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计划书正式版

合集下载

医学研究工作计划书范文3篇

医学研究工作计划书范文3篇

医学研究工作计划书范文3篇医学研究存取、管理和使用受试者个人信息,这个计划的实施有利于让医学人员增加经验。

*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学研究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

医学研究计划书范文篇一科研课题确定下来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撰写一份科研计划书。

科研计划书既是研究课题的分阶段、分步骤地细化工作,是开题报告,又是研究经费申请所必备的文字材料,后者也称为项目申请书。

撰写医学科研计划书对研究这来说是一项必备的基本功,一份完整的医学科研设计书应该包含有题目、立题依据、研究目的、设计方案、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预期结果、伦理问题、经费计算、进度安排等发面的内容,本节将重点介绍各部分内容的撰写要点。

一般来说,医学科学计划书应该包括两部分内容:即一般项目和主要项目。

一、一般项目⒈研究类型指申请课题的性质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⒉课题的名称能够确切反映研究特定内容的简洁语言。

题目名一般不易超过25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以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

⒊承担单位指该项研究的主要负责单位。

⒋课题负责人指承担单位的首位科技人员。

⒌主持部门指进行招标的主要负责单位。

⒍起止年月该课题进行的周期。

⒎通讯地址、电话号码、E-mail地址。

⒏申请日期。

二、主要项目由于课题****的途径不同,侧重点也不完全相同相似。

但任何一份科研计划书都应包括以下部分的内容。

(一)立题依据立题依据是科研计划书得主要组成部分。

在该部分中,申请者应该提供项目的背景资料,阐述该申请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的参考文献等。

⒈项目的研究意义在此应该说明所要研究的疾病或健康问题是当前的装药公共卫生问题或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研究的意义本身就是选题所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此应该使用一些的指标如发病率、病死率、死亡率以及伤残调整生病年来阐述此问题。

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生存的主要问题在阅读了大量同类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综述出该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学研究策划书范文3篇

医学研究策划书范文3篇

医学研究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医学研究策划书一、研究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名称]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目前,对于[疾病名称]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但这些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寻找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疾病名称]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治疗方法名称]治疗[疾病名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研究对象:选择[疾病名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1)符合[疾病名称]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年龄范围]之间;(3)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2)对[治疗方法名称]过敏;(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 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样本数量]例。

治疗组采用[治疗方法名称]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

治疗周期为[治疗周期]个月。

3. 观察指标:(1)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影像学检查结果等。

(2)次要观察指标: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等。

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 t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研究进度1. 研究准备阶段:([时间区间 1])完成研究方案的设计和论证;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准备研究所需的设备和药品;招募研究对象,并进行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2. 研究实施阶段:([时间区间 2])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和治疗;定期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和观察;记录研究过程中的数据和信息。

对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进行研究成果的汇报和交流。

医学研究工作计划书6篇

医学研究工作计划书6篇

医学研究工作计划书6篇医学研究工作计划书 11. 研究背景1.1 概念三叉神经(n.trigminus)为混合神经,是第5对脑神经,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含有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

支配脸部、口腔、鼻腔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并将头部的感觉讯息传送至大脑。

三叉神经由眼支(第一支)、上颌支(第二支)和下颌支(第三支)汇合而成,分别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间、口裂以下的感觉和咀嚼肌收缩。

三叉神经痛是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阵发性、针刺样、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间歇期无症状。

任何刺激口腔颌面部“扳机点”可引起疼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的原因尚不清楚,继发性多因炎症、外伤、肿瘤、颅骨畸形及多发性硬化等疾病侵犯三叉神经所致,疼痛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的 1 支,或 2 支,以第 2、3 支最常见。

1.2 三叉神经痛的流行病学研究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

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

汉族人发病率较其他种族稍高;寒冷地带居住的人群中较多。

一些不当的习惯,比如吸烟、不当刷牙方式、咀嚼也可影响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率。

