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和氮、磷、钾肥效应对德新油18产量的影响
氮磷钾肥用量对油菜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累积规律的影响

氮磷钾肥用量对油菜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累积规律的影响宁大伟;段庆波;邢颖;刘新伟;韩玲君;赵竹青;张宏洲【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S1【摘要】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对油菜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在施用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氮肥,油菜籽增产38.43%~81.32%,每公顷纯增收入2 209~4 431元,施氮显著提高了油菜的N累积量,并促进了P、K的累积;在施用氮、钾肥的基础上增施磷肥,油菜子增产4.30%~14.13%,每公顷纯增收入228~1 055元,施磷显著提高了P累积量,促进了对N、K的累积,施磷量过高N、K累积量下降;在施用氮、磷肥基础上增施钾肥,油菜子增产8.33%~19.50%,纯增收入470~1 233元/hm2,施钾使油菜N、P、K 养分累积量均有所增加。
【总页数】4页(P106-108)【关键词】油菜;施肥;产量;经济效益;养分累积【作者】宁大伟;段庆波;邢颖;刘新伟;韩玲君;赵竹青;张宏洲【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荆州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4【相关文献】1.氮磷钾肥对紫云英产量、养分累积及种植后土壤养分的影响 [J], 李昱;何春梅;杨仁仙;张辉;李清华;王飞;刘志华;林新坚2.氮磷钾肥对油菜浙油50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J], 马良;沈足金;朱玉祥;曹亮亮;冯明慧3.氮磷钾肥用量及基追比例对山药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J], 牛劭斌;许华森;孙志梅;王东;赵伟鹏;马文奇4.氮磷钾肥用量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J], 王冬群;成美玲;王立;王明湖5.长期施用氮磷钾肥对黄土高原地区苹果产量及土壤养分累积与分布的影响 [J], 高义民;同延安;路永莉;马海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稻浙优18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稻浙优18产量的影响徐丽华【摘要】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稻浙优1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穗数随栽培密度增加而增加,丛有效穗、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适宜的栽培密度范围内,产量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提高,最适栽培密度为20cm×23 cm,每667m2产量为569.7 kg,增产效果显著.【期刊名称】《福建稻麦科技》【年(卷),期】2017(035)001【总页数】2页(P11-12)【关键词】杂交稻;浙优18;栽培密度;产量【作者】徐丽华【作者单位】福建省顺昌县高阳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顺昌3532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48浙优18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中国社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用浙04A与浙恢818配组育成的籼粳交偏粳形杂交稻(浙审稻2012020),2015年通过福建省引种审定[闽种引稻(2015)第002号],2015年通过农业部超级稻认证(农业部农办科[2015]16号)。
在顺昌县试种表现生育期适中、高产、大穗、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缺点是分蘖力偏弱。
适宜的栽培密度对浙优18实现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在高阳乡大外村开展杂交稻浙优18不同密度栽培试验。
通过试验观察不同栽培密度对水稻浙优18产量的影响,探索高产栽培技术,以期对该品种的生产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1 试验概况浙优18种子由顺昌县种子管理站提供,试验于2016年在顺昌县高阳乡大外村进行。
试验地块土壤类型为黄底灰泥田,肥力中上,含有机质33.2 g/kg、速效氮121 mg/kg、速效磷14.8 mg/kg、速效钾95 mg/kg、pH值5.2。
1.2 试验设计试验设置5个不同插植密度处理,株行距分别为:A、26.4 cm×26.4 cm,每667m2栽0.96万丛;B、23.1 cm×26.4 cm,每667m2栽1.09万丛;C、23.1 cm×23.1 cm,每667m2栽1.25万丛;D、20 cm×23.3 cm,每 667m2栽1.44万丛;E、20 cm×20 cm,每667m2栽1.67万丛。
播种密度、氮磷钾施肥比例对两系杂交油菜“云油杂2号”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和主 要气 象 事件 进 行 分析 后 发现 ,导 致 云南 秋 粮 增产
的气象 因素 主要有 以下 几个 方 面 : () 2 0 1 0 9年 云南 秋 粮 生 长 季 热 量条 件 为 近 1 0年 中 最好 , “ 头 无 低 温 , 中间 高 温 足 ” 是 导 致 2 0 两 09 年云南 省 秋粮 和全 年粮 食增 产 的关 键 因素 。
() 主汛 期 内洪 涝 灾 害偏 轻 ,农 田被 毁 、作 物渍 4
涝 等情况 不 严重 。 ()秋 粮 收 获期 ,云 南省 大 部 地 区降水 偏 少 ,光 5
照 充足 ,使成 熟 的粮 食 作 物得 以及 时 收 晒 、储 藏 ,为
[]程 建 刚 ,解 明恩 .近 5 7 0年 云南 区域 气候 变 化特 征 分析 【 .地 理科学 进展 ,20 ,2 () 9~ 6 J 1 0 8 7 5 :1 2 .
