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制度模板
统计报表管理制度范文(5篇)

统计报表管理制度范文为了加强公司统计工作,强化统计职能,充分发挥统计在公司管理中工作中的作用,依据《____统计法》和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立足现有条件,切实加强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统计工作规范化,统计调查科学化,统计计算和输出处理现代化,统计服务优质化。
二、加强统计基础工作,不断建立健全统计记录,统计台账和统计资料管理及归档制度,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可靠。
三、按照公司统计要求,明确分管领导,统计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并保持相对的稳定。
其统计工作基本职责是:(一)认真贯彻《统计法》,执行和落实统计调查任务。
(二)____协调本单位承担的统计工作,负责统计报表的催报、送审和报送工作。
(三)在工作范围内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权,统计报告权和统计监督权。
(四)熟悉统计分类、指标含意、计算方法、统计编码,负责承担统计工作的咨询、指导。
(五)开展统计分析,为上级提供有决策依据的统计资料。
四、要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制定的报表制度和统计标准。
准确、及时地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统计报表上报和统计分析任务,不得虚报、漏报、瞒报、迟报、拒报。
五、凡属上级下达的临时性统计任务,由统计员按照上级要求和统一标准,按时、按质搜集和整理提供公司基础数据。
六、统计报表必须经过单位负责人核实,主管领导核准、签字后方能上报。
七、对经主管领导核准的统计数据,任何人不得私自修改。
如果发现有错报、误报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和统计人员进行核实订正。
八、提供和公布统计资料,必须经主管领导核定和同意。
九、统计工作受到上级表扬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受到批评的,在年度考核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十、本制度由办公室负责监督落实。
统计报表管理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提高数据质量,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统计报表管理是指对本单位各部门、单位的统计报表进行统一规范的收集、整理、编制、审核、报送、存档等工作的管理活动。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模板】

B工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国家统计局制定2019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19-一、总说明.................................................... -2 -二、综合表式.................................................. -3 -(一)工业生产月报发布数据综合表式............................ -3 -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3 -工业分大类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4 -分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5 -工业分大类行业出口交货值....................................... -6 -100种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8 -分地区57种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11 -(二)工业效益月报发布数据综合表式.......................... -1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1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16 -(三)工业年报发布数据综合表式.............................. -1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1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21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 -22 -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3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19 -一、总说明(一)为了解全国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划、进行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粮油仓储单位年度粮油加工业统计年报工作布置课件

二、20××年加工统计年报注意事项
2、加强审核
1、网络直报系统——年报系统——下载汇总生成 表GL-22附表2-附表10;
2、通过设置产能利用率、出品率、合成率、平 均产/销价、利税率、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单 位水电耗等中间指标验证产能、产量、原料消耗 量、副产品产量、产值、销售、利润、利税、水 耗、电耗等指标是否正确。
20××年度粮油加工业 统计年报工作布置
××
20××年12月30日
1
一、20××年加工统计软件操作方法 二、20××年加工统计填报注意事项 三、20××年加工统计年报常见问题
2
一、20××年加工统计软件操作方法
详见 20××年度粮油加工业统计信息系 统使用说明 中华粮网:
3
一、20××年加工统计软件操作方法 二、20××年加工统计填报注意事项 三、20××年加工统计年报常见问题
1、数值质量
*1、行业类型填报错误
1、××××食品有限公司行业类型填报错误 2、××××企业食品有限公司行业类型填报错误 3、××市××食品有限公司行业类型填报错误 4、××市××酱醋有限公司行业类型填报错误 5、××市××调味品厂行业类型填报错误 6、××××醋业股份有限公司行业类型填报错误 7、××县××食品厂行业类型填报错误
* 要向企业宣传统计上报数据是
守法行为,没有列入统计不能享 受优惠政策,不能参加名牌申报, 不能参与争先创优。
11
二、20××年加工统计年报注意事项 *2、加强审核
请各市于20××年1月底前召集各县(区) 统计人员集中汇总审核,发现错误及时联系数 据上报企业加以纠正。严格杜绝部分市、县 (区)统计人员不理解指标含义,盲目修改; 不考虑实际生产,胡乱修改现象。希望各市、 县(区)统计人员进一步强化数据审核,狠抓 数据质量,特别是做好对各市工业总产值和销 售收入排名前10的粮油加工企业及国家粮食局 年报通知中提到的需重点做好数据采集和填报 工作的企业的数据审核。
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 国家粮食局

