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检验入库管理规定》
原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

原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为了保证用于广清城际施工的原材料质量,指导现场材料人员对进场材料的验收、储存、保管,按城轨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1)物资验收1)数量的验收,对螺纹钢、圆钢采用理论计算,对盘条、钢绞线、散装水泥等过磅计重,对地材采用过磅和收方结合的方法。
2)质量验收。
2.1外观验收:首先要对物资外观质量进行检验,检查外观有无变质、残破、锈蚀、变形、缺陷: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油污、潮湿,核对产品名称、牌号、型号、规格是否与合同、规范相符。
2.2理化检验:其次对物资的物理、化学性能等内在质量要通知驻地监理见证取样,并填写试验委托单送试验部门检测,试验部门书面出具的试验报告单是判断物资是否合格的最终标准。
3)验收程序3.1钢材、钢铰线等从材料厂供应基地送到工地的材料,由材料厂负责取样检验,材料员在收料时,要向材料厂索要质保书和试验报告,并检查是否与实物相符,同时请现场监理验收及办理《进场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单》。
3.2由厂商直接供应到工地的结构性材料,到货时材料员要按第2.3条所规定的批次,通知试验室联系驻地监理旁站取样,并填写试验委托单,到监理认可的试验室检验。
同一批次物资经验收合格后,材料员及时作须监理确认的一式五份的《物资进货验收合格记录清单》,自留一份,监理单位一份,报物机部一份,工地材料厂二份。
依据见证试验委托单和试验报告,请监理签认《进场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单》。
3.3数量验收和外观质量检验必须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理化检验由物资人员通知试验室共同取样,合格与否以试验报告单为准。
3.4数量或质量的验收出现与合同、到货单据、规范等不符时,立即对该批物资单独存放,单独标识,并报物机部。
3.5物资经验收后要填写入库物资验收登记簿,不同批次物资的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检验报告等质量记录文件要相应进行编号、登记。
4)物资的标识4.1物资经验收后,要有正确、清楚的标识。
《原材料检验入库管理规定》

《原材料检验入库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原材料检验入库管理,确保原材料质量和供应链的安全性,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生产企业的原材料检验入库工作。
第三条定义:1.原材料:指用于生产的各种物品,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
2.入库管理:指对原材料进行检验、验收和登记,并按照一定程序储存、保管和使用的管理活动。
第二章原材料检验入库管理的基本要求第四条原材料检验入库管理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
第五条对原材料的检验和验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记录检验结果和验收意见。
第六条原材料应按照规定的存储条件储存和保管,防止受潮、变质或被盗。
第七条入库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已入库的原材料进行检查和清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第三章原材料检验入库管理的流程第八条原材料检验入库管理的流程包括:检验准备、检验、验收、登记、储存和保管。
第九条检验准备:1.入库管理人员应提前准备检验所需的检验设备和工具;2.验收人员应提前了解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要求。
第十条检验:1.检验人员应按照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对原材料进行检验;2.检验结果应记录在检验报告中;3.如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十一条验收:1.验收人员应按照验收标准对原材料进行验收;2.验收意见应记录在验收报告中;3.如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应拒收并通知供应商。
第十二条登记:1.入库管理人员应登记已验收合格的原材料信息,包括名称、批号、生产日期等;2.登记信息应存档备查。
第十三条储存和保管:1.原材料应按照规定的存储条件进行储存和保管;2.储存区域应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并保持整洁。
第四章管理措施和监督检查第十四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原材料检验入库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与权限并落实到位。
第十五条企业应定期开展原材料检验入库管理的培训和考核,并记录相关情况。
第十六条企业应定期对原材料检验入库管理进行自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及检验规程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及检验规程一、引言原材料是产品生产的基础,原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为了保证生产顺利、产品质量稳定,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是必要的。
本文将就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及检验规程进行详细描述。
二、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1. 概述为了保证原材料质量,规范原材料进厂检验工作,制定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厂原材料的检验工作。
