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城固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语文】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
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陕西省汉中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陕西省汉中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3分)1. (1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
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
B . 重阳节一过,天气就突然变凉了,上个星期天来不及回家的同学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C . 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它从陌生的地方来,降临在我们身上,使我们乘上了从天国吹来的清新柔风,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
D . 王教授对网络语言不仅不赞一词,反而苛评有加,他认为这不仅无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而且对汉语的规范发展也极为不利。
2. (1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音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B . 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九十一家大小银行,只有七家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C . 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有些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D . 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剧《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出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3. (1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比先前没什么大的改变,________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
②但是他觉得在官方的批准或默许里面,老是着使人怀疑的成分。
③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________地去想这样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④现在有人讥讽我有农民的________,我并不羞耻,我就是农民的儿子。
A . 但是包藏放纵品行B . 单是饱藏放肆品性C . 单是包藏放肆品性D . 但是饱藏放纵品行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4. (3分) (2018高三上·永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2015-2016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语言知识与应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得一项就是()A 、寥廓..(zēngróng)彳.亍.(chìchù) 青荇.(xìng)..(liáokuò)峥嵘B、粗糙.(cào)枯槁.(gǎo) 长蒿.(gāo)爪.牙(zhǎo)C、踟躇..(jūlóu)慰藉...(shēngxiāo)佝偻..(chíchú)笙萧(jì)D、徘徊..(páihuái)束.(shù)缚强.(qiǎng)谏瞋.(ch ēn)目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得词语,恰当得一组就是()①我们决不______台湾从中国领土“独立”出去。
②她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您_______一下。
③究竟有没有外星人呢?长期以来,这一直就是人们______得问题。
A.允许引荐思考 B.容许引见思索C.允许引见思索 D.容许引荐思考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得一项就是:()A.今年,十三个师范院校得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了我校,从事教学工作。
B.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得观点受到广泛得批评,我认为就是对得。
C.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得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某些作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媚俗竞利。
D.山区那些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得一项就是()A.共其乏困 B.毋内诸侯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竖子不足与之谋5.下列加点词得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得一项就是()A.丹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力不及此..之意B.微夫人C.太子丹恐惧.... D.约为婚姻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得作品,完成6—11题。
城市牛哞刘亮程我就是在路过街心花园时,一眼瞧见花园中冒着热气得一堆牛粪得。
在城市能见到这种东西我有点不敢相信,城市人怎么也对牛粪感起兴趣?我翻进花园,抓起一把闻了闻,就是正宗得乡下牛粪,一股熟悉得乡村得气息扑鼻而来,沁透心肺。
陕西省城固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陕西省城固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6高一下·银川期中)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敕造(chì)惫懒(bèi)搭讪(shàn)顽劣(liè)B . 纨袴(kù)两靥(yàn)桌帏(wéi)盥洗(ɡuàn)C . 吮吸(shǔn)榫头(shǔn)朱拓(tà)蹙缩(cù)D . 怯弱(qiè)驯熟(xùn)炮烙(pào)攒花(cuán)2. (2分) (2018高三上·深圳月考) 下面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罪孽摩登辨别憔悴B . 蟊贼熨斗蹒跚症候C . 铃铛犄角狸猫嫉妒D . 惬意酣眠嬉游缈茫3. (2分) (2017高一下·桂林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开发区的白主任,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新港的协议。
