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欣赏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三年级音乐教案中国民族音乐欣赏

高中三年级音乐教案中国民族音乐欣赏

高中三年级音乐教案中国民族音乐欣赏高中三年级音乐教案:中国民族音乐欣赏导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音乐秉承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引导高中三年级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中国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使其对中华传统音乐有更深入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学习欣赏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

4. 通过听音乐的方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介绍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欣赏中国民族音乐。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促进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了多种民族音乐元素。

b. 器乐和声乐并重,形成了独特的演奏形式和音乐风格。

c. 音调婉转悠扬、节奏多变、旋律富于变化。

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演示音乐片段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和演进过程。

2. 欣赏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学生在欣赏中国民族音乐时,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基本技巧和方法:a. 注重感受旋律和节奏,通过音乐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b. 关注乐器和人声的运用,同时注意他们之间的互动和配合。

c. 对比不同地域和风格的中国民族音乐,体会其独特之处。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族音乐作品,辅以详细的解说和示范演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欣赏技巧。

3.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为了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a.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教案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教案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教案第一章:中国音乐的基本特点1.1 了解中国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2 掌握中国音乐的五大音乐体系: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和戏曲音乐1.3 理解中国音乐的音阶、节奏和音色特点1.4 欣赏经典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如《梅花三弄》、《二泉映月》等第二章:中国传统乐器介绍2.1 了解中国传统乐器的分类:吹、拉、弹、打、击2.2 学习常见传统乐器的演奏方法和特点,如古筝、二胡、琵琶、笛子等2.3 欣赏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著名曲目,如《渔樵问答》、《平湖秋月》等第三章:中国传统音乐的形式与体裁3.1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形式:独奏、合奏、声乐、戏曲等3.2 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的体裁:民间小调、山歌、号子、歌舞等3.3 欣赏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如《茉莉花》、《赛马》等第四章: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4.1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观念:和谐、意境、韵味、情感等4.2 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法:夸张、含蓄、对比、抒情等4.3 欣赏体现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作品,如《高山流水》、《广陵散》等第五章: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5.1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历史与现状5.2 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的创新与发展5.3 欣赏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如《梁祝》、《黄河钢琴协奏曲》等第六章:中国传统音乐与民俗文化6.1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与民俗文化的紧密联系6.2 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在不同民俗活动中的应用,如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祭祀等6.3 欣赏具有民俗特色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如《闹新春》、《哭灵》、《丰收歌》等第七章:中国传统音乐与戏曲艺术7.1 了解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种类与特点,如京剧、越剧、豫剧、秦腔等7.2 学习戏曲音乐的基本元素:唱腔、念白、散曲、打击乐等7.3 欣赏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代表作品,如《霸王别姬》、《红楼梦》等第八章: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艺术8.1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艺术的相结合形式,如古典舞、民族舞、宫廷舞等8.2 学习舞蹈音乐的基本特点与作用,如旋律性、节奏性、表现性等8.3 欣赏融合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艺术的作品,如《丝竹舞》、《霓裳羽衣舞》等第九章: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创作9.1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运用与影响9.2 学习现代音乐作品中融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成功案例9.3 欣赏具有代表性的现代音乐作品,如《在那遥远的地方》、《茉莉花》等第十章: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与交流10.1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10.2 学习中国传统音乐与其他国家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10.3 欣赏中国传统音乐在国际舞台上的精彩表演,如《春节序曲》、《二泉映月》等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中国音乐的基本特点补充说明:详细解析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和戏曲音乐的内涵和区别;举例说明音阶、节奏和音色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应用重点环节二:中国传统乐器介绍补充说明:详细介绍各类乐器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代表乐器;分析不同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重点环节三:中国传统音乐的形式与体裁补充说明:解析各种音乐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手法;举例说明不同体裁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重点环节四: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补充说明:深入剖析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内涵和表现;通过具体作品分析美学思想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重点环节五: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补充说明:阐述中国传统音乐在各个时期的传承与创新案例;分析现代音乐作品中传统音乐元素的运用及其影响本教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特点、乐器介绍、形式与体裁、美学思想以及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音乐教案8篇

中国音乐教案8篇

中国音乐教案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国音乐教案8篇老师在编写教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和信息素质培养,仔细编写的教案可以帮助老师提前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国音乐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民歌欣赏音乐教案设计

中国民歌欣赏音乐教案设计

中国民歌欣赏音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歌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欣赏和学唱民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引导学生理解民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2. 欣赏和学唱代表性民歌3. 民歌背后的文化内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民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2. 欣赏法:播放代表性民歌,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3. 实践法:分组学唱民歌,进行合唱表演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民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音响设备3. 民歌乐谱4. 合唱麦克风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民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欣赏篇:播放代表性民歌,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民歌的美。

