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针调整专题
专题7 数组和指针的应用

例1. 写出结果: main() { int *p1, a[10]={1,2,3,4,5,6,7,8,9,10} ; p1=a; printf(“%d ”,*p1); printf(“%d ”,*p1++); printf(“%d ”, *(p1+3)); printf(“%d ”,*++p1); printf(“%d ”,(*p1)++); printf(“%d ”,*p1--); printf(“%d ”,*p1); } 例2.若有定义语句:double x[5]={1.0,2.0,3.0,4.0,5.0},*p=x;则错误引用x数 组元素的是[08年9月] A)*p B)x[5] C)*(p+1) D)*x
[C] D) aa+1
(3)通过指针变量来表示数组中各元素的地址
可以定义一个指针变量来存放数组的指针或数组元素的指针,且指针变 量的基类型就是定义数组时的类型 int *p,a[10]; for(p=a,k=0; k<10;k++) p++; 将数据写入数组元素中几种方式: (1)for(p=a,k=0; k<10;k++) { scanf(“%d”,p); p++; } 进一步简化: (2)for(p=a,k=0; k<10;k++) scanf(“%d”,p++); 再进一步简化: (3)for(p=a,p-a<10; p++) scanf(“%d”,p); 以上三种写法是等价的,要掌握,能看懂。
2、 通过指针变量来引用一维数组元素 当指针变量指向数组中的某个数组元素时,可以通过“*”来访问其所 指向变量的数据。
AU指针和TU指针专题

AU指针调整性能事件
线路板(或140M支路板)复用段适配MSA
PJCHIGH
AU指针正调整计数
PJCLOW
AU指针负调整计数
23
指针调整性能事件
TU指针调整性能事件
支路板高阶通道适配HPA
PJCHIGH TU指针正调整计数
PJCLOW
TU指针负调整计数
24
课程内容
第一章 指针调整原理 第二章 指针调整的处理
7
指针调整的产生
AU指针产生的机理
根本原因
接收时钟
NET
发送时钟
系统时钟
8
指针调整的产生
AU指针产生的机理
H
远端网元 本端网元 DATA
RA
线路信号 DATA
0
CLKW
CLKR
9
指针调整的产生
AU指针产生的机理
当数据写入速度大于数据读出速度时,RA将增加
当数据写入速度小于数据读出速度时,RA将减小
w/sets w/sets w/sets w/sets
intr
w/sets
1
w
w
2
4 e w e w e
2M业务 2M业务
3
w
5
6
e
w
2M业务
2M业务
2M业务
2M业务
1站为业务中心站,与其余各站均有2M业务
29
指针调整的处理
两种理想情况
理想情况二:
w/sets w/sets w/sets w/sets
规定读出地址值最小值Lmin和最大值Lmax
当,Lmin < RA < Lmax 时,不产生AU指针调整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必刷题6密度的测量有解析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必刷题6密度的测量有解析一、实验探究题(共12题)1.为了合理测定金属块密度:(1)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先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把游码拨至测量标尺的________,指针静止在如上图所示的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调节(填“左”或“右”),使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________.(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的质量,把金属放在天平的________盘,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金属的质量是________ g.(3)如图2所示,金属的体积是________ cm3,该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2.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选填下面选项前的字母).A. 向右调平衡螺母B. 向右盘中加砝码C. 向右移动游码(3)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________ g.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123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3.小红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
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移动。
(2)将盛有适量液体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28g。
再将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cm3。
三年级时钟专题训练

三年级时钟专题训练
摘要:
1.钟专题训练的背景和目的
2.训练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3.训练的效果和收获
正文:
钟专题训练的背景和目的
钟专题训练是一种针对小学生的时钟知识教育方法。
在小学三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时间概念,但对于时钟的操作和使用还不够熟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时钟操作能力,加强他们的时间观念,学校会组织一次钟专题训练。
这次训练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熟练掌握时钟的使用方法,并能准确读取时间。
