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三线及面积(讲义(有答案))

三角形的三线及面积(讲义)

? 课前预习

1. 三角形有关的性质和定理:

定义:

由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条线段_________________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可以用符号“_______”表示. 性质:

边:三角形两边之和______第三边,两边之差______第三边; 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________;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在△ABC 中,

(1)若点D 是BC 的中点,则S △ABD :S △ACD =__________; (2)若BD :CD =2:1,则S △ABD :S △ACD =__________; (3)若BD :CD =a :b ,则S △ABD :S △ACD =__________.

D

C

B

A

? 知识点睛

1. 三角形的三线:

(1)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________,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三条中线_____________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__________.

(2)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______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________________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_________.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________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三条高________________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________;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及垂心都在其________,直角三角形的垂心是________,钝角三角形的垂心和两条高线在其________. 如图,在△ABC 中,作出AC 边上的高线.

C

A

________即为所求.

2.面积问题:

(1)处理面积问题的思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处理面积问题方法举例

①利用平行转移面积

2

l1

如图,满足S△ABP=S△ABC的点P都在直线l1,l2上.

②利用等分点转移面积

两个三角形底相等时,面积比等于_____之比;高相等时,面积比等于_____之比.

?精讲精练

1.如图,△ABC的角平分线AD、中线BE交于点O,则结论:①AO是△ABE的角平分线;②BO

是△ABC的中线.其中()

A.①②都正确B.①②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D.①不正确,②正确

A

D

E

O

C

E

D

B

A

F

第1题图第2题图

2. 如图所示,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是_______,AB 边上的高是_______;在△BCE 中,BE

边上的高是________,E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_;在△ACD 中,A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

CD 边上的高是________.

3. 如图,在△ABC 中,AD 为∠BAC 的平分线,G 为AD 的中点,延长BG 交AC 于点E ,过点C

作CF ⊥AD 于点H ,交AB 于点F .下列说法:①AD 是△ABE 的角平分线;②BE 是△ABD 的中线;③CH 为△ACD 边AD 上的高;④AH 是△ACH 边CH 上的高;⑤AH 是△ACF 的角平分线.其中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E

F G H

第3题图 第4题图

4.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BC =2,∠DCE 是正方形ABCD 的外角,P 是∠DCE 的平分线CF 上任意一点,则△PBD 的面积等于_________.

5.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延长DC 到E ,使CE =AB ,连接BD ,BE .若梯形ABCD 的面

积为25 cm 2,则△BDE 的面积为__________.

E

D

C B

A

第5题图 第6题图

6. 正方形ABCD ,正方形BEFG 和正方形RKPF 的位置如图所示,点G 在线段DK 上,正方形BEFG

的边长为4,则△DEK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7. 在如图所示4×4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两点在小方格的

顶点上,点C 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1,则点C 的个数是_______个.

第7题图 第8题图

8. 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A ,B 是方格纸中的两个

格点(即正方形的顶点),在这个5×5的方格纸中,找出格点C 使△ABC 的面积为2,则满足条件的格点C 的个数是_______个.

9. 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为BC ,AD ,CE 的中点,且S △ABC =16,则S △DEF =_____________.

10. 如图,在△ABC 中,E 是BC 边上的一点,EC =2BE ,点D 是AC 的中点,设△ABC ,△ADF ,

△BEF 的面积分别为S △ABC ,S △ADF ,S △BEF ,且S △ABC =12,则S △ADF -S △BEF =( ) A .1

B .2

C .3

D .4

F E

D C

A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 如图所示,S △ABC =6,若S △BDE =S △DEC =S △ACE ,则S △ADE =______.

12. 如图,设E ,F 分别是△ABC 的边AC ,AB 上的点,线段BE ,CF 交于点D .若△BDF ,△BCD ,

△CDE 的面积分别是3,7,7,则△EDF 的面积是_______,△AEF 的面积是______.

E

F

D

C

A

C 1

B 1A 1

C

B

A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 如图,对面积为1的△ABC 进行以下操作:分别延长AB ,BC ,CA 至点A 1,B 1,C 1,使得A 1B =2AB ,

B 1

C =2BC ,C 1A =2CA ,顺次连接A 1,B 1,C 1,则△A 1B 1C 1的面积为______.

14. 如图,梯形ABCD 被对角线分为4个小三角形,已知△AOB 和△BOC 的面积分别为25 cm 2

和35 cm 2,那么梯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

O C

D

B

A 25

35

15. 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P 的面积为20 cm 2,△CDQ 的面积为35 cm 2,则阴影四边形

EPFQ 的面积是_________.

