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归类:框图推断题

合集下载

2024年中考化学框图推断专项复习

2024年中考化学框图推断专项复习

2024年中考化学框图推断专项复习1.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

已知B、D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E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大的金属。

则C的化学式为;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D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为。

(2)D的物质类别是。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基本反应类型是。

3. 已知A、B、C、D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有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A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的水溶液呈蓝色,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溶液中发生的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 已知A、B、C、D、E、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

其中,A是一种常见补钙剂;C是一种常用来灭火的气体,过多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D是一种由三种元素组成的钠盐;E是一种碱,请回答下列问题:(1)C的化学式是_______;(2)B生产E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_______;(3)写出E与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5.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

A为黑色固体,E为红棕色固体,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D由两种元素组成。

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相互转化。

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请回答:(1)D的化学式。

(2)A和B的反应类型。

(3)D与E反应的现象为。

(4)B→C的化学方程式是。

6.甲、乙、丙、丁是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框图推断题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框图推断题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框图推断题1.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其中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试回答:(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 、C 、D 。

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

2.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D 。

(2)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E和H2SO4反应的现象为:。

(4)A和D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为:A ,D (任写一条)。

3.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其中,只有A为单质,B和C含有的元素完全相同,D的物质类别不同于其他四种物质,E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1)D的化学式为。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C:。

B→E:。

4.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均含某一种元素,且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表示两端的物质相互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实现一步转化。

已知有关反应的部分现象为:反应①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色;反应②红色固体逐渐变黑色,反应③在生活中可用于除铁锈。

(1)甲的用途广泛,请你写出其中一种:。

(2)丙的化学式为。

(3)写出一个能实现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5.已知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产生温室效应;B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H是蓝色沉淀。

根据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1)H物质的化学式为。

(2)A和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D和E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6.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物质,且分别由H、C、N、O、Na、S、C1、Ca、Fe、Ag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2023年中考化学重难点题型突破——题型五 框图推断题

2023年中考化学重难点题型突破——题型五 框图推断题

题型五 框图推断题
方法指导
1.审题 认真审题,弄清文字意思和框架图的信息,理出题目中给出的关键 信息并标注于题中,理清题意和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判断是连线还是 箭头及箭头的指向)。 2.分析 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也称“题眼”,常见的突破口有物质 的特征性质、特殊的实验现象、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类别、反应的条 件等,并从突破口出发,进行顺推或逆推、层层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 果。
题型五 框图推断题
3.沉淀颜色 (1)有色沉淀:蓝色沉淀⑩Cu(OH)2 、红褐色沉淀 ⑪ Fe(OH)3。 (2)白色沉淀(6个):CaCO3、BaCO3、Mg(OH)2、Al(OH)3、BaSO4、 AgCl。 a.其中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2个): ⑫ BaSO4、AgCl ; b.溶于酸并有气体放出的白色沉淀(2个): ⑬ CaCO3 、BaCO3; c.溶于酸但没有气体放出的白色沉淀(2个): ⑭ Mg(OH)2、Al(OH)3。
表示A能生成B,例如:H2O2反应能生成O2。
题型五 框图推断题 表示A能与B反应,B能生成C,例如:Cu 能与O2反应,O2能生成CO2。 表示A能与B反应生成C,例如:H2+O2能发生反应生成H2O。
题型五 框图推断题
表示B能生成A,B也能生成C,但不一定是同一个反应发生的,例如:O2反 应能生成CO2,O2还能生成SO2。
题型五 框图推断题
题型五 框图推断题
题型五 框图推断题
试题解读
框图推断题是以框架图的形式给出物质间的相关转化关系,除了框 架图中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外,题目中还会以文字或其他方式给出一些信 息。要求能依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和一系列实验现象,用物质本身具有 的特性和各物质间的反应规律进行推断,推断出各种未知物,然后依据题 意答题。

2024年中考化学框图推断题提升复习

2024年中考化学框图推断题提升复习

2024年中考化学框图推断题提升复习1.X、Y、Z、M、Q为生活中常见物质。

Q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X为呼吸作用的产物,M为光合作用的产物,Z常温下为液体。

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转化关系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1)M属于(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Q的化学式为。

(3)若Y属于盐类物质,则X → Y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举1例)。

2.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导图。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不同物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是最常见的溶剂。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一”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反应。

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1)A→D反应前不变的微粒是。

(2)B→C的化学方程式是。

(3)E的化学式是。

(4)B-F的化学方程式是。

3.A-H是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反应②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名称A ;H ;(2)反应②中B的作用;(3)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4.如图A、B、C、D、E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 D是黑色固体,且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红色物质生成,E的固体俗称干冰。

