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讲义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附答案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附答案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附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金属R活动性比Cu强C.金属R可能是铝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2.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的粉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反应后甲、乙、丙三种金属均显+2价),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3.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和稀硫酸反应;将Y放人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X > Z > Y B.Y > X > Z C.Y > Z > X D.Z > Y > X4.向含AgNO3、Cu(NO3)2、Mg(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Ag、Cu、Mg B.Cu、Mg、Zn C.Ag、Cu、Zn D.Ag、Mg、Zn 5.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逸出,则滤渣的组成为A.铁B.铁和铜C.铁和银D.铁、铜、银6.有X、Y、Z三种金属,把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减少并放出气体,X、Z无变化;把X、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Z无变化.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Y、Z B.Y、X、Z C.Y、Z、X D.Z、Y、X7.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镁条、铝片、铜丝均能在空气中燃烧B.铝合金门窗是用纯的金属铝材料制成的C.人类使用铝的年代早于铜、铁D.武德合金的熔点低,可作保险丝8.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等质量X、Y、Z三种金属放入等浓度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X最活泼B.金属Y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大于XC.若金属Z是Fe,则金属X一定是AlD.金属Z反应掉的稀盐酸一定最少9.化学学习小组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后,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有错误的是()A.碳能形成多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具有还原性,用焦炭可冶炼铁B.SO3、CO2、CO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可用NaOH溶液吸收C.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除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某些酸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D.C、CO、CH4、C2H5OH均能作为燃料使用10.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图中一定错误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A.B.C.D.11.某工厂废液中含有 Fe(NO3)2和 Cu(NO3)2两种溶质,取部分废液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测定所得溶液中某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同时得到以下结论:①图中纵坐标表示 Cu(NO3)2的质量②a 点时溶液中有三种溶质,b 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③c 点时烧杯中有两种金属单质,d 点时烧杯中有三种金属单质④完全反应后烧杯中溶液呈浅绿色⑤完全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4 个B.3 个C.2 个D.1 个12.某同学按如下步骤对三种未知金属展开探究:(1)将它们编号为:X、Y、Z;(2)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而Y却没有.(3)取X、Z大小相等的颗粒,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H2SO4中,发现Z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X快.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A.X>Y>Z B.Z>X>Y C.X>Z>Y D.Z>Y>X13.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九上科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精讲精练(浙教版)

九上科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精讲精练(浙教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讲精练2.2.1 金属的性质—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质考点1.金属的氧化反应1.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作氧化反应。

2.类型(1)缓慢氧化:氧化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甚至在短期内不易察觉,如钢铁生锈、塑料和橡胶制品的老化等。

①铁与氧气在常温下,发生缓慢氧化。

反应方程式:4Fe+3O2=2Fe2O3结论:铁在常温下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生成红棕色固体【重点】Fe2O3又叫氧化铁,三氧化二铁,是一种红棕色固体,与酸反应生成+3价铁离子。

②铝在氧气在常温下,发生缓慢氧化。

反应方程式:4Al+3O2=2Al2O3结论: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生成白色固体【重点】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能阻止金属铝继续被空气氧化【引申】A.洗涤铝制容器时,不能用钢丝球擦洗,以免破坏氧化膜B.铝制容器不能盛放酸性或碱性物质,因为酸性和碱性物质会破坏铝的氧化膜,进而腐蚀金属铝(2)剧烈氧化:氧化过程进行得很剧烈,如镁的燃烧,但只有部分金属可以燃烧。

【注意一】有些金属能在氧气中燃烧,有些金属不能燃烧,但都生成相应的氧化物【注意二】氧气的浓度不同,化学反应的现象可能不同在空气中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①镁: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2MgO在空气中不可燃烧②铝: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化学方程式:4Al+3O2点燃2Al2O3【注意】铝条、铝片在空气中不可燃烧,但铝丝可以燃烧在空气中不可燃烧③铁: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化学方程式:3Fe+2O2点燃Fe3O4【注意】Fe3O4是一种黑色固体,带磁性在干燥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物质;④铜:在潮湿空气中:与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铜绿而被腐蚀在氧气中不可燃烧,加热,产生黑色固体化学方程式:2Cu+O2=2CuO 2Cu+O2+CO2+H2O===Cu2(OH)2CO3【考点练习】【例1】下图为小柯做的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