16. 如图,若梯形ABCD 面积为6,E ,F 为AB 的三等分点,M ,N 为DC 的三等分点,则四边形

EFNM 的面积是_________.

E F D

C

B

A

M

N

【参考答案】

? 课前预习

1.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首尾顺次相接,△

大于,小于

180°

互余

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1)1:1

(2)2:1

(3)a:b

?知识点睛

1.(1)线段,在三角形内部,重心.

(2)线段,在三角形内部,内心.

(3)线段,所在直线,垂心,内部,直角顶点,外部.作图略

2.(1)①公式法;②割补法;③转化法.

(2)②对应高,对应底.

?精讲精练

1. C

2.AF,CE;CE,BE;DC,AC.

3.③④⑤

4. 2

5.25 cm2

6.16

7.6

8.5

9. 2

10.B

11.1

12.3,15

13.19

14.144 cm2

15.55 cm2

16.2

高中解三角形题型大汇总

解三角形题型总结 题型一:正选定理的应用 1. ABC ?的三内角A 、B 、C 的对边边长分别为a b c 、、,若,2a A B ==, 则cos _____B = B. C. D. 2. 如果111A B C ?的三个内角的余弦值分别等于222A B C ?的三个内角的正弦值,则( ) A .111A B C ?和222A B C ?都是锐角三角形 B .111A B C ?和222A B C ?都是钝角三角形 C .111A B C ?是钝角三角形,222A B C ?是锐角三角形 D .111A B C ?是锐角三角形,222A B C ?是钝角三角形 3. 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 ( ) C a A c b cos cos 3=-,则 =A cos _________________。 4.△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a sin A sin B +b cos 2A =a 2,则=a b A . B . C D 5.ABC ?中,3 π = A ,BC =3,则ABC ?的周长为( ) A . 33sin 34+??? ? ?+πB B . 36sin 34+??? ??+πB C .33sin 6+??? ??+πB D .36sin 6+??? ? ? +πB 6. 在ABC ?中,已知3,1,60===?ABC S b A o ,则=++++C B A c b a sin sin sin 7.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35 cos ,cos ,3,513 A B b = ==则c =______

(完整版)解三角形专题题型归纳

《解三角形》知识点、题型与方法归纳 一、知识点归纳(★☆注重细节,熟记考点☆★) 1.正弦定理及其变形 2(sin sin sin a b c R R A B C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变式:12sin ,2sin ,2sin a R A b R B c R C ===()(边化角公式) 2sin ,sin ,sin 222a b c A B C R R R ===()(角化边公式) 3::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sin sin sin (4),,sin sin sin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 2.正弦定理适用情况: (1)已知两角及任一边; (2)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需要判断三角形解的情况). 3.余弦定理及其推论 222222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a c ac B c a b ab C =+-=+-=+- 222 222 222 cos 2cos 2cos 2b c a A bc a c b B ac a b c C ab +-= +-=+-= 4.余弦定理适用情况: (1)已知两边及夹角; (2)已知三边. 注.解三角形或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这也是正余弦定理的作用),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 5.常用的三角形面积公式 (1)高底??= ?2 1ABC S ; (2)()111=sin sin sin 2224abc S ab C ac B bc A R ABC R ===?为外接圆半径 (两边夹一角); 6.三角形中常用结论 (1),,(a b c b c a a c b +>+>+>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sin sin (ABC A B a b A B ?>?>?>在中,即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 (3)在ABC ?中,A B C π++=,所以 ①()sin sin A B C +=;②()cos cos A B C +=-; ③()tan tan A B C +=-;④sin cos ,22A B C +=⑤cos sin 22 A B C += 7.实际问题中的常用角 (1)仰角和俯角

解三角形题型总结原创

解三角形题型总结 ABC ?中的常见结论和定理: 一、 内角和定理及诱导公式: 1.因为A B C π++=, 所以sin()sin ,cos()cos , tan()tan A B C A B C A B C +=+=-+=-; sin()sin ,cos()cos ,tan()tan A C B A C B A C B +=+=-+=-; sin()sin ,cos()cos ,tan()tan B C A B C A B C A +=+=-+=- 因为,22A B C π++= 所以sin cos 22A B C +=,cos sin 22 A B C +=,………… 2.大边对大角 3.在△ABC 中,熟记并会证明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2)A 、B 、C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B=60°; (3)△ABC 是正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A 、B 、C 成等差数列且a 、b 、c 成等比数列.