3. 职责分工(1)采购人员:负责审核“供应商材料提供商认证”。
(2)仓库管理员:负责协助检验人员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对检验合格的原材料进行入库操作。
(3)质量部门:负责制定原材料检验规程,制定原材料检验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4. 原材料检验程序(1)交货验收检验员对进厂的原材料进行交货验收,查看运输单据,检查原材料与运输单据是否一致。
(2)外观检查检验员对进厂的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原材料的颜色、形状、表面是否有裂纹、气泡等缺陷。
(3)尺寸检查检验员对进厂的原材料进行尺寸检查,通过测量原材料的长、宽、高和重量等参数,确定原材料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4)性能检查检验员对进厂的原材料进行性能检查,通过对原材料进行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等多项检测,确定原材料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5)材质检查检验员对进厂的原材料进行材质检查,确定材料的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5. 检验方法与标准(1)外观检验:GB/T 1544(2)尺寸检验:GB/T 1804(3)性能检验:GB/T 8910(4)材质检验:GB/T 43336. 检验结果处理(1)检验结果属于不合格的原材料,检验员应当立即报告采购部门,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不合格原材料进行处理。
(2)检验结果属于质量等级不符合的原材料,采购部门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该原材料。
(3)检验结果属于合格的原材料,检验员应当及时向仓库管理员反馈结果,并将原材料入库。
7. 记录管理每一轮原材料的检验结果都应当被详细记录下来,包括检验人员、检验时间、检验项目、检验结果、不符合项及处理方法等信息。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进厂的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厂的原材料的检验和管理。
二、责任和权限1. 检验部门责任检验部门负责制定并执行原材料的检验程序和标准。
2. 采购部门责任采购部门负责确定原材料的规格和质量标准,并协调与供应商进行确认。
3. 生产部门责任生产部门负责接收和储存原材料,并按照要求进行检验。
4. 质量部门责任质量部门负责监督和审核原材料的检验过程,并记录检验结果。
三、流程和方法1. 原材料接收1.采购部门接收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并检查外观和包装是否完好。
2.采购部门记录原材料的批号、生产日期和供应商等信息。
2. 原材料检验1.检验部门根据原材料的规格和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2.原材料经过外观检验、重量检验、尺寸检验等项目的检测。
3.检验部门记录检验结果,并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做出处理:退货或调整供应商。
3. 原材料储存1.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由生产部门接收并储存。
2.生产部门储存原材料时,要确保储存区域整洁、干燥,并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分类和标识。
4. 检验记录1.质量部门对每次原材料检验结果进行记录。
2.记录内容包括:批号、生产日期、供应商、检验项目和结果等。
3.检验记录应保存一定时间,以备查阅。
四、培训和评估1. 培训要求1.检验部门负责对相关人员进行原材料检验的培训,包括检验标准、方法和技巧等。
2.质量部门负责定期组织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检验技能。
2. 评估要求1.质量部门负责对原材料检验的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2.评估包括原材料的合格率、不合格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等。
五、问题处理1. 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1.不合格原材料由质量部门与供应商协商处理,可以退货或调整供应商。
2.质量部门应记录原材料的不合格情况和处理结果。
2. 检验程序和标准的调整1.当发现检验程序和标准有不足之处时,检验部门有权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
原材料进场管理及检验频次规定

原材料进场管理及检验频次规定所有进场原材料,应具有生产制造厂家合格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且必须经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材料进场后,由物资部填写原材料进场通知单,发试验室和质检部门, 并牵头及质检部门一起按以下各种原材料取样及检验频次要求,检查外观质量,质检部门填写外观质量检查记录。
在外观合格条件下,物资部牵头, 试验室参及进行取样做性能检验,同时由物资部填写试验取样单,并附生产制造厂家合格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
试验室根据试验结果填写试验报告,经监理签字后由质检部门填发合格使用通知单,物资部接到合格使用通知单后方可发放使用。
当监理取样时由试验室和物资部配合完成。
在按规定频率进行抽样试验时,需经监理抽检比对,试验合格后进入材料报验程序,由监理市批签认后实施。
一、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我项目部采用1X7—15. 24—《ASTM A416-98》(270级)标准型钢绞线。