3. 学唱篇:分组学唱民歌,给予学生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 文化篇:讲解民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如《茉莉花》所反映的江南水乡风情。

5. 实践篇:分组进行合唱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民歌的魅力。

6. 总结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民歌的意义和价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合唱等。

2. 学习效果:通过学生的学唱和实践,评估学生对民歌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民歌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示所学民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参观民间音乐表演:组织学生参观民间音乐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民歌文化。

3. 制作民歌专题报告:让学生选择一首感兴趣的民歌,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并进行报告分享。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给予个别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2. 注重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唱和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表现力。

中国民歌欣赏音乐教案设计

中国民歌欣赏音乐教案设计

中国民歌欣赏音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民歌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 学习并欣赏中国民歌的代表曲目。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情感体验。

4.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歌的定义和特点。

2. 中国民歌的分类。

3. 中国民歌的代表曲目欣赏。

三、教学流程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中国民歌,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对中国民歌的初步认识,比如内容、表达方式等。

知识讲解(10分钟)1. 通过PPT或黑板简要介绍中国民歌的定义和特点。

2. 介绍中国民歌的分类,包括地域性、民族性、题材性等。

欣赏学习(3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几首中国民歌的代表曲目,如《茉莉花》、《梁祝》、《采茶舞曲》等。

2. 欣赏过程中,教师介绍每首歌曲的背景故事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分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中国民歌。

2. 每个小组根据所选歌曲设计一段表演,可以是舞蹈、合唱或其他形式。

3. 小组表演结束后,学生互相评价并给出建议。

情感体验(10分钟)1.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自己在欣赏和表演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2. 学生可以用笔记、画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民歌的价值和意义。

2. 学生回答提问,对学习收获进行概括。

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民歌创作,根据自己对中国民歌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新的民歌曲目。

2. 学生可以选择乐器伴奏或自由发挥,发表自己的作品。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中国民歌的代表曲目,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分组活动和创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本节课设置了拓展延伸的环节,让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让学生回顾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民歌的理解和认同。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教案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教案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教案
第一课
授课班级:12音表、音计、钢条、11音计钢条
第二课
授课班级:12音表、音计、钢条、11音计钢条
第三课
授课班级:12音表、音计、钢条、11音计钢条
第四课
授课班级:12音表、音计、钢条、11音计钢条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
第五课
授课班级:12音表、音计、钢条、11音计钢条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
第六课
授课班级:12音表、音计、钢条、11音计钢条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
第七课
授课班级:12音表、音计、钢条、11音计钢条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
第八课
授课班级:12音表、音计、钢条、11音计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
第九课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
第十课
授课班级啊:12音表音计钢条 11音计钢调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
第十一课
授课班级:12音表音计钢条 11音计钢条
第十二节课
第十三节课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
第十四节课
中国传统音乐第十五节课
第十六节课
第十七节课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
第十八节
12音表音计钢条 11音计钢条
本节课考核之前学过的所有音乐性格的民歌,考试以抽签的形式为主,以曲目的完整度作为考试的几个分数档,音乐的处理及音色、情绪、风格表现,另外加分。

初中音乐教案中国古代音乐欣赏

初中音乐教案中国古代音乐欣赏

初中音乐教案中国古代音乐欣赏初中音乐教案:中国古代音乐欣赏第一部分:导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表达。

中国古代音乐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音乐的欣赏,帮助初中生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古代音乐的独特魅力。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和风格;3. 学会欣赏中国古代音乐的技巧和方法;4.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一、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音乐源远流长,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商代。

学生将学习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古代乐器、音律等基本概念,以及古代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和风格中国古代音乐独具特色,融合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学生将学习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和风格,包括音乐形式、曲调、音色等方面的特点,并通过欣赏经典的古代音乐作品,感受其中蕴含的中国古代文化。

三、欣赏中国古代音乐的技巧和方法欣赏是理解和体验音乐的重要途径。

学生将学习欣赏中国古代音乐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对乐器演奏技巧、曲目风格及音乐表达形式等方面的理解和感受方法。

通过实践和模仿,学生将学会欣赏中国古代音乐的技巧,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发展以及其特点和风格;培养学生独立欣赏古代音乐的能力和兴趣。

2.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中国古代音乐的了解较少,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相对较低。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第五部分:教学过程本教案使用交互式教学方法,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中国古代音乐,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于中国古代音乐有什么了解?你们能说出一些古代乐器的名称吗?2. 学习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教师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乐器的发明、音律的演进等内容,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

音乐欣赏课程教案10篇

音乐欣赏课程教案10篇

音乐欣赏课程教案10篇第一篇:西方古典音乐欣赏- 首先介绍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 然后介绍几位古典音乐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如贝多芬、巴赫等。

