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网复合地基的模型试验加固效果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桩体复合地基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桩体复合地基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桩体复合地基国内研究现状分析收稿日期:2010 09 27作者简介:贾学正(1974 ),男,工程师,山西路桥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三处,山西太原 030006贾学正摘 要:简单介绍了复合地基的概念和分类,详细介绍了桩体复合地基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并对一些学者研究的内容进行了简单总结,从而使工程人员对桩体复合地基的发展现状有了进一步了解。

关键词:桩体复合地基,CFG 桩,散体材料桩,碎石桩中图分类号:TU 473.1文献标识码:A1 概述1.1 复合地基概念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在荷载作用下,基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1]。

1.2 复合地基分类根据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将复合地基分成竖向增强体和水平向增强复合地基两类,又把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称为桩体复合地基。

通常也会按桩体材料的性状、施工工艺和桩在复合地基中的承载特性等进行分类。

如下所示:1)按成桩材料分类:散体土类桩复合地基(如砂、碎石桩等);水泥土类桩复合地基(如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等);混凝土类桩复合地基(如CFG 桩、树根桩等)。

2)按桩体刚度分类:柔性桩复合地基(如土类桩);半刚性桩复合地基(如水泥土类桩);刚性桩复合地基(如混凝土类桩)。

3)按桩体材料性状、桩体置换作用分类:散体桩复合地基(如以砂桩、碎石桩为增强体的复合地基);一般粘结强度桩复合地基(如以石灰桩,水泥土桩为增强体的复合地基);高粘结强度桩复合地基。

4)按基础类型分类: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

5)按复合地基中桩体的长度分类:等长桩复合地基;长短桩复合地基。

2 桩体复合地基国内研究现状分析1)在汪小平、卜明慧[2]所写的 CFG 桩的室内模拟试验分析 中指出:在外加荷载一定时,CFG 桩的桩长与桩承担的荷载成正比。

《2024年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与可靠度研究》范文

《2024年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与可靠度研究》范文

《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与可靠度研究》篇一摘要本文针对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沉降问题及可靠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阐述了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基本原理与特性。

接着,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探讨了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机理,并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对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可靠度进行了量化分析。

本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地基工程理论,也为实际工程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日益增多,地基工程作为支撑整个建筑物的关键部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组合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技术,因其良好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其沉降问题及可靠度问题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沉降与可靠度,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支持。

二、组合桩复合地基基本原理与特性组合桩复合地基是由多种类型的桩体组合而成,通过桩土共同作用,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其基本原理包括桩的侧限作用、桩土相互作用以及桩间土的加固作用等。

组合桩复合地基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小、稳定性好等优点,同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和环境。

三、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机理研究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工程案例,探讨了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机理。

研究表明,桩土相互作用、桩体材料、地质条件、荷载大小等因素都会影响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沉降。

其中,桩土相互作用是影响沉降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荷载作用下,桩体与土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使得桩体产生压缩变形,进而导致地基沉降。

因此,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合理确定桩体材料和尺寸,以减小地基沉降。

四、组合桩复合地基可靠度量化分析可靠度是评价地基工程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本文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对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可靠度进行了量化分析。

首先,收集了大量实际工程案例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概率分布。

刚性桩复合地基与复合桩基工作性状对比试验研究

刚性桩复合地基与复合桩基工作性状对比试验研究

刚性桩复合地基与复合桩基工作性状对比试验研究李俊华1,2(1.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4;2.广西华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1)现阶段,复合地基和复合桩基已经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也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什么是复合地基和复合桩基及它们的分类尚存争议,但这并未影响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何结合施工实际,选择更符合施工要求的技术是我们必须处理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复合桩基和复合地基的性质进行有效研究和分析,从而促进实际应用中的选择,提高施工质量,帮助施工企业实现最大效益。

1刚性桩复合地基复合地基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在对天然地基进行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对部分土体进行了增强。

第二类是在对天然地基进行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对部分土体进行了置换。

第三类是在对天然地基进行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在部分土体中设置加筋材料,通常情况下,人工地基处理构建形成加固区,而人工地基主要则由增强体和基体这两个部分所组成,而荷载压力主要是由基体承担,同时加强体也共同承担了一定的荷载。

事实上,复合地基是现实中较为常用和理想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它通过利用天然地基的承载力来达到减少造价的目的,特别是对于刚性桩复合地基,比如CFG 桩复合地基、混凝土桩复合地基、CM 桩复合地基等。