四、面积公式: (1)12a S ah = (2)1()2 S r a b c =++(其中r 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3)111sin sin sin 222 S ab C bc A ac B === 五、 常见三角形的基本类型及解法: (1)已知两角和一边(如已知,,A B 边c ) 解法:根据内角和求出角)(B A C +-=π; 根据正弦定理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求出其余两边,a b (2)已知两边和夹角(如已知C b a ,,) 解法:根据余弦定理2 2 2 2cos c a b ab C =+-求出边c ; 根据余弦定理的变形bc a c b A 2cos 2 22-+=求A ; 根据内角和定理求角)(C A B +-=π. (3)已知三边(如:c b a ,,) 解法:根据余弦定理的变形bc a c b A 2cos 2 22-+=求A ; 根据余弦定理的变形ac b c a B 2cos 2 22-+=求角B ; 根据内角和定理求角)(B A C +-=π (4)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如:A b a ,,)(注意讨论解的情况) 解法1:若只求第三边,用余弦定理:222 2cos c a b ab C =+-; 解法2:若不是只求第三边,先用正弦定理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求B (可能出现一解,两解或无解的情况,见题型一); 再根据内角和定理求角)(B A C +-=π;. 先看一道例题: 例:在ABC ?中,已知0 30,32,6===B c b ,求角C 。(答案:045=C 或0135)

【精品】三角形角平分线专题讲解

【关键字】精品 二由角平分线想到的辅助线 口诀: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角平分线具有两条性质:a、对称性;b、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对于有角平分线的辅助线的作法,一般有两种。 ①从角平分线上一点向两边作垂线; ②利用角平分线,构造对称图形(如作法是在一侧的长边上截取短边)。 通常情况下,出现了直角或是笔直等条件时,一般考虑作垂线;其它情况下考虑构造对称图形。至于选取哪种方法,要结合题目图形和已知条件。 与角有关的辅助线 (一)、截取构全等 几何的证明在于猜想与尝试,但这种尝试与猜想是在一定的规律基本之上的,希望同学们能掌握相关的几何规律,在解决几何问题中大胆地去猜想,按一定的规律去尝试。下面就几何中常见的定理所涉及到的辅助线作以介绍。 如图1-1,∠AOC=∠BOC,如取OE=OF,并连接DE、DF,则有△OED≌△OFD,从而为我们证明线段、角相等创造了条件。 例1.如图1-2,AB//CD,BE平分∠BCD,CE平分∠BCD,点E在AD上,求证:BC=AB+CD。 分析:此题中就涉及到角平分线,可以利用角平分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即利用解平分线来构造轴对称图形,同时此题也是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问题,在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问题中常用到的方法是延长法或截取法来证明,延长短的线段或在长的线段长截取一部分使之等于短的线段。但无论延长还是截取都要证明线段的相等,延长要证明延长后的线段与某条线段相等,截取要证明截取后剩下的线段与某条线段相等,进而达到所证明的目的。

相似三角形题型归纳总结非常全面

相似三角形题型归纳 一、比例的性质: 二、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1.比例的项: 在比例式::a b c d =(即a c b d =)中,a ,d 称为比例外项,b , c 称为比例内项.特别地,在比例式::a b b c =(即a b b c =)中,b 称为a ,c 的比例中项,满足b ac 2=. 2.成比例线段: 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和b 的比等于c 和d 的比,即a c b d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3.黄金分割: 如图,若线段AB 上一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AC BC >),且使AC 是AB 和BC 的比例中项(即AC AB BC 2=?),则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 AB AB ≈0618,BC AB =.AB ≈0382,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注意:对于线段AB 而言,黄金分割点有两个.) 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A

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简称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如图:如果123////l l l ,则 AB DE BC EF =,AB DE AC DF =,BC EF AC DF = . A D B E C F 1 l 2 l 3 l A D B E C F 1 l 2l 3 l 【小结】若将所截出的小线段位置靠上的(如AB )称为上,位置靠下的称为下,两条线段合成的线段称为全,则可以形象的表示为 =上上下下,=上上全全,=下下 全全 .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如果EF//BC ,则 AE AF EB FC =,AE AF AB AC =,BE CF AB AC = . A B C E F F E C B A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的逆定理 若 AE AF EB FC =或AE AF AB AC =或BE CF AB AC = ,则有EF//BC . 【注意】对于一般形式的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逆定理不成立,反例:任意四边形中一对对边的中点的连线与剩下两条边,这三条直线满足分线段成比例,但是它们并不平行. 【小结】推论也简称“A ”和“8”,逆定理的证明可以通过同一法,做'//EF BC 交AC 于'F 点,再证明'F 与F 重合即可. 四、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1.相似图形 ①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对应边的比例叫做相似比.相似图形是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相似图形间的互相变换称为相似变换. ②性质:两个相似图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解三角形专题题型归纳

