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工程量计算

合集下载

工程量计算规则解释(电气)

工程量计算规则解释(电气)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量计算(1)工程数量的计算工程数量的计算应按规范中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工程量计算规则是指对清单项目工程量的计算规定.除另有说明外,所有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应以实体工程量为准,并以完成后的净值计算;投标人投标报价时,应在单价中考虑施工中的各种损耗和需要增加的工程量。

电力电缆: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含预留长度及附加长度);桥架: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配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以单线长度计算(含预留长度);配管: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定额工程量计算电气配管工程量计算定额说明:1、各种配管应区别不同敷设方式、敷设位置、管材材质、规格,以“延长米”为计量单位,不扣除管路中间的接线箱(盒)、灯头盒、开关盒所占长度。

2、配管工程中未包括钢索架设及拉紧装置、接线箱、盒、支架的制作安装,其工程量应另行计算.一、配管工程量计算配管工程以所配管的材质、敷设方式以及按管的规格划分定额子目。

(一)计算规则及其要领:1、计算规则:各种配管工程量以管材质、规格和敷设方式不同,按“延长米”计量,不扣除接线盒(箱)、灯头盒、开关盒所占长度.2、计算要领:从配电箱起按各个回路进行计算,或按建筑物自然层划分计算,或按建筑平面形状特点及系统图的组成特点分片划块计算,然后汇总。

千万不要“跳算”,防止混乱,影响工程量计算的正确性。

(二)计算方法:计算配管的工程量,分两步走,先算水平配管,再算垂直配管。

1、水平方向敷设的管,以施工平面布置图的管线走向和敷设部位为依据,并借用建筑物平面图所标墙、柱轴线尺寸进行线管长度的计算,2、垂直方向敷设的管(沿墙、柱引上或引下),其工程量计算与楼层高度及与箱、柜、盘、板、开关等设备安装高度有关。

3、当埋地配管时(FC),水平方向的配管按墙、柱轴线尺寸及设备定位尺寸进行计算.穿出地面向设备或向墙上电气开关配管时,按埋的深度和引向墙、柱的高度进行计算(三)配管工程量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1.不论明配还是暗配管,其工程量均以管子轴线为理论长度计算。

电缆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式

电缆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式

电缆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式
在电缆工程中,需要对电缆的长度、数量、重量、截面积等参数进行计算,以便进行材料采购和施工计划的制定。

以下是电缆工程量计算规则中常用的计算式:
1. 电缆长度计算
电缆长度 = (线路长度 + 垂直距离)×2
2. 电缆截面积计算
电缆截面积 = (电流×电线电阻×电缆长度×系数)/(电压降×系数)
其中,系数取决于电缆类型和敷设方式,可以查看相关标准或者询问电缆厂家。

3. 电缆重量计算
电缆重量 = 电缆长度×单位长度重量
单位长度重量也可以根据电缆类型和规格查看相关标准或者询问电缆厂家。

4. 电缆数量计算
电缆数量 = 线路长度÷单条电缆长度
以上计算式只是电缆工程量计算规则中的一部分,具体计算方法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标准要求进行调整。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和质量控制,以保证电缆的正常运行。

- 1 -。

27配管配线及照明器具工程量计算

27配管配线及照明器具工程量计算

27配管配线及照明器具工程量计算
配管配线及照明器具工程量计算是电力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包括了各种电线电缆、配线管道、照明器具等的数量计算和材料估算。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个方面的计算方法。

1.电线电缆工程量计算:
电线电缆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电线电缆的截面积、长度、数量等的计算。

在进行电线电缆工程量计算时,首先需要根据工程所需的负荷和距离计算所需要的电缆截面积。

常用的公式有:
截面积(A)=(距离×负荷)/(电压×导线电压降)
其中,电压降一般根据规范要求,常为3%。

然后根据所计算的电缆截面积,可根据国家标准电线电缆的规格进行选择,确定所需的电缆数量和长度。

2.配线管道工程量计算:
配线管道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配线管道的长度、数量等的计算。

在进行配线管道工程量计算时,首先需要根据电缆的数量和长度确定所需的配线管道的长度。

然后根据国家标准配线管的规格进行选择和确定所需的配线管道的数量和长度。

3.照明器具工程量计算:
照明器具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照明灯具的数量、功率和类型等的计算。

在进行照明器具工程量计算时,首先需要根据照明的要求和区域的大小确
定所需的照明灯具的数量。

然后根据照明灯具的功率和类型进行选择和确定所需的照明灯具的数量。

总结:。

电气工程量计算规则

电气工程量计算规则

电气工程量计算规则电缆线路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电缆长度、电缆数量和电线规格的计算。

