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课件

对新问题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未来 发散性/独特性 协作 全方位 拓展的/未知的
10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2)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 具有主体意识和元认知能力,发挥自主性和 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 自主性学习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主体 性与参与性两方面。
11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 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 需的信息的能力--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2、信息素养的内容
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
6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3、计算方式的变革
(1)从数学计算走向用基二代码和二进制 的数字化模拟和高速运算 (2)文字的数字化使计算机从语言上升 为文化,并使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支柱融为 一体 (3)图像、声音、影视的数字化使人类 进入了“虚拟现实”中的计算机仿真世界, 并使数字化成为人类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 的一种重要文化方式、生存方式和教育模式。
2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信息时代与教育 技术、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发展 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
3
现 第一节 信息时代与教育 代 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 教 育 技 术
征
1、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信息时代的最显著特
2、知识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3、适应变化与创新是信息时代的生命线 4、合作/协作是信息时代的主要生存与发展方式 5、科学范型走向非决定论
《现代教育技术》PPT课件_OK

学会做人,与他人共处,将做事与做人结 合起来,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教师全 人观的核心
合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10
一、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师必须突出以下能力 学会学习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 创新能力 信息运用能力
11
一、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45
4.信息化教育 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
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 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 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发展信息化教育的目的是使我国现有的教育体 系适应信息时代对新一代公民教育的基本要求。
46
4.信息化教育 主要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
媒体技术指对教学媒体进行设、开发、利用的技术。 媒体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视听教育 视觉教育→视听教育
视听传播 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 程序教学
21
程序教学
小步子教学 积极反应 即时反馈 自定步调
减少错误率
促进了系统系统设计教学的发展 推动了个别化教学
教学机器
程序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和个别化教学模式
4
实验课注意事项:
实验课前:请不要随便触摸实验仪器。 实验课上:一切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出现问
题请举手向老师提问。 实验课后:由学习委员指定实验小组整理实验
仪器,打扫实验室。
5
第一讲 教育技术概述
6
主要内容:
一、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二、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三、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四、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 五、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范畴
合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10
一、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师必须突出以下能力 学会学习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 创新能力 信息运用能力
11
一、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45
4.信息化教育 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
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 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 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发展信息化教育的目的是使我国现有的教育体 系适应信息时代对新一代公民教育的基本要求。
46
4.信息化教育 主要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
媒体技术指对教学媒体进行设、开发、利用的技术。 媒体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视听教育 视觉教育→视听教育
视听传播 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 程序教学
21
程序教学
小步子教学 积极反应 即时反馈 自定步调
减少错误率
促进了系统系统设计教学的发展 推动了个别化教学
教学机器
程序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和个别化教学模式
4
实验课注意事项:
实验课前:请不要随便触摸实验仪器。 实验课上:一切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出现问
题请举手向老师提问。 实验课后:由学习委员指定实验小组整理实验
仪器,打扫实验室。
5
第一讲 教育技术概述
6
主要内容:
一、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二、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三、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四、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 五、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范畴
现代教育技术演示课件.ppt

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2、学习过程是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对象 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vjghkjh
7
教育技术的共同特征
1、教育技术支持和优化教学,最终促进学 习者的学习
2、教育技术围绕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展开 理论研究和实践
3、教育技术的基本要素包括方法、工具、 技能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
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此定义的特点: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 “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教育技术的研究要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RM)等。
vjghkjh
14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而不是刺激与反 应的联结。
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而 是突然顿悟的。
实验基础:基于苛勒在黑猩猩身上所做 的实验(让关在笼里的黑猩猩取笼外的香蕉)。
vjghkjh
15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认知主义学习
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现代
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学说,其基本观点是:
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层次上,利用学习 环境和学习条件,发挥自身的经验、能力和 信念,接收和感受信息,构建更新、更高的 知识层次。
提倡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
好的学习资源和媒体教学条件,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vjghkjh
vjghkjh
7
教育技术的共同特征
1、教育技术支持和优化教学,最终促进学 习者的学习
2、教育技术围绕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展开 理论研究和实践
3、教育技术的基本要素包括方法、工具、 技能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
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此定义的特点: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 “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教育技术的研究要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RM)等。
vjghkjh
14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而不是刺激与反 应的联结。
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而 是突然顿悟的。
实验基础:基于苛勒在黑猩猩身上所做 的实验(让关在笼里的黑猩猩取笼外的香蕉)。
vjghkjh
15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认知主义学习
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现代
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学说,其基本观点是:
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层次上,利用学习 环境和学习条件,发挥自身的经验、能力和 信念,接收和感受信息,构建更新、更高的 知识层次。
提倡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
好的学习资源和媒体教学条件,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vjghkjh
现代教育技术 ppt课件

选择传播媒体 (3)传播理论确定了教学传播 过程的基本阶段 传播理论确定了教学传播过 程的基本阶段
媒体传播信息
再传递
4.系统科学理论
(1)信息论
(2)控制论 时间(t): 教学实施所需时间 教学信息量(U): 根据时间计算教学内容
(3)系统论
1.课堂教学:(1)课堂辅助教学
2 教育技术:
(1)教育技术的概念有广义和狭 义之分
(2)AECT’94定义
(3)AECT’04定义
图1-1-1
开发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利用
理论与实践 管理
设计
评价
1.设计:教学系统设计 信息设计 教学策略 学习者 特征 2.开发:印刷技术 视听技术 基于计算机技术 整合 技术 3.使用:媒体利用 革新推广 实施和制度化 政策和 法规 4.管理:项目管理 资源管理 传送系统管理 信息管 理 5.评价:问题分析 标准参照测量 形成性评价 总结 性评价
现代教育技术 <章一>
本章要点 :
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2.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3.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4.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及应用领域 5.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1.1.1教育技术概述 1.1.2现代教育技术的 定义 1.1.3现代教育技术的 理论基础 1.1.4现代教育技术的 主要应用领域
定义: (1)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 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2)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 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 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 和实践
1.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3)客观主义学习理论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01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引领学习新风向
02 革新教师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效率
03 优化教育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率
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教学
个性化教育服务
大数据分析
优化教学决策
物联网应用
打造智慧校园
人工智能融合
提升教学智能性
展望:现代教育技术的美好未来
发展空间
现代教育技术将为教育事业带 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新应用
通过不断创新和深化应用,现 代教育技术将为构建学习型社 会做出更大贡献。
动力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事业 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将持续为教 育事业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创造一 个更加智慧、高效的教育环境。
谢谢观看!感谢支持
教育技术将融合教育学、心理 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 促进跨学科教育研究。
虚拟实验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实验室 模拟,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结语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教育领域将迎来更多 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持续关注教育技术的动态,不断 提升教育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 06
现代教育技术更新速度快,教育机构难以跟上。不同教师的 技术应用能力不均,影响教学效果。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需 要提供持续的专业培训,帮助教育工作者及时掌握最新技术。
解决方案:提供专业培训
定期技术培训
持续更新技能
设立技术支持 团队
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挑战:网络安全问题
学生个人信息 保护困难
容易受到网络攻击
教育软件漏洞 多
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01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引领学习新风向
02 革新教师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效率
03 优化教育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率
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教学
个性化教育服务
大数据分析
优化教学决策
物联网应用
打造智慧校园
人工智能融合
提升教学智能性
展望:现代教育技术的美好未来
发展空间
现代教育技术将为教育事业带 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新应用
通过不断创新和深化应用,现 代教育技术将为构建学习型社 会做出更大贡献。
动力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事业 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将持续为教 育事业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创造一 个更加智慧、高效的教育环境。
谢谢观看!感谢支持
教育技术将融合教育学、心理 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 促进跨学科教育研究。
虚拟实验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实验室 模拟,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结语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教育领域将迎来更多 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持续关注教育技术的动态,不断 提升教育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 06
现代教育技术更新速度快,教育机构难以跟上。不同教师的 技术应用能力不均,影响教学效果。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需 要提供持续的专业培训,帮助教育工作者及时掌握最新技术。
解决方案:提供专业培训
定期技术培训
持续更新技能
设立技术支持 团队
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挑战:网络安全问题
