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办公楼设计的一些要点

合集下载

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总结

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总结

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总结设计要点总结:一:建筑风格及特色:1.1 主要建筑风格选择1.2 建筑外观设计特点1.3 建筑与周边环境融合二:空间规划:2.1 办公区域划分及布局2.2 会议室设置和功能划分2.3 公共区域设计(大堂、走廊、休息区等)2.4 各楼层功能划分及连接方式三:建筑材料和装饰:3.1 外墙材料选择及装饰方案3.2 室内装饰风格和材料选择3.3 地面、墙面以及天花板设计和装饰四:照明设计:4.1 办公区域照明设计4.2 公共区域照明设计4.3 外墙夜景照明设计五:通风与空调系统:5.1 办公室通风设计要点5.2 空调系统类型选择及布局5.3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控方式六:安全与消防设计:6.1 建筑结构安全设计6.2 防火安全设计6.3 紧急疏散通道设计七:绿化景观设计:7.1 建筑周边绿化布局7.2 屋顶、阳台绿化设计7.3 室内绿化设计附件:设计草图、建筑效果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风格选择:指建筑设计中所采用的艺术风格,如现代风格、古典风格等。

2. 办公区域划分及布局:指办公楼内部不同部门或个体之间的区域界定和布局安排。

3. 外墙材料选择及装饰方案:指对办公楼外部墙体材料的选用和装饰设计方案的确定。

4. 紧急疏散通道设计:设计楼内安全疏散的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安全撤离。

设计要点总结:一:建筑风格及特色:1.1 主要建筑风格选择1.2 建筑外观设计特点1.3 建筑与周边环境融合二:空间规划:2.1 办公区域划分及布局2.2 会议室设置和功能划分2.3 公共区域设计(大堂、走廊、休息区等)2.4 各楼层功能划分及连接方式三:建筑材料和装饰:3.1 外墙材料选择及装饰方案3.2 室内装饰风格和材料选择3.3 地面、墙面以及天花板设计和装饰四:照明设计:4.1 办公区域照明设计4.2 公共区域照明设计4.3 外墙夜景照明设计五:通风与空调系统:5.1 办公室通风设计要点5.2 空调系统类型选择及布局5.3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控方式六:安全与消防设计:6.1 建筑结构安全设计6.2 防火安全设计6.3 紧急疏散通道设计七:绿化景观设计:7.1 建筑周边绿化布局7.2 屋顶、阳台绿化设计7.3 室内绿化设计附件:设计施工图纸、建筑效果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风格选择:指建筑设计中所采用的艺术风格,如现代风格、古典风格等。

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探析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高层办公楼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层办公楼的建筑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工作场所的需求,更是为了在城市中创造出具有标志性和美学价值的建筑作品。

在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中,有一些关键的要点需要被考虑和探索,本文将针对这些要点进行探讨。

一、结构设计高层办公楼的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中最关键的一环。

首先要考虑的是楼层之间的连接和支撑结构。

在高层建筑中,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都是常见的选择,而且还需要考虑到抗风性能和地震安全性。

除了结构的稳固性,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柔韧性,使得建筑能够适应城市中复杂多变的环境。

二、立面设计高层办公楼的立面设计是建筑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立面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的整体风格和形态,同时还要兼顾到采光、遮阳和保温隔热的功能。

由于高层建筑受到风力和日照的影响较大,因此在立面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来保证建筑的舒适性和节能性。

三、室内空间设计高层办公楼的室内空间设计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在室内空间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采光、通风、隔声、布局等因素,以创造一个宜人的工作环境。

还需要考虑到紧急疏散和消防设施的设计,以保障员工的安全。

四、可持续发展设计在当今社会,建筑设计需要兼顾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高层办公楼的建筑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节约利用。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节能、节水、减少废弃物等方面,以降低建筑的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要兼顾到建筑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

五、交通设计高层办公楼通常位于城市的繁华地带,因此交通设计至关重要。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员工和访客的出行,包括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停车场的设置等。

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周边道路和人行道的设计,以保证周边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六、景观设计在高层办公楼的建筑设计中,景观设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景观设计,可以为建筑创造出具有活力和品味的外部环境,同时还可以提升建筑的价值和形象。

