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标准方程说课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学法指导
❖ 本节课采用学案式教学,学案的设计在难 度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前让学生动手 动脑,完成学案上自己力所能及的题目,对 有疑惑的问题加以标注,以便在课堂上及时 解决。在自学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 不但重视结论,更重视结论产生的过程和数 学思想方法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设计
❖ 根据《新课程标准》,我将教学目标分成以下三个部分: ❖ (一)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并能
2 求以C(1,3)为圆心,并与直线3x 4y 6 0相切的圆的标准方程。
3
这三道题作为本堂课的巩固练习,让学生自行解决, 加深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五)课堂小结
❖ 重点内容 ❖ 个人疑惑
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学会反 思,培养了归纳总结的能力。
个人疑惑,可以让学生查缺补 漏,教师及时答疑解惑。
几何法 在圆内 d<r 在圆外 d>r 在圆上 d=r
坐标法
x2 0
y02
r2
x2 0
y02
r2
x2 0
y02
r2
让学生分别用几何法和坐标法表示出点与 圆的位置关系,注重数形结合。
基础练习
❖ 1 写出圆(x 2)2 (y 3)2 3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2 求圆心在C(-3,4),半径长为 5的圆的标准方程。 3 求圆心在C(8,-3),且经过点M(5,1)圆的标准方程。
《圆的标准Baidu Nhomakorabea程》
课型:新授课
任城第二中学 姜计霞
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必修二第四 章《圆的标准方程》 ,下面我将从“教学背 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自我反思”四个 方面进行阐述。恳请在座的各位老师批评指 正。
一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学法指导
一 教学背景分析
4 写出圆心为A(2, 3),半径长等于5的圆的方程,并判断点M1(5, 7), M2( 5, 1)是否在这个圆上?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已知圆心 坐标和半径,求标准 方程,已知标准方程,写出圆心坐标和半径,根据
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三)典型例题
例1 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5,1),B(7,-3),C(2,-8),求它 外接圆的方程。
(一)教材分析
《圆的标准方程》是在学习了《直线与方程》等 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坐标法研究圆的方程及其 应用。同时,由于圆也是特殊的圆锥曲线,为后面 学习其他圆锥曲线的方程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到了圆,对圆的 性质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在解析几何 中讨论圆的应用,学生接触不多, 所以本 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和 应用,教学难点是如何运用坐标法求圆的 方程。
(六) 作业布置
❖ 课本124页习题A 第2题 ❖ 思考:比较例一和例二,归纳出求任意三角
形ABC外接圆方程的两种方法。
四 自我反思
❖ 教学中,我明显地感到在有学案的情况下,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掌握知识方法的效 果更好。学案突出了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得 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并与教师的教学目标 相对应。
变式练习 AOB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4,0),B(0,3),O(0,0),求它 外接圆的方程。
方法指导:先设出圆的标准方程,再 将点A,B,C的坐标代入,求得方
程中的未知数,告诉学生,这就是待定 系数法求圆的方程。
(四)巩固练习
1 已知两点P(4,9)和Q(6,3),求以线段PQ为直径的圆
的方程,并判断点 M(6,9), N(3,3),T(5,3) 在圆上、在圆内、还是在圆外?
❖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 实际情况对学案进行改进,引导学生积极探 究,同时要注意师生平等探索讨论。
(一)知识回顾
❖ 初中几何中圆的定义是什么? ❖ 在平面中,如何确定一个圆? ❖ 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三个知识回顾,为 推导圆的标准方程做铺垫。
(二)新知探究
一 如图,已知⊙A的半径为r, 那么⊙A上 的点M满足怎样的条件?
引导学生通过建系设点, 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推出圆的标准方程。
问题探究 点M0 (x0, yo )在圆x2 y2 r2内的条件是什么? 在圆外和圆上呢?
正确使用标准方程解决简单问题。 ❖ (二) 能力目标:①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②能比较熟练地利用坐标法研究圆的问题。 ❖ (三)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勇于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会
在错误中反思并获得学习自信; ②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乐趣。
三 教学过程设计
(一) 知识回顾 (二) 新知探究 (三) 典型例题 (四) 巩固练习 (五) 课堂小结 (六) 作业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