学生个人信息 保护困难
容易受到网络攻击
教育软件漏洞 多
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课件PPT资料455页

(1)现代教学观 (2)现代师生观 (3)现代人才观 (4)学习时空观
2020/2/1
11
2、学习方式的变革
(1)创新性学习
信息时代的学习要求从传统的维持性学 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两种学习方式在本质 上存在不同,如下表所示。
2020/2/1
12
维持性学习与创新性学习之比较
比较要素
维持性学习
创新性学习
22
2、信息素养的内容
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
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 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面对不懂的 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 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就是信息意识。信息时代处 处蕴藏着各种信息,能否很好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料, 是人们信息意识强不强的重要体现。使用信息技术解 决工作和生活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技术教育中最重 要的一点。
较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使用各种信息传 播工具获取信息的技能。
① 基本操作技能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工作原理,具备 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并能排除简单故障。
② 写作技能
会使用字处理软件进行写作,掌握初步的多媒体 写作能力及网页制作能力。
③ 运算技能
能利用电子表格简单处理日常事务,初步理解程 序设计概念及基本原理等。
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 一切人力与非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信息、资料、设备、 人员、场所等。在课堂教学中所利用的学习资源也称 教学资源。
2020/2/1
32
AECT’94定义的内涵:
(1)一个目标。目标是为了促进学习,强调
学习的结果,阐明学习是目的,而教是促进学的一种 手段。
2020/2/1
2020/2/1
11
2、学习方式的变革
(1)创新性学习
信息时代的学习要求从传统的维持性学 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两种学习方式在本质 上存在不同,如下表所示。
2020/2/1
12
维持性学习与创新性学习之比较
比较要素
维持性学习
创新性学习
22
2、信息素养的内容
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
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 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面对不懂的 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 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就是信息意识。信息时代处 处蕴藏着各种信息,能否很好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料, 是人们信息意识强不强的重要体现。使用信息技术解 决工作和生活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技术教育中最重 要的一点。
较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使用各种信息传 播工具获取信息的技能。
① 基本操作技能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工作原理,具备 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并能排除简单故障。
② 写作技能
会使用字处理软件进行写作,掌握初步的多媒体 写作能力及网页制作能力。
③ 运算技能
能利用电子表格简单处理日常事务,初步理解程 序设计概念及基本原理等。
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 一切人力与非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信息、资料、设备、 人员、场所等。在课堂教学中所利用的学习资源也称 教学资源。
2020/2/1
32
AECT’94定义的内涵:
(1)一个目标。目标是为了促进学习,强调
学习的结果,阐明学习是目的,而教是促进学的一种 手段。
2020/2/1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

教育资源均衡的挑战
地区间资源差异
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存在差异,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也受到相应的影响。一些贫困地区或偏远地区的教育机构可 能无法获得最新的教育技术资源,导致教育质量的不均衡。
城乡资源差异
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异也是阻碍现代教育技术普及的重要 因素。城市学校往往拥有更多的教育技术资源,而农村学校 则相对缺乏,导致教育质量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要与教育理论相结合,以实现技术与教育的深 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03
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技术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
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 、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进 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 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
信息交互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中,多媒体技术广泛 应用于教学演示、数字图书馆、 在线学习平台等方面,能够提供 丰富的视听体验,增强学习者的
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能够提供多样化的信 息呈现方式,满足不同学习者的 需求,同时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
效果,促进个性化学习。
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
通过网络协议和传输介质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计算机系 统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技术 。
网络技术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中,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在线教育、远程培训 、数字化校园等方面,能够实现远程教学和资源共享,促 进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
远程教育
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学 生接受优质教育资源,促 进教育公平。
数字化校园建设
数字化教学资源
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电子期刊、 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方便师生
获取信息和学习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ppt课件

许多教师对新技术不够熟悉,需要更多
的培训和指导才能有效运用
学生对于变化的环境的适应
02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需要根
据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提升
谢谢
现代教育技术ppt 课件
目录
01 定义与概念 02 技术手段与应用 03 教学环境与学习模式 04 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05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途径
01 定义与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定义与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 力。
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01
02
定义与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教育过程中 应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实现教
育现代化的过程。
应用领域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以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创新 为目标,涵盖了教学资源、教学 环境、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