1.电缆长度计算电缆长度计算一般通过实地测量或根据设计图纸测算得出。

在进行电缆长度计算时,要考虑电缆的走向、消弧线管的数量和长度、引入电缆的高度、斜坡、水泥槽等因素。

2.电缆数量计算电缆数量计算需要根据工程所需用电设备的数量、功率和安全系数进行综合计算。

同时需要考虑电缆的冗余,以应对可能的故障情况。

3.电线规格计算电线规格计算需要根据工程所需用电设备的功率和电流进行计算。

通过计算得出电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确保电缆能够承受正常工作负荷。

配电箱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配电箱数量、尺寸和容量的计算。

1.配电箱数量计算配电箱数量计算需要根据工程所需用电设备的数量和功率进行计算。

根据单个配电箱的容量来确定所需配电箱的数量。

2.配电箱尺寸计算配电箱尺寸计算主要是根据所需容纳的回路数和容量来决定,以确保配电箱能够安装所需的开关装置和配电设备。

3.配电箱容量计算配电箱容量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工程所需用电设备的功率和安全系数,以及电缆线路的负载情况。

通过计算得出合适的配电箱容量,以满足工程的用电需求。

电气设备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电气设备的数量和功率的计算。

1.电气设备数量计算电气设备数量计算需要根据工程需求确定所需设备的类型和数量。

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用电设备的需求,结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计算出工程所需的设备数量。

2.电气设备功率计算电气设备功率计算需要根据工程所需用电设备的功率和数量进行计算。

同时要考虑设备的冗余和工程的安全系数,计算出合适的设备功率。

除了以上介绍的电缆线路、配电箱和电气设备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还应当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进行相应的计算。

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还需要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电气工程量的计算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并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只有准确进行工程量计算,才能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并满足工程的用电需求。

电缆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电缆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电缆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首先,电缆工程工程量计算需要明确计算的范围和内容。

一般包括电缆敷设的起点和终点、敷设的线路长度、各种类型电缆的数量和规格等。

其次,电缆工程工程量计算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电缆的特点和要求。

根据电缆的用途和环境条件,分为低压电缆、中压电缆和高压电缆等,每种类型电缆都有不同的规格和技术要求。

基于电缆的特点和规格,计算所需的电缆数量和长度,以及所需的其他辅助材料和设备。

在计算电缆长度时,需要考虑到敷设的线路类型。

电缆可以通过地下敷设、室内敷设和架空敷设等方式进行安装,每种敷设方式都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比如,地下敷设时需要考虑到管道的长度和弯曲度,室内敷设时需要考虑到电缆的走向和分支点等。

在计算电缆数量时,需要根据所需的电流负荷和电缆的额定电流来确定。

电缆通常有不同截面和电流容量的规格,根据项目的需求,选择合适数量和规格的电缆。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电缆的负荷能力和短路能力,确保电缆的安全使用。

此外,电缆工程工程量计算还需要考虑到电缆附件和其他辅助材料的数量和规格。

电缆的敷设和固定需要使用到电缆附件,如电缆头、接线头、护套和绝缘层等。

根据项目的需求,计算所需的电缆附件和其他辅助材料的数量和规格。

最后,在进行电缆工程工程量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损耗和浪费。

电缆在运输、敷设和连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损耗和浪费,需要合理考虑这部分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补偿。

综上所述,电缆工程工程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到电缆的类型、长度、数量、附件和其他辅助材料等因素,并根据项目的需求进行准确计算。

通过合理的工程量计算,可以为电缆工程的进度控制和成本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电气工程算量要点【最新版】

电气工程算量要点【最新版】

电气工程算量要点1、电线:要拆开计算(BV 2.5*4,长度10m,工程量长度=4*10),带符号BV/BYJ普通电线/高级电线、BVR软电线、RV特软电线、RVP屏蔽特软电线;其他:不拆开计算,带符号RVS双绞线、RVB双芯平型软线、UTP/STP网线(非屏蔽/屏蔽)、HYV通信线、BVV护套电线(圆)、BVVB护套电线(扁)、RVV护套软线、RVVP屏蔽护套软线、SYV/SYWV视频线(同轴电缆)、YJV/VV电力电缆、KVV控制电缆。

根和芯的概念。

MH-YJV-3*35+1*16SC50 FC:一根(三芯35mm2+一芯16mm2)的耐火电力电缆,穿管径50mm的焊接钢管地面暗敷。

2、不同材质分别列项。

L-铝(不带L默认为铜),P-屏蔽,FS-防水,ZR-阻燃,NH-耐火,WD-无卤低烟,ZN-阻燃耐火,WDZ-无卤低烟阻燃,WDN-无卤低烟耐火,下角标带22-带铠。

