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稿
2024年防震减灾培训讲稿(4篇)

2024年防震减灾培训讲稿地震灾害防范与自救互救知识普及自然灾害作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尤其是地震,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和深远的影响。
____年____月____日,一场里氏8.0级的地震袭击了四川汶川,不仅震动了当地,也深深触动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
那一天,许多美丽的城镇和乡村,那片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土地,在瞬间变得满目疮痍,无数家庭遭受重创,无数孩子的哭声和受伤的面庞,成为我们心中久久不能散去的阴霾。
汶川大地震之后,我们国家痛定思痛,加强了对各类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将防震减灾的知识内化于心、实践于行。
以下是一些防震减灾的基本知识和措施:1. 地震前的准备:学习地震基本急救知识,制定家庭应急预案,进行家庭避险、撤离与疏散演练;准备防震应急包,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家具物品应合理摆放,床应靠近内墙(承重墙),避免靠近屋梁和悬挂的灯具。
2. 疏散准备:保持居住环境整洁,确保出口畅通;熟悉周边环境,了解最近的避难场所,规划地震发生时的疏散路线。
3. 地震时的自救知识:遵循就近避险原则,伏在床下、桌下或是有结构稳固的小房间内;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在安全地点等待震后撤离;不要跳楼,避免乘坐电梯;在教室内保持冷静,躲在课桌下,待地震过后按照教师指挥行动;在户外选择开阔地带避险,远离高大建筑物。
4. 地震后的互救:优先救助近距离的人;与被困者建立联系,确定位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援;避免使用锐利的工具挖掘,注意保护被埋压者的头部和呼吸系统;在救援过程中注意保护被救者的情绪和身体状况。
地震虽然可怕,但它不可预测,威力巨大。
只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地震的威胁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减轻。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些知识传播给每一个人,以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2024年防震减灾培训讲稿(二)河西小学地震防灾宣传材料家庭防震准备重要性的认识:家庭需树立防震意识,根据住房结构、周边环境等实际情况,制定避震计划,为震时自救和他救创造条件。
防震避险安全教育演讲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防震避险安全教育的演讲。
地震,这个看似遥远的名词,却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
在这场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如何做到防震避险,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呢?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防震避险安全教育。
一、地震的危害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地震发生时,强烈的地壳运动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0万人因地震丧生,数百万人受伤。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防震避险工作。
二、防震避险的重要性1.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地震发生时,人们往往处于慌乱之中,缺乏应对措施。
通过学习防震避险知识,可以提高我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到冷静应对地震灾害。
2. 降低人员伤亡。
掌握防震避险技能,可以使我们在地震发生时迅速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3. 保障财产安全。
地震发生时,房屋、车辆等财产会受到破坏。
了解防震避险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地震发生时保护好自己的财产。
4. 维护社会稳定。
地震灾害发生后,若能迅速采取有效的防震避险措施,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三、防震避险知识1. 地震前的预兆地震发生前,往往会有一些预兆,如小震、地声、地光等。
我们要学会观察这些现象,提高警惕。
2. 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1)保持冷静,迅速判断所处环境。
(2)在室内,迅速躲避到桌子、床下等坚固的家具旁,用手护住头部。
(3)在室外,迅速躲避到开阔地带,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危险物品。
(4)若被困,保持镇定,尽量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3. 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1)检查身体状况,如有伤势,迅速包扎,避免感染。
(2)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帮助他人。
(3)遇到被困人员,设法将其救出。
4. 地震时的逃生路线(1)熟悉家中、学校、公共场所的逃生路线。
(2)在地震发生时,按照逃生路线迅速撤离。
四、防震避险教育1. 家庭防震避险教育家长要向子女传授防震避险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2024年防震减灾培训讲稿范本(2篇)

2024年防震减灾培训讲稿范本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给大家做关于防震减灾的培训讲稿。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国家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然而,地震等自然灾害给我们的生活和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作为一名员工,了解和掌握防震减灾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培训讲稿将会重点讨论防震减灾的重要性、防震减灾的基本知识以及应急避险和救援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地震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它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有效的防震减灾工作不仅可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还可以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防震减灾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防震减灾可以减少损失。
通过提前做好预防和减灾工作,我们可以及时避免灾害造成的损失。
比如,加强地震防御设施的建设、加强公众的教育宣传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次,防震减灾可以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知道如何正确应对,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
通过提前培训和演练,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做到心中有数。
最后,防震减灾可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震等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通过有效的防震减灾工作,可以减少经济损失,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些基本的防震减灾知识。
首先,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出来时所造成的地壳震动。
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是不可预测的。
同时,地震有不同的震级,震级越大,地震的破坏力也越强。
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地震的预报和预警知识。
地震的预报是指通过各种观测手段对地震进行预测,以便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地震的预警则是指在地震发生前的几秒或几十秒内,通过地震系统发送警报信息,提醒人们做好防护准备。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急避险和救援的方法。
首先,我们应该保持冷静,迅速找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比如,躲到坚固的桌子或者门框下面,保护头部和颈部。
防震减灾知识科普的演讲稿范文(精选8篇)

