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蜱虫感染
蜱虫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蜱虫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哎呀呀,蜱虫可讨厌啦,老是会给咱们带来不少麻烦呢,不过别怕呀,咱们有好多办法来预防和控制它们哦。
先来说说预防的办法吧。
咱们出去玩的时候呀,要是去草地、树林这些地方,可一定要穿长袖的衣服和长裤哦,就像给咱们自己穿上一层铠甲一样呢。
把胳膊和腿都遮得严严实实的,蜱虫想爬到咱们身上可就难啦。
而且呀,要把裤腿塞进袜子里,袖口也得扎紧点儿哦,这样蜱虫就找不到缝儿钻进来啦。
还有哦,回家之后呀,要赶紧好好检查检查自己的身上呢,特别是脖子呀、腋窝呀、腹股沟这些地方,蜱虫可喜欢藏在这些热乎乎又隐蔽的地方啦。
要仔仔细细地看看,要是发现有小小的、黑黑的蜱虫趴在身上,那就得赶紧把它弄掉呀。
家里要是养了猫猫狗狗这些小动物呀,那也得帮它们预防蜱虫哦。
可以给它们戴上那种专门防蜱虫的项圈呢,项圈会散发出一些味道,蜱虫闻到了呀,就不敢靠近小动物啦。
而且呀,要经常给小动物梳梳毛,一边梳一边看看毛里面有没有蜱虫藏着,要是发现了,就用镊子小心地把蜱虫夹出来哦。
那要是说到控制蜱虫呀,也有不少好法子呢。
在咱们住的周围呀,要是有草地或者灌木丛这些容易长蜱虫的地方,那就可以定期请大人帮忙用那种专门除蜱虫的药喷一喷哦。
就好像给草地、灌木丛洗个澡一样呀,把蜱虫都给消灭掉,它们就没办法大量繁殖啦。
要是在野外发现了蜱虫特别多的地方呀,最好是告诉大人,让大人们联系相关的工作人员哦,他们会有更厉害的办法,像用一些大型的喷洒设备,把能杀死蜱虫的药水洒在那些地方,把蜱虫的老窝都给端掉呢。
还有哦,咱们平时要保持居住环境的干净整洁呀,院子里的落叶、杂草这些东西要及时清理掉,因为蜱虫可喜欢躲在这些地方啦,把它们的藏身之处都弄没了,蜱虫也就少啦。
反正呀,只要咱们多注意点儿,按照这些办法去做,就能让蜱虫离咱们远远的,咱们就能开开心心地出去玩,小动物们也能健健康康的啦,你们说是不是呀,我觉得只要用心,蜱虫就没办法捣乱啦。
家畜蜱虫病的防控措施

家畜蜱虫病的防控措施家畜蜱虫病是由蜱虫传播的疾病,常见于家畜中,尤其是牛、羊、猪等动物。
蜱虫是一种寄生在动物体表的节肢动物,其叮咬不仅会引起动物的不适,还有可能传播各种疾病。
家畜蜱虫病对于畜牧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蜱虫传播的疾病。
本文将对家畜蜱虫病的防控措施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环境改良要想有效地控制家畜蜱虫病,首先需要从环境着手,改良环境条件,减少蜱虫的滋生和繁殖。
具体措施如下:1. 清理环境:定期清理畜舍和饲料场地,保持卫生,清除落叶和杂草,减少蜱虫和它们的寄主动物的栖息地。
2. 应用化学药剂:可以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杀虫,以减少蜱虫的数量。
3. 环境调节:根据实际情况对饲养区域进行环境调节,包括灌溉、覆盖、排水等,以调节温度和湿度,减少蜱虫的滋生。
以上环境改良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蜱虫的数量,降低家畜患病的风险。
二、畜舍管理畜舍是家畜的居住环境,对畜舍进行科学的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蜱虫的滋生。
具体措施如下:1. 清洁卫生:定期清扫畜舍,清除粪便和饲料残渣,保持畜舍的干燥清洁。
2. 消毒消虫:定期对畜舍进行消毒和消虫处理,以减少蜱虫滋生。
3. 畜舍设计:在畜舍设计时要考虑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有利于蜱虫的生存环境。
通过科学的畜舍管理,可以创造一个不利于蜱虫滋生和传播的生活环境,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
三、饲料管理除了环境和畜舍管理外,饲料管理也是防控家畜蜱虫病的重要措施。
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增强家畜的免疫力,减少家畜受蜱虫侵害的可能性。
具体措施如下:1. 营养均衡:合理搭配饲料,保证家畜的营养需要,增强免疫力,抵抗蜱虫传播的疾病。
2. 饮水卫生:保证饲料中水的卫生,防止因饮水感染蜱虫传播的疾病。
3. 饲料添加剂:根据需要可以添加一些抗病毒,抗寄生虫的饲料添加剂,增强家畜的免疫力。
通过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提高家畜的免疫力,降低家畜患病的概率,从而减少蜱虫传播的疾病的发生。
