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与他律
校园自律还是他律辩论赛

校园⾃律还是他律辩论赛提问者采纳1、⾃律具有⾃我包庇性,波动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2、他律具有⼴泛性、稳定性、持续性、确定性3、他律产⽣了⾃律,没有他律就没有⾃律4、对⽅肯定会从他律是外因,⽽⾃律是内因⽅⾯说明,内因决定外因,这个时候,你们就利⽤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来说明,说明他律是物质性的,⽽⾃律是意识性的,物质决定了意识我觉得对⽅会问你们:要是在路上捡了钱包,这个时候是靠⾃律还是靠他律呢?你们应该这样回答:如果他捡了,那么就既没有⾃律也没有他律了,如果他没捡,那么也是⼩时候他的⽗母教育了他要拾⾦不昧(这样就很好的说明,万事离不开他律)他们还可能问:如果⾃律没那么重要,为什么学校要强调⾃律?你们可以回答:可是学校强调⾃律的时候,已经是⽤他律的⽅式了。
还说说明他律是主要的。
他们最可能的就是搬出很多关于⾃律的名⼈名⾔,你们别慌,就说:之所以这些名⼈名⾔会对我们产⽣警戒作⽤,那是因为它也是⽤他律的形式来告诫我们应该怎么办。
等等等等,相信你们好好想想,也可以相处很多问题的,切记,要是遇上难回答的问题,就往“他律产⽣了⾃律”“⾃律具有波动性”等等论点上套,会⽐较容易找出答案。
廉洁应以他律为主:在这⾥的他律我认为应是与其相当的⼀个机构或个⼈(例如纪检等),有了这样的机构或个⼈,想贪污的就应该有所惧怕,为⾃⼰的⾏为负起相当的责任,从⽽不敢不廉洁,所以廉洁应该以他律为主他律:⼀个背上长有毒瘤的⼈,他⾃⼰能除去⾃⼰后背上的毒瘤吗他⾃⼰能对⾃⼰下⼿吗他⾃⼰够得到吗所以必须要由别⼈来帮助其铲除背上的毒瘤。
必须要借助外⼒来铲除。
所谓廉洁⾃律,不过是⼀个真实的谎⾔罢了。
要求有关部门修改⼝号,改为廉洁他律,强调监督,重视外部⼒量的监督。
攻辩荀⼦认为,凡⼈都是好⾊好利,这是⼈性本恶的表现,如任其⾃由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师法教化,即通过他律来使⼈们向善。
请问对⽅辩友,对于荀⼦提出的主张,你们有什么看法吗?“诚信”是真诚、诚实;信⽤、守信的意思。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辩论稿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辩论稿摘要:一、引言1.辩论主题:他律与自律的重要性2.目的: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与作用二、他律的定义和作用1.他律:外部规则和约束2.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三、自律的定义和作用1.自律:自我约束和规范2.作用:提升个人品质,促进自我成长四、他律与自律的关系1.相互补充2.他律是自律的基础3.自律是他律的升华五、案例分析1.社会现象:他律与自律的体现2.个人经历:他律与自律的实践六、结论1.他律与自律并重2.强化他律意识,提升自律能力正文:在当今社会,关于他律与自律的重要性争论不休。
一部分人认为他律比自律更重要,因为外部规则和约束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自律比他律更重要,因为自我约束和规范有助于提升个人品质,促进自我成长。
那么,他律与自律究竟哪个更重要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他律和自律的定义。
他律是指外部规则和约束,例如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
他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没有他律,社会将陷入无序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将变得紧张。
自律则是指自我约束和规范,即根据自己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信仰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自律对于提升个人品质、促进自我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自律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他律与自律之间,两者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
他律是自律的基础,只有在遵守基本的他律规则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律。
例如,法律法规规范了我们的行为,使我们遵循一定的道德标准。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实现自我约束,达到自律。
同时,自律是他律的升华。
在遵守基本规则的基础上,我们通过自我约束和规范,使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通过观察社会现象和个人经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律与自律的关系。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既体现了他律的重要性,也反映了自律的能力。
我们不仅要遵守交通法规,还要在内心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律。
辩论资料——自律重要还是他律重要