我们知道,因为刚性桩施工质量较高,其沉降是可控的,所以其运用前景被广泛看好。

但是在我们的工程实践中,较好的复合地基设置思想是“缺多少补多少”[2],也就是说要充分利用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当它不够时,超出部分须采用桩基来承担,这是一种相对理想的地基优化设计,能够对天然地基的承载力进行充分地利用,以非常节省的造价满足上部结构的需求,可以说是地基处理设计的一种最高境界。

2复合桩基所谓复合桩基,它是较承台体与端承作用较小的端承摩擦桩或大桩距(一般在5~6倍桩径以上)稀疏布置的摩擦群桩共同承载的桩基础,也被叫做附加摩擦桩的补偿基础。

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试验研究

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试验研究
r s cie e e t fpi n n ola e i iitd t o r lte r sdu ls tlme fe tv l.Ac o dig t h c u lt e pe tv f cs o l eta d s i r ntae o c nto h e i a e t e, e nte fci ey c r n o t e a t aiy o a k n rl v n t t x rmena s ci n a e e i n d o n e tg t t c a g e ha im fpies i te s fl c i g e e a tdaa, wo e pe i tl e to r d sg e t i v si ae he h n e m c n s o l —ol r s s r to o ie n tc mp st  ̄un a in .ome us f e ut r b an d a o ie te b ss frt e t o e ia e e r h a i fp l— e o o ie d to S eulr s ls a e o t ie nd pr vd h a i o h he r tc lr s a c
维普资讯
Vo .4 No5 12 .
科 技 通 报
BULLETI OF SCI N ENCE AND I CH N0L0GY E
第 2 4卷 第 5期
20 0 8年 9月
Sp 0 8 e .2 0
桩一 网复 合地 基 桩 土应 力 比试 验研 究
地 高 标 准公 路 建 设 中广 泛 采 用来 国 内沿 海 地 区如 上 海 , 江 、 东 等 浙 广
理 方 法 来 解 决 软 土 路 堤 填 筑 、 台 跳 车 。 旧 路 桥 新 段 连 接 等 技 术难 题 ,大都 取 得 了较 好 的效 果 。 京 沪 高 速 铁路 沪 宁段 、 海 F 赛 车 场 、 圳 宝 安 国 上 1 深

桩—网复合地基加固机理现场试验研究

桩—网复合地基加固机理现场试验研究

/ 垫 层
土 格 \ 工 栅
() 淤泥 ( a :灰黑 色 ,含少 量 腐殖 质 ,下 3 O )
导致 了设 计方 法 的较大差 异 。
用桩 ~ 网复合 地基处 理方 法解 决软 土路堤 填筑 、桥 台跳 车 、新 旧路 段连 接等技 术 难题 ,大都 取得 了较
好 的效果 。在京 沪高 速铁路 沪 宁段深 厚软 弱地 基处 理 中为 降 低 成 本 、加 快 工 期 ,也 采 用 这 一 处 理 方







第 2 卷 9
为可 以形 成 复合地基 ,关 于这 一点 还有 争论 ] 。
1 57 m 。 .
( )耕填 土 ( ) 2 Q :黄 褐 ~灰 褐 色 ,由黏粒 组
/ \
成 ,含少 量 植 物 根 茎 ,软 ~ 可 塑 ;厚 度 0 6 ~ .0
26 . 0m,平均 0 9 . 9m。
现场 管 桩施 工 一 般 以最 后 1 贯人 度 不小 于 O击
8 为控 制 标 准 ,贯 人 度 控 制 不 仅 受 到 桩 端 阻 0mm 力 的影 响 ,而且 还受 到桩侧 摩擦 阻力 的影 响 ,桩端
不 一定 打穿 软土 进入 坚硬 持力层 ,所 以现场 一 般分 为 2种模 式 ,如 图 1 示 。 所
Vo . 9 NO 3 12 .
Ma y. 2 08 0
桩 一 网 复 合 地 基 加 固机 理 现 场 试 验 研 究
连 峰 ,龚 晓 南 赵 有 明。 , ,顾 问天。 ,刘 吉福
( .浙 江大学 建筑工程学 院,浙江 杭州 1 3 0 2 ;2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山东 济南 107 . 201 ; 50 4 3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北京 1 0 8 ;4 0 0 1 .广 东省航盛 工程有 限公 司 岩土分公 司,广东 广州 5 0 3 ) 1 20 摘 要 :通过在广东某环城高速公路深厚 软土地基 加 固工程 中设置 桩一 网复合地 基试验 段 ,研究路 堤荷载

