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质 → 单糖的一般化学反应
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物质是世界的基本构成单位,包括了我们所处的自然和人造物质。
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是对物质性质的两种描述方式,它们的描述角度不同,但却密切相关。
一、物质的化学性质所谓物质的化学性质,指的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和特点。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质的性质会发生改变,生成了新的物质。
1. 燃烧性燃烧是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特点是通常伴随着热量和光线的释放。
许多物质都存在燃烧性,如煤、木材、纸张和燃料等。
2. 酸碱性酸碱性是指物质的酸性或碱性程度,通常用PH值来表示。
其中7为中性,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
3. 腐蚀性许多物质对于金属材料或其他物质有腐蚀作用。
如硫酸对于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4. 分解性许多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分解成更为简单的物质,如过氧化氢在加热时分解为氧气和水。
因此,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关于物质参与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和特点。
二、物质的物理性质所谓物质的物理性质,指的是物质不参加化学反应时表现的性质和特点。
物理性质不会改变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
1. 密度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它通常由物质的粘度、温度、压力、分子大小、弹性和形状等决定,是物质的一个物理特征。
2. 磁性磁性是物质特有的属性,只有与磁场相互作用时才能表现出来。
钢铁、镍、钴和铁石等物质都是磁性物质。
3. 电性电性指物质导电的能力。
金属和碳素是常用的导电材料,而塑料和橡胶则不导电。
4. 光学性质光学性质是物质相对于光学现象的响应性能,包括折射、反射、吸收和散射等。
光学性质是许多物质赖以实现其功能的重要特征。
因此,物质的物理性质是关于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和特点,不涉及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可以通过测量、观察和实验获得。
三、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联系和区别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是密切相关的。
物质的物理性质在许多情况下决定了其化学性质。
例如,物质的密度直接影响了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效率,而物质的磁性和电性则影响了其在电磁场和电化学反应等化学反应中的角色。
化学物质性质总结

化学物质性质总结化学物质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行为。
它是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物质产生的变化以及物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确定的。
化学物质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类。
下面我们将对这两类性质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物理性质1.外观性质:指物质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透明度等。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可以用来识别和区分物质。
2.密度: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密度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测定,用于区分不同物质和计算物质的质量。
3.熔点和沸点:熔点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时的温度,沸点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的温度。
不同物质的熔点和沸点都不相同,可以用来区分和鉴别物质。
4.溶解性:物质的溶解性指的是物质在其他溶剂中的溶解程度。
一些物质在水中容易溶解,而另一些物质在水中不容易溶解。
溶解性的大小可以反映物质分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5.导电性:物质的导电性指的是物质的电导率。
金属和一些溶解了电解质的溶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绝大多数非金属和分子化合物都没有导电性。
6.磁性:物质的磁性是指物质在外磁场中的行为。
有些物质具有磁性,如铁、镍和钴等金属,而大多数非金属和分子化合物都不具有磁性。
7.光学性质:物质的光学性质指的是物质对光的吸收、反射和折射等现象。