02 技术手段与应用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技术手段 使用PowerPoint、Author ware等软件制作多媒体 课件,结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素 材。
技术促进资源共享
个性化学习
培养学习者创新思维
技术激发学习者创新 01
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和方法,激发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技术支持创新实践 02
现代教育技术为学习者提供实现创新想法 的平台,支持他们将创意转化为现实。
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推动了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 的改革,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05
面临的挑战与解 决途径
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
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挑战,提升教师的技术应 用能力是关键,通过培训和自我学习提高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知识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3、适应变化与创新是信息时代的生命线 4、合作/协作是信息时代的主要生存与发展方式 5、科学范型走向非决定论
2019/12/23
7
信息时代的教育 (一)传统教育三大基石的裂变
1、阅读方式的变革
(1)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
(2)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 电子读物
创新性学习
目标
标准 参考 行为 同伴关系 信息流 预期
掌握相应的技能和行为,以适 掌握相应的技能和行为,以适 应已知的、可预期的问题情境 应未知的、不可预测的的独特
的问题情境
对老问题更好的解决方案
对新问题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过去
未来
一致性/相同性
发散性/独特性
竞争
协作
自上而下
全方位
规定的
拓展的/未知的
2019/12/23
2019/12/23
16
2019/12/23
(三)师生角色的转变
1、信息时代的教育迫切要求教师角 色的变化
(1)做学生的导师 (2)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3)信息咨询者 (4)团队协作者 (5)课程开发者 (6)学术顾问 (7)研究者 (8)学习者
17
2、信息时代的学习对传统的学习者的角色 提出了转变的要求
(1)主动的学习者 (2)建构的学习者 (3)协作的学习者 (4)意图的学习者 (5)交流的学习者 (6)情境的学习者 (7)反思的学习者
2019/12/23
18
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
(一)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
1、信息技术的定义
是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表示、传 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主要是 指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 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 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3)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的高效 率检索式阅读
2019/12/23
8
2、写作方式的变革
(1)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 音输入
(2)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 式
(3)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 (4)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阅读与写作的 一体化
2019/12/23
9
3、计算方式的变革
(1)从数学计算走向用基二代码和二进制 的数字化模拟和高速运算
2019/12/23
4
参考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汪崇渝主编,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
《现代教育技术》黄河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技术学导论》尹俊华等编著,高等教育出
版社 《信息化教育概论》南国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4年6月第1版 《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修订版)》
(2)文字的数字化使计算机从语言上升 为文化,并使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支柱融为 一体
(3)图像、声音、影视的数字化使人类 进入了“虚拟现实”中的计算机仿真世界, 并使数字化成为人类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 的一种重要文化方式、生存方式和教育模式。
2019/12/23
10
(二)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冲击 1、教育观念的变革
祝智庭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2版
2019/12/23
5
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信息时代与教育 技术、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发展 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
2019/12/23
6
第一节 信息时代与教育
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
1、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信息时代的最显著特 征
2019/12/23
19
(二)信息技术的内容
传感技术(sensing technology)的任务是延 长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它包括信息识别、 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
通信技术(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 任务是延长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
(1)现代教学观 (2)现代师生观 (3)现代人才观 (4)学习时空观
2019/12/23
11
2、学习方式的变革
(1)创新性学习
信息时代的学习要求从传统的维持性学 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两种学习方式在本质 上存在不同,如下表所示。
2019/12/23
12
维持性学习与创新性学习之比较
比较要素
维持性学习
第五部分 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应用
第七章 现代远程教育
第八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019/12/23
2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使学习者自觉地把信息技术、教 育技术应用到教育实践中,适应教育发展、课程改革 的需求,在教学中有效地使用教学媒体,具备利用多 种媒体开展教学设计的能力,重点培养提高学习者的 教学综合能力、媒体应用能力和评价管理能力,使教 学活动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2019/12/23
3
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闭卷)相结 合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时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分的 20%,半期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分的60%,成绩总 分合计60分为通过。
形成性考核的要求及形式
平时考核(20%)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每人交若干次作业(10)
(2)平时出勤(10)
13
(2)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 具有主体意识和元认知能力,发挥自主性和 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
自主性学习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主体 性与参与性两方面。
2019/12/23
14
(3)个性化学习
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显著 特征。个性化发展有赖于个性化学习。个性 化学习是学习者充分发展的前提,体现“以 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习者的差异和实现 教师指导的针对性的教学理念。
2019/12/23
15
(4)基于技术的学习