儿童蜱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儿童蜱虫病的预防与治疗蜱虫病是一种由蜱虫传播的疾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人体而感染。
儿童是蜱虫病的高发人群之一,因为他们常常在户外活动,容易接触到蜱虫。
本文将介绍儿童蜱虫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
一、蜱虫病的预防1. 穿着适当的服装:在户外活动时,儿童应穿长袖衣物和长裤,尽量将皮肤暴露在外的面积减少,以减少蜱虫叮咬的机会。
2. 使用防蜱虫剂:在儿童外出前,可以使用含有DEET成分的防蜱虫剂喷洒在衣物上,以增加对蜱虫的防护效果。
同时,也可以选择穿着经过防蜱虫处理的衣物。
3. 定期检查身体:儿童在户外活动后,家长应及时检查孩子的身体,特别是头发、腋窝、腹股沟等易被蜱虫寄生的部位,如发现蜱虫应及时取出。
4. 避免进入蜱虫密集区域:蜱虫主要分布在草丛、灌木丛等潮湿环境中,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进入这些地方,以减少蜱虫叮咬的风险。
二、蜱虫病的治疗1. 及时发现并取出蜱虫:如果发现孩子身上有蜱虫,家长应立即取出蜱虫。
取出蜱虫的方法是用细长的镊子或者专用的蜱钳夹住蜱虫的头部,然后缓慢而均匀地向上拉出。
2. 清洁伤口:取出蜱虫后,用温水和肥皂清洗伤口,以防止感染。
3. 观察症状:蜱虫叮咬后,儿童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4. 就医治疗:如果儿童出现蜱虫病的症状,家长应立即就医。
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抗生素治疗等。
三、儿童蜱虫病的注意事项1. 不要用手直接拔出蜱虫:家长在取出蜱虫时,不要用手直接拔出,以免蜱虫的头部残留在皮肤中,增加感染的风险。
2. 不要涂抹润滑剂:在取出蜱虫前,不要涂抹润滑剂等物质,以免蜱虫窒息而释放更多的病原体。
3. 不要用火烧蜱虫:有些人会用火烧蜱虫,这样做不仅无法有效取出蜱虫,还可能导致蜱虫释放更多的病原体。
4. 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蜱虫叮咬后,不是每个人都会感染蜱虫病,因此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以免产生抗药性。
如何预防蜱虫

如何预防蜱虫引言蜱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它们主要生活在草丛、森林和草地中,以动物的血液为食。
蜱虫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如蜱脑炎和布鲁氏菌病。
因此,了解如何预防蜱虫的侵袭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蜱虫的有效方法。
预防蜱虫的方法1. 穿着适当的衣物穿着适当的衣物是预防蜱虫侵袭的第一道防线。
以下是一些建议:•穿长袖衬衫和长裤,尽量把皮肤暴露在外面的部分最小化。
•穿紧身衣物,这样可以减少蜱虫进入衣物的机会。
•选择浅色衣物,这样可以更容易发现蜱虫。
•在裤腿和袖口处用橡皮筋或领带封口,阻止蜱虫进入衣物。
2. 使用防蜱虫剂使用适当的防蜱虫剂可以有效地预防蜱虫的侵袭。
以下是一些建议:•使用含有DEET(N,N-二乙基对甲苯胺)的防蚊液,因为这些防蚊液对蜱虫也有一定的效果。
•尽量涂抹防蚊液在皮肤上,特别是在脚踝、腰部和颈部等易受到蜱虫侵袭的部位。
•对于儿童,应避免使用高浓度的防蚊液,可以选择含有LEMON EUCALYPTUS OIL或PMD的防蚊液,这些成分可以有效地预防蜱虫的侵袭。
3. 定期检查身体定期检查身体是及早发现和移除蜱虫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建议:•每天在露天活动后,全身仔细检查,特别是头发、耳朵、脖子、腋窝、脚踝和腰部等易受蜱虫侵袭的部位。
•使用镊子或专用的蜱夹,小心地将蜱虫从皮肤上取下,尽量保持蜱虫的完整,避免蜱虫的头部掉入皮肤中。
4. 注意植物园区的防蜱虫在植物园区、草地或森林中活动时,需要特别注意预防蜱虫的侵袭。
以下是一些建议:•尽量避免进入长草、灌丛和草地等蜱虫密度较高的地方。
•在活动后,注意清洗衣物,特别是裤腿和袖口等蜱虫容易附着的部位。
•在进入室内前,摇身一下,将蜱虫从衣物上拂落。
5. 给宠物做防蜱虫处理宠物是蜱虫的主要宿主之一,给宠物做防蜱虫处理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定期使用防蜱虫的洗浴液给宠物洗澡。
•使用防蚊液给宠物喷洒,特别是在宠物外出活动时。
•定期检查宠物身上是否有蜱虫,并及时移除。
预防蜱虫的有效方法