不同物质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的能力不同,导致了物质的颜色和光泽等特征。
二、化学性质1.反应性:物质的反应性指的是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反应性,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2.稳定性:物质的稳定性指的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抵抗化学反应的能力。
一些物质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而其他物质在常温下相对稳定。
3.氧化还原性:物质的氧化还原性指的是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行为。
一些物质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而其他物质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
4.酸碱性:物质的酸碱性指的是物质在溶液中的酸碱性质。
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一、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1)金属+ 氧气== 氧化物例:3Fe+2O2=点燃=Fe3O4(2)金属+ 酸== 盐+ 氢气(反应物中的酸一般用盐酸和硫酸)例:Fe+2HCl==FeCl2 + H2↑Zn+H2SO4==ZnSO4 + H2↑(3)金属+ 盐== 新盐+ 新金属(反应物中的盐要可溶,金属的活动性要大于新金属。
)例:Fe+CuSO4==FeSO4 + Cu Cu+2AgNO3==Cu(NO3)2 + 2Ag二、酸的化学性质(1)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无色酚酞显无色(2)酸+ 金属== 盐+ 氢气(反应物中的酸一般用盐酸和硫酸)例:Zn+H2SO4==ZnSO4 + H2↑(3)酸+ 金属氧化物== 盐+ 水例:H2SO4+CuO==CuSO4 +H2O(4)酸+ 碱== 盐+水(一般不考虑碱的溶解性)例:H2SO4+Ca(OH)2==CaSO4 +2H2O (5)酸+ 盐== 新酸+ 新盐(生成物要有气体或者水或者沉淀)例:H2SO4+BaCl2==2HCl +BaSO4↓三、碱的化学性质(1)碱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无色酚酞显红色(2)碱+ 非金属氧化物== 盐+ 水例:2NaOH+CO2==Na2CO3 +H2O(3)碱+ 酸== 盐+ 水例:H2SO4+Ca(OH)2==CaSO4 +2 H2O(4)碱+ 盐== 新碱+ 新盐(反应物全溶生成物有沉淀)例:Ca(OH)2+Na2CO3==CaCO3↓+ 2NaOH四、盐的化学性质(1)盐+ 金属单质== 新盐+ 新金属例:Cu+2AgNO3==Cu(NO3)2 + 2Ag(2)盐+ 酸== 新盐+ 新酸例:2HCl+CaCO3==CaCl2 + H2O +CO2↑(3)盐+ 碱== 新盐+ 新碱例:Ba(OH)2+Na2SO4==BaSO4↓+ 2NaOH(4)盐+ 盐== 新盐+ 新盐(反应物全溶,生成物有沉淀)例:AgNO3+NaCl==NaNO3 + AgCl ↓四、氧化物的化学性质(1)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水== 酸例:CO2+ H2O ==H2CO3 SO2+ H2O ==H2SO3SO3+ H2O == H2SO42)某些金属氧化物+ 水== 碱(可溶于水的碱可用此方法制取)例:CaO+ H2O ==Ca(OH)2BaO+ H2O ==Ba(OH)2Na2O+ H2O ==2NaOH K2O+ H2O ==2KOH五、物质的溶解性(部分)A、盐酸硫酸等酸都溶于水。
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及变化的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水(H2O)性质:水是一种透明、无色、无味的液体。
它的熔点是0°C,沸点是100°C,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
用途:水是生命的基础,广泛用于饮用、洗涤、烹饪、种植等各个方面。
此外,水还被用作溶剂、冷却剂、反应物和中和剂等。
2.盐(NaCl)性质:盐是一种结晶固体,有盐味。
它的熔点是801°C,沸点是1413°C。
盐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
用途:盐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调味。
此外,盐还用于农业灌溉、制冰、储存食品以及工业化学合成等领域。
3.糖(C12H22O11)性质:糖是一种可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味甜。
常见的糖包括蔗糖、果糖和乳糖等。
4.油(如植物油和动物脂肪)性质:油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为黄色或无色液体,在常温下为液态。
油主要由脂肪酸甘油酯组成。
用途:油被广泛用于烹饪和食品加工中,提供热量和风味。
此外,油还被用作燃料、润滑剂和化妆品的成分。
5.酒精(乙醇,C2H6O)性质:酒精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它的沸点是78.4°C,密度约为0.79 g/cm³。
用途:酒精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和溶剂。