- 最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古典音乐音乐会,让学生实际感受和欣赏古典音乐。

第二篇:中国古典音乐欣赏- 介绍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和发展,以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 探究不同地区的中国古典音乐的特点和风格,如京剧、黄梅戏等。

- 最后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中国古典音乐的欣赏和表演活动。

第三篇:世界流行音乐欣赏- 介绍世界流行音乐的类型和特点,如摇滚、流行、电子等。

- 通过听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流行音乐,了解当代世界各地不同音乐文化的异同。

- 最后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场有趣的流行音乐派对,感受和欣赏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

第四篇:电影音乐欣赏- 探究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和表现方式。

- 介绍几位电影音乐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如约翰·威廉姆斯、汉斯·季默等。

- 最后可以通过观看电影片段,让学生欣赏电影音乐的巧妙运用。

第五篇:音乐与情感- 探讨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和体验情感。

- 介绍几个著名音乐家的生平和音乐作品,如肖邦、舒伯特等。

- 最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音乐会,让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六篇:奥尔夫音乐教育- 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组织学生进行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互动参与和体验,深入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思想。

第七篇:音乐创作与表演- 探讨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方法和技巧,如何将自己的音乐作品展现给大众。

- 介绍几个音乐创作和表演方面的专业人物,如李宗盛、周杰伦等。

- 最后可以让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个性。

第八篇:音乐和身体健康- 探究音乐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如何通过音乐促进身体健康。

- 介绍几个与身体健康相关的音乐类型,如瑜伽音乐、冥想音乐等。

- 最后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身体健康类音乐的体验和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教案(提纲式)32学时
一、远古与夏商时期的音乐(公元前11世纪以前)
一.远古
1.音乐起源:异性求爱说、劳动起源说、语言抑仰说、模仿自然说、信号说、巫术起源说。

2.人类历史划分:蒙昧、野蛮、文明期。

3.远古时期的音乐:原始乐舞
4.文献中的原始乐舞:朱襄氏、葛天氏、伊耆氏、阴康氏、弹歌、云门、咸池、箫韶
5.乐器:骨笛、骨哨、陶埙、陶钟、陶铃、石謦、鼓、6.音乐家:夔
二.夏
1.概述:历史背景、对夏朝音乐文化的探索
2.大禹治水有关皋陶作《夏籥》九乐章、八佾以舞《大夏》的表演形式
三.商
1.甲骨文的发现及“舞”字的写法
2.甲骨文中的祭祀乐舞:儛舞、雩舞、魌舞、高翘舞、多老舞、奏舞、众舞
3.乐器:编謦、钟、镛、铃、鼓、龠、言、龢、竽、缶
4.商历史背景与“巫乐”“淫乐”
二、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元前11世纪~前221年)
一.西周
1.概述:历史背景——文化起源、政治体制的传承、“制礼作乐”。

2.雅乐的产生及特点:六部乐舞:
云门大卷(黄帝) 大咸(尧) 九韶(舜)四望大夏(禹) 大濩(商) 先妣大武(周) 先祖郑声
3.音乐机构:大司乐(行政教育表演)
大司乐—乐德乐语乐舞
乐师—小舞
大师—六律六同
小师—乐器
瞽朦—

4.乐器:八音、分类---
5.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周穆王周游
傀儡—倡者
二.春秋
1.诗经---305(诗三百)西周—春秋末各类音乐作品:风<关
雎>(周南、雅、颂
2.孔子对古代音乐文化的贡献
3.三分损益法与十二律(古代阶名由来)
4.宫廷音乐家:师旷、师乙、师涓、师襄
三.战国
1.音乐文化概述:齐、楚、燕、赵、韩、魏、秦
2.地下音乐厅:曾侯乙墓——“钟鼓之乐”与“琴瑟之友”
3.“楚辞”——九歌、离骚
4.民间音乐家——秦青、韩娥、伯牙、
5.音乐思想:儒家学派、墨家学派、老、庄学派。

