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及危险因素辨识
培训内容各工种危险源有害因素辨识

操作工在磨合金时必须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且需借助工具,不得徒手或多人一起磨。
(6)坍塌伤害危险:岩石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区域,施工未按设计要求做,会造成对人员设备的伤害。
在岩石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区域,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矿山的有关规程设计与建筑浇灌的标号施工,并有专人负责监管。
上下采场时要观察是否有机车;禁止机车搭人;禁止在铁道上、交叉道口停留或休息;在巷道行走时,注意来往车辆,发现运行车辆时,人员要站在宽畅的巷道旁边,并用照明发出信号;双轨道会车时,人员不准站在两轨中间;不准从两矿车的联接处通过;
(3)触电伤害危险:如信号工在操作时,信号台漏电可能使操作人员触电,造成触电事故。
爆
破
工
(1)物体打击伤害危险:如风钻工把踏脚板上浮石扫下,未注意爆破工上来容易造成扫落的浮石打击伤害。
上天井或采场,应发出信号(敲管子),清理踏脚板上的浮石时要观察或发出信号。
(2)车辆伤害危险:一是人员通过铁道时未注意来往通行的电机车容易被电机车碰撞造成撞击或辗压伤害;二是矿车在进入采场下放矿时,如出现矿车脱轨造成车辆倾斜翻车容易对过往的行人造成挤压伤害。
在进行爆破作业前必须检查爆炸物品有无异常(是否受潮变质),爆破时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进行操作,爆破时必须严格安排好岗哨(把守好各出入口,并由专人负责,不得由他人代替),爆破时实行陪同制,由爆破员及助手陪同到爆破现场,点火完毕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不得再进入作业面看回头火。处理瞎炮时必须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进行操作,未到规定时间不得提前进入爆破现场检查情况。
在信号台通电前必须先检查信号台及电源线,是否完好无损,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
(4)高处坠落伤害危险:井下是多中段作业,如在进罐时拥挤,也可能会造成从井口坠落事故。
重大危险源与重大危险因素差异的辨识

重大危险源与重大危险因素差异的辨识在工业生产和设施运营过程中,辨识重大危险源与重大危险因素的差异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定义、范围、监测监控、评价与评估、管理、事故应急、法规标准以及事故统计等方面介绍两者的区别。
1.定义区别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严重伤害、疾病或财产损失的能源或物质集中区域,如化学工厂、核电站等。
重大危险因素则是指可能导致重大危险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因素,如设备故障、人为失误等。
因此,重大危险源强调的是物质和能量的集中,而重大危险因素强调的是不确定性。
2.范围区别重大危险源涵盖的范围通常比较具体,如某种特定类型的工厂、设施或设备,而重大危险因素的范围则更加广泛。
重大危险因素可以存在于任何工业生产和设施运营过程中,包括但不限于重大危险源。
因此,在范围上,重大危险因素比重大危险源更加普遍。
3.监测监控区别对于重大危险源,通常需要采取严格的监测监控措施,如定期检查、测量和审核等,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而对于重大危险因素,则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监控,识别出可能导致事故的不确定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因此,在监测监控方面,两者都强调对危险源或因素的控制,但方法和重点有所不同。
4.评价与评估区别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评估通常基于特定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进行预测和评估。
而重大危险因素的评价与评估则更加侧重于对生产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的了解和控制,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评价与评估方面,两者都涉及到风险评估,但侧重点和方法不同。
5.管理区别重大危险源的管理通常需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操作规程,并配备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而重大危险因素的管理则更加注重对员工培训、设备维护和工艺控制等方面的控制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在管理方面,两者都涉及到安全管理,但侧重点和方法不同。
6.事故应急区别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应急预案通常需要考虑不同的事故场景和应急措施,包括疏散路线和紧急集合点设置等。
风险识别及危险源辨识

7
车辆伤害
运输车辆超载、车速快、地面坡度陡等引起挤压、翻车、碰撞伤害。
一般
8
火灾
外架施工,特别是拆除时需要动火,由此引起火灾伤害。
一般
风险识别及危险源辨识
序号
风险辨识与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可Leabharlann 发生的事故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事故可能的严重性
1
坍塌
连墙杆未设置或未正确设置、不合格构件、违章作业、架体堆料、未按方案超高搭设等引起的失稳。
一般
2
高处坠落
施工人员未栓安全带,安全带未正确使用、作业时环境不安全,违反高空作业如喝酒等不正确行为,连续作业时间较长等引起的伤害。
较大
3
物体打击
外架施工难免交叉作业,施工中物料较多,特别是小构件易掉落引起的伤害。
一般
4
起重伤害
塔吊在吊装构件时捆绑松散、钢丝绳断裂、吊物撞人、指挥不明、以及违反“十不吊”等引起的伤害。
一般
5
机械伤害
各种机具引起的挤压、剪切、卷入、刺伤引起的伤害。
一般
6
触电
没有保护接零、各种机具、照明设施缺陷、桩内未采用低压照明、未穿戴防护服等引起的伤害。
(完整版)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辨识、评价、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1目的识别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价,及时更新,为尽量减少和控制公司各项活动中的风险提供依据。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危险因素识别、评价、控制和更新工作。