在 育 苗 移 栽 条 件 下 , 云 油 杂 2号 以播 种 密 度 1.~ 5万 株 Am 、施 纯 氮 3 0 3 75k/m 、纯 磷 10k]m 、纯 钾 3 1 5 0~ 3. g h 5 g h 5 .— 0k ,m 的 条 件 下 ,产 量 达 到 40 0k /m 。 25 9 gh 。 0 g 。 h 关 键 词 :播 种 密 度 ;杂 交 油 菜 ;产 量
摘 要 :研究 了育苗移栽 条件下不 同播种 密度及氮磷钾施 肥 比例与油菜 产量及经济 性状 的关 系。结果 表明 ,对产量 影响 的顺 序依 次为密度 >氮肥 >钾肥 >磷肥 ,氮肥 和密度 的增 产效应最 大 ,且 随着氮肥施 用量 的增加 或密度加 大 , 产量逐渐 提高。欲求高产 ,应 重视氮肥 的施 用量 ,在保证 合理密度 时 ,还应 注意磷 肥与钾肥 的配合施 用。初步提 出
不同密度、施氮量对机械撒播油菜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3b 图 4 。 k( )
M l 2 3 4 5 6 7 8 9 l 0
评价 cN D A文 库 有 两 条 标 准 , 库 容 量 和重 组 文
噬菌体 的插 入 片段 的长度 。本 试 验 中的 电泳鉴 定可
1 材 料 与 方 法
本 试验 于 2 0 0 4~2 0 0 5年 度 在 四川 农 业 大 学 教
学农 场 进行 , 试 品种 为 中油 杂 2号 。 土壤 类 型为 供 紫 色土 。土壤 的有 机 质 含 量 为 18 % , 氮 、 、 .1 全 磷 钾 分 别 为008 、.4 % 和15 % , .5% 00 6 .9 水解 氮 ( 速效 氮 )
为施 纯 氮 3 0 g h 密度 为 3 0 k/ m , 9万株/ m 。 h
对 油菜产量 的调 控起 关 键作 用 。 目前 国 内对 机 械撒 播油 菜施 氮水平 、 密度 的研究 尚少见 报道 。本 试验研 究 了不 同密度 和施 氮量对机 械撒播 油菜 产量 的影 响 , 以期为 油菜机械化生 产提供 理论 和实践 依据 。
维普资讯
作 物 杂志
Cos rp
吣bbb b bbb 吣 吣
冯 娟
摘 要
黄 华
杨 文 钰
通过 不 同施 氮 量、 密度产对 提 高农 民经 济 收入 和生 活 水平 有 着极 其重要 的意义 。然 而 四川省 油 菜生 产 长期 以来 一直 以手工作业 为 主 , 劳动 强 度大 , 产效 率 低 。与手 工 生 作业 方 式 相 比机 械 撒 播 油 菜具 有 操 作 简便 、 工 省 省 力、 投入少 、 益 高 、 和 争季 节 和 争 劳力 的矛 盾 , 效 缓 提 高土壤有机 肥 含量 , 培肥 地 力 等优 点 ¨ 。氮肥 、 度 J 密
种植密度对杂交稻浙优18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杂交稻浙优18灌浆及产量的影响徐刚勇;周爱珠;刘才高;张小岳【摘要】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籼粳杂交稻浙优18在生长中后期光合产物的积累、转运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本种植,密度30 cm×20 cm,30 cm×23.3 cm 时,浙优18的有效穗、每穗粒数等产量构成因子较优,灌浆期光合产物的积累量、齐穗至成熟期的转运量,以及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浙优18单本种植以密度30 cm×20 cm,30 cm×23.3 cm较适宜,可获得高产的群体结构.【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2页(P645-646)【关键词】杂交稻;浙优18;密度;产量;光合产物【作者】徐刚勇;周爱珠;刘才高;张小岳【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农作物管理站植物保护站,浙江衢州324022;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农作物管理站植物保护站,浙江衢州324022;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农作物管理站植物保护站,浙江衢州324022;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农作物管理站植物保护站,浙江衢州324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浙优18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籼粳杂交稻,该品种具有产量高、耐肥抗倒、米饭适口性好等优点[1]。
为了探讨浙优18在相同栽培技术水平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开展了不同单本种植密度、双本插、宽窄行种植的试验,研究不同密度对浙优18在灌浆期光合产物的积累、转运以及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以确定浙优18的合理种植密度。
现将有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1 材料试验在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大田畈的高产攻关方内进行。
供试水稻品种浙优18,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利用浙04A与浙恢818配组选育的超高产籼粳杂交稻新组合。
1.2 处理设计试验共设7个种植密度处理,单本插的行株距为30cmx 11.5cm,30cmx18.1cm,30cmx 20cm,30cmx 23.3cm,(30+16.7)cmx 23.3cm, 30cmx30cm,双本插的行株距为30cmx23.3cm。
不同氮肥和密度对油菜机械收获损失率的影响

作物学报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4, 40(6): 1109−1116 / ISSN 0496-3490; CODEN TSHPA9E-mail: xbzw@DOI: 10.3724/SP.J.1006.2014.01109不同氮肥和密度对油菜机械收获损失率的影响左青松1,2曹石1杨士芬1黄海东1廖庆喜1冷锁虎2吴江生1周广生1,*1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2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江苏扬州 225009摘要: 以华油杂62为材料, 采用机械直播的方式, 设置不同氮肥和密度处理, 在油菜籽粒含水量10.86%~13.17%时研究油菜机械收获各部分损失率及损失组成的差异。
结果表明, 机械收获总损失率在不同处理间存在差异, 变幅在6.13%~7.82%之间。
不同部分的损失占总损失比例差异较大, 其中, 自然脱落损失比例最小, 各处理占总损失的比例在2.41%~3.90%之间; 其次是割台损失, 各处理占总损失的比例为17.99%~21.99%; 清选和脱粒损失比例最大, 占总损失的74.15%~79.52%, 其中主要是夹带损失, 占总损失的65.51%~69.05%, 而未脱粒角果比例损失较小, 占8.64%~10.47%。
随着氮肥用量和密度的增加, 产量增加; 总损失率与产量、氮肥用量及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0.918**和0.358。
