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优秀活动教学说课设计想长脚的石头

合集下载

幼儿园语言优秀教案《想长脚的石头》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幼儿园语言优秀教案《想长脚的石头》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想长脚的石头》的教学设计和反思一、教学对象:大班幼儿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石头的特点和功能。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创造性地思考。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语言描述事物的特点。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相互交流和合作。

三、教学内容:1. 故事《想长脚的石头》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石头的外观和功能的特点。

3. 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培养。

4.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5. 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故事讲述:通过讲述故事《想长脚的石头》,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2.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石头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石头的特点。

3. 小组活动:通过小组活动,让幼儿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 创造性表达: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中的“长脚石头”。

5. 语言引导: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石头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石头的特点和功能。

2. 故事讲述:讲述故事《想长脚的石头》,让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3. 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如讨论石头的外观和功能特点,以及想象石头的其他可能性。

4. 创造性表达:让幼儿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中的“长脚石头”。

5. 语言引导: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如询问他们对故事的理解,以及对石头的想象和创新。

6. 总结和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和思考,引导他们理解石头的特点和功能,并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在小组活动和创造性表达中的表现。

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以及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语言教案《想长脚的石头》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幼儿园语言教案《想长脚的石头》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案名称:幼儿园语言优秀教案《想长脚的石头》的教学设计和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想长脚的石头》,了解石头的特点和性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运用动词描述石头的运动。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想长脚的石头》:讲述一块石头渴望长出脚来,从而能够自由运动的故事。

2. 石头特点和性质的认识: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石头,让幼儿了解石头的质地、颜色、形状等特征。

3. 动词运用:引导幼儿运用动词描述石头的运动,如“跳、滚、爬、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石头的特点和性质,以及动词在描述石头运动时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想长脚的石头》。

2. 各种石头的实物或图片。

3. 动词卡片。

4. 小组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石头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石头的特点,引导他们说出石头的质地、颜色、形状等特征。

2. 讲故事《想长脚的石头》,让幼儿了解石头渴望运动的心情。

3. 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挑选一个石头,用动词卡片描述石头的运动,如“跳、滚、爬、跑”等。

4. 展示环节: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组的石头运动过程。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自己在描述石头运动时的感受。

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

6.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石头,用动词描述石头的运动,并与家长分享。

六、教学延伸活动1. 手工活动:让幼儿用彩泥制作自己喜欢的石头,并模仿故事中的石头运动。

2. 户外活动: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不同种类的石头,让他们尝试用动词描述石头的运动。

3. 家庭作业:让幼儿邀请家长一起参与石头运动游戏,并用手机记录下有趣的瞬间。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石头特点和性质的认识。

小班语言想长脚的石头教案

小班语言想长脚的石头教案

小班语言想长脚的石头教案教案:小班语言想长脚的石头一、教学目标:1.帮助孩子理解并引发对石头的认知和想象。

2.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1.学前准备:收集一些石头的图片、塑料模型或实物。

2.课堂准备:黑板、粉笔、教材。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石头的图片或实物,逐一询问学生对石头的认识和印象。

引导学生描述石头的形状、颜色、纹理等,激发学生对石头的兴趣。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10分钟):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见过腿长脚的石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石头真的长出了脚,会是什么样子?”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幻想,教师可以示意学生模仿脚步的动作,搭配描述,帮助学生进一步展开想象。

3.绘制脚的形状(15分钟):教师告诉学生:“我们可以用画笔或颜料在纸上绘制一只长脚石头。

”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足部的图片,比如脚掌、脚趾等,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石头的形状和他们想象的脚的形状,帮助他们画出自己理想中的长脚石头。

4.小组合作绘制长脚石头(2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绘制的长脚石头。

每组的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画的长脚石头,向其他组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交流创作的想法。

5.制作长脚石头的故事(1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长脚石头,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

可给予学生一些启发性问题,如石头的名字、它从哪里来、它有什么样的冒险经历等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写下属于他们自己的长脚石头的故事。

6.分享故事(15分钟):学生可以在小组内或全班范围内分享自己编写的长脚石头故事,每个人可以讲述自己的故事情节和有趣的部分。

通过分享,可以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故事创作能力的发展。

7.总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进行肯定和总结。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用想象力,勇于创造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可以鼓励学生画一幅长脚石头的画作,或者写下更多的长脚石头故事。

