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共54页文档

合集下载

08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共54页

08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共54页
出总额) 2、公债负担率(公债余额/当年GDP或GNP) 3、偿债率(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
入总额)
二、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
财政支出按是否有物质补偿分,可分为购买支 出和转移支出。
1、政府购买支出是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所形成的支出,包括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 文教科卫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等。
08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凯恩斯认为失业分摩擦性失业、自愿失 业和非自愿失业。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 除,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 的话,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货币主义则认为“自然失业率”状态下 的就业水平即充分就业。
Billgates:
充分就业不是百分之百的就业。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
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 用价格指数如CPI、PPI及GDP平减指数 来表示。
政府购买支出的特点是政府一手付出了货币, 另一手得到了商品。
政府购买支出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是直接的, 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
购买支出在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支出占比中是较 大的。
2、转移支出
转移支出(付)是指政府单方面无偿的 支付给企业、单位或个人的支出,包括 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利息支 出、援外支出等。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一、宏观经济政策概述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为达到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调控手段和措施。

它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方面。

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防止通货膨胀和经济下滑;财政政策是通过控制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国家收支平衡和经济发展;产业政策则是采取各种措施对产业进行干预和支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理论1、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宏观经济学理论,强调政府应该通过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解决经济不景气和失业问题。

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经济衰退期,政府应该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经济活动和提高就业率。

当经济复苏时,政府应该通过收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和过度投资。

2、供给经济学供给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宏观经济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生产要素来促进经济增长。

供给经济学认为,政府应该采取开放政策、税收减免和去除制度性障碍等措施,鼓励创新和投资,提高生产效率和供给能力。

3、新克拉克主义新克拉克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宏观经济学理论,主张通过市场机制和经济自由化来促进经济增长。

新克拉克主义认为,政府应该采取开放政策、降低税率和取消过度监管等措施,鼓励私人投资和创新,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实行利率和信贷政策,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维持货币信用和金融稳定的政策。

例如,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中国央行可以采取加息措施,限制货币供应量,控制市场利率,促进通货紧缩和稳定。

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实行支出和税收政策以调节政府支出和国家收支平衡,维持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政策。

例如,在经济危机时期,美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以增强经济复苏力度。

3、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通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创业扶持等措施,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政策。

PPT1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共58页文档

PPT1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共58页文档
特点: 1)不是指每一种商品的价格
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 的相对不变,即不出现通货 膨胀。
2)通货膨胀用消费品物价指 数来衡量。
9
3、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经济增长的概念和衡量: 经济增长——
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 收入的持续增长。
衡量: GDP和人均GDP增长速度。[过去曾用GNP衡量]
关系——要实现充分就业,必然使用扩张性的财 政、货币政策——引起通胀
2、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与失业 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一方面提供更多的就业机
会,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又会引起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使技术水平低的劳动者失业。
3、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引起通胀。
18
结论:
四个目标很难 完全统一,应据经 济形势确定不同时 期的各个目标次序。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 • 第二节 财政政策 • 第三节 货币政策 •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2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 第含义: 市场机制无法自动使AS与AD平衡的情况 下,政府对经济总量进行干预和调节,根据 经济目标使经济总量增加或减少而采取的一 系列行为的规范准则和手段。
PPT1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章 宏观经济政策及实践

章 宏观经济政策及实践
• 奥肯法则认为,GDP每增加3%,失业率大约下 降1个百分点。这个关系说明就业率与GDP成 同方向变化,但就业率变化的速度要慢一些。
5
5.充分就业
• 凯恩斯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 于磨擦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
•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空缺职位总额恰好等于 寻找工作的人数,就是充分就业。
3
3.失业的常见类型:
• a.磨擦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磨擦 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 转换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
• b.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 成的失业。
• c.非自愿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 作的失业。
• d.结构性失业:是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 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没有适当 技术,或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16
④不同税收对社会财富分配的调节
• 由于税收的税率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因而它们对公平
分配财富具有不同的效果。人头税是一种定额税,人
人一份,实际上与不均税对均衡财富无所差别;因此
被认为是一种最不公平的税收形式之一;累退税是一
种收入越高,税率越低,纳税越少的一种税制,这种
税不但不能平均财富,反而更加剧了财富的不平均,
• b.改变所得税结构。使高收入者增加一些赋 税负担,使低收入者减少一些负担,同样可起 到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作用。
• c.发行公债。
20
1.膨胀性财政政策:
• d.扩大政府购买支出。政府扩大对商品和劳 务的购买,多搞些公共建设,就可以扩大私人 企业产品销路,还可以增加消费,刺激总需求。 尽管这样做也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利 率上升,影响一些私人投资,但总的说来,生 产和就业还会增加。

