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选择对汉英翻译的实现效果

合集下载

汉英翻译技巧

汉英翻译技巧

汉英翻译技巧汉英翻译技巧前言汉英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并符合英语语法和表达习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汉英翻译技巧,帮助提升翻译质量。

技巧一:理解上下文在进行汉英翻译时,理解上下文是至关重要的。

词语的意思可能因为其所处的句子、段落或篇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翻译时,要综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准确翻译。

技巧二:注意语法结构汉语的语法结构与英语有很大差异,特别是词序和动词时态。

在进行翻译时,要注意调整句子结构和词语顺序,使之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

技巧三:选择合适的词汇在进行汉英翻译时,选择合适的词汇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词汇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和语义,需根据句子的语境和意思进行选择。

对于具有多个意思的词汇,要根据上下文来选择正确的翻译。

技巧四:避免直译直译是指逐字逐句地翻译,可能导致翻译不准确或不流畅。

在进行汉英翻译时,应该以意译为主,即根据语境、文化差异和表达习惯进行适当调整,保证翻译准确且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技巧五:考虑语言风格汉英翻译的语言风格应符合目标受众的口语或书面语习惯。

在翻译时,要考虑是否需要使用正式或非正式的表达方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歧义或误解。

技巧六:检查和校对汉英翻译完成后,应进行仔细的检查和校对。

检查翻译是否准确、流畅,并排除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

此外,还要确保翻译是否与原文一致,并保持一致的术语和风格。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汉英翻译技巧,希望对提升翻译质量有所帮助。

翻译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经验,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

技巧七:使用在线资源和工具在进行汉英翻译时,可以利用各种在线资源和工具来辅助翻译工作。

例如,可以使用在线词典或翻译软件来查询生词或短语的意思。

此外,还可以使用语料库和翻译记忆工具来提高翻译速度和准确性。

技巧八:了解目标读者在进行汉英翻译时,了解目标读者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受众可能有不同的阅读习惯和背景知识。

要根据目标读者的需求和背景来进行翻译,使之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翻译方法:词义的选择

翻译方法:词义的选择

1. 词义的选择——误译举例
Translation Practice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Directions: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One of the essential points is that you should try to broaden your horizons.
5. 幽默感会有所帮助,有时讲个和自己有关的小笑话也会使谈话轻松 (lighten) 起来。
6. 只有当你愿意交谈并认真地听的时候,你才能成功地与周围的人交朋友。(only when… )
1. 词义的选择 ——根据词汇的褒贬确定词义
要做个好推销员一定要有闯劲才能成功。
侵略成性的国家威胁世界和平。
2) A good salesman must be aggressive if he wants to succeed.
1) Aggressive nations threaten world peace.
词是句子甚至整个语篇的基本构建单位,如何选择恰当的词义,是翻译过程中首先要碰到的问题。只有选择了恰当的词义,并在必要时加以恰如其分的引申,才能确保译文的通顺。英语和汉语的词汇都非常丰富,英语的一词多义,汉语的一字多义的现象十分普遍。译者只有在掌握词典基本释义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搭配习惯确定和选择词义,才能进行不同的翻译搭配,并确定词义。
1词义的选择
翻译方法:词义的选择
1. 通过词语的搭配选择 词的搭配关系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英语和汉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的组合规律或搭配习惯。因此,在翻译中,可以通过词之间的固定关系选择词及确定词义。以“run”为例:

第三章 词语的选择

第三章  词语的选择

第三章词语的选择、引申与褒贬谈到翻译,我们首先碰到的是词的问题,词语的选择与翻译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因为词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

英汉两种语言有很大差异,翻译过程中怎样在保持原文思想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把原文的语言形式转化为译文的语言形式,关键在于词语的选择,即通过词语的选择使译文忠实、通顺,更符合译文的语言规范和修辞要求。

要做到在翻译中能够选择经当的词语,必须把握以下两点:一是要正确看待翻译时所使用的词典。

尽管每个单词的含义在词典中都能找到,但绝对不能把词典当成选择词义的万能钥匙。

如果生硬地把词典的释义照搬到译文中去,常会犯一些荒谬的错误。

英汉两种语言的词义不仅仅是点的对应,也不仅仅是在一个平面上线形交叉对应,而是成立体交叉对应关系。

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寻求的不只是词义的静态对应,而是要在这种立体交叉的词义关系中寻求动态对应。

