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
红花

红花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红蓝、黄蓝、红花草等。
以干燥的花冠入药,药材名红花,又名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等,种子入药称白平子。
质柔软、气味香、味微苦,辛,温,归心、肝经。
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等功效,是重要的活血化瘀中药之一。
主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癓瘕痞块、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炎症等症。
现代临床上经常用于活血化淤、治疗冠心病、脑血栓、心肌梗塞、高血压等疾病。
关于红花的化学成分,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迄今为止,研究发现红花主要含黄酮醇及其苷类、查耳酮类、链烷双烯类、脂肪酸类、聚炔类、甾体类等物质。
红花在医药和食品工业,特别是民族药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当前我国红花主产于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和额敏县)、新疆吉木萨尔县、河南新乡县、四川简阳县、云南巍山县等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其中新疆栽培面积最大。
中国栽培红花和入药历史悠久,在我国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有记载,始载于《开宝本草》。
汉代就有关于红花栽培和药用的记载,西晋张华《博物志》中就有记载:“张骞得种子于西域,今魏地亦种之”。
我国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栽培历史。
近40年来,人们对红花的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宜条件、遗传多样性、繁殖方式、栽培技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并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但当前栽培管理粗放,种植面积受红花价格影响波动较大,现有种植品种出现混杂、退化,导致其抗病性、丰产性逐渐减弱,加之花色杂,黄、红兼有。
今后在红花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和药材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还有待加强。
植株形态特征红花多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1.5m。
茎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白色或淡白色,光滑无毛。
单叶互生,质硬,近无柄,基部略抱茎;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9 cm,宽1~3.5 cm,基部渐狭,先端尖锐,边缘具刺齿;叶两面光滑,深绿色,两面的叶脉均隆起;上部叶逐渐变小,成苞片状,围绕头状花序。
红花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红花作用与功效与作用红花,又名藏红花、郁金香、藏红宝等,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材。
红花的主要产地包括伊朗、西班牙、希腊等地,其中伊朗的红花领先其他产地,质量最佳。
红花在中药中被广泛应用,其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被誉为“红花美容度人米花”,本文将详细介绍红花的作用与功效。
1. 抗氧化作用红花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红花醛、降醇素等,具有强抗氧化作用。
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身体内部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生,并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2. 抗炎作用红花中含有一种称为中草药「泛鞣芪酸醋红花」的活性成分,具有强抗炎作用。
红花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等疼痛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舒缓经痛红花具有舒缓经痛的作用,对于痛经现象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红花可以活血化瘀,缓解子宫痉挛引起的经痛,可以通过调理女性内分泌系统来减轻经痛症状。
4. 促进血液循环红花参与决定血清胆固醇含量,有益于预防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脑血管。
而贵阳红花酮是红花中的一种有效成分,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
5. 保护肝脏红花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可以调节肝细胞的氧化/抗氧化平衡,减轻肝脏损伤,促进肝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6. 抗抑郁红花中的活性成分红花醛以及红花胺酸等成分,具有抗抑郁的作用。
红花可以提高脑内5-羟色胺水平,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7. 解毒作用红花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对于某些中毒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红花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与体内的某些有害物质结合,减少其毒性。