解三角形专题题型归纳

《解三角形》知识点、题型与方法归纳 一、知识点归纳(★☆注重细节,熟记考点☆★) 1.正弦定理及其变形 2(sin sin sin a b c R R A B C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变式:12sin ,2sin ,2sin a R A b R B c R C ===()(边化角公式) 2sin ,sin ,sin 222a b c A B C R R R ===()(角化边公式) 3::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sin sin sin (4),,sin sin sin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 2.正弦定理适用情况: (1)已知两角及任一边; (2)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需要判断三角形解的情况). 3.余弦定理及其推论 222222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a c ac B c a b ab C =+-=+-=+- 222 222222 cos 2cos 2cos 2b c a A bc a c b B ac a b c C ab +-=+-=+-= 4.余弦定理适用情况: (1)已知两边及夹角; (2)已知三边. 注.解三角形或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这也是正余弦定理的作用),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 5.常用的三角形面积公式 (1)高底??=?2 1ABC S ; (2)()111=sin sin sin 2224abc S ab C ac B bc A R ABC R ===?为外接圆半径 (两边夹一角); 6.三角形中常用结论 (1),,(a b c b c a a c b +>+>+>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sin sin (ABC A B a b A B ?>?>?>在中,即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 (3)在ABC ?中,A B C π++=,所以 ①()sin sin A B C +=;②()cos cos A B C +=-; ③()tan tan A B C +=-;④sin cos ,22A B C +=⑤cos sin 22 A B C += 7.实际问题中的常用角 (1)仰角和俯角

等腰三角形性质三线合一”专题

等腰三角形性质:三线合一”专题 等腰三角形有一个重要的性质: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这就是 著名的等腰三角形 “三线台一”性质。“三线合一”性质常用来证明两线垂直、两线段相等和两角相等。反之,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这边上的高、这边所对角的角平分线中有两条重合, 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 【例题讲解】 例二:如图△ ABC 中,AB = AC, / A = 36°, BD 平分/ ABQ DE 丄 AB 于 E ,若 CD= 4,且△ BDC 周长为 24,求 AE 的长度。 变式练习1-2 已知,如图所示, 求证:AD 垂直平分EF 。 AD >△ ABC ,DE DF 分另U >△ ABDA ACD 的高。 求证:AD 垂直平分BG

例三?等腰三角形顶角为 ,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是 ,则 与 的关系式为 图2 分析:欲证/ ACE=/ B,由于AC=AB 因此只需构造一个与 Rt △ ACE 全等的三角形,即做底边 BC 上的高即可。 证明:作 ADL BC 于D, ?/ AB=AC 1 ??? BD BC 2 1 又??? CE BC , 2 ? - BD=CE 在 Rt △ ABD 和 Rt △ ACE 中, AB = AC, BD=CE ? Rt △ ABD^ Rt △ ACE( HL )。 ? / ACE 玄 B 例五?已知:如图3,等边三角形 ABC 中,D 为AC 边的中点,E 为BC 延长线一点,CE=CD DM L BC 于M,求证: M 是BE 的中点。 分析:如图1,AB=AC EAC 90° / C ,/ BD 丄AC 于D,作底边 BC 上的高 AE, E 为垂足,则可知/ EAC=/ EAB - 又/ 2 , 90° / C ,所以 例四?已知:如图2, △ ABC 中,AB=AC CE!AE 于E , CE 1 — 。 2 1 BC , E 在厶 ABC 外,求证:/ ACE / B 。 2 图1

《解三角形》常见题型总结

《解三角形》常见题型总结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1、1正弦定理 【典型题剖析】 考察点1: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例1 在ABC中,已知 A:B:C=1:2:3,求a :b :c、 【点拨】 本题考查利用正弦定理实现三角形中边与角的互化,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正弦定理的变形形式 a :b :c=sinA: sinB: sinC 求解。解: 【解题策略】 要牢记正弦定理极其变形形式,要做到灵活应用。例2在ABC 中,已知c=+,C=30,求a+b的取值范围。 【点拨】 此题可先运用正弦定理将a+b表示为某个角的三角函数,然后再求解。解:∵C=30,c=+,∴由正弦定理得:∴ a=2(+)sinA,b=2(+)sinB=2(+)sin(150-A)、 ∴a+b=2(+)[sinA+sin(150-A)]=2(+)2sin75cos(75-A)= cos(75-A)① 当75-A=0,即A=75时,a+b取得最大值=8+4;② ∵A=180-(C+B)=150-B,∴A<150,∴0<A<150,∴-75<75-A<75, ∴cos75<cos(75-A)≤1,∴> cos75==+、综合①②可得a+b的

