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庭系统与亲密关系
家庭系统排列基础知识

家庭系统排列基础知识(海灵格)一、谁属于家族系统1、当事人,其兄弟姐妹(含异父母、非婚生或收养者),不论活着、死去、夭折、流产或堕胎得都包括在内。
2、父母,其兄弟姐妹(含异父母、非婚生或收养者),不论活着、死去、夭折、流产或堕胎得都包括在内。
3、(外)祖父母,其中一两个兄弟姐妹(含异父母、非婚生或收养者)、4、其中一个(外)曾祖父母、、5、命运乖舛或受系统其它成员不公平对待得人(被排斥、遗弃、鄙视或遗忘等、)6、在系统中为着某些人而放弃自己序位或权利得人。
二、家庭层级因素理论举例时间早来优于后到妻优于亲子;长子优于次子;第一任配偶优于第二任配偶;先有性关系者优于后者。
性别负担家庭安全者优丈夫优于妻子。
系统新系统优于旧系统目前家庭优于原生家庭。
位置层级高者至层级低者依顺时钟排列。
四、家庭序位得现象1、认同当一个人没有透过模仿或仿同另一个人,甚至不知道或不认识那个人,却有着与那个人相同得情绪感受、行为模式与命运遭遇,这就就是海灵格所说得「认同」。
2、赎罪引致疾病、自杀、意外与死亡得另一种动力,就是来自于赎罪得愿望,但以赎罪作为补偿只会使不幸加倍。
有治疗性得解决方式应就是透过接受与解行为才就是正确得、3、与解-深深得鞠躬、成年得孩子有时会反抗父母,鄙视父母,向她们提出抗议,又带着父母无法实践得渴望,以为自己较完美,或渴望有较完美得父母。
解决之道为深深得鞠躬,这就是得到爱得联系得先决条件。
、4、双重转移承继家族中某人得感觉,称之为主体转移;但就是这承继之人又将此感觉转移到另一人身上,这就成为客体得转移。
此即成为双重转移。
5、因她人付出代价而得到得礼物如果所拥有得东西就是因她人付出了代价而得得,例如她人牺牲了生命或让出了原本得位置,这些人便可能会牺牲对她有价值得东西或人,例如:健康、孩子,以此作为补偿来得到平衡、解决之道就是:透过感谢与谦卑达到平衡,不论就是好就是坏,都要向命运鞠躬表示同意,如此就能与命运与谐相处,并且得到自由、、6、施而不受一个施而不受得人,等于在对她人说:『我宁愿就是您有罪恶感而不就是我。
家庭系统排列五大关系法则

家庭系统排列五大关系法则家庭系统排列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个体解决家庭关系中的问题,以实现心理健康和家庭和谐。
这种方法认为,家庭系统中的各种关系遵循一定的法则,了解并运用这些法贝L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从而解决家庭矛盾和问题。
以下是家庭系统排列中的五大关系法则:1 .尊重法则:尊重是家庭关系中的基石。
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得到尊重,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地位或能力如何。
尊重表现在关心、理解和支持对方,以及尊重对方的感受、需求和意愿。
在家庭系统排列中,尊重法则要求我们在处理家庭关系时,始终保持对他人的尊重,避免因为自己的行为或言语而伤害到他人。
2 .责任法则:在家庭系统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父母有责任照顾和教育子女,子女则有责任尊敬和孝顺父母。
夫妻之间要相互扶持,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
在家庭系统排列中,责任法则要求我们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并尽力履行这些责任,以维护家庭的稳定和和谐。
3 .平等法则:家庭关系中的平等意味着每个成员都有发表意见和参与决策的权利。
在家庭系统排列中,平等法则要求我们尊重每个家庭成员的意见和需求,避免因为年龄、性别或其他原因而歧视或忽视某些成员。
通过平等对待家庭成员,我们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从而提高家庭的凝聚力。
4 .沟通法则:有效的沟通是家庭关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家庭系统排列中,沟通法则要求我们学会倾听和表达,以便更好地理解家庭成员的感受和需求。
此外,我们还要学会用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避免使用攻击性或消极的语言。
通过有效沟通,我们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和亲密感。
5 .界限法则:在家庭关系中,设定适当的界限是非常重要的。
界限可以帮助我们保护自己的隐私和独立性,同时也能让我们更好地尊重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在家庭系统排列中,界限法则要求我们学会在关心和支持他人的基础上,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过度干涉或依赖。
家庭系统之亲密关系PPT培训课件ppt

