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认识.ppt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PPT课件

2021
40
传世的王羲之的字,现存的楷书有 《乐毅注》、《黄庭经》、《东方朔 画赞》等;
行书有《兰亭序》摹本、刻本。
2021
41
神采意蕴:
4、神采意蕴
结合作品的背景知识和文辞内容,通过作者 的笔墨所表现出的风格以及带给我们的感受。
同学们,你现在知 道该如何欣赏书法 作品了吗?
神
章
用
采
法
笔
意
结
特
蕴
2021
12
5、行书——实用灵活的书体
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流畅书体。
下面几个“龙”字,哪个是用行书所写?
楷书
行书
行书
特点:笔画间有明显的连带
2021
草书
——牵丝
13
行书是介于草书与楷体之间的一种 书体。自汉代以来一直风行于世。
2021
14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就是独特的 书写工具,直接参与和促成了书法家 的艺术创作。
——杜甫 《饮中八仙歌》
2021
54
• 张旭书法得于“二王”而又能独创。狂 草是其在书法上的创新。 其狂草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 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痛快 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
2021
55
挫《
使肚
转痛
,帖
刚》
柔是
变张
化旭
,书
神法
采代
奕表
奕作
。,
其
字
用
笔
2021
顿56
2021
57
怀素的狂草,用笔圆劲
2021
15
中国书法是一门抽象艺术,它的抽象具有 高度的概括性。它是一个从形到线,从具 体到抽象的过程,创造和培育了比较纯粹 的线的结构和形势美。
中国书法文化 ppt课件

唐 初
欧 阳 询 《 九 成 宫 碑 》
颜真卿 《多宝塔碑》 褚遂良 《倪宽赞》
元 赵孟頫 小楷
晚唐 柳公权《玄秘塔碑》
中国书法文化
6、草书
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 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是隶书的快写 体。今草由张芝所创,不拘章法,笔势流畅,结构简省、笔画连 绵。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 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
中国书法文化
2、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 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 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 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 是青铜器的代名词。金文笔 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
中国书法文化
3、小篆
秦统一六国,李斯受命 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 篆,也叫“秦篆”。在大篆基 础上发展而来的,字形上呈 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 称的现象,笔划较细 ,匀圆 齐整,所以也有“玉箸篆” 之称,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 。(注:秦统一文字之前的 文字统称大篆。)
(二)、唐人尚法--唐朝人崇尚规则
中国书法文化
(三)、宋人尚意--宋朝人崇尚意境
苏轼 《寒食帖》
中国书法文化
(四)、元明尚态 –元明朝人崇尚形态
元 赵孟頫
明 董其昌
中国书法文化
一、篆刻的起源
篆刻,也叫刻印章,又名治印,因自古以来治印多用篆字,
故称之为“篆刻”。
中国的篆刻与书法、绘画、雕刻一样,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具 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2)硬笔:“硬性”单一、符号简单、强调形式,如拉丁字母大 小写,黑体,罗马体。
符号形式:(1)中:真、草、隶、篆,形式丰富多样 (2)西:拉丁字母,符号形式单一
作品形式:(1)中:斗方、条幅、扇面、对联、条幅 (2)西:单一
欧 阳 询 《 九 成 宫 碑 》
颜真卿 《多宝塔碑》 褚遂良 《倪宽赞》
元 赵孟頫 小楷
晚唐 柳公权《玄秘塔碑》
中国书法文化
6、草书
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 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是隶书的快写 体。今草由张芝所创,不拘章法,笔势流畅,结构简省、笔画连 绵。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 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
中国书法文化
2、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 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 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 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 是青铜器的代名词。金文笔 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
