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公司和一次性尿布案例分析
宝洁

3.1案例描述宝洁公司和一次性尿布宝洁(P&G)公司以其寻求和明确表达顾客潜在需求的优良传统,被誉为在面向市场方面做得最好的美国公司之一。
其婴儿尿布的开发就是一个例子。
1956年,该公司开发部主任维克·米尔斯在照看其出生不久的孙子时,深切感受到一篮篮脏尿布给家庭主妇带来的烦恼。
洗尿布的责任给了他灵感。
于是,米尔斯就让手下几个最有才华的人研究开发一次性尿布。
一次性尿布的想法并不新鲜。
事实上,当时美国市场上已经有好几种牌子了。
但市场调研显示:多年来这种尿布只占美国市场的1%。
原因首先是价格太高;其次是父母们认为这种尿布不好用,只适合在旅行或不便于正常换尿布时使用。
调研结果还表明,一次性尿布的市场潜力巨大。
美国和世界许多国家正处于战后婴儿出生高峰。
将婴儿数量乘以每日平均需换尿布次数,可以得出一个大得惊人的潜在数量。
宝洁公司产品开发人员用了一年的时间,力图研制出一种既好用又对父母有吸引力的产品。
产品的最初样品是在塑料裤衩里装上一块打了褶的吸水垫子。
但在1958年夏天现场试验结果,除了父母们的否定意见和婴儿身上的痱子以外,一无所获。
于是又回到图纸阶段。
1959年3月,宝洁公司重新设计了它的一次性尿布,并在实验室生产了37000个样子相似于现在的产品,拿到纽约州去做现场试验。
这一次,有三分之二的试用者认为该产品胜过布尿布。
行了!然而,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如何降低成本和提高新产品质量。
为此要进行的工序革新,比产品本身的开发难度更大。
一位工程师说它是“公司遇到的最复杂的工作”。
生产方法和设备必须从头搞起。
不过,到1961年12月,这个项目进入了能通过验收的生产工序和产品试销阶段。
公司选择地处美国最中部的城市皮奥里亚试销这个后来被定名为“娇娃”(Pampers)的产品。
发现皮奥里亚的妈妈们喜欢用“娇娃”,但不喜欢10美分一片尿布的价格。
因此,价格必须降下来。
降多少呢?在6个地方进行的试销进一步表明,定价为6美分一片,就能使这类新产品畅销,使其销售量达到零售商的要求。
保洁公司和一次性尿布案例分析

保洁公司和一次性尿布案例分析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保洁公司和一次性尿布”案例分析第一专题案例研讨——“宝洁公司和一次性尿布”案例分析一、核心概念的案例表述(一)需求、欲望与需要1.需要需要:人类的基本要求案例表述:家庭主妇会深切感受到一篮篮脏尿布带来的烦恼,让洗尿布成为父母所固有的责任。
不论是对婴儿还是对其家庭,这种维护卫生的行为是对健康与舒适的需求。
2.欲望欲望:需要指向了具体的物品,该物品能满足需要。
受到所处社会的影响。
案例表述:被洗尿布所困扰的家庭主妇希望使用不用洗的尿布。
3.需求需求:对有能力购买的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案例表述:将需要指向了产品——一次性尿布4.需求<欲望<需要婴儿有使用尿布的需要,让父母产生了不想洗尿布的欲望,从而创造了一次性尿布的需求。
(二)交易与交换分析1.交换:以自己的某种物品为代价,从他人那里换取需要的物品的行为2.交易:达成共识的交换,交换的是价值。
3.案例表述:客户购买就是一种交易行为。
(三)目标市场、定位和细分1.定位定位:根据顾客不同偏好和需要,识别并描述具有明显不同特征的购买群体。
案例表述:对于一次性尿布这种产品来说,其定位是需要使用尿布的婴儿的父母。
2.细分市场细分市场:对购买群体中的购买者的人口特征、心理行为和行为差异进行区分后的市场。
案例表述:高价的一次性尿布适合在旅行或者是不便于换尿布的时候使用。
3.目标市场目标市场:有更大商机的细分市场。
案例表述:价格便宜的6美分的一次性尿布很受皮奥里亚的妈妈们的喜欢。
(四)供应品和品牌1.供应品供应品:价值主张的有形体现。
案例表述:使用了三年时间,经历了数万次实验,研制出了胜过布尿布的一次性尿布。
2.品牌品牌:众所周知的供应品的来源。
案例表述:娇娃尿布至今任然是保洁公司的拳头产品之一。
(五)价值和满意1.价值价值:顾客对利益及成本的认识。
宝洁公司和一次性尿布案例分析

