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管控责任制

合集下载

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主要防范措施

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主要防范措施
(2)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安装应符合GB13955-2005中第6.3条的规定。
(3)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投入运行后,必须定期试验;用于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和不连续使用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应在每次使用前进行试验。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第4.5/6.3/7.2/7.3条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AQ/T 7009)第4.2.41.5.2条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风险分级/风险标识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一)金属切削加工
1
车床、铣床、钻床
防护罩缺损,自动进刀手柄(轮)无弹出防护装置,导致设备部件和加工件飞出伤人。
机械伤害
D级/蓝色
(1)有可能造成缠绕、吸人或卷人、刺割等危险的运动部件和 传动装置应设置防护罩,防护罩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23821-2009)的相关规定,并确保有效。
(3)焊接(切割)的操作现场必须具备足够的通风条件(包括自然和机械通风)。
(4)动火作业前应检测低凹处、地坑和容器内的可燃气体含量,超标时严禁作业。
《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第5.1条
3
氧-可燃气体焊接与切割
气瓶受热导致瓶体爆炸和可燃气体泄漏引起火灾。
火 灾
其他爆炸
B级/橙色
(1)氧气瓶与乙炔瓶与明火距离不少于10m,不得靠近热源;乙炔瓶应配置回火防止器。
式或电气设备改变工作状态,应填写操作票,并执行相关规定。
(2)变配电室设施及高压线路的检修、改装、调整、试验、校验工作,应填写工作票,并执行相关规定。
(3)值班人员应按照规定进行巡视检查。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版)》使用指南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版)》使用指南

附件《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一)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获取。

四、手册学习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一)现场对比。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1.在实际中是否存在《手册》描述的各个“较大危险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的情况;2.讨论实际情况与《手册》内容的不同点,确定更多相似和相关的“较大危险因素”状况;3.本班组的“较大危险因素”已采取的安全措施与《手册》中相应的“主要防范措施”的不同点;在现场进行对比工作的时候,要及时、准确和细致地做好记录。

危险化学品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和主要防范措施

危险化学品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和主要防范措施
《安全生产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
应急救援预案及器材
预案未按要求制定,器材不全
火灾爆炸
中毒窒息

A级/红色
(1)企业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了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2)企业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是否按照规定报政府有关部门备案;是否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了评审,应急预案经评审后,是否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2
作业行为
作业行为不规范
人员伤害
C级/黄色
(1)企业应在危险性作业活动作业前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制定控制措施。在作业现场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具)及消防设施与器材,规范现场人员作业行为。
(2)企业作业活动的负责人应严格按照规定要求科学指挥;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
(3)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4)企业应落实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5)企业应建立事故档案和事故管理台帐。
《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2
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未健全
火灾爆炸
中毒窒息

A级/红色
(1)企业应建立变更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履行下列变更程序:
①变更申请: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由专人进行管理;
②变更审批:变更申请表应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并按管理权限报主管领导审批;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3.29•【文号】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施行日期】2016.03.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现将《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请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四司联系(联系人及电话:李征,************,电子邮箱:*******************.cn)。

安全监管总局2016年3月29日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工贸行业领域宽、企业数量大、从业人员多,安全基础薄弱。

近年来,工贸行业企业中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成为诱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根源。

易燃易爆粉尘、高温熔融金属、冶金煤气、液氨等引发的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为提高工贸行业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特别是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决定自2016年至2020年在工贸行业,主要是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6个行业企业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融入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中,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指导、源头管控、标本兼治、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抓基础建设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的责任和措施逐级落实到企业岗位,抓实抓细,促进企业提升企业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能力。

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主要防范措施

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主要防范措施

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主要防范措施标题:较大危险因素的识别和主要防范措施一、焊接工艺下面是焊接工艺中易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和相应的防范措施:1.焊接(切割)作业区域危险因素:未设置防护屏板,飞溅火花引燃易燃物质发生火灾。