中国书法文化
3、小篆
秦统一六国,李斯受命 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 篆,也叫“秦篆”。在大篆基 础上发展而来的,字形上呈 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 称的现象,笔划较细 ,匀圆 齐整,所以也有“玉箸篆” 之称,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 。(注:秦统一文字之前的 文字统称大篆。)
(二)、唐人尚法--唐朝人崇尚规则
中国书法文化
(三)、宋人尚意--宋朝人崇尚意境
苏轼 《寒食帖》
中国书法文化
(四)、元明尚态 –元明朝人崇尚形态
元 赵孟頫
明 董其昌
中国书法文化
一、篆刻的起源
篆刻,也叫刻印章,又名治印,因自古以来治印多用篆字,
故称之为“篆刻”。
中国的篆刻与书法、绘画、雕刻一样,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具 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2)硬笔:“硬性”单一、符号简单、强调形式,如拉丁字母大 小写,黑体,罗马体。
符号形式:(1)中:真、草、隶、篆,形式丰富多样 (2)西:拉丁字母,符号形式单一
作品形式:(1)中:斗方、条幅、扇面、对联、条幅 (2)西:单一
书法学习《中国书法》讲座PPT课件

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简洁书写。在汉文字进展史上,
它是大篆有隶、楷之间的过渡。
书法的种类
•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
和草书的难于识别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始于汉未。
• 赵孟坚,南宋画家。书法也很有造诣。 • 有一次乘船出游,船至江心,风起船翻,他和他所带
的财物全部落入水中,眼看性命难保,只见他还舍命 高举一轴字帖露出水面,那是欧阳询的?定武兰亭卷?。 脱险后他说:“性命可以丢掉,这艺术珍品是不能丢 弃的。” •
“第一关”匾额传奇
• 相传明进士肖显给山海关城门楼写匾,当他振笔疾书 地写到“天下第一关”的“关”〔関〕外框末笔钩时, 腕力支持不住。他急中生智,使用右脚灵活地将笔往 左上方一踢,竟使“写”出的钩饱满、锋利,似对整 个门框上的字都有了“扛鼎之力”。
书法的种类
•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
即潦草的隶书,后来渐渐进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未,张芝 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进展为笔势连 绵缭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书法的种类
•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根底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
米芾的故事
• 三天后,秀才来了,见米芾正坐在桌前,手握着笔, 望着字帖出神呢,纸上竟滴墨未沾。便故作惊异地问: “怎么还没写?”米芾如梦方醒,才想到三天期限已 到,喃喃地说:“我怕弄废了纸。”秀才哈哈大笑, 用扇子指着纸说:“好了,琢磨三天了,写个字给我 看看吧!”米芾抬笔写了个“永”字。秀才一看,字 写的遒劲潇洒,便有意问道:“你为什么三年学业不 进,三天却能突飞猛进呢?”米芾想了想说:“由于 这张纸贵,不敢像以前那样任凭写来,而是先专心把 字琢磨透了再写。”“对!”秀才说:“学字不光是 动笔,还要动心,不但要观其形,更要悟其神,心领 神会,才能写好。”说完,挥笔在“永”字后面添了 七个字:志不忘,纹银五两。又从怀里掏出那五两银 子还给米芾,头也不回地走了。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书法ppt课件(1)

2024/9/10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书法课件
5
楷书脱化于隶书和章草。孕育于汉代,始于三 国,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唐代是鼎盛时期。
2024/9/10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书法课件
6
行书是介于草书与楷体之间的一种书 体。自汉代以来一直风行于世。
2024/9/10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书法课件
7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就是独特的 书写工具,直接参与和促成了书法家 的艺术创作。
其书法“隶篆参合行楷,非古非今, 非隶非楷,纵横错落,自成体貌”。
2024/9/10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书法课件
51
郑 板 桥 书 法
2024/9/10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书法课件
52
郑 板 桥 立 轴
三、书法艺术美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概括了书法艺术的独特的
抽象精神。
书法美表现在“实”与“虚”两个方 面。
——杜甫 《饮中八仙歌》
• 张旭书法得于“二王”而又能独创。狂 草是其在书法上的创新。 其狂草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 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痛快 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