8. 抗痉挛作用红花能够减轻肌肉痉挛和疼痛,对于腹部肌肉痉挛引起的腹痛、胃痛等疼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9. 改善睡眠红花能够调节神经系统,促进睡眠,改善失眠和焦虑的症状,使人体得到更好的休息。
10. 抗癌作用红花中富含的红花红素、蓝花红素等成分具有抗癌作用。
红花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红花有什么作用和功效红花,又称为红花苞,是一种产自红花苜蓿(Crocus sativus)的干燥花蕾。
作为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的植物,红花不仅在烹饪中被用作调味剂,还被广泛应用在药用和美容领域,拥有许多功效和作用。
首先,红花在药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医药中,被认为具有镇静、抗抑郁和抗焦虑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紧张和压力。
红花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影响神经递质的产生和活动,从而调节情绪和睡眠。
此外,红花还被称为“天然止痛剂”,能够减轻疼痛和炎症,对于关节炎、经期痛、头痛等病症有益。
其抗氧化性能也被广泛利用,能够防止自由基的产生,减缓衰老和慢性疾病的进展。
红花对于心脑血管健康也有积极影响。
它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抗氧化剂,能够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凝聚,预防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
一项研究显示,每天摄入红花能够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还能够提高心脏功能,保护心脏健康。
此外,红花还能够降低血压,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和中风等疾病。
另外,红花还被广泛应用于美容领域。
其抗氧化性能可以减少自由基损伤,提高肌肤弹性,保持年轻和健康的肌肤。
红花还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能够减少皮肤炎症和痤疮,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红花油还可以用于头发的护理,能够保持头皮健康,促进头发的生长和防止脱发。
此外,红花还被应用于食品工业中,被广泛用于烹饪和调味。
红花可以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香气和美丽的颜色,如西班牙的海鲜饭和意大利的金色面食。
它还被用于制作甜点和饮料,如红花冰淇淋和红花茶。
红花能够提升食物的口感和视觉效果,增加食欲,拥有一种独特的芳香和苦味。
总的来说,红花具有许多功效和作用,它在药用、美容和食品领域都能够发挥作用。
从镇静和抗抑郁到调节心脑血管健康,从提高肌肤弹性到促进伤口愈合,红花的用途非常广泛。
然而,在使用红花时需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使用或对红花过敏。
同时,购买红花时要选择正规的渠道,确保其品质和纯度,以充分发挥其功效和作用。
红花主要成分

红花主要成分摘要:一、红花概述二、红花的主要成分三、红花成分的药理作用四、成分应用注意事项正文:红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来源于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
在我国传统医学中,红花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红花主要成分为黄色素、红色素、挥发油、氨基酸、维生素C、生物碱等。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红花的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一、红花概述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
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瘀血阻络等症状。
二、红花的主要成分1.黄色素:红花中的黄色素主要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2.红色素:红花红色素主要为红花苷,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衰老等作用。
3.挥发油:红花挥发油具有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4.氨基酸:红花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如天冬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等,具有营养补充作用。
5.维生素C:红花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6.生物碱:红花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菌等作用。
三、红花成分的药理作用1.活血化瘀:红花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改善局部组织缺氧,缓解疼痛。
2.抗炎作用:红花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局部组织炎症。
3.抗氧化:红花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
4.抗肿瘤:红花生物碱等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5.抗菌、抗病毒:红花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四、成分应用注意事项1.孕妇慎用:红花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孕妇使用可能导致流产,故孕妇慎用。