防震减灾知识科普的演讲稿范文〔精选8篇〕防震减灾知识科普的演讲稿范文〔精选8篇〕防震减灾知识科普的演讲稿1今日,我来到绍兴科技馆,上了一堂生动的“防震减灾”教育课。
在这堂课中,我收获多多。
一走进科技馆,一块块图文并茂的牌子映入我的眼帘。
上头讲述着一个个小百科、小故事。
有大陆漂移学说,有地球构成构造,有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的构成原因和遭地震侵蚀后与地震降临前的样貌的比较,并经过一个个的小实验、小游戏、小问答来增强我们“防震减灾”的意识。
除了图文并茂的展板,还有许多要我们自我动手、理论的游戏。
比方:你来制造地震。
让我们先搭一座房子,然后推动下头的.“平地”,让我们准确地明白地震。
还有地震波的演示。
更兴趣的是在电脑上玩游戏。
先是让你选择一个场地,比方:野外、学校、商店、家里……我就选学校吧!图中的小男孩由我控制着,走在一片荒凉的地方……除了这些,还有地震的讲解,足以吸引大家津津有味地看。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边走边想:如今,我们国家真是注重对中小学生的自护自救教育。
办了“防震减灾”展,让我们理解到了地震时,应当怎样防止伤害,怎样减少灾害。
又理解到地震是怎样发生的,怎样构成的,怎样扩散的。
虽然灾难还未降临,但我们要防范于未然,多一份平安知识,少一份不必要的损失,让我们多学一些知识,少一些平安隐患。
这一堂“防震减灾”教育课,让我受益匪浅!感谢为我们办展览的叔叔阿姨!防震减灾知识科普的演讲稿22023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仅仅几秒钟的时间,也就在这一瞬间,汶川周边地区变成了废墟。
有多少人失去了自我的亲人,有多少人分开了人世,又有多少人变成了残疾人……这场大地震震撼了全国人民,给四川人民心中留下难于挥去的阴影。
根据有关人员统计,在地震发生时,真正由于灾难本身造成的伤害并不大,那又是什么使这么多人遇难呢?原先,真正的“杀手”是惊慌。
惊慌使得许多人只会随别人行动,而不能冷静地考虑。
防震减灾讲话稿(精品12篇)

防震减灾讲话稿(精品12篇)防震减灾讲话稿篇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防灾减灾·珍爱生命”。
生命,是珍贵的,是无价的。
我们能够领略山的雄伟,海的壮阔,是因为我们拥有生命;我们能够聆听风的细语,鸟的欢歌,是因为我们拥有生命;我们能够感受亲情的伟大,友情的温暖,爱情的美好,是因为我们拥有生命。
生命,是如此美好,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但同时,生命又是无比脆弱的。
5月12日大地震,一瞬时,山崩地裂,家园损毁,生命消逝。
熟悉而温暖的家园被撕裂成山般的废墟,天真烂漫的笑脸被夺去花一样的童年,鲜活的生命被那一瞬间把生与死分开,还有许许多多的梦想,被残忍无情地摧毁掩埋。
在灾难面前,生命显得如此脆弱而不堪一击。
正因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才要倍加珍爱。
而对于灾难,如果我们能进行有效的防范和保护,我想,生命或许会坚韧不少。
比如,对于地震,自起,每年的5月12日被设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每年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日”宣传周。
“防震减灾日”的设立,既是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故去的人们,也是提醒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
而当地震来临之时,我们千万要镇静。
由于强烈振动只有几秒到几十秒钟,时间短促,所以应采用“就近避震”的方法。
如果不幸被压在建筑物下,更要保持头脑清醒,尽量保存体力,延长生命。
对于火灾,我们平时应注意电器的使用和烟花爆竹的燃放,学习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不应随意进行与火有关的游戏。
处在陌生的环境时,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
一旦发生火灾,需要保持镇静,不能惊慌,利用周围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逃生。
如果身处浓烟之中,尽量采取低姿势爬行,头部尽量贴近地面。
当然,人的一生遇到大的灾难的几率是小的,我们更加要注意小的安全问题,提高防范意识,例如,不随意下河,下湖游泳;不要进入网吧,避免使学习受到影响,身心健康受到污染和受到人身伤害;要注意活动安全,特别是进行体育活动时要防止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防震减灾科普活动演讲稿7篇

