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简体)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简体)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领域,需求对高素质金融人才的不断增长。
作为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探讨,旨在为金融行业注入更多高水平的人才。
一、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以及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为此,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科研设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应该综合考虑金融学的核心理论和前沿研究领域,以培养学生全面掌握金融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课程设置需要涵盖金融理论、金融市场与投资、金融工程、企业金融等领域,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和金融工具的应用。
三、实践教学金融行业的实践经验是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因此,培养方案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包括金融实习和实践项目。
通过参与实际交易和投资管理等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科研能力培养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除了要求学生完成科研论文和学术报告,还可以通过导师指导、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国内外金融学领域的前沿研究。
这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当前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提升其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
五、国际化视野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行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为此,培养方案可以增设一些国际金融方向或国际交流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合作能力。
六、综合素质培养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科研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金融学和金融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10[1]
![金融学和金融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10[1]](https://img.taocdn.com/s3/m/bc72188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f.png)
培养方案——金融学(含:保险学)(学科代码:020204)(硕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数理基础以及运用计算机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了解金融实务,能够适应国际化竞争要求的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
研究生毕业后可从事银行、证劵、保险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
二、研究方向1.风险管理2.投资理论3.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4.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三、学制及学分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四、课程设置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和必修环节按研究生院统一要求。
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补修课程如下所列:基础课:(五选四,≥11学分;多选的基础课程学分可记作专业课学分)(新课)高等微观经济学(3学分)(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层次课,EM06编号)EM05203 公司金融理论(3学分)EM05205 高等计量经济学(3学分)EM05208 金融中介理论(3学分)(新课)金融衍生品定价(3学分)专业课:(≥15学分)EM04202 利息理论(2学分)EM04204 固定收益证券(2学分)(新课)博弈论(3学分)(原博士层次课改为硕士层次课,EM05编号)(新课)高等宏观经济学(3学分)(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层次课,EM06编号)EM05204 行为金融学(2学分)EM05207 连续时间金融理论(3学分)EM05209 中级国际金融(3学分)(新课)精算学(3学分)EM05222 公司控制权分析(2学分)(新课)实证金融(2学分)(新课)风险度量与管理(3学分)EM05231现代经济理论讲座(1学分)(新课)现代金融前沿讲座(1学分)(新课)金融实务(1学分)(新课)行业分析(1学分)(新课)经济法(2学分)(原先3学分,改为2学分)MA05427 随机分析(3学分)补修课程:对于跨学科考入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以及在招生考试时已被认为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有某些缺陷、需要入学后进行适当补课的金融学专业研究生,需要在下述本科课程中选修2门,成绩合格的可计非学位要求课程学分:金融经济学(3学分),金融衍生品导论(3学分),财务分析(2学分),金融法(2学分)。
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摘要: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和实际金融操作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本文将从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科研创新和国际化培养等方面介绍该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
正文:一、课程教学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注重学生金融理论的理解和实践操作的掌握。
课程教学主要包括金融学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金融学基础课程包括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与投资、金融法规与法律、金融市场定价与风险管理等。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金融统计分析、金融工程、金融建模与编程、投资银行业务与运作等。
此外,培养方案还安排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金融实践课程、金融展览等活动,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金融实践课程,包括实习、实践项目和兼职等。
实习是指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进行的一种实践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实践项目是指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参加的一种金融实践性项目,包括投资、风险管理、金融建模等。
兼职是指在研究生阶段进行的一种金融实践性兼职,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积累实践经验。
三、科研创新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科研创新包括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学术会议等。
此外,培养方案还为学生提供了与导师联系和沟通的机会,导师为学生提供了指导和帮助,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科研工作。
四、国际化培养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国际化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交换项目和国际化实习等。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专业学位代码: 025100一、培养目旳及基本规定1.培养目旳培养具有良好旳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充足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 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金融量化分析等知识与技能, 具有较强旳能在金融等部门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旳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2.基本规定(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具有良好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扎实旳金融学理论基础与技能, 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视野, 可以应用金融学旳有关理论和措施处理实际问题。
(3)纯熟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
(4)身心健康。
二、培养方式1.教学方式重视理论联络实际, 采用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旳能力, 并聘任有实践经验旳金融部门专家开设讲座、承担部分课程、协助指导学位论文选题。
2、考核方式采用综合评估旳措施, 包括考试、平时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撰写专题汇报等。
