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原始记录和出厂检验报告
聚乙烯吹塑薄膜出厂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S=S- S0
S0
2、外观
1
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结果
外观
包装袋不应有明显异臭,包装袋外观材质均匀、平整、无皱折、杂质、污迹、破损等缺陷,包装袋应无气泡、针孔等缺陷,纸包装袋应无破损、脱胶、粘膛等缺陷
3、物理机械性能:BB/T 0039
3.1 漏水性能
试样3个/组
1
2
3
试验结果
3.2跌落试验:BB/T 0039
检验结果
平均值
长度
1.2宽度GB/T 21661:
项目
要求(mm)
允许偏差mm
检验结果
平均值
宽度
1.3厚度GB/T 21661;
项目
要求(mm)
极限偏差mm
平均偏差%
检验结果
平均厚度S
厚度(S0)
1
2
3
4
5
6
7
8
Smax(实测最大值)
Smin(实测最小值)
△S=(Smax- S0)
厚度极限偏差
厚度平均偏差
试样3个/组
1
2
3
抽样地点
抽样日期
生产日期/批号
检验日期
主要检测设备
1.钢板尺2.跌落实验设备3测厚仪等
备注: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按GB 2918中规定的标准环境正常偏差范围进行状态调节,时间不少于4h,并在此环境下进行试验
1规格及偏差
1.1长度GB/T 21661:
项目
要求(mm)
允许偏差 mm
出厂检验报告
单位盖章:
产品名称
检验依据
型号规格
抽样地点
抽样基数
样品数量
调味料调味品香辛料生产企业出厂检验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

批准:化验员:
m2(g)
2#
称量瓶的质量m3(g)
平均值%
试样的质量m(g)
报出结果%
总灰分
GB 5009.4-2016第一法
计算:
1#
2#
坩埚质量+灰分质量m1(g)
(灰化后)
1#
坩埚质量m2(g)
2#
坩埚质量+试样质量m3(g)
(灰化前)
平均值%
试样质量m(g)
报出结果%
酸不溶性灰分
GB 5009.4-2016第三法
计算:
1#
2#
坩埚质量+酸不溶性灰分质量
m1(g)(灰化后)
1#
坩埚质量m2(g)
2#
坩埚质量+试样质量m3(g)
(灰化前)
平均值%
试样质量m(g)
报出结果%
化验员:检验日期:年月日
香辛料检验报告
产品名称
规格
g /袋
生产
日期
批量
检验依据:GB/T 15691-2008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检验
项目
香辛料检验原始记录
产品名称
规格
g /袋
生产
日期
批量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检验结果
感官
色泽
GB/T 15691-2008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气味
滋味
净含量g
平均值=
筛上残留量(磨碎细度)g/100g
水分
GB5009.3-2016直接干燥法
计算:
1#
2#
称量瓶和试样的质量m1(g)
1#
称量瓶和试样干燥后的质量
小麦粉出厂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小麦粉出厂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一、出厂检验报告报告编号:FW2024-001检验日期:2024年1月10日送样人:XX食品有限公司检验项目:小麦粉一、外观和质感:小麦粉外观呈细腻粉末状,无明显凝块和颗粒,色泽均匀,质地细腻。
二、湿度:取样重量:100g烘箱干燥前重量:100.5g烘箱干燥后重量:99.8g湿度计算公式:湿度(%)=(干燥前重量-干燥后重量)/干燥前重量×100%湿度=(100.5g-99.8g)/100.5g×100%=0.7%三、筋度:方法:按标准方法进行强筋粉筋度测试。
测试结果:筋度值为90四、面团发酵度:方法:按标准方法进行面团发酵度测试。
测试结果:发酵度为180五、灰分含量:方法:按标准方法测定灰分含量。
测试结果:灰分含量为0.5%六、蛋白质含量:方法:按标准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测试结果:蛋白质含量为12%七、过氧化值:方法:按标准方法测定过氧化值。
测试结果:过氧化值为2.5mEq/kg八、测试结论:根据小麦粉的外观和质感、湿度、筋度、面团发酵度、灰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过氧化值等指标测试结果,该批小麦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可以放心使用。
二、原始记录样品信息:样品名称:小麦粉样品编号:FW2024-001样品批次:2024年1月产实验记录:实验日期:2024年1月10日实验人员:XX实验员1.取样准备:1.1从样品中取出100g小麦粉,放入密封袋中。
2.外观和质感测试:2.1打开密封袋,观察小麦粉的外观和质感。
2.2记录外观和质感的测试结果,包括是否有凝块和颗粒,色泽均匀与否,质地细腻与否等。
3.湿度测试:3.1取样100g小麦粉。
3.2将样品放入烘箱中,设置温度为105℃,烘干至恒定质量。
3.3记录烘干前后的样品重量。
3.4根据湿度计算公式计算湿度值。
4.筋度测试:4.1取样10g小麦粉。
4.2按标准方法进行筋度测试。
4.3记录筋度测试结果。
5.面团发酵度测试:5.1取样适量小麦粉。
检验原始记录,台帐和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核制度