此外,酒精还广泛用于酒类制作、药品生产和化学实验室中。
6.氮气(N2)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可燃。
它占据大气中的78%。
用途:氮气被用于保护氧敏感物质,制备高纯度金属和防止食品腐败。
此外,氮气还用于焊接、发动机冷却和气球充气等领域。
7.氧气(O2)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维持燃烧和呼吸过程。
用途:氧气广泛用于医疗领域,为病人提供呼吸支持。
此外,氧气还被用于焊接、氧化反应和化学合成等。
8.碳酸氢钠(NaHCO3)性质:碳酸氢钠是一种白色固体粉末,味苦。
化学性质有哪些

化学性质有哪些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
化学性质可以描述物质的化学反应能力、稳定性、反应速率等方面的特点。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介绍物质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性氧化性是物质与氧气或含氧化合物反应的能力。
许多物质具有氧化性,例如金属元素与氧气接触产生氧化反应,形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铁锈。
二、还原性还原性是物质与还原剂反应的能力。
还原剂具有较强的电子给予能力,可以使其他物质获得电子从而发生还原反应。
例如,氧气能将其他物质氧化,而氢气可以作为还原剂将氧气还原成水。
三、酸碱性酸碱性是物质的溶液在水中形成的氢离子(H+)或氢氧根离子(OH-)浓度的相对大小。
酸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而碱性溶液则相反。
酸碱性的表现可以通过PH值进行判定。
四、稳定性稳定性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耐受程度。
物质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其在常温下的寿命、分解反应的速率等来评估。
一些物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例如黄金几乎不会被氧化或还原,具有很好的耐久性。
五、活性活性是指物质参与化学反应的速率和程度。
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反应速率和反应能力,常常作为催化剂用于加速反应速率。
例如,铂催化剂可以促进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加速反应生成水。
六、氧化态氧化态是描述元素或化合物中元素的氧化状态的指标。
氧化态表达了元素氧化还是还原的程度,可以通过原子或离子的电荷数来表示。
例如,在NaCl中,氯原子的氧化态为-1,而钠原子的氧化态为+1。
七、可燃性可燃性是物质燃烧能力的一种表征。
可燃物质能够与氧气反应产生火焰和能量释放,经历氧化和还原反应过程。
例如,碳、氢等有机物质具有较高的可燃性。
总结起来,化学性质包括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活性、氧化态和可燃性等方面的特性。
这些性质能够描述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和特点,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性质有哪些

化学性质有哪些化学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性质,包括化学反应、化学变化、化学组成、化合价等方面,一般通过实验和现象观察来了解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可以分为几类,下面是详细介绍:一、氧化还原性氧化还原性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具有氧化或还原的能力,分为氧化性和还原性。
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可以让其他物质失去电子或增加氧元素,而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则可以让其他物质得到电子或减少氧元素。
例如,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就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其中金属发生氧化反应,而非金属发生还原反应。
二、酸碱性酸碱性是指物质在与水接触时,能够释放出氢离子的能力,被称为“酸”,或者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氢氧化根离子)的能力,被称为“碱”。
酸碱性的强弱可以用pH值来表示,越小的pH值代表越酸性的物质,越大的pH值代表着越碱性的物质。
三、缩合性缩合性指的是物质在反应中能够通过分子内部的化学键形成更大分子结构的能力。
这种化合物的典型代表是葡萄糖,它在水溶液中可以形成多聚体结构(多糖)。
四、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指有机酸和醇进行反应,生成酯的过程。
在这种化学反应中,一个醇分子和一个有机酸分子反应生成一个酯分子和水分子。
例如,苹果中的香气化合物苹果酸乙酯正是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
五、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是指小分子单元通过共价键形成更大的高分子结构的化学反应过程。
通常情况下,聚合反应需要配合催化剂和适当的反应条件,比如温度、压力等。