“宝洁公司和一次性尿布”案例剖析陈述宝洁公司一向以来都可以或许懂得花费者的需求,知足花费者的需求.正如一次性尿布这个案例:宝洁公司开辟一次性尿布的进程,是一个深刻懂得花费需求.顺应花费需求的进程.公司经由过程详尽的市场调研熟悉到了该产品伟大的市场潜力.充分表现了市场营销以花费需求为中间,在知足花费需求的基本上讲究企业长期合理利润的根本精力.一.案例剖析一次性尿布的灵感起源于公司开辟部主任,他本身作为一次性尿布的潜在用户,他亲身地感触感染到一篮篮脏尿布给家庭主妇们带来的懊末路.这种现象的产生使得这些家庭主妇们成为了一次性尿布的潜在客户.恰是这些潜在客户对一次性尿布的需求,使得一次性尿布的有了很大的市场.有了灵感之后,接下来宝洁公司要做的就是市场调研.现实上一次性尿布的设法主意其实不新颖.事实上,当时美国市场上已经有好几种牌子了,经由准确的市场调研后,保洁公司发明多年来这种尿布只占美国市场的1%.原因起首是价钱太高;其次是怙恃们认为这种尿布不好用,只合适在观光或便利于正常换尿布时应用.调研成果还标明,一次性尿布的市场潜力伟大.美国和世界很多国度正处于战后婴儿出生岑岭.将婴儿数目乘以每日平均需换尿布次数,可以得出一个大得惊人的潜在数目.根据市场调研的成果,宝洁公司发明了其他品牌的产品不克不及滞销的根起源基本因是价钱过高和应用不便利,这解释市场上现有的一次性尿布产品其实不完美,不相符花费者们的需求.根据调研所懂得的有关资讯,宝洁公司对该产品进行从新设计,让大多半家长都认为新产品比尿布便利,使之相符市场请求.同时又消失了一个新的问题,产品的价钱高于花费者的期望值,依旧不相符花费者的需求.于是,宝洁公司开端追求下降成本和进步新产品德量的办法.最后研讨出了成本低且比传统尿布便利的一次性尿布.宝洁公司研发的一次性尿布终于成为具有便利.卫生和经济等特色且知足市场花费需求的滞销产品.恰是因为其开辟进程完整从花费者的需求而动身,从而使得研发的产品具有宽大的花费群体.除了对于产品设计方面的市场需求,在市场调研中,宝洁公司还发明对于战后婴儿出生岑岭期的到来使得一次性尿布市场范围伟大.恰是如许大的市场情况,客不雅上包管了一次性尿布的市场需求.二.宝洁的成功之处宝洁公司开辟一次性尿布的决议计划充分证实企业进行产品开辟和市场营销运动必须真正懂得和掌控市场需求,而对市场需求的掌控和确认则必须以科学且充分的市场调研为基本.一次性尿布固然不是宝洁公司最先开辟的产品,但经由过程准确掌控花费者的需求,成功的占据了一次性尿布的市场.宝洁公司在产品开辟进程中后续的决议计划也都依附于对潜在用户直接.重复进行的各类情势的市场调研,经由过程调研成果将用户的需求表如今产品设计中. 宝洁公司开辟一次性尿布的决议计划是在经由过程对该产品的市场需求的查询拜访以及同类产品在市场合占份额,其查询拜访成果标明一次性尿布在市场上有很大的需求,而同时其同类产品并没有在该市场上占据响应的比重,从而使得该产品假如成功今后,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并且只有异常小或者可以几乎疏忽的市场竞争,这一决议计划恰是在如许的基本长进行的.宝洁公司展现了市场营销“在恰当的时光和地点.以恰当的价钱把恰当的产品供给应恰当花费者”的本质,面向市场.重视知足顾客需求.从市场的需求动身,经由过程直接的市场调研来寻乞降明白顾客需求(即使是潜在的需求),并且在产品设计.订价.渠道和促销等营销计谋的制订中始终以潜在用户的反响作为各本能机能部分的决议计划根据.三.懂得花费者的需求,并知足花费者的需求花费者需求是指那些有购置意愿并且有购置才能的花费者的需求,一旦对产品进行定位,这些花费者就成了这种产品的潜在客户.只有控制了这些人的需求,才干掌控这个产品的市场,使得本身的产品在浩瀚的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要想懂得花费者需求,就须要进行市场调研.准确而有用的市场调研才干反应出花费者的需求.正如一次性尿布的花费者主如果家庭主妇,沉重的家务使得她们想要从中解放出来,而一次性尿布正好解决了一部分的家务问题,会受到家庭主妇们的迎接,家庭主妇们就是潜在客户.经由过程对家庭主妇们充分的市场调研,她们愿望的一次性尿布是既便宜又好用的,这两点就是须要产品知足的用户需求.针对这两大焦点点打造的产品,就是知足了市场需求的产品.也同时是受市场迎接的产品.产品的焦点理念就是知足花费者的需求,产品不分利害,能知足花费者需求的产品就是好产品.好产品就可认为公司带来好处.花费者需求的变更是产品进步的原因之一.因为花费者的需求有变更,才使得产品得以进一步得到开辟和研讨,来知足这种需求的变更,进而顺应这种变更的市场.例如产品的进级换代等等.如今的市场情况更是如斯,花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企业要做的就是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全方位懂得不合层次的花费者的需求,根据各类花费者的需求的变更来指点产品的设计.订价.渠道和促销等,以顺应市场的变更.在竞争如斯剧烈的市场中,现代的企业更应如斯.公司在设计产品的时刻,只有懂得花费者需求,并知足花费者的需求,才干表现产品价值,进步产品的焦点竞争力,进而博得市场,让本身的产品在如斯宏大的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应用如许一个营销计谋为公司获得更多的好处.。