辩论资料——自律重要还是他律重要自律重要:资料:自律重要,因为自律是通过自己的心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纪律的。
他律必须要通过外在的约束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是外因,只有通过自律才能起作用。
所以自律更重要。
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换句话说也就是要自己要求自己。
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
纪律和规则是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很多事实都能说明这个道理,比如买票要排队;走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甚至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约束,否则任何事情都毫无秩序可言。
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外因是矛盾次要方面。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因而自律的地位无可厚非。
第二,自律是他律的基础。
他律必须通过自律内化于内心,外见于行动,才得以实现;没有自律,他律再美,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因此,自律是基础,他律只是对自律的辅助和补充。
第三,自律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自律要求我们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律是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
多管的目的是少管,管的最终目的是不用管;他管的目的是自己管。
因此,他律的终结目的是自律,自律是归宿,他律只是手段,自律才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
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自我管理,像人民的好法官姜霜菊、神奇的操作手刘二伟、村队的好书记祁昌岱等。
第四,自律优点众多,优势明显,势在必行。
其一,自律以人为本,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其二,自律的主动性,易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三,自律的柔性、软性、暖色,符合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自律就是遵循法度,自加约束。
《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唐张九龄《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宋苏辙《西掖告词》之十五“朕方以恭俭自居,以法度自律,宜得慎静之吏,以督缮治之功。
辩论资料——自律重要还是他律重要

辩论资料——自律重要还是他律重要自律重要:资料:自律重要,因为自律是通过自己的心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纪律的。
他律必须要通过外在的约束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是外因,只有通过自律才能起作用。
所以自律更重要。
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换句话说也就是要自己要求自己。
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
纪律和规则是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很多事实都能说明这个道理,比如买票要排队;走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甚至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约束,否则任何事情都毫无秩序可言。
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外因是矛盾次要方面。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因而自律的地位无可厚非。
第二,自律是他律的基础。
他律必须通过自律内化于内心,外见于行动,才得以实现;没有自律,他律再美,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因此,自律是基础,他律只是对自律的辅助和补充。
第三,自律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自律要求我们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律是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
多管的目的是少管,管的最终目的是不用管;他管的目的是自己管。
因此,他律的终结目的是自律,自律是归宿,他律只是手段,自律才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
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自我管理,像人民的好法官姜霜菊、神奇的操作手刘二伟、村队的好书记祁昌岱等。
第四,自律优点众多,优势明显,势在必行。
其一,自律以人为本,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其二,自律的主动性,易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三,自律的柔性、软性、暖色,符合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自律就是遵循法度,自加约束。
《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唐张九龄《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宋苏辙《西掖告词》之十五“朕方以恭俭自居,以法度自律,宜得慎静之吏,以督缮治之功。
自律他律的名言

自律他律的名言
1、自律是最高境界,它要求我们在行动中坚持自我纪律,成为自己的主人。
2、内在的自律是成功的前提,外在的他律只有在自律的基础上才能起到帮助作用。
3、自律是一种坚韧不拔的品质,它的实践能够让我们克服困难,突破自我的极限。
4、自律是一种认真对待自己的态度,只有做好自己,才能真正影响他人,改变世界。
5、自律就是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行得更稳
更远。
6、自律让人自由,让人变得更好,更完整,它是成功的基石,是实现梦想的关键。
7、自律不仅需要刻苦耐劳,更需要拥有勇气和毅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在人生的
征程中走得更远。
8、一个成功的人,不是一味听从他人的指挥,而是根据自己内心的声音去行动,自
律是这样的声音。
9、自律是一种基本的素质,只有懂得自我管理,才能拥有更好的人生。
10、自律是一种不断深化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自律和他律的知识点总结

自律和他律的知识点总结1. 自律的含义和重要性自律是指个体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控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自律使人能够按照规定和计划来行动,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和目标。
自律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效率。
自律能够帮助人们克服拖延、偷懒等不良习惯,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2)培养意志力。
自律能够让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模式,对意志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3)实现目标。
自律可以帮助人们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使得目标能够得以实现。
(4)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自律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资源,使得自己的生活更加有序和有规划。
2. 自律的培养方法自律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培养和提高的,以下是一些培养自律的方法:(1)确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人们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计划,然后按照这些目标和计划制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2)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能够帮助人们提高自律能力,比如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休息等。
(3)坚持不懈。
自律需要一个过程,人们需要坚持不懈地去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不能半途而废。
(4)增强自控能力。
增强自己的自控能力,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比如冥想、身体训练等。
3. 他律的含义和重要性他律是指在行为上、思想上或情感上受到外部环境、社会规范或他人的影响和约束。
在日常生活中,他律能够使人们在集体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进行平衡和调整。
他律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社会稳定。
他律能够帮助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2)民主和法治。
在一个民主和法治的社会中,他律能够使人们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
(3)促进个人发展。
他律能够对个人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有益的约束和指导,使得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4. 他律对个人的影响他律对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可以影响个人的行为、思想和情感。
自律和他律的有关知识