2024/9/10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书法课件
23
挫《 使肚 转痛 ,帖 刚》 柔是 变张 化旭 ,书 神法 采代 奕表 奕作 。,
中 国 之传 统 中
国 书
文 法
课
件化
一、书法艺术的两个重要基础
其一,书法艺术奠基于方块汉字的造 型基础之上。
其二,独特的书法艺术有赖于独特的 书写工具。
篆书出现最早,又分为大篆和小篆。
隶书首创于秦, 到汉代发展起来。
2024/9/10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书法课件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国书法介绍(共20张PPT)-全国通用

草书,是人们为了书写便捷而创造的一种笔 画连绵、结构省简的字体。草之本意,在古时含 有草率、急就、草创、草稿,非正式不成熟的意 思。草书又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代章草而 起的就是今草。习惯上,我们把今草直接称为草 书。据史书记载,今草始创于汉末的张芝。然而, 从流传下来的他的作品来看,不尽可靠。普遍地 认为,晋代的王羲之是草书的集大成者,由于王 羲之在书法史上的功绩,人们将他奉为"书圣"。 他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也是一位卓有成绩的书 法家,历来将他们父子俩,合称为"二王"。
唐太宗得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命欧阳询 临摹,刻石于学士院,拓赐近臣。宋庆历年间 (1041-1048年)碑被发现,置于定州。唐时定州 置义武军,宋避太宗赵光义讳,改义武为定武, 故此石刻被称为《定武本兰亭》。《定武本兰 亭》又有5字损本与不损本之别。宋代以来《兰 亭序》刻本众多,论者多以欧摹定武本为正宗。
隶书正统地位,经过长期的试用证明了它是
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较好的一种书体。千年
来一直是官方所采用的正式字体,也成为书
法史上的一大宗。我们常说的“真、草、隶、
篆”四体,楷书居四体之首。
•
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书体 ,行书是实用 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字体。所以,行书从产生到现在, 上下一千多年,一直盛行不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 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有天下第二 行书之称。在书法艺术中,篆、隶、楷、草各种书体,都 各有一定的规则,惟独行书没有一定的写法。行书是一种 可以灵活多变的字体,在书写中含楷书的成分多一些,俗 称“行楷”;含草书的成分多一些,俗称“行草”。行书 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下笔收笔 处多露锋、少藏锋;笔画转换处多圆转,少方折。
书法学习《中国书法》讲座PPT课件

纸张的纹理也会影响书写的流 畅度和字迹的效果,一般来说 ,纹理较粗的纸张更适合表现 粗犷豪放的书法风格,而纹理 较细的纸张则更适合表现细腻 精致的风格。
砚法
总结词
砚法是关于砚台的选择和使 用的方法,砚台是研磨和储 存墨汁的工具,对墨汁的质 量和书写效果都有影响。
砚台的材质
砚台的材质有很多种,如石 砚、陶砚、瓷砚等,不同材 质的砚台会影响墨汁的性质 和效果。
隶书
总结词
方正而刚劲
详细描述
隶书起源于秦代,是古代书法的又一重要流派。其字形方正,笔画有粗细之分,结构严谨,刚劲有力。隶书的出 现标志着古代书法从篆书的繁复向更为简洁的书写形式转变,对后世的楷书、行书等书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楷书
总结词
规范而秀丽
详细描述
楷书是现代书法的代表之一,其字形端正,笔画规范,结构严谨,给人以秀丽之感。楷书在唐代得到 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成为唐代文化的代表之一。楷书的出现标志着古代书法向现代书法的转变。
沙孟海
沙孟海的书法气势磅礴,笔力千钧,其作品既有传统的功底,又有 现代的创新,是中国现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
当代书法作品欣赏
1 2
总结词
当代书法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对传统的继承,也 有对现代的创新,展现了当代书法家的风采。
启功
启功的书法以楷书、行书见长,其作品结构严谨, 笔法精妙,是中国当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
篆书
篆书是秦代官方书体,其笔画 圆润,结构严谨,风格典雅, 代表作品有《泰山刻石》等。
隶书
隶书是汉代通行书体,其笔画 方折,结构扁平,风格庄重,
代表作品有《礼器碑》等。
现代书法作品欣赏
总结词
现代书法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展现出新 的艺术魅力。
书法概述.ppt

碑文多为表功颂德或祭祀、记事等,书法庄重 整齐,不是以传承书法为目的,书写者可以不是名 家;其文字有一定的格式和内容;书体多庄重肃穆 的篆、隶、楷书;竖长方形,碑正、碑侧、碑阴都 刻字;书丹上石;气刚,重风骨,线条质朴,沉劲 厚重。
字体和碑帖
碑帖
帖《说文解字》解释为“帛书也”。古人把书 写在竹、木片上的字迹,称之为简牍,书写在丝织 品上的字迹,称之为帖。最早的帖为书札,逐步发 展为刻于木、石上的丛帖、集帖,拓本、影印本等。