反应①、②、③、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

图中“一”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E ;C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④。

5.A、B、C、D、E.分别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且A、E、F是单质,B、C、D是化合物,其中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中考化学化学热点题型:框图推断题2(1)

中考化学化学热点题型:框图推断题2(1)

中考化学化学热点题型:框图推断题2例 4 A~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铁、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氯化铜、硫酸中的某种,B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E属于酸类。

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虚线表示物质间不能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1)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反应。

(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虚线相邻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解析(1)B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则B为氢氧化钙,E属于酸类,则E为硫酸,化学式为H2SO4;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此反应属于复分解(或中和)反应。

(2)与硫酸反应的物质只有氢氧化钙和铁,根据图中与E(硫酸)相连的实线可推知,C为铁,而铁还能与氯化铜反应,由C与D的连线(实线)可推知,D为氯化铜,C与D的反应,即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

(3)A(二氧化碳)、E(硫酸)、D(氯化铜)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是H2SO4→CO2,如硫酸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生成硫酸盐、水和二氧化碳,B(氢氧化钙)和C(铁)之间不存在转化关系。

答案 (1)H2SO4 Ca(OH)2+H2SO4=CaSO4+2H2O 复分解(或中和) (2)Fe+CuCl2= FeCl2+Cu (3)H2SO4 CO2例5已知铜绿[Cu2(OH)2CO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下面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1)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G__________,H__________。

(2)写出C→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Cu2(OH)2CO3受热分解可生成CuO、H2O、CO2,在三种生成物中,通电能分解生成两种气体的是H2O,故A为H2O。

最新中考化学热点题型:框图推断题1

最新中考化学热点题型:框图推断题1

中考化学热点题型:框图推断题1例1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

C的水溶液呈蓝色,D是一种红色固体,B→D的反应过程较为复杂,D→B的反应用于冶金工业。

图中“—”表示相连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D的化学式__________。

(2)C→D是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能够发生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发生的一个置换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C的水溶液呈蓝色,因此C是可溶性铜盐;D是一种红色固体,B→D的反应过程较为复杂,D→B的反应用于冶金工业,根据所学知识可推出:D是铁锈(主要成分Fe2O3),B是铁;A能够和铁反应,且能够转化为铜盐,因此A是酸,C和E可以相互转化,C是可溶性铜盐,则E应该属于碱。

(1)D是铁锈的成分,化学式为Fe2O3(或Fe2O3•x H2O)。

(2)C→D的反应可以是可溶性铜盐和可溶性碱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的反应,碱与盐反应的条件是:反应物碱和盐都可溶,生成物有沉淀;溶液中发生的一个置换反应可以是B和C的反应,也可以是B和A的反应。

答案(1)Fe2O3(或Fe2O3•x H2O) (2)CuSO4+2NaOH=Cu(OH)2↓+Na2SO4反应物碱和盐都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Fe+CuSO4=FeSO4+Cu(或Fe+H2SO4=FeSO4+H2↑) 铁原子和铜离子转变成亚铁离子和铜原子(或铁原子转变成亚铁离子,氢离子转变为氢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例2 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C组成元素相同,D为红色固体单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1)分别写出E、F的化学式:E__________,F__________;(2)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复习热点题型:框图推断题

中考化学复习热点题型:框图推断题

框图推断题例1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其中单质Ⅰ为红色固体,氧化物Ⅰ和单质Ⅲ均为黑色固体,氧化物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1)反应①中__________(填化学式)发生了还原反应;(2)氧化物Ⅱ除图中所示的化学性质外,还具有__________性,对人体有危害。

(3)根据题意,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物质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的推断题,要求学生能熟记常见物质的颜色。

单质Ⅰ为红色固体,是Cu,氧化物Ⅰ和单质Ⅲ均为黑色固体,分别为CuO和C;氧化物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CO2。

反应①为CO+CuO△Cu+CO2,CuO失去氧,作氧化剂,发生的是还原反应;反应②为2CO+O2点燃2CO2;反应③为C+O2点燃CO2;反应④为CO2+C2CO。

氧化物Ⅱ为CO,在给定的转化中,CO在反应①体现的是还原性,在反应②中体现的是可燃性,故没有涉及的是CO的毒性,会危害人体健康。

答案(1)CuO (2)毒(3)CO2+C2CO例2 小红同学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回忆了初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的一些物质,并构建了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坐标图,如右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