第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

第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

• 1979年—1982年这3年中,美国经济处于停滞 时期,GDP没有增加,而潜在GDP这一时期里 每年增长3%,3年共增长9%,那么1982年的失 业率应该为多少呢? • 官方统计显示82年失业率为9.7%。 • 奥肯定律说明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反 向变动的关系。 向变动的关系。 • 美国总统能否连任,与他在位期间能否降低失 业率有很大的关系。1932,1960,1980,1992 年美国的失业率比较高,经济处于衰退时期, 在位的总统都没有连任;相反,1964,1972, 1980,1996年经济繁荣、失业率低,在位的总 统都连任了。小布什于2000年当选美国总统, 当年失业率是8%,小布什希望再次竞选总统时, 能将失业率降为6%,那么从2000年到2004年, 经济必须以多快的速度增长呢?
Y
繁荣
潜在Y水平线 (Y的趋势线)
衰退
复苏 萧条
年份
第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
§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经济 波动的解释
• 现代宏观经济学广泛采用AD—AS模型来解释 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 • 如果短期总需求曲线受到需求冲击(demand shock)而向左移动了,那就会出现: • 1、失业均衡(经济萧条) • Ye<Yf ,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被大量闲置, 失业率高(大于自然失业率),价格水平下降 出现通货紧缩,社会经济是一片萧条。
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充分就业 3 、 物 价 稳 定 prize stabilization:指价格水 平稳定,既不发生通货 膨胀也不发生通货紧缩。 4、国际收支平衡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 : 外 汇 收 支 平 衡。
P 通胀 AD' 通缩 0 AD'' Yf Y AS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及实践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及实践
凯恩斯主要的内财容:政政策
(1)政府应增加支出 (2)政府在宏观上要鼓励高消费 (3)财政赤字不能靠增税弥补,只能增发公债
2024/10/30
#2022
3、宏观财政政策手段: (1)相机抉择法:是指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
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 择当前究竟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措施。
传导机制: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利率变化→企业投资成本 改变、同时影响家庭的支出及国际贸易→总需求变化→就 业产出以及价格水平的变化。
种类:扩张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
○ 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
2024/10/30
货币政策——工具
调整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 贴现率,如:经济萧条时,降 低再贴现率,增加了商业银行 的超额准备金,可贷出去的现 金也增加,则社会上货币供给 量增加。
经入府 济与根 活支据
简 介
、 财 政



2024/10/30
——
-
-
针 对 性 的 政 策 。
发 展 状 况 的 认 识 而 制 定 的 有
主 动 调 节 。 即 基 于 对 经 济
展 的 财 政 政 策 。
与 社 会 事 业 之 间 平 衡 协 调 发
织 各 种 经 济 活 动 之 间 、 经 济
总 体 调 节 。 即 从 全 局 上 组
政 政 策 。
济 的 发 展 变 化 规 定 相 应 的 财
动 态 调 节 。 即 根 据 社 会 经
主 要 的 调 节 方 式 有 :
节财 方政 式政


2024/10/30
财政政策——种类
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

(二)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IS曲线为垂直,LM 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 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 全无效。
(二)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r
IS
IS’
LM LM’
(%)
r0
0
y0
y1
y
凯恩斯极端情况
(二)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但 财IS是政曲L政线2为策右水完移平全,,有产利效出率。增不加变,,L挤1增出加效,应L为2下零降,,
1. 作用机制 由于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所以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 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国民收 入和就业等宏观运行目标得到调节。
(二) 两种政策的作用机制及影响
2.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G AD Y L r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I AD
M
M L r
I AD Y
PP
财政政策效果
LM曲线越陡峭,表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小, 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较多,导致投资和国民 收入增加较多,即货币政策效果较大;
LM曲线斜率平坦,表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大, 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较少,导致投资和国民 收入增加较少,即货币政策效果较小。
(二) 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LM曲线为垂直, IS曲线为水平,此 时,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十 分有效。
(三) 货币政策效果的局限性
(2) 增减货币供给要影响到利率,必须以货币流通速 度不变为前提。通胀时,尽快消费,货币流通速度 加快;衰退时,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3) 外部时滞 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扩大生产规模需要有时间。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理论与实践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理论与实践

可编辑ppt
17
第2节 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一、财政政策效果 二、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三、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可编辑ppt
2、四大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 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 经济要适度增长;
•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可编辑ppt
4
※充分就业: ①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广泛意义上指一切生 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的原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由于测定其它要素的利用状态非常困难,因此,一般 以劳动要素的利用状态来作为衡量尺度。 ②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完全就业,仍然存在失业。
※扩张性财政政策:萧条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 失业。政府增加支出、减税等措施,刺激总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繁荣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 通货膨胀。政府减少开支、增税等措施,抑制总需 求。
※在使用财政政策时逆经济风向而行,又称为补偿性 的财政政策。
可编辑ppt
10
3、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财政制度由于某些内在的特点,自身也会产生自动 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即在繁荣时能自 动抑制通胀,萧条时自动增加需求。这种作用称作 财政政策的自动(内在)稳定器作用。
第15-16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理论与实践)
◆上一章学习的IS-LM模型是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分 析的理论基础。本章将在上一章基础上,对宏观经 济政策的作用和效果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析。
◆问题的切入点:两个市场同时均衡不一定达到了 充分就业的均衡,这时需要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干 预。
可编辑ppt
1
第15-16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理论与实践)
可编辑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