“保洁公司和一次性尿布”案例分析

“保洁公司和一次性尿布”案例分析“保洁公司和一次性尿布”案例分析一、核心概念的案例表述 (4)(一)需求、欲望与需要 (4)(二)交易与交换分析 (5)(三)目标市场、定位和细分 (6)(四)供应品和品牌 (7)(五)价值和满意 (7)(六)营销渠道 (8)(七)供应链 (9)二、市场营销观念发展的案例对应 (9)三、保洁公司全面挖掘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方法分析 (11)第一专题案例研讨——“宝洁公司和一次性尿布”案例分析一、核心概念的案例表述(一)需求、欲望与需要1.需要需要:人类的基本要求案例表述:家庭主妇会深切感受到一篮篮脏尿布带来的烦恼,让洗尿布成为父母所固有的责任。
不论是对婴儿还是对其家庭,这种维护卫生的行为是对健康与舒适的需求。
2.欲望欲望:需要指向了具体的物品,该物品能满足需要。
受到所处社会的影响。
案例表述:被洗尿布所困扰的家庭主妇希望使用不用洗的尿布。
3.需求需求:对有能力购买的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案例表述:将需要指向了产品——一次性尿布4.需求<欲望<需要婴儿有使用尿布的需要,让父母产生了不想洗尿布的欲望,从而创造了一次性尿布的需求。
(二)交易与交换分析1.交换:以自己的某种物品为代价,从他人那里换取需要的物品的行为2.交易:达成共识的交换,交换的是价值。
3.案例表述:客户购买就是一种交易行为。
(三)目标市场、定位和细分1.定位定位:根据顾客不同偏好和需要,识别并描述具有明显不同特征的购买群体。
案例表述:对于一次性尿布这种产品来说,其定位是需要使用尿布的婴儿的父母。
2.细分市场细分市场:对购买群体中的购买者的人口特征、心理行为和行为差异进行区分后的市场。
案例表述:高价的一次性尿布适合在旅行或者是不便于换尿布的时候使用。
3.目标市场目标市场:有更大商机的细分市场。
案例表述:价格便宜的6美分的一次性尿布很受皮奥里亚的妈妈们的喜欢。
(四)供应品和品牌1.供应品供应品:价值主张的有形体现。
【宝洁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宝洁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宝洁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宝洁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宝洁公司市场营销案例篇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户外卫生意识的觉醒,纸巾市场迅速成长。
近年来,恒安集团挟其品牌优势,于1998年初在重庆推出“心相印”系列纸巾,它以其高值低价的定位和一系列积极的品牌推广措施,逐渐为重庆消费者所钟爱,1998年末,市场调查资料显示,“心相印”纸巾已占重庆高档纸巾市场1/3强,居市场领先地位。
宝洁公司继续推出妇孺皆知的飘柔、海飞丝、碧浪、汰渍等数十个强势品牌后,于1999年决定以香港、重庆两地作为试点推出其由德国公司生产的“得宝”系列纸巾,意欲以其一贯整体、连续、多层面、大投入的行销模式,后来居上,一统高档纸巾市场。
市场遭遇战在所难免。
1999年8月7日,得宝广告——“得宝大比拼篇”在重庆卫视、重庆八频道黄金时间连续滚动播出,广告以强烈的对比手法,通过在同一使用环境下,两种纸巾的不同表现,从消费者某种细致的生活体验这一独特视角入手,力图表达得宝纸巾“特别柔韧”这一独特的销售主张,至此“得宝”挑战重庆高档面巾市场的号角吹响。
8月12日星期四,在“得宝”纸巾“加了四层柔韧素、湿的更坚韧4倍”、“出门要安心、得宝多用纸手巾”等广告口号仍声声不绝于耳时,宝洁又在重庆发行量最大的《重庆晚报》推出1/4版“得宝大比拼现场活动篇”——“你的纸巾行吗?”活动欢迎消费者于8月14日至9月5日期间的双休日自备除得宝以外的任一品牌纸巾,至重庆各大卖场活动点参加“得宝大比拼活动”,活动以纸巾沾湿后看谁能多承一枚硬币,所有参赛者皆可获赠精美礼品一份并可参加店内幸运大抽奖。