《2024年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与可靠度研究》范文

《2024年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与可靠度研究》范文

《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与可靠度研究》篇一摘要本文针对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沉降问题及可靠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实际工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地基的可靠度进行了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桩能够有效降低地基沉降并提高地基的可靠性。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组合桩复合地基因其优良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在各类建筑基础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桩型设计、施工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组合桩复合地基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沉降及可靠度问题。

因此,对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沉降与可靠度进行研究,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研究1. 理论分析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土体特性、桩型设计、施工工艺等。

理论分析表明,通过合理的桩型设计和施工工艺,可以有效降低地基的沉降量。

同时,土体的加固和改良也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从而减少沉降。

2. 数值模拟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组合桩复合地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沉降特性。

模拟结果表明,组合桩能够有效地将荷载传递到更深层的土体,从而减小地表沉降。

此外,模拟还发现,桩间距、桩长等因素对地基沉降有显著影响。

三、组合桩复合地基可靠度研究1. 影响因素分析影响组合桩复合地基可靠度的因素包括地质条件、桩型设计、施工工艺、荷载等。

其中,地质条件是影响可靠度的主要因素,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

2. 可靠度评价方法采用概率分析法对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可靠度进行评价。

通过建立概率模型,分析各种因素对可靠度的影响程度,从而对地基的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表明,合理的设计和施工能够显著提高地基的可靠度。

四、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以某实际工程为例,对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及可靠度进行实证分析。

通过现场观测和数据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设计施工建议,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某工程CFG桩复合地基的检测分析

某工程CFG桩复合地基的检测分析

某工程CFG桩复合地基的检测分析摘要:针对某一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对复合地基进行低应变测试和静载荷试验,检测结果表明,CFG桩桩身完整性良好,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基础设计要求。

关键词:CFG桩,复合地基,检测,低应变测试,静载荷试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不仅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而且可以有效的减少地基总沉降及差异沉降,因此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地基处理中。

CFG桩复合地基具有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地基变形小的特点,并具有较高的适应范围。

对于处理黏土、粉土、砂土和正常固结的素填土、淤泥质土都有一定的适应性。

本文以某办公楼为例,对CFG桩的检测进行分析。

1、工程概况拟建场地地貌类型属昌潍冲洪积平原,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北海路以西,桐荫街以北,交通便利,厂区地形平坦。

总建筑面积37829.08平方米,层数34层,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正方形布桩。

2、工程地质条件①素填土:暗褐色,稍湿,松散,由粉土、粉质粘土组成,含少量砖块。

厂区普遍分布,厚度1.2~2.5m,平均1.6m。

②粉土:黄褐色,稍湿,密实,含少量小姜土,含铁锰质氧化物,干强度和韧性低。

厂区普遍分布,厚度:2.1~4.8m,平均4.5m。

③粉土:黄褐色,稍湿,密实,偶见姜石,含铁锰质氧化物,干强度和韧性低。

厂区普遍分布,厚度4.8~5.4m,平均5.0m。

④粉砂:黄褐色,稍湿~湿,水位以下饱和,密实,长石、石英质,偶见大姜石,含少量云母。

场地普遍分布,厚度:2.7~3.2m,平均3.0m。

⑤粉土:黄褐色,稍湿~湿,密实,干强度及韧性低。

厂区普遍分布,厚度:4.8~5.2m,平均5.0m。

⑥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状态,干强度和韧性中等。

厂区普遍分布,厚度:8.9~9.5m,平均9.1m。

⑦中砂:肉红色,饱和,密实。

厂区普遍分布,厚度:2.5~3.1m,平均2.8m。

⑧粉质粘土,硬塑状态,干强度和韧性高。

厂区普遍分布,厚度:9.9~10.5m,平均10.1m。

CFG桩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

CFG桩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

文章编号:1009 6825(2007)26 0148 02CFG 桩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收稿日期:2007 01 16作者简介:王 燕(1979 ),女,助教,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城市建设学院,湖北武汉 430223王 燕摘 要:结合某实际工程,利用软件对CFG 桩复合地基进行数值模拟载荷试验并与现场载荷试验结果做了对比,研究了承压板尺寸对根据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评价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关键词: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载力,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T U 473.1文献标识码:ACFG 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刚性桩复合地基,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变形小、施工简单、工期短、工程造价低廉的特点,目前已成为应用最普遍的地基处理技术之一。

