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运行时间和五行学说(简化版)

合集下载

人体十二经络走向及与脏腑对应时间

人体十二经络走向及与脏腑对应时间

人体十二经络走向及与脏腑对应时间
人体十二经络走向及与脏腑对应时间
经络定义:运行气血的路线,包括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内连脏腑,外接四肢,筋骨,皮肤,将人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十二经脉:手三阴从胸走向手,
手三阳从手走回头,
足三阳从头走向脚,
足三阴从脚走向胸。

运行时间:
手太阴肺经:早上3点—5点
手阳明大肠经:早上5点—7点
足阳明胃经:上午7点—9点
足太阴脾经:上午9点— 11点
手少阴心经:中午11点— 13点
手太阳小肠经:下午13点—15点
足太阳膀胱经:下午15点—17点
足少阴肾经:下午17点—19点
手厥阴心包经:下午19点一21点
手少阳三焦经:晚上21点—23点
足少阳胆经:晚上23点— 1点
足厥阴肝经:零晨 1点— 3点
(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


记忆歌诀:
1肝3肺5大肠,
7胃9脾11心,
13小肠15膀, 17肾经19包, 21三焦23胆。

十二经络当令时间

十二经络当令时间

十二经络当令时间子时(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胆经当令丑时(凌晨1点到3点):肝经当令寅时(凌晨3点到5点):肺经当令卯时(早晨5点到7点):大肠经当令辰时(早晨7点到9点):胃经当令巳时(上午9点到11点):脾经当令午时(中午11点到13点):心经当令未时(下午13点到15点):小肠经当令申时(下午15点到17点):膀胱经当令酉时(下午17点到19点):肾经当令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

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

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

可见吃早餐的重要,和晚上11点前睡觉的重要,特别是女性一、子时(23∶00—1∶00) 深睡的时候(养睡眠、养胆)子时是夜里11-1点。

这个时间是人体的胆经当令,也就是胆经值班。

在中医里讲,子时是一阳初生,这时阳气开始升发,胆气是主决断的。

十二生肖以鼠打头,用鼠来比喻胆经,鼠在这个时间最活跃。

人在这个时候也开始升发,有过熬夜经历的人知道,晚上九十点钟的时候会感觉非常困,但是过了11点后,反而能感觉到自己变精神了,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人在这个时候如果不睡觉的话,就很容易造成失眠。

而且,造成失眠的原因,基本上有两种。

一是心肾不交。

二是胃不合则卧不安。

所以,晚饭一定要少吃,晚上阴气过盛,进入的食物不容易消化。

子时睡觉养生发之气,在脏腑来讲,养的是你的胆气,中医有一句名言叫“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意思就是胆在子时“值班”,胆“值班”情况的好坏,关系到脏腑、全身气机的生发;生发得顺畅,人的胆气就壮,胆量就足。

虚症:头昏、眼睛发黄、视力下降、皮肤灰暗、无光泽、体力差(休息不好压力大)等。

实症:偏头痛、胸口胀、口苦、易失眠、食欲不振、血压异常。

二、丑时(1∶00—3∶00) 适合养肝血(养肝)子时是养睡眠和养胆的好时机,而丑时正是养肝明目的好时机。

肝对应的时辰是丑时,丑时对应凌晨1-3点。

《黄帝内经》的精髓是顺其自然,如果一个人早上四点钟才睡,而且长此以往,健康很容易出现问题。

十二经络的运行时间

十二经络的运行时间

⼗⼆经络的运⾏时间
1、肺经
运⾏时间:3:00-5:00,⽓⾎流注于肺,肺经上最容易堵塞的⽳位是:孔最、鱼际⽳
2、⼤肠经
运⾏时间:5:00-7:00,⽓⾎流注于⼤肠,⼤肠经上最容易堵塞的⽳位是:合⾕、⼿三⾥、曲池、⼿五⾥⽳
3、胃经
运⾏时间:7:00-9:00,⽓⾎流注于胃,胃经上最容易堵塞的⽳位是:髀关、梁丘、丰隆⽳
4、脾经
运⾏时间:9:00-11:00,⽓⾎流注于脾,脾经上最容易堵塞的⽳位是:地机⽳、三阴交、公孙⽳、太⽩⽳
5、⼼经
运⾏时间:11:00-13:00,⽓⾎流注于⼼,⼼经上最容易堵塞的⽳位是:神门、通⾥⽳、灵道⽳、少海⽳、极泉⽳
6、⼩肠经
运⾏时间:13:00-15:00,这段时间⽓⾎流注于⼩肠,⼩肠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天宗⽳、后溪⽳、肩贞⽳。