防震减灾科普活动演讲稿7篇防震减灾科普活动演讲稿【篇1】同志们、朋友们:经国务院批准,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防灾减灾日”活动启动仪式,目的是按照国家减灾委统一部署,进一步动员全省开展好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推动我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不断发展。
在此,我谨代表省政府、省减灾委,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精心筹备这次活动的广州市政府、省直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和从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一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也是不断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
近年来,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军民共同努力下,我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建设、灾害预警预报、应急管理、紧急救助、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特别是去年,我省接连战胜2008年一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严重洪涝灾害和超强台风袭击,出色完成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任务,为灾区安定、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是灾害多发易发省份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特别是全球自然灾害问题恶化的势头尚未得到遏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的扩大,我省也同样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灾害威胁,抗灾救灾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防灾减灾工作。
要求必须把防灾减灾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
在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国家减灾委部署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而且有利于普及全民防灾减灾知识,推广全民避灾自救技能,同时,也将极大地推动各级政府不断提高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防震减灾科普的演讲稿(精选6篇)

防震减灾科普的演讲稿防震减灾科普的演讲稿(精选6篇)演讲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
在生活中,需要使用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大家知道演讲稿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防震减灾科普的演讲稿(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防震减灾科普的演讲稿1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国旗下讲话时间,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地震避险的有关常识。
对所有中国人来说,2008年5月12日无疑将成为一个永远无法忘却的惨痛记忆。
这一天下午2时28分,在我国的四川省,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在瞬间灾区的人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在瞬间5300多名在校学生遇难或失踪。
地震至今为止无法准确地提前预报,但掌握一定的避震常识和技能,可以让我们遇震不慌,降低危险。
地震灾害从发生到建筑物被毁坏平均只有12秒,必须根据所处的环境迅速作出抉择。
如来不及撤离建筑物,千万要冷静,充分利用建筑物内的避震有利部位,如坚固的桌椅下、睡床下,逃往小跨度的厨房、厕所、小房间、墙角,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万万不能在窗户、阳台、楼梯、电梯及附近停留。
地震时如果在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椅子及坚固物品旁边,注意避开悬挂物,用包或手护住头部,等地震过后再有序撤离。
如果在户外,要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在地上,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保护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在学校,避震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震时避震,二是震后疏散。
震时避震有如下要点:1、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将身体尽量缩成一团,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餐桌或床下(旁),靠外墙的学生尽量往里靠。
2、在操场或教室其他地方的师生,应该到室外合适的地方(如:空旷场地或到疏散区)去躲避,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如围墙、电线杆等)。
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2024年防震减灾培训讲稿(2篇)

