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控制电路

合集下载

继电器控制电路

继电器控制电路

山东亨达煤业电工培训班
时间继电器触头类型 瞬动开关
常开触点 常闭触点
常开触点 通电延时闭合, 通电延时闭合,断电瞬间打开
延 时 常开触点 开 通电瞬间闭合,断电延时打开 通电瞬间闭合, 关
常闭触点 通电瞬间打开, 通电瞬间打开,断电延时闭合 常闭触点 通电延时断开, 通电延时断开,断电瞬间闭合
4. 热继电器
M 3~
M 3~
山东亨达煤业电工培训班
1.按钮 手动切换电器 按钮(手动切换电器 按钮 手动切换电器)
按钮常用于接通和断开控制电路。 按钮常用于接通和断开控制电路。 按钮的外形图和结构如图所示。 按钮的外形图和结构如图所示。
常闭触点
(a) 外形图
常开触点
(b) 结构
山东亨达煤业电工培训班
按钮开关的结构和符号
山东亨达煤业电工培训班
(3)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延时范围 延时精度高、可靠性好、寿命长等特点, 广、延时精度高、可靠性好、寿命长等特点,在启动柜自动控 制场合作延时控制元件。我矿在很多启动柜及部分80开关中用 制场合作延时控制元件。我矿在很多启动柜及部分 开关中用 到。
主触点
M 3~
辅助触点
电机
山东亨达煤业电工培训班
2.2 真空交流接触器
用于频繁地接通和断开大电流电路的开关电器。 用于频繁地接通和断开大电流电路的开关电器。灭 弧能力强,主触点电火花不外露,使用于煤矿井下, 弧能力强,主触点电火花不外露,使用于煤矿井下, 我矿的高低压馈电开关、120、80开关均为此 开关均为此。 我矿的高低压馈电开关、120、80开关均为此。 弹簧 线圈 铁心 主触点

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电路

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电路

智能家居
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不断扩大,继 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电路将在智能 照明、智能安防等领域发挥重要作 用。
新能源领域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继电 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电路将在风能、 太阳能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研究方向
新型控制算法研究
01
为了满足复杂系统的控制需求,需要研究新型的控制算法,提
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机械部分如传动机构、轴承等损坏,导致 控制电路的动作不准确或无法动作。
故障诊断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继电器、接触器的外观和动作 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
电阻法
通过测量控制电路中各部分的电阻, 判断是否存在电阻异常,进而确定故
障部位。
电压法
通过测量控制电路中各点的电压,判 断是否存在电压异常,进而确定故障 部位。
温度控制电路
通过继电器和接触器控制加热元件, 实现温度的自动调节和控制。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
04
路故障诊断与排除
常见故障类型
电源故障
线圈故障
电源电压过低、过高或波动不稳,导致控 制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线圈烧毁、短路或断路,导致继电器或接 触器无法正常吸合或释放。
触点故障
机械故障
触点接触不良、烧毁或粘连,导致控制电 路的输出不正常。
按触点性质
常开触点、常闭触点、转 换触点等。
按操作方式
手动、自动、时间控制等。
工作参数
额定电压
指继电器接触器正常工作时所适应的电压值。
吸合电流
指继电器接触器吸合时所需的电流值。
额定电流
指继电器接触器正常工作时所允许的最大电 流值。
释放电流
指继电器接触器释放时所需的电流值。

怎样使用继电器进行电路控制

怎样使用继电器进行电路控制

怎样使用继电器进行电路控制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元件,广泛应用于电路控制中。

通过继电器,我们可以在电路中实现高功率设备的控制与保护。

本文将介绍继电器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在电路控制中的应用。

一、继电器的基本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磁开关,通过控制小电流来切换或控制大电流。

其基本原理是电磁铁的吸引和释放。

继电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磁铁和触点。

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将吸引铁芯,进而使触点闭合或断开。

通过这种开关触点的闭合与断开,实现电路的控制。

二、继电器的使用方法1. 连接线路:继电器需要与电源和被控制的设备进行连接。

一般情况下,继电器的线圈接入电源,触点则连接到被控制设备的电路中。

为了保证电路的稳定性,需要正确连接线路并注意继电器的额定电压和电流。

2. 控制信号:继电器需要一个外部控制信号来触发。

控制信号可以是直流电源的电压或一个开关信号。

当电磁铁受到控制信号的作用时,继电器的触点状态会发生改变。

3. 电路保护:继电器还可以用于电路的保护。

例如,在高电流情况下,继电器可以通过触点断开电路以避免过载或短路等故障。

三、继电器在电路控制中的应用1. 自动控制系统:继电器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例如工业自动化和家居自动化。