3、各种箱柜安装、电机接线定额均未包括外部接线工作内容,需单独计算。

电缆终端头定额中已包括外部接线工作内容,不得重复计算。

端子板外部接线、接线端子、电缆终端头每根每端一个。

4、配管:电线管MT(薄壁),扣压式电线管(KBG)/紧定式电线管(JDG);塑料管:硬塑料管(PV/PVC)、半硬塑料管(FPC)、波纹塑料管(KPC);金属软管(KPC);钢管SC(厚壁):焊接钢管(SC)、水煤气管(G)、镀锌钢管(RC)、线槽:金属线槽(MR)、塑料线槽(PR);桥架(CT):槽式(C)、托盘式(P)、梯式(T)。

线槽常用于改建工程或后期装修的明敷,在美观的前提下可以在墙上任意敷设,常见于病房和办公室。

5、配管长度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配管安装不扣除管路中间的接线箱(盒)、灯头盒、开关盒所占长度。

配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单线长度计算(含预留长度)。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度计算(含预留长度及附加长度);滑触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单相长度计算(含预留长度);接地母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含附加长度);6、敷设方式:FC地面暗敷、CC顶板暗敷、WC墙内暗敷、WS/WE沿墙面敷设、CE沿顶棚面敷设、SCE吊顶内敷设。

综合布线预算工程量和价格的方法【最新版】

综合布线预算工程量和价格的方法【最新版】

综合布线预算工程量和价格的方法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 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电气工程量计算规则

电气工程量计算规则

电气工程量计算规则1.电线电缆数量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电缆敷设方案,计算所需的电线电缆的长度和数量。

计算时考虑电缆敷设路径、室内外环境条件、电缆负载和电缆类型等因素。

2.开关插座数量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计算所需的开关插座的数量。

计算时考虑房间的用途、面积、布局和用电设备等因素。

3.照明灯具数量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照明要求,计算所需的照明灯具的数量。

计算时考虑房间的面积、照明亮度、灯具功率和灯具类型等因素。

4.电力设备容量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用电负荷,计算所需的电力设备的容量。

计算时考虑用电负荷的类型、数量和功率因素等因素。

5.接地装置数量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电气安全要求,计算所需的接地装置的数量。

计算时考虑电气系统的类型、电流大小和接地电阻等因素。

6.变压器容量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用电负荷,计算所需的变压器的容量。

计算时考虑用电负荷的类型、数量、功率因素和变压器效率等因素。

7.配电箱数量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电气布置,计算所需的配电箱的数量。

计算时考虑用电设备的类型、数量和功率等因素。

8.蓄电池数量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电力系统的备用时间要求,计算所需的蓄电池的数量。

计算时考虑供电时间、负荷功率和蓄电池容量等因素。

9.电气工程人工数量计算:根据施工方案和工作量要求,计算所需的电气工程施工人员的数量。

计算时考虑工作量的大小、施工周期和工人效率等因素。

以上是电气工程量计算规则的一些基本内容,根据具体的施工项目和设计要求,还有其他的细节和规定需要考虑。

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准确计算工程量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最大化效益的重要环节,需要工程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

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工程管理的不断改进,电气工程量计算规则也会不断更新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用心灵有约的关于电缆工程量的计算方法电缆清单量(招标时的量)=电缆在箱间的净量,不含任何预留长度、驰度、波形弯度、交叉量,投标套定额时需另加进去。

电缆投标量= (清单量+进箱、柜等预留长度)×(1+2.5%驰度、波形弯度、交叉)电缆主材量= 投标量×(1+1% 电力电缆损耗,控制电缆损耗为1.5%)1、电力电缆预留长度:电缆在进入配电柜(盘下进出线),预留长度应该计多少:2m(入柜)?还是2m(入柜)+1.5m(电缆终端头)?答:首先要分清电缆是上进线,还是下进线,如果电缆由柜下“进出”线,那单根电缆实际的预留长度=(2+1.5)*1.025(波折、驰度)*1.01(损耗),如是是上进线,那单根的预留长度=1.5*1.025(波折、驰度)*1.01(损耗)2电缆沟、电缆保护管敷设土方的怎样计算?工程量大的话,是计人工挖还是机械挖?如果是投标阶段,怎么知道是否有工作面可以让机械作业?答:1、直埋电缆的挖、填土(石)方,除特殊要求外,两根以下电缆直埋的土方量=0.45立方/米,每增加一根电缆,其宽度增加170mm,土方量增加0.153立方/米;以上土方量系按埋深从自然地坪起算,如设计埋深超过900mm时,多挖的土方量应另行计算。

2、根据招投标的现场勘察及竞标情况确定是人工还是机械,一般情况下是根据电气定额套用人工挖土较多。

3、厂外电缆敷设,工地运输量的工程怎样确定?答:工地运输,是指厂外电缆敷设和架空线路工程定额内未计价材料从集中材料堆放点或工地仓库运至杆位上的工地运输,分人力运输和汽车运输,以"t?km"计算。