本研究表明, 在油菜机械化生产过程中首先要确定适宜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以获得高产, 在高产的基础上再降低收获损失率。
关键词:油菜; 机械化收获; 损失率; 氮肥; 密度Effects of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Yield Loss Percentage of Mechanical Harvesting in RapeseedZUO Qing-Song1,2, CAO Shi1, YANG Shi-Fen1, HUANG Hai-Dong1, LIAO Qing-Xi1, LENG Suo-Hu2, WUJiang-Sheng1, and ZHOU Guang-Sheng1,*1 College of Pla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2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s and Physi-ology of 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 ChinaAbstract: In this study, Huayouza 62 was planted by direct-seeding with three nitrogen (N) fertilizer levels (120, 180, and240 kg N ha–1) and three planting densities (15×104, 30×104, and 45×104 plant ha–1). The yield loss percentages of mechanicalharvesting were investigated when the moisture contents in seeds ranged from 10.86% to13.17%. The results showed the totalyield loss percentage was from 6.13% to 7.82%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There existed differences in the ratio of the yield loss indifferent parts to the total yield loss. The ratio of the yield loss caused by shattering (SL) to the total yield loss was the least indifferent treatments, ranging from 2.41% to 3.90%. The ratio of the yield loss caused by combine header (CHL) to the totalyield loss ranged from 17.99% to 21.99%. The ratio of the yield loss caused by cleaning and threshing (CTL) to the total yieldloss ranged from 74.15% to 79.52%, among which the yield loss caused by mixed straw and shell (ML) was the main part(from 65.51% to 69.05%), and the yield loss caused by non-threshing pod (NTPL) was low with the range from 8.64% to10.47%. The plot yield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N application rates and planting densities. The total yield loss percentage hadextremely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plot yield (r = 0.970**) and N fertilizer (r = 0.918**), and no significant cor-rection with planting density (r = 0.358).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in the rapeseed mechanical production, appro-priate N fertilizer and planting density should be applied for high yield, and then the yield loss percentage should be reducedon the basis of high yield.Keywords: Rapeseed; Mechanical harvesting; Yield loss percentage; Nitrogen fertilizer; Planting density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685),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0BAD01B09),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203096)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ycytx-00510)资助。
种植密度对新葵1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新葵1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石必显;雷中华;王琴;王立鹏;高晓莹;向理军【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密度下新葵18号的干物质积累、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产量和含油率,分析种植密度对新葵1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调查不同种植密度下新葵18号的生长数据,计算不同处理的干物质积累、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产量,并测定含油率.[结果]种植密度对新葵18号的生长发育有着显著影响,低密度处理(4 000株/667 m2)的单株叶面积较高,高密度处理(5 500株/667m2)的叶面积指数较高,产量、含油率和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方面以处理5 000株/667 m2的值最高.产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但是密度超过5 000株/667 m2后,产量则表现出减少的趋势.[结论]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调节新葵18号个体发育,最大发挥群体效应,在新疆5 000株/667 m2是新葵18号的适宜种植密度,可以取得较高产量和品质.