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二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说课稿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说课稿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说课稿宁夏中宁县大战场中学姚志强说教材本节课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课第二框内容,在上一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自信、自负、自卑有一定的初步了解,本节课注重对三者之间关系的阐述。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懂得自信的含义,了解自信表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清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明确三者与成功的关系:自信有助于成功,自负和自卑则使人远离成功。
为树立自信和在实践中培养自信奠定认识基础。
2.能力目标:告别自负和自卑,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自信的心理品质,迈开走向成功的步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帮助学生认识自信与成功关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信的生活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体现课标的具体内容要求:“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里的“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1.自负、自卑与失败之间的必然联系。
2.自信和成功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
五、教学用时:一课时说教学法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通过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思维,由浅入深,使学生在较高的兴趣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培养自信心。
说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播放“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片段。
展开新课:活动体验一、“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1、活动一:出示项羽、关羽、马谡、拿破仑·波拿巴事例寻败因。
(学生活动、总结)结论:自负使人远离成功2、活动二:说选择。
是跪着还是站起来(学生活动、总结)结论:自卑使人远离成功。
二、自信有助于成功3、活动三:自我成功体验(谈谈自信助我成功的一件事)并通过一组图片:找特点:说说你认为自信的人有哪些心理品质?拓展训练3:经验分享学生讨论课本P23页上小铭的事例(四)、全课总结:同学们,这堂课你有收获吗?自卑和自负使人远离成功,而自信使人走向成功,自信和成功的关系是:自信有助于成功,成功不能缺少自信,自信是成功的源泉。
构建展示学生情感的平台教学“尊重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同“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三者共同构成了每个公民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平等义务的具体内容。
自信成功的基石说课稿

当今社会文盲不是不认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所以,在教学 中我注重学法的指导,我主要渗透的学法有:
分析归纳法 自主探究法
总结反思法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共包括6个方面: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尝试学习→小结 →反馈练习
天生我材必有用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这个世界终会了解我的
本环节我搜集了有关自负自卑的一些常见词语,让学生对其进行归类。通 过此种方式让学生认识自负自卑有什么品质使他们远离成功
首先通过课件展示有关自负自卑的一些常见词语
骄傲自大、刚愎自用、目中无人悲观失望、自暴自弃
让学生讨论并归类
然后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并出示板书:
自负 : 骄傲自大、刚愎自用、目中无人 远离成功 自卑 : 悲观失望、自暴自弃
(3)学生看图片、读寄语,结合课本自学思考:“自信有哪些品质有助于成功。”
(4)让学生再读25-26页探究总结“自信为什么会有助于成 功?” (5)学生展示同时教师展示板书:
展示(乐观、进取、专注)
乐观(永不放弃)
自信有
进取(激发动力)
有助于成功
专注(全力以赴)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寄语形式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化、具体化的知识, 便于学生理解。
<1>他成功了吗? <2>他为什么会成功? <3>从故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有自信? (目的:通过故事让学生认识自信有助于成功,是因为自信有良好的品 质有助于成功。)
(2)然后教师出示图片课件和校长寄语:
(举重冠军刘春红) (居里夫人发现镭)
Hale Waihona Puke (校长寄语)“进入状态,学习就是享受;心情浮躁,闲着也是痛苦。”
七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二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说

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共同影响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01
02
03
பைடு நூலகம்
04
积累成功经验
通过不断尝试和努力,积累个 人成功经验,提高自信心和自 我效能感。
寻求他人支持
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寻求 支持和鼓励,增强自我效能感 。
接受挑战和面对困难
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绪调节能力的高低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具 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的人通常能够更好地处理情绪问题, 避免因情绪波动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01
自信是个人成功的基石,能够帮助个体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最终实现目标。
自信激发内在动力
02
自信的人通常更愿意尝试新事物,不畏失败,因为他们相信自
己的能力和价值。
自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03
自信的人往往更受人欢迎,因为他们能够积极、真诚地与他人
交往,建立互信和合作的关系。
80%
害怕尝试新事物
缺乏自信的人往往害怕尝试新事 物和面对挑战,从而错失了许多 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100%
容易放弃
缺乏自信的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 时,往往容易放弃,不能坚持到 底。
80%
影响人际关系
缺乏自信的人往往在人际交往中 表现出不自信和退缩,影响自己 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02
自信与成功的关系
自尊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自尊心的高低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高自尊心的人 通常更加乐观、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 情绪,而低自尊心的人则更容易感到焦虑、沮丧,对生活缺乏热 情。