取值范围为(+,8+4>考察点2:利用正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例3在△ABC中,tanB=tanA,判断三角形ABC的形状。 【点拨】 通过正弦定理把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利用角的关系判断△ABC的形状。解:由正弦定理变式a=2RsinA,b=2RsinB得:,即,,、∴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解题策略】 “在△ABC中,由得∠A=∠B”是常犯的错误,应认真体会上述解答过程中“∠A=∠B或∠A+∠B=”的导出过程。例4在△ABC 中,如果,并且B为锐角,试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 【点拨】 通过正弦定理把边的形式转化为角的形式,利用两角差的正弦公式来判断△ABC的形状。解:、又∵B为锐角,∴B= 45、由由正弦定理,得,∵代入上式得:考察点3:利用正弦定理证明三角恒等式例5在△ABC中,求证、 【点拨】 观察等式的特点,有边有角要把边角统一,为此利用正弦定理将转化为、证明:由正弦定理的变式得:同理 【解题策略】 在三角形中,解决含边角关系的问题时,常运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然后利用三角知识去解决,要注意体会其中的转化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题型完整归纳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题型目录一.正弦定理 1.角角边 2.边边角 3.与三角公式结合 4.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增解的应对措施 5.边化角 6.正弦角化边 二.余弦定理 1.边边边 2.边角边 3.边边角 4.与三角公式结合 5.比例问题 6.余弦角化边 7.边化余弦角 三.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面积公式的选用 2.面积的计算 3.正、余弦定理与三角形面积的综合应用 四.射影定理 五.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综合应用 1.边角互化与三角公式结合 2.与平面向量结合 3.利用正弦或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 4.三角形中的最值问题 (1)最大(小)角 (2)最长(短)边 (3)边长或周长的最值

(4)面积的最值 (5)有关正弦或余弦或正切角等的最值 (6)基本不等式与余弦定理交汇 (7)与二次函数交汇 六.图形问题 1.三角形内角之和和外角问题 2.三角形角平分线问题 3.三角形中线问题 4.三角形中多次使用正、余弦定理 5.四边形对角互补与余弦定理的多次使用 6.四边形与正、余弦定理 六.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1.利用正弦定理求解实际应用问题 2.利用余弦定理求解实际应用问题 3.利用正弦和余弦定理求解实际应用问题 一.正弦定理 1.角角边 ?=?=?= 例.在中,解三角形 ABC A B a 30,45,2,. ?=?=?== 练习1.在中则 ABC A B a c ,30,45, . 练习2.在中,已知45,,求 ?=?=?= 30. ABC C A a b 2.边边角 例中,解这个三角形?===? ABC a .45,. 练习1中,则 ?==+== . 1,2,sin ABC a b A C B C 练习2.中则 ?===?= ,3,60,_____ ABC c b C A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知识点总结+经典题型总结(学生版)

板块 考试要求 A 级要求 B 级要求 C 级要求 相似三角形 了解相似三角形 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判定及性质,以及掌握相关的模型 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相关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一、相似的有关概念 1.相似形 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叫做相似形.相似形仅是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相似图形之间的互相变换称为相似变换. 2.相似图形的特性 两个相似图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3.相似比 两个相似图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二、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如图,ABC △与A B C '''△相似,记作ABC A B C '''△∽△,符号∽读作“相似于”. A ' B ' C ' C B A 2.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全等三角形的相似比是1.“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形”,“相似形”不一定是“全等形”. 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如图,ABC △与A B C '''△相似,则有A A B B C C '''∠=∠∠=∠∠=∠,,. 知识点睛 中考要求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A ' B ' C ' C B A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ABC △与A B C '''△相似,则有 AB BC AC k A B B C A C ===''''''(k 为相似比) . 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高线和对应角的平分线成比例,都等于相似比. 如图1,ABC △与A B C '''△相似,AM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A M ''是A B C '''△中B C ''边上的中线, 则有AB BC AC AM k A B B C A C A M ==== '''''''' (k 为相似比). M ' M A ' B ' C 'C B A 图1 如图2,ABC △与A B C '''△相似,AH 是ABC △中BC 边上的高线,A H ''是A B C '''△中B C ''边上的高线,则有AB BC AC AH k A B B C A C A H ==== '''''''' (k 为相似比). H 'H A B C C 'B 'A ' 图2 如图3,ABC △与A B C '''△相似,AD 是ABC △中BAC ∠的角平分线,A D ''是A B C '''△中B A C '''∠的角平 分线,则有AB BC AC AD k A B B C A C A D ==== '''''''' (k 为相似比). D ' D A ' B ' C B A 图3 4.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如图4,ABC △与A B C '''△相似,则有 AB BC AC k A B B C A C ===''''''(k 为相似比) .应用比例的等比性质有AB BC AC AB BC AC k A B B C A C A B B C A C ++===='''''''''''' ++.