7、膀胱经
运⾏时间:15:00-17:00,这段时间⽓⾎流注于膀胱,膀胱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髎⽳、委中⽳、昆仑⽳
8、肾经
运⾏时间:17:00-19:00,这段时间⽓⾎流注于肾,肾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钟、⽔泉、照海
9、⼼包经
运⾏时间:19:00-21:00,这段时间⽓⾎流注于⼼包,⼼包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天泉、郄门⽳
10、三焦经
运⾏时间:21:00-23:00,这段时间⽓⾎流注于三焦,三焦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四渎⽳、翳风⽳、⾓孙⽳
11、胆经
运⾏时间:23:00-1:00,这段时间⽓⾎流注于胆,胆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肩井、环跳⽳、风市⽳、悬钟⽳、⾜临泣⽳
12、肝经
运⾏时间:1:00-3:00,这段时间⽓⾎流注于肝,肝经上最容易淤堵的点:阴包⽳、太冲、期门⽳
疏通经络,可以⽤经络拍,更加简单⽅便喔,喜欢的就点开下⾯看看!。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带图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带图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带图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来敲,还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

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事半功倍。

对应的经络时间21:00-23:00 三焦经。

保持心境平静。

23:00-1:00 胆经。

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1:00-3:00 肝经。

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00-5:00 肺经。

呼吸运作最佳时候,而4时脉搏最弱。

35:00-7:00 大肠经。

这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7:00-9:00 胃经。

胃最活跃,此时一定要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

9:00-11:00 脾经。

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11:00-13:00 心经。

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

13:00-15:00 小肠经。

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15:00-17:00 膀胱经。

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合多喝水。

17:00-19:00 肾经。

适合休息。

19:00-21:00 心包经。

适宜散步,这时心脑神经系统最活跃,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胃不好的人,可在早晨醒来后,或上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上找痛点,然后再到腿上的胃经、脾经找痛点,依次慢慢的搓揉。

颈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内侧的心经、小肠经上找痛点,慢慢的搓揉,然后再到你疼痛的颈、腰处进行按摩疏通。

肝脏不好的人,最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间的心包经、三焦经上找痛点,进行搓揉、疏通,然后再到腿外侧的胆经和腿内侧的肝经上寻找疼痛、不通的地方进行按摩。

身体好、气血足的人,在疏通经络时手法可以稍重写,对疼痛、淤堵的部位可用拍打或刮痧的方法。

而身体弱、气血亏的人,在梳理经络时就不用太着急,按摩的力度要轻一些,选的穴位与通点也要少一点,最好选择每一组经络的前两条经络(手臂上的经络)进行按摩,排在最后的经络(神经、肝经、脾经)都尽量少去碰它们。

人体经络24小时运行时间十二时辰与当令经脉对应表

人体经络24小时运行时间十二时辰与当令经脉对应表

人体经络24小时运行时间十二时辰与当令经脉对应表《黄帝内经》记载,每天十二时辰和人的十二经络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十二经脉具有运行气血、联接脏腑内外、沟通上下等功能,无论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引起经络的病变。

因此,了解十二经脉的循行、功能和发病情况,对防病治病均有很大的意义。

简单介绍如下:清晨03:00—05:00肺经,服用药物效果好寅时血气流注于肺,称为「手太阴肺经」。

肺部功能欠佳者,在清晨时过敏性鼻炎及咳嗽、气喘易发作;有些医师认为严重气喘患者,应在此时起床服药,治疗效果会更好,且宜吃补肺饮食,如燕窝、银耳等。

寅时(凌晨3:00---5:00)寅时肺经当令,气血由静而动开始转化,是肺经的排毒时间,此时最重要的就是“睡死”,不是让你睡死过去,而是深度睡眠,睡的香。

此时肺经运行,所以患有哮喘症,气喘症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厉害,很难睡好,但这却属于肺系统的正常排毒反应。