8月13日,同样的版面,同样的位置,同样的内容……消费者开始拭目以待。
8月14日,星期六,晴,最高气温38℃。
一大早,一大批宝洁现场促销人员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至各商场开始营业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着装统一的促销形象人员、一字排开的促销展台,“得宝”标准色的活动结果记录板……如此整齐划一的布置立即吸引了过往的行人,大家争相传阅产品介绍及活动内容小海报,不一会儿便围了个水泻不通。
市场调查预测案例分析题

编号方法:题目编号按章编号:章号在前占 2 位,共用四位数。如简答题第十一章第二题: 1102 答题卡请同时提供电子版文档,如果某种类型题没有,就不用填该类型卡。如果提供卡中有没有所须类型,可仿照设计
试题库出题卡 7 简答题 教材名称 市场调查与预测――理论、实务、案例、实训 作者 邓剑平
题目编号: 0201 难)
第 2 章 节 页码
难度系数: C (A B C 三级,A 简单,C 最
题目:“润妍”的市场调查 润妍是宝洁旗下唯一针对中国市场原创的洗发水品牌,也是宝洁利用中国本土植物资源的唯一的系列产品。 曾几何时,润妍被宝洁寄予厚望,认为它是宝洁全新的增长点;曾几何时,无数业内、外人士对它的广告与形象 赞不绝口;曾几何时我们以为又到了黑发飘飘的春天,但 2002 年的时候润妍已经全面停产,退出市场,润妍怎 么了? 在外界看来一片“沙砾”般的问卷调查,宝洁人却能从中看出“金子”:真正坚定调查员信心的是被访者不 经意的话——总是希望自己“有一头乌黑的秀发,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这不正是传统东方美女的模型吗? 通过上市前大量的市场调查工作,宝洁公司的“让秀发更黑更亮,内在美丽尽释放的润妍洗发水就此诞生。 下面来具体介绍宝洁在润妍上市前做了哪些市场调查的工作。 1、“蛔虫”调查——零距离贴身观察消费者 一个称为“贴身计划”的商业摸底市场调查静悄悄地铺开。包括时任润妍品牌经理黄长青在内的十几个人分 头到北京、大连、杭州、上海、广州等地选择符合条件的目标消费者,和他们 48 小时一起生活,进行“蛔虫” 式调查。从被访者早上穿着睡衣睡眼朦胧地走到洗手间,开始洗脸梳头,到晚上洗发卸妆,女士们生活起居、饮 食、化妆、洗护发习惯尽收眼底。黄长青甚至会细心揣摩被访者的性格和内心世界。在调查中,宝洁发现消费者 认为滋润又具有生命力的黑发最美。 宝洁还通过一二手资料的调查发现了以下的科学证明:将一根头发放在显微镜之下,你会发现头发是由很多 细微的表皮组成的,这些称为毛小皮的物质直接影响头发的外观。健康头发的毛小皮排列整齐,而头发受损后, 毛小皮则是翘起或断裂的,头发看上去又黄又暗。而润发露中的滋养成分能使毛小皮平整,并在头发上形成一层 保护膜,有效防止水分的散失,补充头发的水分和养分,使头发平滑光亮,平且更有滋润。同时,润发露还能大 大减少头发的断裂和摩擦,令秀发柔顺易疏。 宝洁公司专门做过相关的调查试验,发现使用不含润发露的洗发水,头发的断裂指数为 1,含润发露的洗发 水的指数为 0.3,而使用洗发水后再独立使用专门的润发露,断裂指数就降低到 0.1 。 中国市场调查表明,,即使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只有 14%左右的消费者会在使用洗发水后单独使用专门 的润发产品,全国平均还不到 10%。而在欧美、曰本、香港等发达市场,约 80%的消费者都会在使用洗发水后 单独使用专门的润发产品。这说明国内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认识到专门润发步骤地必要性。因此,宝洁推出润妍 一方面是借黑发概念打造属于自己的一个新品牌,另外就是把润发概念迅速普及。 2、使用测试——根据消费者意见改进产品 根据消费者的普遍需求,宝洁的日本技术中心随即研制出了冲洗型和免洗型两款“润妍”润发产品。产品研 制出来后并没有马上投放市场,而是继续请消费者做使用测试,并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再进行产品改进。 最终推向市场的“润妍”是加入了独特的水润草药精华、特别适合东方人发质和发色的倍黑中草药润发露。 3、包装调查——设立模拟货架进行商店试销 宝洁公司专门设立了模拟货架,将自己的产品与不同品牌特别是竞争品牌的洗发水和润发露放在一起,反复 请消费者观看,然后调查消费者究竟记住和喜欢什么包装,忘记和讨厌什么包装,并据此做进一步的调查与改进。 最终推向市场的润妍倍黑中草药润发露的包装强调专门为东方人设计,在包装中加入了能呈现独特的水润中 草药精华的图案,包装中也展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有关产品策略的案例

