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开学第一课

合集下载

2024年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中精选

2024年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中精选

2024年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中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历史教材《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一章“文明的开端”,内容包括:中国历史的起源、夏商西周的更迭、春秋战国的变革、秦朝的统一及其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朝等重要历史时期的基本史实。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3. 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朝等重要历史时期的更迭及历史影响。

重点: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各个时期的重要史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2024年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果,引发学生对国家历史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各个时期的重要史实,以及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分析历史问题中的应用。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个历史场景,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体验感。

4. 例题讲解: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为例,分析争霸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秦朝统一六国的原因和意义。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古代史发展脉络2.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朝重要史实3.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分析历史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统一六国的原因和意义。

答案:秦朝统一六国的原因有:政治制度先进、经济发展、军队强大、民族融合等。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后世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 拓展延伸:请查阅资料,了解秦始皇的生平事迹,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知识。

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1 【教学目辬】一、知识目辬: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耕作方式的三个时期、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夏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及瓦解的经过、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及发展、特点、屯田制、均田制、封建社会时期的国有土地和私有土地的形式、土地兼并、水利工程修建及翻车、筒车的发明;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对社会的影响、精耕细作技术的表现。

二、能力目辬: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农业耕作方式形成及土地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运用历史理论分析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和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归纳总结、设问探究、演示农业发展过程;明确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处于世界前列,是中华文明的经济保障;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生活困苦;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评价的根本辬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教学过程】【讲授新课】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阅读教材第一部分,思考:①中国古代农业是怎样完成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的?②推动整个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中国原始农业(1)起源: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耕作方式: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一种非常落后而久远的耕作方式。

刀耕:用石斧、石锛除草。

火种:焚烧杂草,形成木灰肥,再进行播种。

人们发现被火烧过的地方,庄稼长势好,于是砍去树木,铲除杂草,晒干后放火焚烧,灰烬成了天然的肥料,即可播种。

(3)人们生活: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

耕种一两年后,随着肥料耗尽,地力明显下降,只能把它撂荒,另寻新的耕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生活十分艰苦;这种方式也严重破坏环境。

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中精选

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中精选

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中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第一章“文明的开端”,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史前时期”和第二节“夏商西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掌握史前文明的基本特征。

2. 掌握夏商西周的历史更迭,了解这三个时期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夏商西周的历史更迭及特点。

难点:史前文明的特征,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文化成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课外阅读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史前时期的遗址图片,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介绍史前时期的生产、生活状况,引导学生了解史前文明的基本特征。

3. 例题讲解:以夏商西周的历史更迭为例,分析这三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与史前时期和夏商西周相关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夏商西周的历史地位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7. 课堂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与史前时期和夏商西周相关的课外资料,拓展知识面。

六、板书设计1. 史前时期生产、生活状况文明特征2. 夏商西周历史更迭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史前时期的生产、生活状况及其文明特征。

(2)分析夏商西周的历史更迭及其影响。

2. 答案:(1)史前时期的生产、生活状况:以狩猎、渔猎、采集为主,逐渐向农耕、畜牧过渡。

文明特征:生产力水平低,社会组织形式简单,文化成就有限。

(2)夏商西周的历史更迭:夏朝建立,商朝取代夏朝,西周取代商朝。

影响:政治制度逐渐完善,经济发展,文化成就丰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

人教版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四、高、初中历史有什么区别?
学习方式 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突出问题意识 培养学科素养 强调能力转换
五、怎样学习高中历史
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叶圣陶:学习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 良好的习惯。 伏尔泰: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 唐太宗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4、自信自强——民族需要 案例1 “由于政府的外交方针无法解决日本人在满洲受到的不法 行为的伤害,国民日益不满,有很多人支持关东军的行动,陆军 收到了巨额援助金。”("九·一八"事变) “东京审判认定日本军队在1937年的日中战争中占领南京时杀害 了很多中国民众。但是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 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南京大屠杀)
胸怀祖国 放眼世界 有用之才 让我们共同努力,
体会历史学习的快乐!
历 史
高中历史 第一课
一、什么是历史?
热播的影视剧《汉武大帝》、《康熙王朝》 是历史吗 ? 发生在我们家里、个人身边的事也是历史 吗?
《说文解字》:“历,过也,传也。” 《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
“历史”的两层含义: 过去发生的事;曾经记录的事。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对“历史学”的解
释是: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 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与人类在政治、
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 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是人文社 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1、会考高考——现实需要 2、品味鉴赏——情感需要 3、学史明智——人生需要 4、自信自强——民族需要

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认识历史课程课件人民版(2)

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认识历史课程课件人民版(2)

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认识历史课程课件人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第一单元第一章“历史的召唤”,内容包括:历史的价值与意义、历史的学习方法、历史的基本要素。