1.3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三叉神经痛目前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其诊断依据病史、疼痛的部位、性质、发作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神经系统有无阳性体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为剧烈针刺样、电击样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存在“扳机点”,常在一侧神经分布区域,三叉神经的运动及感觉功能无异常,扳机点的局部麻醉可使疼痛消失,怀疑原发三叉神经痛时应用1%-2%的利多卡因在相应神经孔行阻滞麻醉,确定疼痛范围。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不典型,一般发病年龄小,病程短,此外,伴有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痛觉、温觉、触觉出现障碍,并有咀嚼肌肌力减弱和萎缩。

怀疑原发三叉神经痛时应以进一步做详细的临床检查,作颅脑_线片,脑超声检查、CT、MRI等以明确诊断。

1.4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关于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一般分为中枢病变学说和周围病变学说,但都未完美解释临床发现。

研究计划书范文医学

研究计划书范文医学

研究计划书范文医学一、研究背景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对于疾病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治疗方法的创新已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本研究计划旨在探讨[具体疾病名称]的分子机制,并开发新的治疗策略。

目前,[具体疾病名称]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和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尽管已有多种治疗手段,但疗效有限,且副作用较大。

因此,深入研究[具体疾病名称]的发病机制,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 揭示[具体疾病名称]的分子机制,包括信号通路的激活、基因表达的调控等。

2. 筛选和验证[具体疾病名称]治疗的潜在靶点。

3. 开发针对这些靶点的新药物或治疗方法,并通过临床前实验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内容1. 分子机制研究:利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分析[具体疾病名称]患者的生物样本,以确定关键的分子标志物和信号通路。

2. 靶点筛选与验证: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体外实验,筛选可能的靶点,并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验证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

3. 新药物开发:基于筛选出的靶点,设计和合成新的药物分子,并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评估其对[具体疾病名称]的治疗效果。

4. 临床前研究:在动物模型中评估新药物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特性和疗效,为临床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四、研究方法1. 样本收集与分析:收集[具体疾病名称]患者的血液、组织等生物样本,进行基因和蛋白表达分析。

2. 体外实验: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对筛选出的靶点进行功能验证,并测试新药物分子的生物活性。

3. 动物模型研究:建立[具体疾病名称]的动物模型,评估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4.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五、预期成果预期通过本研究,能够:1. 阐明[具体疾病名称]的分子机制,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2. 确定若干潜在的治疗靶点,为新药物的开发提供方向。

3. 开发出至少一种新的药物或治疗方法,并通过临床前实验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医学研究工作计划书范文6篇

医学研究工作计划书范文6篇

医学研究工作计划书范文6篇医学研究工作计划书范文 1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xx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下,依法治国、依规办院、依制建科,201x年,科室以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为重点,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检验质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准确、及时、有效、经济、便民的卫生服务。

一、工作思路1.起动新一轮“三甲”复评工作,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加强制度建设和内部细节化管理,加强制度的执行、检查、考核、监督和惩罚力度,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促进实验室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进程。

2.进一步加强与临床的联系和沟通,定期举办“检验临床科室联系会”,定期下发《检验与临床》资料,介绍新项目、新技术以及检验前质量控制知识,同时广泛听取临床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实验室与临床联系的长效机制。

3.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增强安全忧患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和科室文化建设,建立一支团结、奋进、务实的团队。

二、工作量和经济目标:1.检验总人次:较201x年增长15-20%;2.总收入:较201x年增长15-20%;3.净利润:较20xx年增长20-25%;4.人均净结余:较201x年增长为5%。

三、新工作开展计划201x年科室根据专业发展拟开展新项目:自身免疫性肝病(间接免疫荧光法或免疫印迹法)检测、染色体FISH检测、真菌的培养与鉴定、G试验,结核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艰难梭菌检测。

根据条件开展部分分子生物技术,用于肿瘤病人的个性化治疗及预后监测、一些耐药基因的检测、肿瘤遗传性相关基因的检测和患此肿瘤的风险率预测。

四、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1.争取申报成功201x年卫生厅科研项目1-2项;完成市级科研项目2-3项,争取申请成果鉴定。

