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酮化学性质教案

合集下载

醛酮化学性质教案

醛酮化学性质教案

醛酮化学性质教案醛酮化学性质教案【课堂引入】装修引起的室内污染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的一种重要的污染源就是——(学生回答:甲醛);这两幅图片是形像逼真的生物标本,同学们知道它们是浸泡在什么中吗,(学生回答:福尔马林溶液)福尔马林溶液就是——甲醛的水溶液。

同学们想知道为什么甲醛具有这样的性质吗,(学生回答:)本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讨“醛酮的化学性质”,学习完“醛酮的化学性质”,你就会了解甲醛为什么具有这样的性质。

(板书:二、醛酮的化学性质)【师】:首先,我们来完成导学案上的“复习回顾”,给同学们1—2分钟的时间,小组内交流你的答案,整理出正确答案。

(实物展台:展示2个小组的4题的答案,让其他组的同学找错)。

【复习回顾】中的四道题1、研究有机物化学性质的一般程序是什么,2、有哪些类别的物质能发生加成反应,3、醛和酮的结构中含有什么官能团,官能团中的碳原子是否饱和,4、试着注明以下物质的带“—”C原子的氧化数。

CHCHOH CHCHO CHCOOH 3233【师】:评价:同学们的掌握情况不错。

【过渡】: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醛酮的化学性质”。

【师】: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小组讨论出方案,并作出记录,然后班内交流。

(我的想法:让学生能讨论出两点:?因为存在C=O,所以醛酮能发生加成反应。

?因为羰基中C原子的氧化数分别为+1和+2,所以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师】:总结并展示课件【师】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种反应类型: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的原理,我们在第一节已经学习了,下面请同学们用2-3分钟时间把导学案上关于“乙醛和丙酮与一些极性试剂发生加成反应的方程式”交流讨论,并整理出正确答案。

(实物展台:展示2个小组答案,让其他组的同学找错)。

【师】总结,并展示大屏幕:醛酮加成反应的规律动画。

【师】:思考:醛酮与氢气的加成反应还可以归为那种反应类型,(学生回答:还原反应,加氢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师】甲醛为什么有毒,实际上就是和蛋白质发生了加成反应,并进一步转化,从而使蛋白质失去了活性,甲醛能防腐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有兴趣的同学请课后阅读课本P72页的“身边的化学”。

高中化学《醛酮的化学性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醛酮的化学性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中化学选修五醛和酮糖类(第2 课时)一、教学目标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了解醛酮的结构特点,比较醛酮分子中官能团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能够预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它们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从新的视角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规律,理解有机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和加O 去H,或加H 去O 的关系与实质。

3、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在探究醛酮的化学性质时,通过通过问题猜想、制定方案、实验操作、分析交流和结论等步骤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升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4、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认识环境保护重要性,了解室内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和相应的处理方法,推崇绿色化学的理念二、重点难点1、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 羰基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从新的角度认识有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3、乙醛的性质实验三、实验内容1、验证实验根据甲醛的化学性质,预测乙醛和丙酮是否能够发生类似的加氧氧化。

选择一种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试剂进行实验。

药品:乙醛、丙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仪器:小试管两支,胶头滴管。

2、探究实验根据验证实验得出乙醛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具有还原性,还原性强还是弱呢?让学生选择相应的氧化剂(弱氧化剂)来探究。

药品:乙醛、硝酸银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仪器:试管两支、小烧杯、热水、试管夹、酒精灯等。

学以致用:喝酒脸红和千杯不醉的原因核心素养四、设计思路五 、设计流程问题: 生活中的醛酮预测: 根据结构推测性质 羰 基 的 加成、还原反应学 以 致用: 蛋白质变性原因实验探究:醛酮氧化反应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问题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醛酮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中间 产物,它们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这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问题】【思考】1、福尔马林的成分是什么?2、福尔马林为何能防腐?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化学实例,不学以致用: 通过学习,解决化学生活中的两个问题性质实验: 乙醛和丙酮与强弱氧化剂的反应结构分析: 分析乙醛和丙酮的官能团,键的极性,预测性质学习活动生活化学:回顾福尔马林的作用和喝酒脸红的现象醛酮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化学知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导入:醛酮是中转站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结论: 醛酮为何被称为有机合成的是中转站1.不死之身这是一条腐烂到快没有鱼悬念:福尔马林是如何使蛋白质仅让同学们体会化样的鱼(停顿一下)。