训练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钟专题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会认读数字时间,学会使用指针式时钟和电子时钟,了解时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以及学会简单维护和调整时钟。
训练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课堂教学环节,老师会讲解时钟的基本知识,如数字时间和指针的含义,时钟的运行原理等。
同时,老师还会通过PPT 展示各种类型的时钟,让学生了解时钟的多样性。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会被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同学轮流操作时钟。
他们需要完成以下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指针式时钟调整到指定时间,用电子
时钟设置闹钟,以及进行简单的时钟维护。
在操作过程中,老师会在旁边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训练的效果和收获
通过这次钟专题训练,学生们在时钟操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他们不仅学会了正确读取时间,还能熟练操作指针式和电子时钟。
同时,训练还提高了学生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更加珍惜时间。
此外,在团队合作中,学生们也学会了互相帮助和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专题训练)(学生版) 24-25学年高中物理同步知识点(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11.5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专题训练)【四大题型】一.多用电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共8小题)二.多用电表直流电流、电压表的读数(共5小题)三.多用电表测电阻的方法、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读数(共11小题)四.使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共3小题)一.多用电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共8小题)1.关于多用电表的使用,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测电压时,图甲连接方式红、黑表笔接法正确B.测电流时,应按图乙连接方式测量C.测电阻时,可以按图丙连接方式测量D.测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时,应按图丁连接方式测量2.如图为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
电源E为直流电源;R1、R2、R3、R4和R5是定值电阻;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5mA,内阻为20Ω;虚线方框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
该多用电表共有5个挡位,分别为直流电压5V挡和10V挡,直流电流10mA挡和25mA 挡,欧挡。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用电表的B端应与黑色表笔相连接B.在使用欧姆表中“×100”挡测量电阻阻值时,发现指针非常靠近欧姆零点,应该选择更小倍率挡C.开关接1时比接2时电表量程小D.若要使用直流电压5V挡,则换挡开关应与5相连3.(多选)某同学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分别测量如图电路中小灯泡L的电压、电阻与电流。
以下测量中多用表与电路的连接正确可行的是( )A.S闭合,红表笔接a,黑表笔接b,测L两端电压B.S闭合,红表笔接a,黑表笔接b,测L的电阻C.S断开,红表笔接a,黑表笔接b,测L的电阻D.S断开,红表笔接c,黑表笔接d,测流经L的电流4.(多选)关于多用电表和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多用表测电压、电流和电阻时,电流都是从红表笔流入B.多用表的电压挡、电流挡和欧姆挡都是靠外部提供电流的C.电阻率反映导体的导电性能,电阻率越大,导电性能越好D.常用的导线是用电阻率较小的铝、铜材料做成的5.如图甲为简易多用电表原理图,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250μA,内阻为480Ω。
一轮复习浙科版微专题14膜电位的测量与电位计指针偏转问题(23张)课件

3.(2022·青海西宁模拟)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
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已知电表两极均置于膜外,
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和乙都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 C.在b点施加一定的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 到电位变化
从A到B 的电势差
(2)关于膜电位测量的相关曲线分析 电位计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刺激神经纤维任何一侧, 会形成一个波峰,如图1所示。电位计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或内 侧),刺激任何一端,会形成方向相反的两个波峰,如图2、图3所示,图2 和图3的判断可根据题中的提示得出。