很多人一到这个时候咳得厉害,便赶紧使用止咳药,表面上看似乎咳嗽有所缓解,实际上肺系统的垃圾毒素已经被药物抑制住了,无法排毒,久而久之会导致更严重的病症。

但我们除了等待把心肝肺咳出来,就别无他法了吗?如果太阳5点左右能出来,那你就5点左右起床,纵情呼吸天地间的灵气(尤其是太阳出来后植物释放的氧气),在吐故纳新之间,让自己的心肺得以运动,慢慢的咳嗽自然会有所缓解。

早上05:00—07:00大肠经,吃蔬果排便顺卯时血气流注于大肠,称为「手阳明大肠经」,此时最适宜「方便」,因此很多早起的人就很容易排便,反之就容易便秘;所以,清热滑肠最好的时间就是此时,由于有助大肠经的食物只有蔬菜水果,有便秘的人在此时,最好多吃高纤蔬菜及水果。

卯时(凌晨5:00---7:00)卯时大肠经当令,是大肠的排毒时间,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开天门,开地户”。

5点多钟天亮了,提示我们要开天门,就是睁眼睛,天门一开,地户也要开,就是开肛门排便。

所以早上7点前尽量起床,起床后喝一杯常温的水,然后轻揉腹部,脑海里想一想排便时候的淋漓酐畅,很快你就会有排便的感觉。

人体十二条经脉和一天中十二个时辰的对应表

人体十二条经脉和一天中十二个时辰的对应表

人体十二条经脉和一天中十二个时辰的对应表人体的十二条经脉和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相对应,明白了这种对应关系,就可以在一种经络对应的时间内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下就是对应表:凌晨一点到三点是肝经运行最旺盛的时候,是肝脏修复和排毒的最佳阶段,所以这个时候即便你有再多的事情也要上床睡觉了。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是肺经时段,此时呼吸运作最佳,因为鼻炎导致的呼吸艰难此时会有所缓解。

五点到七点是大肠经,这个时候是起床的时间了,别急着吃早餐,先喝杯凉开水,这有助于滋润大肠,防止便秘。

七点到九点,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吃早餐了,因为这时候胃经最活跃,如果空着肚子去上班或者运动,对胃伤害很大。

九点到十一点属于脾经,这个时辰内你至少需要喝掉六杯水,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十一点到十三点,这是心经运行旺盛的阶段,这个时候是最适合午睡或休息的了,心情放松,才有好心情。

这个时候你一定吃完午饭了吧?否则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小肠就该受煎熬。

十五点到十七点的这两个小时中也要多喝水,因为这个时候是膀胱最活跃的时候。

十七点到十九点是肾经运行阶段,此时你应该刚刚吃完晚饭,还是坐下来休息一下吧!十九点到二十一点,你该在这个时间段里散散步,以配合心包经的运行,之后的两个小时,你可能有一些事情要做,不能及早睡觉休养生息,即便如此,为了保养三焦经,也要保持心境平静!二十三点到一点,是胆经时刻,是时候该睡觉了,骨髓已经开始它的造血功能了。

二十四小时在十二经脉的陪伴中规律的结束了,想必你已经感觉到通畅的经络对你的欢呼了吧自古以来,无数事实证明人与天地自然是否息息相通并保持和谐统一,是生命长短的根本问题。

而这一根本的根本,乃是阴阳。

天地之间,四方上下之内,无论是世上的万物,还是人的九窍、五脏、十二关节,都与天地自然之气息息相通。

阴阳之道,化生出木、火、土、金、水五行,体现为天、地、人三气。

人如果常常违背这些就会被邪气所伤。

所以说阴阳乃是寿命的根本。

人既然与天地自然息息相通,所以,天气如果清爽明净,人的心情就会平和安定。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对照表十二时辰对应五行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对照表十二时辰对应五行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对照表十二时辰对应五行在伟大的祖国医学里,十二时辰正好和中医的十二经络对应起来。

