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人物形象分析
(完整版)《骆驼祥子》人物形象分析

《骆驼祥子》人物浅析《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它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生活的苦难。
作者在作品中主要塑造了祥子——一个普通车夫的形象,同时也塑造了其他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
下面主要对此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论述。
一.主人公祥子他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破了产的青年农民,20到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和多灾多难的年代。
新旧军阀因为争权夺势而进行连年不断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中国农民迅速走向破产。
他们为了谋生都纷纷涌入城市,而祥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
他是本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在他身上既具有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又具有当时中国国民的劣根性。
(一)祥子作为一名普通的车夫,在他身上有着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一祥子很自信、要强。
他为了不想让自己寄人篱下,不让自己为吃饭发愁,他拼了命地拉车,因为他认为“用力拉车挣碗饭吃,是天下最有骨气的事”。
祥子从来是很少说话,和同行们也不亲近,所以他想要人看得起自己,就算拉车也要混出点名堂来。
他相信靠自己,能够做一个体面的、光彩的、独立的劳动者。
在他拉车时,有几次不幸被疾病缠身,一病就是十天八天的,甚至是几个月!就算病得全身瘫软而站不住脚,他也不肯服输,他相信自己强壮的体格、高大的身材能够支撑得住,这些病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二祥子勤劳、有理想。
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再加上失去了父母,他从小就吃了很多的苦,这也就磨练出了他勤劳能干他的理想就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为了这一理想,他努力地拉着车,他不怕苦不怕累,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严寒酷署,他都勤劳地拉着车,一天攒个一毛五分,终于得到了一辆属于他自己的洋车。
这是他辛勤劳动的结果。
在车厂时,他也停不下来,总要干一些什么。
同行们在一旁说笑时,只有祥子一个人在帮刘四爷干活。
可见勤劳不仅是祥子的习惯,而且也变成了他的一种性格。
三同时也很善良、纯朴,有责任感、有同情心。
当祥子在曹宅拉车时,不小心跌伤了曹先生,撞坏了车把,于是他主动地提出不要工钱,表现了他的责任感。
骆驼祥子人物形象概括

骆驼祥子人物形象概括
《祥子》是中国现代作家老舍(舒庆春)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社会底层人物祥子的生活遭遇和奋斗历程。
以下是对骆驼祥子人物形象的简要概括:
坚韧与顽强:祥子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穷苦青年,但他具有非常坚韧和顽强的性格。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境,祥子总是努力奋斗,不轻言放弃。
朴实而单纯:祥子的性格显得朴实而单纯。
他一心一意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生活得更好。
这种朴素的心态在小说中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纯真追求。
对爱情的追求:尽管生活对祥子并不宽裕,但他一直怀揣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爱情充满憧憬。
他通过各种方式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最终却在生活的残酷中遭受了不少打击。
对社会的反感:祥子在小说中对社会存在一定的反感情绪。
他在贫困的环境下挣扎,对社会现象有时表现出一些愤怒和不满,对贫富差距和社会制度感到不公。
与骆驼的象征:小说中的“骆驼”形象是祥子的代表,骆驼的
顽强和能吃苦耐劳的特性象征着祥子在困境中的生存态度。
骆驼祥子成为小说中的一匹“骆驼”,在社会的沙漠中压抑着自己的渴望,奋斗着。
总体而言,骆驼祥子是一个在困境中奋斗,充满顽强和坚持的现实主义小说人物形象,他的一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物在生存压力下的艰辛和努力。
祥子的人物形象分析

祥子的人物形象分析祥子是老舍的作品《骆驼祥子》里的主人公。