已知A、B、C、D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E、F、D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E与H反应生成F且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E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3)1.2 g A和2.0 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若G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G中另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物质的特征组成为突破口的推断题。

因A、B、C、D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观察图示,B、C、D中所含的某元素化合价为+4,回忆初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的一些物质和元素的化合价,可推知化合价为+4的元素应为碳,B←C←D之间应是二氧化碳、碳酸及碳酸盐之间的转化,故C的化学式应为H2CO3,也可推知,A为碳,B为二氧化碳;根据E、F、D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且E、F中含化合价为+2的元素,E与H反应生成F且放出大量的热,由这些信息可知,E、F、D中含有钙元素和氧元素,从而可确定E为氧化钙,F为氢氧化钙,D为碳酸钙,H为水,氧化钙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使其质量增加;C和O2反应可生成CO或CO2,而CO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3﹕4,CO2中C、O元素的质量比12﹕(16×2)=3﹕8,因参加反应的物质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1.2g﹕2.0g=3﹕5,故生成的产物是CO和CO2;因G为氧化物,G除含氧元素外还含有化合物为+3价的元素,设该元素为R,则G的化学式为R2O3,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由题意得:×100%=30%,x=56。

2024年中考化学提升复习框图推断题

2024年中考化学提升复习框图推断题

2024年中考化学提升复习框图推断题1.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B、C、D均为氧化物,且D为气体,E为一种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2)A→B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3)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 A、B、C、D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已略去)。

已知:A为最常见的溶剂,B、C、D均属于碱,C为蓝色。

则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 已知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物质间能相互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A、C的组成元素相同,B是红棕色固体,B、D、E、F、G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1)B的化学式为 _____;C→E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2)D-F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E-G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

4.A~H 八种物质都是已学初中化学内容中涉及到的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 A 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H 是黑色固体,D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 都是无色液体。

(“→”表示物质的转化)(1)F 是,G 是(填物质名称);(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③。

5.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

其中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组成元素相同且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D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反应④和⑤中某些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图推断题例1 A~F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C是无色气体,B、F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含D的生产、生活用品腐蚀的过程,实际上是D与空气中的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物质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的推断题,要求学生能熟记常见物质的颜色。

初中化学常见的红色物质是Cu和Fe2O3,根据A和B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气体C,且气体C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可推断A是CO,B是Fe2O3,C是CO2,D是Fe;Fe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红色固体铜,即F是Cu;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2Fe+3CO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属于置换反应;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而生锈。

答案(1)3CO+Fe2O32Fe+3CO2(2)Fe+CuSO4=FeSO4+Cu 置换(3)氧气和水(写化学式也可)例2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C、D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

实验室制取C物质时常用①而不用②的原因是(答一条)。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物质的特征组成为突破口的推断题。

A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A 分解生成B和单质C,可推断A是H2O2,B是H2O,C是O2,水通电生成O2(C)和H2(D);H2O2和H2O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实验室制取O2一般不采用电解水的方法,原因是操作复杂、消耗大量的电能、反应速率慢以及实验不安全等。

答案①2H2O22H2O+O2↑②2H2O2H2↑+O2↑分子构成不同(合理即可) ①比②装置简单(或②比①消耗电能多或①比②安全)(合理即可)例3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C为单质,B、D、E 为常见化合物,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最常见的溶剂。

(1)B的名称是________。

(2)A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物质的特殊性质为突破口的推断题,主要考查学生处理信息和推断问题的能力。

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故C是H2;甲是最常见的溶剂,故甲是H2O;B点燃后生成D,且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D是CO2,E是CaCO3,则化合物B是CO;A与甲(H2O)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CO)和C(H2),由此可确定A是单质碳,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

答案(1)一氧化碳(2)C+H2O CO+H2置换反应(3)Zn+H2SO4=Zn2SO4+H2↑例4框图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G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 H2O),E、F、I为无色气体。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C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4)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写一条)。

(5)要使反应⑤能够发生,需要反应物B和M,其中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物质的特殊用途为突破口的推断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是盐酸;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Ca(OH)2;A、B反应生成C和D,且C能通电分解出E、F(均为无色气体),F与J、C生成铁锈(G),因此C是H2O,D是CaCl2,E是H2,F是O2,J是Fe;CaCl2与Na2CO3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H)和NaCl;Fe与HCl反应生成FeCl2和H2,属于置换反应;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思路是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使铁制品隔绝空气和水,常见方法有刷油、涂油等;Ca(OH)2属于碱,能与铵盐反应生成三种物质,因此M是NH4Cl。