每条经络对应一个时辰中运行最为活跃。

下面我们对每一个时辰和每一条经络的运行规律作一个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另外古代十二时辰对应五行也是非常神奇与伟大的创作。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胆经子时(23:00-1:00)此时胆经最旺,中医古人认为:'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决定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因而可知胆的重要性。

有些人等闲切除患者的胆,是不负责的表现。

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脑筋清楚,精神和面红润。

反之,子时前不睡者,精神和面清白出格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而变浓结晶,形成结石,犹如海水变浓晒成盐此中一部门人还会是以而'胆怯'胆经这时要上床困觉,利于骨髓造血。

肝经丑时(1:00-3:00)此时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撑持,废旧的血液裁减,新颖的血液孕育发生,这类代谢都是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经络养生网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

若丑时未入睡的话,肝还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脸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焦躁,易生肝病。

肝经最旺的丑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这也是十二时辰养生法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时辰。

肺经寅时(3:00-5:00)此时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于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颖血液提供给肺,经由肺送往全身。

因此,人在早晨脸色红润,精神抖擞。

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

肺经呼吸运作最佳的时候,而此时脉搏最弱。

大肠经卯时(5:00-7:00)此时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颖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步入兴奋状况,完成对食品中水分与营养的吸收,排出渣滓。

十二时辰经络走向

十二时辰经络走向

十二时辰经络走向1、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7.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9.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10.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11.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足少阳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好好睡觉,子时是指夜里23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

“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始,一直沿着人的头部两侧,顺人体侧面而下,一直到脚的四趾。

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

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

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

春天把生发之机养住了,一年都好;少年时把生机养好了,对一生至关重要;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

”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经脉
从胸部走向手指末端的有: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部的有: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从头部走向足部的有: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从足部走向胸部的有: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奇经八脉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脉、阳脉
穴位
A十四经穴:归属12正经和任督二脉循行线上的穴位,大概有361个
B奇穴:指十四经穴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作用的穴位
C阿是穴又称压痛点:以疼痛部位或与疼痛有关的压痛点作为穴位
经气运行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即为一条经络的开穴运行时间
子时(23-1点)胆经值班,迎接入睡(可在21-23点,进行敲打或揉手足外侧的少阳经)
丑时(1-3点)肝经值班,静卧深睡(可在19-21点改在同名经手厥阴心包经按摩)寅时(3-5点)肺经值班,熟睡或静坐(气血由阴转阳,睡不着可面南盘腿静坐)
卯时(5-7点)大肠经值班,排便迎新(可适当喝杯温水)
辰时(7-9点)胃经值班,及时吃早餐(肠胃有问题可以揉搓或敲打两腿或推摩胸腹)
巳时(9-11点)脾经当值,忙里偷闲按摩一下(采用坐位,搭4字腿式,用对侧的手逐个按揉或敲打脾经上的隐白、大都、太白、公孙、三阴交)
午时(11-1点)心经值班,靠按摩、午睡蓄精(摩擦手臂内侧,至有热感为止)
未时(13-15点)小肠经值班,吃份高营养午餐(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能治疗颈肩部的病症)
申时(15-17点)膀胱经值班,学习、工作的高效时间(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酉时(17-19点)肾经值班,以休息、补充能量为主(不适宜做太强烈的运动,也不适宜大量喝水,肾经分布在腿部后面的内侧)
戌时(19-21点)心包经值班,与家人共进晚餐.(可拍拍手张开双臂,是看书的最佳时间)
亥时(21-23点)三焦经值班,入睡、行房事的时期.(阴气更重,阳气更弱)
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心主脉,肺主皮毛。