附件4粮油加工业统计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一、填表方法县级及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及时告知辖区内粮油加工业企业网络直报用户名和密码,企业凭用户名和密码直接登录到国家粮食局政府网站(,主页左下侧)“粮油加工业统计网络直报系统”,进行《年报表》企业基本信息注册和数据填报,填报后直接导出打印盖章,报所在地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审核。
对不具备网上直报条件的企业,企业可填报纸质版《年报表》并盖章后,报当地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并由其审核后代为网上录入。
二、填表说明1.组织机构代码:指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发给企业的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唯一法定代码。
代码共九位。
2.法人单位名称: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全称。
3.行业代码:同一企业生产不同产品(例如:米、面、油综合加工企业),按主要产品所属行业填写行业代码。
⑴谷物磨制(即为粮食加工)类1310,其中小麦粉加工业:1311、大米加工业:1312、玉米加工业:1399、杂粮及薯类加工:1394;⑵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类1331;⑶食品制造业(即为粮食食品加— 19 —工业) 1400;⑷饲料加工业:1320;⑸豆制品制造:1392;⑹粮油机械制造业:3532。
4.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和代码:指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时确定的类型和代码。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和代码见表1。
其他指表中未列入的企业注册类型。
5.许可证情况:指企业获得粮食收购许可证编号和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粮食收购许可证是指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收购许可证,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是指由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QS)许可证。
6.综合性企业或企业集团所属加工厂(或分厂),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应单独填报;未登记注册的,由综合性企业或企业集团统一填报。
7.产业化龙头企业指国家有关部门、地市级以上政府、省级有关部门正式发文认定的农业(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最高级别认定填报即可。
8.应急加工企业指县级及以上政府或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而正式发文指定的保障成品粮应急加工供应的粮油加工业企业;以最高级别认定填报即可。
全国饲料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附件1:全国饲料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定2006年9月目录一、总说明………………………………………………………..二、报表目录……………………………………………………...三、调查表式……………………………………………………..四、主要指标解释……………………………………………….总说明一、统计目的。
为及时了解全国饲料工业生产动态及主要产品的市场价格,为各地、各级饲料管理部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指导、引导本行业的生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
二、统计内容。
本报表制度涉及医药、化工、畜牧、粮油、渔业、机械等部门。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饲料工业产品生产情况、饲料工业企业情况、饲料工业产品市场价格等。
三、统计范围。
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级”)所辖行政区域内的各种经济类型的饲料工业产品生产单位。
饲料工业产品仅指进入流通领域即用于销售的产品。
四、报表类别。
本制度包括六套报表:综合年报;集团企业综合年报;综合季报;基层季报;基层年报;基层月报。
五、填报要求。
1.综合年报、集团企业综合年报、综合季报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组织本辖区所属各级饲料管理部门逐级汇总填报。
2.基层年报、基层季报表由饲料工业产品生产单位填报,上报本辖区所属饲料管理部门,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汇总。
3.基层月报表由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推荐的重点跟踪企业填报,上报所属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将辖区内基层月报统一上报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4.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组织人员将本辖区内基层年报表录入全国饲料工业信息统计软件中,随综合年报一起上报。
5.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在报送综合年报、综合季报表的同时,附上该年度、季度的饲料生产形势文字分析材料。
6.集团企业综合年报由集团企业总部所在地省级饲料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报送。
六、报送时间。
1.综合年报、集团企业综合年报。
每年2月底由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将上一个年度的综合年报和集团企业综合年报表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报送,同时寄送纸介质报表材料一份。
(管理统计)全国饲料工业统计报表制度精编

(管理统计套表)全国饲料工业统计报表制度附件1:全国饲料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定2006年9月目录一、总说明………………………………………………………..二、报表目录……………………………………………………...三、调查表式……………………………………………………..四、主要指标解释……………………………………………….总说明壹、统计目的。
为及时了解全国饲料工业生产动态及主要产品的市场价格,为各地、各级饲料管理部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指导、引导本行业的生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
二、统计内容。
本报表制度涉及医药、化工、畜牧、粮油、渔业、机械等部门。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饲料工业产品生产情况、饲料工业企业情况、饲料工业产品市场价格等。
三、统计范围。
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级”)所辖行政区域内的各种经济类型的饲料工业产品生产单位。
饲料工业产品仅指进入流通领域即用于销售的产品。
四、报表类别。
本制度包括六套报表:综合年报;集团企业综合年报;综合季报;基层季报;基层年报;基层月报。
五、填报要求。
1.综合年报、集团企业综合年报、综合季报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组织本辖区所属各级饲料管理部门逐级汇总填报。
2.基层年报、基层季报表由饲料工业产品生产单位填报,上报本辖区所属饲料管理部门,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汇总。
3.基层月报表由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推荐的重点跟踪企业填报,上报所属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将辖区内基层月报统壹上报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4.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组织人员将本辖区内基层年报表录入全国饲料工业信息统计软件中,随综合年报壹起上报。
5.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在报送综合年报、综合季报表的同时,附上该年度、季度的饲料生产形势文字分析材料。
6.集团企业综合年报由集团企业总部所在地省级饲料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报送。
六、报送时间。
统计报表制度