答案(1)Ca(OH)2H2O (2)CaCl2+Na2CO3=CaCO3↓+2NaCl(3)置换(4)刷油漆、涂油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5)NH4Cl例5 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在溶液中发生反应)。

若B为纯碱,A、C间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B、C的化学式是: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2)物质A和C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纯碱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化学反应的特殊条件为突破口的推断题。

B是Na2CO3,属于盐,A、C中都含有氧元素,且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则A和C分别是酸或碱中的一类物质,而碱与盐反应的条件是:一是反应物皆溶于水,二是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故酸可以是H2SO4或HNO3等,与Na2CO3反应的碱只有Ba(OH)2和Ba(OH)2;纯碱常用于制洗涤剂、制取火碱、用于纺织和造纸等。

答案(1)H2SO4Na2CO3Ba(OH)2(合理答案均可) (2)Ba(OH)2+H2SO4=BaSO4↓+ 2H2O(合理答案均可) (3)洗涤剂(合理答案均可)例6图中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1)溶液X是______(填“酸”、“碱”、“盐”),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是_________。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化学反应的典型现象为突破口的推断题。

向无色溶液X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物质均能出现颜色的变化,蓝色溶液为含Cu2+的盐溶液,黄色溶液为含Fe3+的盐溶液,浅绿色的溶液为含Fe2+的盐溶液,而酸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还可与铁反应生成亚铁盐和氢气,因此X溶液应为一种酸,酸溶液还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A为石蕊溶液;因Fe2O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黄色的Fe2(SO4)3溶液,故B为Fe2O3;因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浅绿色的FeCl2溶液,故C为铁;因稀硫酸能与Cu(OH)2反应生成蓝色的CuSO4溶液,故C为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u(OH)2=CuSO4+2H2O。

答案(1)酸石蕊溶液(2)Fe2O3(3)铁(4)H2SO4+Cu(OH)2=CuSO4+2H2O例7 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Ⅰ.如果甲是某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乙、丙是该元素的氧化物,其中丙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乙是_______,该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甲→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乙、丙交换位置,上述转化关系能否成立? _______(“能”或“不能”)。

Ⅱ.如果甲是某金属元素的单质,乙、丙是含该元素的可溶性盐。

(4)甲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 (填写字每标号)。

A一定在氢前B一定在氢后c在氢前、氢后都有可能(5)写出一个符合乙→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化学反应的不同途径为突破口的推断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Ⅰ中,丙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推断其是CO2;而乙和丙都是该元素的氧化物,可确定乙是CO,甲是单质碳;CO2与CO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乙、丙交换位置后,上述转化关系仍然成立。

在Ⅱ中,甲是金属,既可以通过与酸反应,也可以通过与盐溶液反应,转化为乙和丙,但并没有与氢作比较,所以甲可在氢前,也可在氢之后;乙→丙的反应是盐与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一定要有沉淀生成。

答案(1)一氧化碳作为燃料等(2)C+O2点燃CO2(3)能(4)C (5)ZnSO4+BaCl2 =BaSO4↓+ZnCl2等例8 已知:①金属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与水反应生成氧氧化钠和氢气;②难溶于水的碱受热分解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水。

A、B、C、D、E、F、G、H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丙是三种金属。

其中甲最活泼,乙是红色金属,丙能被磁铁吸引。

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E、G的化学式:A_________,E_________,G_________。

(2)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_。

(3)①无色溶液D与蓝色溶液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②金属甲与无色液体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_________;③蓝色沉淀H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无色气体C在点燃或加热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推断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典型特征以及各物质相互间的反应,并结合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性的推断。

根据信息:金属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与水反应生成氧氧化钠和氢气;难溶于水的碱受热分解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水。

甲、乙、丙三种金属,其中甲最活泼,故甲是钠,则液体A是水,C是氢气,D是氢氧化钠,H是氢氧化铜,E是氧化铜;乙是红色金属,丙能被磁铁吸引,故乙是铜,丙是铁,B与铜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则B是氧气;氧化铜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F,则F是硫酸铜;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乙(铜)和G,则G是硫酸亚铁;不纯的氢气在点燃或加热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使用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答案(1)H2O CuO FeSO4(2)过滤(3)①2NaOH+CuSO4=Na2SO4+Cu(OH)2↓②2Na+2H2O= 2NaOH +H2↑置换反应③Cu(OH)2△CuO+H2O (4)甲>丙>乙检验气体的纯度(或验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