❖ 行书-----汉隶的变体,产生在章草之后,始于汉末, 流行至今。
❖ 楷书-----也称正书、真书,在隶书和草书基础上形 成,始于汉末,流行至今。
字体和碑帖
碑帖
碑的含义经过引申,可以是刻石、碑、墓志、 塔铭、刻经、造象、石阙、摩崖、题名、桥柱、井 栏、祠堂、界石、画像题字等等,是一切刻有文字 的石刻(除刻帖外)的总称。
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途径
途径
◆培养兴趣,逐步入门。多看书法作品,参观展览, 参加笔会,经常观察品味。 ◆认真练写,持之以恒。对每个字一笔一划地分析练 习,坚持每天练习。 ◆先工后险,循序渐进。点画、结构、章法逐步练习; 先楷书、再行书、再草书;先工整、再险奇;先专 后博。
◆深入浅出,学用结合。练习与日常应用结合。
书法与传统文化
书法与中国画
书画同源。汉字源于象形;同样是用毛 笔,以自然客体为表现对象,用笔原理相通; 审美观念都讲究气韵,追求意境美,“书为 心画”;相互融合,如题画、画艺书法。
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途径
意义
◆ 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书法艺术 ◆ 有利于工作和社会交往 ◆ 有利于培养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促进其他课程 和知识学习。 ◆ 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交往。 ◆ 有利于身体健康 ◆ 有利于培养审美观念,陶冶情操
字体和碑帖
碑帖
帖《说文解字》解释为“帛书也”。古人把书 写在竹、木片上的字迹,称之为简牍,书写在丝织 品上的字迹,称之为帖。最早的帖为书札,逐步发 展为刻于木、石上的丛帖、集帖,拓本、影印本等。
❖ 行书-----汉隶的变体,产生在章草之后,始于汉末, 流行至今。
❖ 楷书-----也称正书、真书,在隶书和草书基础上形 成,始于汉末,流行至今。
字体和碑帖
碑帖
碑的含义经过引申,可以是刻石、碑、墓志、 塔铭、刻经、造象、石阙、摩崖、题名、桥柱、井 栏、祠堂、界石、画像题字等等,是一切刻有文字 的石刻(除刻帖外)的总称。
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途径
途径
◆培养兴趣,逐步入门。多看书法作品,参观展览, 参加笔会,经常观察品味。 ◆认真练写,持之以恒。对每个字一笔一划地分析练 习,坚持每天练习。 ◆先工后险,循序渐进。点画、结构、章法逐步练习; 先楷书、再行书、再草书;先工整、再险奇;先专 后博。
◆深入浅出,学用结合。练习与日常应用结合。
书法与传统文化
书法与中国画
书画同源。汉字源于象形;同样是用毛 笔,以自然客体为表现对象,用笔原理相通; 审美观念都讲究气韵,追求意境美,“书为 心画”;相互融合,如题画、画艺书法。
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途径
意义
◆ 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书法艺术 ◆ 有利于工作和社会交往 ◆ 有利于培养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促进其他课程 和知识学习。 ◆ 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交往。 ◆ 有利于身体健康 ◆ 有利于培养审美观念,陶冶情操
中国书法教学ppt课件

36
[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中国的汉字书写能成为 一门独特的艺术?
2.循序渐进的书法学习方法包括 哪凡个方面的内容?
3.如何加强书法“字外功夫”的 修养?
37
38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产生 八卦说 结绳记事和契刻说 仓颉造字说
39
在汉字的初始阶段,“书法”仅 表现为古人写汉字的技巧,还称不上 艺术。但在甲骨文中已经明显地包含 了书法的三要素:用笔、结字与章法。 正是这种追求完美的实践,却为后来 书法艺术的正式产生及发展奠定了基 础。
21
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方块文字, 它是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情性与智慧的产物, 是充分体现了民族哲学、美学意识的文字形态。 它是书法艺术造型的基础。
我国汉字经过长期演变,虽然日趋抽象化, 但仍然具有“因形见义”的表意性质,其丰富 的点画线条和复杂的形体结构可以产生无穷无 尽的变化。正是由于汉字本身具有造型美的因 素,汉字书写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线条造型艺术。
44
第二节 汉字的构造
汉字的构造,历来有“六书”之 说。许慎在《说文解字·叙 》中说: “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日形声, 四日会意,五日转注,六日假借”
45
1、象形
象形是描摹自然物象形状的造字 方法。“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象 形文字与图画文字相比,它比图画文 字更简练更图案化抽象化。
46
2、指事
32
先专攻一种字体,再博学多家: 就是要先集中力量专攻一种字体,融 洽贯通。在此基础上,再举一反三, 学习别的字体。
但是博学多家也很重要。凡有成 就的书法家无一不是取众家之长,融 为一炉,才能写出具有自己个性特点 的高水平的书法作品。当然,博学多 家必须以专攻一体,掌握扎实的基本 功为前提。
[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中国的汉字书写能成为 一门独特的艺术?
2.循序渐进的书法学习方法包括 哪凡个方面的内容?
3.如何加强书法“字外功夫”的 修养?