1.表面质量(1)钢绞线钢丝表面不得有裂纹、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和油渍。
(2)钢绞线钢丝表面允许有轻微浮锈和回火色,但不得有锈蚀成目视可见麻坑。
(3)伸直性要求取lm钢绞线,其弦及弧最大自然矢高不大于25mm。
(4)钢绞线内不应有折断、横裂和相互交叉钢丝。
2.外形尺寸、重量及允许偏差(1)公称直径15. 24mm,允许偏差+0. 4mm、-0. 2mm,中心钢丝加大范围不小于2%,公称截面积139mn?。
(2)每1000m理论重量为llOlKgo(3)每盘钢绞线应由一整根组成,每盘钢绞线长度不小于200m。
(4)成卷交货钢绞线尺寸为:内径950±60mm,卷宽600土50mm。
3.力学性能钢绞线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1-1之规定表1-1-1注:弹性模量为(195 + 10) GPa4.验收规则:(1)钢绞线表面质量和外观检查应逐盘进行。
(2)每批钢绞线应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捻制钢绞线组成,并不得大于60t。
(3)力学性能抽样检验,应从每批钢绞线中任选3盘取样,在选定盘卷中任意一端截取长900mm试样1根(共3根),进行拉伸(整根钢绞线最大力、非比例延伸力、伸长率)试验。
原材料、外协件入库不合格管理规定

一、到货流程1.供方或生产车间将货送到仓库后,需把产品整齐的摆放在待检区,等待检验。
2. 供方或生产车间将送货清单及产品的自检报告,提交到检验室。
二、检验流程1.检验人员根据供方或生产车间提交的清单,对实物进行检验。
2.检验人员根据检验工艺卡、图纸等有效文件,进行检验。
三、不合格品处理流程1.检验员根据图纸、检验工艺卡或检具等对原材料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标识、隔离封存。
2.外协产品不合格的处理方法:①返工②返修③退货④报废⑤让步接收。
3.内部生产的产品不合格的处理方法:①返工②返修③报废4.不合格产品以《质量信息反馈单(内部)》的形式进行反馈:①检查员以《质量信息反馈单(内部)》对问题进行描述,先反馈给采购部/生产部确认是否为急件,若是急件,采购部/生产部召集研发中心、品质保证部、相关检验人员、车间主任等相关人员到***副总处商讨解决办法,同时对供应商做出相应考核,并将考核文件呈报给***副总;②若不是急件,检查员将《质量信息反馈单(内部)》给质量部领导审核,并签署具体意见,再呈报给-***副总批准,并给***副总复印存档一份。
③检查员根据内部反馈单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外部)》发给供应商并要求其回传确认,并同时填写相对应的考核单发给供应商。
④供应商若有申诉,该供应商提交申诉报告,质量部领导对申诉报告进行判定,签署具体意见后交给***副总。
⑤供应商若没有申诉,直接将考核单交给****副总。
⑥交到****副总处的考核单,由黄副总统一交到财务部,财务部在每月5号交上月考核汇总表给***副总。
四、其它事项1、供应商对收到的质量反馈单以及考核单,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反馈至我司,逾期未回传的,视为默认索赔。
2、供应商根据所供的产品,按年度提供第三方或国检中心检测报告。
3、未按要求提交年度第三方或国检中心检测报告的,每批产品按10%让步接收,直到提交为止。
五、本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
编制:审核:批准:。
工程项目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工程项目中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进场检验以及储存管理过程。
通过严格的检验和有效的储存管理,确保工程项目使用的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能保持良好的储存状态,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二、术语定义•原材料:用于生产制造成品或半成品的未经过加工的物质。
•成品:制成或加工完成的最终产品。
•半成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尚未完成的产品。
三、进场检验管理3.1 进场检验的目的和原则进场检验是对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在进场时进行质量评估和验证的过程。
其目的是确保所收货物的质量符合相关技术要求,以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检验原则包括但不限于: - 全面性原则:对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关键性能和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测。
- 抽样原则:根据统计学原理,在合理的样本数量下,对货物进行抽样检验。
- 有效性原则:检验方法应科学、可靠、准确,能够有效鉴别不合格品。
3.2 进场检验程序进场检验程序包括以下环节: 1. 登记验收:对进场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行登记,建立台账,记录供应商、数量、批号等信息。
2. 抽样检验:根据相关标准和采购要求,对登记验收的货物进行抽样检验。
3. 检验记录:详细记录检验结果,并签字确认。
4. 判定与处理: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判定,合格品直接进行储存管理,不合格品按照退货或返工处理。
3.3 进场检验依据和方法进场检验依据包括但不限于: - 国家或行业标准:根据工程项目所属行业及相关要求制定的标准。
- 技术规范:工程项目的技术规范要求。
进场检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 外观检查:对货物的外观、形状、尺寸等进行检查。
- 力学性能检测:对货物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等进行检测。
- 化学成分分析:对货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 功能性能测试:对货物的功能性能进行测试。