3.实践环节包括案例讨论、模拟训练、试验、专业实习等。
4.重视职业道德培养。
三、学制、学分与学位授予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并且合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
其中, 在金融机构或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旳金融工作岗位实习不少于3个月, 应届本科生实习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
实行学分制, 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其中: 公共基础课7学分、专业必修课12学分、选修课14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
学位论文要与金融实践紧密结合。
论文内容应着眼于实际问题, 论文形式倡导案例分析、调研汇报和产品设计等。
修满规定学分、完毕专业实习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 经校学位评估委员会审核, 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四、培养方向1.金融工程2.保险精算3.金融数据挖掘4.计算金融5.商业银行管理五、课程设置学院学位评估分委员会主席签名: 日期:学院公章:。
金融硕士(MF)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MF)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5100 金融学院)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富有较强的金融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积极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充分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能够在各类金融机构与金融管理部门从事富于挑战性的经营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2、掌握金融专业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金融专业相关政策和法规,具备从事金融相关职业要求的系统知识和专业技能,符合金融行业高层次人才的资格认证要求。
3、掌握计算机及信息工具运用技能,具备较强的统筹决策、组织管理和业务实施能力,能够组织金融相关工作的运行、协调与管理,符合监管部门规定的任职要求。
4、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外文专业资料,使用外语开展金融相关工作。
5、身心健康。
二、培养对象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历)、具有一定专业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或者本科应届毕业生。
三、学习方式和学制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四、培养方式(一)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多种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金融监管部门的人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指导教师对金融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指导采取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校外兼职导师共同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负责人,校内导师负责理论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校外兼职导师主要负责社会实践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社会调研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社会调研,社会调研活动必须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调研结束需要提交调研报告。
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金融理论研究、金融风险管理、投资分析、金融工程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知识背景要求1.良好的数学、统计学基础,能够熟练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金融模型建立。
2.扎实的金融学基础知识,包括金融概论、金融市场、金融制度、金融工程等,具备较强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相关知识。
3.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使用金融软件进行金融数据处理和金融模型运算。
(二)培养模式1.课程学习:学生需要修满一定的专业课程,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市场、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投资学、数理金融等。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课程,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2.科研训练:学生需要参与金融科研项目,进行独立的科研工作。
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践实习:学生需要参与金融实践实习,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金融行业的实际操作和运作机制。
4.学术交流:学生需要积极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学术能力。
(三)学术论文要求学生在培养期间需要完成一篇学术论文。
论文需具备一定的研究深度和创新性,能够体现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论文选题需与金融学相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研究生培养计划1.年级培养计划第一学年:修读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逐步熟悉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第二学年:继续修读专业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开始进行科研训练和实践实习。
第三学年: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完成研究生培养任务。
2.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统计学等相关课程。
(2)专业课程: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程、风险管理、投资学、衍生品定价等。
(3)实践课程:包括金融实践实习、金融模型应用等。
金融硕士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培养方案金融硕士(基金管理方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金融硕士(基金管理方向)是培养具有较高金融理论素养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金融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如下:1.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掌握基金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2.掌握金融统计学、金融工程、投资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并能运用于实际基金管理工作中;3.具备独立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金融机构中从事基金管理相关工作;4.熟悉国内外金融市场政策法规,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5.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适应金融行业中的快节奏和高压环境。
二、培养内容金融硕士(基金管理方向)培养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理论基础课程:包括金融学、金融统计学、金融工程等,培养学生对金融市场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2.基金管理理论与实践课程:包括基金管理的基本理论、基金投资决策、基金运作与管理、基金风险控制等,使学生掌握基金管理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3.投资学课程:包括资本市场、证券投资分析、金融衍生品等,培养学生对投资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能力。
4.金融市场与政策课程:包括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金融监管与政策、国际金融市场等,使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和政策法规。
5.实践教学:包括实习、实训、研究生科研项目等,培养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课程设置1.学术基础课程:-金融学-金融统计学-金融工程-会计学-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金融法律与法规2.专业核心课程:-基金管理基础-基金投资决策-基金运作与管理-基金风险控制-资本市场-证券投资分析-金融衍生品3.选修课程:-国际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管理-金融宏观经济学-经济金融与公司财务-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市场与证券法四、实践教学安排1.实习:根据学生兴趣和能力,安排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