综合机关名称: 甲统计报表制度 (一)调查表式1、综合报表按行业分组法人单位和 产业活动单位数200 年表 号:J 3 0 1 表 制表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国统字(2005)85 号计量单位:个有效期至:2 0 0 6 年 6 月法人单位数产业活动单位数代码合计单产业 法人单位多产业 法人单位合计多产业法人 所属的产业 活动单位乙12345总计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 (门类、大类、中类、小类)汇总说明: 宾栏按 101-1 表、101-2 表汇总单位数 (1)宾栏第 1 栏:汇总所有 101-1 表单位数=第 2 栏+第 3 栏 (2)宾栏第 2 栏:汇总所有 101-1 表 16 产业活动单位数=1 的单位数 (3)宾栏第 3 栏:汇总所有 101-1 表 16 产业活动单位数>1 的单位数 (4)宾栏第 4 栏=第 2 栏+第 5 栏 (5)宾栏第 5 栏:汇总所有 101-2 表单位数单位负责人: 月日填表人:报出日期:200 年说明:1.本表统计范围是报告期内全部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
2.报送时间为 5 月 15 日前,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综合机关名称:变更和注销单位情况200 年 半年表 号:J 4 0 1 表 制表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国统字(2005)85 号 有效期至:2 0 0 7 年 6 月单位 部门登记 组织机构法定代表人行政区划 邮政单位类别 变动类型代码 变动单位名称详细地址联系电话 行业代码序号 证号 代码(负责人)代码 编码代码 (可复选) 时间甲123456789101112单位负责人: 日填表人:说明:1.本表范围是报告期内全部变更和注销的法人单位和多产业活动单位。
报出日期:200 年 月2.本表报告期别为半年报;报送时间为 5 月 15 日前和 10 月 15 日前,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3.行政区划代码:要求填报 12 位的行政区划代码。
统计报表管理制度范本

统计报表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依据:为确保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规范统计报表的编制、审核、发布和管理流程,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统计工作质量监督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具有法律效力。
二、应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各部门的统计报表的编制、审核、发布和管理。
三、主要内容:1. 编制:所有部门在每月底前,根据公司要求进行统计报表的编制。
编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统计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审核:统计报表的编制完成后,应由各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数据的正确性、合理性和一致性等。
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编制人员进行沟通和调整。
3. 发布:经审核通过的统计报表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上级部门或公司统计部门。
同时,应将相关报表在公司内部进行适当的宣传和通知,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和使用报表。
4. 管理:公司统计部门负责对统计报表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统计报表的及时更新和准确性。
统计报表的存档和备份工作也由统计部门负责,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归档。
四、责任和权力:1.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统计报表的编制和审核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公司统计部门负责对统计报表进行管理和监督,及时处理报表中的问题和疑问。
3. 公司领导有权对统计报表进行审阅和调整,确保报表的质量和准确性。
五、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追责和处理。
对于重大违规行为将视情节严重性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同时,对由于违规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要求相应的赔偿。
六、附则:本制度由公司统计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经公司领导审批后生效。
以上为统计报表管理制度范本,具体实施细节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油加工业统计报
表制度
1
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宁夏粮食局
元月
8
目录
一、总则
二、报表样式
三、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9
一、总则
粮油加工业是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柱产业, 是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基础产业, 是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粮油加工产品是人民群众生活必须品和重要消费品, 粮油加工业生产经营和产品市场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农民和百姓的切身利益, 对促进粮食生产、流通、稳定市场供应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一) 制度
1、目的。
为全面、准确了解粮油加工业生产动态和产品流通环节的相关信息, 为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措施, 指导、引导本行业的生产提供数据,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改工业〔〕2245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改工业〔〕2235号) 精神, 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制定《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2、统计内容。
本报表制度涉及所有以粮食和油料为原料的加工企业( 含稻谷加工、小麦加工、玉米加工、大豆及油料加工、粮食食品加工、杂粮加工、饲料加工、粮机制造等企业) 。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粮油加工业企业基本情况、产能、产量、期末原料消耗量、库存量, 经济指标、仓储设施有效仓容、研究开发投入等。
3、统计范围。
包括各市县( 区) 所辖行政区域内的所有以粮食和油料为原料进行加工工业生产活动的、各种经济类型的独立核算
10
法人资格单位。
各填报单位和汇总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 - ) 》以及本办法的要求, 认真、准确、完整、及时地报送报表, 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
人员要相对稳定, 当人员变动时要及时与上级汇总单位联系, 以保证统计工作连续性。
4、批准程序。
本制度经国家统计局审查批准。
国家粮食局根据国家统计局《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 并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制定本制度的统计调查项目。
5、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辖区入统企业认真、按时填报数据, 要加强对统计资料的审核和指导, 要强化统计数据质量意识, 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审核, 实事求是。
各地在统计中要避免漏报、重复填报, 保证统计数据全面性和准确性。
要积极做好粮油加工业市场运行分析工作, 加强对企业统计的培训, 提高数据填报质量。
各地汇总上报的统计数据必须经本市县( 区) 粮食局主要负责同志审核签字后方可报出。
6、国家粮食局及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承诺对加工企业所报送的数据严格保密, 未经企业同意, 不将数据用于政府统计分析以外的任何其它用途。
( 二) 报表目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