二是要弄清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

我们知道,英语词汇所包含的意义往往颇具游移性(context-dependency)和灵活性(flexible),这主要体现在英语词汇的意义多依据各自的前后搭配和语境而变化;英语词汇常常是集引申义(extended meaning)、内含义(intensional meaning)、扩展义(extensional meaning)、内涵义(connotative meaning)、外延义(denotative meaning)等多种意义于一体。

在具体的语境中一个词语到底为何意完全取决于其所在位置或该词语同其他词语的搭配或组合关系。

现代汉语里的词汇同英语里的词汇大不相同,现代汉语词汇的涵义范围比较狭窄,词义比较精确、固定、严谨,其伸缩性和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小,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因此,整体说来,现代汉语里同一个词汇的词义即使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也基本上是一致的。

可以说,现代汉语里一词多义现象远没有英语那样普遍。

对照一下英语词典和汉语词典我们就可以发现,英语里每个词条往往有书中甚至数十种词义,很多还有数条甚至数十条同其他词汇的搭配而形成的新义,由此可见英语词汇的词义对于搭配和语境的依赖性;汉语词汇则不同,每个词条只有非常有限的几个词义,这充分显示出汉语词汇词义的伸缩性和对上下文的依赖性相对较小。

浅谈汉英翻译中如何选词

浅谈汉英翻译中如何选词

浅谈汉英翻译中如何选词英汉有不同的表达习惯。

汉语中喜欢对词语进行重复,而英语则不喜欢重复。

这就造就了汉英互译中重要的特征之一便是如何选词。

词义选择恰当,译文才能忠实地表达原文意思。

本文以陈应松《母亲》第10、11章的翻译为例,从词语搭配、上下文、褒贬几方面探讨了如何选词。

标签:选词;词义;英汉互译翻译的主要工作就是理解与表述,在吃透原文的基础上,从译入语中选择贴切的词汇表达原文的意义。

然而在平时翻译中,译者往往不自觉地过分拘泥于原文字词的表面意义,没能根据不同的上下文,选取恰当译词。

下面,我们就从上述几个角度来进行探讨。

一、可根据词语习惯搭配选词对于译者来说,最不费力的一种选词方式就是根据目的语的习惯表达方式来选用适当的词语。

但这要求译者双语功底深厚,有一定的词汇和习惯表达的积累。

例如,《母亲》中第十章的第三段,“……用多了,人喝过后,浑身的皮肉就会一块块炸裂,最后悲惨死去。

”译文:“An overdose might burst one’s flesh into pieces,then he will die tragically.”在本句中,“炸裂”的一个常用搭配就是“burst into pieces”,此时译者无需过多思考,“炸裂”该如何表达,而只需根据英语中的习惯搭配而选词。

二、可根据上下文及逻辑关系来选词语境是理解和翻译的基础,有了语境才能对一个词或一句话作出准确又全面的理解。

例如,第十章倒数第八段,“青留哭着,说着,可他扔下不了手,他端着碗手抖得像筛糠。

”在这句话中,“说着”该如何翻译?我们同样联系一下上下文得知,此时青留说的事情实际是他的回忆。

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隐含意义,去寻找英文中如果要表达讲述或说以前的故事的话,会用什么样的词语。

这样我们就会想到“rave about”这一短语在英语中就是专指“讲述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的。

这样的话我们就选用了“rave about”来表示这里的“说”,使得译文跟更准确,贴切。

英语四六级翻译技巧之词的翻译

英语四六级翻译技巧之词的翻译

外教一对一英语四六级翻译技巧之词的翻译1.词义选择所谓词义选择,是指词本来就有这个意思,问题是要我们将其在特定场合的正确意思选出来。

正确选词是保证译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如果能做到在词语意义和字面形式上都对等当然最好,如果不能兼顾,则取意义,舍形式。

越是普通的词,越是拥有繁多的释义和搭配,翻译过程中的词义也就越难以确定。

选词时,要注意词义的广狭、所处的语境、词义的褒贬和感情色彩。

例1原文:但通常每个家庭都会在除夕夜团聚,一起吃年夜饭。

译文:However, New Year's Eveis usually an occasion for Chinese families to gatherfor the annual reuniondinner.分析:“年夜饭”此处实际就是每年一度的团圆饭,为了让译文更符合英语国家的习惯,这里用的是annualreunion dinner,理解起来更容易。