五行相生:指有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
其规律为:木———火———土———金———水———木
结合五脏:肝———心———脾———肺———肾———肝
五行相克:有制约、抑制、损害的意义
其规律为:木———土———水———火———金———木
结合五脏:肝———脾———肾———心———肺———肝
同身寸定位取穴
拇指同身寸:本人拇指中节的宽度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位取穴
中指同身寸:本人中指中节两侧横纹头的距离为1寸
三指横寸:本人中指、食指、无名指并起来,其中间宽度为2寸
四指横寸:本人中指、食指、无名指、小指并起来,其中间宽度为3寸
十二经脉主治:(备注括号内为经络上主要穴位)
手太阴肺经(中府、尺泽、孔最)首穴中府,末穴少商
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病及经脉循行路线上的其他疾病,如喘息气粗、心烦、胸闷、手臂内侧前缘酸痛厥冷或掌心发热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常与公孙相配、曲泽)首穴天池,末穴中冲
主治:心、胸、胃、神志病及经脉循行路线上的其他疾病,如心痛、胸闷、心烦、肘臂挛痛、掌心发热
手少阴心经(神门)首穴极泉,末穴少冲
主治:心、胸、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病症及经脉循行路线上的其他疾病,如心痛、心悸、失眠、咽干、口渴及上肢内侧后缘疼痛
手阳明大肠经(合股、偏历、手三里、曲池)首穴商阳,末穴迎香
主治:眼、耳、口、牙。

鼻、咽喉等器官疾病,胃肠等腹部疾病、热病和经脉循行路线上的其他疾病如: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牙痛、头痛、咽喉肿痛、各种鼻病或寒冷麻木
手少阳三焦经(支沟)首穴关冲,末穴丝竹空
主治:热病、头面五官病症和经脉循行路线上的其他疾病如: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水肿、小便不利、遗尿及手臂外侧疼痛。

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小海穴)首穴少泽,末穴听宫
主治:头顶、五官病症、热病、神志疾病和经脉循行路线上的其他疾病如小腹疼痛、腰背痛、耳聋、目黄、咽喉肿痛、癫狂及臂弯外侧后缘痛
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阴陵泉、大横《腹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和腿部漏谷、地机、血海是瘦身常用穴》)首穴隐白,末穴大包
主治:脾、胃等消化疾病及经脉循行路线上的其他疾病如胃痛、恶心、呕吐、打嗝、腹胀、腹泻、黄疸、身体乏重无力、膝关节、大腿内侧肿胀、冷痛
足厥阴肝经(大敦、太冲、行间、中封)首穴大敦,末穴期门
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病症、神经系统病症、肝胆病症、眼病及经脉循行路线上的其他疾病如腰痛、疝气、遗尿、月经不调、子宫出血、性功能减退、头晕眼花、易疲劳、皮肤枯黄、面色暗晦
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复溜)首穴涌泉,末穴俞府
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病症、还可治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及经脉循行路线上的其他病如月经不调、水肿、遗精、阳痿、带下异常、哮喘、泄泻及下肢疼痛麻木
足阳明胃经(足三里、丰隆《腹部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等和腿部的髀关、浮兔、阴市、梁丘、牍鼻、上巨虚、条口、下巨虚是瘦身常用穴》)首穴承淇,末穴厉兑
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经脉循行路线上的其他病如肠鸣腹胀、腹泻、胃痛、呕吐、厌食、鼻出血、牙痛、口眼歪斜、咽喉肿痛
足少阳胆经(风池穴、肩井穴、风市穴、阳陵泉也叫筋会)首穴瞳子,末穴足窍阴主治:肝胆病症、头面五官病症、神志病及头痛、目眩、烦躁易怒、胁肋部疼痛、口苦、失眠、神经衰弱、面色灰暗、皮肤干燥、下肢外侧疼痛
足太阳膀胱经(背部腧穴、腿部承扶、殷门、委阳、委中、秩边、承山、飞扬)首穴睛明,末穴至阴。

督脉旁开2横指
主治:腧穴主治头顶、眼、背、腰、下肢部病症,背部的穴位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症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如:癫痫、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
奇经八脉
督脉(大椎、腰阳关、命门、风府穴、上星穴、水沟穴)首穴长强,末穴龈交主治:腰骶、背部、头顶、局部热病及相应的内脏疾病
任脉(气海、中脘、关元)首穴会阴、末穴承浆
主治:腹部、胸部、颈部、头部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病症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