解三角形专题题型归纳

《解三角形》知识点、题型与方法归纳 1.正弦定理及其变形 2(sin sin sin a b c R R A B C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变式:12sin ,2sin ,2sin a R A b R B c R C ===()(边化角公式) 2sin ,sin ,sin 222a b c A B C R R R ===()(角化边公式) 3::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sin sin sin (4),,sin sin sin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 2.正弦定理适用情况: (1)已知两角及任一边; (2)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需要判断三角形解的情况). 3.余弦定理及其推论 222222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a c ac B c a b ab C =+-=+-=+- 222 222 222 cos 2cos 2cos 2b c a A bc a c b B ac a b c C ab +-= +-=+-= 4.余弦定理适用情况: (1)已知两边及夹角; (2)已知三边. 注.解三角形或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这也是正余弦定理的作用),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 5.常用的三角形面积公式 (1)高底??= ?2 1ABC S ; (2)()111=sin sin sin 2224abc S ab C ac B bc A R ABC R ===?为外接圆半径 (两边夹一角); 6.三角形中常用结论 (1),,(a b c b c a a c b +>+>+>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sin sin (ABC A B a b A B ?>?>?>在中,即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 (3)在ABC ?中,A B C π++=,所以 ①()sin sin A B C +=;②()cos cos A B C +=-; ③()tan tan A B C +=-;④sin cos ,22A B C +=⑤cos sin 22A B C += 解三角形有用的结论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和常见题型总结,推荐文档

教案 学生姓名:授课教师:所授科目:初中数学学生年级:七年级课次: 课时: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三角形知识点归纳和常见题型总结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7.1.1三角形的边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7.1.2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所具有的特殊特征?) 7.1.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常见题型 1.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长分别为5a,3a,则第三边x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2.等腰三角形一边等于2,另一边等于5,则周长是; 3.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为5cm,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成的两部分的差为3cm,则腰长为 ……………………………………………………………………………()(A)2cm (B)8cm (C)2cm或8cm (D)10cm 4.已知三角形的一边为5cm,另一边为7cm,则第三边得取值范围为。 5.如果线段a,b,c能组成三角形,那么,它们的长度比可能是 () A、1∶2∶4 B、1∶3∶4 C、3∶4∶7 D、2∶3∶4 6.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7和2,且它的周长为偶数,那么第三边的长为 () A、5 B、6 C、7 D、8 7.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2∶3∶4,周长为36cm,求此三角形三边的长。 8.已知:△ABC的周长为48cm,最大边与最小边之差为14cm,另一边与最小边之和为25cm,求:△ABC的各边的长。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的知识总结和题型归纳

解三角形的知识总结和题型归纳 一、知识必备: 1.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 在△ABC 中,C =90°,AB =c ,AC =b ,BC =a 。(1)三边之间的关系:a 2+b 2=c 2。(勾股定理)(2)锐角之间的关系:A +B =90°;(3)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sin A =cos B =c a ,cos A =sin B =c b ,tan A =b a 。 2.斜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 在△ABC 中,A 、B 、C 为其内角,a 、b 、c 分别表示A 、B 、C 的对边。(1)三角形内角和:A +B +C =π。 (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R 为外接圆半径)(3)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a 2=b 2+c 2-2bc cos A ;b 2=c 2+a 2-2ca cos B ;c 2=a 2+b 2-2ab cos C 。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S = 21ah a =21bh b =21 ch c (h a 、h b 、h c 分别表示a 、b 、c 上的高);(2)?S =21ab sin C =21bc sin A =2 1 ac sin B ; 4.解三角形:由三角形的六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三个内角)中的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求其他未知元素的问题叫做解三角形.广义地,这里所说的元素还可以包括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以及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面 【高中数学】