预防蜱虫的有效方法
避免高风险区域:蜱虫通常生活在野外树林、草地中,因此在这些区域活动时,尤其需要提高警惕。
如果必须进入这些区域,应尽量穿长袖、浅色、表面光滑的衣服,并将双袖口、双裤脚和领口等处扎紧,避免蜱虫附着。
使用驱虫剂:裸露在外的皮肤可以涂抹含避蚊胺(DEET)的驱避剂,或者使用含有氯菊酯的产品处理衣物、靴子和露营装备,以防止蜱虫叮咬。
请注意,使用任何化学产品时都应遵循产品说明,并注意安全。
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保持家庭周围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庭院内外的杂草、垃圾,打扫禽畜圈舍等,避免蜱虫孳生。
家畜、家禽等采用圈养方式,减少野外放牧。
如果发现家中宠物、牲畜有蜱虫寄生,可以用杀蜱药剂进行喷洒涂抹。
户外活动后的检查:从户外活动返回后,应仔细检查身体上是否有蜱虫附着,检查的重点部位为头皮、耳后、腋窝、腰部、腹股沟、大腿内侧及腿窝等部位。
如果发现蜱虫,应尽快用细尖头镊子将蜱虫取出,并用清水洗净叮咬部位。
以上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蜱虫叮咬,但如果在户外活动时还是被蜱虫叮咬,应尽快就医,并向医生说明可能感染了蜱虫传播的疾病。
蜱虫的预防方法

蜱虫的预防方法在我们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时,有一种小小的生物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麻烦,那就是蜱虫。
蜱虫虽小,危害却大。
它不仅会叮咬吸血,还可能传播各种疾病。
为了能安心地在户外游玩,了解并掌握蜱虫的预防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蜱虫。
蜱虫通常呈椭圆形,未吸血时如绿豆般大小,吸饱血后能膨胀数倍,像黄豆甚至指甲盖那么大。
它们喜欢栖息在草丛、树林等环境中,等待着动物或人类经过时“趁机而上”。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蜱虫的叮咬呢?第一,注意个人防护。
当我们要去野外活动时,尽量穿着长袖长裤,并且把裤脚塞进袜子里,领口和袖口也要扎紧。
这样可以减少皮肤暴露的面积,降低蜱虫叮咬的机会。
鞋子最好选择能包裹住脚踝的款式,避免蜱虫从脚踝处侵入。
第二,使用驱虫剂。
市面上有很多专门针对蜱虫和其他昆虫的驱虫剂,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适量的驱虫剂,如含有避蚊胺(DEET)的产品,可以有效驱赶蜱虫。
需要注意的是,要按照产品说明使用,特别是儿童,要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驱虫剂,并注意使用剂量。
第三,避免在蜱虫活跃的区域长时间停留。
蜱虫通常在草丛、树林、灌木丛等地方出没。
所以,尽量避免在这些地方坐卧或长时间停留。
如果必须经过这些区域,要走在已经开辟好的道路上,减少与蜱虫接触的可能。
第四,定期检查身体。
从野外回来后,要及时洗澡,并仔细检查身体,特别是头发、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容易被叮咬的部位。
如果发现蜱虫已经附着在皮肤上,不要惊慌,更不要用手直接拔出,以免蜱虫的口器残留在皮肤内,引发感染。
接下来,我们说说如何正确处理附着在身上的蜱虫。
如果发现蜱虫正在叮咬,可用酒精涂抹在蜱虫身上,使其头部放松或死亡,然后用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表面夹住蜱虫的头部,缓慢向上提拉,不要扭转或猛拉,以免蜱虫的口器断裂。
取出蜱虫后,用碘酒或酒精对叮咬部位进行消毒。
如果自己无法处理或者蜱虫的口器残留在皮肤内,应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确保伤口得到妥善的处理和治疗。
蜱虫处理方法

蜱虫处理方法蜱虫是一种寄生虫,常常隐藏在草丛、树林和灌木丛中,等待着它们的宿主经过。
一旦蜱虫叮咬了人或动物,就会传播各种疾病,如布鲁氏病、莱姆病和岛病等。
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理蜱虫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蜱虫处理方法。
首先,预防蜱虫叮咬是最为重要的。
当前往草地、树林等野外活动时,应尽量穿着长袖衣服和长裤,避免暴露皮肤。
另外,可以在衣物上喷洒驱虫剂,以阻止蜱虫的叮咬。
在户外活动结束后,应及时洗澡并检查身体各个部位是否有蜱虫叮咬。
其次,对于已经叮咬到蜱虫的情况,应及时将蜱虫从皮肤上去除。