为检验复合地基处理效果,JGJ 79 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2](以下简称 地基处理规范 )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

但是 地基处理规范 忽略了载荷试验的尺寸效应,对于压力!沉降曲线为平缓的光滑曲线时采用相对变形值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

而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发现,复合地基上建筑物的实际沉降量常常远大于载荷试验的沉降量,甚至出现了一些事故。

因此,规范规定的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及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是否合理可靠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1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存在的问题分析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是迄今为止评价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最好办法,其在绝大多数方面都能反映复合地基受荷的真实情况[3]。

然而,即使承压板面积满足规范要求时,仍然存在着尺寸效应,即地基的实际情况和载荷试验时的尺寸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特别是地基处理后采用桩筏、条形或满堂基础形式时,承压板的尺寸效应尤为明显。

载荷试验时承压板的尺寸小,应力扩散影响深度范围小,实际情况的尺寸较大,应力扩散影响深度范围大,相同载荷强度下的沉降量就会增大。

当地基处理加固层以下未加固层为软弱土层时,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结果一般只能反映加固区的承载力,承载力试验结果偏大,且建筑物的实际沉降量明显大于静载试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 i e rn a e y o b i o i c , u a i e st , u a 3 0 2 P R. i a g n e i g s f t fHu e Pr v n e W h n Un v r iy W h n 4 0 7 , . Ch n )
Ab t a t To i e tga e t e e f c fc ns i a i o ts i,t e o s o o lt s swe e d sg d s r c : nv s i t h f e to o old ton s f o l hr egr up fm de e t r e i ne .The fr tgr p wa is ou s PVC ie n tc p l— e ompo ie f un ton,t e s c nd wa ie c p ne o st o da i h e o s p l — a — tc mpo ie f un to st o da i n,a nd t t r wa PVC a d a p l c mpo ie o da i n. Bute s oa e a p a tc he hid s n s nd ie o st f un to t r wa c t d nd l s i me mbr ne a wa s c e e n i e i e wa lo ov r d o nn r sd l fmod lc s o r d e b r e fe t The ga e a tt e uc o d re f c . uge r l e t p y o he s we e g u d wih e ox n t s r a e oft o e t u f c he m d lwih PVC ie nd g o i s t e s r he s r s f PVC ie n o i s S l p l s a e grd o m a u e t t e s o p l s a d ge grd . oi pr s u e c ls we e i t le n t d e o ie nd t o o he s nd pie ,a a nd c t r r e s r e l r ns a l d i he mi dl f p l s a he t p ft a l s nd dili ia o s we e
在软 土地 基 中修建高 速公 路 、 铁路 , 于 地基 沉 对
相 似 准则 兀原 理 , 出量 纲方 程 为 : 得
i s a l d i h i d e o o d a d r a h u d r t a u e d f r t n . I i h ts o n t l n t e m d l fr a n o d s o l e o me s r e o ma i s t s t a h wn:1 e o )a o h s f rt e
(1 De rm e v lEng n e i U r n Cons r to Cole . pa t ntofCii i e rng of ba t uc in lge, u n U nie st f Sce c nd Te hn o W ha v r iy o in e a c olgy, uh n W a 4 06 P. . 30 5, R Chi na; a 2 .Co lge ofCi la r hie t e Eng n e i le vi nd A c t c ur i e rng; 2b. e b a or e t c ia a r t r l K y La or t y ofG o e hn c l nd St uc u a
摘 要 : 了探 究 不 同形 式 的 桩 网 复 合 地 基 加 固软 土 的 效 果 , 计 了 3组 复 合 地 基 进 行 室 内模 型 试 为 设
验 。第 1组为 P VC 管材加 固软 土地 基 , 2组 为桩承 式 复合地 基 , 3组 为 P 第 第 Vc 管材 与砂 桩 复合 地基 。在模 型 箱钢 板 内侧 壁 涂上 黄 油 , 覆 以 塑料 薄膜 来 减 小边 界 效 应 ; P 并 在 VC 管材 和 土 工 编 织 网( 栅 ) 粘 贴应 变片 , 测试 P 格 上 来 VC桩 体应 力及加 筋拉 力 ; 在桩 间土 、 砂桩 顶部 安装 土 压 力盒 , 在 路 面的 中心 、 肩 处安 装 百分表 来 测 定相 应 的 变形 。试 验 结果 表 明 : ) 于路 面 、 肩 的沉 降及 二 路 1对 路 者 的差异 沉 降 , 3组 沉 降值 最大 , 2组沉 降值 最 小 ; ) VC桩与 土应 力 比 中, 2组 应 力 比与其 第 第 2P 第
0c . 2 1 t O1
桩 网 复合 地 基 的模 型试 验 加 固效 果 对 比研 究
王 瑞 芳 a , 旭 东 ,_ 傅 , 孝 诚 , 志权 潘 吴
( _武 汉科 技 大 学 城 建 学院 土 木 系 , 汉 4 0 7 ; 1 武 3 0 0 2 .武 汉 大 学 a 岩 土 与 结 构 工程 安 全 湖 北 省 重 点 实验 室 ; . 木 建 筑 工 程 学院 ,武 汉 4 0 7 ) . b土 3 0 2
c r e p n i g s o sm u h l r e h n t o e o h t e wo g o p . Th e u t ft r e g o p f t s s o r s o dn p ti c a g r t a h s ft e o h r t r u s e r s ls o h e r u s o e t
Ke r :pie n tc m po ie f un to y wo ds l e o st o da i n; s tl m e ;d fe e i ls t l m e ;s r s a i fp l nd s i; e te nt if r nta e te nt te sr to o ie a o l s r i fge grd t a n o o i
d s rb i f t o d s t l me nd t f e e iIs tl me ,t e te e so h hid g ou r he i t i uton o he r a e te nta hedif r nta e te nt he s tl m nt ft e t r r p a et l r s nd t s ft e o o r he l a t a ge ta ho e o he s c nd gr up a e t e s :2)i e m s o he s r s a i fPVC ie a o l he n t r ft t e sr to o p l nd s i,t v l so h is r p a d t e t i d g ou r i l r a ue ft e fr tg ou n h h r r p a e smia ,whie t a u ft e s c n r p i l he v l e o h e o d g ou smuc a g r; h lr e 3)t ha eofge rd s r i s d s d ry The ea epe i i a n t e s r i fge rd ofpiet p a he c ng og i t a n i ior e l . r r rod cpe ksi h ta n o og i l o nd pe i i r ugh n t o l e we n he ie . The ge rd s r i o he s c nd gr up rod c t o s i he s i b t e t p l s og i t an f t e o o me s r d i he a u e n t
第3 3卷 第 5期
21 0 1年 1 月 O
J u n l fCii.Ar h tc筑 a 环 境 io 程 tlEn ie r g o r a vl 土 c i t r与 En r n n a g n e i o 木 建 u l& e v 工 me n
V0. 3NO 5 1 . 3