2.配合临床医教研工作,积极开展新的检验项目(5项)和完成部分项目技术革新(2项),在条件允许下尽量配合临床科室的科研工作,对部分临床急需而科室因各种原因暂时还不能开展的检验项目进行委托检验,充分满足临床要求。

医学研究工作计划书范文6篇

医学研究工作计划书范文6篇

医学研究工作计划书范文6篇医学研究工作计划书范文 120xx年重症医学学科护理工作紧跟医院发展步伐,按照护理部工作要求,仍坚持“病人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服务理念,在深化护理服务提高护士技术操作水平,持续质量改进,保证护理安全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着重做好如下工作:一、落实护理质量检查,使科室护理工作得到提高。

根据护理部下达工作任务及护士长手册中的周工作安排,月工作重点,对护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结合质控护士的检查结果,将小问题在护士轶事本上及时反馈,如果反复出现的问题则在每月的科室质量反馈会上进行分析、讨论,,共同商讨改进方法,并在信息本上记录,不断提高科内护理质量。

尽量使得基础护理合格率达≧90%、等级护理合格率达≧90%、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0%。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年褥疮发生次数为0(难以避免性褥疮除外)。

二、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加强全员安全教育。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工作中具体落实到医嘱查对;注射、服药、处置查对;输血查对;饮食查对等几方面。

平常工作中勤检查,医嘱班班查对,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二次并登记、签名,出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有引流管、气管插管的清醒病人、躁动患者均予以保护性约束,防止患者意外拔管。

3、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

氯化钾及10%的绿化钠有醒目标志。

4、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5、对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按情节轻重对当事人给予批评、罚款,科室及时组织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必要的防范整改措施,并上报护理部。

每月质控会分析点评当月全院及科内的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

6、继续加强护理文件书写的培训、检查工作,进一步完善护理记录单的内容,确保护士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完整地完成护理记录,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三、按照医院ICU感染控制标准,做好科内感染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按院感要求分类放置,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防止各种医疗废物外流。

医学研究计划书范文3篇(参考)

医学研究计划书范文3篇(参考)

医学研究计划书范‎文3篇医学研究‎计划书范文3篇‎医学研究‎计划书范文篇一:‎医学科研计划书的‎撰写科研‎课题确定下来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撰写一份科研‎计划书。

科研计划‎书既是研究课题的‎分阶段、分步骤地‎细化工作,是开题‎报告,又是研究经‎费申请所必备的文‎字材料,后者也称‎为项目申请书。

撰‎写医学科研计划书‎对研究这来说是一‎项必备的基本功,‎一份完整的医学科‎研设计书应该包含‎有题目、立题依据‎、研究目的、设计‎方案、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预期结‎果、伦理问题、经‎费计算、进度安排‎等发面的内容,本‎节将重点介绍各部‎分内容的撰写要点‎。

一般来‎说,医学科学计划‎书应该包括两部分‎内容:即一般项目‎和主要项目。

‎一‎、一般项目‎⒈研究类型指申‎请课题的性质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⒉课题的名称能‎够确切反映研究特‎定内容的简洁语言‎。

题目名一般不易‎超过25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以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

‎⒊承担单位指该‎项研究的主要负责‎单位。

⒋‎课题负责人指承担‎单位的首位科技人‎员。

⒌主‎持部门指进行招标‎的主要负责单位。

‎⒍起止年‎月该课题进行的周‎期。

⒎通‎讯地址、电话号码‎、E-mail地‎址。

⒏申‎请日期。

二‎、主要项目‎由于课题来源的‎途径不同,侧重点‎也不完全相同相似‎。

但任何一份科研‎计划书都应包括以‎下部分的内容。

‎及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项目T‎G ThHDL-C‎L DL-CVLD‎L-CFPG高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ESR‎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1min血小板‎聚集率3min血‎小板聚集率最大血‎小板聚集率表示,‎溃疡吸烟组均数与‎标准参数、溃疡不‎吸烟组均数与标准‎参数、溃疡吸烟组‎与不吸烟组均数之‎间进行进t 检验‎。