2.电位计指针偏转方向与次数、幅度的判断 (1)电位计指针偏转方向与次数的判断(已知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 方向相同)
由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快于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速度,故刺激a4点时,电流计①的指针发生第二次偏转的时间要早于电流 计②的指针发生第二次偏转的时间,C错误; 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错误。
5.(2022·山东泰安期末)图1所示为多个神经元之间联系示意图,为研究神 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用同强度的电刺激进行实验:Ⅰ.单次电刺激B; Ⅱ.连续电刺激B;Ⅲ.单次电刺激C;用微电极分别记录神经元A内的电位 变化,如图2(注:阈电位是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专题集训] 1.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的Na+通道打开,膜外大量Na+顺浓度 梯度涌入膜内,Na+通道很快就进入失活状态,与此同时,K+通道开放, 膜内K+在浓度差和电势差的推动下又向膜外扩散。下图表示用电表测量膜 内外的电势差,已知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
C++指针与数组专题

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2.在一定浓度的Na+溶液中,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 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 生神经冲动。图示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接受刺激后,由a变为c是K+不断进入膜内的缘故 B.由c到e的过程只消耗由线粒体提供的能量 C.c点的大小与膜外Na+浓度直接相关 D.受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向轴突的方向传导
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
于膜内
2、若在下图中C和D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记录仪
(电流左进右出为+),当信号在神经细胞间传递时,检测到 的结果是( )
3.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 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D.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
4.将灵敏电流计连接到图1神经纤维和图2突触结构的表面,分别在a、b、 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接点距离相等)。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分别刺激a、d点时,指针都偏转1次 B.分别刺激b、c点时,指针都偏转2次 C.刺激a点,由于a点离两个接点距离相等,所以理论上指针不偏转 D.分别刺激a、b、c、d时,指针偏转1次的现象只发生在刺激d点时
电流表指针偏转专题
1、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灵敏电流计指针状态
(a电极与灵敏电流计正接线柱连接)
a
b
1:右偏
a b
2:右偏
a
b
3:不偏
a
b
4:不偏
2、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灵敏电流计指针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针调整的处理
结论和建议
本案例就是因为设备温度过高导致时钟板 晶振相位漂移,时钟性能劣化,引起指针调整。
我们从网管上看到的PMU温度是设备的环境 温度。由AXCS、SL64、SL16等单板上报的 单板温度可以看做是设备内部温度。若风扇 通风不畅,会造成两者差异很大;所以一定 要保持设备运行的环境,定期清扫风扇。
3)用网管查询全网的时钟跟踪,没问题;
4)怀疑是1站东向光板质量不好或2站时 钟板、西向光板故障。 5)更改全网时钟跟踪方向为:1站自由震荡, 其它站跟踪东向时钟;发现只有2站和1站有 TU指针调整。说明2站时钟板有问题。 6)携带STG板到2号站,发现网元拉手 条很烫,检查风扇,灰尘很厚,清洗后 不久中心局反映指针调整消失。
intr
w/sets
1
w
w
2
e w
3
e w
4
e
w
5
e w
6
2M业务
Vc4穿通
Vc4穿通
Vc4穿通
Vc4穿通
2M业务
业务所在的VC4时隙在中间的其余站点以VC4 级别穿通
30
指针调整的处理
思考
理想情况二:
w/sets w/sets w/sets w/sets w/sets
intr
1
w
w
2
e w
3
步骤二:分析光板是远端上报还是本端上报? 步骤三:分析业务流向、路径和业务类型 步骤四:分析时钟方向,进行分析处理 步骤五:找出时钟不同步的站点,进行 分析处理
32
指针调整的处理
典型指针调整问题处理
intr
w/sets
w/sets
w/sets
w/sets
w/sets
1
w
w
2
e w
3
e
4
5
6
各站均检测有AU和TU指针调整 全网时钟基准源为1号站的自由震荡时钟
支路板故障引起TU指针调整
27
指针调整的处理
处理指针调整的关键问题
由于在信号流的上行过程,即2M信号合成为STM-N信号 的过程,并不会产生TU指针,TU指针都是由AU指针转 化过来的
处理指针问题最关键的一步,就是 定位出哪个站产生了AU指针调整
28
指针调整的处理
两种理想情况
理想情况一:
AU指针调整性能事件