2.实训:开设基金管理实训课程,通过模拟交易、投资决策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金融硕士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培养方案1. 引言金融硕士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备深厚金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金融人才而制定的。
本文档旨在介绍金融硕士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求。
2. 培养目标金融硕士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如下:•具备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金融学相关的概念和方法;•具备深入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能力,能够分析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作规律;•具备独立开展金融研究和分析的能力,能够提出合理的金融政策和策略建议;•具备运用金融工具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工作。
3. 培养内容金融硕士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金融学基础课程金融学基础课程是金融硕士培养方案的基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课程:•金融经济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金融工程学•金融会计学•金融数学•金融统计学3.2 专业选修课程金融硕士培养方案还包括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例如:•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分析•金融创新与科技•国际金融•公司金融•金融法律3.3 实践环节金融硕士培养方案也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实践环节,学生可以接触真实的金融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
实践环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实习•实训•项目研究4. 学习要求为了保证金融硕士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学生需要满足一定的学习要求,包括以下几点:•完成学分要求:学生需要修满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成绩要求:学生需要在各门课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绩方可毕业;•论文要求:学生需要撰写一篇符合学校要求的毕业论文;•实践要求:学生需要完成规定的实践环节。
5. 毕业要求学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方可获得金融硕士学位:•完成学业:学生需要修完规定的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通过答辩:学生需要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环节;•满足其他要求:学校可能还对其他要求和考核进行评估。
6. 结束语金融硕士培养方案的实施是为了培养具备丰富金融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级金融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暨南大学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养方案
暨南大学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时间: -01-24 21:43来源:未知作者:荆龙点击: 132次
一、学科简介暨南大学金融学历史悠久辉煌,其前身为国立暨南大学于 1925 年创办的银行理财学系。
1978 年暨南大学复办后即成立金融系, 1983 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 1998 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9 年开始接受博士后进站科研人员,并先后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
一、学科简介
暨南大学金融学历史悠久辉煌,其前身为国立暨南大学于1925年创办的银行理财学系。
1978年暨南大学复办后即成立金融系,1983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开始接受博士后进站科研人员,并先后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广东省金融学名牌专业、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金融学)、金融学国家重点学科。
经过多年的发展健全,学科已形成了包括资本市场与证券投资、国际金融与金融产业组织、微观金融理论与实证、金融机构与金融风险管理、现代金融理论与政策等五个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
学科注重理论建设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强化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曾开办了高级行长班,硕士生课程班、港澳硕士班等特色教学,并拥有十多年的全日制硕博研究生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人才培养方案,为金融学专业硕士的培养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价值。
经过多年来积极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师和研究人员40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18人,并外聘国内外知名大学教授、中央银行高级研究人员、银行行长及金融机构高层管理人员等20余名。
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国际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被SSCI、SCI、EI等收录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30多部,获得国家
级和省部级等重要科研奖励40多项。
二、培养目标
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金融业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培育出一批精通金融、善于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知识型的高端金融人才,使其能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能够将现代金融管理理念融通于实际业务操作,具有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更好地为中国金融业服务,提高中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
具体要求如下:
(一)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有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学风严谨、品德高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积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努力奋斗,为人民服务。
(二)掌握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熟悉金融、投资、财务等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金融投资的理论、方法与技能,了解国内外金融理论与实务的动态及趋势,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定性与定量分析能力,能够胜任银行、证券公司以及其它金融单位或公司的金融投资、理财等管理和咨询工作。
(三)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和查阅本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能熟练应用计算机。
(四)努力锻炼身体,具有健康的体魄。
三、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制2年,非全日制学制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采用基础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师指导与研究生自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案例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采取“双导师制”:由一名学术型导师和一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综
合业务素质高的社会实践导师相结合,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培养和论文写作。
(三)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作实践,应具有良好的实践应用价值。
六、课程设置
暨南大学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设置六个专业方向: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与证券投资、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金融机构与金融风险管理、微观金融理论、资本运营与金融管理方向。
其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要为目标,以提高综合素养和知识运用的能力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应用性和实务性。
学生必须修满37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6学分,专业学位课12学分,非学位课程19学分(其中实践教学为全日制研究生必修课,共4学分),具体课程安排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