%[Objective]By studying 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leaf area, leaf area index, yield and oil-content of Xinkui No. 18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y, the effect of planting density on the growth, yield and quality of Xinkui No . 18 were analyzed . [Method]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growth data of Xinkui No . 18 and calculat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leaf area, leaf area index and yield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y,then measure its oil - content. [ Result]The result showed that planting density has obvious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Xinkui No.18. Low density treatment (4 000 plant/667 1112) has higher single plant leaf area. High density treatment (5 500 plant/667 m2) has higher leaf area index. Treatment 5 000 plants/667 m2 has the highest yield,oil- content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per area. With the density increase,yield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Condusion]Appropriate density could regulate the growth of individual plant of Xinkui No. 18. In Xinjiang,5 000 plant/667 m2 is the appropriate planting density, under which high yield and quality could be obtained .【期刊名称】《新疆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48)004【总页数】5页(P629-633)【关键词】密度;油葵;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作者】石必显;雷中华;王琴;王立鹏;高晓莹;向理军【作者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新疆昌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昌吉,831100;新疆农科院综合试验场,乌鲁木齐,830012;新疆昌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昌吉,831100;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50 引言【研究意义】油葵抗逆性强,适应性广[1],是新疆主要的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国油葵面积的32%[2]。
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德利农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德利农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摘要以德利农318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密度对德利农318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并同时研究玉米的千粒重、穗数以及穗粒数的变化。
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德利农318玉米籽粒产量先降低后上升,最大值密度为82500株/hm2;随种植密度增加,玉米穗数增加,最大值出现在密度为90000株/hm2,穗粒数及千粒重下降,最大值均出现在密度为60000株/hm2。
因此,在黄淮海现有的生态条件下,德利农318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为82500株/hm2。
关键词玉米;德利农318;种植密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8)04-0005-02AbstractDelinong318wasusedastestmaterialtostudyeffect ongrainyieldanditscomponentsfactorsincluding1000-grainweight,spikenumberandgrainsperspikeofdensity.Theresultsshowe dthatgrainyieldofDelinong318wasdecreasedfirstlyandinc reasedwithincreasingdensitythen.Peakvalueofgrainyield was82500plantperhectare.Spikenumberwasincreasedwithin creasingdensity.Peakvalueofspokesnumberwasplantperhec tare.Grainsperspikeand1000-grainweightofmaizeweredecreasedwithincreasingdensity. Peakvalueofgrainsperspikeand1000-grainweightwas60000plantperhectare.Therefore,inecologicalconditionsofHuang-Huairegion,suitabledensityofDelinong318was82500plantperhectare.Keywordsmaize;Delinong318;density;yield;yieldcomponent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粮、经、饲兼用作物,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责任编辑 胡先祥 责任校对 胡先祥
密度和氮、磷、钾肥效应对德新油 18 产量的影响
陈光莉,赵仁全,唐 凯,吕宗辉
( 贵州省正安县农技站,贵州正安 563400)