聚合反应的例子包括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制备。
六、化合价化合价是一种描述化学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时所具有价态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一个元素存在多种价态,因此一个元素可能会与多个元素形成不同价态的化合物。
化合价的概念对于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以及元素间的化学反应非常重要。
总之,化学性质是物质的一些基本特性,通过研究这些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本质。
从氧化还原性到酸碱性,从缩合性到聚合反应,从酯化反应到化合价,这些性质在我们的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化学反应中的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中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伴随着化学性质的发生。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的能够改变其组成和结构的特征。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中的几种常见化学性质。
一、化学反应的氧化还原性质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它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会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则会失去电子。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反应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使得反应体系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了改变。
这种能够改变物质氧化态的性质被称为氧化还原性质。
二、化学反应的酸碱性质在化学反应中,一些物质具有酸性或碱性,它们能够改变反应体系的酸碱性质。
酸性物质会释放出氢离子(H+),而碱性物质则会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
当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发生反应时,它们可以中和产生水和盐。
酸碱性质会对反应速率和反应路径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在工业生产和生物体内起着重要作用。
三、化学反应的燃烧性质燃烧是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之一,它是物质与氧气在适当条件下发生的剧烈反应。
在燃烧过程中,物质会与氧气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和光。
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通常涉及到有机物、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等物质。
燃烧性质可以通过物质的燃点、燃烧产物和释放的能量等特征来描述。
四、化学反应的水解性质水解是指物质在与水反应时发生分解或变化的过程。
水解反应在许多化学反应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些化合物在水中能够分解成离子,另一些化合物可以通过水解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水解性质可以通过溶解度、电导率、酸碱度等特征来描述。
五、化学反应的气体生成性质在一些化学反应中,会产生气体。
这些气体可以是有机物的燃烧产物,也可以是无机物的分解产物。
气体的生成性质对于反应的进行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气体的生成会导致反应体系的压力变化,从而影响反应的平衡和速率。
此外,气体的生成还可以通过气体收集装置等方法来定量测定反应物质。
总结:化学反应中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的特征。
其中包括氧化还原性质、酸碱性质、燃烧性质、水解性质和气体生成性质等。
常用化学品性质

常用化学药品性质1. 硫酸:H2SO4-无色油状液体,比重15℃时1.837(1.84)。
在30-40℃发烟;在290℃沸腾。
浓硫酸具有强烈地吸水性,因此它是优良的干燥剂。
2. 硝酸:HNO3-无色液体,比重15℃时1.526、沸点86℃。
红色发烟硝酸是红褐色、苛性极强的透明液体,在空气中猛烈发烟并吸收水份。
3. 盐酸:HCl-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在17℃时其比重为1.264(对空气而言)。
沸点为-85.2。
极易溶于水。
4. 氯化金:红色晶体,易潮解。
5. 硝酸银:AgNO3-无色菱形片状结晶,比重4.3551,208.5℃时熔融、灼热时分解。
如没有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见光不起作用,否则变黑。
易溶于水和甘油。
能溶于酒精、甲醇及异丙醇中。
几乎不溶于硝酸中。
有毒!6. 过硫酸铵:(NH4)2S2O8-无色甩时略带浅绿色的薄片结晶,溶于水。