3 术语3.1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因素。
危险源根据评价可以划分为重大危险源、重要危险源、一般危险源。
3.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认知危害、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风险:特定危险、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结合。
3.4风险评价: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全过程。
3.5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伤害、疾病 (不论严重程度)或死亡的与工作相关的事件。
注1 :事故是一种造成了伤害、疾病或死亡的事件。
注2:没有造成伤害、疾病或死亡的事件也被称为[near-miss未遂事件]、[near-hit虚惊事件]、[close call差点出事]或[dangerous occurrence危险事件]。
注3:紧急情况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事件。
)3.6危险、有害因素风险分级管控根据对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评价,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重大风险/红色风险(A级)、较大风险/橙色风险(B级)、一般风险/黄色风险(C级)、低风险/蓝色风险(D级)四个风险等级,并采用红、橙、黄、蓝色进行标识。
3.6.1重大风险/红色风险(A级)属于不可容许的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应由企业重点负责管控,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等级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标识为红色。
3.6.2较大风险/橙色风险(B级)属于高度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应由公司管理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管控。
标识为橙色。
3.6.3一般风险/黄色风险(C级)属于中度危险,应由所在车间负责管控,公司管理部负责监督落实。
危险源及有害因素的辨识

一、化学清洗深度处理系统时:危险源辨识表序号作业工序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后果风险控制现状1 未听从统一指挥作业现场没有按程序作业而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机具损坏。
2 未佩戴防护用品由于药品腐蚀造成的人身伤害3清洗时未挂上“有人工作”警示牌设备启动补水,造成人员伤害。
4未对设备进行全面验收设备不能正常运行二、清洗水池时:危险源辨识表序号作业工序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后果风险控制现状1 未听从统一指挥作业现场没有按程序作业而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机具损坏。
2 未佩戴防护用品人身伤害3清洗时未挂上“有人工作”警示牌设备启动补水,造成人员伤害。
4未对设备进行全面验收设备不能正常运行三、检修水泵时:危险源辨识表序号作业工序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后果风险控制现状1 未听从统一指挥作业现场没有按程序作业而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机具损坏。
2 未按操作规程进行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3 未佩戴防护用品人身伤害4 清洗时未挂上“有人工作”、禁止送电警示牌开启设备,造成人员伤害。
5未对设备进行全面验收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四、水质:危险源辨识表序号作业工序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后果风险控制现状1 未做隔离防护措施水源水质污染2对各井口未密封管理水质污染3未制止外来人员进入水源场所由于人为破坏导致水质污染五、运行时:危险源辨识表序号作业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后果风险控制现状1 水源井操作运行电流不在正常范围之内或上水量小潜水泵损坏2 锰砂预处理系统进、出水压差过大时,反排管道排水不畅锰砂预处理系统不能正常运行锰砂电动阀经常性故障锰砂过滤器不能正常运行3 恒压供水系统用水流量大由于管网损坏导致严重缺水出水管网压力大设备损坏4 超滤系统超滤膜堵塞(即产水流量小)超滤系统不能正常运行5 反渗透系统滤前、滤后压力不平衡,且不在0.2MPa范围保安过滤器不能正常运行(即需更换保安滤芯)膜前、段间、膜后之间的压差不在0.1MPa范围反渗透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产水电导值一直上升反渗透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水质也受影响。
危险源的辨识与界定

危险源的辨识与界定是指对于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确定,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一、危险源辨识的方法1. 工作台上的危险源:通过观察工作台平台上的物品、设备和工具,确定是否存在危险源。
例如,尖锐工具、高温设备和易爆物品等。
2. 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源:观察工作环境中的条件,例如气候环境、噪音和振动等,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
3. 危险物品的辨识:通过查看物品的标签和说明书,了解其危险性和使用方法,以确定是否存在危险源。
例如,化学品和有害物质等。
4. 工作流程的辨识:分析工作流程中的每个步骤,确定其中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
例如,高处作业、机械操作和搬运重物等。
二、危险源的界定危险源的界定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确定其真实的危险程度和潜在威胁。