具体涉及1.1节“历史,是什么?”和1.2节“如何学习历史”,通过这两个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历史课程,了解历史学习的方法和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历史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历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历史的价值与意义,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历史思维,培养史料分析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历史图片和新闻,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导入新课。

a. 展示秦始皇兵马俑、圆明园遗址等图片,提问:“这些历史遗迹给我们什么启示?”b. 播放新闻片段,涉及历史事件,提问:“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历史?”2. 新课内容讲解:a. 讲解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b. 介绍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史料分析、历史比较、历史归纳等。

c. 分析历史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历史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中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历史的价值与意义2. 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a. 史料分析b. 历史比较c. 历史归纳3. 历史的基本要素a. 时间b. 地点c. 人物d. 事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三个你认为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并说明原因。

b. 请运用史料分析方法,分析教材中的案例。

2. 答案: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历史课程。

2024年高中历史第一课新课标课件精选文档

2024年高中历史第一课新课标课件精选文档

2024年高中历史第一课新课标课件精选文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第一课《古代文明的开端》,详细内容涵盖第一章“史前时期”的第1、2节,主要围绕史前人类的生产生活、原始社会的制度、文明曙光的萌发等知识点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掌握原始社会的基本制度。

2. 使学生认识到文明起源的多样性,理解古代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原始社会的制度、文明曙光的萌发。

难点:理解史前文明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史前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史前人类的生活方式。

2. 新课内容学习:(1)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教师讲解,学生记录重点内容。

(2)原始社会的制度:分组讨论,每组汇报成果,教师点评。

(3)文明曙光的萌发:观看课件,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3. 例题讲解:分析史前文明的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题。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古代文明的开端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原始社会的制度文明曙光的萌发2. 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

(2)分析原始社会制度的特点。

2. 答案:(1)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以狩猎、渔猎、采集为主,逐渐发展出农业、畜牧业。

(2)原始社会制度的特点:公有制、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氏族制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史前文明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1)了解世界各地的史前文明。

(2)探讨史前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3)思考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材章节和详细内容的选取。

2024届高三历史开学第一课

2024届高三历史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
目录
CONTENTS
1 高三规划 2 高考如何考? 3 学生如何学? 4 学会自我调整 5 努力直到成功
PART
高三规划







问 题
如何更好的认识自我人生、并规划 好自己的人生方向?是摆在高三学
子面前的第一个问题
高三学子人生规划
有人曾问三个正在砌砖头的工人:“ 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回答说:“我在砌砖。 ”第二个工人回答 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回答说:“ 我在建造这世 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简短的回答,使各人的工作态度 跃然纸上:第一个工人是为工作而工作;第二个工人是为赚 钱而工作;第三个工人则是为创造未来实现梦想而工作。据 说,到了后来,前两个人一生都只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 而第三个人却成了知名的建筑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 领会到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态度决定高度。
改。建议正文8-14号字,
改。建议正文8-14号字,
导教学”,回答“为1什.3倍字么间距考。 ”的问题。
1.3倍字间距。
(2)“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键能更换力图片、方法必:点击备图片知后 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
右键,选择“更改图片”即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更换图方法:点击图片后右 键,选择“更改图片”即可。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 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顶部 “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 字号、颜色等进行修改。建 议正文8-14号字,1.3倍字 间距。
高考如何考?
点2击、此处课添加程标题标准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1.课程标准基本原则: ①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坚持反映时代要求 ③坚持科学论证 ④坚持坚持发展

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共27张PPT)

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共27张PPT)
湘潭县第二中学
二、历史有什么用?
2、历史的借鉴意义
殷鉴不远,生夏后之世。 ——《诗经》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史记》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贞观政要》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 取是舍非。 ——《资治通鉴》 得可资,失亦可资也;同可资,异亦可资 也。 ——《读通鉴论》
还珠格格VS延禧攻略
湘潭县第二中学
还珠格格VS延禧攻略
湘潭县第二中学
还珠格格VS延禧攻略
湘潭县第二中学
还珠格格VS延禧攻略
湘潭县第二中学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清世祖顺治 清圣祖康熙 清世宗雍正 清高宗乾隆 清仁宗嘉庆 清宣宗道光 清文宗咸丰 清穆宗同治 清德宗光绪 宣统帝溥仪
湘潭县第二中学
2、历史的三个层次: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事实本身,更指人们对过去事 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葛剑雄
过去发生的事情,人类社会客观发展的过程
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记录
对过去发生的事情有选择的解释和评价
湘潭县第二中学
一、历史是什么?
3、“历史是什么”的诗意解释
(1)历史是人类的集体记忆
(2)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
湘潭县第二中学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湘潭县第二中学
主要史学范式
全球史观 文明史观
唯物史