自信成功的基石说课稿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第二框一.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1、本课时在第二课三个框题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一课时让学生感悟什么是自信的基础上,分清自信、自负与自卑的区别,认识到只有自信才能有助于成功,自负自卑心理只能远离成功,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下一课时“培养自信的方法”做好铺垫。
2、本节课由‘一对孪生子共有心态’和‘自信有助于成功’两目组成,分别介绍了自信、自负和自卑与成功的关系,同时向学生说明自负自卑的人会远离成功,只有自信才有助于成功。
使学生认识到增强自信的必要性。
随着初中阶段科目的增多、学习任务的加大,许多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学习上缺乏自信心,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从社会角度来说,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任何事业的成功都要有自信的心态。
因此培养其自信等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课标对本学科的要求,我认为本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 c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a 知识目标: 1、了解自负、自卑共同之处,引导学生认识自负、自卑必然导致失败。
2、让学生认识自信为什么有助于成功,理解自信的三种心理品质。
b 能力目标: <a name=baidusnap0></a>学会</B>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不自负不自卑。
根据课标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为:重点: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
难点:“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
教法: 1、尝试教学法:充分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给学生尝试的权利,为其创造尝试的机会。
2、事例归纳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事例等活动获取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学能力。
3、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比较法: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树立自信。
当今社会文盲不是不认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说课稿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说课稿〔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说课稿说教材本节课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课第二框内容,在上一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自信、自负、自卑有肯定的初步了解,本节课注重对三者之间关系的阐述。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懂得自信的含义,了解自信表现的根底上,进一步分清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明确三者与成功的关系:自信有助于成功,自负和自卑则使人远离成功。
为树立自信和在实践中培养自信奠定认识根底。
2.能力目标:辞别自负和自卑,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自信的心理品质,迈开走向成功的步伐。
3.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援助学生认识自信与成功关系的根底上,培养学生自信的生活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表达课标的具体内容要求:“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里的“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1.自负、自卑与失败之间的必定联系。
2.自信和成功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
五、教学用时:一课时说教学法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通过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思维,由浅入深,使学生在较高的兴趣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培养自信心。
说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播放“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片段。
展开新课:活动体验一、“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1、活动一:出示项羽、关羽、马谡、拿破仑波拿巴事例寻败因。
〔学生活动、总结〕结论:自负使人远离成功2、活动二:说选择。
是跪着还是站起来〔学生活动、总结〕结论:自卑使人远离成功。
二、自信有助于成功3、活动三:自我成功体验〔谈谈自信助我成功的一件事〕并通过一组图片:找特点:说说你认为自信的人有哪些心理品质拓展训练3:经验分享学生商量课本P23页上小铭的事例〔四〕、全课总结:同学们,这堂课你有收获吗?自卑和自负使人远离成功,而自信使人走向成功,自信和成功的关系是:自信有助于成功,成功不能缺少自信,自信是成功的源泉。
七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二框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说课课件

揭示课题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教师板书)
出示学习目标
1、能说出自负、自卑共同之处。 2、理解自信有助于成功的原因。 3、认识自负、自卑远离成功的原因。
尝试பைடு நூலகம்习
1、第一环节
2、第二环节
3、第三环节 4、第四环节
第一环节
(1)出示事例一《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 通过读故事,让学生认识项羽是一个怎样 的人? (2)出示事例二《尼克松》的故事让学生 认识导致尼克松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让学生通过这两个事例总结自负、自 卑的共同之处。(结合课本自学) (4)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自负、自卑的 事例,加深对自负、自卑共同之处的认识。
反馈练习
