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
儿童防震减灾专题知识讲座

《儿童防震减灾专题知识讲座》
小朋友们,大家好呀!今天咱们来讲一讲“儿童防震减灾专题知识讲座”。
你们知道吗,地震可是个很可怕的家伙。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有一次在一个小镇上,突然发生了地震。
房子摇摇晃晃,东西噼里啪啦地往下掉,大家都吓坏了。
有个小朋友叫明明,他因为提前知道了一些防震的知识,所以很快就躲到了安全的地方。
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在地震的时候保护好自己呢?首先,要是在教室里,地震来了,要赶紧躲到桌子下面,两只手抱住头。
等震动小一点了,再跟着老师跑到空旷的地方。
在家里的时候,如果在睡觉,要马上滚下床,躲到墙角。
小朋友们,咱们可不能在地震的时候乱跑乱叫哦。
还有呀,平时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准备一个应急包,里面放一些水、吃的、手电筒什么的。
《儿童防震减灾专题知识讲座》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讲“儿童防震减灾专题知识讲座”。
再给你们说个故事,有个小姐姐叫花花,地震发生的时候她正在客厅玩玩具。
她一下子就反应过来,跑到卫生间躲着。
因为卫生间的空间小,相对比较安全。
那要是在户外,比如在公园或者广场上,地震来了就要找个空旷的地方,远离大树、电线杆这些东西。
咱们还要记住,地震过后也不能马上回到房子里,得等大人检查过确定安全了才行。
小朋友们,多学一点防震减灾的知识,就能在危险的时候保护好自己啦。
大家一定要记住哦!。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课件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课件1. 防震减灾概述顾名思义,是指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的活动。
它涉及到地震的监测、预警、科研、教育、宣传、演练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全方位的努力降低地震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
地震是地球内部应力释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破坏性。
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繁,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提高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防震减灾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对地震工作的领导,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和应急救援水平。
社会组织和公众则应积极参与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自身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共同构建防范地震灾害的安全屏障。
1.1 定义与重要性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的目的是向公众普及地震科学的基本知识,提高人们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难以预测的特点,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加强地震科学研究,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地震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如地震监测技术的进步、地震预测能力的提高等。
这些成果为防震减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国际社会对防震减灾问题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一系列的防震减灾政策和措施。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对于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地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2 防震减灾的必要性防震减灾是应对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防震减灾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地震作为一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其破坏力巨大。
通过有效的防震减灾措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小学生防震避险知识讲座

小学生防震避险知识讲座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当地中小学校受损和伤亡程度惨重。
学校是人员高度密集的地方,这次地震灾害警示我们必须加强对广大中小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防震意识和学校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避险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对师生造成的伤害,根据上级各部门及教育局的指示精神,学校决定利用今天这个时间进行一次地震应急知识教育和避震应急疏散演练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活动。
希望广大师生认真收听。
一、地震的一般知识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逐渐积累了能量,在某些脆弱部位,岩层就容易突然破裂,引起断裂、错动,于是就引发了地震。
按成因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类.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动是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我们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
震级是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越强,震级越大。
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1、弱震:震级小于3 级的地震;2、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⒋5级的地震;3、中强震:震级大于⒋5级,小于6级的地震;4、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
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这次汶川地震就属于巨大地震.二、地震预报知识地震发生前是有预兆的,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
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地壳变形,小地震活动,地声、地光、地磁变化、重力变化或其它化学成份的变化、地震波速度变化等等。
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都有可能是地震前兆.动物异常的反应主要表现在:(这里有一首顺口溜帮助大家记忆)震前动物有前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小学自然灾害安全知识讲座稿

小学自然灾害安全知识讲座稿
一、介绍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我将给大家讲解一些关于自然灾害安全知识的重要内容。
二、地震
2.1 地震的定义和原因
地震是地球上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现象。
地震的原因有地壳板块运动、地壳断裂、火山喷发等。
2.2 地震的预防与应对
- 在发生地震时,要迅速躲到桌子下、墙角或坚固家具旁边,并保护头部。
- 制定家庭应急预案,定期参加地震演。
- 不去靠近或触摸电线、井盖、烟囱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物体。
三、洪水
3.1 洪水的定义和原因
洪水是指在短时间内降雨量非常大,导致河流水位迅速上涨并泛滥的自然现象。
洪水的原因有暴雨、台风来袭等。
3.2 洪水的预防与应对
- 在预测到洪水来临时,要及时转移到高地或安全的地方。
- 不要靠近洪水潮水上涨的地方,以免被冲走。
- 经常清理排水沟,避免积水导致洪水的发生。
四、台风
4.1 台风的定义和原因
台风是海洋上形成的热带气旋,伴随着强风和暴雨。
台风的原因有适当的温度、水汽和风切变等。
4.2 台风的预防与应对
- 台风来临前,要做好防台风措施,固定门窗,备足饮用水和食物。
- 严禁在台风影响期间外出,以免受到强风和暴雨的伤害。
- 及时关注台风警报,听从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安排。
五、总结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关于自然灾害安全知识的要点。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知识,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
谢谢大家!