P&lt;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胃溃疡组和对照组‎结果做正态性检验‎,根据样本含量大‎小选择W 检验或D‎检验,为增加检验‎效能,可令&al‎p ha;=0.2‎0。

医学研究工作计划书范文

医学研究工作计划书范文

医学研究工作计划书范文医学研究工作计划书范文一、工作目标和目标规划本次医学研究的工作目标是探究某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新型治疗方法,进一步推进医学领域的发展。

具体目标规划如下:1.了解该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分析病因和病变过程的关联性;2.利用现有技术手段,探索该疾病的治疗机制和方法;3.寻找创新性治疗方法和药物,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二、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1.研究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三个月)(1)收集和整理过去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

(2)对目前科研工作的病人进行筛选,收集病人样本。

(3)开展实验室相关研究,深入了解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2.探索疾病的治疗机制和方法(六个月)(1)研究现有治疗方法及对比分析,得出治疗优劣比较,分析原因。

(2)进一步深化对现有技术手段的了解,寻找该疾病的新治疗方法。

(3)尝试建立疾病的模型,开展预测疗效的结构性实验。

3.寻找创新性治疗方法和药物(六个月)(1)结合前期研究结果,继续寻找创新性治疗方法和药物。

(2)开展前期质量及安全性实验。

(3)进行临床研究,诊断、治疗和检测。

三、资源调配和预算计划本次医学研究所需要的资源清单如下:1.实验室用品: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离心机等,共计10万元。

2.科研人员:负责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共计5人,共计25万元。

3.实验动物:用于实验的动物,共计50只,共计10万元。

总计预算45万元。

四、项目风险评估和管理1.技术风险:由于医学研究技术含量较高,需要配备专业的科研人员,有一定的技术风险。

2.财务风险:由于成本较高,财务风险较大。

3.合规风险:严格遵守科研伦理与知识产权保护法规,避免合规风险。

五、工作绩效管理工作绩效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定期进行工作进展汇报和反馈,对进度和效果进行评估。

2.根据研究结果制定专业论文,并进行学术交流和发表。

3.对科研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实行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进展。

六、沟通和协调医学研究对各个环节要求精度高、协作紧密,因此,工作计划采用定期会议,现场答疑、邮件交流等方式保障沟通协作环节的高效畅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医学研究计划书正式版医学研究计划书正式版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研究背景1.1 概念三叉神经(n.trigminus)为混合神经,是第5对脑神经,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含有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

支配脸部、口腔、鼻腔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并将头部的感觉讯息传送至大脑。

三叉神经由眼支(第一支)、上颌支(第二支)和下颌支(第三支)汇合而成,分别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间、口裂以下的感觉和咀嚼肌收缩。

三叉神经痛是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阵发性、针刺样、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间歇期无症状。

任何刺激口腔颌面部“扳机点”可引起疼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的原因尚不清楚,继发性多因炎症、外伤、肿瘤、颅骨畸形及多发性硬化等疾病侵犯三叉神经所致,疼痛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的 1 支,或 2 支,以第 2、3 支最常见。

1.2 三叉神经痛的流行病学研究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

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

汉族人发病率较其他种族稍高;寒冷地带居住的人群中较多。

一些不当的习惯,比如吸烟、不当刷牙方式、咀嚼也可影响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率。

1.3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三叉神经痛目前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其诊断依据病史、疼痛的部位、性质、发作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神经系统有无阳性体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为剧烈针刺样、电击样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存在“扳机点”,常在一侧神经分布区域,三叉神经的运动及感觉功能无异常,扳机点的局部麻醉可使疼痛消失,怀疑原发三叉神经痛时应用1%-2%的利多卡因在相应神经孔行阻滞麻醉,确定疼痛范围。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不典型,一般发病年龄小,病程短,此外,伴有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痛觉、温觉、触觉出现障碍,并有咀嚼肌肌力减弱和萎缩。