有关产品策略的案例篇一:产品策略案例1产品策略案例案例1强手出击——宝洁公司的品牌之路宝洁公司的历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老,二是新。
宝洁公司创立于19世纪30年代,至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在世界500强里,历史恐怕是最悠久的了,说它是“百年老店”恰如其分。
在160多年的历史上,宝洁公司不断有新的品牌问世,到目前为止,已开发出300余种产品,说它新,一点也不为过。
“宝洁”一开始生产肥皂和蜡烛,在市场激烈竞争中,只能勉强维持度日。
19世纪80年代,宝洁传到了第二代人手中,在两个人的通力合作下开发出了一种成本低廉、质量优异的白色香皂,二人将其命名为“象牙”牌,并投入11000美元为其作广告,这在当时是一个惊人之举。
但实践证明,二人的做法是正确的,消费者对象牙牌香皂的认可程度在不断增强,到1890年,宝洁的年销售额已达数百万美元。
开发与创新是宝洁公司的灵魂。
宝洁公司是美国最早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大企业之一。
目前,宝洁公司在世界各地建立了18个技术开发中心,公司拥有8300多名科研人员,每年研究与开发的投入达到15亿美元,平均每年申请专利20,000项。
到目前为止,宝洁公司已开发出的品牌涉及洗涤和清洁用品、纸品、美容美发、保健用品、食品饮料,共计300多种。
宝洁向中国推介自己的产品是从老百姓的头发开始的.当“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的广告词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人们认识了宝洁在中国推出的第一个品牌一一海飞丝。
宝洁告诉观众,头皮屑会影响一个人的形象。
调查表明,一个月后,海飞丝在广州的市场认知率达到99%。
此后,宝洁以广告为重点,将触角伸向北京、天津和成都等地,通过独资、合资、合作以及设立投资性机构的方式,将它的产品打向全国。
宝洁公司认为,成功的品牌开发来自市场调查。
宝洁公司建立了一支专业调查队伍,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国城乡。
调查人员深入普通百姓家庭,与消费者同吃、同住,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惯,看他们如何洗衣服、如何刷牙、如何洗头、如何给孩子换尿布。
【宝洁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宝洁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宝洁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宝洁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宝洁公司市场营销案例篇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户外卫生意识的觉醒,纸巾市场迅速成长。
近年来,恒安集团挟其品牌优势,于1998年初在重庆推出“心相印”系列纸巾,它以其高值低价的定位和一系列积极的品牌推广措施,逐渐为重庆消费者所钟爱,1998年末,市场调查资料显示,“心相印”纸巾已占重庆高档纸巾市场1/3强,居市场领先地位。
宝洁公司继续推出妇孺皆知的飘柔、海飞丝、碧浪、汰渍等数十个强势品牌后,于1999年决定以香港、重庆两地作为试点推出其由德国公司生产的“得宝”系列纸巾,意欲以其一贯整体、连续、多层面、大投入的行销模式,后来居上,一统高档纸巾市场。
市场遭遇战在所难免。
1999年8月7日,得宝广告——“得宝大比拼篇”在重庆卫视、重庆八频道黄金时间连续滚动播出,广告以强烈的对比手法,通过在同一使用环境下,两种纸巾的不同表现,从消费者某种细致的生活体验这一独特视角入手,力图表达得宝纸巾“特别柔韧”这一独特的销售主张,至此“得宝”挑战重庆高档面巾市场的号角吹响。