37
38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产生 八卦说 结绳记事和契刻说 仓颉造字说
39
在汉字的初始阶段,“书法”仅 表现为古人写汉字的技巧,还称不上 艺术。但在甲骨文中已经明显地包含 了书法的三要素:用笔、结字与章法。 正是这种追求完美的实践,却为后来 书法艺术的正式产生及发展奠定了基 础。
21
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方块文字, 它是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情性与智慧的产物, 是充分体现了民族哲学、美学意识的文字形态。 它是书法艺术造型的基础。
我国汉字经过长期演变,虽然日趋抽象化, 但仍然具有“因形见义”的表意性质,其丰富 的点画线条和复杂的形体结构可以产生无穷无 尽的变化。正是由于汉字本身具有造型美的因 素,汉字书写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线条造型艺术。
44
第二节 汉字的构造
汉字的构造,历来有“六书”之 说。许慎在《说文解字·叙 》中说: “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日形声, 四日会意,五日转注,六日假借”
45
1、象形
象形是描摹自然物象形状的造字 方法。“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象 形文字与图画文字相比,它比图画文 字更简练更图案化抽象化。
46
2、指事
32
先专攻一种字体,再博学多家: 就是要先集中力量专攻一种字体,融 洽贯通。在此基础上,再举一反三, 学习别的字体。
但是博学多家也很重要。凡有成 就的书法家无一不是取众家之长,融 为一炉,才能写出具有自己个性特点 的高水平的书法作品。当然,博学多 家必须以专攻一体,掌握扎实的基本 功为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之书法
• 中国汉字主要有8大字体,即甲骨文 ﹑金文﹑大篆 ﹑小篆﹑隶书﹑楷书﹑ 草书﹑行书 。后来很多书法家自成一 体,最出名的有毛泽东的毛体。我们 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字体
中国文化之书法
•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 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 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 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 文字”、“殷契”,是殷商 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 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 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 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 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 (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 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 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 段时期。
中国文化之书法
•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 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可作榜样,故名。始于东汉。 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 (欧阳询)、“虞体”(虞世 南)、“颜体”(颜真卿)、 “柳体”(柳公权)、“赵体” (赵盂附)等。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 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 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 锺繇的《宣示表》(左图)、 《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 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 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 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 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 毛体书法是以行草为 主,布局严谨,用笔恣 肆,浑然天成,遒劲刚 健,纵逸奔放,大气磅 礴,刚劲挺拔,苍劲有 力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 书法艺术。毛泽东的狂 草也是毛体书法极其重 要的组成部分。毛体书 法章法纵横驰骋,笔墨 潇洒淋漓。
中国文化之书法
• 字是人的第二面容,是社会交往的见面礼,是学习、工 作的实力和优势写一手漂亮的字,是每一个人的心愿, 也是每个现人步入社会的最基本、最直接乃至最重要的 自我推介和名片。有些人尝试着把自己的字练好,但每 一次都失败了,因为他们缺少恒心和心静两个方面。我 认识一个我们学校的一个后勤部人,他坚持每天练字, 尽管时间不多,他却有这颗心,也是最值得我们去学习 的地方。
中国书法
弘扬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 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 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 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 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 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仰韶文化因1921 年首先在河南绳汕仰韶村发现而得名的。近40余 年,又陆续有许多发现。
中国文化之书法
大篆西周后期,汉字发 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 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 点:一是线条化,早期 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 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 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 动;二是规范化,字形 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 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 了方块字的基础。大篆 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
中国文化之书法
•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 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 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 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 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 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 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 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 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 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 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 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 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 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中国文化之书法
• 行书:介于楷书、 草书之间的一种字 体,可以说是楷书的 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它是为了弥补楷书 的书写速度太慢和 草书的难于辨认而 产生的。笔势不象 草书那样潦草,也 不要求楷书那样端 正。楷法多于草法 的叫“行楷”。草 法多于楷法的叫 “行草”。行书大 约是在东汉末年产 生的。
中国文化之书法
中国文化之书法
• 中国也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 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 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 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 “文房四宝”特指诸葛笔、徽州李 廷圭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 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 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 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 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
中国文化之书法
• 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形成于汉 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本上演 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 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 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 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 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 《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 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 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 草、狂草的书法作品。代表作如张 旭《肚痛》帖、怀素《自叙帖》。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 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 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 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 汉末,张芝变革“章草”为“今 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 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 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 练好字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握笔,第二恒心,第三细 心。 • 练字不仅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境界,要达到境界必须 付出努力。
大学两年过去了,无论你我是否有误会,让我们一笑而 过,也让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最后祝福大家找到自己心 中的那个她(他),也许就在你面前,请你不要错过她 (他)。因为大学渐渐的离我们而去 。也希望你们找到 好的工作,前程似锦。杨立强敬上! ! !
中国文化之书法
•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 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 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 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 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 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 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 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 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 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 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 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 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 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