2.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红花成分可能加重出血症状,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3.剂量适量:红花的使用剂量应适当,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4.注意过敏反应:部分人可能对红花成分过敏,使用前宜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总之,红花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主要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在使用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过敏反应及剂量掌握,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发挥红花的治疗作用。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红花,又名番红花、藏红花,是一种珍贵的植物,其花瓣被采集晾干后可提取出红色的花柱或鲜红色的染料素,具有独特的香气和药用价值。
红花在中医药中有着广泛应用,并且被现代科研所证实具有一系列的功效与作用。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红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一些禁忌注意事项。
一、红花的功效与作用1.活血化瘀: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舒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黏稠度,消除血瘀现象,对于痛经、经行不调、瘀血性疾病等具有显著疗效。
2.理气解郁:红花可以调和气机,舒肝理气,对于肝郁气滞所引起的胸闷、乳房胀痛、情绪失调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有利于脾胃消化功能的恢复。
3.抗氧化:红花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类黄酮、维生素C、番红花苷等,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保护心血管系统、肝脏、肺部等重要器官。
4.抗菌消炎:红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细菌感染的扩散,对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炎症等具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5.养颜美容:红花所含的萃取物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E和花青素,具有良好的滋润肌肤、延缓衰老的功效,可以改善皮肤干燥、皱纹增多、色斑等问题,使皮肤更加健康亮丽。
6.降脂降压:红花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的水平,促进胆汁酸的合成,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积累,从而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同时,红花还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7.增强免疫:红花中的多糖物质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轻因疾病引起的不适,增强身体健康。
二、红花的禁忌虽然红花具有多种的功效与作用,但是在使用红花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禁忌: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红花含有一些化合物,可能对胚胎和婴儿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最好不要食用红花或者使用红花相关产品。
2.过敏体质者不宜使用:红花属于一些植物过敏原,对于皮肤敏感或过敏的人群,尤其是花粉过敏者,慎用红花制品。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红花,学名番红花,又被称为藏红花、金丝红花,是一种用于食用和药用的植物。
它的花瓣鲜红鲜艳,花朵的香气独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烹饪领域,也被誉为“香料皇后”。
在药用领域,红花有着悠久的历史,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红花的功效、作用以及副作用。
一、红花的功效与作用1. 抗氧化作用红花富含多种有益物质,如红花醛、番红素等。
这些成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伤害,从而有助于预防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
2. 抗炎作用红花中的多种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它们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
这使得红花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疾病。
3. 抗抑郁作用研究发现,红花中的成分能够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增加脑内多巴胺和血清素的水平,从而改善情绪和抑郁状态。
红花被认为是一种天然的抗抑郁剂,可以辅助治疗抑郁症。
4. 改善睡眠质量红花中的成分具有镇静和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促进睡眠。
研究表明,红花可以增加睡眠时间,并改善睡眠的质量,使人精神焕发。