B . 科学上的发明创造都需要人们为之付出艰苦的劳动,决不是一挥而就的。
C . 如果一般读者不认为我的这本小册子言不及义,编辑出版工作者又觉得它有可借鉴之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
D . 正所谓,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幸福国度。
4. (2分) (2019高一上·深圳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是()A . 这所国际名牌大学,吸引了来自于六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
B . 王教授最终还是把节省下来的课题经费购置了十五台电脑。
C . 她为了伙伴说自己胆小,便壮着胆子爬上陡峭的“天梯”。
D . 他到今天上午,仍然没有拿定主意究竟是学文科还是理科。
5. (2分) (2019高三上·淮安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陕西省城固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资料概述与简介 城固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校对:李瑞 【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1卷(题,共0分) 一、现代文阅读 (2)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京城,已漫游十年之际。
8、清溪水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为了突出清溪水这一特点,作者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
(5分) 9、本诗的尾联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氛围?会促使诗人产生怎样的情?(分) (5)《赤壁赋》中用比喻手法写生命之渺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2)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寂寞书院冷 叶文玲 ⑴四月间,走洛阳,途经嵩山,发现了一处“新大陆”——嵩阳书院。
⑵驻足留连时,相识恨迟的感慨油然而生。
⑶这处在我是第一次见识的所在,早在宋代就享有盛名,是与庐山白鹿洞书院等齐名的我国四大书院之一。
可是,它如今悄悄立于深山的清高,它少有游迹的冷寂,令我讶然。
⑷书院和寂寞,本是绝不相称的对立词,可是,寂寞于书院,在特定的时代和情境中,仿佛是注定的宿命。
⑸古往今来,人们无不知嵩山,知它崛立中原,峻崖千仞,是名贯中外的中华四大名山之一;如今年轻人也知嵩山,只知它脚下的名刹少林寺,一场电影教少林寺跻身为全国旅游点之最;《牧羊女》的歌声至今绵绵不衰,李连杰因为少林寺而成为武林和影坛双杰,投身商海引起的商业效应也为别的从商者望尘莫及。
汉中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汉中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三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布成“品”字形阵势,互为觭角,逐鹿中原,机动歼敌。
B . 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八面玲珑的人,她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C . 马克思在当时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事《资本论》的写作,其坚苦卓绝的精神令人惊叹!D . 那股偷袭的匪徒,看到这支厉兵秣马的队伍,犹豫了一阵之后,别转马头跑了。
2. (2分) (2020高二下·浙江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切实解决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就要组织好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从而促进城乡消费融通,实现城乡市场的协调和互动发展。
B . 粗暴的“一刀切”切掉的是城市对人们的归属感,只有让每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才能让每个人在人间烟火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C . 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近年来相关技术不断被研发和推广,中国智能经济已找到新的突破口并将迎来爆发期。
D . 西部地区需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生态体系”,加快构建有效支撑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
3.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道德是历史范畴,道德功能又在于现实地规范行为,在行为的具体的道德规范作用中历史现实化。
①即是说,这个社会与这个个人必须具有一个共同体关系,否则,道德的行为规范性就无法形成与发挥作用。
②这就是为什么政治道德对非政治群体中人不具有行为规范性,基督教道德对于非基督教群体中人不具有行为规范性的原因。
③这个社会也不是任意社会,而是使个人得以存在的各种群体性生活构成的社会。
④个人在社会中生存,这种说法基于两个前提,即这个个人不是任意个人,而是在特定社会群体生活中存在的个人;⑤道德之于个体行为,其规范性获得于社会对个人的规定性与构成性。
精品: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古人就产生了实现“和谐大同”的社会的理想,并为此设计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
其核心莫过于采用一套有效的争议调处机制,即今天所谓之调解制度。
调解,作为一种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在我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今天能够看到的关于调解的最早记载是舜主动出面对“历山之农者侵畔,河滨之渔者争坻”进行有效调处的故事。
可见,华夏先民很早就认识到调解对社会和谐的作用。
之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调解制度在我国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发展,几乎在历朝历代都设有专门负责调解的机构或人员秦汉时,在乡一级设“秩、啬夫和三老”专司调解事务,调处不成再到县廷起诉。