附:请勿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小学防震安全教育讲座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小学防震安全教育讲座,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家的防震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虽然我们无法预测它何时会发生,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在地震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讲解防震安全知识。
一、地震的基本知识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地球表面岩石层因地质构造运动而产生的震动现象。
地震的能量来源于地壳内部的应力积累,当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就会发生断裂,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产生地震。
2. 地震的分类根据地震的成因,地震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
其中,构造地震最为常见,也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地震类型。
3.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
烈度是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它与震级、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物等因素有关。
二、地震发生前的预兆地震发生前,有时会出现一些预兆,如:1. 地面出现裂缝2. 地面倾斜、变形3. 地下水异常4. 地声、地光5. 动物异常行为这些预兆并不一定意味着地震马上就要发生,但它们可以作为地震预警的重要参考。
三、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方法1. 室内避震(1)如果在室内,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找到避难场所。
一般来说,坚固的家具、墙角、卫生间等地方是较好的避难场所。
(2)迅速关闭电源、煤气等设施,以防火灾发生。
(3)用书包、枕头等物品保护头部,防止被坠落的物品砸伤。
2. 室外避震(1)如果在室外,要迅速离开建筑物,到开阔地带避难。
(2)避开高大建筑物、电线杆、广告牌等可能倒塌的物体。
(3)不要乘坐电梯,走楼梯逃生。
3. 地震发生时的注意事项(1)不要慌张,保持冷静。
(2)不要乱跑、拥挤,以免发生踩踏事故。
(3)不要触摸电源、煤气等设施,以防触电、爆炸。
(4)地震过后,要注意余震,继续做好避震措施。
四、地震后的自救互救方法1. 确认安全地震过后,首先要确认自己的安全,检查是否有受伤或被困的情况。
中小学防震减灾知识科普班会课件

03
加固校舍:检查并加 固教学楼、宿舍楼等
建筑物
04
准备应急物资:如急 救包、手电筒、饮用
水等
05
培训教师:提高教师 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
06
加强学生教育:普及 防震减灾知识,提高
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制定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步骤
重要性: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应急预案可以指导师生迅速、有序、高效地撤离,降低伤亡和损失。 制定应急预案,包括撤离路线、避难场所、物资准备等。
地震的危害和防范措施介绍
01
地震的危害:破坏建筑物、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急演练:定期进行地震应急演练,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02
防范措施:加强建筑物抗震设计,提高抗震能力
防震减灾教育: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03
地震预警:建立地震预警系统,提前预警,减少损失
家庭防震准备:准备应急物资,提高家庭防震能力
04.
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震减灾设施,确保其有效性
救援人员到达前不要随意离开避难场所
01
04
03
02
保持通讯畅通,以便 及时获得救援信息
避免不必要的移动, 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保持冷静,不要慌乱
谢谢观看
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 防止煤气泄漏。
地震发生时,应远离高压电线和变压 器,防止触电。
地震发生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防止爆炸。
注意周围环境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01.
观察建筑物的裂缝、倾斜、沉降等异常现象
02.
留意地震预警信号,及时采取避险措施
03.