5. 保护心脏红花中的成分可以改善心血管的功能,降低血压,减少血脂的积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此外,红花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心脏病的风险。
6. 增强免疫力红花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7. 抗癌作用红花中的成分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促使癌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红花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抗癌药物。
二、红花的副作用红花是一种安全的食品和药物,一般情况下使用红花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然而,个别人可能对红花过敏,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红肿、呼吸急促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此外,红花具有散血作用,因此在服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或手术前后应慎用红花,以免增加出血的风险。
红花的介绍

红花(学名:Carthamus tinctorius L.),又称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红花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尤其是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以河南、新疆、四川等地产量较为丰富。
**形态特征**:
-红花植株高约40~100厘米,茎直立,具分枝,被短硬毛。
-叶子为互生,羽状深裂或全裂,叶片绿色,边缘有锯齿。
-花朵通常单生于叶腋,大型且鲜艳,花瓣呈鲜红色,有时橙红色,形状独特,为筒状,顶端5裂,辐射对称。
-果实为瘦果,具有冠毛,成熟时会开裂释放种子。
**药用价值**: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红花的干燥花序作为中药使用,性辛、温,归心、肝经,主要功效包括活血通经、散瘀止痛,适用于各种血瘀症候,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恶露不净、跌打损伤、疮疖肿痛等。
同时,红花还具有一定的抗凝血和扩张血管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现代研究显示,红花提取物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红花黄色素、红花苷以及脂肪酸等,这些成分赋予其抗氧化、抗炎、抗菌、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
红花不仅用于中药制剂,还常见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因其天然色素性质而受到青睐。
中药红花的介绍

中药红花的介绍中药红花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它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红花一般指的是芸香科草本植物普通红花或木香红花的花朵,并非指特定植物的名称。
它具有独特的药效和多种用途,以下将详细介绍中药红花的特点、功效及其应用范围。
一、中药红花的特点中药红花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的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区。
它的花朵呈现鲜艳的红色或橙色,花瓣略带光泽,花朵单独开放且花期短暂。
红花具有微香、微苦的味道,具备温性特点。
二、中药红花的功效1. 活血化淤:红花内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类黄酮、皂苷等。
这些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瘀血,从而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
对于疏通经络、舒缓经痛、改善血液循环有一定的效果。
2. 舒肝理气:红花具有舒肝理气的功效,对于肝气郁结、胸闷、胁痛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它能够平稳肝脏功能,调节情绪,缓解心情压力。
3. 舒筋活络:红花具有温补作用,能够舒筋活络,缓解关节肌肉疼痛和僵硬。
它对于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 抗菌消炎:红花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对于外伤感染、疮疡溃烂等有治疗作用。
同时,它还可以促进创口愈合和修复。
5. 抗衰老:红花内富含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缓机体衰老过程。
它对于预防和改善皮肤老化、护肝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三、中药红花的应用1. 常见应用:红花常用于妇科病的治疗,如经血不调、痛经、带下病等。
同时,它还可用于血瘀引起的疼痛症状,如胸痛、胁痛等的治疗。
2. 配伍应用:红花常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以增强疗效。
例如,配合川芎一起使用,能够活血、祛瘀、通经络;配合当归可以调经活血,缓解痛经等。
3. 外用应用:红花可用于外伤创口消毒、溃疡敷料等。
可以用红花药酒外敷,促进伤口愈合。
总结:中药红花作为一种珍贵的草本植物,具有多种功效和广泛的应用范围。