2024年防震减灾培训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做一次防震减灾培训,我将结合实际案例和相关知识,为大家讲解如何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听讲,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发生形式复杂多样,威力巨大。
为了减少地震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严重损失,我们必须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首先,我们要加强地震防灾意识。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灾害,我们要认识到地震的威力和危害,提高警惕。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地震的预防和应对,不能掉以轻心。
其次,我们要做好建筑物的防震设施。
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是最为严重的,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我们必须做好防震设施的建设。
首先,要选择地震稳定性好的建筑材料,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固。
其次,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施工,确保建筑物能够在地震中保持稳定。
此外,建筑物的抗震设施也非常重要,比如地震防护墙、防震支撑等,都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再次,我们要做好地震应急预案。
地震发生时,人员的疏散和救援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提前制定好地震应急预案,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和任务。
首先,要明确工作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的疏散和救援路径,确保人员能够及时安全地疏散和撤离。
其次,要做好救援物资和设备的储备和准备工作,确保救援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此外,我们要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最后,我们要加强地震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地震是一种公共危机,我们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地震知识,提高大家的防震减灾意识。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地震知识讲座、制作宣传资料、组织地震应急演练等方式,向社会传播地震知识,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能力。
希望通过今天的培训,可以让大家对防震减灾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相信只要我们全体员工紧密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一定能够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谢谢大家!2024年防震减灾培训讲稿(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大家莅临参加____年防震减灾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稿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重大地震灾害,给灾区广大人民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党中央,国务院,省市领导高度重视。
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对当前抗震救灾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温家宝总理亲赴现场,指挥灾抗震救灾。
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灾害之一,也是损失最为严重的灾难,带给社会和人们的是破坏和毁灭。
目前,人类对地震的预报,仍然是一道尚未攻克的科学难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地震预报工作极为重视,我国地震工作者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成功地预地震上,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特别是对学生防震抗震知识的积累,对学生防震抗震知识的培养。
防震减灾贯彻的是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重点抓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群众伤亡惨重,其中,以在校学生伤亡率最大,学生是灾害发生时弱势群体,目前,学校在校学生防震抗震意识普遍不高。
在这样血的教训下,引发出一系列对地震科学知识普及重要性的迫切需要。
在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中,同时也涌现出防震抗震意识超前,忧患意识优秀的代表人物。
比如,在四川省的绵阳市安县桑枣镇,有一所因地震出名的中学——桑枣中学,这是一所安县教委直属的农村初中学校。
校长叶志平,在担任学校校长以后,连续几年对该校的几栋教学楼进行了改造加固,教学楼本身不结实,属于危楼,也校长知道早晚会出事。
利用学校有限的才力进行改造和加固,除了教学楼修建结实还不行,紧急情况下有序的疏散学生也至关重要。
从2005年开始,他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
学校规定好每个班固定的疏散路线。
要求两个班在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
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
就连每个班在教室里怎么疏散都作了规定。
教室里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要走教室里的那条通道都预先进行了设置。
并且要求在二楼、三楼教室里的学生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四楼、五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
在紧急疏散时,对老师的站位也有要求。
要求老师站在各层的楼梯拐弯处。
因为在拐弯处学生们最容易摔。
孩子如果在这里摔倒了,老师是成人,完全有力气可以一把把孩子从人流中抓住提起来,不至于让别人踩到。
叶校长除了搞紧急疏散演练外,还经常利用学生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以及放晚自习时间,在教学楼中人流量最大的时候,看学生的疏散情况,查看老师是否在各层的楼梯拐弯处。
他还规定,每周二学校各班级要进行安全知识讲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知识。
地震那天,老师和学生们就是按照平时的训练秩序,用练熟了的方式进行了安全疏散。
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在地震发生后,全校2300多名师生,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
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学校里的八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他担心的修理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
而他的学生,这些11岁到15岁的娃娃们,紧紧地挨着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
人们感谢这位可敬的校长,家长感谢这位负责任的校长,老师和学生们更要感谢这位好的领导。
是他平时的严格要求,是他对学生、老师和家长的用心负责,保住了学校,更保住了学校的全体师生。
他可以骄傲地告诉家长,告诉世人:“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
“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
”这是叶校长的忧患意识的铭言,是一个校长对2300多名师生高度负责的精神。
这是发生在地震灾区的一个生动防震抗震意识的生动教材。
地震,是人类的最大的自然灾害。
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生命和财产损失是极大的,在这样一个自然灾害面前,我们要学会防震抗震的生存知识,学习防震抗震知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在百年大计的教育问题上,我们更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学校是全社会的缩影,教育好学生,就是教育好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
学校这个特殊的地方,人口密度大,人员相对集中,不可预测的情况瞬息万变,学生对灾害的感知力不强,学生是灾害面前最大的受害群体,抵御灾害的能力最差。
教育好学生懂得防震自救,学习好防震知识,就可以在地震来临时把灾害发生时人群的伤亡降低到最小。
学生的防震意识,不仅单纯的倡导学生在校的防震知识普及,对于学生,活
动的范围主要有家庭和学校构成,家庭防震也是重点之一。
家庭防震的重点,主要是保证震时和震后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家庭的防震救灾。
根据各家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1、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
2、分配每人震时的应急任务,以防手忙脚乱,耽误宝贵时间。
3、确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要作到畅通无阻。
4、加固室内家俱杂物,特别是睡觉的地方,更要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
5、落实防火措施,防止炉子、煤气炉等震时翻倒;家中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浴室、水桶要储水,准备防火用沙;学习必要的防火、灭火知识。
6、学会并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发现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处和正确识别地建筑物要有坚固的地基。
学校防震知识的重点,主要是地震来了在老师的指挥下统一的集结和疏导。
主要有以下经验可以借鉴:
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校)应经常在课堂宣导防震常识,并教导学生避难事宜,举行防震演习。
1、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及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
2、地震时避于课桌下,或背向窗户,避开因地震导致的玻璃破碎造成的伤害,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3、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或直接跳楼。
4、地震时如在室外,远离建筑物或在建的建筑物。
5、地震时如在行驶中之校车,应留在座位上勿动,直至车辆停妥。
6、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此时要保持冷静,
利用好有限的时间,打开教室前后门,等前震过了之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科学的按照平时演练的规定路线逃生。
7、能撤离时,迅速有序地疏散到选定的安全地区或提前指定的避震场所,不要拥挤在楼梯和过道上。
8、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震后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桌下面或跨度较小
的房间,如卫生间等。
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边。
在车间里可躲在机床下或小房间。
在影剧院,在饭店可躲在椅子下。
9、撤到室外操场上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难。
10、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如用枕头顶在头上,用脸盆顶在头上,用书包顶在头上,用双手护住头部。
柘汪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