可以使用细小的镊子,将蜱虫头部紧紧夹住,然后缓慢而均匀地向外拔出。
在拔除蜱虫后,应用酒精或碘酒消毒叮咬处,以防止感染。
除了手动拔除蜱虫外,还可以使用专门的蜱虫拔除器。
这种工具可以更加方便地将蜱虫从皮肤上去除,而且不易留下蜱虫的头部,减少感染的风险。
另外,一些药物也可以用于处理蜱虫。
例如,市面上有一些蜱虫喷雾剂,可以喷洒在衣物上,有效地驱赶蜱虫。
此外,还有一些外用药膏,可以涂抹在叮咬处,帮助止痒、消肿和预防感染。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蜱虫的过程中,应该避免用手直接触摸蜱虫,以免蜱虫的体液进入人体而传播疾病。
另外,处理蜱虫后,应该及时清洗受到叮咬的衣物和消毒工具,以防蜱虫的再次感染。
总的来说,对于蜱虫的处理方法,预防为主。
在户外活动时,应该尽量避免蜱虫叮咬的机会,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一旦受到蜱虫叮咬,应该及时而正确地处理,避免蜱虫传播疾病。
希望以上介绍的蜱虫处理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蜱虫叮咬的情况。
家畜蜱虫病的防控措施

家畜蜱虫病的防控措施家畜蜱虫病是由蜱虫传播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家畜健康和养殖业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蜱虫是一种寄生在宿主体表或体内的节肢动物,主要寄生在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等动物身上,通过叮咬宿主植物或动物来吸取血液。
家畜蜱虫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严重影响家畜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家畜蜱虫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下面将详细介绍家畜蜱虫病的防控措施。
一、清除蜱虫栖息地清除蜱虫的栖息地是预防家畜蜱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蜱虫常常栖息在草丛、灌木丛、草地和林地等潮湿、阴暗的地方,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清除这些蜱虫的栖息地。
可以采取定期修剪和清理草地和灌木丛、疏伐林地、清除院内杂草等措施,减少蜱虫的栖息地,从而有效控制蜱虫的数量。
二、药物防治药物防治是预防家畜蜱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采用喷洒、喂食等方式给家畜使用驱虫药物,以杀灭体表寄生的蜱虫。
常用的驱虫药物有敌敌畏、滴滴涕、氯氟氨等,可以根据不同的家畜种类和寄生蜱虫的种类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和建议用量使用,避免药物残留和对家畜产生不良影响。
三、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防控家畜蜱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以定期对家畜的身体进行检查,发现有蜱虫寄生的家畜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除,避免蜱虫对家畜造成危害。
特别是在蜱虫较为活跃的季节(如春夏季),要加强检查的频率,及时发现蜱虫的寄生情况。
四、改善生活环境改善家畜的生活环境也是防控家畜蜱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以通过增设遮荫设施、改善通风条件、保持干燥清洁、合理地设置饮水设施等措施,降低蜱虫在家畜身上的寄生和传播。
五、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也可以帮助预防和控制家畜蜱虫病。
合理的饲养密度、饲料营养均衡、健康饮食等都可以提高家畜的免疫力,减少蜱虫对家畜造成的危害。
合理地进行定时定点的放牧、生态饲养等也可以减少蜱虫传播。
家畜蜱虫病对家畜健康和养殖业产生了严重的危害,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家畜蜱虫病,在日常养殖管理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清除蜱虫栖息地、药物防治、定期检查、改善生活环境、合理饲养管理等措施都可以帮助预防和控制家畜蜱虫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预防感染蜱虫?