3.3醛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3醛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1. 知识层面:学生对醛酮的认识不足,可能导致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其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应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解释,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醛酮的基本认识。
2. 能力层面: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能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实验,激发学生的思维。
3.3醛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的3.3节,主要内容为醛酮的性质及鉴别。具体内容包括:
1. 醛酮的结构特点及其对性质的影响;
2. 醛酮的化学性质,如加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3. 醛酮的物理性质,如沸点、溶解性;
5. 采集产品,通过蒸馏得到1-丙醇。
例题7:解释为什么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通常不如醛活泼。
解答:
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不如醛活泼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酮的羰基由于烷基的电子效应,电子密度较低,不易接受电子。
2. 酮的烷基对羰基的电子效应产生阻碍,使羰基上的电子不易发生位移。
3. 酮的氧化产物通常是酯或酰胺,这些产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易进一步氧化。
2. 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观察、分析、评价有机化学反应,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4. 了解醛酮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增强对有机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具备以下特点: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醛酮相关的主题进行讨论。

高中二年级下学期化学《醛酮的性质(一)》教学设计

高中二年级下学期化学《醛酮的性质(一)》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醛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杏仁中的苯甲醛和兰花中的香草醛等。

【学习任务一】认识醛类物质醛基及醛的定义:羰基( C =O )是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以双键相连形成的原子团如果羰基的碳原子连着一个氢原子便形成了醛基()。

醛是由烃基(或氢原子)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简写为RCHO。

醛的官能团:醛基(—CHO)。

饱和一元醛的通式:C n H2n O。

【练习】找出醛类物质【学习任务二】以乙醛为例,探究醛类物质的化学性质[环节一]书写乙醛的结构简式,搭建其分子的结构模型,分析乙醛的结构特点(一)乙醛1.乙醛的结构分子式:C2H4O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O结构模型:球棍模型:核磁共振氢谱:乙醛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峰面积比为3:1。

1.醛是由烃基(或氢原子)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简写为RCHO。

2.醛的官能团: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 n H2n O。

3.乙醛: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的小,沸点20.8 ℃,易挥发,易燃烧,能与水、乙醇等互溶。

[环节二]预测乙醛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1.从C=O的结构特点和烯烃C=C的性质出发,分析乙醛可能发生加成反应,另外由于羰基的存在使得醛基中的碳氢键极性增强,容易断裂,表现出还原性。

1.加成反应(1)催化加氢乙醛蒸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热的镍催化剂,乙醛与氢气即发生催化加氢反应,得到乙醇。

CH 3CHO +H 2―――――→催化剂(Ni )△CH 3CH 2OH注意:① 醛基催化加氢一定生成端醇。

② 醛的催化加氢反应也是还原反应。

(2)与HCN 加成 反应规律:在醛基的碳氧双键中,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较大,碳氧双键中的电子偏向氧原子,使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从而使醛基具有较强的极性。

当极性分子与醛基发生加成反应时,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连接在氧原子上,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连接在碳原子上。

反应方程式:2. 氧化反应 2.1与强氧化剂:回顾乙醇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的氧化过程:乙醛的催化氧化:乙醛的燃烧:小结:乙醛可以使溴水、高锰酸钾等褪色(但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2.2与弱氧化剂 2.2.1银镜反应 实验探究【实验3-7】(观看视频) 实验操作: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 mL2% AgNO 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氨水,使最初产生的沉淀溶解,制得银氨溶液。

高中化学 《醛 酮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鲁科版选修5

高中化学 《醛 酮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鲁科版选修5

《醛酮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总体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主要是依据鲁科版教材第二章第三节《醛和酮糖类》进行备课的。

由于平时授课用的是人教版,所以前期将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分析方法,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等知识进行了渗透,兼顾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基础进行设计。

醛和酮是含有羰基的两类重要化合物,在官能团的转化和有机合成中占有核心地位,被形象地称为“有机合成的中转站”,所以掌握醛酮的结构和性质是系统学习有机化合物知识的关键,也是后续学习有机合成的基础。