唐代则于基层分设“乡正、里正和村正”,而且还明确规定调解是将纠纷交府县处理的前提。
到元朝时调解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民事纠纷。
元代还为调解及其他非诉讼争议解决机制取了一个特殊的名称——“告拦”。
元朝法律同时规定通过审判官调解达成和解而再次起诉的案件,不允许有司再行受理。
这就赋予调解达成的和解协议以既判力和法律约束力,这是传统调解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到明清时期,我国古代调解制度发展到了极致。
明代将儒家“无讼”观念付诸社会管理实践,调解自然继续充当民事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
朱元璋就曾颁布敕令规定:“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不许轻便告官,务要经本管里甲老人理断。
若不经由者,不问虚实,先将告人杖断六十,仍发里甲老人量断。
”清代在沿袭明朝做法的同时,还将调处率纳入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这从某种程度上导致调解适用范围被不适当地扩大。
据载,清嘉庆十五年至二十五年间,天津宝坻县自讼案的调解结案率竟高达90%。
从上述调解演进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调解在一步步制度化的过程中,还逐渐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强制性特征。
这种强制调解模式体现了统治者以此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考虑。
中国古代调解也因此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道德教化功能。
我国古代调解制度特点鲜明。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汉中市城固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
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本试卷共计150分,1到10小题在答题卡完成第一题:基础知识(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寥廓浸渍发源地殒身不恤B.峥嵘碟血紫荆花深居简出C.菲簿桀骜擎天柱一鼓作气D.恶梦辉映热心肠大汗淋漓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触目惊心....的伟大呵!B.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C.先生博采众长....,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
D.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情不自禁....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3、下列各句巾,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到文化俱乐部每次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B.听他这篇文章和读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C.在访问这里之后,虽然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但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D.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再别康桥》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抒情诗,B.《包身工》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夏衍的报告文学。
C.《记念刘和珍君》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的一篇散文;D.《赤壁赋》是我国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辙的赋文。
5、下列关于名著《大卫,科波菲尔》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是作者的代表作,很多内容包含了作家本人的生活事实,被称为“半自传体”小说。
B.小说的主线是主要人物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史,他最后终于成为一位有成就的作家。
C.小说自始至终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读后可以从天真无邪的大卫科波菲尔身上唤回自己对童年的回忆D.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劳动人民的正面形象,如保姆佩葛蒂、律师合伙人希普等,表达了对劳动人民高尚品质的最高赞美。
第二题:文言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共9分,每小题3分)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日:“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日:“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
乃令张良留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日:“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会其怒,不敢献。
公为我献之。
”张良日:“谨诺。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6、对下列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起,立而饮之“而”,连词,表修饰B.覆其盾于地“于”,介词,对于C.以待大王来“以”,连词,表目的D.公为我献之“之”,代词,它7、对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加彘肩上翻译:把猪腿放(在盾)B.卮酒安足辞翻译:一杯酒不会推辞的C.大王来何操翻译:大王来时带来什么东西D. 道芷阳间行翻译:取道芷阳,抄小路走8、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项羽得知樊哙身份后,对其无礼举动并不介意,还赐酒赐肉给他。
B.樊哙吃了生猪腿,然后借机讥讽项羽,却又替刘邦求赏,暗寓尊崇项王之意,很投项羽居功自傲的脾气。
C.樊哙闯帐不仅表现了他的勇敢,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智谋,他的指责句句有理。
D.刘邦借去厕所逃离宴席,脱身回到军营。