检验原始记录、台账和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核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检验原始记录、台账和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核制度,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规范性。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检验工作的部门和人员。
2. 检验原始记录的填写制度2.1 原始记录的定义原始记录是指检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数据、观察记录、操作记录等信息的记录。
原始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检验过程和结果,并需要在检验完成后立即填写。
2.2 原始记录的填写要求•应使用规定的填写表格或模板进行记录,确保格式统一、便于阅读和理解。
•检验人员应及时填写原始记录,记录内容要详细、具体、清晰,不能有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表述。
•对于涉及测量、测试等数据的记录,应包括测量设备的标识、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等信息。
•对于观察记录,应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特征等信息,并可以配合相应的照片、示意图等进行说明。
•原始记录应由检验人员本人填写,禁止代填、抄录或修改他人的记录。
2.3 原始记录的保管和归档•原始记录应妥善保管,确保其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原始记录应存放在指定的文件柜或电子系统中,并设置访问权限。
•原始记录应按照一定的分类和编号规则进行归档,便于查阅和管理。
•原始记录的归档期限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公司规定进行规定,并按时执行。
3. 检验台账的编制制度3.1 台账的定义检验台账是对进行检验的样品、项目、设备等进行记录和管理的文件。
台账应用于对检验过程中的样品流转、项目进度、设备维护等进行跟踪和监控。
3.2 台账的编制要求•台账应由专人进行编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台账内容应包括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所属项目、检验进度、检验结果等信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补充。
•台账应定期进行更新,及时记录检验进展和结果,以便于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查阅。
•台账应保密,只能由授权的人员查阅和使用,禁止随意传递、抄录或修改。
3.3 台账的保管和归档•台账应妥善保管,确保其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及报告的规范化要求

乙醇量测定法:记录仪器型号,载体和内
标物的名称,柱温,系统适用性试验(理论 板数、分离度和校正因子的变异系数),标 准溶液与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及测定结果, 平均值。并附色谱图。
(片剂或滴丸剂的)重量差异:记录20片 (或丸)的总重量及其平均片(丸)重,限度 范围,每片(丸)的重量,超过限度的片 数,结果判断。
中药材,必要时可绘出横(或纵)切面图及粉 末的特征组织图,测量其长度,并进行统 计。
中成药粉末的特征组织图中,应着重描述 特殊的组织细胞和含有物,如未能检出某 应有药味的特征组织,应注明‘未检出 ××’;如检出不应有的某药味,则应画出 其显微特征图,并注明‘检出不应有的 ××’。
呈色反应或沉淀反应:记录简要的操作过
熔点:记录采用第×法,仪器型号或标准
温度计的编号及其校正值,除硅油外的传
温液名称,升温速度;供试品的干燥条件, 初熔及全熔时的温度(估计读数到0.1℃), 熔融时是否有同时分解或异常的情况等。 每一供试品应至少测定2次,取其平均值, 并加温度计的校正值;遇有异常结果时,
可选用正常的同一药品再次进行测定,记 录其结果并进行比较,再得出单项结论。
崩解时限:记录仪器型号,介质名称和 温度,是否加档板,在规定时限(注明标 准中规定的时限)内的崩解或残存情况, 结果判断。
含量均匀度:记录供试溶液的制备方法, 仪器型号,测定条件及各测量值,计算结 果与判断。
溶出度(或释放度):记录仪器型号,采用的 方法,转速,介质名称及其用量,取样时 间,限度,测得的各项数据(包括供试溶液 的稀释倍数和对照溶液的配制),计算结果 与判断。
离子反应:记录供试品的取样量,简要的 试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结晶度:记录偏光显微镜的型号及所用倍 数,观察结果。
大米出厂检验报告原始记录

大米出厂检验报告
产品名称大米(粳米)规格型号25 kg/袋抽样数量抽样基数
生产日期2016.4.3 检验日期2016.4.3 产品等级一级报告编号
批准:麻双文审核:麻贵文编制:张娟
大米出厂检验报告
产品名称大米(粳米)规格型号25 kg/袋抽样数量抽样基数
生产日期2016.5.14 检验日期2016.5.14 产品等级一级报告编号
批准:麻双文审核:麻贵文编制:张娟
大米出厂检验报告
产品名称大米(粳米)规格型号25 kg/袋抽样数量抽样基数
生产日期2016.6.21 检验日期2016.6.21 产品等级一级报告编号
批准:麻双文审核:麻贵文编制:张娟。
白酒出厂检验原始记录