例2原文:人们还会在门上粘贴红色的对联(couplets)……译文:And doors will be decorated with red couplets…分析:原文中“粘贴”的意思其实就是用对联装饰门窗,如果直译的话表达不出真实的意图,因此这里用了“decorate”,表意更直接。

2、词类转换词类转换是汉译英常用的一种手段。

汉语的动态性和具体性特点使其在语言运用上多用动词。

英语则因其静态性和抽象性特点在语言使用上呈现出名词化和介词化倾向。

在汉译英的过程中,适当转换词性,可以使泽文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1)动词→名词汉语巾动词使用比较频繁,而且动词既没有时态变化的约束,也没有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形式之分,动词甚至可以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

相反,英语动词的使用受到形态变化规则的严格限制。

一个句子往往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大量原来应该由动词表达的概念,常需借助于名词,因为名词比较不受形态规则变化的束缚,使用相对灵活、方便。

第四章 语词的选择 英汉互译课件

第四章 语词的选择 英汉互译课件

2.词义的轻重缓急。如“笑”一词。
laugh 大笑 smile 微笑 giggle 傻笑 jeer 嘲笑 chuckle 抿着嘴笑 guffaw 放声大笑、狂笑 smirk 得意地笑 grin 露齿一笑
3.词义的褒贬和语体等感情色彩。词义的感情色彩取决于该词在交际情景 中的使用情况,它反映着作者运用某一词语时所赋予它的或肯定、或否定、 或尊敬、或诅咒、或古朴典雅、或庄严肃穆、或诙谐幽默等意义。例如 ambition一词既可作褒义,又可作贬义,完全取决于它在句中所含的潜在态 度。请分析这个词在下列句中的不同褒贬义:
在所指事物相同的情况下,一组同义词中的各个词可以分别用于 不同的文体中,有的适用于一般文体,有的适用于正式文体,有 的适用于非正式文体。因此,翻译时应注意词的文体特征。
英汉语中的委婉语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人们认可 的行为准则、社会习俗、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而委 婉语通常采用一些比喻、借代、迂回、缩略或谐音喻指等修辞手法来表达生 活中那些使人尴尬、惹人不快、招人厌恶或令人恐惧的事物和行为。翻译时, 应注意词的这一特征。 例如,在英汉语言中有多达上百种“死”的委婉说法。 To go to sleep 长眠 To be no more 没了,不在了 To close one’s eye 闭眼,合眼 To expire 逝世 To pass away 永别了,去世,与世长辞 To end one’s day 寿终,谢世 To go west 归西 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 了结尘缘 To go to one’s last home 回老家 To go to heaven 升天,仙逝,进天堂 To kick up one’s heels 登腿,伸腿 To kick the bucket 翘辫子,翻白眼 To return to dust 入土 To demise 崩,薨

汉译英翻译常用技巧

汉译英翻译常用技巧

汉译英翻译常用技巧汉译英是语言转换的过程,需要结合语言特点和句子结构来进行翻译。

下面是汉译英翻译常用技巧的一些要点:1.注意词语的使用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选择适当的词语,避免使用生硬的直译。

可以根据句子的具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语,充分考虑词义、语体、文化背景等因素。

2.理解词语的多义性汉语中的词语通常有多个义项,需要根据上下文确定正确的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词语的多义性,避免产生歧义。

3.注意语法结构中英语法结构有很大差异,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语法结构的转换。

例如,英语中主谓宾的语序与汉语有所不同,需要注意将句子结构调整为符合英语语法的形式。

4.注意动词的时态英语中的动词时态较为复杂,需要根据上下文确定正确的时态。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将动词的时态正确地转换为英语的对应形式。

5.注意做动词的“的”和“得”在汉语中,“的”和“得”在做动词时的用法相似,但在英语中它们有不同的翻译。

一般情况下,“的”翻译为“的”或“的”;“得”翻译为“to”或“must”。

6.使用适当的连词在汉译英翻译中,使用适当的连词能够使句子更加流畅。

常用的连词有“but”、“and”、“or”等。

根据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语境,选择合适的连词来进行翻译。

7.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将上下文的信息进行衔接,以确保翻译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在处理复杂句子时,要注意将上下文中的重要信息和语法结构准确地表达出来。