浅谈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

浅谈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

浅谈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摘要:近年来,中国的超高层办公楼开始在各个城市兴起。

超高层办公楼可以融合各种实用功能,主要包括公寓、酒店、商场、办公区等。

设计师在设计超高层办公楼时,首先要考虑建筑的功能要求和定位,以满足超高层办公楼的使用要求。

基于此,下文将对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策略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优化1 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概述超高层办公建筑是指高度超过300米的办公建筑。

设计超高层办公建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设计: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地震、风荷载等因素,采用钢结构或混合结构,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2)空间规划:超高层办公建筑需要合理规划办公空间,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区等,以满足员工的工作需求和舒适度。

(3)立面设计:超高层建筑的立面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外观美观和室内采光等因素,使用高效节能的玻璃幕墙设计,同时可以考虑设置阳台和绿化空间。

(4)交通设计:超高层建筑需要合理规划垂直交通系统,包括电梯和楼梯,以提供便捷的进出建筑的方式。

(5)环境保护:在设计超高层办公建筑时需要考虑到环保因素,采用节能、节水和减少碳排放的设计和建筑材料。

(6)消防安全:超高层建筑需要合理规划消防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逃生通道等,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7)绿色建筑:超高层办公建筑可以考虑采用绿色建筑设计,包括设置绿化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等,以提高建筑的环境友好性。

2 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要点2.1 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超高层办公建筑的核心筒设计是指建筑中心部分的结构设计,它起到支撑整个建筑的作用。

以下是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一些关键考虑点:(1)结构类型:核心筒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具体选择取决于设计要求、建筑高度和地震、风荷载等因素。

(2)垂直交通:核心筒通常容纳电梯、楼梯和垂直管道等垂直交通系统,确保员工和访客能够快速、便捷地进出建筑。

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要点

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要点

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要点1. 引言超高层办公建筑是具有特殊设计要求和挑战的建筑类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超高层建筑成为了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本文将介绍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要点,包括结构设计、安全性、可持续性等方面。

2. 结构设计要点超高层办公建筑的结构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在高风压、地震等外力作用下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以下是超高层办公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2.1 基础设计超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需要考虑地基承载能力、地震力等因素。

在选择基础类型时,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土壤性质,并进行相应的地质勘测和承载力计算。

2.2 结构材料选择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材料要求高强度、高韧性和耐久性。

常用的结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

在选择结构材料时,应根据建筑的高度和设计荷载进行合理选择。

2.3 结构系统设计超高层办公建筑的结构系统设计可以采用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结构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变形性能和抗震性能,同时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布局和空间利用效率。

3. 安全性要点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安全性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在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中能够安全疏散和使用的关键。

以下是超高层办公建筑安全性设计的要点:3.1 消防系统设计超高层办公建筑应设置完善的消防系统,包括自动喷水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灭火器设备等。

应合理布置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人员疏散的畅通性。

3.2 风载设计超高层建筑的风载设计要求考虑到城市风环境和局部地形的影响。

应进行风洞试验和模拟计算,合理选择和配置抗风设施,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3 地震设计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地震设计要考虑到地震力的作用。

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估和抗震设计,采用合适的抗震措施,如增加剪力墙、设置防护装置等,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4. 可持续性要点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是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下是超高层办公建筑可持续性设计的要点:4.1 节能设计超高层办公建筑应采用节能设计策略,如合理选择建筑外立面材料、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利用天然光照等,以减少能源消耗。

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探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商业发展的日益繁荣,高层办公楼已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设计要点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商业活动的进行至关重要。

高层办公楼作为商务办公场所,其设计需要兼顾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本文将从建筑外观、内部空间、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高层办公楼的设计要点进行探析。