怀疑原发三叉神经痛时应以进一步做详细的临床检查,作颅脑X线片,脑超声检查、CT、MRI等以明确诊断。

1.4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关于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一般分为中枢病变学说和周围病变学说,但都未完美解释临床发现。

根据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又发现免疫和生化因素也与三叉神经痛密切相关。

1.4.1中枢病变学说分为:三叉神经脊束核内病变、病变位于脑干内和中枢性脱髓鞘疾病三种。

1.4.2周围病变学说又包括:血管压迫学说、解剖结构的异常造成的压迫、颈内动脉管前端的骨质缺陷、机械压迫、骨腔病灶学说、颅内占位性病变和蛛网膜炎、缺血学说、牙牙合紊乱和寒冷刺激。

而且周围病变学说发展较快、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该学说认为病变在周围部,其病理基础是三叉神经脱髓鞘。

1.4.3免疫因素方面研究认为三叉神经痛脱髓鞘病变均是一种细胞免疫介的疾病,参与细胞免疫的T细胞可直接介导发生损害,并且诱导B细胞产生病变源性自身抗体而破坏和吞噬“自己”的“轴索”,加速和加重脱髓鞘的发生和发展,神经内巨噬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对三叉神经脱髓鞘改变有作用。

1.4.4神经肽与三叉神经痛近年来,随着对神经肽、神经递质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它们与神经痛关系密切。

三叉神经系统内含有多种神经肽,与疼痛有关的包括P物质(SP)、谷氨酸(Glu)、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生长抑素(SS)、β-内啡肽(β-EP)、血管活性肠多肽(VIP)等。

Glu通过NMDA和NNMDA谷氨酸受体参与三叉神经系统内的痛觉信息的传递。

1.5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现代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有药物、神经阻滞、射频、手术、针灸等方法,药物治疗副作用多、禁忌证多、成瘾性大及价格昂贵;神经阻滞常引起并发症,而且治疗操作复杂;手术治疗破坏性大,术后可能复发,费用贵;射频治疗费用昂贵。

相比起来,针灸在治疗三叉神经方面由于具有使用范围广、不良反应少、疗效肯定、花[18]费较低等优势,近年来已逐渐成为三叉神经治疗的重要方法。

据相关统计学显示,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的疗效与药物、手术相比优势尚不能完全确定,但相比可能等效,针灸可以作为一种代替药物、手术并且安全性更高的治疗措施。

2. 目的目前国内外有不少关于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治疗的临床试验,但缺乏相关的系统评价。

鉴此,本研究按照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对于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系统评价。

3.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3.1研究类型的纳入与标准3.1.1纳入标准所有关于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RCT),如果随机对照试验缺乏或太少,则纳入半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对照试验。

盲法不限,语种为中、英文。

3.1.2 排除标准重复检出或发表的文章3.2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3.2.1 纳入标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例来源不限。

有明确的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

3.2.2 排除标准没有明确的诊断;引用的诊断错误或诊断为自拟;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其他神经性疼痛。

3.3干预措施的纳入与排除标准3.3.1 纳入标准针刺(针具不限)与假针刺(包括假穴针刺和安慰针具)、药物治疗的比较;针刺与手术的比较;针刺治疗与射频治疗的比较;针灸与其他三叉神经痛治疗的比较。

3.3.2 排除标准不同取穴方法或不同针刺方法之间的比较;以针灸为主配合其他疗法与另外一种或几种疗法的比较。

3.4结局指标因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目前无根治性治疗方式,所有的研究都以症状的改善作为结果测量指标,虽然所有研究中对于“痊愈、显效、有效(好转)、无效”的描述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具有临床相似性。

4. 文献检索4.1检索范围4.1.1检索时间及文献类型检索20xx年3月底以前在国内外所以与针灸治疗原发性相关的RCT文献。

4.1.2数据库检索主要有Cochrane Library;Medline或Pubmed; Ovid循证医学数据库;Embas 光盘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