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但这个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祥子的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摘要: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
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
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
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受到车厂老板的盘剥。
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祥子在经历新车被抢、委曲求全地娶了自己并不爱的虎妞、卖车安葬难产而死的虎妞、自己喜欢的小福子被卖到白房子后又自杀等一系列事情后,他对生活的企望和信心以及要强的性格都在生活中一点点地丧失。
他变得懒惰狡猾、极端自私、还耍无赖,成了彻头彻尾的“刺儿头”,逐步滑向堕落的深渊,最后禁不住夏太太的诱惑,得了一身脏病。
小说通过一个洋车夫的苦难史,描绘了旧世界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好体面、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
关键字:《骆驼祥子》、祥子、外表、性格、代表人群、意义祥子是老舍笔下成功塑造的一个典型的底层劳动人民的形象。
老舍通过对他三次买车三次失车的痛苦经历的描写,为我们呈现出了那一时期军阀混战,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
祥子的人物形象十分饱满,在我们眼前呈现出了一个多方位、立体型的人物。
一、祥子的外貌形象祥子是一个破产农民,刚入城时,对未来有很大的希望。
这一点在他的外形上也有体现。
而后来,在社会的压迫下,他已不是当年的他,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的外貌看出来。
(一) 初入城时体格健壮,干净整洁“铁扇面似的胸”、“直硬的背”、“出号的大脚”、“既宽又威严的背”、“肥腿的白裤”等等,这些都体现了祥子体格魁梧、健壮。
干净、整洁。
(二) 小福子死后颓废、邋遢小福子死后,祥子变成了一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
骆驼祥子一个无畏奋斗的人物形象

骆驼祥子一个无畏奋斗的人物形象骆驼祥子是中国作家老舍所创造的一个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他的形象鲜明地展现出一个无畏奋斗的个性。
无论在物质贫乏的年代还是在现代社会,我们都可以从祥子身上汲取勇气和奋斗的力量。
本文将从祥子的坚韧性格、努力奋斗以及面对挫折时的顽强精神等方面,来探讨骆驼祥子这一个无畏奋斗的人物形象。
## 坚韧性格祥子是一个具有坚韧性格的人物。
从小生活在贫困的背景下,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甚至连一个机会来摆脱贫困的空间都没有。
然而,这并没有让他放弃对生活的期待和对奋斗的渴望。
他以顽强的毅力和能力,不断面对各种困境和挑战,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任劳任怨是祥子坚韧性格的一个突出表现。
他在养老院工作时,尽职尽责,从不推脱自己的责任。
即使承受辛苦和痛苦,也从不抱怨。
在他的坚持下,家庭生活得以维持并且渐渐变得更好。
## 努力奋斗祥子的努力奋斗是他无畏奋斗形象的重要特征。
为了改变贫困的命运,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首先,祥子目标明确,有着强烈的成功欲望。
他看到了机遇并抓住了这些机遇,努力开拓出不同的途径来赚取更多的钱。
他用自己的才智和勤奋努力,逐渐在市场上建立起自己的地位。
其次,祥子具备了积极的学习态度。
尽管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他善于观察和学习。
他经常和别人交流,不断吸取他人的经验和知识,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实践中。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他逐渐摆脱了贫困生活,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 顽强精神祥子的顽强精神是他无畏奋斗形象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面对种种困难和挫折,他从不气馁,总是坚持下去,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自己的价值。
在祥子努力奋斗的过程中,他遭遇了无数挫折和艰辛。
然而,他并不因此而放弃或灰心丧气。
相反,他总是振作起来,继续前行,充满信心地对抗命运,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努力。
祥子的顽强精神在最终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之外,更让人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强大力量。