常见的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物理危险源:包括高温、高压、高噪音、辐射和粉尘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应根据其特性和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控制措施。
2. 化学危险源:包括有害化学品、腐蚀性物质和可燃物等。
这些危险源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按照安全规定进行妥善处理和存放。
3. 生物危险源:包括病原体、传染病和有害生物等。
这些危险源可能导致疾病传播和人员伤害,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和手套等。
4. 人为危险源:包括人员操作失误、违反安全规定和不当使用设备等。
这些危险源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所以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安全意识。
5. 环境危险源:包括工作环境中的不良气候、不良照明和噪音振动等。
这些危险源可能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改善工作环境条件。
在界定危险源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危险的特性:危险源的特性包括其危险性、易燃性、腐蚀性和爆炸性等。
评估危险源的特性可以帮助确定其潜在的危害程度。
2. 危害的潜在性:危险源所带来的潜在危害取决于其暴露时间、暴露剂量和暴露途径等。
(危险源及风险辨识)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一、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是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辨识的基础。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如下6类:(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它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它防护缺陷。
3)电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它电危害。
4)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它噪声。
5)振动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它振动。
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g射线、a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
7)运动物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它运动物危害。
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它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它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乱、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它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它信号缺陷。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是指在工作场所中,通过对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工作对象以及工作人员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可能会对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的因素。
辨识危险因素是保障员工安全的必要步骤,而对于企业而言,弄清危险因素也为企业管理者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了依据。
本文将讨论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包括危险危害因素的定义和分类、危险源的识别和分析等。
一、危险危害因素的定义和分类危险危害因素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危害员工健康、安全或环境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因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1.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是指由物理现象及其特性、工作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1)噪声:是工作环境中最常见的物理因素之一,它可以对员工的听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2)震动:主要指低频率震动,如从机器中产生的震动可能导致员工手部压力病和腰椎病等职业病。
(3)照明:不良的照明条件容易导致员工的视觉疲劳、误操作和事故。
(4)温度:工作环境中的温度如果过高或过低就会影响员工的舒适度和健康,甚至会引起热休克和冻伤等职业病。
化学因素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对员工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化学物质,主要包括:毒害物质、爆炸物质、腐蚀性物质和易燃物等。
(1)毒害物质:包括有机和无机的毒害物质,如苯、铅等易引起中毒的物质。
(2)爆炸物质:如火药、炸药、气体等,如果存储和操作不当,可能引起事故。
(3)腐蚀性物质:如酸、碱等,容易导致皮肤、眼睛受伤。
(4)易燃物:如液态石油气等,如果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可能引起爆炸或火灾。
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引起员工健康危害的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霉菌、粉尘、花粉等。
(1)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容易引起传染性疾病,如痢疾、肺结核等。