熟悉逃生路线,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
小学防灾应急知识讲解稿

小学防灾应急知识讲解稿
引言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一些小学防灾应急知识。
灾害是
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情况,了解如何应对和应急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这次讲解,能够帮助大家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地震应急知识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在地震发生时
保护自己。
以下是一些地震应急知识:
1. 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靠近坚固的家具旁边,保护头部和颈部。
2. 不要逃跑或者站在窗户旁边,以免受伤。
3. 地震结束后,应该迅速离开容易发生坍塌的建筑物,并远离
电线、树木等可能存在危险的地方。
火灾应急知识
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在火灾发生时做出
正确的应急措施。
以下是一些火灾应急知识:
1. 如果发现火灾,应立即按下火警报警器,通知周围的人员,
并迅速逃离火灾现场。
2. 在逃离火灾现场时,要尽量低姿态前进,以避免吸入过多烟雾。
3. 如果身上着火,应尽量采取滚地等方式来扑灭火焰。
水灾应急知识
水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在水灾发生时
保护自己。
以下是一些水灾应急知识:
1. 如果发现水灾正在发生,应迅速向高处转移,并避免接触水流。
2. 不要试图穿越水流湍急的地方,以免被卷走。
3. 如果被困在水中,应尽量保持冷静,寻找可以依附的物体,
并尽量保持头部露出水面。
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小学防灾应急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
他人。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知识,并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冷静应对,保护自己的安全。
谢谢大家!。
小学生预防地震逃生安全知识讲座

小学生预防地震逃生安全知识讲座小学生预防地震逃生安全知识讲座学校是人员高度密集的地方,提高广大师生的防震意识和学校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避险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对师生造成的伤害,根据上级各部门的指示精神,学校决定利用今天这个时间进行一次地震应急知识教育,希望同学们认真听。
一、地震的一般知识我们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而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更好的办法预测和控制地震,所以它造成的灾害也是严重的。
例如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7.8级大地震,造成24.2万多人死亡,16.4万多人重伤;2008年5月12日四川8级大地震,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地震虽然难以预测和控制,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震前的一些预兆来预防的,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地光和地声。
同时还要注意地震谣言造成伤害和损失的局面,只有省级政府才能向社会公开发布地震预报,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对外发布地震预报。
凡是将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都说得非常精确,那绝对是谣言。
因为现在的预报水平达不到如此精度。
二、地震自救互救知识平时多一分防震的知识和经验,震时就能减少伤亡和损失。
那么地震时我们怎么办呢?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原因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只有几十秒左右。
避震要点有五点: 1、选择空间小的房间、坚固家具旁,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就地躲藏; 2、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3、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4、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5、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总之,一定“保持镇静就地避震”和“避免惊慌”。
1、地震时自救应急:正在教室上课的学生,不要慌乱向教室外面跑,有机会迅速撤离时,在老师指挥下有序撤离到操场等开阔地带;无法撤离时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背向窗户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指挥下有组织地撤离,防止因人多惊慌而造成的挤伤踩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夏琼华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1.地球的内部结构(图片资料)地球的外层是地壳,地壳之下是地幔和地核。
它们分层结构就像鸡蛋的蛋壳、蛋清和蛋黄。
地核又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
地球的内部构造2.地球是运动着的我们居住的地球始终在不停的运动。
她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围绕太阳旋转,随着太阳系、银河系在茫茫宇宙中遨游。
(图片资料:用原图P2)3.我们居住的地球并不安宁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约7秒就有一次。
人们能够感觉得到的不到1%,其中造成灾害的仅有万分之二左右。
4.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分布世界上的地震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三个主要的地震活动带上:(图片资料用原图P9)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海岭地震带5.我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我国约有20多条地震带,地震分布很广。
有记载以来,我国除贵州、浙江外,其他省份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00年至20世纪末,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已达50多万人,约占同期全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
(图片资料)6.地震的分类人为的原因:人为的原因也能引起地表振动,如开山放炮、地下核爆破等。
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容易造成灾害的、由自然界的原因引起的地震,即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
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对人类的威胁最大。
(图片资料:唐山、汶川的地震)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
火山地震一般影响范围较小,发生的也较少,约占全球地震数的7%。
(图片资料:火山喷发)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例如,当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振动。
这类地震更少,大约不到全球地震数的3%,引起的破坏也较小。
(图片资料)7.地震的烈度与人的感觉、破坏程度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称为地震烈度。
我国把地震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画图)——小于三度:一般情况下人无感觉;——三度:少数静止的人有感觉;——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门窗作响,吊灯摇晃;——六度:人们仓皇出逃,房屋损坏;——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九~十度:房屋破坏或倒塌,地面破坏严重;——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二、和家人一起做好日常的防震准备1.提醒大人:(1)家具物品摆放要安全(画图)(2)卧室的防震措施最重要(画图)地震有时可能发生在夜间,人在睡觉时对地震的警觉力最差,并且从卧室撤往室外的路线可能较长,因此,按防震要求布置好卧室家具物品至关重要。
(3)仔细放置好家中的危险品(画图)清理家里的危险品:——易燃物:煤油、汽油、酒精、油漆、稀料等;——易爆品:煤气罐、氧气瓶等;——易腐蚀的化学物品:硫酸、盐酸等;——有毒物品:杀虫剂等。
把用不着的以上物品尽早清理掉。
必须留下的要存放好:——防撞击,防破碎;——防翻倒,防泄漏;——防燃烧,防爆炸。
2.小贴士:(1)枕头和坐垫的妙用紧急情况下,可以随手抓一个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