小班语言教案设计 想长脚的石头

小班语言教案设计  想长脚的石头

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想长脚的石头》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2. 引导幼儿想象和创造,培养创新思维。

3. 增进幼儿对自然界的认识,了解石头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想长脚的石头》的听取与理解。

2. 石头特点的认知。

3. 想象和创新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石头的特点,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

2. 难点: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石头的认识和想象。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故事《想长脚的石头》,引发幼儿兴趣。

2.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石头,了解石头特点。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象。

4. 创作法:让幼儿动手创作,将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来。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想长脚的石头》。

2. 石头实物或图片。

3. 绘画材料(如彩泥、画纸等)。

4.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六、教学过程:1. 故事《想长脚的石头》的听取与理解。

2. 石头特点的认知。

3. 想象和创新练习。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石头的特点和自己的想象。

5. 创作展示:让幼儿动手创作,将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来。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想象和创新能力。

2. 收集幼儿的作品,评价其创作能力。

3. 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去户外观察石头,加深对石头特点的认识。

2. 开展石头绘画比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3.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评价幼儿的作品。

九、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程内容:学习关于石头的儿歌。

2. 教学目标:让幼儿通过儿歌,进一步了解石头的特点。

3. 教学方法:唱儿歌、动作表演等。

六、教学实施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故事课件《想长脚的石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倾听故事内容。

《想长脚的石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想长脚的石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想长脚的石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能够简单描述故事内容。

1.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1.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

1.4 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观察能力,学会与人分享和合作。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故事课件:《想长脚的石头》2.2 石头图片若干2.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2.4 音乐CD:《小石头》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石头,引导他们发现石头的特点,激发幼儿对石头的兴趣。

3.2 故事分享: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倾听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在故事分享过程中,适时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

3.3 石头绘画:分发画纸和彩笔,邀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石头。

在绘画过程中,引导幼儿用适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3.4 音乐欣赏:播放音乐CD《小石头》,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模仿石头的动作。

3.5 总结: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和观察,培养合作意识。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和描述周围的石头,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和绘画作品。

4.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的自然角放置一些石头,引导幼儿定期观察石头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4.3 区域活动:在角色区设置“小石头”主题的角色游戏,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再现故事情节。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5.2 评估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5.3 关注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观察他们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5.4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对故事和绘画作品的分享情况。

第六章:活动准备6.1 视频课件:《想长脚的石头》6.2 石头道具若干6.3 沙坑或户外活动场地6.4 音乐CD:《小石头》第七章:活动过程7.1 复习故事:播放视频课件,引导幼儿回顾故事情节,巩固对故事的理解。

小班语言教案《想长脚的石头》含反思

小班语言教案《想长脚的石头》含反思

小班语言教案《想长脚的石头》含反思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能正确朗读故事中的生字词语;•学生能理解并复述故事内容。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耐心阅读、倾听故事、观察细节的能力;•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 学情分析•学生年龄:4-5岁;•学生数量:20人;•学生基础知识:学生已经学过拼音表和一些简单的汉字。

3. 学习内容及教学方法3.1 学习内容:•故事《想长脚的石头》3.2 教学方法•语言启蒙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4. 课前准备•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份故事书;•准备一张黑板和几只彩色粉笔。

5. 教学过程5.1 导入•教师与学生简单互动,为课堂气氛热身;•联想:老师引导孩子们看看窗外,有没有见过小草、小花?都没有多长,因为它们都是种子长出来的。

如果我们把一颗石头放在土里,想不想知道,它能不能变成一棵大树?学生开始联系《想长脚的石头》中的情节并猜想。

5.2 正文1.教师朗读故事《想长脚的石头》,让学生仔细听故事。

讲故事时,教师应该突出故事的主题、情节,注意语调抑扬顿挫,为学生形象生动地展现故事人物和环境。

2.教师反复朗读故事,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基本情节。

3.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注意故事情节的细节,准确理解故事内容,指导学生复述或重述故事。

举例如下:–小兔子和小老鼠是怎么帮助石头的?–石头一开始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想要长出脚来?–石头的朋友们是什么?它们对石头做了哪些事情?–故事中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道理?4.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学生可以发表对故事内容的感受和体验,这样既让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又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整个故事,归纳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为学生打下思想基础。