(2)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爱滋病病毒等,容易引起传染性疾病。
(3)霉菌:如霉菌较多的环境,容易造成哮喘、过敏性疾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巴彦双鸭山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工程危险源及危险环境因素辨识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编制单位:黑龙江省兴安岭风电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巴彦项目部
危险源辨识及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一、编制说明
1、根据公司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本风机吊装工程特点,制定了适用于本工程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清单,用以指导本工程项目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控制工作。
本清单作为工程项目部开展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控制措施编制时的主要依据。
本清单应作为员工日常培训教育的资料之一。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也是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工作。
2、本项目部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包括两方面:
第一部分办公、生活中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是指施工单位自身办公、生活、管理活动中存在并需要控制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问题。
第二部分施工活动中的环境因素和可能存在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隐患。
这些隐患将直接影响到风机安装的工作绩效,是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加以监控的隐患。
二、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
第一部分办公、生活、服务活动
第二部分施工现场作业活动
黑龙江省兴安岭风电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巴彦项目部
2014年05月01日安装工程OHS危险因素及其控制清单
危险源及危险因素辨识教育培训记录
危险因素辨识教育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认识也正在不断深化。
危险点分析预控理论就是近年来电力系统在预防事故中摸索出来新的方法,它能做到事前预防,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
危险点和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它具有隐蔽性和多变的特点,同时又可知和可预防。
一、就风电建设施工现场而言,其危险点包括以下方面:
1、有可能造成危害的作业环境:如作业环境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2、高空坠物、运行中的旋转机械等。
如:在高空作业现场,由于没有有效防护,落物伤人;运行中的机械设备没有安全防护罩,运动部分裸露在外,与人体接触,造成伤害。
3、作业人员违反安全工作规程,不按规程要求操作,就可能引发人身事故或恶性误操作。
如:有的作业人员高处作业时不系安全带,心存侥幸,有的电气工作人员不使用规定的绝缘工器具进行电气作业,造成触电伤害等。
4、各别领导不按章办事,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造成事故。
危险点分析预控,就是针对有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点进行提前预测和预防的方法。
二、如何查找危险点:
1、客观存在的危险点和危险源。
例如:由于生产的需要,会或多或少存放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氧气、乙炔),在具备一定条件后,可能危及人身设备安全。
2、伴随作业活动而造成的危险点。
只要有作业活动,就必然会生成相应的危险点。
如:高空作业,就可能出现高空坠落、坠物现象等。
3、伴随机械设备缺陷而生成的危险点。
制造上的缺陷或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变化、使用时间长产生新的缺陷没及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潜在的缺陷就会变成现实的危险点。
4、伴随特殊的天气变化而造成的危险点。
例如:雷雨天刀闸操作。
5、违章作业直接造成的危险点。
违反安规、冒险作业就会使原本处于安全状态的作业环境危机四伏、险象环生。
不仅不能控制已经存在的危险点,还会生成新的危险点,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如何预控危险点:
1、要有很强的安全意识,按安全技术交底的措施要求进行危险点预测预控。
2、要有很强的科学性。
应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预控,找出危险点的规律性。
3、要有很强的预见性,在进行分析预控时找出危险点的规律性。
4、要借助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并加以扩展,使之更完善,并要在作业实践中加以改进。
一般情况下,可按下述方法进行分析:
1、确定作业任务,化分具体作业项目,根据作业项目分别预测出有可能出现的危险点。
2、有针对性的查找出各危险点的预控措施,逐一加以落实。
3、加强作业中的监督,促使工作人员严格按章作业,并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4、在工作结束后,要进行工作小结,总结预控危险点工作的经验教训,逐步提高预控能力。
详见本工程OHS危险因素及其控制清单及预控措施。
培训时间:2014年05月01日
培训对象:巴彦双鸭山风电场项目黑龙江兴安岭安装公司项目部全部人员
授课人:高传喜
黑龙江省兴安岭风电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巴彦项目部
巴彦双鸭山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工程
2014年5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