通过继电器的开关控制,可以实现灯光、电机、风扇等设备的自动开关。

2. 车辆电路控制:继电器在汽车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车辆的大灯和雨刷等设备,通过继电器进行控制,实现远光灯、近光灯的切换以及雨刮器的调速。

3. 电力系统保护:继电器对电力系统的保护至关重要。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器可以监测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一旦发生异常,继电器将通过触点断开电路以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4. 家用电器控制:继电器也可以应用于家用电器控制中。

例如,通过继电器的开关控制,可以实现电视机、空调、冰箱等家电设备的远程操作,提高生活的便利性与舒适度。

综上所述,继电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电路控制元件,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各种设备的控制与保护。

继电器顺序控制基本电路

继电器顺序控制基本电路

4 利用时间继电器、计数器和传感器的电路 (2)利用时间继电器的电路
例:按下开关BS110次时指示灯亮,按下BS2时复位, 指示灯灭。
– 纵向顺序图:电器的接线方向为从上向下 – 横向顺序图:电器的接线方向为从左向右
纵向顺序图
① 在上下方各引出一条水平线作为控制电源的母线(母线的符号:对直流电源用P和N, 对交流电源用R和S来表示)。
② 在上下母线间用垂直线表示连接控制电器的接线 ③ 用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来表示电器 ④ 将控制电器的图形符号按动作的顺序从上往下连接 ⑤ 当母线间有较多支路要连接时,根据动作的顺序从左向右的顺序画出。
三.顺序控制基本电路
1. 基本逻辑电路 2. 自保持和互锁电路 3. 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 4. 利用传感器、时间继电器
和计数器的电路
基本逻辑电路——AND电路
基本逻辑电路——OR电路
基本逻辑电路——NAND电路
基本逻辑电路——NOR电路
2.自保持和互锁电路—自保持电路
自保持电路:在解除输入信号之后也保持动作状态的电路,又称记忆电路、自锁电路 问题1:如何修改下图的电路,使按钮按下后再松开,指示灯也持续亮着?
增加一个继电器的常开触点
2.自保持和互锁电路—自保持电路
• 问题2:自保持后如何取消动作(复位)?
复位(停止)优先和置位(启动)优先的自保持电路
2.自保持和互锁电路—互锁电路
先动优先电路
• 任何先按下按钮的 电路优先动作—先 动优先
• 另一电路再按下按 钮也不动作—互锁
• 在抢答游戏和电动 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中常用
2.自保持和互锁电路—互锁电路
新输入优先电路
3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
• 电动机的启动与停止电路 – 自保持电路

继电器控制电路

继电器控制电路
异步机的直接起动
A QS FU KM KM FR SB1 KM SB2 FR B C
M 3~
点动+连续运行 点动 连续运行
方法一:用复合按钮。 方法一:用复合按钮。
A B C QS FU
控制 关系
SB1
SB3:点动 : SB2:连续运行 :
KM SB2 KH KM
KM
SB3
M 3~ KH
控制电路
主电路
FR1 SB1 KM2 KM1 FR2 SB3 SB4 KM2 SB2 KM1 KT
KM2 KT
电动机的保护
失压保护:采用继电器、 失压保护: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 电动机保护 的类型: 的类型: 短路保护:加熔断器 短路保护: 过载保护: 过载保护:加热继电器
KMF SBR
KMF
M 3~
定时控制: 定时控制:顺序控制
#2 电机
M2
#1 电机
M1
控制要求: 控制要求: 起动后,M2才能起动 1. M1 起动后,M2才能起动 2. M2 可单独停
只保证起动的先后顺序, 顺序控制电路(1):两电机只保证起动的先后顺序, ):两电机只保证起动的先后顺序 没有延时要求。 没有延时要求。
KM2 KM1 KM1 SB3 SB4 KM2 FR2
KM2
顺序控制电路(2): 起动后 起动后, 延时起动 延时起动。 顺序控制电路(2):M1起动后,M2延时起动。 (2)
FR1 SB1 SB2 KM1 KT KM1 KM2 FR2 SB3 SB4 KM2
KM2 KT
顺序控制电路(3): 起动后 起动后, 延时起动 延时起动。 顺序控制电路(3):M1起动后,M2延时起动。 M2起动 (3) 起动 立即停车。 后,M1立即停车。 立即停车