他在面对残酷现实时,从不低头,始终保持着一颗坚定的心。
## 结语骆驼祥子作为一个无畏奋斗的人物形象,展现出了坚韧性格、努力奋斗以及顽强精神等特征。
解读《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概括及人物性格变化

解读《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概括及人物性格变化解读《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概括及人物性格变化人物通过外貌、言谈、行为举止等具体元素向他人所展示的有关此人物性格、内质等抽象元素在他人内心中的具体反映。
下面小编为您带来解读《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概括及人物性格变化,欢迎阅读!解读《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概括及人物性格变化篇1人物形象概括祥子——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
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
但最后,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他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一个曾经是那么要强的头等车夫,最后却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的命运。
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
虎妞——泼辣而且有些心理变态的中年妇女,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很会打理事物,将人和车厂管理的井井有条。
刘四爷——旧社会的袍哥人物,改良办起了车厂,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
曹先生——一个平凡的教书人,爱好传统美术,因为信奉社会主义,所以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高妈——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老妈子,乐意帮助别人,经历了不幸,学会了在旧社会最底层生活的方法。
有自己的想法,常常开导祥子,教祥子学放账,她是一个祥子很佩服的人。
小马儿的祖父——他是一个一辈子要强,最后却连自己的小孙子也救不了的车夫。
离死亡只差一步。
小福子——一个善良的、可悲的人物,是祥子喜欢的人,但留给我们的只有深深的同情和无限的思考。
一步步走向毁灭。
二强子——一个自暴自弃的车夫。
人物性格变化祥子:(起初)憨厚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最后)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
虎妞:心计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另一方面剥削者的意识已经渗透到她的灵魂之中,她想控制祥子(心理有些变态),是家庭的占有者、支配者。
祥子的人物性格

祥子的人物性格
祥子 | 《骆驼祥子》人物形象:前期不屈于生活的压迫,健壮,固执。
有梦想,勤俭。
勤快老实,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真诚善良,有同情心。
悲剧命运:他的妻子虎妞因为难产而死。
他所爱的小福子不堪受辱上吊而死。
他的理想没有实现,不管多么努力,要挣脱贫苦,却事与愿违。
车轮是一个圆圈,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祥子的人生就像车轮一样,背负着无法逃脱的命运,慢慢走向黑暗,直到最后被黑暗所吞噬。
总体评价:祥子是一个身材高大、年轻力壮的洋车夫,是全书的灵魂人物。
他个性鲜明,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许多优良的品质。
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
但他也不讲理,满嘴谎话,好占便宜。
平常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格中也蕴藏有反抗的要求。
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但祥子被旧社会摧残压追,他的愿望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个黑暗的社会所打破,祥子的悲惨生活深深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描绘了在当时军阀混战的黑暗背景下,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骆驼祥子的主要人物及性格特点

骆驼祥子的主要人物及性格特点
主要人物:
(1)骆驼祥子: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胸怀坦荡,有着一颗为家庭、亲人、社会而辛勤奋斗的精神。
他有着顽强的毅力,一次又一次地重拾起希望,在环境的压迫下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着。
(2)骆婆婆:是骆驼祥子的母亲,性格温柔,勤劳节俭,但也有时无力与困境抗衡。
(3)老聃:是骆驼祥子的父亲,虽有温柔之心,却受家庭贫穷和社会凋敝之苦,遂性情变化无常,有时又思天长地久,有时抑郁精神凋敝。
(4)林小姐:是骆驼祥子的表妹,性格活泼开朗,善良善感,心怀仁爱,敢于承担家庭责任,追求真理、美好,帮助别人不求回报。
(5)石铁山:是骆驼祥子的师傅,乐观积极,意志坚强,敢于挑战困难,勇于上进,不断追求卓越,有着牺牲精神,为贫苦群众带去了未来希望。
(6)关英豪:是骆驼祥子的师兄,勤奋好学,起点比骆驼祥子低,但他拥有超凡的上进精神和巨大的斗志,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物。
骆驼祥子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骆驼祥子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骆驼祥子是中国著名作家陆小凤所著的一部代表性作品,故事发生在北国农村,主要讲述了一些流浪汉及其误打误撞将自己拉入困境中的美丽故事,当中有几个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骆驼祥子:祥子是本书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活泼、野心勃勃、有点懒散而又有一点傻气的小伙子。
祥子性格活泼、爱好广泛,博学多才,有自我牺牲精神,勇敢不畏苦,乐于助人为乐,没有自私。
他热情善良,有非同凡响的英雄本性,乐于行善帮助他人。
金连环:号称“十四郎”的金连环是祥子的朋友、同伴,不仅勇敢,而且聪明。
他机智伶俐,敏锐的理解能力令人敬佩。
他勇敢,敢于承担重任,乐于助人,打破一句话:一见财迷,十四郎起舞。
他勤奋好学,努力学习技术知识,能够把祥子遇到的各种难题得以解开,令人赞叹。
仇志革:仇志革是一个做什么就要做到全的人,对友谊和承诺都能牢牢把握,他是一个可靠的朋友。
他想法独特,擅长理性思考,能够概括出一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经常想出各种创新的策略,在困境中安全脱身的技巧也使祥子和金连环深受其益,使他们逃离困境。
李铁嘴:李铁嘴是一个有原则而坚定的人,担当自己的责任,对不公平和不公正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和反映。
他不屈不挠,重视友情,勇敢捍卫正义。
李铁嘴做事必要仔细考虑,善于给予客观的分析和判断,经常为祥子的朋友们提供宝贵的建议,使他们困境中得以解脱。
总之,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具有英勇、勤奋、智慧、勇敢、机智、耐心、乐于助人的特点,也能够让读者们从中感受到自立自强、坚韧不拔的勇敢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骆驼祥子》人物浅析《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它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生活的苦难。
作者在作品中主要塑造了祥子——一个普通车夫的形象,同时也塑造了其他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
下面主要对此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论述。
一.主人公祥子他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破了产的青年农民,20到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和多灾多难的年代。
新旧军阀因为争权夺势而进行连年不断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中国农民迅速走向破产。
他们为了谋生都纷纷涌入城市,而祥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
他是本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在他身上既具有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又具有当时中国国民的劣根性。
(一)祥子作为一名普通的车夫,在他身上有着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一祥子很自信、要强。
他为了不想让自己寄人篱下,不让自己为吃饭发愁,他拼了命地拉车,因为他认为“用力拉车挣碗饭吃,是天下最有骨气的事”。
祥子从来是很少说话,和同行们也不亲近,所以他想要人看得起自己,就算拉车也要混出点名堂来。
他相信靠自己,能够做一个体面的、光彩的、独立的劳动者。
在他拉车时,有几次不幸被疾病缠身,一病就是十天八天的,甚至是几个月!就算病得全身瘫软而站不住脚,他也不肯服输,他相信自己强壮的体格、高大的身材能够支撑得住,这些病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二祥子勤劳、有理想。