张良留下来代刘邦辞谢,表现他的胸有成竹。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1题。
(共16分)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竞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日:“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日:“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挎下,蒲伏。
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A.亭长妻患.之患:讨厌B.食时信往,不为具.食具:准备,备办C.若虽长大..,好带刀剑长大:长大成人D.于是信孰.视之孰:仔细地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信年轻时非常贫穷,又不爱劳动,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
B.亭长妻子不给韩信准备饭食,韩信一怒而去,说明他屈辱中有自尊。
C.漂母拿饭给韩信吃,并以责备的语气勉励他,大丈夫应当有自信和抱负。
D.胯下受辱的故事,说明淮阴侯韩信年轻时就知大丈夫应能屈能伸。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l)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5分)(2)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5分)第三题,古诗文默写及赏析(共20分)12、默写:(10分,每小题2分)(1)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我为鱼肉,何辞为?(4)又前而为歌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为慷慨羽(5)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 。
”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开阔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共10分)于易水送人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发冲冠”的壮士形象。
(5分)(2)末句“今日水犹寒”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第四题,现代文阅读:(共20分)邵逸夫:唱不尽的“游子吟”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在香港寓所中辞世,终年107岁。
这一年,距离他离开出生地上海已经过去了87年。
在87年里,他有57年在香港度过,一手构建了邵氏帝国,疆域横跨电影、电视,最终登上娱乐圈的巅峰,这87年里,邵逸夫始终是一个在异乡漂泊的游子,内心始终恪守着江浙一带传统商人的价值观:以义言商,光耀门楣,泽被乡里。
他一辈子乡音不改,连电影明星会说上海话的都能得到他的欢心。
全国各地的三万多座逸夫楼,更是将他对上海和内地的感情清清楚楚印在了大地上。
造就他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精明,勤奋,规矩。
远见……但就像电影学者石川所说:在他所有成功里,都牢固地盘旋着传统的中华文化根基。
作为一位老派的商人,邵逸夫的一生,是一首唱不尽的“游子吟”。
大哥邵醉翁于1925年在上海创立的天一影业公司,是邵逸夫电影生涯的起点。
邵醉翁为天一确立了“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的制片宗旨,这成为邵逸夫一生遵守的信条。
1964年,邵逸夫接受邵氏自办刊物《南国电影》采访时就这样说:“我生产电影,核心观众就是中国人。
这些观众都喜欢看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爱情故事……他们怀念祖国大陆,也怀念自己的文化传统。
”20世纪50年代,邵逸夫离开打拼了30年的南洋只身赴港,耗时7年建成了邵氏影城,为香港后来的电影工业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
在这个影城里,他建造了中式街道和极具备中国田园意韵的乡村永久外景。
而邵氏影城的第一炮,就是邵逸夫亲自从几十部剧本中挑出来的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江山美人》。
该片公映后,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邵氏公司因此一举站稳脚跟。
之后,邵逸失又砸下重金,先后拍摄了《扬贵妃》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一股中国片的狂潮。
1967年,由张彻执导的邵氏新片《独臂刀》公映,刷新了香港影史的票房纪录,将“邵氏兄弟”和香港电影带入了新武侠时代。
在那之后,邵氏出品了《刺马》《大醉侠》《流星蝴蝶剑》等一系列经典武侠电影。
石川表示,所有邵氏武侠片都是对兄弟情谊和江湖义气浓墨重彩的渲染,是对忠、义、礼、信的书写和放大。
正是这样一套与现代契约社会“利”字当头相抗衡的传统中国价值观,维系了当时海外华人社会基本的人伦道德与人际关系;而海外华人对邵氏武侠片的追捧,也使得这套价值观得以传播和强化。
1967年,在捕捉到电影业的式微之气时,他与利孝和等人合资创办的TVB(香港无线电视台)开播,邵氏帝国版图延伸到电视领域,并且在那之后的40年里,牢牢霸占了五分之四香港人的电视遥控器。
1980年,邵逸夫接任董事局主席,正式入主TVB,开始陆续出品一系列TVB电视剧。
在这些剧集中,很多仍然延续了邵逸夫的故国情怀。
比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这是邵氏最擅长的武侠题材,金庸从此在内地风靡。
邵逸夫对人才有一种天然的爱惜,早在20世纪70年,他开设了被誉为“港星摇篮”的训练班,这里打造出香港演艺图黄金一代:周润发,甩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杜琪峰、汪明荃、赵雅芝、刘嘉玲…,尽人皆知的“四大天王”,也是邵逸夫钦点的人选和称号。
正是在正式入主TVB之后,邵逸夫一方面通过不断降低制作成本而赚钱,另一方面几乎每年捐出过亿资金。
邵逸夫向汶川和雅安地震灾区各捐款1亿港元。
他身体力行了自己的那句话;“一个企业家最高的境界就是慈善家。
”一代宗师溘然长逝,功名起落已是历史,只有成千上万座凝结了无数人青春记忆的逸夫楼,成为走过一世传奇人生的邵逸夫无言却不朽的纪念碑。
相关链接①2002年,邵逸夫捐资创立被誉为“东方诺贝尔”的邵逸夫奖,用以资助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进行研究,基金总额已高达50亿元。
邵逸夫奖设天文学、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3个奖项,每年颁发一次,奖金100万美元。
(博文选摘)②一生钟情于通过综艺传播中国文化的邵逸夫,终完成东方人生三段论:从富到贵再到雅—一先有钱,进而肩负社会责任,最后上升到拥有超越物质至上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