防范措施:在允许操作的地方和焊接场所,应设置不可燃屏板或屏罩隔开,以形成焊接隔离间。

2.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危险因素:易爆气体和有毒气体集聚在有限空间内,导致爆炸和人员窒息。

防范措施:要求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在工艺文件中注明安全要求。

同时,焊接(切割)的操作现场必须具备足够的通风条件(包括自然和机械通风),并且要定期清扫焊接通风除尘管道中的积碳等杂物。

在作业前,必须检测低凹处、地坑和内的可燃气体含量,超标时严禁作业。

3.氧-可燃气体焊接与切割危险因素:气瓶受热导致瓶体爆炸和可燃气体泄漏引起火灾。

防范措施:氧气瓶与乙炔瓶与明火距离不少于10m,不得靠近可燃物。

减压器在气瓶上应安装牢固,采用螺纹连接时应拧足五个螺扣以上,采用专门的夹具压紧时应平整牢固。

乙炔瓶应配置回火防止器,以避免瓶体受热而爆炸。

4.电焊设备危险因素:电焊设备头过多或搭接在可燃气体管道上,导致人员触电和可燃气体爆炸。

防范措施:一次线绝缘无破损,二次回路接点应紧固,无电气裸露,接头宜采用电缆耦合器,且不超过3个。

同时,避免焊机和工件的双重接地。

以上是焊接工艺中易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和相应的防范措施。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稳定。

以及易燃气体积聚引发火灾或爆炸。

中毒、窒息、火灾或爆炸B级/橙色1)应确保通风设备正常运转,并设置气体检测仪器,监测涂漆作业区域内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的浓度,一旦浓度超标应立即采取措施。

2)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爆电气设备,严格控制火源和静电积聚,确保作业区域内无易燃和可燃物质。

3)应设置警戒线和安全标志牌,提醒人员注意安全,周边不得存放易燃和可燃物质,以防止火灾或爆炸的发生。

轻工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轻工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轻工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前言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轻工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能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预防、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组织编写了《轻工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该手册结合了机械行业企业的安全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国家、行业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吸取相关事故教训,运用对照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机械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供监管部门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

由于轻工行业门类众多,企业差别较大,加之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本手册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参考使用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及时改进完善。

目录一、谷物磨制、饲料加工.................................................................................(1) 二、植物油加工.............................................................................................(3) 三、制糖业 (6)四、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加工、水果和坚果加工、速冻食品制造、冷冻饮品及食用冰制造.......................................................................................(7) 五、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 (10)六、方便食品制造..........................................................................................(13) 七、乳制品制造 (14)八、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酱菜腌制...............................................................(19) 九、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24) 十、白酒制造 (28)十一、啤酒制造.............................................................................................(32) 十二、葡萄酒制造 (34)十三、果菜汁及果菜汁饮料制造........................................................................(37) 十四、皮革鞣制加工.......................................................................................(39) 十五、人造板制造..........................................................................................(42) 十六、家具制造业、地板制造...........................................................................(44) 十七、造纸和纸制品业....................................................................................(46) 十八、橡胶和塑料制品业.................................................................................(49) 十九、玻璃制品制造 (51)二十、陶瓷、搪瓷制品制造..............................................................................(53) 二十一、金属制日用品制造..............................................................................(55) 二十二、自行车制造.......................................................................................(58) 二十三、照明器具制造....................................................................................(61) 二十四、电池制造 (63)二十五、公共部分 (64)轻工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一、谷物磨制、饲料加工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主要防范措施依据类型(一)储存1 粮仓(筒仓、平房仓) (1)清仓或维修作坍塌 (1)在作业点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和《粮食仓库安全操业中易发生物料坍清仓、维修作业流程。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管理制度1. 总则1.1 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准确辨识危险源,正确评价其风险程度,合理确定风险等级,以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有效保护员工的人身全,依据《安全生产法》和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2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健康损害和职业病、财产损失并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施工生产不安全的活动、设施(设备)、场所的不安全状态、危险物质、高风险作业等。