1、自信的人,所具有的良好心理品质是( ) ①乐观 ②从容 ③好奇 ④专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自负者与自卑者( ) ①都无法燃起成功的火焰 ②都以自我为中心 ③都有我是老大,你算什么的心理 ④都不具备走向成功的良好心理素质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自负、自卑者追求的目标所以必然失败,就是因为( ) ①自负者追求的目标是虚假的 ②自负的人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记刻使他不知所措和沮丧、颓废,从而走向自卑 ③自卑者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即使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 ④自负、自卑者都不想获得成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2008年武汉市)“你行,我也行”!以此为主题的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7年10月2日在上海开幕。智障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现出乐 观进取的风采,实现了人生价值的升华。事实表明 ( ) A.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B.自信的人决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 C.自信是运动员特有的心理品质 D.自信的人一定能事事成功 5、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温家宝总理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只要树立信心,就一定能够战胜经济困难 B、面对困难和挫折,树立信心对走出困境具有重要作用 C、在现实生活中黄金和货币并不重要 D、恢复信心是解决当前经济困难的根本举措 6、某校学生会组织演讲比赛,三位同学在台下准备着, 梦云想:前面几位同学不是忘词就是死记硬背,我们班其他两位同学也不如我,冠军非我莫属。 梦雨:虽然有些紧张,但她不断暗示自己不要担心,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梦菲:紧张得手都凉了,心想别人多优秀啊,我胆小、声音也不够洪亮,肯定不行。 (1)根据三个人的心理活动,请你说说她们各是什么心理。 (2)这三种心理对她们参加比赛各有什么影响? (3)在你的身边肯定也存在这三种心理的人,请给他们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第二课 第二框题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_七年级政治教案.doc

第二课第二框题自信是成功的基石_七年级政治教案自信心是推动人们不断上进的动力。
自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大诗人李白有诗云: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伽利略在火刑架上面对着熊熊燃烧的大火,亦然对自己的观点笃信不疑:这个世界最终会了解我的。
20世纪20年代末期,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许多人提出了“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问,可是毛泽东没有低头,他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两年之后,在江西瑞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
经过十几年的斗争,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他们之所以成功,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信。
邓亚萍说:我自信,我成功。
凭着这种精神,她在世界大赛中屡克强敌,即使在比分落后时也能镇定自若,信心百倍,反败为胜。
与此相反,自负与自卑却常常是人们前进道路上的阻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探究这自负、自卑和自信三者与成功的关系。
一、“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板书)1、组织学生听故事,谈感受同学们,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说明,许多失败都与自负或自卑有关。
1)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江山未坐定便大封诸候,颇有秦始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气概,忽视汉王刘邦的力量,终为其击败,最后从垓下突围到乌江,自刎江边。
2)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波拿巴:据说他在一次过阿尔卑斯山时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傲气十足何等英伟!的确,他帅兵一度降服大半个欧洲,使法国资本主义得到充分的发展,但他的自负使之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日益强烈,终于发动了以争霸,掠夺和奴役别国为目的的侵略战争,正是这分自负使他有了最后滑铁卢战役的失败,被流放而死在了圣赫勒拿岛。
他曾经拥有许多最终却失去了一切。
3)《三国演义》中“失街亭”的马谡是诸葛亮手下的一员大将,从小熟读兵书,平时讲起兵法来头头是道。
当诸葛亮派他去守街亭时,他很不以为然,认为是大材小用了,自负地说:“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结果他拒绝了副将王平的正确建议,导致街亭失守,不但使手下兵将损失惨重,而且破坏了诸葛亮进军中原的大计,他本人也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1.2第二框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教案2(人教版七年级下)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教案教学目标在懂得自信的含义,了解自信表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清自信、自卑的区别,明确三者的关系:自信有助于成功,自负和自卑则是人远离成功。
为树立自信和在实践中培养自信奠定认识基础。
能力目标告别自负和自卑,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自信的心理品质,迈开走向成功的步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帮助学生认识自信与成功关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信的生活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
教学难点1.自负、自卑与失败之间的必然联系。
2.自信和成功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的内容,思考:这一对孪生子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自负和自卑。
教师:接下来,同学们就思考一下,什么是自负?什么是自卑?他们分别与自信有什么样的区别?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自信——成功的基石。
自负——往往会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缺点。
自卑——往往会过低地估计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优点。
自负、自卑都会导致人们远离成功。
它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自负和自卑就像一根潮湿的火柴,自负的人和自卑的人永远也无法燃烧起成功的火焰!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说明,许多失败都与自负或自卑有关。
而自信则恰恰相反,有助于我们获得成功。
二、自信有助于成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阿仑尼乌斯是瑞典科学家,他创立了物理化学。
在年轻时,他得出电离理论并把它告诉母校的老师,遭到了老师无情地讽刺。
但这并没有动摇阿仑尼乌斯的自信心。
他把自己的理论写成学术论文,交给学校学术委员会讨论,结果又被否决。
他又把它寄给欧洲四位有名的化学家,这些专家们肯定了他的结论。
阿仑尼乌斯继续丰富了自己的电离理论,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觉得是什么让阿仑尼乌斯走向了成功?学生回答:自信。
教师:对,就是自信。
正如教材德摩斯梯尼的成功经历一样,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这是因为自信者的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说课稿
永年八中门胜强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是永年八中思想品德教师门胜强。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七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二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我的说课内容包括8个部分:
一.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1、本课时在第二课三个框题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一课时让学生感悟什么是自
信的基础上,分清自信、自负与自卑的区别,认识到只有自信才能有助于成功,自
负自卑心理只能远离成功,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下一课时‚培养自信的方法‛做好铺
垫。
2、本节课由‘一对孪生子共有心态’和‘自信有助于成功’两目组成,分别介绍了自
信、自负和自卑与成功的关系,同时向学生说明自负自卑的人会远离成功,只有自
信才有助于成功。
使学生认识到增强自信的必要性。
根据课标对本学科的要求,我认为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
a)知识目标:
1、了解自负、自卑共同之处,引导学生认识自负、自卑必然导致失败。
2、让学生认识自信为什么有助于成功,理解自信的三种心理品质。
b)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不自负不自卑。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根据课标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为:
1、重点: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
2、难点:‚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
学情分析:
随着初中阶段科目的增多、学习任务的加大,许多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学习上缺乏自信心,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从社会角度来说,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任何事业的成功都要有自信的心态。
因此培养其自信等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五.教法:
1、尝试教学法:
充分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给学生尝试的权利,为其创造尝试的机会。
本课时我根据内容的需要采取板块式尝试教学,将本课教学内容肢解为四个板块,每个版块均采用尝试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2、事例归纳法: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事例等活动获取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学能力。
3、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比较法: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树立自信。
当今社会文盲不是不认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学法的指导,我主要渗透的学法有:
分析归纳法、
自主探究法、
总结反思法。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七.教学流程:
共包括6个方面:导入→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尝试学习→小结→反馈练习
流程一:引用名言激情导入:
引用李白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但丁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伽利略在火刑架上说:‚这个世界终会了解我的。
‛得出结论:自信有助于成功,自卑、自负是人们前进道路上的阻碍。
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因为它是成功的基石。
流程二: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流程三: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自负、自卑共同之处。
2、理解自信有助于成功的原因。
3、认识自负、自卑远离成功的原因。
(让学生通过齐读来学习目标,为出示尝试题作好铺垫。
)
流程四:尝试学习:
根据学习目标,尝试学习我安排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
我的安排是给出两个事例1是项羽乌江自刎2是尼克松的故事。
首先让学生通过事例探究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和导致尼克松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本总结自负和自卑的共同之处。
最后让学生例举事例加深对自负自卑共同之处的认识。
本环节我想通过故事来吸引学生兴趣,从兴趣中总结知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获取新知。
第二环节:
(1)教师引导
自负、自卑都以自我为中心,都远离成功。
那么它们为什么会远离成功,这与它们自身有很大关系。
那么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
(2)出示尝试题:自负、自卑为什么会远离成功?
(3)学生看书24页内容。
(4)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
本环节设计意图:本尝试题理论性强,且书中已有,因此可通过学生自学来完成,在操作中让学生注意要点要简洁且有条理。
(小结)通过以上环节让学生理解许多失败都与自负、自卑有关,而自信恰恰相反,它有助于成功。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从而达到突破重点的目的。
第三环节:
本环节我重点选择了一个故事、三张图片、一条寄语让学生来明白自信的三种品质。
(1)首先让学生自读P24《德摩斯梯尼》的故事并思考:
<1>他成功了吗?
<2>他为什么会成功?
<3>从故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有自信?
(通过故事让学生认识自信有助于成功,是因为自信有良好的品质有助于成功。
)(2)然后教师出示图片课件和校长寄语:
(举重冠军刘春红)
(爱迪生孵小鸡的图片)
(校长寄语)‚进入状态,学习就是享受;心情浮躁,闲着也是痛苦。
‛
(3)学生看图片、读寄语,结合课本自学思考:‚自信有哪些品质有助于成功。
‛
展示(乐观、好奇、专注)
(4)让学生再读25-26页探究总结‚自信为什么会有助于成功?‛
(5)学生展示同时教师板书:
乐观(永不放弃)
自信有好奇(激发动力)有助于成功
专注(全力以赴)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寄语形式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化、具体化的知识,便于学生理解。
第四环节:
本环节我搜集了有关自负自卑的一些常见词语,让学生对其进行归类。
通过此种方式让学生认识自负自卑有什么品质使他们远离成功
首先通过课件展示有关自负自卑的一些常见词语
让学生讨论并归类
然后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并板书:
自负(骄傲自大、刚愎自用、目中无人)
远离成功
自卑(悲观失望、自暴自弃)
因为学生理解有关自负自卑品质比较困难,所以我搜集了有关自负自卑的一些常见词语,让学生对其进行归类。
这样做主要是想降低学习难度。
同时将本环节与第三环节‚自信拥有良好品质有助于成功‛形成对比。
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自负、自卑的危害,从而坚定树立自信。
流程五:小结:
让学生总结并展示本课学习的知识,并填写导学案的知识网络图。
教师予以点拨。
流程六:当堂反馈练习:
教师出示尝试当堂反馈练习题五个单选、一个主观题,结合时事和身边的事例考察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然后教师予以纠正。
八.板书设计:
我采用的是大括号形式。
目的是简洁明了、一目了然,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知识。
我的说课完毕,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评委和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