现代化史 观
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唯 文现物明代史化观有是,时关通候于常也人被称类称近社为代会文化发明。展史它普研是遍究指规范由律式传的,统科是社学研会历 究向史历现唯史代物的社主一会义种变认理迁为, 社 产 在 关 社 全 整 认 一 论 是 质 猎 器 史 的 革 演 建的 的 上 济 代会方决系会球体为转模人文采时观是历命进立过法的等化历式定之发史史变式类明集代史即大史史的新人程制工;是史决社间展观观开。文、时)观马众”观历的类(化业一思的定会的的是。始文明政代、指克化。史阶指历传、化场想发社意矛基将于明演治、工对思、。级人它史统民,全文展会识盾本人新史进文农业社主生的类斗从的农主方即化有生,、矛类航观的明业文会义活统历争世发业化位从上其活经盾社路认历和文明的的化治史的界展社社,的传的自、济;会的为史精明时总社,。是最历过会会社统科即身政基在的开,。神时代的会史通高程意是向会农学从固治础阶历辟一文代(看史的过形是识“工变业化人从有生与级史。部明(包法观整不式从又所业革到、治横的活上社作人;包括和体断是分反—有社,现理到向客和层会为类从括手根发的进散作—人会其代性法看观精建中一社纵新工本展革行向用的辩的工化治核,规神筑,个会向石工观和命社整于历证变业;、心人律生之社整发看器场点统(会体社史和迁、社从是类。活间会体展,时时,一阶革发会”唯过从会专经文认的的基来史人代代在性级命展存或物程自生制济明为 一 矛 本 看 ,类 、 、我方 ) ,转在称地)然活到的史:般盾矛待从文青蒸国面斗夺变;为看,经的民工的过,盾的本明铜汽而考争取的“待物生包济现主业内程表,质经时时言查推国过社社产是括到代等化涵;现上历代代,历动家程会会生力推又商化;和政包社为说了、、社史社政,习。活和动称品。政经治括会阶就渔铁电会,会权这俗的生一本为经治济现上物存级,生产切 斗 气的争时民,代主和阶化信级。息斗时争代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 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 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备战2015历史复习计划
1、复习模式:专题+通史
2、具体安排:一轮复习:⑴时间:8月15日---2015年3月中旬。 ⑵任务:熟记课本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夯实基础,初步养成综合 性立体思维意识。
⑶内容安排:① 8月15日---9月底: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②10月初---10月25日:中国近代史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③ 10月25日----11月20日:中国现代史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④ 11月20日---- 12月15日:世界近代史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历史学习的境界存在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三 个层次: 其一,初级境界:解决历史“是什么”的问 题,了解历史现象、历史事实,识记一些历史知 识。 其二,中级境界:解决“你认为历史是什么” 的问题,包含分析历史背景、解释历史现象、评 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概括历史阶段特征、归 纳历史知识线索、形成历史知识专题等,目的是 培养历史学科能力、提高历史理论水平。所以, 这是历史学习的一个较高境界。 其三,高级境界:是对历史的反思,总结历 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感悟历史变迁。这是历 史学习的最高境界。
高考必考内容安排例举(部分) 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2)罗马法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 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 出正确的阐释。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 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 历史问题。 2.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 历史观点 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 不同看法
二、备战2015高考,你眼中历史学习的那些 事
拥抱高三
追逐梦想
1+1+1+1+1+1+1 1+1+1+1+1+1+1 1+1+1+1+1+1+1 1+1+1+1+1+1+1
2015备考历史学习----------第 一 课 一、历史高考的能力要求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2.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 读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迎接灿烂的曙光 ,是星星,总要发光, 是玫 瑰,总会开放, 是蛟龙,总要腾空, 是鸿鹄, 总会飞翔。
路途的漫长, 人生的风霜, 终会被毅力和自 信, 化为生命的芬芳。
拼搏的刚强, 开拓的激昂, 终会为有志者, 奏出精彩的乐章。
展开你飞翔的翅膀, 看清你远航的方向, 涉 过这残冰黑夜, 迎接你灿烂的曙光 。
⑤12月15日---- 2013年元月期末:世界现代史政治、经济和思想文 化。
⑥ 2015年2月中旬---3月中旬:选修教材
二轮复习: ⑴时间:2015年3月底---5月初。 ⑵任务:巩固一轮复习,消化知识框架,总结阶 段特征,形成综合立体思维意识,熟练掌握解题 技巧及能力。 ⑶具体安排:① 按通史重大历史时期分阶段复习。 ②选择与主观题密集训练。 后期冲刺复习: ⑴时间:2015年5月初---6月高考。 ⑵任务:返归课本,查漏补缺,减少失误,做题 速度再提升。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加油,追逐梦想!
1、你认为主要在哪些方面上使历史丢分? 2、你觉得影响你提高历史学习成绩的难度具 体有哪些? 3、你认为熟读课本对高考有用吗?如果有用 你认为书该如何读才能更有效?
4、你认为一轮复习是以多做题带动读书 好,还是用精做题来检测读书、形成做 题规律好?
5、历史学习中,你认为是老师讲的多就 能考好,还是自己多总、多参与讨论 才能真正提高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