8.考虑文化差异汉英翻译中需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对表达方式的影响。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在尊重原文的同时,将信息准确传达给目标读者。

9.使用合适的术语和行业词汇根据具体领域的需求,要选择合适的术语和行业词汇。

在翻译过程中,要了解所涉及领域的专业术语,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10.多加练习翻译是一项技能,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

多进行汉译英的练习,积累翻译经验,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总之,汉译英的翻译技巧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掌握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汉英翻译教程

汉英翻译教程

《汉英翻译教程》第一章词的选择词义的正确选择首先取决于对原文的确切理解,而对原文词义的确切理解又取决于对原文上下文的推敲。

有些词看起来很简单,翻译时一下子就会想到常用的对应词。

但又是最常用的对应词却不能准确地表达原作的意思。

例如:还要努力读一点历史和小说。

We should also find time to read some history books and novels.这里“努力”一词理解为“挤出时间”是对的,如译为make an effort,则会使人误解为我们文化水平低,读历史和小说很费力。

再比如“水平”一词译成英语,不一定都是level, 要根据句子的含义确定译法。

1.他的英语水平比我的高。

He knows more English than I.这里,汉语“水平”一词虽未译出,但其以已含在句子中。

若照汉语字面应译成:The level of his Englis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ine.就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2.要奋发图强,把我军的军政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We must work hard to raise to a new height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quality of our army…….这里“水平”指高度,故译作height,和动词搭配也比较顺。

3.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领导水平。

Cadres at all levels should improve their art of leadership.这里的“领导水平”,实际上指领导能力、领导艺术、故译作art of leadership. 以上的例子说明一个词的具体含义往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确定,在翻译的时候也只有结合上下文来考虑怎样处理这个词,才能译得准确。

因此在辨析词义和正确选词时可注意下列几种情况。

(一)注意词的广义与狭义英语中有不少同义词的词义有广、狭之区别,运用范围也就各不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的选择对汉英翻译的实现效果
【摘要】汉英翻译实务中必须遵循翻译的基本原则,但是词语的选择则直接影响到翻译效果,毕竟在翻译的过程中,与所要译文的对应词汇是可有多个选择的,但恰当词汇则会浓缩到仅有或最少,因此汉译英时应仔细推敲词语的选择,以确保翻译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汉译英;词语选择;翻译效果
在翻译实务中,词语的选择即选义择词,贯穿于实际操作过程之中。

这里的“词”指表达某一实体或整体性概念的单词、词组和短语。

“选义”是由人类语言的一词多义现象决定的。

任何一种发展完备的人类语言,其中大部分词汇都是一词多义,因此,选词用字是译者不可避免会碰到而又无法回避的难题,许多中外学者都对它作过大量研究并仍在继续探讨。

这个问题之所以复杂,是因为翻译与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词源学、文体学、逻辑学、历史、文化、思维方式等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例如英语的dog,其普通词义是“狗”,当然也可指人,在科技领域还可指“(机械)车床的夹头;止动器”、“(电子)无线电测向器”、“(船舶)水密门夹扣”、“(天文)大犬座;小犬座”、“(气象)雾虹;小雨云”等等。

这里就有个辨义和确定词义的问题。

人类语言还具有多词一义现象,即可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同一个意思,因此译者除辨义外还面临“择词’’的问题。

例如英语形容词thin的一个基本意义是“瘦”,但在具体语境中受描述对象、情感、风格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选用与“瘦”同义的词语来翻译thin,如用a thin face来描绘一个女性,thin既可中性地译为“瘦削”,也可褒义性地译为“清秀”,如果是描绘男性,还可译为“清癯”。

无论是“选义”,还是“择词”,都离不开上下文语境,词的意义必然受到前后相邻词句的影响。

我国学者王佐良先生也说,上下文不只是语言问题,说话是一种社会行为,上下文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社会场合或情境,正是它决定了词义(罗新璋,1984:829)。