自律和他律的有关知识
自律(Self-Discipline)是人类处理挑战或情况时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
它是一种行为上的责任,帮助我们克服内心的困扰,使我们致力于自己定下的原则和指导方针。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自律包括控制心理冲动(或不良习惯)、有效地集中注意力、精确地计划行动和进行弹性思考,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生活的机遇和挑战。
他律(Altruism)与自律是一种相互关联的心理状态,但却又非常不同。
相对于自律的以自我为中心,他律则把他人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他律是一种乐于者助他人的行为,实现在为他人的利益考虑,甚至牺牲自身的那种精神境界。
它激发人们积极为他人服务,从而帮助他人改善他们的生活,并参与社会建设。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辩论稿800字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辩论稿800字对于“他律”和“自律”这两个概念,人们早已耳熟能详。
他律是指由外部的权威规定并强制执行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如国家法律、社会公德等;而自律则是指个体自主主动地按照内部的信仰、价值和道德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那么,在“他律”和“自律”的比较中,哪一个更重要呢?笔者认为,他律比自律更重要,以下是本人的理由。
首先,他律的存在可以有效地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个人和群体,他们拥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和目的,如果没有统一的社会规则和法律,就会陷入混乱和互相冲突的状态。
而只有通过外部的权威机构来制定并执行规则,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社会公正、个人权利和社会的发展稳定。
比如,国家法律的存在可以有力地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财产和人身安全,让人们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其次,他律强制执行可以有效地防止道德自由主义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腐败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难题,一些高层领导者在没有外部约束和监管的情况下,会滥用权力,违反依法用权的纪律和规定,使法律失去效力,破坏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而如果有强有力的他律存在,他们就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违法必受惩罚,这样才能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
比如我国反腐在多年的努力下,大量的犯罪分子都受到了应有的审判,并执行了相应的惩罚措施。
这一系列措施表明了我国的法律严明,也名家了“法不阿贵”的精神。
最后,他律如同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不断变迁的社会中,法律和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反映出社会的进步。
如果让自律一直占主导,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极端主义的思想和行为,颠覆社会发展的稳定。
而通过对外部的规则和制度的支持,可以让人们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而更加明晰自己的人生道路和规划。
总的来说,他律和自律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单独看待他们的作用,选购偏重于哪一个也应该依据实际情况来评判。
然而笔者认为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他律的重要性要比自律更加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律与他律
自律,是指自我约束。
他律,是指接受他人约束。
所谓“律”,即约束之意也。
约束,今人又常称“监督”。
因此,自律,也可以说就是同体即自我的检查监督;他律,就是异体,即接受他人的检查和监督。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事:服务于英国警界30多年的尼格尔・柏加,一次,他发现自己在时速30公里的限速区域以时速33公里驾驶之后,便给自己开了一张违例驾驶传票。
并将此事报告交通当局。
主管违例驾车案件的法官大感意外,他说:“我当了这么多年法官,还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案件”。
结果,这位荣获“世界最诚实警察”美誉的英警被判罚25英镑罚款。
尼格尔的“自律”是可敬可佩。
但是现实中又有多少具有执法资格的人能够象他这样做到自律呢?又有多少不能够自律的人,受到法律的处罚呢?于是,我想到了“自律”和“他律”的相互联系问题。
我们的社会当然应该提倡“自律”,应该赞美“自律”精神,这是毫无疑义的。
“自律”是属于道德修养和思想教育范畴的东西。
忽视思想品德的教育是不对的。
但我们的社会决不能仅仅依靠“自律”。
我们工作的着眼点,也决不能仅仅依靠“自律”。
人类的全部历史证明,仅仅依靠人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有纪律和法律来约束规范人的行为。
而纪律和法律是建筑在古代哲学家“人性恶”理论基础上的。
纪律和法律就是“他律”,或者说主要是“他律”。
“他律”是属于法制范畴的东西。
我们要建设一个
健全稳定的法制社会,缺少了“他律”是绝对不行的。
缺少了“他律”,“自律”也决不会得到可靠的保障,忽视或者排斥“他律”即异体监督,就是“人治”。
“人治”则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无序和混乱,这也是无疑的。
我由此想到我们所进行的反贪污腐败的神圣斗争,在这些问题上,我们是不是把“自律”和“他律”机制的关系都处理好了呢?这是不能不发人深思的。
自律是德治,他律是法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不少党和政府部门都通过不同的途径,就“八项规定”、“廉洁自律”、“依法办事”、“财产公示”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出公开“承诺”,网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争论非常激烈。
政府官员本身就应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现在却要多一道承诺手续,请问,莫非到了不承诺就干不好工作的地步了?这种承诺我们已经听过千百万遍了。
我认为,没有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再动听的自律宣言,在巨大利益面前,也是空话。
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胜似做秀:花架子骗不了人!
必须通过“他律”即异体监督,人民监督,通过法律制度的威慑,才能真正的达到自律。
自律他律,德治法治,法德并行,方能天下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