总酸(以乙酸计) (g/L)
计算公式:
C×V1×60
X =
V
C:mol/L.取样体积V:50.0mL
试样消耗碱液体积V1: 1#
2#
1#
2#
5
固形物/(g/L)
计算公式:
m2—m1
X=×1000
50
恒重后可溶性总固形物和蒸发皿质量m2:1#2#蒸发皿质量m1:1#2#
1#
2#
6
总酯(以乙酸乙酯计),(g/L)
香气
具有浓郁的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
口味
酒体醇和协调,绵甜爽净,余味悠长
风格
具有本品典型的风格
酒精度(V/V)
42%vol±1.0
总酸(以乙酸计)g/L
≥0.4
总酯(以乙酸乙酯计)g/L
≥2.0
固形物,g/L
≤0.4
甲醇,g/100mL
≤0.6
杂醇油(以异丁醇与异戊醇计)g/100mL
≤0.2
己酸乙酯,g/L
计算公式:
C×(V1-V2)×88
X =
V
C:mol/L;
试样体积V:ml
空白试验消耗酸液体积V1:ml
稀释试样消耗酸液体积
V2: 1#ml 2#ml
1#
2#
7
甲醇g/100mL
≤0.6
1#
杂醇油g/100mL
≤0.2
1#
己酸乙酯g/L
1.20—2.80
1#
试验:校核:
1.20—2.80
净含量
500ml
检验结论:该批产品按GB/T10781.1-2006 (优级)标准检测所检产品合格
批准:化验员:
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填写要求

《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填写要求1. 《检验原始记录》要求1.1 各栏目应当填写齐全,不适用的信息填写“—”。
1.2 文字、数字、符号等应当易于识别,无错别字,字迹清晰、工整。
1.3 书写信息若发生错误需要更正时,应当在错误的文字上,用平行双横划改线“=”划改,并在近旁适当位置上(避免与其他信息重叠)填写正确的内容、划改人的签名和划改日期,如“5”改为“3”应标识为“5 3王一10月10日”。
不得涂改、刮改、擦改,或者用修正液修改。
1.4 单项结论为“合格”的项目,填写“√”。
1.5 单项结论为“不合格”的项目,填写“×”,并对不合格的内容进行简要描述,如“缺少……标志”、“……损坏”等。
当检验项目出现部分“不合格”的分项目,还应在其编号上画“×”,如“(1)……:a. ……;b.……。
”中“b.……”项不合格,应标识为“(1)……:a. ……;×b.……。
”。
1.6 无此项或者不进行的检验项目,填写“无此项”。
1.7 有数据填写要求的项目,除填写上述符号外还需填写相应数据。
需要填写多个数据的,数据中间用“/”隔开,必要时用文字或者图示予以区别。
1.8 对需要计算、统计的项目,应当将计算、统计等过程记录在空白处。
2.《检验报告》要求2.1 各栏目应当填写齐全,不适用的信息填写“—”。
2.2 文字、数字、符号等应当易于识别,无错别字,字迹清晰、工整。
2.3 书写信息若发生错误需要更正时,应当在错误的文字上,用平行双横划改线“=”划改,并在近旁适当位置上(避免与其他信息重叠)填写正确的内容、划改人的签名和划改日期,如“5”改为“3”应标识为“5 3王一10月10日”。
不得涂改、刮改、擦改,或者用修正液修改。
2.4 对于要求测试数据的项目,应在“检验结果”栏目中填写实际测量或者统计、计算处理后的数据。
2.5 对于无量值要求的定性项目,应在“检验结果”栏目中做简要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体醇和、甘冽净爽;
风格
具有本品的典型风格。
酒精度/%vol
41-68
总酸/(g/L)
≥0.3
总酯/(g/L)
≥0.5
固形物/(g/L)
≤0.5
甲醇/(g/L)
≤0.6
结论
该批产品□符合□不符合要求。
日期:
出厂检验原始记录
产品名称
样品数量
抽样基数
规格型号
抽样地点
生产日期
检验依据
检验项目
实测数据
检测仪器
酒精度,%(V/V)
GB/T10345.3酒精计法
总酸(以乙酸计),g/L
GB/T10345.4
总酯(以乙酸乙酯计),g/L
GB/T10345.5
第一法
固形物/(g/L)
感官
取100mL酒样经蒸馏后定容至100mL备用。
测定值:
测定温度:℃
吸取50.00ml样液进行测定。
样品测定消耗氢氧化钠标液(ml):V= V’=
氢氧化钠标液的浓度:c=mol/L
=
=
上述样品加入25.00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在100℃水浴锅上回流1h,用盐酸标准溶液滴至终点
测定时,消耗硫酸标液的体积(ml):V= V’=
硫酸标液的浓度:c=mol/L
=
取50mL酒样注入恒重100mL瓷蒸发皿,置于水浴至干,在将蒸发皿放入103℃干燥箱直至恒重。
X1=X 2=
色泽和外观:
香气:
口味:
风格:
酒精计
电子天平
产品名称
抽样人员
生产日期
抽样数量
检验日期
报告日期
检验依据
项目
检验标准值
检验结果
判定
感
官
色泽和外观
无色或微黄,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
香气
香气自然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