金属的化学性质(基础) 知识讲解附答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基础) 知识讲解附答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基础) 知识讲解附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先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

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丁>丙>乙>甲D.乙>甲>丁>丙2.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A.B.C.D.3.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

其中正确的方案是()A.①或④B.①或②C.②或③D.③或④4.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逸出,则滤渣的组成为A.铁B.铁和铜C.铁和银D.铁、铜、银5.向m克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 g。

对所得滤液和滤渣的判断正确的是()A.滤液可能是无色B.滤渣中的物质可能有3种C.滤液中一定有和D.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6.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工业上可以利用H2 和 FeCl2 在高温反应器中制备,同时得到 HCl。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制备纳米级铁粉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纳米级铁粉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 Fe3O4C.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D.纳米级铁粉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是因为物质种类不同7.对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C表面出现红色物质,B表面没有现象。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讲义及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

如果把Y和Z分别放人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Z>Y>XB.X>Z>YC.Y>Z>XD.X>Y>Z答案:D解析:D【解析】【详解】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活动性最强;Y 和Z分别放人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说明两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H >Z,综上所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Y>Z,故选D。

【点睛】检验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1、金属与氧气反应,越容易反应,金属的活动性越强;2、金属与酸反应,反应速率越快,则金属的活动性越强;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能反应,则单质金属的活动性就强于盐中金属的活动性。

2.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的粉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反应后甲、乙、丙三种金属均显+2价),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答案: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金属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那么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为乙>甲>丙;依据图形,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则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物质的质量可以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生成的气体的质量越多,故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

故选C。

3.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矿石资源答案:B解析:B【解析】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正确;B、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错误;C、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正确;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节约了金属资源,减少的冶炼金属产生的污染,保护了环境,正确。

必修1 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讲义

必修1 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讲义


2Cu+CO2↑
用途
石蜡油或煤油中 ①制 Na、K 合金:常温 下呈液态,用作原子反应 堆的导热剂 ②作还原剂制取某些金 属 ③制高压钠灯(路灯)
镁铝合金——做机械零件、 车船材料、门窗等
镁铝合金 用作电缆线、导线 食品、钦料的包装
建筑材料、生活用品等
导线、电路板等
点燃
与氧化物反应
2MgO
+Si 金属镁着火不能用水或泡 沫灭火器等,应用细沙扑灭 4Na + TiCl4 与熔融盐 4NaCl Na + KCl 一定温度

大量热, 生成熔融铁(Mg 条、 KClO3) (氧化物可以是 MnO2、V2O5、 Cr2O3 等, 其活泼性一定要比铝弱) 铝热反应、铝热剂l2

Ti +
与盐溶液反应
NaCl+K↑ 若为 NaHSO4、 NaHSO3、 NaH2PO4 等的溶液,则 Na + 首先与 H 反应 若无,则 Na 首先与溶液 里的 H2O 反应,然后再看生 成的 NaOH 与溶质是否发 生反应(教辅 61 页细 3) CuSO4 溶液、FeCl3 溶液、 NaHCO3 溶液、AlCl3 溶液 等 2NaCl(熔融)
几种金属的化学性质
普通高中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对比学习实施策略
钠 Na 1、钠与 O2 在空气中缓慢 氧化生成白色 Na2O (表面 迅速变得灰暗、 Na2O 没有 Na2O2 稳定) 与 O2 反应 2、 钠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淡 黄色的 Na2O2(Na 先熔化、 黄色火焰、淡黄色产物) 镁 Mg 1、镁可在空气中缓慢氧化, 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 薄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可有一定的耐酸碱性 2、 耀眼白光, 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白色固体 铝 Al 1、铝可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表面 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有 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有一定的耐 酸碱性 2、Al 在空气中点燃生成 Al2O3, 现象为:红热、熔化而不滴落 3、铝在纯氧中点燃剧烈燃烧,放 出大量热和发出耀眼白光(试剂 瓶底部有细沙)

《金属的化学性质》 讲义

《金属的化学性质》 讲义

《金属的化学性质》讲义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概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金属无处不在,从常见的铁、铜、铝,到较为珍贵的金、银等。

这些金属之所以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表现出各种特性,都与其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金属的化学性质,简单来说,就是金属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这些性质包括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与酸的反应、与盐溶液的反应等。