财务问题
总结词
财务问题常常是亲密关系中的一大挑战,需 要双方共同制定预算、规划未来。
详细描述
财务问题可能包括债务、储蓄、投资等方面 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亲密关系造成压 力和分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双方应该共 同制定预算和财务计划,规划未来的开支和 储蓄计划。同时,双方应该坦诚地讨论财务 问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以避免因财务问
沟通与理解
沟通方式
选择开放、诚实、尊重 对方的沟通方式,避免
指责和攻击。
倾听能力
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 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避免打断或急于给出
建议。
表达自我
学会清晰、具体地表达 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避 免使用模糊或抽象的语
言。
共同话题
寻找共同的兴趣和话题 ,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交
流。
信任与支持
01
02
亲密关系可以是夫妻 、情侣、亲子、好友 等不同类型的关系。
这种关系通常表现为 深厚的情感连接、高 度的互相支持和共同 成长。
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亲密关系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它满足了人们对于归属感、认同感和爱的需求。
良好的亲密关系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亲密关系可以为人们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 压力。
避免批评
避免对对方进行指责、批评或 评价,而是以建设性的方式提 出建议。
情绪管理
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将 负面情绪发泄到对方身上。
互相尊重
在言语和行为上尊重对方,避 免伤害对方感情的言行。
共享与付
共同目标
建立共同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为家庭的幸 福而努力。
情感交流
加强情感交流,关心对方的需求和感受,让 彼此感受到温暖和爱意。
家庭系统排列基础知识

家庭系统排列基础知识(海灵格)一、谁属于家族系统1、当事人,其兄弟姐妹(含异父母、非婚生或收养者),不论活着、死去、夭折、流产或堕胎的都包括在。
2、父母,其兄弟姐妹(含异父母、非婚生或收养者),不论活着、死去、夭折、流产或堕胎的都包括在。
3、(外)祖父母,其中一两个兄弟姐妹(含异父母、非婚生或收养者)。
4、其中一个(外)曾祖父母。
5、命运乖舛或受系统其它成员不公平对待的人(被排斥、遗弃、鄙视或遗忘等。
)6、在系统中为着某些人而放弃自己序位或权利的人。
二、家庭层级因素理论举例时间早来优于后到妻优于亲子;长子优于次子;第一任配偶优于第二任配偶;先有性关系者优于后者。
性别负担家庭安全者优丈夫优于妻子。
系统新系统优于旧系统目前家庭优于原生家庭。
位置层级高者至层级低者依顺时钟排列。
四、家庭序位的现象1、认同当一个人没有透过模仿或仿同另一个人,甚至不知道或不认识那个人,却有着与那个人相同的情绪感受、行为模式和命运遭遇,这就是海灵格所说的「认同」。
2、赎罪引致疾病、自杀、意外和死亡的另一种动力,是来自于赎罪的愿望,但以赎罪作为补偿只会使不幸加倍。
有治疗性的解决方式应是透过接受和解行为才是正确的。
3、和解-深深的鞠躬成年的孩子有时会反抗父母,鄙视父母,向他们提出抗议,又带着父母无法实践的渴望,以为自己较完美,或渴望有较完美的父母。
解决之道为深深的鞠躬,这是得到爱的联系的先决条件。
4、双重转移承继家族中某人的感觉,称之为主体转移;但是这承继之人又将此感觉转移到另一人身上,这就成为客体的转移。
此即成为双重转移。
5、因他人付出代价而得到的礼物如果所拥有的东西是因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得的,例如他人牺牲了生命或让出了原本的位置,这些人便可能会牺牲对他有价值的东西或人,例如:健康、孩子,以此作为补偿来得到平衡。
解决之道是:透过感和谦卑达到平衡,不论是好是坏,都要向命运鞠躬表示同意,如此就能与命运和谐相处,并且得到自由。
6、施而不受一个施而不受的人,等于在对他人说:『我宁愿是你有罪恶感而不是我。
家庭治疗中常用的概念

家庭治疗中常用的概念
1. 系统性思维:家庭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系统,一个变化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
系统性思维是家庭治疗师评估家庭问题和制定治疗计划的基础。
2. 情感回应:家庭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技巧,指治疗师通过表达对家庭成员情感的共鸣和理解,来建立和加强治疗师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情感回应可以帮助治疗师更好地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3. 亲密关系:家庭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依赖关系。
亲密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情感连接,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支持。
4. 沟通技巧:家庭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技巧,指治疗师帮助家庭成员改善彼此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沟通技巧包括积极倾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有效解决冲突等。
5. 家庭规则:家庭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家庭成员之间约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家庭规则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建立约束和秩序,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理解。
6. 情绪调节:家庭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技巧,指帮助家庭成员管理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情绪调节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互动。
7. 家族模式:家庭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共同行为模式和信念系统。
家族模式可以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是影响家庭成员健康和幸福的重要因素。
亲密关系论文