5.3 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发言几次时,有哪些孩子可以突显自己的学习态度、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及个人认识。

小班语言教案设计 想长脚的石头

小班语言教案设计  想长脚的石头

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想长脚的石头》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能够简单描述故事内容。

2. 学会用适当的词语描述石头的特点和变化。

3. 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想长脚的石头》的阅读与讨论。

2. 石头特点和变化的词语学习。

3. 创意绘画活动:画一画自己想长脚的石头。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想长脚的石头》。

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自然界的石头图片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石头,引导幼儿说出石头的特点。

2. 故事分享:讲述故事《想长脚的石头》,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石头为什么想长脚?”,“你觉得石头能长出脚吗?”等,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4. 词语学习:学习描述石头特点和变化的词语,如“坚硬”、“光滑”、“移动”等。

5. 创意绘画:发给幼儿画纸和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画一画自己想长脚的石头,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自己的作品。

1. 观察幼儿在故事分享和讨论环节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观察幼儿在词语学习环节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石头特点和变化的理解。

3. 观察幼儿在创意绘画环节的表现,了解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鼓励。

在词语学习环节,可以适当增加互动环节,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在创意绘画环节,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语描述作品。

也要注意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兴趣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延伸:1. 科学探究: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不同种类的石头,了解石头的形成和特点。

2. 艺术创作: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石头造型的手工艺品。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石头想长脚的场景。

七、家园共育:1. 家长陪伴幼儿阅读故事《想长脚的石头》,引导幼儿说出故事情节。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想长脚的石头》3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想长脚的石头》3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想长脚的石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想长脚的石头》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想长脚的石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教案目标:1.培养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

2.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拓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通过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和绘画等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绘图纸和彩色笔。

2.幼儿绘本《想长脚的石头》。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绘本《想长脚的石头》,引起幼儿的兴趣,询问他们对石头是否有了解和想法。

2.讲故事(10分钟)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想长脚的石头》的故事情节,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掌控,引导幼儿入情入境。

3.讨论(10分钟)教师提问幼儿以下问题:a.故事中的石头为什么想长脚?b.为什么其他物件都不帮助石头长脚?c.你觉得石头能不能真的长出脚来?为什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想法,并分享彼此的答案,鼓励幼儿多角度思考和表达。

4.角色扮演(15分钟)根据故事情节,教师指派幼儿分别扮演石头、花朵、小草和大树等角色,进行小小的表演。

5.绘画活动(15分钟)教师发放绘图纸和彩色笔,要求幼儿画一幅自己心目中的“想长出脚”的石头图画,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画中的故事。

6.展示和总结(5分钟)幼儿依次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简要介绍画中的故事情节。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总结课堂内容。

教学延伸:1.设计一场实际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角色扮演并模拟石头与其他物件的互动过程,加深故事理解和沟通能力。

2.组织幼儿参观周围的自然环境,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物件的特点,并与故事中的角色进行类比比较,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想长脚的石头》精选3篇(二)教案名称:《想长脚的纽扣》-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培养表达想法和情感的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优秀活动教学说课设计想长脚的石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幼儿园小班优秀活动教案设计想长脚的石头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体验小石头实现愿望的喜悦心情
2、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幻灯课件一组
2、活动前与幼儿谈论关于脚的话题,帮助幼儿初步认识有脚的好处
活动过程
一、产生悬念
1、有一块小石头和想跟别人一样可以走来走去,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可是它没有脚,怎么办呢?
2、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

3、我们来看看这块想长脚的石头最后长脚了没有?
二、倾听故事
1、教师操作桌面教具,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从“有一块小石头,光溜溜”到“小石头多么想到处去看看”)
2、小石头为什么想长脚?
3、小石头问谁借了脚,它是怎么问得?这些动物把脚借给他了吗?
4、小石头没有借到脚真伤心,这时候来了个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
5、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部分。

(从“哟,多漂亮的小石头”到结束)
6、小朋友怎么做了,小石头有没有长出脚?
7、它跟着小朋友干了什么事?你觉得它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
8、请幼儿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三、想像活动
1、引导幼儿说说小石头前后的心情变化,体验小石头实现愿望之后的喜悦心情。

2、小石头虽然最后还是没有长脚,但它感觉就想长了脚一样,因为到处去看看的愿望实现了。

3、如果是你,你想带小石头去哪里?干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