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对于我们更好地利用金属、防止金属腐蚀以及进行相关的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许多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比如,我们常见的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其表面逐渐生成红褐色的铁锈,这实际上就是铁与氧气、水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而铝则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这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了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再看镁,它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化学方程式为:2Mg + O₂= 2MgO(条件:点燃)相比之下,金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真金不怕火炼”。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各不相同,这反映了它们化学性质的差异。

三、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是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实验室中,我们常常通过金属与酸的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例如,锌和稀硫酸反应会产生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 + H₂SO₄= ZnSO₄+ H₂↑ 反应过程中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而铜则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这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排在氢之前,铜排在氢之后。

一般来说,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够置换出酸中的氢,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金属与酸的反应还受到酸的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四、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之间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的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教学讲义《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教学讲义《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

★★ ★
【知识梳理】
1、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的共性 ①大多数是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汞为液体;少数金属有颜色,如金为金黄色、铜为紫红色。 ②有延展性,可拉成细丝,压成薄片。 ③能导电,可以用作电线、电缆。 ④能导热,可用于制造铁锅、铜火锅等 (2)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教师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授课类型 T-金属 金属化学性质
C-专题训练
星级 教学目标 授课日期及时段
★★
1. 金属 2. 金属化学性质 3. 完成练习题
★★★
学科教师:
T-能力提升 ★★★
T— 课堂同步
金属材料
【考纲说明】
金属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认识常 见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知道生铁和钢是重要的合金
化学反应方程式 Fe + CuSO4=Cu + FeSO4
2Al+3FeSO4=Al2(SO4)3 + 3Fe Cu+2AgNO3=Cu(NO3)2+2Ag
5
4、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5、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例如 Mg 与 HCl 反应就比 Zn 剧烈,而 Zn 又比 Fe 剧烈(越活泼越易反应)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氢前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④位于前面的金属和位于后面的多个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时,相差越远越先反应(相差越远越先种金属混合而成

金属的化学性质讲义下篇(解析版)

金属的化学性质讲义下篇(解析版)

金属的化学性质下篇(解析版)一、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答案】2Al + 3CuSO4====Al2(SO4)3 + 3Cu Al >Cu Cu +2AgNO3 ====Cu(NO3)2+2Ag Cu >Ag Cu <AlAl >Cu >Ag金属活动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记忆方法:嫁给那美女;新添一千金;统共一百斤。

三、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它可以给你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K 、Ca 、Na 除外)。

补充说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若有两种以上物质可以发生置换反应,则距离远的优先反应,即“远程置换”。

四、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比较方法1.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位置越靠前,其金属活动性就越强;2. 金属与氧气反应越剧烈,其金属活动性越强;究3. 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其金属活动性越强;4. 活动性强的金属,可将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题型一: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例1】下列各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颜色是无色的是A .铁和硫酸铜B .铁和稀硫酸C .锌和稀硫酸D .铜和硝酸银溶液【答案】C 解析:A 、铁与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是硫酸亚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是硫酸亚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是硫酸锌溶液,硫酸锌溶液没有颜色,此选项符合题意;D 、铜与硝酸银溶液签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是硝酸铜溶液,硝酸铜溶液呈蓝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的化学性质(讲义)
➢知识点睛
1.金属与酸反应
(1)图象问题
①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a.等质量的镁、铝、锌、铁和足量的酸反应(图1),金属反应完,酸
有剩余,生成氢气的质量不等,产生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为:、、、,产生氢气由快到慢为、、、。

b.足量的镁、铝、锌、铁和等量的酸反应(图2),酸反应完,金属
有剩余,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消耗金属的质量由少到多为:、
、、,产生氢气由快到慢为、、、。

注:上述四种金属的产氢能力由强到弱为:、、、。

✧此类图象重点关注产生氢气的快慢与多少。

②氢气质量与反应物质量的关系
a.向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中加入足量酸(图3),最初酸不足,等
质量的酸参与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最终酸过量,金属不足,
产生的氢气质量不等,产生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为:、、
、。

b.向等质量的酸中加入足量的镁、铝、锌、铁(图4),最初金属不足,
等质量的金属参与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不等,产生氢气的质量由
到多少为:、、、,最终酸不足,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