4.1.3手工检索主要有《中医杂志》、《中国针灸》、《上海针灸杂志》、《针灸临床杂志》、《针刺研究》、《新中医》。

4.1.4 检索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

4.2文献检索策略4.2.1 中文检索词以“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痛、痛性痉挛、颌面部神经疾患”、“随即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随即分配”以及“针灸治疗、针刺、针刺穴位、电针、耳针、头针”等为关键词进行组合检索。

4.2.2英文检索词以“TN”、“trigeminal neuralgia”、“tic douloureux”、“painful tic”、“facial neuralgia”和“maxillofacial neuralgia”及“acupuncture”、“electro-acupuncture”、“scalp acupuncture”、“auricular acupuncture”等为关键词进行组合检索。

5. 数据收集与分析5.1文献的选择首先,在检索收集到的文献中,分别由两人通过阅读文献的标题、摘要等信息,排除明显不合格的文献。

其次,阅读可能合格文献的全文,根据上述的纳入排除标准,进一步排除不合格的文献。

如果文中提供的信息不全面而不能确定是否纳入或者有疑问时,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获取相关信息。

对于难以确定是否纳入的试验,则通过讨论方式或请第三方评定。

5.2文献质量评价按照Cochrane Review Handbook 5.1推荐使用的质量评价方法,包括随机分配方法,分组方案隐藏,对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实施者、研究结果测量者采用盲法,结果数据的完整性和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

偏倚风险评价标准1、随机分配方法是否正确。

(一)正确:采用随机数字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抛硬币、掷骰子或抽签等方法。

(二)不正确:按患者生日、住院日或住院号等末位数字的奇数或偶数;交替分配方法;或者根据医生、患者、试验检查结果或干预措施的可获得性分配患者入组。

(三)不清楚:根据干预措施的可获得性;文中信息不详,难以判断正确与否。

2、分配方案隐藏是否完善。

(一)完善:中心随机,包括采用电话、网络和药房控制的随机;按顺序编号或编码的相同容器;按顺序编码、密封、不透光的信奉。

(二)不完善:公开随机分配序列,如列出随机数字;未密封、透光或未按顺序编号的信封;交替分配;根据住院号、生日等末尾数字的奇数或偶数。

(三)不清楚:未提及分配方案隐藏;提供的信息不能判断是否完善,如使用信封,但未描述是否按顺序编码、密封、不透光。

3、盲法是否正确。

[25]具体如下:(一)正确;没有采用盲法,但结果判断和测量不会受到影响;对患者和主要研究人员采用盲法,但盲法可能被破坏;对结果测量者采用盲法,未对患者和主要研究人员采用盲法,但不会导致偏倚。

(二)不正确:未采用盲法或盲法不完善,结果判断或测量会受影响;对患者和主要研究人员采用盲法,但盲法可能被破坏;对患者和主要研究人员均未采用盲法,可能导致偏倚。

(三)信息不全,难以判断是否正确;文中未提及盲法。

4、结果数据是否完整(一)完整:无缺失数据;缺失数据不影响结果分析(生存分析中缺失值);组间缺失的人数和原因相似;缺失数据不足以对效应值产生重要影响,缺失数据采用恰当方法赋值。

(二)不完整:组间缺失的人数和原因不平衡;缺失数据足以对效应值产生重要影响;采用“as-treated”分析,但改变随即入组时干预措施的人数较多;不恰当应用简单赋值。

(三)不清楚:信息不全,难以判断数据是否完整(缺失人数或原因未报告);文中未提及数据完整性问题。

5、报告结果是否符合预先指定的结局指标。

(一)无选择性报告结果:有研究方案,且系统评价关心的方案中预告指定的结果指标(主要和次要结果)均有报告;没有研究方案,但所有期望的结局指标,包括在发表文献中预先知道的指标均有报告。

(二)有选择行报告结果:未报告所有预先指定的主要结局指标;报告的一个或多个主要结局指标采用预先未指定的测量和分析方法;报告的一个或多个主要结局指标未预先指定;系统评价关心的一个或多个结局指标报告不完善,以致不能纳入行meta-分析;未报告重要的结局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