亲密关系论文摘要亲密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亲密关系的定义、特征和重要性,并讨论亲密关系对个体的健康和幸福的影响。
理解和培养亲密关系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积极作用。
引言亲密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无论是家庭关系、友情还是爱情关系,都是建立在亲密关系的基础上。
然而,亲密关系的定义和特征却常常让人困惑。
本文将通过研究亲密关系的定义、特征和重要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关系对个体的影响。
亲密关系的定义亲密关系是一种基于情感、互动和信任的特殊关系。
它包括家庭关系、友情和爱情。
在家庭关系中,亲密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在友情中,亲密关系是朋友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在爱情关系中,亲密关系是伴侣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亲密关系的特征包括情感的共享和理解、支持和合作、信任和忠诚、沟通和互动。
亲密关系的建立需要双方的努力和维持,其中包括共同的价值观、相互的理解和支持,以及信任和忠诚的建立。
亲密关系的重要性亲密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密关系有助于减轻个体的压力和焦虑,增强自尊和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亲密关系提供了情感的共享和理解。
在亲密关系中,人们可以倾诉内心的痛苦和忧虑,获得理解和安慰。
这种情感的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亲密关系提供了支持和合作。
在困难时期,亲密关系能够为个体提供支持和帮助。
无论是家庭关系、友情还是爱情关系,亲密关系的支持和合作是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重要因素。
再次,亲密关系建立在互相的信任和忠诚上。
信任和忠诚是亲密关系的基石,它们使得关系更加稳定和持久。
亲密关系中的信任和忠诚有助于减少冲突和误解,增强关系的稳定性和亲密性。
最后,亲密关系促进了沟通和互动。
在亲密关系中,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促进双方的交流和理解。
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是亲密关系的重要特征,它们有助于建立深入的情感连接。
青少年时期的家庭关系,同伴关系,亲密关系的理解

青少年时期的家庭关系,同伴关系,亲密关系的理解一、自我发展青少年又被称为自我的第二次诞生时期,青少年的一切问题是以自我为核心而展开的,也是以解决好自我这个问题为目的的。
(一)自我发展的背景生理方面,身体上的突然变化使他们将认识对象重新指向自我。
心理方面能够系统地考虑假设和未来的世界,考虑的典型问题是:我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社会方面需要对工作和未来做出重要决定,经常考虑:我是谁?我将要到哪里去?(二)青少年自我发展的特点 1、由外部世界转向内部世界将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
注意到自己的内部世界中存在“本来的”“本质的”自我。
2、自我逐渐分化一个主体的我,即作为观察者的我。
另一个是客体的我,即作为被观察者的我。
理想我,即个体在头脑中塑造的自己期望的未来自我的形象。
现实我,通过个人的实践而反映到头脑中的,现在的真实自我。
个体我,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社会我,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3、自我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第一、理想我总是高于现实我。
第二、个体我和社体我矛盾。
第三、多层次自我之间的矛盾。
第四、真实我和虚假我矛盾。
4、自我呈现一定的波动性。
二、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发展 1、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变化一方面,青少年寻找与父母的分离,一方面寻求父母的指导、支持和帮助。
亲自冲突能促使青少年与父母对双方关系做出适应性的调整,青少年也能获得一些有效的处理冲突的技巧和技能。
2、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变化 (1)青少年友谊的发展青少年对友谊的看法,更强调彼此间亲密的情感联系。
友谊的主体是相互理解和亲密的情感支持,友谊是忠诚,值得依赖和尊重。
(2)青少年异性亲密关系的发展青少年时期异性之间的交往明显增多。
适当异性关系的建立往往会促进青少年积极的发展。
但总体而言,这种爱慕之情还是很幼稚的。
老师和父母要学会引导,使这种异性间的亲密关系走上一个积极发展的轨道。
家庭系统理论

1
1.家庭系统的发现
• 20世纪50年代,有些在精神病医院任职的
工作者在研究中发现,忧郁症、妄想症、 精神分裂以及精神官能症的病患,跟他们 的家庭有许多关联。美国威斯康星州路德 医院的克利斯•密得弗在研究中指出,精神 病是在家庭中发展出来的,而症状常常出 现在某一位家庭成员身上。
• (文生•弗利 《家庭治疗概说》 罗拉的故事)
5
3.家庭系统理论的重点
• 1.整体论 • 2.家人关系 • 3.新的信念(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 4.家庭规则(态度上、行为上、沟通上) • 5.满足家庭的需求(价值感、安全感、成绩
感、亲密感、对于挑战和刺激的需求以及 精神上的寄托)
6
一对事业有成的 中年夫妇
• 1.高度的成就动机 • 2.头脑聪明却轻视自己的情绪 • 3.性生活严重失调,几乎有五
年没有性关系,但却各自拥有 秘密的性幻想。
• 4.缺乏亲密关系而心中十分孤
寂
• 5.每周至少去四次豪华餐厅吃
饭
九岁的独生子
• 1.功课很差 • 2.完全没有孩子的气息,严肃、
退缩、几乎没有情绪。行动像 个老人。
2
• 贝特森于1951年开始研究人际互动与精神
分裂症的关系。
• 撒提尔更进一步研究家庭系统病理理论
• 伯文以及布罗迪更进一步专注于上述关系
在家中相传的现象。
3
2.什么是家庭系统理论
• 家庭系统理论将家庭看成一个完整的单位,看成
一个系统,家庭成员是系统的组成成分。每个成 员之间都是交互作用的。
• 家庭系统理论着眼于家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它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