七年级: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专题

F E D C B A E D C B A B ' C B A 专题四(第九讲):三角形三线性质 金牌数学专题系列 导入 知识要点 知识点1 : 三角形的 重要线段 意义 图形 表示法 三角形 的高线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D C B A 1.AD 是△ABC 的BC 上的高线. 2.AD ⊥BC 于D. 3.∠ADB=∠ADC=90°. 三角形 的中线 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的 线段 D C B A 1.AE 是△ABC 的BC 上的中线. 2.BE=EC= 12 BC. 三角形的 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21 D C B A 1.AM 是△ABC 的∠BAC 的平分线. 2.∠1=∠2= 1 2 ∠BAC. 双基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在△ABC 中,∠ACB=90°,把△ABC 沿直线AC 翻折180°,使点B 落在点B ′的位置,则线段AC 具有性质( ) A.是边BB ′上的中线 B.是边BB ′上的高 C.是∠BAB ′的角平分线 D.以上三种性质合一 (1) (2) (3) 2.如图2所示,D,E 分别是△ABC 的边AC,BC 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E 是△BCD 的中线 B.BD 是△ABC 的中线 C.AD=DC,BD=EC D.∠C 的对边是DE 3.如图3所示,在△ABC 中,已知点D,E,F 分别为边BC,AD,CE 的中点, 且S △ABC =4cm 2 ,则S 阴影等于( ) 小学时上课爱睡觉。一次语文课老师布置作业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是蜘蛛》。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题型总结材料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题型 类型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边边边” 例题、已知:如图,AD =BC ,AC =BD.试证明:∠CAD =∠DBC. (答案)证明:连接DC , 在△ACD 与△BDC 中 ()AD BC AC BD CD DC ?=?=??=? 公共边 ∴△ACD ≌△BDC (SSS ) ∴∠CAD =∠DBC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边角边” 例题、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CE ⊥AB 于E ,并且 AE =12 (AB +AD ),求证:∠B +∠D =180°. (答案)证明:在线段AE 上,截取EF =EB ,连接FC , ∵CE ⊥AB ,∴∠CEB =∠CEF =90° 在△CBE 和△CFE 中,CEB CEF EC =EC EB EF =??∠=∠??? ∴△CBE 和△CFE (SAS )∴∠B =∠CFE ∵AE =12 (AB +AD ),∴2AE = AB +AD ∴AD =2AE -AB ∵AE =AF +EF , ∴AD =2(AF +EF )-AB =2AF +2EF -AB =AF +AF +EF +EB -AB =AF +AB -AB ,即AD =AF 在△AFC 和△ADC 中(AF AD FAC DAC AC AC =??∠=∠??=? 角平分线定义) ∴△AFC ≌△ADC (SAS )∴∠AFC =∠D ∵∠AFC +∠CFE =180°,∠B =∠CFE.∴∠AFC +∠B =180°,∠B +∠D =180°. 类型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角边角” 例题、已知:如图,在△MPN 中,H 是高MQ 和NR 的交点,且MQ =NQ . 求证:HN =PM. 证明:∵MQ 和NR 是△MPN 的高, ∴∠MQN =∠MRN =90°, 又∵∠1+∠3=∠2+∠4=90°,∠3=∠4 ∴∠1=∠2 在△MPQ 和△NHQ 中,12MQ NQ MQP NQH ∠=∠??=??∠=∠? ∴△MPQ ≌△NHQ (ASA ) ∴PM =HN

三角形的三线及面积讲义及答案

三角形的三线及面积讲义 及答案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三角形的三线及面积(讲义) 一、知识点睛: 1.三角形的三线: (1)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________,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三条中线_____________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__________. (2)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______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________________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_________.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________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三条高________________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________;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及垂心都在其________,直角三角形的垂心是________,钝角三角形的垂心和两条高线在其________. 如图,在△ABC中,作出AC边上的高线. ________即为所求. 2.面积问题: (1)处理面积问题的思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处理面积问题方法举例 ①利用平行转移面积 如图,满足S△ABP=S△ABC的点P都在直线l1,l2上. ②利用等分点转移面积 两个三角形底相等时,面积比等于_____之比;高相等时,面积比等于_____之比. 二、精讲精练: 1.如图,△ABC的角平分线AD,中线BE交于点O,则结论: ①AO是△ABE的角平分线;②BO是△ABC的中线.其中() A.①②都正确B.①②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D.①不正确,②正确 2.如图所示,在△ABC中,BC边上的高是_______,AB边上的高是_______;在△BCE 中,BE边上的高是________,EC边上的高是_________;在△ACD中,AC边上的高是________,CD边上的高是________.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都有可能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 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第十一章三角形的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一、三角形的认识 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 分类: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按角分类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按边分类等腰三角形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例题1 图1中共几个三角形。 例题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角形分为等边三角形和三边不相等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D.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例题3已知a、b、c为△ABC的三边长,b、c满足(b-2)2+|c-3|=0,且a为方程|x-4|=2的解.求△ABC的周长,并判断△ABC的形状.