所以这节课最终要体现醛酮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前面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应用结构分析预测有机物性质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在学习醇的化学性质时对这种研究方法就实际应用过,因此在这部分学习中学生可以更深地理解“应用结构预测性质”的研究方法。

通过比较醛酮性质的差异,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分子中基团的相互影响。

2CH 2
2
?
CH 2。

高中化学教案醛酮

高中化学教案醛酮

高中化学教案醛酮
教学内容:醛酮的概念、性质和结构
教学目标:了解醛酮的基本概念,掌握其性质和结构
教学重点:醛酮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醛酮的结构和化学反应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验演示、讨论分析
教学准备:课本、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1. 引导学生回顾醛和酮的概念和性质,并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 提出问题:什么是醛酮?它们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二、知识讲解
1. 介绍醛酮的定义和分类;
2. 分别讲解醛和酮的结构和特点;
3. 探讨醛酮的性质和常见化学反应;
三、实验演示
1. 展示醛酮的实验现象;
2. 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分析实验结果和结论;
四、讨论分析
1. 引导学生思考醛酮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联系实际,讨论醛酮的环境影响和危害;
3. 提出问题: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理醛酮?
五、总结提升
1. 总结醛酮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结构;
2. 引导学生思考醛酮的重要性和意义;
3. 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提升实验技能。

教学反思:醛酮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有机功能团,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对醛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掌握其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

同时,结合实验演示和讨论分析,能够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和环境保护的理解和意识。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醛 酮》 教学设计

《醛 酮》 教学设计

《醛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醛和酮的结构特点,理解其官能团的性质。

(2)掌握醛和酮的命名方法,能够正确书写常见醛和酮的结构简式。

(3)学会醛和酮的化学性质,如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并能熟练书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醛和酮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醛和酮的化学性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醛和酮的结构特点和官能团性质。

(2)醛的氧化反应和酮的加成反应。

2、教学难点(1)醛和酮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2)醛的银镜反应和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原理和操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含有醛和酮结构的物质,如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丙酮等,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这些物质在结构和性质上有什么特点呢?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醛和酮。

2、知识讲解(1)醛和酮的结构结合多媒体展示醛和酮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讲解醛和酮的官能团分别为醛基(CHO)和羰基(),分析其结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醛基中的碳氧双键和羰基中的碳氧双键在性质上的差异。

(2)醛和酮的命名以一些简单的醛和酮为例,详细讲解醛和酮的命名方法,包括选择主链、编号、确定名称等步骤,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命名规则。

(3)醛和酮的物理性质简单介绍醛和酮在常温下的状态、溶解性等物理性质,强调其物理性质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3、实验探究(1)醛的氧化反应组织学生进行银镜反应和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实验。

在实验前,先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醛具有还原性的结论。

高中化学《醛和酮的化学性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醛和酮的化学性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设疑引入】复习乙醇的催化氧化和倾听,思考乙醛被空气中氧气的氧化,那么乙 通过学过的醇 醛能否转化为乙醇,乙醛能否被其 醛、酸的转化 他氧化剂氧化?引入对醛酮化学性 引发学生的求 质的学习。

【板书】三、醛酮的化学性质知欲望。

【过渡】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以乙醛、丙酮为例,分析其官能团,下面我们一起推断一下这样的分子结构会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板书] 1.羰基的加成反应【引导分析】醛和酮分子中都存在着官能团 ------ 羰基,官能团中C 原子 有没有饱和?可能发生哪些反应?与什么试剂反应?请分析一下羰基与 HCN 加成时,为什么加成产物是?【投影】羰基与极性试剂加成规律:(R ,)H (R ,H )+-+-C O + A BC O RB【指出】羰基与 HCN 的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可以增长碳链。

加成原理是醛和酮结构中带正电荷的部分加上了试剂中带负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结 学生练习应用 构中带负电荷的部分加上了试剂中带正荷 电子对偏移的 的原子或原子团。