8月12日星期四,在“得宝”纸巾“加了四层柔韧素、湿的更坚韧4倍”、“出门要安心、得宝多用纸手巾”等广告口号仍声声不绝于耳时,宝洁又在重庆发行量最大的《重庆晚报》推出1/4版“得宝大比拼现场活动篇”——“你的纸巾行吗?”活动欢迎消费者于8月14日至9月5日期间的双休日自备除得宝以外的任一品牌纸巾,至重庆各大卖场活动点参加“得宝大比拼活动”,活动以纸巾沾湿后看谁能多承一枚硬币,所有参赛者皆可获赠精美礼品一份并可参加店内幸运大抽奖。
8月13日,同样的版面,同样的位置,同样的内容……消费者开始拭目以待。
8月14日,星期六,晴,最高气温38℃。
一大早,一大批宝洁现场促销人员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至各商场开始营业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着装统一的促销形象人员、一字排开的促销展台,“得宝”标准色的活动结果记录板……如此整齐划一的布置立即吸引了过往的行人,大家争相传阅产品介绍及活动内容小海报,不一会儿便围了个水泻不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洁公司和一次性尿布”案例分析报告
宝洁公司一直以来都能够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正如一次性尿布这个案例:宝洁公司开发一次性尿布的过程,是一个深入了解消费需求、适应消费需求的过程。
公司通过详尽的市场调研认识到了该产品巨大的市场潜力。
充分体现了市场营销以消费需求为中心,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基础上讲求企业长期合理利润的基本精神。
一、案例分析
一次性尿布的灵感来源于公司开发部主任,他自己作为一次性尿布的潜在用户,他切身地感受到一篮篮脏尿布给家庭主妇们带来的烦恼。
这种现象的产生使得这些家庭主妇们成为了一次性尿布的潜在客户。
正是这些潜在客户对一次性尿布的需求,使得一次性尿布的有了很大的市场。
有了灵感之后,接下来宝洁公司要做的就是市场调研。
实际上一次性尿布的想法并不新鲜。
事实上,当时美国市场上已经有好几种牌子了,经过正确的市场调研后,保洁公司发现多年来这种尿布只占美国市场的1%。
原因首先是价格太高;其次是父母们认为这种尿布不好用,只适合在旅行或不便于正常换尿布时使用。
调研结果还表明,一次性尿布的市场潜力巨大。
美国和世界许多国家正处于战后婴儿出生高峰。
将婴儿数量乘以每日平均需换尿布次数,可以得出一个大得惊人的潜在数量。
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宝洁公司发现了其他品牌的产品不能畅销的根本原因是价格过高和使用不方便,这说明市场上现有的一次性尿布产品并不完善,不符合消费者们的需求。
根据调研所了解的有关资讯,宝洁公司对该产品进行重新设计,让大多数家长都觉得新产品比尿布方便,使之符合市场要求。
同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产品的价格高于消费者的期望值,依旧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于是,宝洁公司开始寻求降低成本和提高新产品质量的方法。
最后研究出了成本低且比传统尿布方便的一次性尿布。
宝洁公司研发的一次性尿布终于成为具有方便、卫生和经济等特点且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的畅销产品。
正是因为其开发过程完全从消费者的需求而出发,从而使得研发的产品具有广大的消费群体。
除了对于产品设计方面的市场需求,在市场调研中,宝洁公司还发现对于战后婴儿出生高峰期的到来使得一次性尿布市场规模巨大。
正是这样大的市场环境,客观上保证了一次性尿布的市场需求。
二、宝洁的成功之处
宝洁公司开发一次性尿布的决策充分证明企业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活动必须真正理解和把握市场需求,而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和确认则必须以科学且充分的市场调研为基础。
一次性尿布虽然不是宝洁公司最先开发的产品,但通过正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成功的占领了一次性尿布的市场。
.