一、建筑外观设计要点高层办公楼的外观设计是整体形象的体现,对于周边环境的协调以及城市天际线的美观具有重要的影响。

建筑外观设计是高层办公楼设计的重要要点之一。

建筑外观需要考虑与周边环境和城市风貌的协调性,保持一定程度的和谐统一。

在选择建筑外墙材料和颜色时,需要考虑与周边建筑风格的协调,不要出现突兀的感觉。

建筑外观还需要考虑自身的独特性和标识性,能够在众多建筑中脱颖而出,形成独特的城市地标。

建筑外观也需要考虑其对周边环境的适应性和城市风险的减少。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周边的交通、采光、通风等因素,以及城市的气候情况等因素,保证建筑外观的设计不仅美观大方,同时也能够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

建筑外观的立面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光影效果和视觉舒适度,避免出现刺眼或过于单调的外观,通过光影效果的变化能够增加建筑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其更具有美感和艺术性。

二、内部空间设计要点高层办公楼的内部空间设计是办公效率和员工舒适度的保障,也是体现建筑品质和商务形象的重要方面。

内部空间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办公人员的工作需求和办公环境的舒适性。

在设计办公楼的内部空间时,需要根据不同办公功能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的布局,保证办公区域的通风采光和使用的灵活性,增加员工的工作舒适度和办公效率。

内部空间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办公楼的公共配套设施,如电梯、安全疏散通道、卫生间等,保证员工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需。

内部空间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办公楼的节能环保和智能化。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节能材料的使用、设备的智能控制等,保证办公楼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设计要点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对于高层办公楼的设计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结构设计要点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心区域的土地资源日益紧缺,超高层建筑的兴建成为了解决城市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其安全、稳定、经济、美观的重要保障,因此,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结构设计成为了建筑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结构特点、设计原则、结构形式、结构材料等方面,探讨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点。

关键词: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结构设计1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结构设计原则1.1安全性原则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结构设计必须以安全性为首要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建筑的自重、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建筑的防火、防爆、防盗等安全措施,以保障建筑的安全性。

1.2经济性原则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结构设计必须以经济性为基础。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建筑的造价、施工难度、维护成本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的经济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建筑的使用寿命和环保性,以保障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1.3美观性原则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结构设计必须以美观性为基础。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建筑的外观、内部空间、光线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的美观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以保障建筑的文化性和社会性。

2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结构特点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度大: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上,甚至可以达到500米以上,因此,其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到高度对结构的影响。

(2)面积大: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建筑面积一般较大,因此,其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到面积对结构的影响。

(3)荷载大: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荷载一般较大,包括自重、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因此,其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到荷载对结构的影响。

(4)空间复杂:超高层综合办公楼的空间结构一般较为复杂,包括大跨度、大空间、异形结构等,因此,其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到空间结构对结构的影响。

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

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

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超高层办公楼在现代城市中越来越常见。

超高层办公楼不仅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企业形象和实力的象征。

然而,超高层办公楼的建筑设计与普通建筑相比,具有更高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本文将探讨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的要点。

一、结构设计超高层办公楼的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高度较高,建筑物所承受的风力、地震力等水平荷载较大,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核心筒结构、巨型框架结构等。

在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核心筒承担了大部分的水平荷载,框架则主要承受竖向荷载。

这种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经济性,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办公楼的设计中。

巨型框架结构则是通过设置大型的框架梁和柱来抵抗水平荷载,具有较大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但造价相对较高。

此外,结构材料的选择也十分关键。

高强度钢材和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提高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构件的尺寸和重量,从而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

二、垂直交通设计超高层办公楼中的人员数量众多,垂直交通的设计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效率和舒适度。

电梯是垂直交通的主要工具,因此需要合理配置电梯的数量、速度和载重。

一般来说,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建筑面积和使用人数,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电梯的数量。

同时,为了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可以采用分区运行、高速电梯、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

例如,将建筑物分为低区、中区和高区,每个区域设置独立的电梯组,减少电梯的停靠次数,提高运行速度。

此外,还可以设置转换层,方便不同区域的电梯转换。

除了电梯,楼梯也是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设施。

楼梯不仅是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通道,也是日常人员活动的辅助通道。

楼梯的数量、宽度和位置应符合消防规范和使用要求,确保人员能够安全、快速地疏散。

三、消防设计超高层办公楼的消防设计是重中之重。

由于高度较高,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的难度较大,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严格的消防措施。