线路板(或140M支路板)复用段适配MSA
PJCHIGH
AU指针正调整计数
PJCLOW
AU指针负调整计数
23
指针调整性能事件
TU指针调整计数
PJCLOW
TU指针负调整计数
24
课程内容
第一章 指针调整原理 第二章 指针调整的处理
指针调整专题
光网络产品课程开发室
1
学习目标
学习完本课程,您应该能够:
了解指针调整的原理
掌握指针调整问题的一般处理方法
2
课程内容
第一章 指针调整原理 第二章 指针调整的处理
3
第一章 指针调整原理
内容1 AU指针和TU指针调整产生的机理 内容2 AU指针和TU指针调整的检测上报
内容3 AU指针的终结和向TU指针的转化
14
小结
如图所示:
若2站的时钟比3站的时钟快,则2站东向光 板将进行AU指针正调整,3站西向光板将 进行AU指针负调整;
若2站的时钟比3站的时钟慢,则2站东向 光板将进行AU指针负调整,3站西向光板 将进行AU指针正调整
15
AU指针向TU指针的转化
AU指针产生以后,最终将通过两种方式被终结掉
节后插入了3个字节,从而导致下一帧以后
的J1位置后移3个字节,即AU指针正调整。
11
指针调整的产生
AU指针产生的机理
当RA ≥Lmax 时,产生AU指针负调整
原因:在这种情况下,系统时钟的读出 操作会在下一帧的H2最后一位的位置,
跳过3个H3字节,从而导致下一帧以后
的J1位置前移3个字节,即AU指针负调整。
指针调整的原理
假设第10帧的指针值为522,转化为二进制为10 0000 1010, 假设此时准备发生一次指针正调整,则:
第11帧,指针的I比特发生翻转,变为 00 1010 0000 I D I D I D I D I D
第10帧的指针值522
1 0 0 0 0 0 1
0 1 0 0 0 0 0 1 1
34
指针调整的处理
intr
案例
e W1s8k/intr w
1
w
e
2
e
STM-4两纤 单向通道保护环
4
w
W1s8k/intr
w
3
e
W1s8k/intr
全网有大量的AU和TU指针调整,其中2站有大量TU 指针;3、4站和1站AU指针数量巨大,且正负相反。
35
指针调整的处理
intr e W1s8k/intr w
规定读出地址值最小值Lmin和最大值Lmax
当,Lmin < RA < Lmax 时,不产生AU指针调整
10
指针调整的产生
AU指针产生的机理
当Lmin ≥ RA 时,产生AU指针正调整
原因:在这种情况下,系统时钟的读出操
作会在下一帧的H3最后一位的位置多停留 24个周期不变。这样相当于在该帧的H3字
25
指针调整的处理
导致指针调整的常见原因
时钟源或时钟源级别配置错误,导致出现同一 个网中有两个时钟源或两个网元时钟互跟的情况, 引起AU、TU指针调整;
光纤接反,导致出现两个网元间时钟互跟的
情况,引起AU、TU指针调整;
26
指针调整的处理
线路板故障导致提取的时钟质量不好,或时钟 板故障导致提供的时钟源质量不好、或无法锁 定跟踪的时钟源,引起AU、TU指针调整; 交叉板故障导致其分配的时钟质量不好,引起 AU、TU指针调整;
对于少量的AU指针调整,若在下游站以VC4 级别穿通,则可能被下游站点的FIFO吸收掉
另一种是AU指针转化为TU指针,也就是将 AU单元的正调整或负调整字节转化为TU单 元的正调整或负调整字节。
16
AU指针向TU指针的转化
业务以VC12级别部分穿通,部分上下
NE1
NE2
NE3
VC12 1-63
5
4
0— —
1—
—
------ 86— —
125us
0— —
1—
—
------ 86— —
指针调整的原理
N N N N S S I D I D I D I D I D 新数据标 帜( NDF) AU/TU类 别 表示 所载 净负 荷容量有变 对于AU-4 和 化。 TU-3 SS=10 净负荷无变化时,NNNN为 正常值“0110”。 在净负荷有变化的那一帧, NNNN反转为“1001”,此 即 NDF 。 NDF出 现的那一 帧指 针值 随之 改变为指示 VC 新位置的新 值称为新数 据。若净负荷不再变化,下 一帧 NDF 又 返回到正常值 “ 0110”并至少在 3帧内不 作指针值增减操作。 10比 特指针值 AU-4指针值为0~782;三字节为一偏移单位。 指针值指示了VC4帧的首字节J1与 AU-4指针中最后一个H3 字节间 的偏移量。 指 针调整规则 (1)在正常工作时,指针值确定了VC-4在 AU-4 帧内的起始位置。 NDF设置为“0110”; (2)若VC4帧速率比AU-4帧速率低,5个I比特反转表示要作正帧频 调整,该VC帧的起始点后移一个单位,下帧中的指针值是先前 指针值加1; (3)若 VC4帧速率比AU-4帧速率高, 5个 D比特反转表示要作负帧频 调整,负调整位置 H3用 VC4的实际信息数据重写,该 VC 帧的 起始点前移一个单位,下帧中的指针值是先前指针值减1; (4)当NDF出现更新值1001,表示净负荷容量有变,指针值也要作 相应地增减,然后NDF回归正常值0110; (5)指针值完成一次调整后,至少停3帧方可有新的调整; (6)收端对指针解码时,除仅对连续3次以上收到的前后一致的指针 6 进行解读外,将忽略任何指针的变化。
第11帧,I比特翻转 0 0 1 0 1 0 0
第12帧的指针值523 1 0 0 0 0 0 1
第12帧,指针值在522的基础上加1,变为523,转化为二进制
为10 0000 1011
第13、14帧,保持523不变 如果有需要,从第 15 帧开始,又可以进行指针调整,第 15 帧 的I比特或者D比特可以发生翻转,随后的3帧进行指针调整。
内容4 AU指针和TU指针调整的性能事件
4
指针调整的原理
1 RSOH 负 调 整 位 置 正 调 整 位 置 H1YYH2FF H3H3H3 MSOH 9 1 RSOH 435— — 436— —------ 521— — 522— — 523— — -----608— — 696— — 697— — ------782— — 4 H1YYH2FFH3H3H3 MSOH 9 1 9 250us 270
19
指针调整上报
AU指针调整上报
本端检测 本站产生的AU指针调整就在本站检测上报。
因此,若本站上报AU指针调整事件,则说明
本站产生了指针调整。SS21/22/23SL4,采用 本端检测上报,其他光板,采用远端检测上报。
20
指针调整上报
TU指针调整上报
TU指针调整,都是由AU调整转化而来。 TU指针调整,在下电路的站点的支路板上报, 但该网元不一定是产生TU指针调整的站点,因为 TU调整有可能是因为上游站点的AU指针调整转化 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