他还指出,一个词不仅有直接的、表面的、字典上的意义,还有内涵的、情感的、牵涉许多联想的意义;一个词的意义有时不是从本身看得很清楚的,而要通过整篇整段,亦即通过这个词在不同情境下的多次再现才能确定。

从词语与语境的关系看,有些词基本不受语境影响,如意义相对固定单一的专有名词、科技术语、数量词等;有些词则受语境制约,如那些含有感情色彩、价值判断且意义极为丰富的普通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等。

对于这些词语,先利用各种手段确定其意,然后恰当措辞表达。

这里,切磋几种确定词义的方法。

第一、固定搭配确定词义。

词语搭配构成词组小语境,町以藉此确定相互间的意义,如:severe test严峻的考验,severe training严格的训练,severe reasoning 严谨的推理,severe competition激烈的竞争,severe style简朴的文体,severe brake 急刹车等等。

第二、贯通语境确定词义
句子是表意相对完整的语言单位,能够提供一定的语境信息,如果句内信息不足以确定词义,则扩大到句群、段、段群、篇、章节、书的不同语篇层面去寻找破解词义的有关信息。

杨绛先生在她的文章《记钱钟书与》中,多处用到了“痴气”及与“痴”相关的词组,来描绘钱钟书先生异于常人的脾性,在不同的语境下其意往往不同。

译者凌原先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英语词汇来翻译“痴气”及相关词组,例句:
钟书写完《围城》,“痴气”依然旺盛,但是没有体现为第二部小说。

After Chung-shu finished writing Fortress Besieged,his “eccentric” bent was still going strong,but it failed to take form in a second novel.
我觉得《围城》里的人物和情节,都凭他那股子痴气,呵成了真人真事。

It was those charming mischievous quirks of his that made it possible for him to create the characters and plots for the novel and pass them off as real people and real deeds.
第三、依据常识确定词义
常识人人有,而且常识愈丰富对翻译理解愈有用。

很多老翻译家如吕叔湘、傅雷、杨宪益都强调翻译需要“杂学”。

这里“杂学”可以理解为比较“高级”的常识吧。

例句:
(1)住在上海“弄堂房子”里的人对于月亮的圆缺隐现是不甚关心的。

(叶圣陶《看月》)
People living in the small alleyways of Shanghai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waxing and waning,or the visibility,of the moon. (张培基译)“弄堂房子”为文化词语,可用small alleyways,small lanes,small alleys
等意译,不需要把“房子”也译出来,因为按常识逻辑,人一般总是“住”在房子里的。

(2)“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

(鲁迅《立论》)“That’s a hard nut,” said the teacher,giving me a sidelong glance over his glasses. (张培基译)
“从眼镜圈外”存在方位歧义:是从眼镜上方,下方还是侧面?原文语境未明确交代老师和“我”的位置,但从常识判断,在中国旧式教育的话语环境下,学生请教先生问题,一般是先生坐着讲,学生站着听。

因此,老师看学生一般是从眼
镜上方,但是如果学生站在先生侧面而不是正面,老师从眼镜边看人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张培基先生推荐了两种译法翻译“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giving me a sidelong glance over his glasses和glancing at me sideways out of the corner of his glasses。

第四、依据背景文化确定词义
理解一个词有时需要从文本以外去寻找相关信息,如上面的常识判断。

在科学翻译中,时常需要运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或其他领域的背景知识来确定词义。

例句:
现在,张先生大概已经抛弃了他的试验了罢,我可不十分明白,但是从这个故事就证明了“直译”的原则并不在“字对字”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

(矛盾《直译·顺译·歪译》)
Maybe Mr. Zhang has renounced his experiment now,though I am not so sure. But what this anecdote prove is that the principle of “literal translation” does not entail “word-for-word” translation,not a word more,and not a word less.(孙艺风译)
“故事”在这里不能直译为story。

story不一定是虚构的,也不自动等于fiction (当然short story一定是fiction),可以是对事情、事件的叙述,如:Let me tell you the whole story.(我把事情的始末告诉你)。

同时story还可以指新闻报道,说明有真实性,不是杜撰的。

矛盾讲的这件事,未必准确属实(没有提供证据),所以用anecdote翻译。

正如沈语冰教授所言:“翻译翻译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求真的科学”,开展翻译实务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求真的精神仔细推敲词语的选择,以确保翻译的最佳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