控制继电器的电路原理

控制继电器的电路原理

控制继电器的电路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气开关设备,通过一个电路的信号来控制另一个电路的开闭。

它通常由一个电磁系统和一个机械系统组成。

电磁系统通过电流产生电磁场,使机械系统的接点打开或关闭,从而控制外部电路的通断。

一个基本的继电器电路包含以下几个主要元件:电磁线圈、铁芯、触点、弹簧以及支撑结构。

电磁线圈是继电器的核心部分,通常由导线绕制而成,并且通常固定在继电器的上部。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磁场,而磁场则会对铁芯产生吸引力。

铁芯位于电磁线圈的中部,它甚至可能是由电磁线圈的外壳构成。

当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时,会产生磁场,并且吸引铁芯。

触点一般分为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它们位于继电器的下部。

常开触点在继电器不工作时处于闭合状态,当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时,磁场的吸引力会使得触点打开,使外部电路断开;相反,常闭触点在继电器不工作时处于断开状态,当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时,磁场的吸引力会使得触点闭合,使外部电路接通。

弹簧的作用是使得触点恢复到初始状态。

当继电器不工作时,弹簧会使得触点闭合(对于常开触点)或打开(对于常闭触点)。

当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时,磁场的吸引力会克服弹簧的力量,使得触点发生状态改变。

支撑结构主要是用来支持继电器的各个元件,并且保持它们在正确的位置上。

支撑结构通常由金属或塑料材料构成。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外部电路中的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时,电磁线圈产生磁场,磁场的吸引力使得铁芯向下移动,进而使得触点打开或闭合。

触点的状态改变会对外部电路的通断产生影响。

当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时,磁场的强度取决于电流的大小,较大的电流会产生更强的磁场。

因此,在控制继电器时,需要确保电流的大小适合于继电器的要求。

继电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作为开关或保护设备,用于控制电动机、灯光、加热器、变压器等各种电气设备。

此外,继电器还可以用于自动化系统中,例如工业控制、自动化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

总结起来,继电器的电路原理是通过电磁激励来使触点发生状态改变,控制外部电路的通断。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8.2.2 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的 基本线路
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
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8.2.2 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的 基本线路
双速异步电机的基本控制线路
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8.2.2 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的 基本线路
电磁铁、电磁离合器的基本控制线路
主动摩擦片 绝缘层
铁粉
线圈
主动轴
从动轴
图8.25 多片式电磁离合器的摩擦片 图8.26 电磁粉末离合器
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8.1.4 执行电器
电磁夹具 工件
绝缘材料 工作台
线圈
铁心
图8.27 电磁工作台
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8.2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常用
基本线路
8.2.1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线路的构成
8.1.1 非自动控制电器
转换开关
倒顺开关
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8.1.2 自动控制电器
接触器(交流、直流) KM
常闭触头







线 圈
静 铁 心
图8.15 交流接触器的结构
图8.16 直流接触器的原理结构图
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8.1.2 自动控制电器
接触器(交流、直流) KM
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8.2.1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线路
电原理图绘制规的律构成
1.主电路用粗线表示,并绘 制在左边控制电路用细线绘 制在图的右边(或下边)。
2,控制电路电源分列两边, 按各电器动作先后由上而下 平行绘制。 3,同一电器各部件用同 一字符表示,相同电器 用数字序号表示。

如何正确使用继电器进行电路控制

如何正确使用继电器进行电路控制

如何正确使用继电器进行电路控制继电器是电气控制中常用的一种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类电路控制中。

正确使用继电器可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保证电路运行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继电器的工作原理、选型、接线和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正确使用继电器进行电路控制。

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磁设备,通过电磁吸合和释放来实现开关电路的控制。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输入信号:将控制电压或电流作为输入信号加至继电器的控制端,通过控制端的信号变化来控制继电器的状态。

2. 电磁激励:当输入信号满足继电器的激励条件时,继电器的线圈会产生足够强的磁场,使触点吸合。

3. 触点闭合:继电器的触点闭合时,会使得电路中断或闭合,起到开关的作用。

4. 电磁释放:当输入信号消失或不满足激励条件时,继电器的线圈中断电流,磁场消失,触点释放,电路恢复正常状态。

二、继电器的选型正确的继电器选型对于电路控制至关重要。

在选型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 控制电压或电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控制信号的电压或电流大小,并选择相应的继电器。

2. 联络电流:根据被控电路的负载要求,选择继电器的额定联络电流。

3. 联络类型:继电器根据其联络类型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根据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型号。

4. 继电器类型:根据应用要求选择不同种类的继电器,如电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封装型继电器等。