注:通过图象能比较产生氢气的多少,不能比较产生氢气的快慢。

✧此类图象重点关注最初产生氢气的多少与最终产生氢气的多少。

(2)判断混合物组成问题
①平均值法
计算出金属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Ar ,利用平均值法,推测金
属混合物的成分(将Al 的相对原子质量折算成18,氢后金属的相
对原子质量折算成无穷大)。

A r(A)< Ar < A r(B)
②极端假设法
假设金属混合物中只含已知的该金属,计算此时应产生的氢气质量,
比较其与实际产生的氢气质量的大小关系,根据金属产氢能力,推测
金属混合物的成分。

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1)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判断滤渣、滤液成分
①对涉及到的金属进行活动性排序,标出加入的金属,判断反应的先
后顺序。

【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活动性相差较大的金属之间,
先发生置换反应。


②画流程图,根据加入金属的量初步判断滤渣、滤液成分。

③根据题中信息,结合反应先后顺序,再次判断滤渣、滤液成分。

(2)回收废液中的金属和金属化合物
根据待回收的金属和金属化合物,初步判断加入的过量金属(一般为
所涉及金属中最活泼的),再分析各环节的化学反应和物质组成。

➢精讲精练
1.相同质量的Zn 和Fe 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能正确表示生成氢气
的质量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2.相同质量的Mg、Fe 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盐
酸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足量的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
的质量与消耗金属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4.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质量
(直接用各金属表示)的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①Mg>Al>Zn;
②Al>Mg>Zn;③Al=Mg=Zn;④Al=Mg>Zn;⑤Al=Zn>Mg;
⑥Al>Mg=Zn。

其中合理的个数为()
A.5 个B.4 个C.3 个D.2 个
5.现有
6.5 g 由Zn 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将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
反应得到0.18 g 氢气,则另一种金属可能是()
A.Ag B.Al C.Fe D.Mg
6.某不纯的铁2.4 g 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全部溶解,放出氢气0.2 g,则铁中可
能含有的杂质是()
A.铜B.铝C.碳D.镁
7.现有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5.6 g 该混合物中加入100 g 一定溶质
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混合物为Fe、Al,m 可能是0.2 g
B.若混合物为Fe、Zn,m 可能是0.1 g
C.若混合物为Fe、Cu,则m 可能是0.1 g,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0%
D.若混合物为Fe、Zn,则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
8.现有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投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
过滤,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1)若滤渣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一定没有。

(2)若滤渣中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没有,滤液中一定有。

9.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 和Fe 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则滤渣中一定含有(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滤液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10.某同学向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粒。


液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a~b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b 点时,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写离子符号)。

(3)写出b~c 段发生反应的现象。

11.某溶液中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
处理,并绘制出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

请回答:
(1)a 点时,混合物中所含的金属单质为(填化学式)。

(2)a、b 两点,溶液的质量a b(填“=”、“<”或“>”)。

(3)请写出c~d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某电镀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CuSO4、ZnSO4和FeSO4,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
成本,回收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设计了下图所示流程。

请回答:
(1)步骤①的操作是,步骤③使用的方法是(填“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

(2)固体A 的成分是,固体B 的成分是。

(3)步骤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为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了以下实验。

(1)X 为;乙与硝酸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I 和Ⅱ中都要用到一种玻璃仪器。

该仪器在操作Ⅱ中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知识点睛
1. (1)①Al、Mg、Fe、Zn Mg、Al、Zn、Fe
Al、Mg、Fe、Zn Mg、Al、Zn、Fe
Al、Mg、Fe、Zn
②Al、Mg、Fe、Zn Al、Mg、Fe、Zn
➢精讲精练
1. D
2. D
3. B
4. C
5. A
6. B
7. C
8.(1)Cu、Fe CuSO4
(2)Fe、Zn ZnSO4、FeSO4
9.Ag Fe Al(NO3)3、Fe(NO3)2AgNO3
10.(1)2AgNO3+Zn Zn(NO3)2+2Ag
(2)Al3+、Zn2+、Cu2+
(3)锌粒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11. (1)Ag
(2)>
(3)Cu(NO3)2+Fe Fe(NO3)2+Cu
12.(1)过滤物理方法
(2)ZnSO4Zn、Cu、Fe
(3)Zn+H2SO4ZnSO4+H2↑
13.(1)锌ZnSO4+Ba(NO3)2BaSO4↓+Zn(NO3)2
(2)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