其活血化淤、舒肝理气、舒筋活络、抗菌消炎、抗衰老等作用备受中医界的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红花生药材鉴定】干燥的管状花,长约1.5厘米,橙红色,花管 狭细,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长5~7毫米,雄蕊5枚,花药黄色, 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特异香气,味 微苦。 • 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 • 显微鉴定:粉末:红棕色。 • ①分泌细胞长管道状,直径5~66μm,胞腔内充满黄色分泌物。 • ②花粉粒类圆形、椭圆形或橄榄形,直径39~60μm,有3萌发孔, 光切面观外壁齿状突起。 • ③草酸钙方晶方形或长方柱形,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 ④花柱表皮细胞分化成单细胞毛。此外,有花冠表皮细胞、花粉 囊内壁细胞、花药基部细胞及药隔网纹细胞等。本品以色红黄、 鲜艳、无枝叶、质柔润、手握软如茸毛者为佳。 • 对红花中色素类成分、腺苷及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进行分析,建 立红花药材质量评价方法。 • 依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 不少于1.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红花中山奈素含量不得少于 0.050%
资源培育与临床功效
• 红花在我国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油料作物,我国红花的栽培历 史悠久.红花耐寒、耐旱、耐盐碱,非常适合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栽培.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推广种植红花,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利用, 是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有效途径. • 1对心脏作用 研究表明红花提取物有改善心肌及脑组织微循环障碍,起 到治疗冠心病及脑血栓的功效. • 2抗凝血作用 红花能使全血凝固时间、血浆(缺血小板)复钙时间显著延 长,能使血清凝血酶原时间缩短与凝血酶时间延长,这表明红花对凝血过 程的内在凝血毒原及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反应具有十分显著的抑制作用。 • 3镇痛作用 红花黄色素对小鼠有较强而持久的镇痛效应,对锐痛(热刺痛) 及钝痛(化学性刺激)均有效;在临床试验中也得到一致效果。 • 4 抗炎作用 红花黄色素对甲醛性大鼠足肿胀、对组胺引起的大鼠皮肤 毛细血管的通透量增加及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抗炎的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抑制炎症 过程病理变化的肉芽增生。
红花喜温暖干燥气候,耐旱、耐寒、耐盐碱,适宜于阳光充足、 地势高燥、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6—7月当花色由 黄变橘红时,即可在清晨露水未干前分批采摘,阴干或晒干后贮藏, 摘花时须防损伤子房。7—8月果实成熟时割下全株,脱粒并晒干后 贮藏。药用红花亩产干花15—20千克、红花子150—200千克。红花 生长期短,从播种到收种一般只需要120天,且适应能力强,对土壤 要求不严格,具有抗旱抗寒和耐盐碱的能力,适于中国北方、西北 及西南的高山地区栽培。 红花分布较广,在很多国家均有栽培。全世界红花年种植面积约 110万hm2,籽粒产量约89万t。红花主要生产国为印度,年种植面积约 76万hm2,籽粒产量约46万t,占世界总面积和产量的一半以上。其次 为墨西哥,约10万hm2和11万t。近年来,我国红花栽培面积在3~4万 hm2,主要是药用,部分油药兼用。我国红花产区主要集中在新疆,其次 为四川、云南、河南、河北、山东、浙江、江苏等省。
LopezGonzalez根据解剖学和生物分类学研究,于1989年提出 红花属下分三个族,即红花族(Carthamus)、Odonthagnathius族和 Atractylis族。红花族主要由染色体2n=24的种组成,红花是其中的唯 一栽培种。Odonthagnathius族由染色体数2n=20或22的种组成,全 部为野生种。Atractylis族为异源四倍体(2n=44)和异源六倍体 (2n=64),也全部为野生种。 红花在长期的栽培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资源,Knowles于20 世纪70年代对印度、美国等49个国家进行了考察,收集红花资源 1500多份。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IPGRI)支持的考察活动中,从 15个国家收集到红花资源近100份。印度、墨西哥等主要红花生产 国也开展了红花资源的收集工作。我国的红花品种类型独特,经过 多年努力,收集红花资源700多份。同时,有关单位从国外引进红花资 源,特别是适合油用的品种,使红花品种资源收集总数达到2800份。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15个国家的22个基因库保存有红花资源 20418份。其中保存量多的国家依次为印度(9918份)、美国(4374 份)、中国(2800份)、墨西哥(1504份)、加拿大(490份等)
红花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 1无菌材料的获得 取新疆红花种子100粒,流水冲洗, 在超净工作台 上用酒精浸泡30 8,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 0.J%升汞溶液消毒10 min,用无菌水冲洗5次,无菌水浸 泡16 h,接种于培养基上。种子 接种后36 h开始萌发,48 h 肉眼可见胚轴伸长(图1),培养5 d后,子 叶完全展开。将子 叶四周边缘切掉,使其切割成0.5 cm×0.5 cm 大小,接种于 培养基①中,每瓶接种4—5块外植体。 • 2愈伤组织无性系的建立 接种3 d后,部分子叶边缘 起褶并向上卷起。 部分叶片中间隆起;接种5~7 d,子叶变化 更加明显.边缘开始脱分 化;接种8—10 d,子叶继续脱分化 形成愈伤组织;培养到第45天后, 子叶完全脱分化,形成直 径为2 cm左右的愈伤组织块;60 d后愈伤 组织绿色加深,增 殖速度加快。 • 3不定芽的诱导 将上述绿色愈伤组织切成l cm左右 的小块接种到培养 基②中,培养28 d左右,逐渐出现圆形隆 起.形成绿色芽点。继续继 代培养10—15 d后,出现不定 芽,将不定芽转入培养基③中,即可 形成大量不定芽(图2), 平均21 d继代增殖1次。