7. 氯化亚锡:SnCl2无色半透明的结晶物质(菱形晶系)比重3.95、241℃时熔融、603.25℃时沸腾。
能溶于水、酒精、醚、丙酮、氮杂苯及醋酸乙酯中。
在空气中相当稳定。
8. 重铬酸钾:K2CrO7-橙红色无水三斜晶系的针晶或片晶,比重2.7,能溶于水。
9. 王水:无色迅速变黄的液体,腐蚀性极强,有氯的气味。
配制方法:3体积比重为1.19的盐酸与1体积比重为1.38-1.40的硝酸,加以混合而成。
10. 活性炭:黑色细致的小粒(块),其特点具有极多的孔洞。
1克活性炭的表面积约在10或1000平方米之间,这就决定了活性炭具有高度的吸附性。
11. 氯化钠:NaCl-白色正方形结晶或细小的结晶粉末,比重2. 1675,熔点800℃、沸点1440℃。
溶于水而不溶酒精。
12. 碳酸钠:Na2CO3·10H2O-无色透明的单斜晶系结晶,比重1.5;溶于水,在34℃时具有最大的溶解度。
13. 氢氧化钠:NaOH-无色结晶物质,比重2.20,在空气中很快地吸收二氧化炭及水份.潮解后变成碳酸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性质→ 单糖的一般化学反应
单糖的一般化学反应单糖的特殊反应
单糖的一般化学反应。
单糖的许多化学反应是由于存在着羟基、羰基等官能团所引起的,下面的反应可说明这一点。
①生成羟腈、肟、腙、苯腙及其衍生物的反应。
单糖与氢氰酸反应生成羟腈,和羟胺、肼、苯肼及其衍生物缩合分别生成肟、腙、苯腙及其衍生物。
这些反应在醛、酮、醌一章里都讨论过,不再重复。
②还原反应。
醛糖和酮糖分子中的羰基均可被还原成羟基,生成相应的多元醇。
例如葡萄糖用NaBH还原或催化氢化,均可产生D-葡萄糖醇,它又称山梨醇,是生产维生素C的原料。
D-果糖在还原时,增加一个新的手性碳(C-2),因此得到一对非对映异构体的糖醇(D-葡萄糖醇和D-甘露糖醇),但实际上只有D-甘露糖醇占优势。
山梨醇和甘露醇在饮食疗法中常代替糖类。
山梨醇所含的热量是D-甘露糖醇的一倍,与糖类差不多。
山梨醇不易引起龋齿,这可能与它不像糖类发酵那么快有关。
糖醇广泛存在于许多植物和果实中,例如山梨醇在海藻、梨、樱桃中有丰富的含量。
甘露糖醇则在青草、水果中存
在。
③酯化和甲基化反应。
醇和酸反应生成酯,生物学上很重要的磷酸酯就是由磷酸和糖的一个羟基作用产生的。
最简单的三碳糖,如D-甘油醛和二羟基丙酮,并不以游离状态存在于人体内,而是以它们的磷酸酯的形式存在,其结构如下:
糖和磷酸酯也是生物化学中常提到的三磷腺苷(AT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及核酸等组成部分,NAD 及ATP的结构式见下式。
这些化合物对人体的某些机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糖的羟基也可以乙酰化成酯,并且可用乙酰化或苯甲酰化来保护羟基。
糖分子中的羟基都容易被酰化,生成完全酰化的糖,例如,葡萄糖和醋酐反应生成五乙酰葡萄糖,也叫葡萄糖五乙酸酯。
不同的催化剂对生成物的立体构型有影响,例如,用酸性催化剂(HClO或ZnCl)得α-五乙酰葡萄糖,用碱性催化剂(NaOAc)得β-五乙酰葡萄糖。
苯甲酰化使用苯甲酰氯为酰化剂,用氢氧化钠或吡啶为催化剂。
芳香酰化的衍生物比乙酰化衍生物结晶性能更好。
糖分子中半缩酰羟基具有特殊的活性,C-1上羟基被乙酰化后仍然比其他碳上的乙酰基活泼得多。
例如,用无水溴化氢处理α-或β-五乙酰葡萄糖,得到α-溴代四乙酰基葡萄糖,只有C-1上酰基被取代,其他位置上酰基不受影响。
α-溴代四乙酰葡萄糖是极活泼的重要中间体,由它可以方便地制备苷类衍生物。
糖分子中除了半缩醛羟基外,伯醇基对酰化反应比仲醇基敏感,因此某些反应可以选择地在伯醇基上发生。
例如,将α-D-吡喃型葡萄糖甲苷与对甲苯碘酰氯在吡啶催化剂下反应,在C-6上引入对甲苯碘酰基。
这可以认为是C-6上的伯醇基所受空间阻碍较小的缘故。
利用这个反应可以选择性地保护C-6羟基,或者通过对甲苯磺酰基的转化反应在C-6上引入其他的负性基团,如烷氧基、卤素等。
在人体内葡萄糖的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磷酸酯,分别为葡萄糖-1-磷酸酯(俗称1-磷酸葡萄糖)和葡萄糖-6-磷酸酯(俗称6-磷酸葡萄糖)。
糖的羟基也可以甲基化成醚。
甲基化就是醇羟基上的氢原子被甲基所取代而成为甲醚,甲基化试剂有
(CH)SO/NaOH;(CH)SO/液氨;CH I/Ag O等。
在这样的条件下,半缩醛羟基也变成了甲氧基。
例如,D-葡萄糖与硫酸二甲酯在碱的存在下作用,或者与碘甲烷和氧化银作用,氧环结构中的所有羟基都变成甲氧基,得到五甲基葡萄糖。
④单糖的脱水和颜色反应。
单糖在浓无机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或糠醛的衍生物。
戊糖变成糠醛,己糖相应地生成5-羟甲基糠醛。
生成的糠醛衍生物可与酚或芳胺类缩合,生成有色化合物,经常用于糖的鉴别反应上。
常用的有莫利氏(Molish)
反应和西里瓦诺夫(Seliwanoff)反应。
Molish反应用浓硫酸作脱水剂,再与二分子α-萘酚缩合成醌型化合物而显紫色,反应如下:
所有的糖类、糠醛化合物和苷类对莫利氏试验都显阳性反应,其他有机物如丙酮、乳糖、葡萄糖醛酸等也能对莫利氏试验呈阳性反应,因此阴性反应是糖类不存在的确证,阳性反应则不一定证明含有糖类。
西里瓦诺夫反应是用浓盐酸作脱水剂,生成的糠醛衍生物再与间苯二酚生成有色产物。
醛糖与盐酸反应生成糠醛衍生物的速度比酮糖慢得多,故用此反应可以鉴别酮糖和醛糖。
⑤络合反应。
糖类是多羟基衍生物,分子中有顺式邻二羟基存在时,可与许多试剂生成络合物,借生成络合物的某些物理常数的改变,可以有助于糖的分离、鉴定与构型推定。
其中重要的有硼酸络合物、钼酸络合物、铜氨离子络合物等。
硼酸是一个弱酸,当和两个具有适当位置的羟基生成硼酸络合物后,酸度增加,电导性和旋光度增大,并且得到下列三种状态的络合物:
以上三种状态的硼酸络合物往往同时存在,彼此间达到平衡状态,其组成可随溶液的pH值、硼酸和糖的比例量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