1.3 《重大危险源清单》是制定应急预案的重要依据。

1.4 本办法适用于中铁航空港集团济青高铁项目的施工和工作范围内危险源辨识、评价、监控。

2. 管理职责2.1 项目部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总工负责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并负责因各种原因新增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2.2 项目安全总监、安质部负责项目部范围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实施的监察。

2.3 项目工程部参与对所辖范围内危险源的调查、辨识、评价,负责组织编制重大危险源管控方案、组织实施和过程控制。

2.4 项目安质部负责项目重大危险源管理控制方案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

2.5 项目部对危险源实行动态管理。

项目部每月更新《重大危险源清单》,经项目总工审核、项目经理审批发布,并于5日前将本月《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上报公司。

2.6 项目其他各职能部门对本部门范围内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建立清单报安质部汇总并进行风险评价及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组织实施。

3. 危险源辨识3.1 项目部在施工调查结束后,根据施工调查结果、以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等,对整个项目各项施工及管理活动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3.2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组织具备施工技术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方面知识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经验的人员参加。

3.3 危险源辨识时需了解施工工艺、作业环境和人员信息。

(完整版)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

(完整版)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要素辨别与防备指导手册( 2016版)》使用指南一、合用范围合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公司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要素辨别与防备指导手册(2016 版)》(安监总管四〔2016〕31 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展开岗位危险要素辨别与防备工作,确立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要素。

公司在展开较大危险要素辨别与防备工作时,应充足联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立与运转、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建设岗位清单拟订工作,一致部署,整体推进。

对已经展开了危险要素辨别微风险评论工作的公司,能够将辨别评论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联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公司危险要素辨别与防备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一)较大危险要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要素辨别与防备。

辨别较大危险要素的地点及特征、可能致使事故结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举措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结果的严重程度的联合。

三、手册获得公司登录国家安全看管总局网站进入“看管四司”子站,查问到《国家安全看管总局对于印发展开工贸公司较大危险要素辨别管控提升防备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 2016〕31 号),按本公司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能够其余方式获得。

四、手册学习公司依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准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一致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解说,并联合岗位职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1.确立《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合用性;2.各岗位操作人员一定娴熟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有关内容;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经过议论和咨询(由上司供给帮助)获得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依据实质需要确立,以达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一)现场对照。

公司一致部署,由班组安排详细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依据以前学习中初步确立的与本班组有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比较各自岗位的实质状况,包含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 环节/ 部位”全部的设备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立:1.在实质中能否存在《手册》描绘的各个“较大危险要素”,或许能否有邻近的状况;2.议论实质状况与《手册》内容的不一样点,确立更多相像和有关的“较大危险要素”状况;3.本班组的“较大危险要素”已采纳的安全举措与《手册》中相应的“主要防备举措”的不一样点;在现场进行对照工作的时候,要实时、正确和仔细地做好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管控责任制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责任制
为进一步完善部门、班组、岗位的风险辨识和预控工作,形成风险层次清晰、职责明确,上下联动的风险预控体系。

制订本责任制
一,分公司主要负责人为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第一责任人
二,各分管主管人为方案实施的主要负责人。

三,分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A级风险评估和制定防范措施的工作。

每三个月组织人员检查测定和评价危险因素,并将检查情况报安全环保部。

生产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B级风险评估,发布和制定防范措施,每月组织人员对危险因素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报安全环保部。

各班组长负责C级风险评估,发布和制定防范措施,对本区域内的风险每周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上报。

班组长及岗位人员负责岗位风险、评估和制定防范措施,对本区域内的各级风险每班检查一次。

并将检查情况上报。

四,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风险辨识和预控由所属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安全环保部负责监督。

五,风险辨识与预控实行逐级检查考核制度,检查结果与奖惩挂钩,并纳入年终评比内容。

六,各班组对本辖区的风险辨识与预控,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按时检查,记录清楚,并作为班组岗位安全标准化达标与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