• 5 降血脂作用������ 红花种子脂肪油对小鼠实验性高血胆固醇症实验表 明,红花油有降血脂和肝脂的作用,但是进食高脂饲料并同时给以多不饱 和脂肪比单纯进食高脂饲料可以引起更高的血胆固醇水平。 • 6 治疗心绞痛80%乙醇提取物制成的红花片(相当于生药2.4g,约含红花 甙10mg),对冠心病心肌梗塞有一定疗效。 • 7 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红花液静脉滴注治疗脑血栓-栓塞性疾病有 一定疗效。红花用量加大到30g,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效果满意,无不 良反应。 • 8治疗皮肤病和外伤消肿������ 红花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神经性皮炎有 较好效果,肌肉注射治疗牛皮癣、红斑性狼疮、斑秃、瘀滞性皮炎、结 节性痒疹、泛发性湿疹均有一定疗效,对瘀滞性皮炎疗效尤为明显。红 花浸膏治疗1~3度褥疮病人也有较好效果。红花酊剂用于外伤性砸伤 和扭伤所引起的皮下充血、肿胀有明显疗效,严重患者敷药后3~5天可 使充血消失、肿胀渐消,轻者2~3天恢复,疗效超过次醋酸铅溶液。此外, 对亚急性腱鞘炎也有效果。 • 9治疗冠心病的作用冠心2号方剂(由丹参、川芎、红花,赤芍和降香 (2 1 1 1 1)组成)、用于临床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和降低血管 阻力的作用,对冠心病人有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并能改善病 人的甲皱微循环作用。
• 红花作为传统妇科良药在欧洲和亚洲已广泛应用,红花除药用价值 外,还是一种天然色素和染料; 种子中含有20%一30%的红花油, 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及保健用油。红花不仅可以作为传统中药, 还可用于功能性食品和保健性化妆品的开发。目前尽管红花作为一 种很有 前途的经济作物,已得到大面积种植,但是球腐病、叶斑 病、 根腐病、锈病、疫病、叶枯病、白粉病等病害影响着红花的 生产。为获得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的油花兼用的品种。 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对培养条件的调控及高产细胞系 的筛选得到再生植株。目前,藏红花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已 有报道。但是新疆红花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在国内外报道很少。 该研究结果可能有利于红花的资源保护、扩大繁殖和进一步推广应 用。
1 采收:红花收后,2~3天进入盛花期,可逐日采花,花冠顶端呈金 黄色,中部呈桔红色,花色鲜艳,且叶质较柔软,为采摘最佳时期。 2 加工:花采收后,不能堆放,更不能紧压,干燥的方法为:除去 染质将红花均匀薄摊在竹席上,上盖一层白纸或搭棚,阳光下不能 直射,以免药性散发。在阳光下自然干燥或在阴凉通风处阴干,不 能常搁置,要及时干燥,以免变霉发黑。遇阴雨天,应及时在 40℃~50℃烘房内烘干,红花种子亦可药用,中药材“白平子’’, 于花后20天瘦果成熟时,选晴天割取脱粒后晒干。
• 1 红花色素的应用 • 红花花冠中含色素大体可分为红色素和黄色素两种。红色素在干花中含 量很低(0.3%~0.6%),红色素经处理后可制成从玫瑰红到樱桃红的成品,红 花红色素主要用于口红、胭脂等高级化妆品及高级蛋糕的配色中。红花 黄色素在干花中含量较高,约20%~30%,且主要是水溶性的,碱溶性的仅为 2.1%~6.1%。提取工艺比较简单,作为食用天然色素,成本低,使用范围广, 颇具竞争力。由于人工合成的!柠檬黄∀为有毒色素,世界上许多国家禁止 使用,故红花黄色素在外销食用色素中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红花花粉食 品具有助体力、消除疲劳、美容和抗衰老等作用。 • 2 红花油的开发应用 • 红花油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被广泛用作食品加工与食用油,红花籽油其亚 油酸含量比其他植物油高,达80%左右,能有效降低胆固醇、稳定血压、增 进体质、促进微循环,可预防或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对高血压、高血脂、 心绞痛、冠心病、动脉硬化患者有明显疗效,对脂肪肝、肝硬化、肝功能 障碍者有辅助治疗作用,是世界公认的具有食用、保健、美容作用的功能 性食用油。此外红花油也是高级的干性油,具有优良的保色性,现已被大量 地用于制造油苷和新红花苷等,花中提取 的红花色素可座食品着色剂和织物染料。果实作中药称“白平 子”,能活血解毒。果实榨出的油称红花油,呈淡黄色,是优质 食用油,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和维生素E,有降低血脂和血清胆固醇 的作用,可用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还可用作抗氧化剂和维生素A、 D的稳定剂;工业上为制造油漆。蜡纸的原料,并作机械润滑油。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红花含有多种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学成分, 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多糖、木脂素类、色素、挥发油、膳食纤维、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和腺苷等成分。药理学研究表明,红花对子宫 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并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对妇女痛经有较好效 果;红花能改善心肌及脑组织的微循环障碍,并有降血压、降血 脂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益;另外,红 花还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保肝等作用。 红花中已分离确定的化学成分有200多种,其中主要有黄酮 类、木脂类、多炔类等。