信息时代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工 具和学习模式。这些学习工具和学习模式不 但突破了传统学习的封闭性,使学习走向开 放性,而且其本身就是学习者在信息时代所 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基于技术的学习为学 习者学习提供了“技术丰富的” (Technology-riched)支持性条件,构建了 丰富的学习平台。
现代技术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 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的应用
第三章 教学媒体应用
第四章 教学资源应用
第三部分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教学评价
第五章 教学系统设计
第四部分 多媒体课件设计及网络课程开发
第六章 多媒体课件设计及网络课程开发
2019/12/23
7
信息时代的教育 (一)传统教育三大基石的裂变
1、阅读方式的变革
(1)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
(2)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 电子读物
创新性学习
目标
标准 参考 行为 同伴关系 信息流 预期
掌握相应的技能和行为,以适 掌握相应的技能和行为,以适 应已知的、可预期的问题情境 应未知的、不可预测的的独特
的问题情境
对老问题更好的解决方案
对新问题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过去
未来
一致性/相同性
发散性/独特性
竞争
协作
自上而下
全方位
规定的
拓展的/未知的
2019/12/23
2019/12/23
16
2019/12/23
(三)师生角色的转变
1、信息时代的教育迫切要求教师角 色的变化
(1)做学生的导师 (2)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3)信息咨询者 (4)团队协作者 (5)课程开发者 (6)学术顾问 (7)研究者 (8)学习者
17
2、信息时代的学习对传统的学习者的角色 提出了转变的要求
(1)主动的学习者 (2)建构的学习者 (3)协作的学习者 (4)意图的学习者 (5)交流的学习者 (6)情境的学习者 (7)反思的学习者
2019/12/23
18
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
(一)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
1、信息技术的定义
是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表示、传 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主要是 指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 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 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3)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的高效 率检索式阅读
2019/12/23
8
2、写作方式的变革
(1)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 音输入
(2)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 式
(3)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 (4)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阅读与写作的 一体化
2019/12/23
9
3、计算方式的变革
(1)从数学计算走向用基二代码和二进制 的数字化模拟和高速运算
2019/12/23
4
参考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汪崇渝主编,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
《现代教育技术》黄河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技术学导论》尹俊华等编著,高等教育出
版社 《信息化教育概论》南国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4年6月第1版 《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修订版)》
(2)文字的数字化使计算机从语言上升 为文化,并使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支柱融为 一体
(3)图像、声音、影视的数字化使人类 进入了“虚拟现实”中的计算机仿真世界, 并使数字化成为人类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 的一种重要文化方式、生存方式和教育模式。
2019/12/23
10
(二)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冲击 1、教育观念的变革
祝智庭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2版
2019/12/23
5
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信息时代与教育 技术、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发展 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
2019/12/23
6
第一节 信息时代与教育
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
1、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信息时代的最显著特 征
2019/12/23
19
(二)信息技术的内容
传感技术(sensing technology)的任务是延 长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它包括信息识别、 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
通信技术(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 任务是延长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
(1)现代教学观 (2)现代师生观 (3)现代人才观 (4)学习时空观
2019/12/23
11
2、学习方式的变革
(1)创新性学习
信息时代的学习要求从传统的维持性学 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两种学习方式在本质 上存在不同,如下表所示。
2019/12/23
12
维持性学习与创新性学习之比较
比较要素
维持性学习
第五部分 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应用
第七章 现代远程教育
第八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019/12/23
2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使学习者自觉地把信息技术、教 育技术应用到教育实践中,适应教育发展、课程改革 的需求,在教学中有效地使用教学媒体,具备利用多 种媒体开展教学设计的能力,重点培养提高学习者的 教学综合能力、媒体应用能力和评价管理能力,使教 学活动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2019/12/23
3
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闭卷)相结 合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时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分的 20%,半期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分的60%,成绩总 分合计60分为通过。
形成性考核的要求及形式
平时考核(20%)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每人交若干次作业(10)
(2)平时出勤(10)
13
(2)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 具有主体意识和元认知能力,发挥自主性和 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
自主性学习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主体 性与参与性两方面。
2019/12/23
14
(3)个性化学习
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显著 特征。个性化发展有赖于个性化学习。个性 化学习是学习者充分发展的前提,体现“以 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习者的差异和实现 教师指导的针对性的教学理念。
2019/12/23
15
(4)基于技术的学习
信息时代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工 具和学习模式。这些学习工具和学习模式不 但突破了传统学习的封闭性,使学习走向开 放性,而且其本身就是学习者在信息时代所 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基于技术的学习为学 习者学习提供了“技术丰富的” (Technology-riched)支持性条件,构建了 丰富的学习平台。
现代技术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 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的应用
第三章 教学媒体应用
第四章 教学资源应用
第三部分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教学评价
第五章 教学系统设计
第四部分 多媒体课件设计及网络课程开发
第六章 多媒体课件设计及网络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