土 木 建 筑 与 环 境 工 程
c m p ie f nd ton,whih ha e t r r i o c me f e tf r s f o l o ost ou a i c s b te enf r e nte f c o o ts i.
第3 卷 3
它 2组 比较 则 大得 多 ;) 栅应 变变化规 律较 紊 乱 , 3格 在相 应 测 点 的格 栅 应 变则是 第 2组 最 大。3组 试验 的 结果说 明在 软 土路段 , 条件 允许 时 , 在 宜采用桩 承 式路堤 来加 固 , 固效果 更好 。 加 关键 词 : 网复合 地基 ; 降 ; 桩 沉 差异 沉 降 ; 土应 力 比 ; 桩 格栅 应 变 中图分 类号 : U 7 . T 4 31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6 44 6 (0 1 0 —0 50 1 7 —7 4 2 1 ) 50 7 —8
il s r t ha i t c dii i pe mit d, i lu t a e t t f he on ton s r te t wou d l be he e t o do t h s he of ie c p n t t b s t a p t e c me p l— a — e
Co r s a y i f t e Re nf r e e f c f nt a tAn l ss o h i o c m ntEf e t o
Pie Ne m p s t u d to l — t Co o ie Fo n a i n
W ANG if n ' , Ru .a g ’。 FU — o g ’ , Xu d n 。 尸A『 Xi — h n , , U iq a '。 \ ao c e g 。 W Zh— u n 。 『
收 稿 日期 : 0 10 — 2 2 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