6.音乐论著:公孙尼《乐记》:旧传二十三篇,现存其前十一篇,有乐本.乐论.乐礼.乐施.乐情.乐言.乐象.乐化.魏文侯.宾牟贾.师乙.
荀子《乐论》、墨子《非乐》、吕不韦及其他人所撰《吕氏春秋》、
三、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元前221年~581年)
一,秦
1.音乐文化历史背景
2.乐府机构的设立
3.秦声与楚歌的流行
二.汉
1.文化背景“丝绸之路”的开辟——乐种.作品(摩诃兜勒) 李延年、乐器、
2.音乐机构——西汉乐府及协律都尉李延年
3.乐府歌曲——鼓吹乐、相和歌、清商乐
4.琴曲《广陵散》、琴歌《胡笳十八拍》
5.汉百戏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概述
2.文人音乐家:阮籍嵇康及作品、论著
3.南北朝时期的西域音乐及音乐家——曹妙达、苏祗婆
4.乐律理论:京房六十律——何承天新律
5.目前所见最古老的记谱法“文字谱”——作品“碣石调·幽兰”
四、隋唐与五代时期的音乐(581~960年)
一、隋时
1)“开皇乐议”——一场围绕外来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历史大辩论,即音乐制度的争议
2)七部乐、九部乐: 燕乐
3)苏祗婆的“五旦七声”与郑译、万宝常的“八十四调“4)识音人万宝常
二、唐时
1)九部乐、十部乐:燕乐
2)立部伎、坐部伎
3)乐舞作品《破阵乐》
4)音乐机构构太常寺:大乐署、鼓吹署
5)宫廷音乐机构:教坊、梨园
6)音乐皇帝唐玄宗
7)唐曲子:
a.由乐定词谓“填词”(派生出同一曲的各种形式)、
b.依词配乐谓“自度曲”(民歌音调进行专业加工而成型)
8)大曲
结构: 1)散序—节奏自由器乐独奏轮奏或合奏
2)中序(拍序头歌)---节奏固定慢板歌唱为主舞或
不舞
3)破或舞遍---由散板入节奏由慢至快舞蹈为主器
乐伴奏歌或不歌
代表作:霓裳羽衣曲(又称法曲)
9)琴曲《梅花三弄》《离骚》
10)减字谱燕乐半字谱与敦煌曲谱(敦煌琵琶谱)
11)音声人永新、念奴、何满、
12)音乐专著《乐府杂录》《教坊记》《羯鼓录》13)乐器
三、五代时
1)五代王建墓乐舞伎石刻
五、宋元与明清时期的音乐(960~1911年)
一)宋元时期
1.概述:市民音乐:民歌、“瓦肆”与“勾栏”
2.新型的艺术歌曲——曲子词:齐言、杂言、音乐(先词后曲、倚曲、填词)、元散曲(艺术歌曲)及重要作家、姜夔的自度曲音乐成份:古曲、外来乐曲、民间曲调、自度新曲、曲调名称:词牌数量、变化、音乐体裁(令、引、近、慢)、
3.说唱音乐:鼓子词、诸宫调、陶真、货郎儿
4.戏曲音乐:杂剧与南戏(传奇)
5.乐器和器乐的发展:弓弦乐器的问世——轧筝、奚琴
6.古琴流派及琴曲:
京师、江西、浙派
(宋)郭沔的古琴曲《潇湘水云》
(元)琵琶曲:《海青拿天鹅》
7.音乐著作:乐书、碧鸡漫志、唱论、琴史及蔡元定的十八律
二、明、清时
1,民歌、小曲和蒲松林的“俚曲”
2,说唱音乐
3,戏曲音乐:四大声腔、昆曲、秦腔、京剧
4,工尺谱、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
5,宗教歌咏、新式军乐队的建立及学堂乐歌的开设
“革命军”“黄河”(沈心工)
“祖国歌” “送别”(李叔同)
六.中华民国时期的音乐(1912~1949年)左翼-聂耳
1,时代概况: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会师于井冈山)
两大对立政权: 国统区.苏区—长征
“九一八” “一二八”---
“七七”--
2,传统音乐的发展与改革:民歌、说唱、戏曲、器乐3,专业音乐教育的建立和发展
1922年北大音乐传习所
1923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音乐系
1926年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
1927年国立音乐院(上海)
1929年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国立音专)
4,五四运动之后--工农革命歌(五一劳动节)(赤潮曲) 秋渠.(红军歌曲、抗日救亡歌咏活动的发展
5,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6,理论研讨、音乐著作(王光祈)(杨荫浏)(青主)(李凌)、7,乐器发展(刘天华)(吕文成)
8,歌剧音乐的探索和成就<白毛女>
9,著名音乐家:
萧友梅: 问五四爱国纪念歌
李锦辉: 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画家可怜的秋香
赵元任: 卖布谣叫我如何不想他海韵
刘天华(1895-1932)病中吟良宵空山鸟语光明行、
黄自(1904-1938) 抗敌歌旗正飘飘南乡子(辛弃疾) 点绛唇(王灼) 花非花(白居易) 春思曲玫瑰三愿西风的话春郊长恨歌(大型声乐套曲)—山在虚无缥渺间、
聂耳: 码头工人毕业歌新的女性梅娘曲塞外村女义勇军进行曲、
洗星海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音乐(1949~1999年)
1,概况
2,传统音乐及音乐教育情况
3,音乐创作
4,器乐独奏曲、合奏曲
5,音乐表演、器乐表演、指挥表演艺术
6,中国音乐史研究、作曲技术理论研究、著名音乐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