摘要 为了探明密度和氮、磷、钾肥对德新油 18 产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油菜新品种德新油 18 不同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的 效应。结果表明: 施尿素 12 kg /667 m2 比 4 kg /667 m2 的处理增产 17. 4 kg /667 m2 ,施用高氮肥处理的产量高于低氮肥,磷肥和钾肥对 产量的影响不大; 主花序长度随密度的增加而缩短,有效分枝高度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角 粒数和单株理论产量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少,千粒重变化不大; 德新油 18 油菜新品种在试验过程中有一定菌核病发生,但不同处理间的 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密度; 德新油 18; 施肥; 油菜 中图分类号 S634.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8421( 2012) 08 - 925 - 02
Effect of Consistency and Nitrogenous,Phosphate,Potash Fertilizer on Yield of Rape“deixinyou 18” CHEN Guong-li et al ( Zhengan Agricultural and Pasture Bureau Guizhou Zhengan 563400 ) Abstract Research response of consistency and nitrogen,phosphorus ,potassium fertilizer on yield of deixinyou 18 to using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It was studied under 6667 /667 m2 、5000 /667 m2 、4000 /667 m2 and 3333 /667 m2 four different density levels; set up N, P,K at two levels; The experiment was determined by the randomized blocks design of three replic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Yield per plant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consistency,Yield per unit of area and is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to consistency; Yield increase 322 kg / hm2 by use carbamide 82. 8 kg / hm2 than use carbamide 27. 6 kg / hm2 ; It make basically no difference to yield of rape by phosphorus ,potassium fertilizer. Key words Consistency fertilize; Deixinyou正安县农技站的郑颖、陈玲琼、贾福英、吴刚和正安 县谢坝乡农技 服 务 中 心 的 李 小 龙、王 有 义、杨 军 参 与 了 田 间试验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陈光莉( 1975 - ) ,女,贵州正安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 推广工作。 2012-07-15
密度水平,分别是①6 667 株 /667 m2 ,②5 000 株 /667 m2 ,③ 4 000株 /667 m2 ,④3 333 株 /667 m2 ; 氮肥设 2 个水平,分别是 施尿素 4 kg /667 m2 和 12 kg /667 m2 ; 磷肥设 2 个水平,分别 是不施普钙和施普钙 50 kg /667 m2 ; 钾肥设 2 个水平,分别是 不施钾肥和氯化钾 10 kg /667 m2 。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试验小区净面积 4 × 3 m2 ( 不包括沟和走道) ,四周设 1 m 的
德新油 18 系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杂交油菜 新品种。2008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 编号: 国审油 2008016。适宜在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和安康地 区、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的冬油菜主产区和相似 生态区推广种植[1]。李虎等[2]研究了不同密度与施氮量对 稻田免耕直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曾宇等[3]以华油 杂 9 号为试验材料,固定氮∶磷∶钾比例,研究了施肥量与密度 对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蒋守华等[4]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 密度和施氮量对油菜淮杂油 7 号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蒋 海玉等[5]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及氮磷钾施肥比例与油菜产 量及经济性状的关系; 韩梅等[6]采用 4 因素 3 水平正交设 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及种植密度对油菜产量和经 济效益的影响; 邱江等[7]研究了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油 14 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艾复清等[8]运用二因素五水平回归正 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施肥量和密度对油菜产量及产量构 成因素的影响,但针对德新油 18 适宜种植密度和施氮、磷、 钾肥的效果还鲜见报道。为此,笔者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 同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效应与德新油 18 的关系 ,旨在摸 清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配施对德新油 18 产量的影响,为 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品种 德新油 18,由遵义辉煌种业提供。 1. 2 试验地点 试验在贵州省正安县谢坝乡上关村蔡成勇 的责任地进行,前作水稻,试验地光照充足,土壤肥力均匀, 排灌方便。 1. 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 L8( 4 × 24 ) 正交试验设计,设 4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