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再加上失去了父母,他从小就吃了很多的苦,这也就磨练出了他勤劳能干他的理想就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为了这一理想,他努力地拉着车,他不怕苦不怕累,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严寒酷署,他都勤劳地拉着车,一天攒个一毛五分,终于得到了一辆属于他自己的洋车。
这是他辛勤劳动的结果。
在车厂时,他也停不下来,总要干一些什么。
同行们在一旁说笑时,只有祥子一个人在帮刘四爷干活。
可见勤劳不仅是祥子的习惯,而且也变成了他的一种性格。
三同时也很善良、纯朴,有责任感、有同情心。
当祥子在曹宅拉车时,不小心跌伤了曹先生,撞坏了车把,于是他主动地提出不要工钱,表现了他的责任感。
当车夫老马在寒冷的夜晚拉车时,因为他又冷又饿,所以晕倒在地上。
祥子看到后,立刻买了十个肉包子,送给他们祖孙二人,让他们充饥,表现出了祥子善良纯朴、有同情心。
(二)祥子作为一个没有觉悟的个体劳动者,却不会选择自己的正确道路。
祥子没有看清当时的社会本质,也没有意识到凭借个人的要强和努力,是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的这种奋斗方式是他远离了朋友,孤独无援,同时也没有办法来抗拒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在箱子周围的其他人身上,本身就已经提供了前车之鉴,老马也拥有自己的车,但他仍是贫苦不堪,以至于无法生活。
即使自己有了车也不见得会好命,而祥子偏偏就不改正自己的思想。
反映出了他思想上的局限,这也和当时许多的劳动人民一样,一旦认定了就到死都不改,一错错到底。
作品中还揭示了他的性格和心里的弱点,他对于接踵而来的打击,逐渐自暴自弃。
而且在虎妞的影响下所改变的生活态度,是当时中国国民的一个劣根的缩影。
他祥子的见闻和经历学会了所有的恶习,成了一个混日子的车夫。
有时他也曾想过应该好好的生活,可是一想起他自己的经历他就没了信心。
直到最后,连他最后的寄托--小福子也离开了这世界,他彻底的绝望了。
作品中的祥子从一个淳朴、老实、善良、的人沦落成一个让人同情的混混,最后像一条狗一样栽倒在街头,再也爬不起来了。
作者笔下的祥子是一个悲剧人物,他反映了当时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苦难与无奈。
二虎妞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里塑造了虎妞这个形象,她作为一个悲剧人物出现在作品里,在作品作者赋予她双重的身份:它既是车厂主刘四的女儿,又是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
它具有着复杂的人物形象,既有让人同情的一面,也有让人憎恶的一面。
(一)、从一方面来说,虎妞是值得同情的。
虎妞从小没有母亲的教育,跟着流氓的父亲生活在车场里。
她几乎在男性世界中长大。
耳闻目睹的都是车夫的辛苦劳作和他们的粗俗。
所以虎妞的粗俗与泼辣和这是有关系的。
她的父亲刘四为了捞取金钱,她拴在车厂,把她锻炼成了一个女强人。
在她年轻的时候也不过问她的婚事,再加上虎妞本身长相丑陋,以至于她到了三十七八还没嫁出去。
当虎妞与父亲刘四发生冲突时,刘四他无情无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让虎妞一无所有。
当虎妞难产时,祥子并不是为了救虎妞的命而把车给卖了,而是在办她的丧事时把车卖掉。
所以虎妞既是死于祥子的愚蠢,又是死于父亲的无情。
从这些来看虎妞是可怜的。
同时虎妞也有点可爱。
她渴望自己有一个家庭,在她的这个愿望实现后,她既主动的操持家务,又让祥子吃到了温热可口的饭菜子。
即使有时候她与祥子有争吵,但最后也会做出让步。
(二)从另一方面来说,虎妞也是让人憎恶的。
她和祥子结婚,虽然他对祥子也有感情,但是她根本就不想一辈子做车夫的老婆,因为本身就瞧不起这个行业。
她极力想控制祥子,要把祥子拉入到自己的生活轨道中。
她让祥子放弃劳动,做一个剥削他人的车厂主。
过惯了剥削阶级的生活的虎妞对祥子是有些爱,但是对待贫苦农民,她却没有一点同情心。
她差一点把小福子逼上绝路,并且还从小福子的卖身钱里面抽取一部分,虽然那是她和小福子之间两厢情愿的事,但是虎妞也不应该拿这种钱。
这些都反映出了她的贪婪自私,这是让人为之憎恶的。
三、刘四、小福子、曹先生、老妈、二强和小马的祖父作者所描写的这些人物,他们都是当时旧中国城市市民的缩影。
现将他们的形象大致分析如下:刘四既是虎妞的父亲,又是一个残酷的剥削者。
他自私、冷酷、无情,封建的思想使他忘记了亲情,他为了赚钱,不惜牺牲自己女儿的青春。
当和女儿决裂后,他无情无义,让自己的女儿一无所有。
而作品中对他在寿宴上的表现的描写更能反映出他是是被父亲卖给一个尖酸刻薄唯我独尊的吝啬鬼。
小福子是一个不善于言语表达的、善良的人。
从父亲先把她卖掉,军人把她抛弃,然后她回到了娘家,看着两个挨饿的弟弟被迫走上了卖身的道路。
最后她又被被父亲卖到了窑子里,绝望的自杀了。
她对任何不幸的安排都不会说“不”字,几乎成了一个麻木的人。
她不会恼、不会恨,有的只是绝望,所以小福子在作者的作品中也是一个可悲的人物。
曹先生是作者在作品中塑造的一个旧社会的小知识分子的形象,爱好传统美术和信奉社会主义,有时候他也会教点书。
他在政治上、艺术上没有高深的见解,但是他为人正直,待人宽和民主,大家都推崇他为”圣人”。
