是有效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兽医建议使用合适的消毒液,对马舍的地面、墙壁和常用设备进行彻底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5. 健康监测:马的健康监测是预防和控制马病的关键一环。
兽医可以通过常规体检、血液检测和病原学检测等方法,对马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
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三、科学合理的药物应用在马的疾病防控过程中,饲养者和马主需要根据兽医的指导,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
以下是一些应注意的问题:1. 注意药物的规定使用剂量和频率,切勿过量使用或滥用药物。
养殖马场的常见皮肤传染病防治指南

养殖马场的常见皮肤传染病防治指南作为马匹养殖场的经营者,要确保马匹的健康和福利,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预防和控制皮肤传染病。
皮肤传染病可以对马的健康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皮肤传染病的防治指南。
1. 马疥螨病- 马疥螨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一种常见马匹皮肤疾病。
主要症状包括发痒、脱毛和皮肤溃疡。
- 定期检查马匹身体和毛发,尤其是鬃毛和尾毛的皮肤,以及肚腹和蹄间的区域。
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
- 维护马舍卫生,保持干燥清洁的环境,定期清理马粪和床铺。
- 配备适当的马匹护理用品,如刷子和梳子,以保持马匹的清洁和舒适。
- 如发现马匹感染马疥螨病,应立即进行合适的药物治疗,并隔离患病马匹,防止病毒传播。
2. 马癣- 马癣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皮肤疾病,通常表现为圆形斑块和脱毛。
- 定期检查马匹的皮肤和毛发,注意观察是否有圆形斑块和脱毛现象。
- 与患有马癣的马匹保持距离,并避免与其他马匹分享装备、刷子等物品。
- 使用合适的防菌洗剂和药物进行清洁和治疗。
在治疗期间,需要对感染马匹进行隔离,并定期更换床铺和马用品。
3. 马皮肤疹- 马皮肤疹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皮肤病,常导致皮疹和瘙痒。
- 维持马舍的清洁和干燥是预防马皮肤疹的关键。
及时清理马粪、清洗床铺和马匹用品。
- 避免马匹与已感染的马匹接触,尤其是在马匹之间存在搏斗或亲密接触时。
- 定期检查马匹的皮肤和毛发,注意观察是否有皮疹和瘙痒。
- 对感染的马匹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并根据兽医的建议提供适当的饮食和营养补充。
4. 马肌节疾患- 马肌节疾患是指皮下肌肉发生纤维化和肥厚形成结节,常见于马的背部、腹部和肩部。
常导致皮肤突起和疼痛。
- 经常检查和观察马匹的背部、腹部和肩部区域,以及其他容易形成结节的部位。
- 确保马匹有充足的运动,并定期进行适量的按摩和拉伸,以帮助缓解肌肉紧张。
- 饮食应注意均衡,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助于肌肉健康和修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马口疮。
口疮病又称口炎病,各种家畜均可发生,但以马、骡最为多见,多发于夏、秋两季。
临床表现多以口舌肿胀或溃破成疮。
后期口流带血黏液,恶臭难闻。
粪便干燥或秘结,尿短赤。
治疗:用3%盐水冲洗口腔,涂以冰硼散,1日数次,连用3日即愈。
2.马骡鼻窦蓄脓(又称脑颡吊鼻)。
本病是指鼻窦蓄积脓液并不断从鼻孔流出为主的慢性病,多发于马骡。
病初期多从一侧鼻孔流出清涕,由于鼻孔不通畅,有时喷鼻,逐渐流黏稠鼻液,日久则流脓性臭味鼻液。
患畜低头时可流出较多鼻液,病程延久不愈,则额鼻骨肿胀变形,叩诊呈浊音,且有疼痛表现。
治疗可用辛荑60克,知母(酒炒)、黄柏(酒炒)各40克,郁金20克,木香、明矾各15克,共研细末,开水冲,候温胃管灌服。
亦可用芥末油150毫升一次灌服,一日一次,连用7日即愈。
同时肌肉注射头孢曲松钠,按每10公斤体重0.01克给药,1日两次,连用6日即愈。
3.马驴骡肠臌气。