三、继电器的接线方法继电器的接线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电路要求来确定。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接线方法:1. 单继电器控制单负载:将继电器的触点与被控电路连接,使继电器能够实现对电路的开闭控制。

2. 多继电器联锁:当需要控制多个电路时,可以通过继电器间的联锁进行实现,实现电路的依次开闭。

3. 并联控制或并行控制:当需要在一个电路中同时控制多个负载时,可以通过并联或并行的方式连接继电器,实现对多个负载的同时开闭。

4. 继电器与接触器结合:在大型电气控制系统中,通常会使用继电器与接触器结合的方式,实现对电路的复杂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图分析
利用三极管饱和导通和截止的的特性,本身就可以实现接通和断开的功能,但由于它的带载功率有限,所以需配继电器扩流,并且可以扩充触点的数量,该电路是PNP三极管,所以采用集电极接低电平方式输出,P37为上拉电阻,当基极没有输入脉冲或电压时,基极为高电平,因为这是反极性三极管,所以平时是截止的,只有基极输入低电平,降低基极电压,这时三极管导通,继电器线圈得电吸合,原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吸合,完成设备的接通与断开功能。

图中二极管反向接在线圈两端,是保护线圈不受反峰电压的冲击,对继电器起到保护作用。

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
我用的是S9013,请问这个电路该怎样画,S9013是不是一个NPN型三极管,还有我用的是STC89C52芯片。

常用的小型继电器工作电压有5V和12V两种,你使用的时候最好有一个9V或者12V的电压(如果你选12V的继电器,那么电压要再高一些).
单片机IO口输出控制信号,最好采用低电平控制导通的方式,也就是IO口输出0控制导通,1截止,因为IO口的灌电流较大而拉电流能力不足.这时候三极管应该选择PNP的,比如9012,8550之类的.
你选择的9013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使用中一般不这么做.
下面是接法:(以PNP三极管为例)
单片机IO口输出控制信号接三极管基极,继电器的线圈正极接三极管的C 极,线圈负极接一个小电阻比如75欧之后接电源负极(也就是继电器一定要在集
电极通路上),三极管的E极接电源正极,然后在线圈的正负极之间并联一个二极管比如1N4007.
三极管驱动继电器
2009-09-23 21:49:47| 分类:Electronic&&Elec |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继电器线圈需要流过较大的电流(约50mA)才能使继电器吸合,一般的集成电路不能提供这样大的电流,因此必须进行扩流,即驱动。

图1.21所示为用NPN型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的电路图,图中阴影部分为继电器电路,继电器线圈作为集电极负载而接到集电极和正电源之间。

当输入为0V时,三极管截止,继电器线圈无电流流过,则继电器释放(OFF);相反,当输入为+VCC时,三极管饱和,继电器线圈有相当的电流流过,则继电器吸合(ON)。

图1.21 用NPN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图
当输入电压由变+VCC为0V时,三极管由饱和变为截止,这样继电器电感线圈中的电流突然失去了流通通路,若无续流二极管D将在线圈两端产生较大的反向电动势,极性为下正上负,电压值可达一百多伏,这个电压加上电源电压作用在三极管的集电极上足以损坏三极管。

故续流二极管D的作用是将这个反向电动势通过图中箭头所指方向放电,使三极管集电极对地的电压最高不超过+VCC +0.7V。

图1.21中电阻R1和R2的取值必须使当输入为+VCC时的三极管可靠地饱和,即有。

例如,在图1.21中假设Vcc = 5V,,,则有。



若取,则。

为了使三极管有一定的饱和深度和兼顾三极管电流放大倍数的离散性,一般取左右即可。

若取,当集成电路控制端为+VCC时,应能至少提供1.2mA的驱动电流(流过R1的电流)给本驱动电路,而许多集成电路(例如标准8051单片机)输出的高电平不能达到这个要求,但它的低电平驱动能力则比较强(例如标准8051单片机I/O口输出低电平能提供20mA的驱动电流(这里说的是漏电流)),则应该用如图1.22所示的电路来驱动继电器。

图1.22 用PNP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图(本人认为有二极管方向有错误)
与图1.21比较NPN三极管变为PNP三极管,电流方向、电压极性和继电器逻辑都应有所变化。

当输入为0V时,三极管饱和,从而使继电器线圈有相当的电流流过,继电器吸合;相反,当输入为+VCC 时,三极管截止,继电器释放。

松乐继电器5V T73 SRD-5VDC-SL-C 全新原装正品(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