宝洁公司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后续的决策也都依赖于对潜在用户直接、反复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市场调研,通过调研结果将用户的需求体现在产品设计中。
宝洁公司开发一次性尿布的决策是在通过对该产品的市场需求的调查以及同类产
品在市场所占份额,其调查结果表明一次性尿布在市场上有很大的需求,而同时
其同类产品并没有在该市场上占据相应的比重,从而使得该产品如果成功以后,
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而且只有非常小或者可以几乎忽略的市场竞争,这一决策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的。
宝洁公司展示了市场营销“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适当的价格把适当的产品提供给适当消费者”的本质,面向市场、注重满足顾客需求。
从市场的需求出发,通过直接的市场调研来寻求和明确顾客需求(即使是潜在的需求),并且在产品设计、定价、渠道和促销等营销策略的制定中始终以潜在用户的反应作为各职能部门的决策依据。
三、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需求是指那些有购买意愿并且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的需求,一旦对产品进行定位,这些消费者就成了这种产品的潜在客户。
只有掌握了这些人的需求,才能把握这个产品的市场,使得自己的产品在众多的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要想了解消费者需求,就需要进行市场调研。
正确而有效的市场调研才能反映出消费者的需求。
正如一次性尿布的消费者主要是家庭主妇,沉重的家务使得她们想要从中解放出来,而一次性尿布正好解决了一部分的家务问题,会受到家庭主妇们的欢迎,家庭主妇们就是潜在客户。
通过对家庭主妇们充分的市场调研,她们希望的一次性尿布是既便宜又好用的,这两点就是需要产品满足的用户需求。
针对这两大核心点打造的产品,就是满足了市场需求的产品。
也同时是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产品的核心理念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产品不分好坏,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就是好产品。
好产品就可以为公司带来利益。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是产品进步的原因之一。
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有变化,才使得产品得以进一步得到开发和研究,来满足这种需求的变化,进而适应这种变化的市场。
例如产品的升级换代等等。
现在的市场环境更是如此,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企业要做的就是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全方位了解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根据各种消费者的需求的变化来指导产品的设计、定价、渠道和促销等,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现代的企业更应如此。
公司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只有了解消费者需求,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体现产品价值,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进而赢得市场,让自己的产品在如此庞大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利用这样一个营销策略为公司获得更多的利益。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