本病又称气胀,是指马驴骡多食易发酵的草料引起肚腹急性胀大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多有急性腹痛,起卧不安,气促喘粗,腹围增大,尤以右肷部臌胀明显,肠音减弱,排粪减少或停止,脉象沉涩。
重者口色红,口津少,脉象沉细。
方用:芒硝300克,大黄150克,共研细末,开水冲,加芝麻油300毫升,胃管灌服;或芝麻油300毫升,食醋200毫升,加入温开水,一次灌服。
4.幼驹喉骨胀(又称腺疫)。
本病多发于幼驹,又称槽结。
以伸头直颈,槽口肿胀,水草难咽为主证。
有传染性。
临床表现多为体温升高,精神不振,槽口肿胀,伸头直颈,咳嗽连声,吃草缓慢,水草难咽,口色鲜红,继之槽口胀满,由硬变软,最后溃脓。
方用:黄柏(酒炒)、知母、金银花、大黄、蒲公英各30克,连翘、桔梗、木通各20克,木香、防风、荆芥各12克,水煎候温,胃管灌服,1日1剂,连用3剂,咽喉肿重者加大金银花用量为40克,栀子30克,化脓不溃者加皂刺60克。
同时肌肉注射氨苄青霉素,按每10公斤体重0.01克给药,配合清热解毒注射液,按每10公斤5毫升给药,两药混合肌注,1日1次,连用6日即愈。
5.马骡驴反胃吐草。
又称骨软症,是指齿槽骨质松软,咀嚼草料无力,而复吐出的一种慢性疾病。
本病常伴有鼻浮面肿及骨软腿瘫等症。
临床以初期采食缓慢、咀嚼无力、边吃边吐,继则精神倦怠、毛焦膁吊,鼻浮面肿,粪便粗糙,日久则四肢疼痛,腰脊变形,唇垂不收,卧瘫难起;口色黄腻,脉象沉迟无力。
方用:当归、石决明各20克,食盐、滑石各30克,牡蛎、骨粉各90克,共研细末,开水冲,候温引用黄酒200毫升同调灌服,1日1剂,连用3日即愈。
蛔虫病:是由寄生在小肠内的蛔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主要侵害2岁以下的幼驹,尤以10月龄内的幼驹最易感染。
大量
蛔虫在肠内寄生时,患畜出现进行性消瘦,黏膜苍白,便秘和下痢交替发生,有时发生疝痛、肠梗阻或肠裂。
幼驹生长发育停滞,并出现神经症状,如强直性痉挛,后肢麻痹,狂躁不安等。
肺部有大量幼虫时,还会引起咳嗽。
搞好厩舍卫生,将粪便堆积发酵,避免粪便污染饲草和饮水,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秋季是驱虫的黄金季节,可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50毫克的比例,把精制敌百虫用温水配成5%的溶
液,在清晨空腹时用胃管投入。
也可将10%的敌百虫溶液混在适量麸皮内,搅拌均匀后让牲畜自由采食。
或用驱蛔灵每公斤体重0.2克,混入饲料内一次喂服。
胃肠炎:继发性胃肠炎常见于肠便秘和胃肠寄生虫病的病程中。
患畜不断排出稀软或水样粪便,其中混有血液及坏死组织片。
腹泻重剧的病畜脱水症状明显。
多数病畜体温升高到40℃以上,少数病畜直到后期才见发热,个别病畜体温始终不高。
最急性者,往往等不到拉稀便于24小时内死亡。
治疗方法:(1)抑菌消炎。
内服磺胺脒20克~30克,每日3次。
或痢特灵每公斤体重每天0.005克~0.01克,分2次~3次内服。
(2)缓泻止泻。
用硫酸钠或人工盐300克~400克配成6%~8%的溶液,另加酒精50毫升,鱼石脂10克~30克,调匀内服。
对胃肠弛缓的患畜,可用液体石蜡油500毫升~1000毫升或植物油500毫升,加鱼石脂10克~30克,混合适量温水内服。
(3)补液,解毒,强心。
补液前先静脉放血1000毫升~2000毫升,然后补给复方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000毫升~2000毫升,每日3次~4次。
为缓解中毒,可在输液时加入5%碳酸钠溶液500毫升~800毫升。
为维护心脏机能,可用20%安钠咖溶液10毫升~20毫升与20%樟脑油10毫升~20毫升,交互皮下注射,每日各1次~2次。
也可用强尔心液10毫升~20毫升,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
(4)对症疗法。
伴有明显腹痛的病畜,可肌肉注射30%安乃近20毫升,炎症基本消除时可内服健胃剂。
胃肠道出血时可用葡萄糖酸钙溶液250毫升~500毫升,1次静注。
或用10%的氯化钙溶液10毫升~150毫升,1次缓慢静注。
食道梗塞:家畜采食地瓜、马铃薯、萝卜等块根饲料过急,咀嚼不全,吞咽过猛,或采食时突然受到惊吓,都可导致食道梗塞。
未断奶的幼驹,因采食草料或马粪也可发生本病。
该病的预防,在于饲喂时要定时定量,勿使过度饥饿,防止过急采食。
块根类饲料要适当切碎。
治疗的关键在于排除梗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