四、储存管理4.1 储存环境要求工程项目中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应储存于符合要求的环境中,以保证其质量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原材料验收入库贮存出库管理制度

原材料验收、入库、贮存、出库管理制度一、原材料验收为了保证所购原材料符合《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和本食堂的加工质量标准,特制定出以下验收制度:1、设立专职库管员,严格执行验收、入库、出库登记制度。
2、采购人员所购原料到校时,须全部通过库管员、质监员对数量、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并索取与入库物品相关的证、票等资料。
所有物品入库须填写入库记录。
3、验收时,对所购原料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各种指标逐一检查,不得漏项,做到宁缺勿滥,宁少务精。
一定要坚持〃一看二闻三手感〃的原则,有问题的食物坚决不能使用。
■定性包装食物的验收(1)验包装上内容是否与检验报告内容相符;(2)验生产日期、保质期,如果已超过保质期的决不能收;(3)验包装是否有厂名、厂址;(4)验食物外观:有无破损、污损、变形、杂物、霉变等;(5)嗅气味,是否有异味;(6)手感,是否有异样■非定性包装食物的验收(1)看:是否有腐烂、霉变的食物;(2)闻:是否有异味;(3)手感受有无异样;蔬菜是否新鲜。
①凡不符合食品卫生和加工标准的原料,库管员有权拒收,并要求采购或供货商家退货、换货,杜绝不过关原料流入食堂。
②通过质检合格的原料由质监员和库管员共同收秤。
库管员出具收货单、质监员在收货单上签字,没有质监员签字的收货单为无效单据。
③食堂经理负责每日抽查一部分采购原料,如查出有质量问题又通过验收了的,即时对直接责任人严肃进行处理。
④通过质检合格的原料在下一道加工工序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有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上报食堂经理并追究质监员相关责任。
⑤质监员和库管员每日验收完毕后必须填写质检验收报告,详细的记录原料的验收过程以备后查。
1、经质量、数量验收合格的物资,应及时入库贮存,避免造成损坏或遗失。
2、对需入库的物资,发现单据不全、品种规格不符、质量不合格、数量短缺等情况时,应及时与经办人核实和上报处理后,才能入库。
3、按批大量购进入库的物资,为保证其质量,应查验《产品合格证》及《质量报告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为规范原材料检验入库流程,明确IQC工作流程及相关部门配合完成事项,特制订本
管理办法。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购原材料的检验入库管理。
3 术语定义
无
4 职责
品质部:
负责量产外购原材料的检验、判定、标识、不合格品处理。
负责制作检验作业文件,负责检验数据的记录、整理、分析、存档。
负责原材料检验用设备、仪器、检具的检定/校准、维护保养。
库房:
负责核查到货原材料规格、数量与到货单的一致性。
负责原材料到货后的检验提请,填写《送检通知单》。
负责协助IQC检验人员在取样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搬运、开箱/封箱等工作,以便进行抽样检验。
负责不合格原材料的隔离。
研发/工艺:
负责各种原材料技术规范的编制和下发。
负责对试验用料进行判定。
负责协助处理原材料异常问题。
5 业务流程图
6 实施程序
供应商送料,经仓管员点收,确认物料的规格、数量相符后,查看供应商提供出货检
验报告、产品外包装、供应商合格证,填写《送验通知单》再交品质保证部IQC进行验收。
对来料类型进行判定,对于量产用原材料由IQC依据相应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库房协助做好物料的搬运和开箱工作;对于试验用料,由仓库将《送检通知单》提交技术部门,由技术部门判定是否可用;对于没有检验规范的物料由技术部下发临时检验规范,需要时由技术部协助完成来料检验工作,若无法提供临时检验规范,则技术部负责走《特采单》流程,报各相关部门评审,并公布评审结果。
接到仓库通知后,准备检验规范文件、检测工具等。
检验员依据相应检验规范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将检验结果如实填写至《来料检验报告》,对于供应商所来物料未提供检验报告、外包装无合格证标识,IQC可直接判定来料不合格。
检验合格的物料由IQC做合格判定,并在物料上贴合格标签,盖“IQC PASS”印章,并通知仓库办理入库手续,检验不合格物料由检验员在物料外包装上贴不合格标签,盖“不合格”印章,并开具《不合格品报告》,不合格品处置流程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将《不合格品报告》传递至质量工程师(SQE),质量工程师于一个工作日内向IQC 反馈处理结果。
根据来料不合格情况,由SQE根据情况向采购部发出8D报告,采购部应按时间节点要求督促供应商进行整改,并提交整改资料。
对于紧急生产用料,应由物控部提出紧急要求, 填写《材料紧急需求单》,经相关部门签核后,最终确认是否可上线使用,品质保证部IQC负责对相关品质进行追踪确认。
生产制程中发现的原材料异常状况,线上人员需通知品质保证部IQC人员,品质保证部IQC人员对异常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判定为不合格的,开具《不合格品报告》,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对不配合本公司品质要求的供应商,若采购部继续允许该供应商对本公司物料的提供,品质保证部将对该供应商所有来料不予检验,并向上级部门对采购部进行投诉,适时取消该供应商资格。
检验员将每天的来料信息汇总至《来料检验清单》,不合格原材料记录在《电芯原材料质量问题对策表》中,《来料检验报告》与供应商出货报告共同存档管理。
定期对来料检验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质量不达标的供应商可要求其整改或淘汰。
7 相关文件
8 质量记录
《来料检验通知单》
《来料检验报告》
《来料检验清单》
《不合格品报告》
《电芯原材料质量问题对策表》9 绩效指标
10 变更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