首先,要合理规划防火分区。

超高层办公楼设计的一些要点

超高层办公楼设计的一些要点
1、电梯设计 电梯与平面的交接形式 一般有两种基本形式:插入式和直接式,对于层数多,标准层面积和人员流量大的建筑而言,电梯需要数量较多,采用插入式比较节省交通面积, 电梯的分区 为了有效使用电梯,一组电梯的提升高度不宜超过一个避难层的高度,同时办公建筑设计规范也规定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根据经验设计,一组电梯的提升高度不宜超过50m,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100m以上的建筑应该设置避难层的要求,50m左右开始设一个避难层是一个合理的分段,50m高度大约是15层,这一高度还相当于两个24m低层防火规范的高度,人们遇到火灾时,向上或向下走24m也是合理的,
2、电梯厅 不宜太窄,当然也不宜太宽,一般在2.5M-4M之间合适,太宽了,来回走,很不方便,如上面谈到的老北京饭店,厅有8米宽,那边刚刚铃响,待走过去,正好关门, 值得注意的是,在首层的电梯厅口,不要缩小宽度,如厅宽是3M的话,口部也应是3M,因为首层的人数是标准层的10-12倍, 3、消防疏散楼梯间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楼梯净宽应不小于1.2m,所以设计包含两道净宽1.2m楼梯的楼梯间即可, 防烟楼梯间也要约0.8㎡的正压送风风道及6㎡的前室,其中一个楼梯可与消防电梯合用一个10㎡的前室,
国内外超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面积实例: 深圳国贸: 50层 1322平方米 日本世贸中心 : 40层 2458平方米 香港中银: 70层 2030平方米 东京阳关: 60层 3187平方米 美国世贸中心: 88层 2714台,而4台最好用各两台双双面对为好,横向一排4台群控效果不理想, 客梯横向最好不要超过3台,超过后不能很好地看到信号,
失败案例:北京饭店 虽不是写字楼,但可借鉴 北京饭店电梯厅8M宽,8台群控,经常来回走,再加上地毯产生的静电,常常在按钮时打电,非常恐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电梯厅
不宜太窄,当然也不宜太宽,一般在2.5M-4M之间合适,太宽了,来回走,很不方便, 如上面谈到的老北京饭店,厅有8米宽,那边刚刚铃响,待走过去,正好关门。 值得注意的是,在首层的电梯厅口,不要缩小宽度,如厅宽是3M的话,口部也应是 3M,因为首层的人数是标准层的10-12倍。
3、消防疏散楼梯间
Apr.2012
超 高 层办 公 建筑 设 计要 点
【内部资料】
一、超高层办公建筑类型及等级划分 1、建筑类型
•按使用方式:专用办公楼、出租办公楼、办公综合楼 •按使用性质:行政、商贸、电讯、电信、金融信托、科研、信息中心等 •按人均面积指标:一级办公楼13~15㎡/人 二级办公楼11~12㎡/人 三级办公楼9~10㎡/人
根据使用功能、建筑规模、有效使用面积数、室内空间尺度的重组灵活性及实用 性,自然采光的环境卫生、视觉空间感受等综合因素,超高层办公建筑的标准层房间进 深尺度以10~15m为宜。
2、办公楼层高与室内净高
层高设计主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结构梁所占高度 空调主干管的高度及位置 消防喷淋管的高度 电缆桥架高度及位置 照明灯具、入吊顶的高度 吊顶构造高度
防火规范的高度。人们遇到火灾时,向上或向下走24m也是合理的。
电梯的数量(宏观数据)
一般写字楼5000平米/1吨客梯 高级写字楼4000平米/1吨客梯 超级写字楼3000平米/1吨客梯
深圳地区写字楼普遍做法:4500平米/1吨客梯
卓越世纪中心——4号楼(185.5m)
• • • •
6.5w㎡ 10部客梯 2部消防梯 5417㎡/部
根据建筑体量由设备专业确定,一般不会超过3㎡。
五、避难层(间)设置