单位工程材料的汽车运输重量不足3吨时按3吨计算。

运输量计算公式如下:工程运输量=施工图用量×(1+损耗率)预算运输重量=工程运输量+包装物重量(不需要包装的可不计算包装物重量)电线电缆行业用料算法(部分转)国际期货时间:2010-07-12 09:27 来源:宁波营业部点击:629 我要评论(0)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一、绞铜线用量计算方式:铜直径2*铜支数*0.7854*比重(8.89)*长度(KM单位)=KGS例21/0.18TS 20000M用量如:0.18*0.18*21*0.7854*8.89*20=95.014KGS二、编织铜用量计算公式铜直径2*铜支数*0.7854*比重(8.89)*1.15(编织捻入率)*长度(KM单位)=KGS例64/0.12TC#编织20000M编织铜用量如:0.12*0.12*64*0.7854*8.89*1.15*20=148KGS备注:因半成品直径大小有异,计算有所偏差,特殊产品可采用称重方式三、缠绕铜用量计算公式:铜直径2*铜支数*0.7854*比重(8.89)*1.02(缠绕捻入率)*长度(KM单位)=KGS例10/0.12BC*1.0PVC+28/0.12BC 20000M缠绕铜用量如:0.12*0.12*28*0.7854*8.89*1.02*20=57.43KGS电线绝缘外被料耗用常用计算公式一、电子线绝缘外被计算公式(电线直径2-铜线直径2*铜支数)*0.7854*1.45(PVC比重)*长度(KM单位)例34/0.18TS*2.8PVC 20000M如:(2.8*2.8-0.18*0.18*34)*0.7854*1.45*20=153.48KGS二、多芯线外被料用量计算公式(电线直径2-芯线直径2*芯线支数)*0.7854*1.45(PVC比重)*长度(KM单位)例16/0.2BC*2.1PVC*3C*5.5 20000M如:(5.5*5.5-2.1*2.1*2.1*3)*0.7854*1.45*20=387.66KGS三、多芯复合线外被料用量计算公式(电线直径2-芯线直径2*芯线支数-芯线直径2*芯线支数-地线铜直径2*铜支数)*0.7854*1.45(PVC比重)*长度(KM单位)例(16/0.2BC*2.1PVC*3C+34/0.18BS*2.8*2C+7/0.254TS+铝泊)*8.0 20000M 如:(8.0*8.0-2.1*2.1*3-2.8*2.8*2-0.254*0.254*7)*0.7854*1.45(PVC比重)*20=799.23KGS备注:铝泊忽略不计四、同轴线外被料用量计算公式(电线直径2-芯线直径2*编织铜直径2*编织铜支数*1.15(编织捻入率)*0.7854*1.45 (PVC比重)*长度(KM单位)例1/1.024BC*4.57FPE+AL+64/0.16BC#*7.0 20000M 如:(7.02-4.572-0.162*64*1.15)*0.7854*1.45*20=551.9KGS备注:铝泊忽略不计五、缠绕隔离线外被料用量计算公式(电线直径2-芯线直径2-缠绕铜直径2*铜支数)*0.7854*1.45*长度(KM单位)例10/0.12BC*1.0PVC+28/0.12BC*2.8 20000M 如:(2.82-1.02-0.122*28*1.02(缠绕捻入率))*0.7854*1.45*20)=146.42KGS备注:双平隔*2倍三平隔*3倍以此类推六、空管式(股线)外被料用量计算方式(电线直径2-芯线绞合直径2)*0.7854*1.45*长度(KM单位)PictOld绞合直径= *芯线直径*1.155+0.1电线直径=芯线绞合直径+(外被厚度*2)例20/0.14BC*1.8PVC*4C*0.6MMT 20000M如:绞合直径PictOld= *1.8*1.155+0.1=4.26MM电线直径=4.26+0.6+0.6=5.46MM(5.462-4.262)*0.7854*1.45*20=265.66KGS铝泊耗用量计算公式铝泊宽度(M单位)*铝泊基重*铝泊长度(M单位)=KGS铝泊基重参考值:20U“=35G/M225U”=43G/M250U“=105G/M2备注:铝泊基重务必依照供应商提供之资料目前西部开发项目中涉及到的除了基础公路建设以外,水利以及水力发电成为主要工程项目,将对电线电缆行业的需求构成影响。

当前市场需求的热点包括用于输电网、配电网的电力电缆,风力、核电等新能源建设的电缆,汽车低压用线、城市轨道、电气化机车等现代交通工具所用线路与车站用线等。

电线电缆用铜量约占国内铜消费量的60~70%,各类电线电缆产品的用铜量大致为:电力电缆约占20~30%、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约占28~30%、绕组线约占26~29%、通信线缆约占5~7%、其他线缆约占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