高妈心地善良、质朴、懂规矩、守礼仪。
她凭借自己的劳动吃饭,为人不卑不亢,对主人尊重,对与自己同等地位的下人也是关怀备至。
在祥子不小心摔伤曹先生的时候,高妈没有为了讨好主人而落井下石,反却关心祥子的伤情,并给祥子以安慰。
她乐于助人,并且经常开导祥子,是一个祥子很佩服的人老马他善良好心,一辈子都很要强。
他曾经拥有自己的车,但是到最后仍然是贫病交加,没有办法生活下去,最后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小孙子死在了自己的怀里。
在作品他似乎就是将来的祥子,也是逃脱不了悲惨命运的车夫,最后也是只能悲惨的死在街头。
二强子——一个自暴自弃的车夫,把自己女儿卖了买了车,又风光了一阵,等钱用完了就喝了酒在家发脾气,结果将自己的妻子打死了,卖了车办完事,又开始拉车,天天喝的烂醉,家里的两个孩子也不管。
女儿回来后,还逼着女儿卖身养活一家人,时常回家找女儿要钱,要了钱又去喝得烂醉。
二强子的行为是另人气愤的,但是生活的压迫使他喘不过气,只有用酒精麻醉自己,每当他清醒时又觉得对不住女儿和两个二子,可是没本事的他只有靠拉车维持生活,而他又没有祥子的要强,身体也不够硬朗了,这使他更加自暴自弃,干脆沦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败类。
作品中人物的悲剧有自身的原因,有社会的原因,还有文化的原因,整部小说都表现出老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
人自身的原因是主观的。
主观原因除了上述中祥子思想上的局限外,他性格、心理上的弱点,也体现了国民的劣根性,这都能导致他在谋生过程中堕落。
比如在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逐渐滋生的自暴自弃,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在虎妞影响下他的生活态度的某些改变,也是他走向深渊的原因之一。
祥子婚前还力图坚持自己的生活追求,而他结婚之后,虽仍想抗争,但也只剩招架之力。
他曾经全力反抗命运却最终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他曾经对虎妞干预他的生活目的的企图有所抵制却最终仍受制于她,最后在虎妞身亡而小福子又自尽以后,他的理性彻底泯灭,他的道德支柱彻底崩溃,终于自我放纵,跌入了流氓无产者之列。
作品通过一个饱经人生沧桑的老车夫的口,意味深长地指出:“干苦活的打算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
一个人能有蹦儿?看见过蚂蚱吗?独自个儿也蹦得怪远的,可是叫小孩逮住,用线儿栓上,连飞也飞不起来。
赶到成了群,打成阵,哼,一阵就把整顷的庄稼吃光,谁也没法儿治他们”这不单是对个人奋斗道路的否定,也是对隐藏在国民根子上的弱点进行了否定。
社会的原因是客观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
祥子想自己买一辆人力车的愿望,正像农民梦想拥有土地一样,只不过是一个独立的劳动者的最低愿望,然而这一正当的愿望在那个社会却成了奢望。
祥子历尽艰辛,饱尝委屈,三起三落,欲独立自主而终不可得,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
人力车夫祥子是这个病态社会的产儿,他不可能以一己的力量(尽管这力量曾经迸发出多么绚丽的火花)与这个黑暗社会抗衡,而这个社会却把他从“人”变成“鬼”——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二是车厂女儿虎妞的诱骗。
祥子的生活理想与虎妞的生活理想毫无共同之处,而且存在着尖锐的冲突。
他们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强扭的瓜”,有的只是虎妞对于祥子的性欲要求;对于祥子来说,虎妞的纠缠不啻是一种灾难。
这是一个资产者的丑女引诱与腐蚀(精神与肉体两方面的腐蚀)无产者的强男的悲剧。
曹先生——一个平凡的教书人,爱好传统美术,因为信奉社会主义,所以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由于当局说他教书时的思想过激而被认为是革命党,逃到上海去避了避风头又回到了北平yk。
后来又愿意帮助祥子重新生活。
一个极普通的人,只是由于待人宽和、民主,而被认为是“圣人”,其实仅凭这一点也应该、值得被祥子感激。
雷锋、焦裕录都是平凡的人,他们做的也是平凡事,但是他们为别人带来了帮助,因此他们被宏扬,被标榜。
事实就是这样,也许只是一句鼓励一句劝慰,就会让别人感动一生,所以请不要吝惜那些举手之劳去帮助别人。
高妈——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老妈子,乐意帮助别人,经历了不幸,学会了在旧社会最底层生活的方法。
有自己的想法,常常开导祥子,是一个祥子很佩服的人。
她保留了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善良、质朴,生活教会了她在社会上为自己找到生路,做事也仔细有心眼,是适应了旧社会的为数不多的劳动人民。
小马儿的祖父——一个一辈子要强,最后却连自己的小孙子也救不了的车夫。
他似乎就是将来的祥子,他曾经也是要强的,身子也是那么棒,也是那么好心,又怎样呢?最后连自己的小孙子也保不住,眼睁睁看着小孙子死在了自己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