1. 避难层的设置数量和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应满足人员疏散时间的要求,充 分考虑建筑面积、使用功能、人数、人流速度及火灾蔓延情况,自建筑首层至 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 2. 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必须 经避难层方能上下; 3. 考虑人体体型特点,在不致过分拥挤的情况下,人均避难层使用面积指标0.2 ㎡;
5、强电井和弱电井
强电与弱电大约各6平米。 强电井最常见也是最实用的设计方法就是紧邻电梯井道,利用筒体宽度的富
余空间设置。
弱电井不宜与强电井道紧邻或共用,因其容易受到电流强磁场的干扰。
6、水管井和空调水管井
一般分隔给两个以上相对较小的管井,既有利于检修方便,也与核心筒结构 墙体的较小空间分隔布置相吻合。
电梯的尺寸
高挡一点的写字楼最好不用1吨的电梯,因为1吨电梯的门偏小,只有1M宽,1150kg
的电梯可以做到1.1M的门,这样进出就比较理想。
电梯门的短墙可不设计成抗震墙,而设计成填充墙,这样可减薄0.2M,我们只需 要将电梯背后的墙加厚只要0.1M,其抗震的作用反而更大些。
其他
关于电梯下到地下室的问题,其实没有必要所有的电梯都通到地下室,除货梯和 消防梯有功能和消防等方面的需要,每组电梯有一个通到地下室就满足地下停车者的 需要了。 除上述内容外,还需要注意货梯兼做消防电梯时,消防梯需要有6㎡的防烟前室, 前室要有约0.8㎡的正压送风建筑风道。
100~500平方米楼面面积净高至少为2.6米
500~1000平方米楼面面积净高至少为2.8米 1000~1500平方米楼面面积净高至少为3米 (深圳甲级写字楼室内净高要求为2.7米)
四、核心筒设计 核心筒类型
中央型
其中:A,B,C中的进深W为10~15m,标准层面积为1800~2500㎡
D的进深W为20~25m,标准层面积为2000~3000㎡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楼梯净宽应不小于1.2m,所以设计
包含两道净宽1.2m楼梯的楼梯间即可。
防烟楼梯间也要约0.8㎡的正压送风风道及6㎡的前室,其中一个楼梯可与消 防电梯合用一个10㎡的前室。
4、卫生间、清洁间、开水间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男厕所每40人设大便器一具,每30人设小便器一 具;女厕所每20人设大便器一具;洗手盆不分男女每40人设一具。以1500㎡一个 标准层为例,即使以10㎡/人计算的话,每层最多150人。按男女各半计算,男厕 需要2个厕位和3个小便斗,女厕内则需要4个厕位,洗手盆男女也各需要两个即可。 清洁间不可少,但可以小一点,有时候占一个厕位就够了。 小开水间可用电开水炉,附设一个洗池和小台面以方便洗刷茶杯和倾倒茶渣 等。
国内外超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面积实例:
深圳国贸: 50层 1322平方米
日本世贸中心 :
香港中银: 东京阳关: 美国世贸中心:
40层
70层 60层 88层
2458平方米
2030平方米 3187平方米 2711平方米
深圳国贸大厦
日本世贸中心
香港中银大厦
美国世贸中心
三、超高层办公建筑进深尺度、层高及采光节能 1、办公室的尺度
• • • •
9w㎡ 22部客梯 2部消防梯 3750㎡/部
电梯的布局
•一般电梯群控不要超过4台,而4台最好用各两台双双面对为好,横向一排4台群 控效果不理想。 •客梯横向最好不要超过3台,超过后不能很好地看到信号。
失败案例:北京饭店(虽不是写字楼,但 可借鉴) 北京饭店电梯厅8M宽,8台群控,经常来 回走,再加上地毯产生的静电,常常在按 钮时打电,非常恐怖。
一般有两种基本形式:插入式和直接式。对于层数多,标准层面积和人员流 量大的建筑而言,电梯需要数量较多,采用插入式比较节省交通面积。
电梯的分区
为了有效使用电梯,一组电梯的提升高度不宜超过一个避难层的高度,同时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也规定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