知识分析羰基加成反应规律 有利于学生对 反应产物的判断。

参考羰基与极性试剂的加成规律,写出乙醛与 HCN 、NH 3、CH 3CHO 加成反应的产 物。

A【讲解】醛酮的羰基还可以和氢气发写出乙醛、丙酮与氢气的反应方程式。

CH 3CHO + H 2CH 3CH 2OH+ H 2CH 3CHOHCH 3投影学生的书写情况生加成反应,即还原反应 【板书】2.还原反应使学生能从结 构分析转化为反应分析,体 C=O 双键中一条价键断后,两个 H 会化学键的断 原子分别加成到断键的 C 原子上和 裂与反应类型O 原子上。

的关系。

让学生建 立运动观,并以此形成的运 动观使学生更 好的了解化学 反应实质,从 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设问]乙醛除了能发生加成反应外, 2C3222这样的结构还能发生什么反应,哪 个价键会发生断裂,被怎样的物质 攻ft 才会发生断裂?易被氧化,在点燃的条件下,乙醛 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醛酮化学性质教案
【课堂引入】
装修引起的室内污染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的一种重要的污染源就是——(学生回答:甲醛);这两幅图片是形像逼真的生物标本,同学们知道它们是浸泡在什么中吗,(学生回答:福尔马林溶液)福尔马林溶液就是——甲醛的水溶液。

同学们想知道为什么甲醛具有这样的性质吗,(学生回答:)本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讨“醛酮的化学性质”,学习完“醛酮的化学性质”,你就会了解甲醛为什么具有这样的性质。

(板书:二、醛酮的化学性质)
【师】:首先,我们来完成导学案上的“复习回顾”,给同学们1—2分钟的时间,小组内交流你的答案,整理出正确答案。

(实物展台:展示2个小组的4题的答案,让其他组的同学找错)。

【复习回顾】中的四道题
1、研究有机物化学性质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2、有哪些类别的物质能发生加成反应,
3、醛和酮的结构中含有什么官能团,官能团中的碳原子是否饱和,
4、试着注明以下物质的带“—”C原子的氧化数。

CHCHOH CHCHO CHCOOH 3233
【师】:评价:同学们的掌握情况不错。

【过渡】: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醛酮的化学性质”。

【师】:小组讨论:
要求:每个小组讨论出方案,并作出记录,然后班内交流。

(我的想法:让学生能讨论出两点:?因为存在C=O,所以醛酮能发生加成反应。

?因为羰基中C原子的氧化数分别为+1和+2,所以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师】:总结并展示课件
【师】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种反应类型: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的原理,我们在第一节已经学习了,下面请同学们用2-3分钟时间把导学案上关于“乙醛和丙酮与一些极性试剂发生加成反应的方程式”交流讨论,并整理出正确答案。

(实物展台:展示2个小组答案,让其他组的同学找错)。

【师】总结,并展示大屏幕:醛酮加成反应的规律动画。

【师】:思考:醛酮与氢气的加成反应还可以归为那种反应类型,
(学生回答:还原反应,加氢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
【师】甲醛为什么有毒,实际上就是和蛋白质发生了加成反应,并进一步转化,从而使蛋白质失去了活性,甲醛能防腐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有兴趣的同学请课后阅读课本P72页的“身边的化学”。

【师】:下面我们接着看醛酮的氧化反应。

醛和酮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请同学们思考:醛和酮都能被哪些氧化剂给氧化呢?(学生回答:氧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等。

引导学生:我们在第一节氧化反应部分学到常见的氧化剂有哪些,)
【师直接讲解】:醛和酮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空气中的氧气就能氧化醛,
醛基被氧化成,(学生:羧基),一些弱的氧化剂如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也能氧化醛,产物也通常为羧酸。

而酮对一般的氧化剂比较稳定,只有很强的氧化剂才能将其氧化。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醛的氧化只是官能团的转化,而酮的氧化则涉及碳碳单键的断裂,我们高中阶段不做研究。

【师】请同学们根据上述我们刚刚了解的醛酮的氧化反应的知识,结合课本
P73的“活动?探究”来设计实验:鉴别醛和酮。

(我的想法:学生能设计出两个实验方案:?醛、酮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醛、酮和银氨溶液的反应)
【师】:下面我们就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的成功与否与溶液的配制十分有关,
所以我们先学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和银氨溶液的配制。

【师】展示课件: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和银氨溶液的配制和使用。

还有实验注
意事项。

【学生分组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