二、与三角形有关的边 三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例题1 以下列各组数据为边长,能够成三角形的是() A.3,4,5 B.4,4,8 C.3,7,10 D.10,4,5 例题2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边长分别为4、5,则该三角形周长L的范围是() A.1

高三第一轮复习解三角形题型总结

2018高三第一轮复习解三角形题型总结 题型一:正选定理的应用 1. ABC ?的三内角A 、B 、C 的对边边长分别为a b c 、、,若,2a A B ==, 则cos _____B = B. C. D. 2. 如果111A B C ?的三个内角的余弦值分别等于222A B C ?的三个内角的正弦值,则( ) A .111A B C ?和222A B C ?都是锐角三角形 B .111A B C ?和222A B C ?都是钝角三角形 C .111A B C ?是钝角三角形,222A B C ?是锐角三角形 D .111A B C ?是锐角三角形,222A B C ?是钝角三角形 3. 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 ( ) C a A c b cos cos 3=-,则 =A cos _________________。 4.△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a sin A sin B +b cos 2A =a 2,则=a b A . B . C D 5.ABC ?中,3 π = A ,BC =3,则ABC ?的周长为( ) A . 33sin 34+??? ? ?+πB B . 36sin 34+??? ??+πB C .33sin 6+??? ??+πB D .36sin 6+??? ? ? +πB 6. 在ABC ?中,已知3,1,60===?ABC S b A o ,则 =++++C B A c b a sin sin sin

7.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35 cos ,cos ,3,513 A B b = ==则c =______ 8.(2017全国卷2文16)ABC ?的内角C B A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若 A c C a B b cos cos cos 2+=,则=B ________. 9.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A =∠B =∠C =75°,BC =2,则A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题型二:三角形解的个数的判断 1. 在ABC △中,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则其中有二个解的是 A 、10,45,70b A C === B 、60,48,60a c B === C 、7,5,80a b A === D 、14,16,45a b A === 2. 在ABC ?中,若30,4A a b ∠===,则满足条件的ABC ? A .不存在 B .有一个 C .有两个 D 不能确定 3.△ABC 中,∠A=60°, a= 6 , b=4, 那么满足条件的△ABC ( ) A 有 一个解 B 有两个解 C 无解 D 不能确定 4.符合下列条件的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的是 ( ) A .a=1,b=2 ,c=3 B .a=1,b=2 ,∠A=30°

相似三角形题型归纳总结非常全面

相似三角形题型归纳 一、比例的性质: 二、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 1.比例的项: 在比例式::a b c d =(即a c b d =)中,a ,d 称为比例外项,b , c 称为比例内项.特别地,在比例式::a b b c =(即a b b c =)中,b 称为a ,c 的比例中项,满足b ac 2=. 2.成比例线段: 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和b 的比等于c 和d 的比,即a c b d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3.黄金分割: 如图,若线段AB 上一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AC BC >),且使AC 是AB 和BC 的比例中项(即AC AB BC 2=?),则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 AB AB = ≈0618,BC AB =.AB ≈0382,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注意:对于线段AB 而言,黄金分割点有两个.) ^ A

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简称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如图:如果123////l l l ,则 AB DE BC EF =,AB DE AC DF =,BC EF AC DF = . A D B E C F 1 l 2 l 3 l A D B E C F 1 l 2l 3 l 【小结】若将所截出的小线段位置靠上的(如AB )称为上,位置靠下的称为下,两条线段合成的线段称为全,则可以形象的表示为 =上上下下,=上上全全,=下下 全全 .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 : 如 果 EF AE AF EB FC =AE AF AB AC =BE CF AB AC = A B C E F F E C B A AE AF EB FC =AE AF AB AC =BE CF AB AC = '//EF BC 'F 'F … △ABC '''△A B C '''△∽△ABC A B C ∽∽ B A ' A C ' B 'C ∽△△ABC A B C '''A A '∠=∠, B B C C ''∠=∠∠=∠, ∽△△ABC A B C ''' AB BC AC k A B B C A C ==='''''' k △ABC △A B C '''AM AH 、AD △ABC BC A M '' A H ''A D '' △A B C '''B C ''AB BC AC AM AH AD k A B B C A C A M A H A D ======'''''''''''' 【 △ABC △A B C '''AB BC AC AB BC AC k A B B C A C A B B C A C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