(2)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画图)——要结实,以便安全使用和不易剐破;——放在家里便于取放处。
防震包里装些什么物品:——饮用水、食品、衣物、药品;——手电筒、火柴、蜡烛、收音机、干电池等。
(3)进行家庭防震演练(画图)地震往往突如其来,震时应急,好多事都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或困难的环境下做完,如紧急避险、撤离、疏散、联络,等等。
所以,必要的家庭、学校防震演练很重要。
——练习“瞬间紧急避险”——紧急撤离与疏散演练——约定好家人震后怎样团聚1.地震的前兆(1)井或泉成为人们观察地震前兆的“窗口”(画图)(2)动物行为异常多次震例表明,某些动物可能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
目前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异常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
(只要图旁的文字,不需配图。
)并不是说动物有反常表现就一定是地震前兆,所以,我们发现异常后不要慌张,应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以便作出正确判断。
(3)地声与地光地声与地光,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往往在大震快要来临时,匆匆跑来向人们发出警报。
地声的特点——多数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但有时也出现在震前几小时或几天。
——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声、狂风呼啸声、撕布声等。
地光的特点——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状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
——颜色多样,呈红、白、紫、橙等色。
2.利用预警时间紧急避震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时间虽然很短,但仍可以大致划分出三个阶段:——地面上下颠动(先颠),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预警现象出现;——地面大幅度水平晃动(后晃),一般伴有地面旋转、塌陷、喷砂冒水,人有眩晕感;——房屋倒塌。
也就是说,从地面开始上下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称为大震的预警时间。
一般大震的预警时间与离震中的距离有关。
粗略估计,唐山地震的预警时间约为10~20秒,而汶川地震的预警时间更长。
特别提醒:①不要慌张,一定要听从老师或家长的正确指挥②抓紧预警时间,行动迅速,紧急避震3.应急避震应注意什么(1)在家里如何紧急避震①家住楼房怎样避震(画图)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②家住平房怎样避震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如果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室内避险较安全的地点——炕沿下或低矮、牢固的家具边;——牢固的桌子下或床下。
特别提醒:震时要注意——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千万不能跳楼;——千万不要到阳台上去;——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千万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千万不要到处乱跑,特别不要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
(2)在学校怎样紧急避震①正在上课时怎样避震——无论教室是楼房还是平房,同学们都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在各自结实的课桌下;——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在老师带领下有组织地疏散;——如果教室是楼房,前面要求家住楼房的同学不要做的事,在学校也一定不要做。
②在操场或室外怎样避震——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头部;——注意千万要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震时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去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特别提醒一切行动听从老师的指挥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画图)——大同学要照顾年小体弱的同学;——要关心、照顾残疾同学。
(3)在公共场所怎样紧急避震①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画图)——就地蹲或趴在排椅旁;——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②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画图)——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柜台;——千万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千万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③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低头,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发生事故时受伤;——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特别提醒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拥挤(4)在户外怎样紧急避震①迅速避开各种高大的危险物楼房、危墙、高烟囱、水塔、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立交桥、建筑材料堆放处等。
②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③不要随便返回室内(5)在野外怎样紧急避震①避开水边的危险环境——河边、湖边、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或上游水库坍塌下游涨水,或出现海啸;——不要停留在水坝、堤坝上,以防垮坝或发生洪水;——迅速离开桥面或桥下,以防桥梁坍塌时受伤。
②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山脚下、陡崖边,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等。
③避开其他危险场所——变压器、高压线下,以防触电;——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以防发生意外事故时受到伤害。
特别提醒假如,地震时你正在野外郊游;或者,你家住农村,正在野外游玩,这时你该怎么办呢?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环境选择开阔、稳定的地方就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避风,背朝风向,以免吸进有毒气体(如果附近有化工厂等)。
震后不要独自在野外停留(6)遇到地震次生灾害怎么紧急避震①在室内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火灾——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画图)——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必要时要匍匐前行;——设法隔断火源。
毒气泄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不要慌乱拥挤;——待地震停止后再设法转移。
②在野外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水灾——如果江河湖海涨水,要向高处跑;——迅速离开桥面。
毒气泄漏——遇到化工厂等着火,并有毒气泄漏,不要朝顺风的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山崩、滑坡、泥石流等——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沟坎下;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小贴士:(此块内容可根据版面需要散放在“三、”中任何地方)震时是跑还是躲目前多数专家普遍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躲在什么地方避震——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远离建筑物,到开阔、安全的地方。
应采取什么姿势——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画图)——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画图)——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画图)怎样保护身体重要部位——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怎样避免其他伤害——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要避开人流拥挤场所,不要乱挤乱拥。
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
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