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 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 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 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针 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不要穿 凉鞋。 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DEET,只推 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衣 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 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
如何预防感染蜱虫?
生活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居民,应当 注意家居环境中游离蜱和饲养家畜身上附着蜱 的清理和杀灭工作。
人畜被蜱虫叮咬后如何治疗?
蜱虫成虫主要是吸附在动物身上吸血,吸足 后落在草丛中产卵。幼虫寻找新的宿主时可能 将路过的人当场宿主,进行吸血。蜱虫本身没 有危害,只是他身上所携带的病菌容易引起疾 病。被咬伤后两周内出现发热、肌肉酸痛、食 欲不振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家里的宠物被咬 伤要到宠物医院就诊。
蜱虫有哪些危害?
蜱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 一般均较轻微。蜱是媒介生物,常通过叮咬吸 血传播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使人患病。 蜱可传播多种疾病。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 31种细菌、32种原虫,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 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 蜱传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 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等, 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
人畜被蜱虫叮咬后如何治疗?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 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可用酒精涂 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 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 头部自行慢慢退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 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 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无论是在人 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发现蜱,不要 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 后烧死;如不慎皮肤 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 物,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蜱虫有哪些危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蜱传疾病极少见人传人现象,但是,接触含有较大量 病原的血液或分泌液,有可能感染发病。 蜱传疾病很 多是古老的疾病,长期在我国存在,多数疾病局限在 人迹罕至的地区,人类活动范围内较为少见。近年来 新发现的疾病包括2006年我国在安徽发现首例人粒细 胞无形体病病例,2010年在河南、山东、辽宁等地发 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死病例。屡屡发现的新病种 警示我们,蜱传疾病可能随着我们退耕还林、改善环 境的努力,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疫源地有扩大的趋势。 通过这两次疫情,也提示我们必须重视蜱传疾病的预 防和控制。
蜱一般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骚动的部 位。蜱离开动物后附着草上,可叮人、吸血。 蜱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后如黄豆大小。
蜱的分布
国内各省(区、市)都有分布,不同地区蜱种 类不同。蜱大多生活在草地、农田、森林等野 外环境,因蜱种类不同而异。一般须具备较适 宜的温、湿度条件。如全沟硬蜱主要见于北方 森林地区、长角血蜱多见于丘陵地区、草原革 蜱多见于草坪和草原牧场,而二棘血蜱主要见 于南方丘陵、山区等。
如何防治蜱虫感染
桦甸市第三人民医院 医务科
蜱虫标本
蜱虫标本
蜱虫标本
蜱虫标本
蜱虫标本
蜱虫标本
蜱虫标本
蜱虫标本
蜱虫是什么 ?
蜱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蜱总 科。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俗称,如壁虱、草扒子、 草别子、狗豆子等,不同地区种类有很大差别。 它叮咬人的习性和蚊不同,蜱吸血产生的刺激 小,不容易让人觉察,吸血需要在身体上附着 一段时间,多数会超过36或48个小时。通常 寄生在鼠类、家畜等体表。一般呈红褐色或灰 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 粒大不等。
蜱虫是什么?
蜱一般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 的部位。蜱离开动物后附着草上,可叮人、吸 血。全世界已知蜱类 800余种,我国已发现 110余种。中原地区常见的有长角血蜱、血红 扇头蜱、微小牛蜱等。 蜱的一生包括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阶段, 其中成虫、若虫有8条腿,幼虫有6条腿。春 秋季是蜱的活动高峰,冬天基本不活动。
如何预防感染蜱虫?
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 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 相关暴露史,应当对疫区的蜱传疾病保持警惕。 即使未发现被蜱叮咬,从疫区旅行回来的人员 也应当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都市中除大型公园、植被茂盛地区外,一般社 区内极少有蜱类生存,无需过分担心生活在都 市里会感染上该病。但当携带宠物外出到蜱类 生活地区旅行时,除个人要做好个人防护,离 开时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