用。根据经验设计,一组电梯的提升高度不宜超过50m。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规定100m以上的建筑应该设置避难层的要求,50m左右开始设一个避 难层是一个合理的分段。50m高度大约是15层,这一高度还相当于两个24m低层
卓越时代广场——218m
• • • •
8.28w㎡ 14部客梯 2部消防梯 5175㎡/部
卓越世纪中心——1号楼(280m)
• • • •
10.5w㎡ 20部客梯 2部消防梯 4772.7㎡/部
安联大厦——150m
• • • •
6.2w㎡ 12部客梯 2部消防梯 4428㎡/部
深圳国际能源大厦——250m
4. 避难层可兼做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
5. 避难层设消防电梯出口和消防专用电话,其他客货梯不得在避难层处设出口。
六、车库设计
车库设在地下,%,也有占到 30%,甚至到35%,即每辆车要占70平米。 1. 一个地下车库一般要两组坡道(停车位少于100辆可做一个双车道坡道),如果 每层停一点车,往往坡道的面积就占了很多,车库应尽量集中在同一、二层。 2. 地下车库防火单元允许到4000平米,要求疏散楼梯少,有很多楼梯可以不下去,以 节省面积。 3. 转圈坡道占面积很多,应尽量少用。
4. 地下车库尽量设计成单行线,会增加一些停车位。
5. 车库应尽量不和其他机房放在同一层,因为层高不同,而其它机房在同层的面积 一定少于50%,面积即使不损失,起码空间也要损失,坡道也要加长。
七、对结构柱的估计
当前的建筑都很大,很高,50米高乃至100米高的建筑已经很普遍,在设计方案的 时候,结构柱子的大小如果估计不清楚的话,就很难将柱网定的合理,我在工作中总结 出一个简单的数据,即100米高是1.7平米,柱直径是1.3X1.3米.列表如下: 100米—1.70平米--1.3X1.3 90米—1.53平米—1.2X1.2 80米—1.36平米—1.2X1.2 70米—1.19平米—1.1X1.1 60米—1.02平米—1.0X1.0 50米—0.85平米—0.9X0.9 40米—0.68平米—0.8X0.8 30米—0.51平米—0.7X0.7 20米—0.34平米—0.6X0.6 若感到柱子太粗,想让它细一点的话,可在下面几层用型钢混凝土柱(也称劲性钢 筋混凝土),那么100高是1.0平米。 170米—1.7平米—1.3X1.3 145米—1.45平米—1.2X1.2 120米—1.2平米—1.1X1.1 100米—1.0平米—1.0X1.0
2、等级分类
•智能型甲级写字楼 •甲级写字楼
•乙级写字楼
二、超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规模及有效率 1、相关因素
① 建筑场地 ② 投资规模 ③ 使用要求 ④ 有效使用效率 ⑤ 建筑体形
⑥ 体形美学
综合上述因素,通常标准层的面积为2000㎡~2500㎡较为合适。
超高层建筑由于纵向交通的关系,所以需要的核心筒面积较大,而标准层面积一 味的控制在2000㎡以内,势必造成使用效率的降低,不经济,同时也不利于办公空间 的布置。但如果平面规模过大,进深过大则内部交通流线组织、防火分区、疏散距离、 建筑体形处理等将会出现问题。
国内外超高层办公建筑层高设计实例: 香港汇丰银行: 4400 香港中环广场: 4400 香港中国银行: 4800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4000 深圳地王大厦: 3900 世界贸易中心: 4000 世界金融中心: 4300
办公室的室内净高与楼面面积有关,一般为: 100平方米以下楼面面积净高至少为2.4米
外周型
这种能得到高度灵活的大房间,适用于各层功能不同,层高不同的复合结构。
进深W宜为20~25m,标准层面积为1500~2000㎡
特殊型
核心筒占标准层总面积的比例
通常情况下为25%左右 当核心筒占比例达到28%以上时,则表明有效使用面积降低,不够经济。
1、电梯设计 电梯与平面的交接形式
THE END
7、强电井和弱电井
强电与弱电大约各6平米。 强电井最常见也是最实用的设计方法就是紧邻电梯井道,利用筒体宽度的富 余空间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